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語文考試的思考與實踐
考試是新課程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怎么考,這是新一輪課改中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顯然,新課程的評價應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著眼點。我市作為國家級課改實驗區(qū),我們在七年級(上)期末的語文命題中,努力嘗試和體現(xiàn)新課程的考試評價理念,在語文考試的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肯定和好評。我市新課程語文考試,大致體現(xiàn)了如下幾個特征。
一、閉放結(jié)合性
傳統(tǒng)的考試方法,往往只有一份筆試卷。這種試題是硬生生的認知組合,缺乏生氣和活力。為了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在期末考試中采用了開放性和封閉性結(jié)合的一種考試方法。開放,實際上指的是“面試”,是一種發(fā)展性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部分內(nèi)容,包括字詞、文學常識、背誦與默寫、口語交際、課外讀寫等,列入面試范圍,占分比例20%(語文滿分為100分)?谡Z交際一般由教師面試,教師設計若干問題與學生交談,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評分;也可以由合作小組根據(jù)平時學生發(fā)言進行綜合評定。面試內(nèi)容一般放在平時進行,注重過程,以單元作為考查單位?疾閮(nèi)容應達到教材規(guī)定的范圍要求,不得隨意增加難度或降低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允許滿足學生多次考查要求,以最好的成績給學生記分,將考查的過程變?yōu)椴粩嗉顚W生上進和發(fā)展的過程。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對激勵學生的發(fā)展非常有效。
封閉指的是語文的“筆試”,這種封閉也不過是在考試的時間和空間上加以限制。筆試部分占分比例為80%,具體內(nèi)容包括閱讀和寫作兩大塊,其中閱讀40分,課內(nèi)約占10分,課外約占30分;寫作40分,采用了“話題作文”的形式。我們所稱的封閉也不是完全的封閉,學生在筆試中除了作文選之類的書籍不能帶入試場外,允許帶入其他書籍,如課本、工具書。如果說開放內(nèi)容(面試)重在積累,重在基礎,重在過程,那么封閉內(nèi)容(筆試)則重在綜合,重在運用,重在能力。兩者結(jié)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二、遷移拓展性
語文考試有其明顯的導向作用,我們應當把語文命題放在課程、教材與教學的整體框架上進行設計,這樣有利于教師實踐課程目標。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毫無疑問,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應當引導教師把握母語的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語文學科實踐性的特點,千方百計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多積累,多讀書,多寫作,多交流。通過這種要求的考試,讓教師明白,我們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單純的“考教材”,不是單純地檢測學生教材掌握得怎么樣,而應當通過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遷移拓展。
我們的具體做法:一是把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即7~9年級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期閱讀量大約43萬余字),列入語文考查內(nèi)容之一?梢酝ㄟ^學生敘述故事梗概、課外閱讀交流等多種形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不僅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口頭交際,而且也可以在合作小組內(nèi)口頭交際。二是把課外寫作同樣列入考查內(nèi)容,這時主要指練筆,每學年不少于1萬字(即每學期不少于5 000字)。學生只要認認真真完成,達到練筆的規(guī)定字數(shù),教師都給他記滿分。三是加大筆試部分課外閱讀的占分比例。選取教材作為閱讀檢測材料的,通常只占10%,而課外閱讀內(nèi)容約占30%。這樣做既有利于教師“用教材教”,又有利于教師樹立大語文觀,“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三、自主選擇性
新課程評價標準強調(diào),既應面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統(tǒng)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fā)展的不同的需求,為學生、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因為人的發(fā)展是多向的,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子來要求人的發(fā)展。同樣,考試這把尺子也不應該是單一的,在要求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力求因人而異,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考試中體驗到歡樂,能夠獲得各有特色的發(fā)展。
語文考試中的這種“自主選擇性”,我們采取了兩種做法。一是平時考核內(nèi)容“不定時多次選擇”。對字詞、背誦默寫等考查內(nèi)容,要求學生有充分的準備,以減輕心理壓力。對某項考查內(nèi)容不滿意,可以隨時口頭申請再考,直到完全滿意為止。強調(diào)教師要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實際基礎上的發(fā)展與能力,而不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學生,關鍵看學生原有基礎上的發(fā)展與進步。這樣做可以全面顯示學生的強項與弱項,以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也使教師及時得到信息反饋,有效地調(diào)整教學策略。二是在筆試部分的閱讀和寫作中設計了“一題多項選擇”。如現(xiàn)代文課外閱讀選取的是《繁星》,其中在“問題探究”中有意識地考慮了可供學生選擇的A、B兩道難易不同的小題,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實際自主選擇回答。在作文命題上,我們也提供了兩個話題,一個是“我的老師”,一個是“我過生日”。顯然,前者容易一些,后者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實際確定一個話題來作文。作文用話題形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這樣也就給學生留有更多的展示作文才華的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作文特長,以自己特有的作文優(yōu)勢取勝。實踐證明,語文考試努力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給予拓展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可以在答題中充分體現(xiàn)出來。
四、感受體驗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學習具有重視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顯然,語文考試如何體現(xiàn)這種“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這是語文考試應該努力嘗試的重要方面。我們在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中,幾乎沒有一個標準化試題,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境,讓學生在理解分析中感受和體驗,這實際上也是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潛能的一種測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
舉例來說,我們在閱讀題中有意設計諸如“你讀了本文得到什么啟發(fā)”“結(jié)合文章,談談你最欣賞的一點”等等一類問題讓學生回答。這一類問題開放性很強,可以說沒有一個嚴格的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給分,回答有創(chuàng)見的甚至可以給獎勵分。這種命題設計,實際上也是對學生“個人感情、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評價。通過這種閱讀體驗,我們希望讓所有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讓學生獨立發(fā)揮,讀出個性來。
在作文的命題中,我們同樣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提供了兩個話題:“我的老師”“我過生日”,話題本身實際上也是體現(xiàn)了對個人情感的尊重和關注。學生作文可以寫人,可以敘事,但都必須寫“我”,必須表現(xiàn)與自己有關的人或者事,也就是說,文章應當寫的都應是學生個人的體驗,表達個人感受情緒。這種作文命題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我們力求讓學生在張揚自己個性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自信心和獨立不羈的人格,體現(xiàn)自我肯定的意識。
五、綜合實踐性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這一特征,如何在語文考試中有所體現(xiàn),這也是教師在考試實踐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為了嘗試語文課程的這一理念,我們要求在語文試題中努力體現(xiàn)學生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能力。其實這不僅僅是語文課程標準的靈魂所在,而且也是語文考試必須探索與實踐的一個重點。
語文考試的這種綜合實踐性,我們主要通過如下內(nèi)容和形式來嘗試。例如在一篇課外現(xiàn)代文閱讀中,有意識地確定兩個比較難讀、難理解的字詞,要求學生運用工具書注音并解詞釋義。再如結(jié)合閱讀材料,創(chuàng)設某一種特定語言環(huán)境,要求學生去進行口語交際的假設,然后通過書面語言把它寫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閱讀理解,而且也綜合實踐了其他幾種語文能力。
語文考試的綜合實踐性也應該說是多向的。就拿閱讀來說,一方面我們通過平時考查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數(shù)量等,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分析的筆試,綜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不忽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評價。同時綜合各種閱讀知識與能力,例如閱讀《繁星》,我們要求學生寫出兩個所知道星星的名稱,其實這也就自然地綜合了其他學科內(nèi)容。再如寫出帶“星”的古詩詞一至二句,則是考查了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帶有明顯的綜合性、實踐性。
作文的綜合性很強,可以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作文是學生基礎、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的綜合反映。因此,我們把作文作為語文考試中的重點,占分比例為40%。這無疑是一種導向,要求教師重視作文實踐,讓學生有計劃地多寫。
六、寬松激勵性
新課程理念提示我們,人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活動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語文考試如何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考試氛圍和考試環(huán)境,讓所有學生能夠體驗自己語文學習的成就和進步,激勵所有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語文才能,從而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個性,這也是新課程語文考試值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在現(xiàn)代文的閱讀題中,我們設計了“問題探究”,在題前增加了這樣的一番話語:“下列有A、B兩個問題,請你選擇其中一個問題,認真思考后再完成;相信你一定能答好!”話語雖然不多,但是充滿了溫情,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在作文命題中也是如此,提供了作文命題以后,我們同樣加了這樣的提示語:“文章要用心寫,在立意、選材、組材、書寫等方面狠下功夫,相信你一定會把文章寫滿意!闭Z文考試營造人文考試情境,能減少或降低學生考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情緒,有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正常發(fā)揮。
整份語文試卷我們都采用了第二人稱──你,一改過去那種嚴肅、拘謹、僵化的命題形式,學生答題過程自然也就成了與命題者的對話過程,命題者與學生的那種融融之情貫穿在答題者的始終,讓學生受到了鼓勵,讓他們充滿了答好題的信心。其實,這種做法也正實踐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命題者)要平等地對待學生。顯然,考試的整體過程都賦予了人文關懷。
總之,考試理念的不同,決定了考試功能與作用的不同。新課程理念的語文考試,應突破封閉的教室、封閉的時間、封閉的答題局限,努力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作為三位一體來綜合考慮,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強調(diào)的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盡管我們在新課程的語文考試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很難盡善盡美,有待研究的問題還很多。我們相信,只要考試改革與課程改革同步,而且為新課程服務,這樣就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從而達到預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