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發(fā)現(xiàn)漢字的一字多義特點,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意。
2、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3、能看懂圖畫的意思,能根據(jù)圖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出辦法,并樂于與同學交流、討論。
4、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5、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二、教學重難點
1、漢字一字多義,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意。
2、看清圖意,根據(jù)圖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辦法,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三、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識字卡片、詞語卡片。
3、競賽評比用的小紅旗。
4、讓學生準備展示內(nèi)容。
四、教學時間:3課時
五、教學過程
我的發(fā)現(xiàn)
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不一樣,體會漢字表意的豐富性。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來組詞。
2、引導: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一個新的知識,是什么呢?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3、結論: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結合語境來理解字意。
(采用換詞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擴展積累:引導學生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a、激趣: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毒、餐具,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名稱。
(課件播放:結合實物出現(xiàn)詞語)
b、小組內(nèi)練讀詞語。
c、比一比。
小組開火車讀詞比賽,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
同學來挑戰(zhàn),看誰最棒。
d、認讀生字
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要認的生字。
課件出示:灶、鋁、鍋、漏、勺、鏟、壺、湯、碟。
小組內(nèi)互相讀一讀生字。
老師用生字卡抽查。
聽字音舉卡片。
小組討論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2、讀讀背背
a、引入: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fā)。
b、小組內(nèi)練讀成語。
c、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得最準確,記得最牢固。
(老師簡筆勾勒一座山,山腳下貼幾面紅旗代表各個小組,老師隨意抽出詞卡,小組搶答,哪個小組搶答成功,就把哪個小組的紅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個小組最先到達山頂)
d、學生自由說成語的意思。
e、擴展積累: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口語交際
1、看圖了解圖意。
a、出示掛圖,提出要求:先仔細看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圖、理解圖意。
c、在小組且內(nèi)練說。
2、續(xù)編故事。
a、小組討論: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會怎么做。
b、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c、 評一評誰的辦法好。
d、 把續(xù)編的故事講給同桌聽。
e、推薦講得好的同學把故事講給全班聽,評出故事大王。
3、擴展延伸。
a、自主畫了一幅或幾幅畫,然后再把畫上的內(nèi)容寫下來。
b、與同學交流自己畫或寫的內(nèi)容,互相觀賞,互相學習。
展示臺
1、小組內(nèi)展示課外學習語文的成果。
2、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辦一個班級小報展覽。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攝影散文,知道其特點。
2.理清文章脈絡,理解重點字詞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寫作手法:虛實結合、反彈琵琶
教學重點
重點字詞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學難點
寫作手法:虛實結合、反彈琵琶
教學方法
反復閱讀,深入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先請學生說一說對印度的印象。(可能答案:人口眾多、貧困??)
展示照片,讓學生說說對該圖片的理解(什么內(nèi)容、怎樣的生存狀態(tài)、由此的聯(lián)想等)。
總結學生所述,歸納出共同關鍵詞,可能有:家、在路上、前方等等。 介紹照片背景: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流動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的攝影師拍了這張
照片,取名為《前方》,曹文軒先生看了之后,展開聯(lián)想與思考,寫了這篇攝影散文。(板書:
題目、作者) 介紹攝影散文:(板書:攝影散文)攝影散文是攝影文學的一種,是按照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
律,通過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攝影畫面的表現(xiàn),運用散文語言,形象地創(chuàng)造生活世界、塑造人
物、抒發(fā)情感的綜合藝術形式。鑒賞時主要抓住2個特點:1.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
真的再現(xiàn)能力;2.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
二、文本研習
。ㄒ唬┱w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速讀全文并思考:1.文中哪幾段直接寫照片上的內(nèi)容;2.其他段落寫了什么內(nèi)容;3.全
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1.直接描寫照片內(nèi)容:第1段、第12段(第8段稍有提及);
2.其余10段均是由照片展開的聯(lián)想以及作者的感觸
3.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1
照片切入,引出下文
中間10段展開聯(lián)想 展開聯(lián)想,抒發(fā)感觸
第12回到照片,呼應開頭
。ǘ┭凶x文本,分析重點難點
A.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展開聯(lián)想這一段用了大篇幅的手筆,究竟寫了哪些內(nèi)容,我
們來逐一進行分析。文章第一段里講到: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說明了人們有離家之舉,
那么人離家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嗎?
明確: 3、4段)遷徙的習性 離家原因:(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第5段)外界的誘惑
(第6段)無奈的選擇
7段)前方的誘惑
克制不住的體現(xiàn):
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第3段)
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
喊:走啊走。ǖ5段)
B.作者點出了人有離家之舉,也說明了離家的原因,接下來作者又寫了些什么呢?讓學
生閱讀7-10段,并分析。
明確:
前方召喚
思考:“前方”的含義——理想
行在路上
“苦”(第10段):擁擠不堪的車、坑洼不平的路、拋錨無法修復(皮肉之苦)
惶惑、茫然、不安、無奈、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精神之苦)
人生之路
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
“實質(zhì)上”三個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它限定了是從本質(zhì)上說。因為從生活現(xiàn)象上說,各人在生活中的情況不一樣,不
一定都是“苦旅,正如文中作者所舉的例子:坐游艇、飛機、火車等等,但從本質(zhì)上講
他們同樣是想達到目的地而不能達到,想實現(xiàn)理想而不能實現(xiàn)自己所有的理想,實質(zhì)上
還是一場苦旅。因此不能去掉。
精神苦旅
C.有錢的人也好,沒錢的人也罷,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是一個悲劇,那么這悲劇又
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明確:
總想到達目的地而不能到 理想難以實現(xiàn)
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第11段) 在外思家
無法還家 精神無法寄托
還家無家
這里面四個“家”,分別有什么含義?
前三個是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家,而最后一個是指精神家園。
小結:
三個重點詞
前方:在這兒不是單純的空間概念,而是鼓舞人們前進的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在這里不單單指現(xiàn)實中的路,更指人追求前方的過程,指人生之路。
家:既實指現(xiàn)實生活中遮風避雨的家,又虛指人的精神家園,精神的棲息地。
三個關鍵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
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
。ㄈ┗仡櫲,領悟反彈琵琶
A. 反彈琵琶
這個專題呢稱之為“月是故鄉(xiāng)明”,也就是思家懷鄉(xiāng)的意思,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寫去前方的文章,為什么放在這兒?
明確:
文章表面上雖是寫離家寫遠行,但是人去前方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的寄托,追求精神家園。因此,這篇文章自然是可以放在這里的。曹文軒的這種寫法被稱為“反彈琵琶”,即逆向思維。優(yōu)點:突破傳統(tǒng)思維,立意新穎,令人印象深刻,發(fā)人深省。
B. 虛實結合
《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因此文中既有對照片的真實描述,還有作者的聯(lián)想。
本文中除首尾兩段是直接對照片進行描述外,還有第八段中的“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第十段中“擁擠不堪”、“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和茫然! 等。
雖然作者對照片的描述雖不是很多,卻很傳神 ,更重要的是作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以自己充滿悲憫之情和深刻人文關懷的文字闡釋了人生哲理。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使這篇攝影散文沒有被攝影作品所束縛,更沒成為呆板的毫無生氣的文字解說。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4、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重點:
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和課文的第一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理解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以前學過的李白的一首《望廬山瀑布》,學生一起背誦這首古詩。
2、簡介黃果樹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過渡:這瀑布到底是怎樣的一幅壯觀的景象?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順句子,遇到不懂的詞語查字典解決。
1、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馬嘶 喧囂 撩過來 聆聽 胸膛 諦聽
(2)說說這些生字該怎么記住。
。3)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3、輕聲讀生字,想想主要寫了黃果樹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寫瀑布外,還寫了什么?
瀑布:聲音、楊子、水花散落在黃果樹小鎮(zhèn)的情景;人們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組討論,課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哪幾段?(學生練習分段,教師進行評議總結)
第一段(1 ):具體寫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體寫在黃果樹瀑布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指名讀,理解“杰作”。(超過一般的作品)
2、這一句話應怎么讀?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諦()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的第二段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2、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談話:課文的第二段具體寫了作者在黃果樹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1、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描寫黃果樹瀑布的聲音)
2、這是一種怎樣的聲音?逐句朗讀體會。
“從遠處飄來”是怎樣一種聲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樣的聲音?理解“人喧馬嘶”、“喧囂”。
3、你能把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聽到的這種漸近漸響的聲音朗讀出來嗎?其他同學閉目側耳傾聽,用心去感受這種聲響。
4、小結學法:整體感受——逐句朗讀體會——感情朗讀,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學習第3、4兩段的`內(nèi)容
1、各自讀書,勾畫。
2、分小組交流、討論。
3、檢查自學情況。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懸掛……好像一匹寬幅白練……!薄澳恰畤W嘩’的水聲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銀雨撒金街”是怎樣的情景?展開想象進行描述。
三、學習課文的第5-7自然段
輕聲朗讀課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腳下感覺如何?
學生自學,朗讀體會。
1、各自談談自己的最大感受。
匯報程序:讀相關的句子——說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讀。
著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間直隔著一口小小的綠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過來洗洗臉。”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臉上,涼絲絲的舒服極了!边@種舒服你體會過嗎?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睘槭裁磿羞@種感受?
3、在谷底欣賞瀑布,真讓人激動,叫人陶醉,令人振奮。齊讀第5-7自然段,讀出這種感受。
四、學習課文的第8段
1、登上平臺,我們又看到了什么?范讀。
2、簡介徐霞客。
3、指導讀好“他遙對瀑布,仿佛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這句話。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diào)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動力。
教學重點:
1.背誦詩歌,領會詩的情感。
2.掌握起興的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點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詩經(jīng)》相關知識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學過書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兒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女兒:什么是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所以,歌詠愛情,就成了歷代文學作品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元好問有一問倒千古的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也有許多與愛情有關的詩句,(學生交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些經(jīng)典名句,穿越遙遠的時空,為我們詮釋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壯、或纏綿、或灑脫的愛情故事。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jīng)》,走進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
(二)、簡介《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 。
我們談到《詩經(jīng)》,就少不了要提到詩經(jīng)六義。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是詩的不同體制,賦、比、興是詩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
《詩經(jīng)》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包括十五國風、大雅、小雅、周頌、魯頌、商頌)。風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區(qū)域朝會宴飲所用詩歌,頌多為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對于《詩經(jīng)》賦、比、興這三種表現(xiàn)手法,宋代的朱熹是這樣解釋的:“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通俗一點解釋就是賦就是鋪陳直敘,比就是比喻,興就是借助其它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烘托。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讀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1.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正音,同時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詞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3.教師范讀,為感悟理解課文創(chuàng)設氛圍。
4.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同時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詞及含義。學生交流。 教師明確: 詩歌重在想象、聯(lián)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
5.學生齊讀全詩,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
三、思讀全詩,把握文意
1生自由朗讀全詩。討論、思考:詩歌描述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詩歌是怎樣表現(xiàn)男主人公對心上人的追求的?
板書: 關雎和鳴——男女相愛:興領起全篇
執(zhí)著的追求寤寐求之——追慕之心日思夜想的焦灼和和苦悶
輾轉反側——相思之苦
美好的祝愿 琴瑟友之——親密相愛
鐘鼓樂之——歡快熱鬧
四、品讀全詩,美點尋蹤
1、健康真摯的情感美
問題:從詩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怎樣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詩歌中蘊含著的古代勞動人民樸實的愿望,青年男女健康真摯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們對正當、自由的愛情生活的大膽追求。
2、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一唱三嘆的韻律美
通過誦讀,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結構特點,體會重章疊唱的手法及其在詩歌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美讀全詩,品味詩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韻律美。
五、試背全詩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全詩
2、完成練習冊相關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5
(任務:質(zhì)疑性閱讀。)
一、導人
名家也可能有誤筆。《我的“長生果”》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向我們傳授了極為寶貴的讀書經(jīng)驗。不過,這篇文章也有瑕疵。我們試挑幾根刺吧。
二、收集學生意見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中有價值的意見,它可能在教師預設之外,但仍然是教學中不可多得的最寶貴的資源,要充分開發(fā)利用。
1.質(zhì)疑一:標題。
、贅祟}是文章的眼睛。本文以“我的‘長生果’…”為標題,你認為擬得好嗎?說說你的理由。
(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審視文章標題。好的標題,或者涵括全文,或者精練生動,或者含蓄雋永,或者發(fā)人深思。增強學生擬題意識。)
附師生討論結果:該標題很形象地寫出了書的作用。但有幾點值得商榷。其一,標題的話題是“書”,而文章的話題中心是“讀書”,標題不能涵括正文。其二,正文中只有一句話照應標題,標題有懸空之感。其三,作者完全可以把“讀書”的作用與長生果對人的滋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使標題與正文有機融為一體,使“長生果”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更加深入讀者之心。
、谀阍鯓有薷臉祟}?
2.質(zhì)疑二:部分材料的運用。
、偬釂枺河^點與材料的關系是什么?
提示:觀點統(tǒng)帥材料,材料支撐觀點。
②本文的觀點是什么?
提示:讀書有樂趣,有作用。
(確定了文章的觀點,才能審視材料的選擇、運用是否得當。)
、蹖徱曃闹嘘P于三次作文的材料。這三個材料都是先寫“經(jīng)歷”,后寫“感悟”!案形颉睂嶋H上是文章的小觀點,“經(jīng)歷”就是支撐小觀點的材料。請思考:
a.從局部看,相應材料是否能支撐小觀點?
b.從整體看,小觀點是否能支撐全文的大觀點?
(觀點與材料是閱讀中永遠要關注的內(nèi)容。能夠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閱讀水平較高的標志;能夠發(fā)現(xiàn)文中觀點與材料不和諧現(xiàn)象,是閱讀水平更高的標志。此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切實磨礪學生思維,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
附師生討論結果:
關于作文《秋天來了》材料:
①“感悟”與“經(jīng)歷”脫節(jié),或者說“經(jīng)歷”并不能證明“感悟”。因為從第9一ll自然段看,我悟出“獨創(chuàng)”意思并不是課外讀物的饋贈,而是我因為“不安分”——大家都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所謂“獨創(chuàng)是課外讀物的饋贈”這一觀點缺乏相應材料做支撐,是一個空觀點。
、谡w看第9一12自然段,主要意思指向“課外閱讀的好處”,這與全文的主旨相符,文氣也貫通。關于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材料:
、佟案形颉迸c“經(jīng)歷”仍然脫節(jié)!敖(jīng)歷”主要說明“我作文是有了課外讀物的借鑒才“大顯身手”,而“感悟”卻扯到了“真情”和“創(chuàng)造”上,突然轉移了話題。
、趶娜目,“感悟”應圍繞“讀書”寫。比如可寫成:讀書使我在作文時有了文學的借鑒。這樣,文氣也貫通。不應該枝蔓話題,游離中心。
、邸敖(jīng)歷”也有枝蔓情況。應該重點寫平?催^的詞語“全像酵母似的發(fā)揮了作用”。這樣也與上文第13自然段“養(yǎng)成了做筆記的習慣:記書中優(yōu)美的詞語”相關聯(lián),相照應。嵌字運用這一例子很典型。但有關“真情實感”的敘述,純屬多余。
關于小小說《夫妻間的小風波》材料:
“感悟”很好,可以支撐全文的大觀點;但“經(jīng)歷”部分仍然與“感悟”聯(lián)系不緊密。
、偃绻薷倪@三處,你怎樣改?
(讓學生親自動手修改,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修改后再反思,是否沒有問題了?觀點與材料是否成為有機的整體了?)
五、布置作文
根據(jù)課堂討論,結合自己進一步的思考,寫一篇文章。可以維護作者的寫法,可以質(zhì)疑作者的寫法;可以寫成記敘文,可以寫議論文。參考題目(也可自擬):
1.名家也會有誤筆。
2.第一次質(zhì)疑。
3.我對《我的“長生果”=》一文的質(zhì)疑。
4.《我的“長生果”》指瑕。
5.為名家辯護。
6.給葉文玲的信。
(此環(huán)節(jié)將進一步鞏固質(zhì)疑性閱讀的成果,也為學生提供了極好的練筆機會。優(yōu)秀作品可推薦給報刊發(fā)表,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后記】
我一直認為,語文學習要善于處理觀點與材料的'關系。從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實際狀況看,許多學生對觀點與材料的關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自覺的意識。比如,讀文章不知文中所用材料的真實意圖;寫文章,材料與觀點常常脫節(jié)。我痛感觀點與材料問題的背后。是思維是否嚴謹縝密,它是語文學習中帶根本性的問題。
這節(jié)課,我做了一個嘗試:用觀點與材料的關系審視名家作品。我想告訴學生,觀點與材料的關系是閱讀與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任何人都不能違反。我的體會是:
首先,教師對所教內(nèi)容必須有真知灼見,方能在教學中出神人化!段业摹伴L生果”》是一篇較老的課文,我在10年前就教過它。當時我并沒有多少懷疑性思考。教學參考書及教師用書也沒有提出大的質(zhì)疑。隨著我對觀點與材料問題的有意關注,我才發(fā)現(xiàn)了該文在選例取材上有些不夠嚴謹縝密,遂萌生了進行質(zhì)疑性閱讀的念頭。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為“質(zhì)疑生發(fā)”,可以說給了我一個契機。所以,教師精深的思考,是課堂成功的前提。
其次,要相信學生。學生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學生的頭腦不是容器,而是火把,教師要做的工作不是填充它,而是點燃它。只要教師引導點撥到位,就能煥發(fā)出燦爛奪目的光彩。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學會十個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脈、甘霖”等詞語。
2、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想像、思維、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為主線,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盤古與自然作斗爭的獻身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能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走近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一)激趣談話
同學們,你聽過或讀過哪些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學生自由發(fā)言)
預設:《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牛郎織女》、《女媧造人》、《神筆馬良》等。
(二)動情簡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起源
神話故事是遠古人民表現(xiàn)對自然及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chuàng)作。神話并非現(xiàn)實生活,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chǎn)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xiàn)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因此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借助奇特、大膽、合理的想象把自然界擬人化,創(chuàng)造了神話。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保ò鍟浩嫣亍⒋竽、合理的想像)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先生撰寫了一部全面敘述中國古代神話體系的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全書從世界是怎樣開始的,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帝俊、帝嚳和舜,后羿和嫦娥的故事,鯀和禹治理洪水,遠國異人,夏以后的傳說等幾個方面對支離破碎中國神話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講述。
(三)引出課題
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來到遠古時代,人們百思不得其解,那藍天、大地從何而來?為什么天清澈如水?大地渾濁厚實?!人們開始想像了,原來是人類的祖先“盤古開天辟地”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請同學們翻開書55頁,走入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膽、合理的想象吧!
二、走進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輪讀課文,相機正音,互相評價.
。ㄗ⒁猓夯煦鏷ùndùn冉冉rǎn上升可惱nǎo)
3、讀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預設:學生可能對故事中的盤古印象深刻,也可能認為盤古用大板斧劃分開天地印象神奇無比,還可能對盤古倒下后周身發(fā)生的變化感到驚嘆┅┅總之,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感受。
三、品讀神話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學們初讀故事后,有這么多新鮮的感受,真好!看來“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給大家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話來評價“盤古”,你能找出來讀一讀嗎?(指名朗讀——隨機出示句子“總之一句話: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整個的身體使這新誕生的宇宙豐富而美麗!薄R讀)
2、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是怎樣使這宇宙變得豐富而美麗的?用波浪線將故事中自己認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處劃下來,多讀讀!
3、交流分享讀書感受
A、“他覺得這種狀況非?蓯馈敵趸煦绮环值奶斓鼐瓦@樣劃分開了!
感受:在遠古時代的人們看來,天和地是平行的,一個在上,一在下,一個“輕而清”,自然會向上升,一個“重而濁”,自然會向下沉;煦绮环值奶斓卦瓉硎怯杀P古一個霹靂大板斧劈開的呀,難怪叫“開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這么奇特!
2)學生自主發(fā)表看法(預設:這也是一種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復出現(xiàn),突出表現(xiàn)天地是如何分離的,三個“極”,更說明天升高到了盡頭,地也達到了最厚,盤古的身子也長到了最長。)
3)指導朗讀:看來,恰當?shù)剡\用詞語的重復,能達到增強神奇想像的效果。怎么讀才能表現(xiàn)出這奇特的想像呢?(自由讀——指名讀)
評語設計:你的朗讀的確讓我們感受到了“天高地厚”。
C、“盤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長呢?┅┅終于倒下了。”
感受:從“直挺挺”、“撐”、“不讓”、“孤獨”、“堅持”、“實在”、“終于”可以體會出盤古與自然堅持斗爭的.獻身精神。
引導:同學們,讀著這些句子,再看看這幅圖畫吧!你能從圖上感受到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這就是人類的老祖宗盤古,作者用生動的筆調(diào)把他描繪得真切而神奇,人類不正是發(fā)揚著盤古的這種精神嗎?與大自然的一切災害做著不懈地斗爭。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吧!
D、“就在這時候——清露和甘霖!
1)預設感受:盤古倒下后,全身發(fā)生了變化,使宇宙變得豐富而美麗。
2)導語設計: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宇宙就這樣變得迷人了。奇特的想像之所以有魅力,還因為這想像并非天馬行空,也有它的“合理性”,再讀讀,體會一下。ㄗ髡呤歉鶕(jù)事物的特征展開想象的。)
3)指導朗讀:用你們甜美、富有變化的語調(diào)去表現(xiàn)這奇特的變化吧!
4)語言拓展
讀讀下面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神話家”,你會怎么寫?
出示文字: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以后,這個世界上就變得豐富而美麗。女神女媧覺得這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美好?墒沁^了一段時間后,她句的這個世界上缺了點什么。一天,她在黃河岸邊坐下來,看見自己在水里的倒影!芭叮∥抑懒!世界上還缺少一種長得和我一樣的東西。”女媧大聲叫了起來。女媧給這些小泥娃娃取名叫“人”?粗@些人這么可愛,女媧覺得很滿足。她想:“我應該多造一些人出來,這樣才熱鬧呢!”可是女媧累壞了,她想:“能不能找一個簡單一點的辦法,可以一下子就造出好多人來呢?”這時,她剛好看到身邊有一根柳條,于是靈機一動,這個世界上又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因為女媧是用黃泥做人,所以中國人的皮膚都是黃顏色的。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體會課文小標題的含義。學習課文用小標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組織眾多資料的方法。
。、品讀文章用優(yōu)美準確的語言生動地表示了維吾爾族的特點,表達作者對維吾爾民族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標題的內(nèi)涵和特點,學習用小標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組織眾多資料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維吾爾風情的圖片和維吾爾民歌(如:文中提到的《達坂城的姑娘》)
。、同學觀看和傾聽之后,感受維吾爾民族的特點。
。、用自身的語言說說你眼中的`維吾爾民族和人名的特點。
。、對于一個不曾接觸過的少數(shù)民族,播放介紹該民族風情的圖片和民歌,能夠真切而又具體的感受他們的民族風情。這樣做能讓同學有更為感性的認識。
二、初步感知
要求同學分成四組展開對課文的學習,并考慮:
。、課文每一局部內(nèi)容分別介紹了維吾爾族的哪些特點。
。、你是從課文中那些地方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特點的。
3、能否用維吾爾族的特點直接替代原文的小標題:
同學分組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課文。交流發(fā)言。
整體掌握課文。讓同學關注到小標題及其所起的作用,理解小標題的內(nèi)涵及其含蓄之美。
三、研讀課文
要求同學再讀課文,考慮:文中哪寫地方的描寫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同學默讀課文。自由交流發(fā)言。
讓同學沉溺到文本中。讀一讀,品一品,感受語言的美,更進一步的體會維吾爾族的特點。
四、深化課文
你認為維吾爾族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
同學交流發(fā)言。
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走出來,結合文章內(nèi)容以及文中的關鍵句,再次深入掌握課文,理解作者對維吾爾民族的喜愛,贊美之情。
五、課內(nèi)拓展
。、回顧曾看過的課外閱讀《我愛相聲》,結合課后知識點“行文中的小標題”,讓同學對小標題這種形式的認識更為深刻。
。病善恼逻M行對比,同學對縱式結構和橫式結構,交流自身的看法。
。、通過對比交流,同學能試著去嘗試寫作,運用小標題的形式。
六、課外拓展
1、作業(yè)安排:
。ǎ┑男纶w巷,我愛()。
2、課外交流:
第一題以身邊的生活為例,可以采用橫式結構。第二題可采用縱式結構,并可以仿寫。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亞里土多德說的那句話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據(jù)這句話推出的兩個結論的旨義。能理解伽利略怎樣用實踐來證明亞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學習過程與方法:在自學的基礎上填空,理解字、詞、句。
情感與態(tài)度:學習伽利略獨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實踐的科學精神和認真研究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難點]
重點:能理解伽利略怎樣用實踐來證明亞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難點:
1.針對課文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兩個結論的含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給課文分段,說出各段段意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教具準備圖片。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一)揭題,審題
1.導入談話:17世紀意大利有個偉大的利學家叫伽利略,他曾經(jīng)以很大的勇氣,沖破人們對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膽地研究物體從高處落地的規(guī)律。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當時伽利略研究這一問題的經(jīng)過,課文的題目就是他研究的結果。下面我們來看著他的這一結果是怎樣得來的?
2.著(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自學情況
1.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跟著默讀,邊讀邊思考:伽利略是誰?他做了一個怎樣的試驗?最后試驗結果怎樣?
2.根據(jù)學生的朗讀,糾正字音。注意提醒著(zhuó)地更(gēng)改的讀音。
3.根據(jù)提出的思考題,檢查學生讀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課文的大體內(nèi)容。
(伽利略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開試驗,把一個重10磅的鐵球和一個重1磅的鐵球,同時從斜塔頂上落下,結果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同時著地)
4.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著去做。
相稱:事物配合起來顯得合適。
結論:從前提推出來的結果。
固執(zhí):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尋常:平常。
合作交流品讀體驗
(三)講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第—自然段,思考:
(1)這一段講什么?(講人們稱伽利略為辯論家)
(2)什么樣的人叫“辯論家”?人們?yōu)槭裁捶Q伽利略為辯論家?(辯論家指有一定辯論口才和辯論能力的人。因為伽利略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提出的問題,有的'連老師也無法解答,可見伽利略當學生時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3)根據(jù)老師剛才的敘述,想—想“不尋!痹谖闹惺鞘裁匆馑?(不平常,不簡單。伽利略平時肯動腦,善思考,能發(fā)現(xiàn)疑問,與其他同學不一樣)
2.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們信奉亞里土多德表現(xiàn)在哪里?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相信,并照著去做!叭藗儼阉脑挳斪髡胬怼y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2)從這里可以看出,人們對業(yè)里士多德的信奉已達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這段話中,“不容許、更改、責備、違背”這些詞語怎么理解?
不容許:不許。
更改:改換、改變的意思。
責備:批評的意思。
違背:在這里是不遵守、不服從的意思。
(4)小結:這些詞集中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亞里士多德是絕對相信的,達到一種盲日相信的程度,這是一種迷信。這種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懷疑的科學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表現(xiàn)伽利略敢于懷疑亞里士多德的話所具有的科學精神和勇氣作了很好的反襯。
(四)板書設計
34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懷疑分析試驗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新詞。
2.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
(1)讀拼音,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知道伽利略怎樣用實踐來證明亞里士多德的話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過程
品讀體驗(一)講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亞里士多德講過什么話?伽利略對這話是怎么看的?(亞里士多德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辟だ詫@話產(chǎn)生了懷疑)
2、伽利略為什么懷疑亞里士多德說的話?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這怎么解釋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亞里士多德的話當作兩種假設,推出兩個結論。這兩個結論是什么?(①把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的兩個鐵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兩個球,落下的速度應當比原來10磅重的鐵球慢。
、谌绻醋鍪且粋整體,落下的速度,應當比原來10磅重的鐵球快)
4.這兩個結果一樣嗎?是什么樣的結果?(不—樣,是相互矛盾的)
5.根據(jù)同一句話,會推出兩個相互矛盾的結果,所以伽利略認為這句話是靠不住的,值得懷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試驗來證明不同重量鐵球落地的情況)
(二)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讀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樣用事實來證明的?(經(jīng)過多次試驗來證明)
2為什么要進行多次試驗?(一次試驗,沒有說服力,要經(jīng)過多次試驗才能說明問題。伽利略進行了許多次試驗)
請找出能反映試驗多次的—個詞語,說說它的意思。(總是同時著地的“總是”一詞。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這樣)
3.伽利略多次試驗的結果怎樣?(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4.齊讀這段話,加深印象。
(三)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1.齊讀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開試驗前,人們是怎樣想的?(人們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試驗會成功,認為他糊涂、固執(zhí),事實會讓他丟臉。“固執(zhí)”:堅持己見,不肯改變的意思。是貶義的)
2.人們?yōu)槭裁磿@樣想?(因為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大哲學家,人們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個25歲的年輕人)
3.當看到試驗結果時,人們的態(tài)度有什么改變?(人們?nèi)滩蛔〉伢@訝地呼喊起來)
4.這說明什么?(說明伽利略試驗成功了,這事實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人們?yōu)檫@位年輕人的大膽和聰明感到高興)
小結:伽利略從懷疑亞里土多德說的那句話開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話推出兩個互相矛盾的結果,接著經(jīng)過多次試驗,證明亞里土多德的這句話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公開試驗,證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對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鞏固延伸1讀了這篇課文,伽利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權威,敢于獨立思考,提出問題,以認真的態(tài)度研究科學的人)
2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①以亞里土多德的一句話為線索,貫穿全文。②鮮明的對比,用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問題進行對比;用試驗前后人們的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對比。
(四)板書設計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懷疑(亞里士多德的那句話)-------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兩個相互矛盾的結論)-------善于思考
試驗(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科學態(tài)度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
2、詞語填字,并給這個字選擇正確的解釋,用“√”表示。
不容______改:①、改變、改換;②、經(jīng)歷;③、計時單位
_______妄為:①膽囊;②膽量;③某些器物的內(nèi)層大。
3、讀了這篇課文,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著重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感知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課后覺得課堂設計處理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細讀文本,了解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設計的意圖在于通過抓住描寫兩個人物的語句,讓學生感受到亞里士多德當時是絕對的權威,而伽利略只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授。事實上,學生也達到了這個教學目標,對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通過演示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原本以為這篇推理性較強的文章比較枯燥,學生可能不怎么感興趣,但事實上,合理地讓學生利用實物演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