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后感
當(dāng)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仨》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仨》讀后感1
昨晚看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第一次看著“先生”這詞是在冰心上。后來查字典才知道原來有學(xué)識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讓人喊做“先生”。去年年尾看的是周國平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淚?础段覀冐怼窌r,并沒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里是滿著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很細膩也很滋潤,慢慢的彌漫在全身。
我記得是在小學(xué)的時候?qū)W冰心的課本,里面說她喜歡讀書,不愛風(fēng)花雪月的辭藻。我便也是落了根,心愛著樸實之物。
《我們仨》就好像翻開的一片紙張,樸素稚嫩,無聲息的融入整個人心里,仿佛是要在血管里流暢過的都是發(fā)了柔韌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在初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床邊的電腦桌上練字,看著窗戶下的馬路邊的人來人往,背誦著論語百家。我總是認為自己已經(jīng)很老了,現(xiàn)在所過的一切生活不過是年老后嚼在嘴邊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調(diào)罷了。
當(dāng)把時間放在某個點上,每一日都是很平常的,又像著在做著無味的重復(fù),當(dāng)這個點過去,轉(zhuǎn)換到另一個點上,就會生出無限的感慨,總認為這個點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兒過去了。若是在這個點上什么也沒做成讓自己滿意的,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人生里總是要這樣一個長長短短,滿滿缺缺的點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塊,成為一片。
然后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呢。
《我們仨》讀后感2
楊絳是錢鐘書老先生的愛人,錢鐘書是《圍城》的作者,他們的愛女名錢瑗。此書是楊絳老先生于九十多歲后懷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書中描述了她們顛沛流離的一生,但卻患難與共,相互理解與支持,同時堅守自己的信仰,沒有抱怨,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描寫一家三人的品質(zhì),但字里行間及一生事跡卻透露著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高尚品格。
很是為文末所描寫的一句話感動: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如此,會歷經(jīng)大起大落,會歷經(jīng)生老病死,端看我們用何種態(tài)度生活著。用積極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樂和幸福的`;用消極的一面看待人生,則人生充滿不幸。其實現(xiàn)代社會,我們?nèi)巳耸切腋5,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亂,是和平發(fā)展繁榮昌盛的好時機,幾百年才一遇。我們處在這樣的好時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叵胫约涸(jīng)許下的愿,為社會貢獻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區(qū)資助些生活困難的孩子。但總是為生活中各種雜事纏繞和困擾,將那些心愿拋諸腦后了。等成成大點要去實施了,帶著他去去落后地區(qū),體驗當(dāng)?shù)氐纳,讓他明白他是幸福快樂的?/p>
看完了《我們仨》,我也學(xué)到了很重要的一條,不要抱怨。其實人生中總會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會被誤解,會被陷害,但沒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棄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與失。
《我們仨》讀后感3
楊絳先生著書《我們仨》,我再一次細細品味了一遍,而這次閱讀完,我決定把內(nèi)心的感受寫下來,并將在未來的時光中持之以恒寫讀后感,以此激勵自己不斷讀書不斷進步。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提筆寫書,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書中講述了楊絳先生重溫與丈夫錢鐘書、女兒錢瑗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歲月,那些單純樸素又盛滿溫情的親情故事。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獨特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用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7月伉儷二人赴英國牛津求學(xué)并在牛津喜得愛女,回國后直到1998年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難忘經(jīng)歷。
如果讓我寫“我們仨”,我也會像錢瑗一樣,盡管到了六十歲的時候還是會細細回憶我和我的.父親母親,我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點滴生活。我會寫父親是多么疼愛我,從小到大對我不打不罵,以身作則,以理服人;我會寫母親是怎么教育我,做一個善良、誠實、勇敢、勤勞、平和的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jié)局,也沒有永遠,當(dāng)一家三口相聚相守時,要時常想到人生道路盡頭總會相散,珍惜與家人的團聚,努力讓生活變得甜潤快樂,就如楊絳先生一家三口伉儷情深子女孝順,深愛“我們仨”。
《我們仨》讀后感4
中學(xué)的時候,我就聽說過錢鐘書與楊絳的名字以及他們之間的愛情,卻沒有閱讀過一本,包括《圍城》。近期心情多有不佳,于是不斷閱讀,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楊絳先生,以及她寫的《我們仨》。
這本書我是在微信閱讀中看完的(通常我只看紙質(zhì)版,但這次微信閱讀居然給了我一周的會員權(quán)利,讓我可以隨時在微信閱讀),閱讀過程中得知小帥以及她的朋友也在看這本書,世間的事情就是這么的巧妙:當(dāng)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于是你會發(fā)現(xiàn),你身邊有許多人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如果要用簡練的.語言來總結(jié),應(yīng)該是楊絳先生在書本末提到的一句話:”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睏罱{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她與錢鐘書先生以及女兒阿圓的一生,一個女人的一生,一個家庭63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點點滴滴。凝練的字句、平靜的敘述、鮮明的人物,大多數(shù)時候都覺她仿佛一個旁人一般,卻能步步引人入勝。從民國到新中國,人們經(jīng)歷了許多的苦難,但在書中從不見過度的呻吟,看不到生離死別的過分的哀痛,看不見抱怨,這種豁達的情懷以及處世之道,是我非常的佩服的。我在想,如果我也活在那個年代,我會怎么樣去面對這般生活呢?
我無法在一夜之間表達完自己所有的感情,只知道這段時間的不停閱讀,性情逐漸得到了改變,刺頭在逐漸拔去。放不下的,學(xué)著放下,拿得起的學(xué)著拿穩(wěn)。
“人生沒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
《我們仨》讀后感5
楊絳在前段時間去世,可我對她知之甚少。偶然在書柜中發(fā)現(xiàn)了這本泛黃的舊書,便饒興致地拿來一讀。
普通的一家三口,作者已經(jīng)八十多高齡了,女兒阿園是一個盡職盡責(zé)的好老師。故事就從一個莫名的電話展開。錢鐘書先生被邀去山上開會,作者做了一桌好菜,只可惜作者和阿園都太擔(dān)心鐘書先生了,幸好一個電話是鐘書先生撥來的,告訴了阿園開會地址——古驛道。在一番波折下,作者和阿園終于與鐘書先生相見。就這樣過了一段時日,阿園卻因病去世。
作者的夢不再輕靈,愈加沉重,在書的'字里行間,都滲透了一份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苦,一份抑制著苦的苦。那本書,仿佛籠罩了雙層的悲哀。讀起來喉中似含了一口黑咖啡,咽不下吐不出直沖眼眸,瞬間朦朧了視線……
不久,錢先生離開人世后,只留作者一人懷念“我們仨”。懷念那段“我們仨”在一起的日子,平凡而奢侈的日子;和丈夫在國外打拼,相對讀書;和阿園一起坐火車,領(lǐng)略巴黎風(fēng)光;和丈夫在圖書館一心攻讀書籍……在整齊的字排中,洋溢著作者回憶之時,內(nèi)心的甜蜜。甚至搬家都顯得尤為開心。
只可惜家還在,但那沒有阿園和鐘書的家,還是家嗎?而作者心中的“家”已經(jīng)消散了。其實,還有一個家勉強算“家”——客棧,古驛道上夢一般的客棧,寄托了多少作者的愁思,現(xiàn)在也早已化為夢了吧。
愿您還變?yōu)橐粋輕靈的夢,在天堂自由飛翔,還繼續(xù)著“我們仨”的日子,楊絳女士。
《我們仨》讀后感6
錢鐘書的夫人楊絳是特別喜歡的作家,我讀過她在近百歲的高齡完成對于生命的靈魂的思考的這本書《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然我感悟很深。今天我要談的是讀完《我們仨》這本書的感想,算是個人的總結(jié)。
《我們仨》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楊絳以及錢老一家人的一些故事,表現(xiàn)出的是親情。楊絳的風(fēng)格就是特別擅長將零零碎碎的事情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整串美麗的“珍珠”。如數(shù)家珍般,從容道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但她極少直接抒情,而是通過這些事情,讓讀者自然而然的想象和理解,而她想要表達的主題也會在我們讀完之后有了很清晰的認識。就像這篇書中寫的那樣,從她的那個“夢”開始,講述了一家人的離合聚散,我們跟著這個“夢”讀完了整本書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夢”代表著一家人一起走過人生旅程的溫馨。所以我說,楊老的作品是一種享受,讀《我們仨》是一種享受,她能很好的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同時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同時,《我們仨》也讓人了解到楊老的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親人的思念,她的堅持是為了讓這段美好記憶得以延續(xù),但思念卻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
這本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暫,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更顯得人生的特別意義。人生中注定會有聚散分離,只是早晚的問題,但是到最后這些美好的記憶都會泯滅在塵埃中。想到這里,我更加覺得親情的彌足珍貴,不要等到失去再后悔莫及,何不在一家人齊整整的時候,記錄下美好的瞬間,盡情的釋放到老才會更加珍惜的時光。
《我們仨》讀后感7
楊絳隨著船一遍又一遍地追隨著那對父女的身影,最后爬上了最高的山,喃喃著看著他們順流而下,化為一個點,直至不見。
后來,我知道古驛道是醫(yī)院,那一個連一個的夢是真實在她身邊發(fā)生的事時。在深夜,心是沉的,腦海里似乎出現(xiàn)了楊絳在每日早晨去醫(yī)院靠著錢鐘書談?wù)搱A圓,黃昏又顫顫巍巍回家的情景,在聽聞父女倆死訊時站不穩(wěn)跪在地上掩面的情景,在回憶往事淚濕衣襟的場景。
她把往事一件件磨成珍寶,血淋淋地從心里面拿出來。錢鐘書自嘲笨手笨腳,卻還是為了楊絳做了一輩子的早餐。錢媛天資聰慧,卻仍聽信贊同父母的話。錢鐘書愛楊絳,為她寫出至高無上的評價。
錢媛愛楊絳,年過六十仍親昵地纏著她。他們互相依靠,相濡以沫。人間沒有永遠,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它讓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讓幾十年的愛情生死兩隔。楊絳是很可憐的',又是很幸運的。她一人獨守這世界,卻有人為她編織長達萬里的夢。我不敢想多年以后,她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篇回憶錄,除了肝腸寸斷,是不是所有溫馨甜蜜都夾雜著苦澀?
但值得高興的是,最后的最后,他們仨,肯定會再相聚。
《我們仨》讀后感8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楊絳先生的敘述,含蓄、節(jié)制、內(nèi)斂、細膩,卻有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彌漫在字里行間,讀下來會覺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緩間流動,烘得全身都有說不出的共鳴感覺。平和自然的風(fēng)格,行云流水般的語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兒的老婦,在經(jīng)歷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將這淡淡的悲哀和懷念娓娓道來。平淡、平靜、平和的文字,卻如此深刻地震撼著我的心,讓我的心思跟隨楊先生的回憶一起走過了這個家庭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幾十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聚散離合。
鍾書彌留之際,“還問我做夢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的忽然走了。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兒的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彼麑λf的最后一句話是:“絳,好好里!弊x到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淚如雨下。在古驛道上,他們?nèi)送当疾ǎ裢獾男量,格外的漫長。在這古往今來人人必經(jīng)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們?nèi)讼嗑、相守、相失?/p>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fēng)遠去。《我們仨》,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fēng)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
《我們仨》讀后感9
曾高中時聽說過楊絳的《洗澡》可一直未拿起讀,曾楊絳一百歲逝世,引起世界轟動,她曾說,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shù)倍與普通人,所以關(guān)鍵還在自己。被她書中的文字所吸引,所煽情流淚,在那樣動蕩不安的年代,一家人能剛正不阿,堅持做自己,不管窗外如何嘈雜,只讀自己書,她說,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不論在多么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愿做外國人。三人不管在哪都永遠記掛著對方,問候著對方,了解著對方的處境,竟會有如此般令人羨慕的`愛情,親情,友情。她說,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jié)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耐人尋味!
《我們仨》讀后感10
看完我們仨,其實沒有多大的感覺,篇幅很短,很快的就看完了。
但看完后一種簡單而又溫暖的感覺總是縈繞在心頭,為錢老先生和楊老先生在文革中仍堅持讀書研究學(xué)術(shù)而敬佩,為兩人把寂寞枯燥的異國求學(xué)生活過的有姿有色而欣喜,為兩人攜手走完一生的坎坷而感動,復(fù)雜的感情真的太多,不知道該怎么具體表達,但在豆瓣上看到肆意的批判楊老先生的文法之類的做法不可取,楊老先生不過是在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回顧過去,記錄人生而已。不至于要用與眾不同的批判來找尋自己的價值感嘛?好書分很多種。有的篇幅廣大,有的意義深刻,有的視野廣闊,但于我而言,能夠安安靜靜的紀錄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小石子”的作品也是一部好書。況且我們也能從作者記錄的生活從側(cè)面看出他們成功的原因:“我們仨”中的三個人都沒有什么所謂的野心,只是安安靜靜的做好手頭的事,研究自己喜歡的書而已。但卻取得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都不到的成就,尤其在現(xiàn)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是不是我們太過忙碌野心太大了呢?
我們也應(yīng)該好好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被這世俗的世界囚禁,即使就像書中那樣,有三個人的親情,也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我們仨》讀后感11
《我們仨》內(nèi)容不長,僅看目錄《我們倆老了》,《 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都覺得肝腸寸斷。一位近百歲老人,夫逝女亡,靜思追憶往事,文筆克制,干凈樸素,哀而不傷。我總是在想,往事多么甜蜜,一家三口多么幸福,如今只是空洞房間的一盞孤燈,先生是如何承受當(dāng)回憶如潮水般襲來時的錐心之痛,想必“心上又綻了幾個血泡”。圓圓是她唯一的愛女,被喻為“此生唯一杰作”,饒是先生那么風(fēng)輕云淡的人,提到女兒都是不自覺的驕傲的,女兒的“過目不忘”,自小愛讀書,做學(xué)問也是一向嚴謹而拼命,老了照顧他們也是井井有條。她說,“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贰!彼f,“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了盡頭。??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縱觀先生的一生,良好的教育背景,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勢均力敵的愛情,內(nèi)心完整而豐滿,沒有太多向外的渴求,所以她不會張牙舞爪,也不會警惕萬分,她不那么貪婪,也不那么焦慮,她自自然然地活著,默默淡定努力著,活出了一代宗師的模樣。
有時候覺得,會寫文章的人很幸福,可以表達,可以記錄。人終究會老,記憶終究會衰退,到那個時候,還有什么能證明自己曾經(jīng)存在過?文字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了吧。
《我們仨》讀后感12
楊絳的價值觀,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間,無不看出他們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實為古今少有,讓人肅然起敬。楊絳十分鐘愛英國詩人藍德的一句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鼻鞍刖湔f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則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寫照。楊絳在書中寫道:“嚶其鳴兮,求其友聲,友聲可遠在千里之外,可遠在數(shù)百年之后,鐘書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xué)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多幾個知己,不求有名聲。’”
錢鐘書個性鮮明,他不見介石,不參加國宴,不當(dāng)文學(xué)顧問,不當(dāng)社會科學(xué)院的`副院長,這些都是世人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環(huán)與榮耀,先生卻唯恐避之而不及,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爾不群之狀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時,他們又是愛國的知識分子,建國之后經(jīng)歷多次政治運動,從不后悔,錢媛出生在英國,天然擁有英國國籍,他們都放棄了,并說:“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國人”,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鄉(xiāng)土情懷和堅守?zé)o怨無悔的愛國情操。
【《我們仨》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我們仨作文05-21
我們仨經(jīng)典語錄08-17
讀完我們仨心得07-04
我們仨讀后感05-21
我們仨讀后感06-09
《我們仨》讀后感05-07
我們仨讀后感05-26
我們仨讀后感05-26
《我們仨》讀后感10-06
《我們仨》的讀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