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成就動機、成就和心理健康關系的實證研究
大學生成就動機、成就和心理健康關系的實證研究
陳權(quán)吳先琳
[摘要]文章考察了大學生成就動機、成就(包括學習成績和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探究了背景不同的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學習成績、社會成就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和學習成績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學生干部成就動機和社會成就顯著高于普通學生;大學生成就動機與社會成就存在顯著正相關,和學習成就不存在顯著相關,對心理健康有較強的預測力。
[關鍵詞]成就動機成就心理健康
[作者簡介]陳權(quán)(1977-),男,江蘇灌云人,江蘇大學,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與心理學;昊先琳(1980-),女,四川達州人,江蘇大學黨委宣傳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蘇鎮(zhèn)江21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學生網(wǎng)絡依賴團體咨詢模式的探索”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7BZX059)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0)36-0100-03
一、引言
一般認為,成就動機對于個人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架強大的“發(fā)動機”,激勵人們努力向上,在前進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①。對待大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亦應如此。McClelland指出,成就動機強的人對學習和工作都非常積極,能夠控制自己不受環(huán)境影響,并且能善于利用時間⑦。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成就動機越強越好呢? Atkinson和Brich認為,成就動機在意識上表現(xiàn)為對立的心理作用:一是追求成功,即追求成功和由成功而帶來的積極情感,表現(xiàn)為趨向目標的行動;二是害怕失敗,即避免失敗和由失敗而帶來的消極情感,常表現(xiàn)為設法逃避成就活動,避免預料到的失敗結(jié)果。由此看出,成就動機本身就涉及兩種不同情感間的沖突,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也相當不利。本研究試圖通過對大學生成就動機和學習成績、社會成就及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研究,探討大學生成就動機對其學業(yè)成績、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以期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提供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的選取考慮了年級、性別、專業(yè)的均衡性,從江蘇某高校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管、經(jīng)、理、工、醫(yī)、藝等7個專業(yè)1-4年級的596名學生作為被試,采用整班抽取的方法。施測后有效問卷541份(剔除部分信息不全及有明顯敷衍跡象的樣本),有效問卷率90.8%一年級135人,二年級201入,三年級100人,四年級105人。
(二)研究工具
1.成就動機量表(The Achievement MotiveScale,AMS)。AMS是由T.Gjesme和R.Nygard于1970年編制,中文修訂版由葉敏仁修訂,共30題,分為兩部分,每部分15題,分別測量追求成功的動機(MS)和避免失敗的動機(Maf)。量表采用4點計分,與自己情況完全相符合記3分,與自己的情況完全不符合記0分。成就動機的得分由追求成功的動機減去避免失敗的動機得分構(gòu)成。得分越高表明成就動機越強。其分半信度0.77(p<0.01),效度為0.58(p< 0.01),內(nèi)部一致性為0.68③。
2.學習成績的測量。大學生學業(yè)成績通過必修課所獲得成績來衡量,目前通常采用平均學分成績點(Crade Point Average,CPA)進行衡量和比較④?凕c制是反映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一種統(tǒng)計制度,具體折算方式如表l所示。平均學分成績點( CradePoint Average,GPA)等于學分成績點總數(shù)÷學分總數(shù)。平均學分成績點反映了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優(yōu)劣,是衡量學生學習的總體平均成績的一個科學的指標?偡譃5分,得分越高說明學業(yè)成績越高,反之則表明學業(yè)成績越低。本研究樣本學業(yè)成績的數(shù)據(jù)直接來源于所調(diào)查高校教務系統(tǒng),信息真實可靠。
3.社會成就的測量@。大學生社會成就是除學習能力之外其他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主要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鍛煉活動以獲得。對于大學生社會成就的測量,我們采用同伴互評與自評結(jié)合的方式,由同班同學對自己和其他同學分別打分,采用7分制,認為某同學社會成就很高給7分,較高給5-6分,一般給4分,較低給2-3分,很低給1分。最后取均分為最終得分。得分越高,說明社會成就越高;反之則表明社會成就越低。
4.心理健康量表(SCL-90)。該量表共90個自我評定項目,包含九個測驗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主要反映個體的心理困擾水平。得分越低,表明心理困擾水平越低;反之則表明心理困擾水平越高。
(三)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涉及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有:獨立樣本I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
三、結(jié)果與分析
(一)背景不同的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學習成績、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考察背景不同的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學習成績、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結(jié)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和學習成績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男生的成就動機顯著高于女生(P<0.05),這種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在追求成功方面(P<0.01);而女生的學習成績卻顯著高于男生(P< 0.001)。在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得分方面,男女大學生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還比較了學生干部和普通同學之間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生干部的成就動機顯著高于普通同學(P<0.05);相應的,學生干部的社會成就亦顯著高于普通同學(P<0.01),但是在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方面卻未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有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學習成績和社會成就的相關分析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學習成績和社會成就進行Pearson相關檢驗(見102頁表3),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成就動機(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兩個分量表)、社會成就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心理健康和成就動機(追求成功)呈顯著負相關,即成就動機越高,大學生心理困擾程度越低;而避免失敗卻和心理健康呈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如果大學生害怕失敗,則會導致心理困擾水平高;大學生的社會成就和心理健康顯著負相關,即社會成就較高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較高。有意思的是,成就動機和大學生學習成績不存在顯著相關,卻和社會成就有顯著相關關系。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成就動機及一些基本資料的多元逐步回歸
為了解大學生成就動機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力,以心理健康作為因變量,以成就動機、社會成就等作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分析(見表4)。其中,年級、專業(yè)、是否學生干部、是否獨生子女、來自農(nóng)村還是城市等因素為定性變量,把其轉(zhuǎn)換為虛擬變量進入回歸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成就動機、社會成就、是否獨生子女和追求成功四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且有顯著的意義,對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四、結(jié)論與討論
(一)大學生成就動機、學習成績和社會成就的關系
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追求卓越以期達到更高目標的內(nèi)在動力和心理傾向。從表象上理解,這種動機對大學生成就的獲得作用是非凡的,也就是說,大學生成就動機越高,取得的成就也就越高。然而,事實并不完全如此。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學習成就和成就動機并無顯著性相關,這就意味著高成就動機并不一定能夠帶來好的學習成就。大學生的學習除了受主觀因素影響外,還受到諸如智力、環(huán)境、心境、家庭背景、學習方式等非主觀因素影響。成就動機僅僅一種主觀的愿望,從愿望到付諸行動再到獲得成功還有一個過程,大學生是否具有堅強的意志力以克服種種學習障礙是實現(xiàn)主觀愿望的關鍵。研究發(fā)現(xiàn),男大學生的成就動機尤其是在追求成功方面要顯著高于女大學生,但是在學習成績方面,男大學生卻顯著落后于女同學。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進入大學以后,女生較之男生往往更專注和局限于學業(yè),而男生或許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培養(yǎng)和鍛煉自我的綜合素質(zhì)方面。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成就動機和社會成就存在顯著性相關,尤其是分量表追求成功和社會成就相關的顯著程度更為明顯(P<0.01),顯然,成就動機對大學生成就的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成就方面。研究表明,學生干部的成就動機要顯著高于普通同學,其社會成就也顯著高于普通同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更加證明了成就動機對大學生社會成就的積極作用。
(二)大學生成就動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追求成功還是在避免失敗方面,成就動機和心理健康之間都存在顯著相關,在回歸分析中,成就動機和追求成功先后作為自變量進入方程并有顯著意義。其中追求成功動機與心理健康均存在顯著負相關,避免失敗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模式恰巧相反,這說明追求成功動機越高越有助于維護心理健康水平,而避免失敗對心理健康卻產(chǎn)生消極影響。成就動機高的人,對問題勇于承擔責任,能從任務中獲得滿足感。在大學生群體中間,成就動機高的同學也會取得相應高的社會成就,這有助于他們自我滿足而產(chǎn)生積極情緒,增強自信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人格。有研究表明,成就動機高的人,往往把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強,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努力不夠。對成功的積極歸因有助于提升個體的自我概念水平,而較高的自我概念又有助于個體調(diào)控各種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和減少各類問題行為⑦相反,成就動機低的人,傾向于把成功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能力感的缺失不利于自我概念的發(fā)展,較低的自我概念水平又對個體的情緒心理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理解,成就動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預測力。
[參考文獻]
Atkinson J,Birch D.A凡introduttion tomlwalion[M].New York:Van Nostrand,1964.
【大學生成就動機、成就和心理健康關系的實證研究】相關文章:
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07-21
西方實證會計理論與我國的實證會計研究08-07
證券投資基金時機選擇能力的實證研究08-05
對我國上市公司兼并收購的實證研究08-05
中國證券違法犯罪的實證研究08-05
實證會計研究在中國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