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即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1
今天,我認真地讀了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生活即教育》,感觸頗深,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具體包括三方面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焙汀敖虒W做合一”
毛澤東同志稱陶行知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教育,這是面向大眾的教育。其出發(fā)點是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著為大眾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為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眾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眾教育”,為生活的.教育。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tài)的。我們的教學應如陶行知主張的:做好學校和社會的聯(lián)系,加強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應避免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xiàn)象再次出現(xiàn)。
而“綜合實踐”這門學科的開設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的理論。內容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有疑問的身邊小事。教學時,可以讓家長等有關人員共同參與學習,這就是“教學相長”也。教學時間不一定在課內,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教學地點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會是最好的課堂,讓學生走出去,親密地去接觸社會,去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xiàn)狀、了解生活發(fā)展的趨勢以及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等,在生活中學習和成長。
在實際教學中,也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的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調動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提供更豐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數(shù)學生活知識的教學,讓其在觀察、實驗、調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主體參預自主探究。從而,獲取新知識,養(yǎng)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為后續(xù)學習作準備,同時讓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生活教育理論是博大精深的,它還需要我們結合教學實際,不斷的去探究其實質,付之于行動,進行成功的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2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基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沾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chǎn)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對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有在種種生活中實行。
第三,“生活即教有”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耙驗橄壬荒芤簧皇栏鴮W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天地間折奧妙為學生一齊發(fā)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一種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他們照樣能獲取知識。
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教育,善于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xù)前進、感悟和探索。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生活即教育”讀后感07-27
生活即老師作文02-14
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作文04-16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讀后感02-22
新教育教師隨筆:“心”教育,“新”生活09-09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讀后感08-12
民主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