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易氏源流考辨
要點 易氏得姓之說,曾有春秋戰(zhàn)國時齊國易牙雍氏,或魏國人受封食采于易水,因以易為姓等等說法。而易水自古屬燕國,齊和魏人不可能在燕屬易水食采。顯然是荒謬無稽的牽附,均應予否定,經(jīng)考證,易氏得姓,乃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為姓,不一定有確定的始祖因食采于易水,才是合乎邏輯的,也有易氏家譜記載,易氏在殷商時為易氏部落,可作佐證,巳知最早的遠祖,是春秋楚惠王時的易甲。湖北黃岡易氏,自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遷自江西瑞昌。迄今子孫繁衍于鄂、豫、皖、贛、陜等省,成為鄂東大族之一。家譜中自唐初春先公起,世系連續(xù)記載九世至晚唐優(yōu)公,此后本旁支的世系,記載更為完備,F(xiàn)存最早的譜序,為完公於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所撰(1)。其中云:“讀譜旁見先儒傳記”,且記有墳墓、遷徙,繁衍等資料,并有五世提頭的格式。完公與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幾近同時,故易氏譜實在歐、蘇體例之前。且易氏譜后續(xù)也俱特色,方志學家和家譜學者武大王葆心教授1942年撰易氏譜序(2),稱贊說:“獨所見易氏之譜,自晚明便修纂有法,深知族譜為書,以史之一體,而寓有史之全體,杰然上踵馬遷,屹立于黃茅白韋中,自成風氣!砸蛔逯罚匍T啟牖,上規(guī)國史,隱括國家史,用之社會史.俾族書開無限途徑,于世系有表,于瑩廟祀田遷徙有志有記,于族文獻有三祖?zhèn)鳛榧o綱,又拓貨殖等傳所未備,而有孝友、忠義、文學、榮仕、高逸、方正、技勇、獨行、勇行、素封諸列傳,極綱羅之能事.又于諸史列女一目,析而為賢母節(jié)婦烈女三目,今之學者類該注意社會所構成,顧罕能提社會史之綱,以囊括吾民族之歷史者,當推易氏譜例,可以使天下郡縣諸族姓,均歸納于一族之社會,燦列于譜中.”由此可見易氏譜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而具特色,優(yōu)于其它家譜。
然而朝代更迭,戰(zhàn)亂兵燹.致舊譜毀損殘缺.黃岡易氏譜,還是明嘉靖年間(1522-1566)由明理公訪求江西舊譜,幾同再創(chuàng)修(66).雖然明萬歷戊子年(1588),之貞和霍岡二公合作續(xù)修,現(xiàn)只見其譜序(3)?墒敲髂┣宄,家譜又遭戰(zhàn)亂毀損,“理公舊譜僅遺一卷于倉壁間”(67),致清順治三年丙戍(1646)為鼎公再修纂時(4),竟未提之貞和霍岡之二修。自此以后相繼續(xù)修,至1942年,合修達十二次(加之貞和霍岡之修實為十三屆),計190卷,內容漸趨完善。近50年來,又當社會政治制度和觀念極大改變,宗廟祖墳無存,而族眾仍樂於集資,于1994年續(xù)成族譜,精裝巨冊(約2000余頁),蔚為大觀。可惜編校錯誤嚴重,既有前人以訛傳訛,也有今人續(xù)增新錯。為了探討易氏族史,特查閱史籍,包括廿五史、各種詞典、文集、年譜等,考證出一些疑點,籍以拋磚引玉,就教于知史者。
最近查得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譜,是長沙易氏總支下的一個分支.該譜創(chuàng)修于康熙41年(1702),民國21年(1932)是其五修【5】.據(jù)稱該譜來自晚唐狀元易重之子,南唐(938-960年)雄州剌史易赟(斌/貝,音yun暈)晚年所修。傳至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又由釋褐狀元,禮部尚書易祓,“本易赟(斌/貝)舊譜作慶源集,考受姓之源,世系悉加刪訂,存信闕疑,書為三冊,分給長沙、吉州、袁州三部,是為綾譜”.而“宋寶祜年(1253-1258)吉州裔季平手書綾譜,藏吉水中華山玉真觀神臟.(明)天啟年(1620-1628)發(fā)之,綾如蠹蛀,塵封漬落,檢錄殘余,頗徵世序。其生娶沒厝未詳,故亦不敢以某子詳者注之.”【5】由此可見,無論是鄂或湘易氏家譜,均系檢錄殘余,遠祖記載模糊不清,是可理解的。
湘譜經(jīng)過易赟(斌/貝)和易祓兩位博學的聞人纂修,對遠祖聞人記其確定年代,比鄂(黃岡)譜較好。雖然其血緣世系不連續(xù),只能看作時代年次的次序,可能基本體現(xiàn)了世系的次序,其史料價值是可信的。但至明代以后,其連續(xù)世系才有記載。而鄂譜自唐初春先公起,迄今世系記載連續(xù)而清楚,這在諸多姓氏中,也是難得的。但唐朝以前,只有若干易姓遠祖和聞人的名字而巳。湘、鄂易氏同源一本是可肯定的,由北方遷江東,而長沙以前,敘述基本相同,此后的世系,似不同宗,但兩譜又分別提到其前后一些同名的祖先,卻未見確切的共祖和分支的記載,有待探源考定,F(xiàn)以此兩種譜為基礎,參考各種史籍詞書,對易氏源流進行考證:
(甲)易氏受姓來源考辨
易姓來源之說有四:姓氏專著《辭!返鹊浼恼f法(8--26):
1) “左傳齊大夫易牙(雍巫)之后”.最早見于《元和姓纂》(6).有的書則說齊桓公寵幸嬖臣雍巫字牙,稱易牙(一作狄牙),食采于易(水),故其后人以易為姓.更由此推而有“雍乃易本姓也”,或易出于雍,它與易牙之后的說法,實質相同(8--26)。
2) “太公后有易氏”,最早見于《盧若虛集》(7),即姜太公尚(呂尚)之后(17)。
而易氏譜中對易牙為祖之說,有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存在。更主要認為:
3) 戰(zhàn)國時魏易愷為受姓始祖.并有追遠推及魏之先祖畢萬為祖的。而有“易氏之先與魏同姓”說。
4)“受姓自燕”說等等。
這些說法,都認為是戰(zhàn)國時某始祖食采于易水,因以易地為姓,且多列舉聞人“楚有易申著節(jié)義,魏有易愷刺雍州(一誤作荊州),晉有易雄宰舂陵,…”,還提及郡望太原郡和濟陽郡,易氏因地以濟陽堂為堂號?继で刂,治所晉陽。濟陽郡,晉惠帝時置,今蘭考附近。可能為兩不同時期的郡望(27)。
最近查得《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譜》(5),其中有易甲傳,說是考自周圣楷著《楚寶》和蕭智漢纂輯《歷代名賢列女氏姓譜》(68,69),并說據(jù)宋易祓綾譜,始修于康熙41年,而氏姓譜為乾隆年版,必為后者取材前者。其文曰:
甲公楚人,黃帝之后。其先有食采於易水者,因以易為氏。公賦性勁爽,鄉(xiāng)里有義士之目。白公勝聞而慕之,愿納交焉。及勝將弒惠王及子西,欲得公助(欲得易申),陳士勒兵以示曰:“與我,無患不富貴;不吾與,則此是也.”公(易甲)笑曰:”子常言吾義矣,今忘之乎?立得天下,不義,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義,吾不從也.今子將弒子之君,而使吾(我)從子,非吾前義也。雖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為也。子行子之威,則吾亦得明吾義也。逆子以兵爭也,應子以聲鄙也。吾
聞士立義不爭,行死不鄙!惫岸,顏色不變.遂遇害。
斜宋體字為易氏譜有,而《氏姓譜》(68)缺,括號內為二者不同處,《氏姓譜》篇首作甲公,中又作欲得易申,內容基本相同。而許多姓氏詞書和其它易氏家譜,有“楚有易申著節(jié)義,魏有易愷剌雍州,晉有易雄宰舂陵”句,則究竟是易甲呢?還是易申呢?雖未找到明末清初,以搜羅楚地古今傳人逸事聞名的湘潭人周圣楷著{楚寶}(共45卷)予以佐證,但查到更早而可信的,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約公元前77--公元前6)著[新序](編入[四庫全書]經(jīng)部儒家類),或通稱[劉向新序],在其義勇第八章中有:
楚太子建以費無極之譖見逐。建有子曰勝,在外,子西召勝,使治白,號曰白公。勝怨楚逐其父,將弒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陳士勒兵,以示易甲曰:“與我,無患不富貴;不吾與,則此是也。易甲笑曰:“嘗言吾義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義,吾不敢也;威吾以兵,不義,吾不從也.今子將弒子之君,而使我從子,非吾前義也.子雖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為也.子行子之威,則吾亦得明吾義也.逆子以兵爭也,應子以聲鄙也,吾聞士立義不爭,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顏色不變也!
顯然前面兩種譜中的易甲傳,實來自[劉向新序]。由此則史籍中 “楚有易申著節(jié)義”句有誤,應為“楚有易甲著節(jié)義。”這個史料很重要,它說明易姓歷史悠久,在春秋楚惠王(前488-前432)以前,巳有易姓。這足以駁斥所謂春秋戰(zhàn)國時齊國的易牙,或魏國的易愷等,始封于燕國的易水的謬論。它也表明易甲有相當?shù)膭萘蜕鐣匚?不然白公勝就不會聯(lián)絡他舉事弒君,也許還隱含著當時在楚國,巳有易甲為代表的易姓氏族,且是興望的。故還不能說,后來漢代由山西南遷江東,而湘、贛、鄂,我們這一支易氏是最早南遷的。釋褐狀元易祓纂修,而傳下的綾譜,也只說易甲是最早的遠祖,渾說“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因以易為氏”.表明若有食采于易之事,也應在春秋時易甲公之前.決不會在其后的戰(zhàn)國時,齊或魏國人再始受姓。
再從歷史地理來分析.《周禮.職方》:“并州,其浸淶、易”,《國策.燕策》:“蘇秦曰,燕南有滹沱、易水,燕太子丹送荊柯易水之上”.這些都是較早出現(xiàn)易水的名字,其始得名可能更遠.據(jù)《中國通史》(28)說:“古時殷人與娀(女戎)狄人曾雜居易水以北地區(qū),且有通婚,據(jù)《商頌》,這玄鳥遺下之卵,為有娀氏女(姓娀名狄)簡狄氏吞食,產(chǎn)子名契.易水原為有易氏居地,契的后人王亥在易水游牧,為有易氏酋長所殺.后王亥之子上甲,又殺死該酋長,占領了有易氏居地.有易氏即有狄氏,狄與易同音通用字(王國維說).現(xiàn)在易水地區(qū)發(fā)掘出許多墓葬銅器等文物,證明該地在殷商時期屬故燕,也證明周以后的燕國,是在故燕的基礎上建立的”.該地既然早為有易氏居地,推測易水很可能就因有易氏而名.而易州(縣),則為隋開皇元年(581),因易水始改涿郡為易州(縣).故易氏得姓當因易水,而非因未名之易州.該地即今河北省易縣.在春秋戰(zhàn)國以前屬燕國,曾為燕國的下都,易王之名,也可能與易水有關.而齊國在今山東西北部.據(jù)《史記.燕昭公世家》只有燕易王(前332-321年)和燕王噲(前320-312年)時,燕受齊侵攏。前313年齊大勝,占領過一些燕地,至昭王廿八年(前284),燕打敗齊國(29),收復失地.僅短短30多年,易水可能曾為齊占領,動蕩未穩(wěn). 齊人及其后裔不可能在易水食采或久居而得姓.而在此前300多年的齊桓公當政(前685-643年)時,燕國更不可能讓齊易牙在其易水食采了.易譜有一序(30)說:“雍乃易本姓也,方訪自姬之雍伯嗣也,周掌堤防,正諸水分任,雍氏記戴詳于周禮.”.按《周禮》“雍人 掌溝瀆澮池之禁,…”這只是說職掌農用水和漁獵等事,與易水和受姓并無關系.再者,有的書上說,齊桓公的寵臣雍巫,善知味,致人們以易牙稱之,意為改易牙齒,美味也,類似今人稱“加餐”為“打牙祭”之意, 后竟為其字.有的書則硬將雍巫扯作受封食采于易水,而稱易牙等等,顯系荒唐自園其說的隨意附會.由此可結論:齊國的易牙或雍人,因居易水,而以易為姓的說法,都可以否定,據(jù)此或可看出其牽強附會的痕跡:將易氏附會為易牙之后,再由名字而認其本名雍巫,再推及雍姓,雍為易本姓,更由齊桓公第六妃生子名雍(72),推以為“太公后有易氏”.暫存疑。
黃岡易氏譜認戰(zhàn)國魏易愷為受姓始祖.可是現(xiàn)存最早譜序(1),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完公撰:“易氏得姓遠莫知其所自,惟易甲(原誤作申)著節(jié)義于楚,至魏則有易愷之刺雍州,晉則有易雄之宰舂陵,是皆紀姓之原”.清楚表明,易氏得姓久遠,原由不詳.列舉三位遠祖,易甲為楚人,接下“至魏…”兩句,當指(曹)魏,晉朝,而非戰(zhàn)國魏。完公為解元,當不會混淆“于楚”和“至魏”兩者的差別。顯然易愷只是曹魏時雍州刺史,非戰(zhàn)國魏人受姓始祖。湘譜則說:“吾家族譜得見數(shù)十冊,率曰易氏之先與魏同姓,有愷公者,為魏上大夫,食采于冀州東境之易水,因受姓焉。竊疑愷為春秋時人。何以左傳、公羊傳、彀梁傳、國語、國策、史記,諸俱無其名。而他書亦不載其事跡。繼考萬姓統(tǒng)譜,有易愷者,系魏朝魏郡人,為雍州剌史。在雄公之后百余年以為鼻祖,顛倒實甚然。為此說者本自山齋(祓)公綾譜。山齋博學,何至若是悖謬,綾譜原本既無可考,幸其序俱在。山齋只說始自易水受封錫(易)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長沙瀏陽,至徙江西太和,散居吉安、袁州、洪州,復徙長沙寧鄉(xiāng)等。若愷若雄若仁福若萬年云云。并無愷公食采受姓之說,后人沿誤,其故有---,因山齋公含渾說易水受封錫(易)姓,下文接以若愷若雄,遂以愷公在雄公之上,當錫(易)姓之祖。不知此段原無次序。觀仁福萬年俱敘雄公之下可知-。因愷是魏人,未暇考究,遂牽韓魏之魏。噫!撰為畢萬之后之說,不知比魏與韓魏,相隔數(shù)百年,響壁虛造,山齋不受其咎也”。此等懷疑易愷非春秋時人,而是魏朝人,和否定易氏與魏同姓,與我的看法不謀而合。但他認定易愷為北魏人則是錯的。萬姓統(tǒng)譜說的魏朝,也應是曹魏(220-265年),而不是北魏(386-534年)。
再看此后易譜各序中,姓源說之演變。金槐序(30)認雍氏易牙為祖,也說易愷為雍州刺史。乾隆55年,應城支譜(31)有“肇自周畢萬后裔,始封于易水而受氏焉”。乾隆58年,蘄黃合修序(32)有“吾易受姓自燕”。民國三年,麻城支序(33)說“易為畢萬之后,其受姓由魏上大夫愷公食采于易。”頓改雍州刺史為魏上大夫。1942年記事錄(34)說“吾易自愷公受姓”.最近(1994年)淵源考(35)中,既推畢萬為祖,又認始祖愷公為魏上大夫,食采于易而為姓,又錄雍巫,雍糾,雍廩等為祖.又把“晉有興長公封忠愍侯,遠祖易雄為舂陵令”并列論述,竟不知易雄字興長為同一人,可謂集矛盾和謬誤于一篇,可見是后人附會演變成各說的。
我查閱了正史《廿五史》,各種詞典,文集等
上一頁 [1]
文獻,發(fā)現(xiàn)有易愷的記載!稌x書》(36)中有:“{(魏)元帝(曹奐)景元4年(263)},秋八月軍發(fā)洛陽,大賚將士,陳師誓眾!旁掠质固焖赝蹴牴(姜)維營,隴西太守牽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趣甘松,鐘會分為二隊,入自斜谷,使李輔圍王含于樂城,又使部將易愷攻蔣斌于漢城。會直指陽安,護軍胡烈攻陷關城,姜維聞之,引還。王頎追敗維于疆川。維與張翼廖化合軍守劍閣,鐘會攻之。”顯然易愷是魏伐蜀,鐘會指揮攻打姜維的武將,其它史籍說他是雍州剌史?嘉簳x政權,由軍力建立,一般為軍政合一,刺史常為將軍,都督刺史都開幕府(37),三國置雍州,治所在長安(38,39),轄今陜西等地,正是易愷用兵之區(qū),足以證明武將易愷與刺史易愷為同一人,他是曹魏時人,是巳知確切的易氏最早遠祖,不是戰(zhàn)國魏人受姓始祖.再從地理上看,戰(zhàn)國時魏國在今山西西南和河南北部,其下都濟陽,在今蘭考附近.它與燕國之間,隔著韓,趙和中山國.魏人不可能在燕屬易水食采居邑受姓.湘譜將易愷記作雄公后六世,為“魏郡人,北魏雍州剌史”也是錯的,顯然是未考查正史《晉書》的記載,將曹魏元帝(263年)時易愷,誤為北魏時人,這種錯誤容易產(chǎn)生,是不難理解的.其實《辭!分兴傅谋蔽,是東晉、南北朝時(385-534),比易愷存在于魏元帝時,晚了百多年,易愷非戰(zhàn)國魏人受姓之始祖,既可否定,則由此追遠魏之先祖畢萬為祖,以及易氏原與魏同姓的謬論,就不攻自破了.現(xiàn)在可以結論:易愷不是戰(zhàn)國魏人受姓始祖,而是曹魏時人,易氏原與魏同姓和畢萬為祖之說,都是荒謬的,應予否定。
再就是“吾易受姓自燕”說。雖不知始于何人,卻是正確的,因受姓自燕的易水是都無異議的。各種說法都認為食采于易(水)系以易為姓,卻又無確切有據(jù)、令人信服的受封食采者?赡苁鞘芷渌帐鲜芊馐巢,和祓公渾說“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句的影響,竟未考究春秋時楚國巳有易甲,仍牽附戰(zhàn)國時齊易牙或魏易愷食采于易的謬論。由前述史料推測,古時有易氏族居易水,易水之名可能就因有易氏而得名,燕國曾以易水附近的武陽為下都,燕易王之名難說不與易水有關。各種說法的實質都為某族因久居易水而為姓,只牽附食采與否而巳。我認為不一定因食采,而是自然久居于易水的某民族,逐漸演變而以易為姓。據(jù)史籍和古地圖,古時在易水地區(qū),只見有易氏或有狄氏部落,或有易國,從而轉成易水地名和易姓,是很自然的。因此我提出:易氏是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為姓,不一定因受封食采于易水而得姓,故不一定有確知的始祖.也有易氏譜記載,易氏在殷商時為易氏部落。迄今史料不足,未得確證之前,宜排除各種牽強附會,顯然不合理的說法,回到完公譜序的說法:“易氏得姓遠莫知其所自,惟易甲著節(jié)義于楚,至魏則有易愷之剌雍州,晉則有易雄之宰舂陵”。確知最早的遠祖 ,是春秋楚惠王時的易甲,和曹魏時的易愷。在祓公之前的完公,也未認定食采之說。
(乙)世系派衍遷徙考 前巳述及,春秋楚惠王時(前488-前432年),在楚國巳有聞人易甲,這說明易氏是個古老之族,此時巳有離開發(fā)祥地易水,遷居在南方的楚國的。是否有其它易氏一直在楚國繁衍下去,現(xiàn)無從稽考。湘譜記載:“戰(zhàn)國時,甲(原作申?)公裔自楚移居晉之狼盂,即今山西太原府陽曲縣,郡曰太原實始於此”。鄂岡譜載,遠祖曾為太原宰,世居陽曲,郡望為太原郡?紤(zhàn)國時太原屬趙國,秦始置郡,故遷太原究竟是戰(zhàn)國或秦時,尚難定論。另一說郡望為濟陽郡,易氏堂號濟陽堂,即因此以地而名(40).而濟陽郡為晉惠帝置郡,曾為魏邑,在今蘭考東近.可能為時期不同的郡望。
從發(fā)祥地易水遷太原或濟陽郡,若非春秋戰(zhàn)國以前像易甲巳在楚國那樣,則當在秦統(tǒng)一以后.按秦接受周代政治大分封引起大分裂的教訓,乃廢分封制,徙六國貴族和豪強12萬戶到咸陽,巴蜀等地,以削弱宗族勢力.漢初仍繼續(xù)遷大族的政策(35).推測易氏首次遷徙,可能與當時的大移民政策有關,或因官太原宰而隨遷.
由太原或濟陽遷金陵,湘譜記載時間較具體,謂:“前漢哀帝二年(前5年)仁禎卜居丹陽郡,后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25)仁祥卜居丹陽郡。章帝元和二年(85)仁福卜居會稽郡之吳縣。安帝永寧元年(120)仁祿卜居會稽郡之曲阿。三國魏文帝黃初三年壬寅(222)時,仁福公之后萬年公由吳縣遷長沙之瀏陽,三傳而生雄公云。…晉魏武帝時(265-290)易洸(氵光)為將軍帥師過宜春,卒葬城西”。卻將本應屬魏文帝時(223年前后)的易愷,誤作“魏郡人,北魏朝(385-534)雍州剌史”。而鄂岡譜則記作“至漢有仁福公兄弟四人,分處江東四郡。長仁珍居應天府六合縣.次仁祥居徽州府休寧縣(今歙縣),三仁祿居鎮(zhèn)江府丹陽縣,四仁福居蘇州府太倉縣”。兩譜記載大致相似,遷地略有不同,遷徙原因均欠詳.推測可能為后漢和魏,晉南北朝時,北方和中原戰(zhàn)亂,人民大量逃往長江下游北岸至淮水以南一帶,造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民大遷移有關(41)。
此后是“仁福公之后(孫?)萬年公,由吳縣(太倉州)遷長沙(郡)瀏陽縣,原因不詳.秦漢時太倉屬會稽郡,三國時太倉和長沙均屬吳,遷徙方便.遷徙時間當在晉易雄之前,而仁珍,仁祿,仁祥之后裔,不知其詳.不過其中有新疑問.[淵源考](35)引史料說,易雄后封為“宜陽別駕正神”.御賜祠聯(lián)有“一點丹心當年鄂渚成忠鬼,千秋浩氣今日宜陽作正神,”如此則雄公當為宜春人(宜陽,晉因避太后諱春曾改稱宜陽),后為舂陵令才到長沙的.那么就有由太倉先遷宜春,后再遷長沙,或者萬年公222年遷長沙后.在265年雄公出生前又遷過宜春,存疑待考。
自此以后湘鄂兩譜記載,差別較多.湘譜尊雄公為一世祖,記錄世系迄今.卻未見鄂岡譜中自春先公起迄今連續(xù)世系中的同祖和分支處.可是又間或提到少數(shù)同名的祖先.鄂岡譜 中有“隋有天駿(湘譜記作雄公次子,晉代人)仍居瀏陽,勛公由長沙之寧鄉(xiāng)”。接著“春先公生繼昶,昶生子二,次云煌生子三,長敬公生子大模,大模生誠公,誠生開(字必先),開生量,量生儼和優(yōu)”.這幾句為淵源考獨有,倘確實無誤.則易氏世系連續(xù)的始祖,當以春先為一世,即春先--繼昶---云煌--敬---大模---誠---開---量---儼和優(yōu).優(yōu)為九世.這些名字在湘譜中全無,可能與湘譜不同宗故也. 目前鄂岡以優(yōu)為一世,記錄世系多年,它實為圖紀較完全而可靠的一世祖,為免混淆,將其前遠祖以“遠一世,遠二世-----遠八世”以區(qū)別之.若以優(yōu)出生(868年)起,并以30年為一世計,反推回去,則春先約為唐初時人.留長沙未遷者,一直繁衍至今,歷代均有聞人,較為昌盛。湘譜提到湘贛間又往來再遷。鄂譜則說是開公遷江西;.[金槐譜序](30)說:‘開公任海昏教諭,致仕忘歸,乃宅;枭戏.開公妻畢氏生子量,量妻許氏生子二,長曰儼,次曰優(yōu).儼娶牟氏,生子一曰寬,寬妻胡氏生子四,曰謙革鼎彝.儼念祖家故邑而不忍棄,仍旋土簡居,他
上一頁 [1] [2]
如散處建(昌)邑猴崖暨木坑者,俱儼后嗣也.唯我優(yōu)公字若余,…生子五,曰宏容,寶安,寧敬,聆形,家言云.瑞昌之地九十里曰梅山,顏陽可旺千百口,寶公遷新建的黃溪.優(yōu)公乃偕四子而宅金槐梅山之麓.長曰宏,即譜系詞之聰公,聰謀二公兩世一線.傳至鐃,則兄弟有五,歷管,環(huán)而生金公,計有七世,金生子三,曰干.潰.望.干生子三,曰吉.期.旦.潰生子四,曰高.宴,弁.政.旺生子四,日諤,宗.改.艮.”而譜圖中在旺公下注復遷湖南,卻無譜記.[淵源考]也作基本相同的記述.只是改作“生子五曰,宏.容.寶.安.寧.”名字如是,則“敬聆形家言云”作何解?鄂譜來自江西老譜,支派圖紀較清楚,卻缺始遷祖開公和量公記載.可理解為瑞昌后裔以優(yōu)公為始祖.可是優(yōu)有五子,只有聰,謀兩世一線的圖紀.既是偕四子遷瑞昌,其它幾支呢?;铻槟峡蹈,建昌縣,即今贛南南康縣,而瑞昌屬九江府.又宜春郡(縣),晉因避太后諱春改稱宜陽,隋復改宜春.明,清為袁州府治,均屬宜春郡。由贛南遷贛北具體原因和年代不詳.從[登科記考]中知唐代狀元易重和四名進士,都出自宜春,可見該地易氏之盛.其中易重845年點狀元,易元武825年會進士,均早于優(yōu)公出生(868年〕20--50年.可見遷贛北不是優(yōu)公為始.其前系何人始遷?湘譜提到晉魏武帝時(265-290)“易洸將軍帥師過宜春,卒葬城西”,是否其后人留下始遷宜春的。不? ?字刂兇叢?鴕子懦鏨?相差只23年,似為父子或叔侄,遷此是否與易重為宦上高落籍有關.譜中的量公是否即重公,待考.優(yōu)后十四世九三公遷黃岡,十五世元英公遷浠水,成為鄂東大族,譜記清楚,不贅述.而今易氏遍全國,己難用籍貫判斷支派。
(丙)易氏繁衍中的盛衰 宋《百家姓》易氏位居339姓(40).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在諸多姓氏中,李姓為最多,占漢族的7.9%,人數(shù)超過1億,占漢族的1%以上的19大姓依次是李.王.張.劉.楊.陳.趙.黃.周.吳 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而易氏位次為93位.人口不多.而立姓開宗歷史攸久,故必經(jīng)歷過盛衰.人口和人才是體現(xiàn)盛衰的重要標志.唐代以前,易氏譜已無存,史籍也少記載,正史只有《晉書》(36,42)中,提到易愷和易揣兩將,易雄列傳(43).不過由易水遷郡望太原和濟陽,再遷江東.其后此數(shù)地易氏卻無所聞,已體現(xiàn)幾度盛衰.漢代后定居長沙郡,部份再遷江西和鄂東,迄今已逾千載.繁衍不斷.晚唐時僅宜春郡,就有狀元易重和四位進士,可知其盛.宋代湘.贛兩地仍有些名人.元代因異族統(tǒng)治和戰(zhàn)亂影響,又呈衰勢.尤其是元末徐壽輝陳友諒反元興漢,易姓受嚴重摧殘.據(jù)《明史徐壽輝傳》(44),徐為羅田人,業(yè)販布,元末盜起,以妖術與麻城鄒普勝聚眾為亂,至正11年(1351)以蘄(浠)水為都稱帝,國號天完,建元治平,連陷湖北,江西諸郡縣,并遠及杭州,翌年為元軍打敗,遷都漢陽,為丞相倪文俊所控制.1357年沔陽漁家子陳友諒投徐軍.逮文俊麾下,后乘釁殺文俊,并挾持徐,1358年陷安慶.破龍興,瑞州,亂及江南(鄂.贛.皖. 蘇.等省)后設計拘壽輝,.進駐南京采石磯,擊死壽輝.1360年即皇帝位,改元大義.解放前我在武昌黃鶴樓蛇山西麓見到“大漢皇帝陳友諒墓”碑.徐陳為亂,首當其沖的鄂東和贛北(宜春)和長江下游,正是易姓久居之地,受害最嚴重.據(jù)鄭昱撰[易氏譜序](45):“當元明之際.蘄(浠).黃(岡)首亂,陳(友諒)氏竊據(jù),乾坤交戰(zhàn),生靈荼毒,鋒鏑流亡,疇依故土,逮陶學士安出守黃(州)郡,始盡徙江西戶口,以填實之,故家舊族,百無一存可知矣.”易為泰撰譜序(46)說:“元至正間,又遭徐壽輝寇掠,子姓幾盡,惟余天文天祺二公.傳七世至明嘉靖隆慶間,子姓又復繁衍!敝恍掖嫣煳奶祆鞫,衰敗之慘可想見.宜春,瑞昌和江東,即令留下未遷長沙之后裔,必受其害.而長沙幾未受波及,故明清以來,易姓名人多為湖南人.過去易姓名人稀少,近來易姓人名時有出現(xiàn),復榮之勢顯著。
承蒙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梁勇先生提供資料并幫助查閱古籍數(shù)十種,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易完纂錄刨修譜序宋哲宗元祜6年1091)
2王葆心:易氏壬午合修族譜序1942
3易之貞:萬歷戊子合修譜序1588岡浠合修
4易為鼎齊安易氏家乘序順治丙戍1646)
5《湘潭易氏家譜》民國21年(1932)
6唐.林寶[元和姓纂] 清.嘉慶7年(1802)刊
7,清.張澍:[姓氏尋源]1992,岳麓書社版
8,宋.章定:[名賢氏族行類稿],[四庫全書]本,卷52
9,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守山閣叢書刊本
10,明.廖用賢.[尚友錄],卷21,
11,明.王晉升:[百家姓考略],慎獨堂藏版
12,明.李日華:[姓氏譜纂],刻本
13, 清.張澍:[姓氏尋源], 1992, 岳麓書社版
14,袁玉騮:[中國姓名學], 1994, 光明日報版
15,清.王相:[百家姓考略], 1991, 中國書店
16,慕容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1983黑龍江人民
&nb
上一頁 [1] [2] [3]
sp; 17徐俊元:[貴姓何來], 1985, 河北科技出版社
18,穆柳森:[百家姓詞典], 1988, 海天出版社
19, 史國強:[中國姓氏起源],1989,山東大學出版
20,王萬邦:[姓氏詞典], 1991, 河南人民出版社
21,陳明遠:[中國姓氏大全],1987,北京人民出版
22,楊春霖:[百家姓新注], 1989, 華岳文藝社
23,胡堯:[中國姓氏尋根], 1987,上海文化出版社
24田海英:[中國百家姓尋根], 1993,花城出版社
25,應影:[百家姓的杰出祖先], 1991,巴蜀書社
26,顏福卿:[中國姓氏匯編],1984,人民郵電出版
27陳明遠,中國姓氏辭典1995年北京出版社
28,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4卷1993,上海人民
29,司馬遷:[史記.燕昭公世家]
30,[易氏金槐演派源流序],內容,轉自江西舊譜.
31,易芹泮:易支譜序,1790年,由應城支譜采入
32,易壽眉:合修宗譜序, 1793年,
33,尹用湄:麻城易氏支譜序, 1914年
34,易兆陽:壬午合修宗譜記事錄, 1942年
35,易原治:易氏世系淵源考, 1994年,
36,唐.房玄齡:[晉書],卷2,文帝紀,中華版38頁
37,清.黃本驥:[歷代官職表], 1965,商務印書
38,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1979,地圖
39, 藏勵和:[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1931,商務
40, 陳明遠,中國姓氏辭典1995年北京出版社
41,田方:[中國移民史略], 1986, 知識出版社
42,唐.房玄齡:[晉書],卷56, 1977, 中華版,2247頁
43唐.房玄齡:[晉書],,1977,中華版, 2214頁
44,張廷玉等:[明史]卷123, 中華版,2687頁
45,鄭昱:易東勃先生訂族譜序, 1688,
46,易為泰:易氏族譜序, 1687,
47,莫雁詩:[中國狀元譜], 1993, 廣州出版社
48,周亞非:[中國歷代狀元錄], 1995 ,上海文化社
49,唐學偉:[中國歷代狀元錄],1993,沈旭出版
50, :[登科記考]
51,陳高春:[中國語言文學家辭典],1986,河北社
52,何異:[宋中興學士院題名錄],藕香拾零本
53陳癸:[南宋館閣續(xù)錄], 武林掌故續(xù)錄從編本
54,譚正壁[中國文學家大辭典],1981,上海書店
55,梁.沈約:[宋史],卷456, 中華版13393頁
56,臧勵和:[中國人名大辭典],1985,
57,何出光[闌臺法鑒錄], 卷18, 明萬厲年刻本
58,張廷玉:[明史], 卷294, 中華版, 7536頁 &nbs
上一頁 [1] [2] [3] [4]
p;
59,張廷玉:[明史], 卷309, 中華版, 7975
60,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四], 1980,
61,明史研究叢書:[明代督撫年表]1982,中華版
62,錢實甫:[清季重要職官年表],1959 中華版
63朱鑄禹:[唐宋畫家人名辭典]195中國古典美術
64,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
65,王丕里:洪祖續(xù)修支譜序,光緒乙未年(1881)
66,易躍龍:重修宗譜序, 1819, 黃岡支
67,易躍龍:壬子重修譜序, 1793 ,
68,清,蕭智漢纂《歷代名賢列女氏姓譜》社科院歷史所藏有乾隆57年(1792)本
69,周圣楷:《楚寶》(共45卷),未找到待查閱
70劉國銘中國國民黨九千將領1993工商
71,劉向《新序》(見《四庫全書》)通稱《劉向新序》
72,司馬遷{史記齊太世家
附記:本文在臺灣彰化《古今藝文》季刊25卷1期1998年發(fā)表時,易申(甲)名未定,現(xiàn)考知應為易甲傳,出自西漢劉向[新序],論述相應略作修改。最近查得萍鄉(xiāng)易氏家譜,記有易氏在殷商時為易氏部落,可佐證我推測易氏是由古時氏族名轉化的。但該譜又以姜太公子灶,灶子南仲征犬戎有功,受周穆王封于易水,因而為易姓始祖,記載連續(xù)世系迄今127世以上。而[竹書紀年]有“帝乙三年戊辰(元前1108)王命南仲西拘昆夷城朔方。帝辛31年(前1071)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顯然不應是姜太公呂尚之前的南仲。宣王三年王命大夫仲征西戎。[中國通史]有周宣王(元前827-781)命尹吉甫,南仲等出軍征伐儼狁,迫使儼狁遠去。后淮夷叛周而犯江漢地區(qū),宣王命穆公前往平定,又命南仲等率軍沿淮東下,征伐徐國,迫使徐國服從周朝。據(jù)此,雖有南仲征戰(zhàn)史實,還未查得南仲受封于易水,和他是姜太公后裔的確證史料。我初步認為,南仲為始連續(xù)記錄世系迄今.,史料可貴,而殷商時由氏族名轉成易姓在先,仍應視為易姓的起源,即令受封于易水得到證實,只是也因而姓易,兩種姓源說或可統(tǒng)一,待考定南仲身份后,再另文補充和修正。
又[辭海]巳接受我的意見,否定易牙姓易,其縮印本易姓后注巳刪去易牙,改作唐有易重,其它版本,再版時當更正。 憲武補記2001年
上一頁 [1] [2] [3] [4] [5]
【易氏源流考辨】相關文章:
易氏源流02-02
烽燧考辨08-11
高句麗疆域沿革考辨08-17
杜甫、嚴武“睚眥”考辨08-07
宋人說話家數(shù)考辨08-07
孔子學《易》考論08-07
《聽聽辨辨說說》 之一08-15
先秦儒墨之爭與愛、利、命、天諸觀念考辨08-18
溫氏源流觀后感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