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6-26 16:17:4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集錦15篇)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認識較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重點:認識較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

  教學難點:認識較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談話:你們知道文登有那些漂亮的景區(qū)嗎?(學生說說文登有哪些風景區(qū))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們文登的風光。

 。ㄕn件播放)

  在學生欣賞后,設置疑問:你知道昆崳山森林面積是多少嗎?(學生猜測著)教師在學生猜測的基礎上問:到底誰猜地比較接近呢?

  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得到的答案是:森林面積多少公頃。

  談話:你有什么要問的嗎?(公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學生提出各種關于公頃的問題,如:什么是公頃?這里的面積單位為什么用公頃等等)

  引出課題:土地面積單位-公頃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

  1、感受1公頃的大小

  師:測量較大的面積時用公頃作單位。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學生活動:在操場上用測繩測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走一走,觀測1公頃的大小。

  2、說一說什么的面積是1公頃

  小組活動后,集體交流。

  活動二:

  1、認識平方千米

  師:公頃很大,那么測量比操場大的多的面積,用什么單位呢?你知道有公頃還大的單位嗎?

  學生回答。引出平方千米。

  師: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右以寫成1km平方。1平方千米=100公頃。

  2、學生根據(jù)公頃的大小猜想1平方千米的大小。

  小組活動交流。

  3、師進一步向學生介紹當?shù)氐耐恋孛娣e、我國的國土面積等,感受平方千米是用來測量更大的土地面積的單位。

  活動三

  自主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與反思,總結自己的表現(xiàn)和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兩位數(shù)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筆算: 74×3 36×6 58×9

  指名板演,反饋,說說筆算方法。

  3、列式計算。

  4個21的和 7個56的和 3個48的.和

  20個21的和 20個56的和 60個48的和

  引出課題。

  二、教學新知。

  1.引入例題。

  21×24的積是多少,說說理由。

  2.學生討論。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用豎式怎么計算。

  3.學生反饋,選取幾種典型格式討論。

  4.得出最正確的書寫形式。

  5.試一試。

  21×43 56×27 48×63

  6.自學課本,小結: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要分幾步計算?怎么算?怎么寫?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本中的練習。

  2.找出學生中的錯例進行改錯練習。

  四、課堂總結。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p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shù)姆椒ㄟM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以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礙,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ㄒ唬┯^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jù)生答板書: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3+31 32+39

 。ㄈ┙沂菊n題,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ㄒ唬┨骄繉W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ǘ⿲W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4。(選加法做。)

  五、小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

  認識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部分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與有關應用題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

  認識分析法思路的特點,學會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2、(1)學生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2)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3)訂正時,學生討論:兩種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變式練習

  1、第97頁第4題

 。1)學生齊讀

 。2)學生列式解答

 。3)思考:第(2)小題中第二天看的與第一天同樣多是什么意思?

 。4)集體訂正時,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這3道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1)同學們要栽54棵樹、已經栽了37棵,還剩多少棵沒栽?

 。2)同學們要栽54棵樹,第一天栽了18棵,第二天栽19棵,還剩多少棵?

  (3)同學們要栽54棵樹,已經栽了2天,每天栽18棵,還剩多少棵?

 、睂W生獨立讀題,并列式解答

  ⒉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潮容^3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第97頁第5題

  學生列式解答,集體討論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98頁第6題

 。1)學生讀題,比較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列式解答

 。3)分別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計算時有什么區(qū)別?

  三、作業(yè):

  第98頁(7)、(8)。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一、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質量,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能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衡器稱物體的質量。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質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3、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材解讀及學與教建議

  (一)單元教學解讀:

  本單元是數(shù)與代數(shù)中常見的量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剛剛開始學習有關質量知識,它是今后解決有關質量問題的基礎。質量的知識比較抽象,特別是克與噸這兩個質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學中要切實組織好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初步形成質量觀念。

  本單元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克、千克、噸的認識,克、千克、噸的關系及克、千克、噸的簡單應用。教學重點是:克、千克、噸的認識和對常見物品質量的估計,教學難點是:初步建立質量觀念。

  本單元教材的主要特點是:

  1、加強了學科間的聯(lián)系,注重學科間的整合。呈現(xiàn)最小的蜂鳥,最小的狗,袋鼠,藍鯨......將學生帶進神奇的動物世界,在了解動物質量的過程中,把數(shù)學與生物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開闊了學生視野。

  2、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教材以幾個孩子查閱資料為背景,以幾種動物的質量為素材,讓學生在情感感染中學到查閱資料的`學習方法。

  3、讓學生經歷猜測――體驗――驗證的學習過程。教材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稱一稱的過程中建立質量觀念。

  4、素材選取廣泛,練習形式多樣。選用素材,有學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有學生經常見到的生活現(xiàn)象,有動物的體重......練習的形式多樣,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積累生活經驗,建立質量觀念。

  本單元安排了一個信息窗。該信息窗呈現(xiàn)的是小朋友們在一起閱讀《動物趣聞叢書》查閱資料的情景。通過提出”1克有多重?“”1噸有多重?“等問題引出對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認識。通過看、掂、估、稱等活動逐步建立初步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借助形式多樣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克、千克、噸的認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ǘ﹩卧獙W與教建議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動物趣聞“這一素材,由動物世界的奇聞趣事引出對質量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在興趣中主動提出問題,進行交流。

  2、重視估計、驗證、調查,讓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對克、千克、噸的初步認識。

  教學時組織學生通過估、掂、稱等一系列活動,充分感受、體驗。還可以充分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舉出一些熟悉的物體的輕重,加深理解。

  3、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梢宰寣W生聯(lián)系自己的體重的變化情況,認識自我,體會成長的快樂。

  單元教學課時數(shù):3課時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教材第58-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比較。

  教學理念: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2、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有目的地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復習鋪墊

  1、電腦顯示畫面。

  一座大森林,森林里有幾座小房子。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的房子是由哪幾種圖形組成的?

  2、電腦顯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揭示課題。

  學生觀察畫面。

  回答提出的問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四、總結全課,交流收獲

  1、觀察實物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1)摸一摸學桌的面:是什么形狀?

  (2)出示正方體物體摸一摸它的面:是什么形狀?

  (3)問: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者正方形?

  2、動手操作,小組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學生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折折、量量、比比小組合作探索特點: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匯報交流。

  4、總結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5、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

  6、教師講述: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名稱。

  1、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方形,再改為正方形。說說圍成的圖形為什么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2、用三角板分別拼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

  3、小組合作,拼擺圖形。要學生說說有幾種拼法,怎么拼的?

  4、動手測量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

  5、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折折、量量、比比,組內交流。

  學生匯報。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圍一圍,說一說。

  學生用三角板拼一拼。

  小組合作,先小組交流,再班內交流。

  量一量,再交流。

  每生獨立完成。

  學生班內交流。

  教學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2、利用學生生活實際認識具體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效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3、充分開展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五冊33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體會1克有多重。

  2、讓學生體會克的產生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教學重難點:體會1克有多重。

  教具準備:2分硬幣、各類標有克作單位的包裝袋、直尺、羽毛、黃豆、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千克和克這方面的知識,誰來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我們要用到克作單位?

  二、新課學習:

  1.你知道怎樣的物品重大約是1克?請舉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輕還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幣,看它有多重?

  5.看圖說出下面的.水果大約各重多少克?

  橙子:150克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帶來的包裝袋,看一看包裝袋上,分別標有多少克?

  學生拿出從家里帶來的包裝袋,分辨每個包裝袋分別裝有多少克?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稱一稱數(shù)學書大約重多少克,再稱稱鉛筆盒大約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

  你能說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嗎?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

  用手掂一掂,估計下面的物品比1克輕還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紙、一些鉛筆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題。

  2千克=()克30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7千克=()克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在組織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題。

  觀察杯子里的水與空杯的變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樣子稱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第6單元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2.筆算乘法

  第2課時 筆算乘法(不連續(xù)進位)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經歷只含有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進而類推“滿幾十進幾”的算法,初步掌握進位法則,并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學習習慣。

  3.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更加愛學數(shù)學、樂學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重 點:經歷只含有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理解“滿十進

  一”的算理,進而類推“滿幾十進幾”的算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難 點:掌握筆算乘法中的進位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教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口算接力,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課件出示題目:

  5×7= 6×4= 9×3=

  20×4= 300×3= 30×8=

  1×3+2= 2×4+1= 3×2+5=

  2.教師:剛才你們口算題做得真不錯。老師還想看看你們筆算乘法學得怎樣,敢不敢試試?

  列豎式計算。

  12×4432×2

  學生從中選一道獨立完成。反饋時,教師問學生:你是怎么算的?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不連續(xù)進位)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引入新課,教學例2。

  16×3=

  教師:為什么要用乘法算?說說算式的含義。

  2.探究“16×3”的筆算方法。

  (1)嘗試計算16×3。

  教師:16×3的積到底是多少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試著做做看。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擺擺小棒。

  教師板書:

  教師:比較擺小棒和豎式計算的方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的確,就像大家所說的,豎式計算的方法與擺小棒的`思路是一樣的?磥斫柚鷮W具操作,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算理。

 。2)規(guī)范格式,理解深化。

  教師:為了書寫簡便,豎式可簡寫為:

  16×348

  課件演示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

  現(xiàn)在你會說16×3的計算過程了嗎?同桌互相說說。

  教師:在筆算乘法時,需要注意什么?誰能提醒大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61頁“做一做”。

 。1)做一做第1題。比一比,誰完成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指名學生邊展示邊說計算過程,集體訂正。

 。2)做一做第2題。(板演齊練,集體訂正)

  2.解決問題。

  教師: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你們愿意試試嗎?

  課件出示練習題。

 。1)有8盒羽毛球,每盒12個,一共有多少個羽毛球?

 。2)一輛小轎車可以坐5人,15輛可以坐多少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小結

  1.今天的豎式和之前學習的豎式有什么不同?

  2.什么時候進位?什么時候不進位?怎樣進位?

  3.還要注意什么問題?(不要忘記在橫線上寫上進位的數(shù)字,以免漏加)

  【教學反思】

  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是在學生初步學會乘法豎式(不進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究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經歷探究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自主探究,通過“試著算一算”“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說清楚自己的思路,使學生不只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shù)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fā)現(xiàn)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shù)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tǒng)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谡f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芡纼扇嘶ハ啾犬1平方分米的大小。

 、菰诤诎迳腺N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shù)一數(shù),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你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一算。(單位:厘米)

  板書設計:

  面積與面積單位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實踐感知中理解了面積的意義,認識了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并初步建立了這些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ㄒ唬┙滩恼f明

  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的一次重要拓展,它與整數(shù)相比,在意義、書寫形式、計數(shù)單位、計算法則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異。這里是學習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材中出現(xiàn)的這些小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數(shù)的計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1。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經歷多樣化的認識過程,突出對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2、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題材,加強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結合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安排數(shù)學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學習小數(shù)的積極性。

  (三)教學提示

  1、突出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小數(shù)。

  2、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商品價格認識小數(shù)。

  3、激勵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4、重視整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在小數(shù)加減法中的`遷移。

  (四)各節(jié)教材內容分析和教學建議

  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小數(shù),教材安排了4個例題、2個課堂活動和1個練習。

  例1:結合商品重量認識一位小數(shù),讓學生感受到小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存在,初步會讀一位小數(shù)。

  例2:結合商品價格認識兩位小數(shù)。既要會讀小數(shù),也要能理解用小數(shù)表示的商品價格的實際意義,并在例1、例2學習的基礎上用描述的方式揭示小數(shù)的概念,讓學生初步獲得對小數(shù)的感性認識。

  例3:結合量身高學習用小數(shù)表示長度,借助已有的1m=100cm這些認知經驗,經歷將厘米轉化成米并用小數(shù)表示的探索過程。

  例4:結合分母是10、100的分數(shù)來認識小數(shù),一方面是溝通分數(shù)與小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為認識小數(shù)提供更豐富的題材;另一方面,通過把分母是10、100的分數(shù)用小數(shù)表示,為今后學習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作準備。

  例5與例4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初步明確了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表示的基礎上,讓學生同時用分數(shù)、小數(shù)去表示正方形方格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進一步溝通十進分數(shù)與小數(shù)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對小數(shù)的認識。

  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本節(jié)教材安排了2個例題,1個課堂活動和一個練習,并且只涉及一位小數(shù)相加減。教材在編排時,充分考慮了數(shù)學知識的這些內在聯(lián)系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力求引導學生在原有認知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索,初步理解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例1:是學習一位小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教學的重點是怎樣列豎式進行計算。教材引導學生按照整數(shù)加減法中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的道理列出豎式計算,這樣充分利用整數(shù)的有關知識來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

  例2:學習一位小數(shù)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是在例1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材通過“十分位上不夠減,怎么辦?”和“十分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10,怎么辦?”這兩個問題,突出本例題學習的的重點和關鍵。此外,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和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去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一、指導思想:

  復習的目的既要幫助學生整理知識,使知識條理化,形成體系,又要適當進行技能的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此過程中,重點是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解決他們在知識與技能上的缺失。

  二、復習目標:

  1、計算:

 。1)熟練進行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除一位數(shù)的口算;

 。2)正確進行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

 。3)正確進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

  (4)能對乘、除法的結果進行適當?shù)墓浪悖?/p>

 。5)能正確進行乘除法的兩步混合運算。

  2、常用的量:

  (1)對常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克、噸,有正確的概念,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質量單位;

  (2)能正確對千克、克和噸進行換算;

 。3)能正確進行千克、克、噸之間簡單的計算;

  (4)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能正確判斷閏年、大月和小月。

  (5)知道一年有四個季度及每個季度的天數(shù);

 。6)掌握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區(qū)別,并能正確進行互換;

  (7)能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

  3、空間與圖形

 。1)觀察由三個(或更多的)正方體所搭成的圖形,能正確分辨不同角度所得的圖形;

 。2)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根據(jù)周長的含義求多邊形的周長;

 。3)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解決問題。

  4、統(tǒng)計與概率:能對事情發(fā)生與否作出合理的判斷,了解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三、復習重點

  1、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筆算;

  2、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筆算;

  3、運用乘除法知識解決相關兩步計算問題;

  4、運用周長知識靈活解決簡單生活問題;

  5、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如何判斷閏年、大月和小月、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互換。

  四、復習措施

  1、錯例讓學生自己分析,設立錯題小冊子;

  2、選擇適當?shù)木毩曨}型與題量,幫助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打開思路。3、利用學優(yōu)生的資源補差,就是由來已久的“二幫一”學習形式。

  4、統(tǒng)觀全冊教材,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方法。

  五、具體安排:

  一、

  周次

  課 時

  內 容

  措 施

  目 標

  18周(12.25~12.31)

  5

  課時1: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與一位數(shù)的乘除法口算;

  1、說說口算的方法;

  2、口算練習(復習冊);

  3、卡片口算練習、搶答;

  熟練進行口算

  課時2: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除法兩步混合運算。

  1、明確算理;

  2、錯例分析;

  3、鞏固練習;

  正確進行筆算

  課時3:運用乘、除法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1、準確把握題意的方法指導;

  2、鞏固練習

  準確把握題意,并正確解決問題。

  課時4:專項檢測。

  課時5:錯例分析

  19周

  (1.4~1.5)

  2

  課時1:復習常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克、噸;

  1、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分別用千克、克、噸作單位;

  2、千克、克、噸之間的換算;

  3、解決簡單的質量計算問題

  1、有正確的千克、克、噸的概念;

  2、能進行正確的換算

  課時2:年、月、日的相關內容。

  1、說說對年、月、日的認識;

  2、復習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區(qū)別,指導進行時間的計算;

  3、解決簡單問題。

  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能準確判斷閏年,正確計算經過的時間。

  20周

  (1.8~

  1.11)

  4

  課時1:復習周長的含義,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說說周長的含義,分析錯例;

  2、說說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說說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4、鞏固練習

  能運用適當?shù)姆椒ㄕ_進行多邊形周長的計算

  課時2:運用周長知識靈活解決生活問題

  1、把握題意方法指導;

  2、專項練習

  準確把握題意并解決問題。

  課時3:綜合練習

  課時4:查漏補缺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第3單元 測 量

  第3課時 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4、滲透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難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教學準備】課前領學生到操場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計下所需的時間及步數(shù)。

  【教學步驟】

  一、導入,初步感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武漢到廣州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學習新知

 。ㄒ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教學例4)如:

 。1)出示四張畫片,學生觀察討論,說標記的意思。

  圖1:火車已經行駛了180千米。

  圖2: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60千米。

  圖3;離南京還有98 千米。

  圖4:地圖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長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3)小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書:千米的`認識)

 。ǘ┬抡n展開:

  1、聯(lián)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1千米有多長呢?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對,就是像我們昨天那樣走10次,5個來回。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追問: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如:2千米里有2個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1)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師進行了一次實地測量,從我們熟悉的學校出發(fā)一直往東走,到工商銀行大約是1千米。

  從學校出發(fā)一直往西走到天橋底大約是1千米。

  現(xiàn)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3)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三、實際運用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師帶大家到智慧宮去闖一闖,愿意嗎?

  1、第一關(練習六第4題)

 。1)讓學生獨立嘗試,通過畫一畫,算一算,加深對千米的認識。(把算式寫在本子上)

  (2)交流反饋,鼓勵學生在圖中找出不同的路線表示出1千米。

  2、第二關(練習六第8題)

  一圈400米,5圈幾千米?如何列式計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關(練習六第14題)

 。1)學生先讀題,然后理清思路,他們選擇什么方式去比較合適,關鍵是看出發(fā)地點與目的地點的距離,根據(jù)距離的長短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jù)距離,估測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長能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4、第四關:改一改:

  (課件出示) 小明的日記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點鐘,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3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問:“小明,上哪兒去?”我說:“去七一廣場放風箏。” 丁丁說:“七一廣場離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里的一個新成員:千米。你們有什么收獲嗎?(了解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了解了它的實際用途。)

  五、課后延伸

  1、讓學生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讓學生試著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一、主要內容

 。ㄒ唬⿺(shù)與代數(shù)

  數(shù)與計算:

  1、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原來與“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共同編排在第四冊。

  2、有余數(shù)的除法

  原來在第四冊,現(xiàn)在因為除法整體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冊。

  3、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基本內容與義務教育教材基本相同。

  4、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原來編排在第七冊,現(xiàn)在因為數(shù)與計算的整體要求降低,所以提前到第五冊。

  量與計量:

  1、測量(毫米、分米、千米、噸)

  2、時、分、秒

  原來四冊的時、分、秒內容現(xiàn)在分別分布在一、二、五冊,本冊主要認識單位“秒”,更強調學生對一段時間的體驗。

 。ǘ┛臻g與圖形

  四邊形,主要教學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和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可能性

  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增加的新內容,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以及不同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ㄋ模⿺(shù)學思想方法

  數(shù)學廣角(排列、組合)

  在二年級上冊已有滲透,這兒更強調用圖示的方式讓學生找出簡單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二、各單元具體介紹

  第一單元測量

  一、教學內容

  1、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

  2、質量單位:噸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和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學會單位名稱間的換算。

  3、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發(fā)展測量技能,培養(yǎng)估測意識和能力。

  三、編排特點

  1、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

 。1)從測量教科書的長、寬、厚的活動引出“毫米”。

 。2)通過觀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借助1分硬幣的厚度幫助學生鞏固1毫米的表象,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通過量課桌長度的活動引出“分米”,并通過觀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4)用手勢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5)用公路上的路標引出“千米”。

 。6)用橋梁限重的童話情境引出“噸”,借助學生的體重、動物的體重幫助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以噸作單位。

 。7)單獨編排“生活中的數(shù)學”。

  2、重視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P2的測量活動和P5第3題都是先估測再實測,讓學生通過估測結果與精確結果的比較不斷調整自己的估測策略。

  四、具體編排

 。ㄒ唬┖撩、分米的認識

  1、例1(毫米的認識)

 。1)學生先估測教科書的長、寬、厚,估測時學生都是以學過的“厘米”為單位。

 。2)實際測量時,教科書的長仍是整厘米,寬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學生用兩種方式描述:比14厘米多8小格,比15厘米少2小格。此時學生還不知道“毫米”的概念,只要說出多幾小格或少幾小格就可以。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時,不到1厘米,也使學生產生繼續(xù)探索的欲望。

 。3)此時,小精靈提出問題“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自然地引出產生“毫米”的必要性。

 。4)通過讓學生數(shù)刻度尺上1厘米長度里有幾小格,直接給出“毫米”的概念(通過觀察刻度尺,幫助學生建立毫米的表象)和“1厘米=10毫米”的關系。

  (5)“毫米”表象的鞏固:1分硬幣的厚度。(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舉出更多的例子,如儲蓄卡的厚度、IP、IC卡的厚度。)

 。6)“毫米”的應用:自動鉛筆的鉛芯有0.7mm、0.5mm,降水量。鼓勵學生說出更多的例子。

  2、例2(分米的認識)

 。1)通過兩個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量課桌的長度,引出用10厘米為單位來量比較方便,突出出現(xiàn)“分米”的必要性。

 。2)直接用刻度尺直觀表示的方法說明1分米有多長(建立長度表象)以及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3)米和分米的關系教材上沒有給出,而是讓學生自己思考。

 。4)讓學生用手勢比劃1分米的長度,鞏固1分米的長度觀念。

  3、練習一

 。1)測量(估測、實測):第1~3題。

  (2)利用生活實際鞏固長度觀念:第5題。

  (3)單位換算、計算:第4、6題。

 。4)實際調查:第7題。

 。ǘ┣椎恼J識

  1、例3(千米的認識)

 。1)從公路路標的實際情境引入,說明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存在,使學生感受認識“千米”的'必要性,通過學生的語言描述,使學生明白路標的具體含義。

 。2)借助學校操場這一學生熟悉的題材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并給出千米和米的關系。(教學時,可以利用當?shù)貙嶋H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約是1千米。)

  2、例4及“做一做”(進一步用身體的感受體驗1千米的長度)

  可以通過對距離的感受、對時間長短的感受、對走路步數(shù)的感受、對身體疲勞程度的感受等多種方式來體驗1千米的長度。

  3、例5(單位的換算)

  4、練習二

 。1)鞏固長度觀念:第1、2題。

 。2)單位換算、計算:第3、5題(第5題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

  (3)根據(jù)不同的距離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第4題。

 。ㄈ﹪嵉恼J識

  1、例6(噸的認識,噸和千克的關系)

  (1)通過童話情境引出主題。在解決“能同時過橋嗎”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出“噸”的概念、噸和千克的關系。

 。2)在學生掌握了噸和千克的關系后再讓學生回頭解決一下主題圖中提出的問題。

 。3)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還可以說說其他的例子,如汽車的載重量是3噸,萬噸巨輪,等等。也可以讓學生想想1噸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讓學生借助熟悉的物體的體積來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例7(單位換算)

  3、“做一做”

  第1題,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2題,利用計算和單位換算解決實際問題。

  4、練習三

  第1題,鞏固質量觀念。

  第2題,單位換算,計算。

  第3題,解決策略多樣化。

  第4題,實際調查,并進行環(huán)境教育。

 。ㄋ模┥钪械臄(shù)學

  讓學生了解“千米”“千克”“噸”等單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你知道嗎”利用學生熟悉的曹沖稱象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

  五、教學建議

  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質量觀念。

  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單位的換算,在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長度觀念、質量觀念。一些比較大的單位(千米、噸),由于學生很難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認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教學內容:

  兩位數(shù)的乘法。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感知兩位數(shù)的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

  2、能獨立思考、探索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交流計算(含估算)過程。。

  3、能運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三、重難點、關鍵:

  重點: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能結合具體情境,正確進行估算,為計算結果指出某個取值范圍。

  2、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和算法。

  關鍵:

  1、充分利用和發(fā)揮教材主題圖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

  2、充分利用已學知識的遷移作用,溝通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基本的計算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容:書本P23-25整合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掌握運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來試商.

  (二)使學生初步掌握調商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除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用“四舍”法看作整十數(shù)試商的兩位數(shù)除法.

  難點:初步掌握調商的方法.

  一、復習準備:

  1、口算:32×4= 17×3= 18×4= 29×5= 63×3=

  目的:

 。1)口算時要從個位乘起

 。2)注意進位

  2、說說下面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1)20×()< 84 (3)50×( )< 420

  (2)40×( )< 310 (4)70×( )< 628

  目的:通過說說怎樣想的?生:想84里有幾個20?算8÷2商4

  復習首位試商的方法。

  3、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或“<”

  54×8( )430 29×4( )120

  72×4( )280 43×6( )260

  二、比較、探究

 。ㄒ唬┑谝环N情況:看小

  1、列豎式計算:

 。1)296÷30=

 。2)296÷20=

  目的:通過豎式計算,比較不同點。復習除法方法:

  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用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去除,夠除的,商就寫在第二位上,不夠除的,就用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除,商就寫在第三位上。

  做除法確定商的位置:想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商是幾位數(shù)?

 。2)確定商是幾?竅門:首位試商

  2、引入:改變296÷30為296÷32

  小組學習:討論試商時我們可以怎樣想?

  生:

 。1)前兩位不夠除,看前三位,商在個位,商是一位數(shù)。

 。2)想29÷3

  師:為什么這樣想呢?對,我們在試商時又要看十位上的數(shù),又要看個位上的數(shù),比較麻煩,因此我們把32看成30。也就是首位試商。

  3、練一練:

 。1)下列各題中,可以把除數(shù)看成幾十來試商,商是幾?

  生:看成20,想5除以2商2

 。2)完整計算第2題

  (二)第二種情況:看大

  1、想一想:296÷39該怎樣看?怎樣想呢?

  2、試一試:1人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3、練一練:268÷58

  (三)將方法一般化:

  師:我們在試商時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但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jù)題目實際情況仔細計算。

  思考:155÷52可以怎樣看?怎樣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三、練習鞏固

  1、不用豎式計算,很快說出下面各題商是幾?

  2、學校買來160盆花,放在大禮堂28盆。剩下的花分給22個班,平均每班分到幾盆?

  四、總結:今天學到了什么本領?

  五、作業(yè):書本P23(4道題)

  練習冊:P18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7-21

三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01-30

三年級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1-17

有關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1-20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2-28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01-09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2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