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園》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說園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園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園讀后感1
記得老師在課堂上解釋過“園”字,將各種元素圍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園”。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解釋,但是這圍合起來的元素卻大有學問在。讀過陳從周的《說園》更讓我對中國園林感到震撼,更讓我不禁感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園林講究“天人合一”“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有假山的山脈清晰,有水的清澈碧綠,有樹木的形態(tài)萬千!八S山轉(zhuǎn),山因水活”。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造園的意境完美的像一幅畫。
《說園》中講造園要有靜觀、動觀之分,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游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游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yīng)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庭院專主靜觀。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shè)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jié)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為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靜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然而在園林設(shè)計中也有著這一手法。何為“美”,相信中國園林用動靜來表現(xiàn)的已經(jīng)是淋漓盡致。
在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寫動態(tài)或靜態(tài),往往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將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結(jié)合起來,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則會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而在園林中小園應(yīng)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庭院專主靜觀。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也算是精妙的表現(xiàn)了“巧于因借,精在體宜”。
在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還有借景抒情又稱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作手法。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fā),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對于造園元素來說,中國園林給予游賞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喚起其以往經(jīng)歷的記憶聯(lián)想,產(chǎn)生物外情、景外意。中國古典園林借助具體的景觀——山、水、花木、建筑所構(gòu)成的風景畫面來間接傳達意境的信息,同時還運用園名、景題、刻石、匾額、對聯(lián)等文字方式直接通過文學藝術(shù)來表達,深化意境的內(nèi)涵。與借景抒情有異曲同工之效。并且在布景中更是妙在含蓄,耐人尋味。
喜歡中國園林的幽幽小徑,漫步其中時飽嘗到了作為古人的風采。也很喜歡中國園林的漏窗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透過漏窗,青竹搖曳,亭臺樓閣若隱若現(xiàn),園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臺。人工建造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著自然的美色。難怪會有無數(shù)文人游園作詩、討論文學,造園猶如作文學,相互有感相互感染?磥韴@林中也夾雜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師法自然,融于自然,順應(yīng)自然,表現(xiàn)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xiàn)“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獨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shù)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說園讀后感2
翻到吾師陳從周的“說園”忽有所思····
陳從周是上海同濟大學的老教授,一個在建筑美學上頗有造詣之人,他的“說園”以清麗的文筆,引人入勝的立論,勾納出園林建筑美學的要義,誠如葉圣陶先生評述“熔哲、文、美術(shù)于一爐,臻此高境,欽悅無量”。提到中國園林一定不會漏掉蘇州的網(wǎng)師園、拙政園、留園;也不會忘掉北京的圓明園,頤和園。
這些聞名中外的名園,是出于何人之手,何方之功?造園少不了銀子,造流芳百世之園更少不了文人,當然還有名不見經(jīng)傳的匠人。銀子總是與商、仕容易沾邊,又少不了商人、仕人。
歷史上文人向來不屑于商人,源于忌違見利忘義。其實商人牟利為錢,文人趨仕亦為了錢,同歸而殊途,平心而論,讀書是求知之舉,牟利則是用智之舉,商人重鉆營,仕途亦需鉆營,一是近利,一是遠謀,道德上重遠謀輕近利,產(chǎn)生歷史沉淀的'差距。
文人不入仕則貧困潦倒,為商人恥笑,商人無仕撐腰成不了,買官則是商仕同化進而互利的表現(xiàn)。這與“說園”靠不靠譜?
“說園”好說,沒有錢還是造不起園滴,有能力造園的人不是商人必是仕人,或者商仕同體,如今歷史上留下的名園,能成為大眾的游樂場,雖然不能妄論歸功于兩者,卻并不能少了兩者。粗制濫造者暴發(fā)戶居多,所以高人一籌的商人是一定要借文人之力,以豐己羽,造出像樣的,代表文化的園流了下來。
當然革命不能不提,因為私人領(lǐng)地,革了命大眾才能進得去。如今私人領(lǐng)地多了,怕哪一天突然革了命大眾進去,心疼沒有用,一定要靠仕人在法律上落實一個私有財產(chǎn)不能侵犯的承諾,心里才踏實,這件事已經(jīng)可以踏實了。
另一個當然,還有名不見經(jīng)傳的匠人,不必革別人的命,進別人的園,有許許多多收費與不收費的公園,就是人多一點而已。
沒有慈禧太后,就一定沒有頤和園,沒有革命也一定沒有大眾的頤和園,此話真是難以評說歷史的世事功過,也就是所謂的主流文化發(fā)展過程的悖論。一個吾人無解的米無知。
【說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說園》讀后感03-31
幼兒園說課理論面試技巧09-30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09-01
《莊子說》讀后感08-12
馬說讀后感09-23
《馬說》讀后感06-16
《說勤奮》讀后感06-09
《馬說》讀后感09-05
說岳全傳讀后感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