- 相關推薦
人民觀察:“‘差生’訓練營”探秘
●教師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為快事,而在江蘇淮安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卻集中了120多名被父母送來的令各地學校頭疼的“差生” ●創(chuàng)辦者徐向洋,是個當過兵的中年男人。他認為,所謂“差生”,只因學習狀態(tài)、技能、習慣等缺乏訓練 ●這里的教師教得津津有味,學生經(jīng)過半年至一年的學習訓練,離開時都依依不舍。家長稱贊徐向洋是“教育愚公”,搬掉了兩座山:一座是壓在孩子頭上的山,一座是壓在家長心頭的山 徐向洋工作室的墻壁上寫著:“向洋眼中的你們都是最好的”。 徐向洋今年43歲,當過兵,算是自學成才,于1989年考入南師大中文系研究生班,后來到省農(nóng)墾職大擔任教師。1996年,徐向洋的兒子上小學6年級,數(shù)學只考了10分,同學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徐十分”。開家長會回來,徐向洋作出了令人瞠目的決定:辭去教師之職,探索“擇差教育”;兒子停學,就在家跟自己讀書。 經(jīng)過幾年探索,“擇差教育”的雪球越滾越大。很多家長送孩子來,都會關心有關課程的問題,徐向洋總是反問:“你的孩子在學校那么多年,各門課程開設齊全,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時間,為什么他的成績不如別人呢?可見,他的問題不是補課能解決的。如果他的狀態(tài)不改變,你即使給他請家教進行一對一補課也沒用! 徐向洋認為:很多學生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原因,而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技能、習慣等缺乏培養(yǎng)與訓練。這一點至關重要。運動員要接受體能訓練,軍人要接受軍事訓練,學生也應該接受學習訓練。 1998年,“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應運而生。 教育應該是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懲罰教育等多種教育手段的靈活運用,“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工作室對受訓學生堅持“狀態(tài)不變,學科不上”的原則,對已訓練達標的學生也不實行按進度教學,而是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上打破年級界限和進度限制。對學生不以年級定水平,而以水平分年級,實行“上不封頂、下不設底”的因人施教。 工作室提出了“三學會”、“三養(yǎng)成”、“四技能”、“四技術”的教育理念,即: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具備精確、快速、持久的記憶力,敏銳細致的觀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堅韌頑強的意志力;使學生掌握高速度、高準確度的讀、寫、算、記技術。 把教育訓練貫穿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實行“盯、管、抓、查”四字訣!岸ⅰ,即把學生控制在視力范圍內,照管到每個學生;“管”,即管學生在做人、生活、學習中各種細小的瑣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抓”,即抓學生散漫的地方,對他們進行紀律約束,好作風、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查”,即查教育訓練效果,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生活、愛學習和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并及時改進、補充,讓學生成為具備良好品德行為的人,最終達到有效管教的目的。 由于徐向洋當過軍人,對軍隊的管理情有獨鐘,工作室實行了半軍事化管理,從細微處培養(yǎng)學生的作風。學生每天都要進行晨操訓練,訓練回來要按軍隊的要求把被子疊得有棱有角。學生們小件衣物都得自己洗。毛巾放不好,不及時糾正,就拿下來當抹布;物品不歸位,被第三次發(fā)現(xiàn)就毫不留情地扔掉! 針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老是開小差的學生,安排了專門的靜力訓練,比如,站樁訓練、穿珠子訓練等。站樁要求初期一小時,后期兩小時;穿珠子要求專注、連續(xù)、限量地堅持,初期兩小時,后期四小時。另外,聽寫訓練、珠算訓練等,都要求能夠在單位時間內高度集中注意力,使腦、手、眼并用,訓練綜合思維能力。 工作室專門編制了一整套訓練材料,包括訓練朗讀的快速閱讀訓練材料,訓練書寫技術的常用字訓練表,訓練運算技術的快速計算表,訓練記憶能力的古詩文名篇等。經(jīng)過訓練,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速度、書寫速度、運算速度和背記速度等都大有提高,有的學生單在完成作業(yè)方面就可縮短50%左右的時間,使家長喜不自禁。 工作室還經(jīng)常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如組織到動物園上口語課,去郊外果園體驗豐收喜悅,在品嘗勞動果實的過程中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們在野外比知識、賽足球,師生一起玩“斗雞”、“騎馬打仗”游戲,興致勃勃,不亦樂乎。 毋庸諱言,工作室也有懲罰教育。徐向洋認為,教育應該是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懲罰教育等多種教育手段的靈活運用,“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一個懶散的孩子襪子沒有及時洗,管帶老師就找來一盆襪子,盯著他反復洗了一個小時。從此,這個宿舍的臭襪子味沒有了,該學生后來還成了衛(wèi)生標兵。一個女生初來乍到,這也不吃,那也不吃,菜有一點辣就大發(fā)脾氣。食堂就連續(xù)一個星期在所有菜中都放了點辣,終于改掉了她挑食、任性的壞毛病。晚上熄燈后,有幾個學生還喋喋不休,影響他人休息。夜半時分,一聲緊急集合哨把隊伍集中起來,在眾目睽睽之下,說話者被要求圍著操場跑幾圈,結果再沒有人敢“臥談”了。 教師就在教室辦公,以軍隊班長帶兵的形式來管理,與學生同住、同吃、同勞動,既能為學生洗腳、擦背、剪指甲,又能處處指揮學生 工作室實行小班制教育,基本保持1比8的師生比例,對學生實行精良教育和有效管束。對老師的考核,是以學生掌握了多少為標準。上課不分時間,能長則長、能短則短,一切以學生的接受狀態(tài)為標準。大力實行“還課制”,要求學生能夠將從書上看到的、在課堂上聽到的內容復述出來。所以,常常是由學生講給大家聽,講的過程中老師適當點撥。講臺大部分時間是學生站,黑板大部分是學生寫。 教師沒有辦公室,要辦公就在教室里,以軍隊班長帶兵的形式來管理,與學生同住、同吃、同勞動,既能為學生洗腳、擦背、剪指甲,又能處處指揮學生,使學生服從管理、令行禁止。一些教師說,在這里帶七八個學生,比原來帶七八十個學生都要累。也有教師堅持不下來離開的。徐向洋說:“十個里留下一個,那就是精英!” 工作室的教師來源主要不是師范院校畢業(yè)生,不少從重點學校來的高級教師,也明顯不能勝任工作室要求。一位本科畢業(yè)生前來應聘,大談他的英語水平,卻對倒在腳前的一把掃帚視而不見。徐向洋對他說:“你適合到大公司當翻譯,卻不適宜來教我們的學生”。 不少孩子寫作文時,總是干巴巴的,沒有內容,缺乏觀察力。一次來了個新生,工作室的教師與父母一起在接待室交流。教師突然問學生:你進接待室已有半小時了,請你描述一下接待室的布局好嗎?過兩三分鐘,教師問他物品的擺放位置,他只說出50%;讓他再觀察一番,回答已達到85%。在平時的生活訓練中,教師常常冷不防地提問:剛才同你談話的同學或老師今天穿什么衣服?領帶是什么顏色?手里拿著什么東西?這樣下來,注意觀察成了下意識的習慣,使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對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境界,徐向洋崇敬不已,他向教師們承諾“捧著一顆心來,扛著兩棵樹去”,一棵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學生之樹,一棵是相對豐厚的收入回報之樹。目前,工作室20多位教師的月收入在千元開外,但徐向洋說“面包會有的”。徐向洋的夏利車裝著一盒音樂磁帶,其中有一首《嫂子頌》,百聽不厭。徐向洋坦言:“我只是喜歡其中的一句歌詞‘我們用鮮血供奉你’。每唱到這里,我就想到了教師,大家正是用這樣的心態(tài)去‘供奉’孩子們的!” 學生說工作室是“人生修理廠”。等待修理的“法拉利”“出廠”后,就能跑在社會這條大路的前沿 有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原來學校的評語是:“不是上學的料子,什么都記不住,整天只知道踢球、皮鬧、耍油嘴,肯定出不了成績!惫ぷ魇野才疟痴b訓練時,教師用教棍打著節(jié)拍,由慢到快,不間歇地訓練了一個半小時,口干舌燥,也不許喝水,不許休息,以訓練耐力和意志力。不到一個月,這個學生熟練地背出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高中生必背的《琵琶行》和99條成語并能默寫。經(jīng)測試,背誦70首古詩詞最快的學生只需5分18秒。 這里的學生一般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氐郊依,原來總把零用錢用來買“肯德基”吃的同學,在母親節(jié)買了一把鮮花送給媽媽;原來對父母大呼小叫的學生,回家主動給父母倒水、捶背;原來總和弟妹搶玩具、搶電視頻道的學生,學會了謙讓;原來自由放縱的學生,開始自我挑戰(zhàn)、自我約束;原來整天混日子的學生,找到了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 工作室的訓練嚴格而枯燥,但學生們有了一點點進步,就從不吝嗇表揚和獎勵。教師們將散文詩一般的話語寫在獎狀上,在每天的集隊點名時當眾宣讀,莊重發(fā)放。有位學生在日記里寫到:“我今天得到了一張獎狀,這對于好生來說或許算不了什么,但對于我的意義卻非同一般,因為這是我今生得到的第一張獎狀,它像夏日暴風雨之后的彩虹,燦爛著我曾經(jīng)陰郁的天空。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天,永遠保存好這張獎狀。” 今年初,全體同學經(jīng)過競選,選出了學生會主席、副主席及策劃部、訓練部、督查部、文體部、自律部、生活部等各部部長,成立了學生會組織,實行學生自治、老師引導。 不依古法但橫行,自有云雷繞膝生。下面是一篇學生入校兩個月后記述的感受:《人生修理廠》,全文如下: 我覺得“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是被“某些教師”稱為“差生”的學生的“人生修理廠”,修理廠里的學生就是等待修理的“法拉利”!只要經(jīng)過修理就能跑在社會這條大路的前沿;而老師就是修理廠的“技師”;教育訓練方法就是“技師的工具”。老徐的工作室就是一個證明差生不差的最有力、最真實、最可靠的例子。有些教師自命不凡,可以一眼看出誰是“差生”,誰是“優(yōu)等生”。他們從未看得起“差生”,甚至認為他們將來會是社會上的“渣滓”!呵,可笑!其實,那些“自命不凡”的教師根本未意識到他們在貶低、歧視“差生”的同時,自身的師德、素質、給別人的印象都已被自己說的那些話變成了“跌停板”!哼,可憐!有句話很有道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幾年來,這里已有300多名學生受訓完畢。記者問了個刁鉆的問題:“咱們這兒有訓練失敗的個案嗎?”徐向洋回答:“孩子易管帶,家長難對待。很多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已陷入了困境,無奈之下把孩子送到工作室,可又不放手、不放心,還希望我們按照他自己的那一套或是學校老師的那一套去教育孩子。這不是又走回到老路上去了嗎?如果不是一些家長的指手畫腳和過多干擾,不少學生的成績將會出得更快、更好。”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3年06月27日第一版)
【人民觀察:“‘差生’訓練營”探秘】相關文章:
肯德基探秘之旅作文08-18
探秘海底世界作文03-14
探秘海底世界作文05-25
差生08-24
探秘氣象局作文11-04
差生作文05-07
期末小學差生班主任評語-差生評語07-12
差生之不差08-24
差生的教育心得07-01
訓練營心得體會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