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 篇1
最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感觸頗深。這是一本直白式的書,書中文字是吳非老師的內心獨白,不唯上,不唯俗,不唯常識,全是吳非老師最本真的思想火花,他不喊口號,不懼權威,娓娓道來,卻充滿著智慧的火花,耐人尋味,啟人心智。
書中提到“功利教育”這一話題讓我特別有感悟!胺謹嫡摗、“成績論”直到現在也是很盛行的,教師的目光總是停留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我們經常告訴學生,這個知識點特別重要,考試會考到,一定要記下來;又或者這本教輔對考試有利,全做完,我們總是在和學生談“利”,這樣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趣味,每天過的和一個工具一樣,重復每天的“任務”,沒有夢也不想在做夢了,這又是何其的可怕。
“無用功”這個詞匯讓我感覺到熟悉又陌生,回想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是不是也曾不經意的對學生說過你不要再做這些無用功這類的話了?到底什么是“無用功”呢?作為一名老師,難道只有學生的成績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嗎?難道只有讓學生成績高高的,才會被稱為好老師嗎?
功利的課堂和平庸的課堂一樣沒有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心中要有“人”,不要被世風壓進平庸的模子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自己的目光看的.遠一些,用生命的激情去點燃每一堂課,讓自由之風吹進每個學生的心中,照亮他們的生命。
我喜歡課堂,是因為課堂上所有的角色都在進行“學”這個過程,教師職業(yè)的趣味性,也在于比一般職業(yè)更能直接的觀察人的成長軌跡,并在探索與磨礪中成為有智慧的人。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 篇2
寒假細品吳非老師的《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那一個個平凡卻觸動我心的教育故事,讓我的心靈也接受了一次洗禮。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個小章節(jié)——教師的目光。
吳非老師提及功利的教育太在意“效果”,絕對不做“無用功”,總是追求“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其實教師的目光應該看得稍微遠一些,基礎教育階段,特別是對于孩子,他們所有的實踐和探索都是有意義的,無所謂成功與失敗。要知道,欲速則不達。
每個班級里都會有幾個生活在慢鏡頭下的'孩子,他們不管做什么事,都比別人慢一拍,思維慢,作業(yè)慢,講話慢……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少,但效果卻不佳,是很令我們頭疼的孩子。面對這些孩子,我并不能總是耐心地對待他們,有時不停地催促,有時嚴厲地責罵,事后想想真是不應該。現在我也正努力摒棄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觀,承認每個孩子的差異,因材施教,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激勵他們,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多一些耐心,為他們點滴進步喝彩,和他們一起品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敖逃锹乃囆g”,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們更要慢慢來。
同一棵樹上不會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面對形形色色充滿個性的學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用愛心、耐心、恒心去教育。
每個老師的目光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如果你這盞燈亮一點,孩子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這盞燈過于暗淡,孩子就可能過于徘徊;讓我們用真誠且長遠的目光,點亮一盞盞明亮的燈,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相關文章: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讀后感08-12
讀《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有感07-28
語文教讀課究竟該教什么08-17
我們究竟在書中找尋什么02-21
課堂上,比安靜更重要的是什么08-17
課堂上比安靜更重要的是什么08-09
課堂上比安靜更重要的是什么08-17
ERP究竟能為企業(yè)帶來什么?08-05
智利的發(fā)展模式究竟有什么特色?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