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熱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經歷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學習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發(fā)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作作息時間表,并根據(jù)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
學具鐘,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一定的時間。時間就像生命一樣,我們要愛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認識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察:你能從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集體交流: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老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制作時間表,探究簡單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制作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可制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員共同商量,討論,分工合作,并用學具鐘撥一撥。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2、體展示匯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并說說你們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里的內容:仔細看看這張表,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干什么?
第二節(jié)課什么時候下課?
第一節(jié)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計的最合理?
4、鼓勵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考和動手尋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撥鐘,時針走了2圈,就經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仔細看看兩個鐘面上指針有什么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計一下,每幅圖發(fā)生在幾點鐘?
再聯(lián)系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后借助學具鐘撥一撥,算出中間經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孩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干的小伙伴畫上一顆☆。
四、拓展性學習
1、估一估: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出發(fā)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過的時間,在小組內交流,并比較一下自己估計的準不準確。
五、總結。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一、背景設計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內容,《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作了比較具體的要求,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等。而“角”的認識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內容。但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對“角”的知識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對角已積累一些經驗。但對角的幾何圖形還是第一次認識。教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經歷活動增加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創(chuàng)設認識和理解數(shù)學角的情境。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shù)學中的抽象概括,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學情分析(學習需要的分析)。
1、實際是什么?(認知起點能力)
學生在認知上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能夠識記平面圖形中的角及實物中的角。
2、應該是什么?(認知上達到——使能目標)。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識記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會比較的大小,學會畫角并能實際理解應用。
<二>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性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在撐握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發(fā)現(xiàn),會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的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夠識記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識別角有大小,學畫、能識記理解和應用。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過程,初步體驗空間與圖形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二、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學重點:經歷活動,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經歷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關系。
<三>突破方法: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其次借助直觀動演示,使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習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四>教與學的.分析: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運用動手操作法、直觀演示法、互動交流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變教為誘、變誘為思、以誘達思”。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課件、活動角、剪刀、水彩筆、木棒、紙。
四、教學媒體的選用
1、設計思想: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的角,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教學時必需通過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先認識實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經態(tài)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鏈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書角,師:你認 識嗎?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或者說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師:是呀!這些角生活中處處可見,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角是數(shù)學意義的角,數(shù)學中的角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好嗎?
2 出示實物圖:(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認為的角在哪里?
畫角:看來大家對角的認識有些不同,能畫出你心目中的角嗎?
3 談話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數(shù)學意義的角具有仕么樣的特點呢? 1、說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選擇自己喜歡 的圖形)
3 畫角:在紙上試畫,說說畫的角是怎樣的)
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角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打開思路,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shù)學中的抽象根據(jù)
二、操作感知、自主構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觀察,正確感知:
1課件演示—角的形成過程(從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畫角、課件演示(從一點出發(fā),引出兩條直的線)。
3、師:動動小手也畫一個角,好嗎?
4、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畫的。
5、學習角的各部分名稱(自學教材)。
6、練習內化、豐富表象、課件演示。
、倥袛,深化表象(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歸生活,深化認識。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數(shù)學意義中的角,所具有的特點,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數(shù)學意義中的角。
課件演示(實物圖: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觀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過程
2、學生畫角
3、匯報你是怎樣畫的
4、匯報角各部分名稱
5、學生練習、評價 通過從實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過程讓學生感知角的特點,然后通過看、畫、找等多種感官活動初步建立角的表象,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體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
(二)做角—操作內化、實踐體驗
1、談話: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誰的手最巧?
2、師巡視
3、師:通過展示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做角:用毛線、吸管、小棒等學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評價
4、議一議 做、比、議、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性的多樣化,這一過程即鞏固對角的認識,又為學習角的大小架起了橋梁。
(三)感知大小—實踐活動、感悟體驗 1、引導觀察,比較大小。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創(chuàng)設沖突,引發(fā)爭論。
師:你能畫一個很大的角嗎?
3、在視頻儀上展示,提問:你認為哪個角大?為什么?
4、直觀演示:
、僬n件演示:有兩邊重合,向左旋轉;②拉活動角
5、師:根據(jù)觀察和活動,上面的角到底誰大,它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說一說哪一個角大?
2、學生畫角,小組討論。
3、學生仔細觀察,感知它的變化
4、學生拉活動角、體驗(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距離有關) 讓孩子經歷實踐活動溝通了學生經驗與知識的聯(lián)系,獲得感性知識并掌握角的本質特征,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交叉開的程度有關,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總結欣賞延
伸
1、師:這節(jié)課,每位小朋友都開動腦筋,經歷指、畫、做、摸、想等活動,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完成板書,認識角。
3、欣賞—發(fā)現(xiàn)美。
師:同學們,角不僅不數(shù)學中被應用,而生活也被廣泛應用,古今中外許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課件演示: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欣賞古建筑物)
4、“小小設計師”用角或者有角的圖形拼出你喜歡的圖案。
1、生談收獲
2、帶著音樂,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價值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及數(shù)學的魅力,體驗數(shù)學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使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學流程
六、自我評價
1、以生動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與教學活動中,借助于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深入淺出的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使學生進的大小,獲得對數(shù)學的理解,成功的快樂。
2、《課標》指出:“數(shù)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為此,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在練習中升華,從中學到了數(shù)學的思想、數(shù)學的方法,從而產生了數(shù)學學,用數(shù)學的需要。
3、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回歸生活。在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時,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了一個悠揚動聽的音樂和一幅幅美的圖片和建筑物,這樣一個情境,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角的廣泛應用,并感受到了數(shù)學的魁力,從而產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觀察物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學生在一年級時認識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從不角度觀察恐龍的各種活動,從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在情境中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展。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學情分析】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物體,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太零散,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確的認知表象。所以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認知出發(fā),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使學生從中獲得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力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谂囵B(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方面:
①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觀察情境,讓學生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過程,并體驗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
、谕ㄟ^組織一系列的觀察、想像、比較、綜合、分析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地建構觀察物體的方法,體會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3、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僭趧(chuàng)設情境、觀察分析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②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觀察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傾聽習慣、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
能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大恐龍一只;課件一套;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在課室內四個方向圍坐。
【學科與德育的有效融合點】
1、在教學中,通過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說一說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探索、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意識。
3、本課的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借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教學素材,意在讓孩子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我的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情感。
4、在“課間小歇”環(huán)節(jié)中,播放恐龍的生活圖片讓學生欣賞,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和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新知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運用“拍手”、“猜一猜”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新授過程中,我采用了學生喜愛的玩具恐龍為素材,以觀察恐龍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通過本位觀察、換位觀察、全面觀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龍的樣子也不同,由實物到照片,形象直觀,遵循兒童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認知規(guī)律。在練習時,創(chuàng)設了猜一猜和拍照的游戲情境,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形狀猜測物體,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
2、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踐運用。
課堂學習要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課程時空,使學習不僅指向課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打開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節(jié)課我創(chuàng)造大量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于生活實際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學、觀察本校的教學樓、碉塑、鋼琴照片等,通過這些活動,不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知道數(shù)學知識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注重體驗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并通過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么,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
4、注重在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
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品行優(yōu)秀的人。只有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才能夠健康成長,才能為祖國作貢獻。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點,并采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們的教育性。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教育。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鏡像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抽象角的過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會直觀比較角的大小。
3、讓學生認識直角,能在物體的表面找出直角。
4、形成角的正確表象,促進學生空間觀念及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感悟抽象的數(shù)學方法。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仔細看大屏幕,根據(jù)照片來猜猜這是什么?( 出示冰箱照片)學生猜測。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學生相應的照片。
再猜猜(出示捐款箱圖),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你們要是看見哪個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來呢?
剛才同學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的看這就叫“觀察”。
二、授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瞧!就是這只玩具小熊。小朋友們,喜歡這只小熊嗎?它可愛嗎? (出示試一試1) 小朋友想一想:男孩站在玩具小熊的哪一邊?
請大家頭不要偏,手不要動,仔細觀察玩具小熊,思考一個問題:仔細觀察,站在女孩的'位置上,又能看見玩具小熊的什么?
請一位學生站起來向全班學生說說?
結合學生發(fā)言,讓學生進行描述,同時教師進行板書:前面、側面。
為什么觀察的是同樣的玩具小熊,大家剛才說的卻不一樣呢?
結合回答,教師歸納: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活動一:照片找位置。
老師出示圖片(試一試2)學生想一想:這張照片上,小貓、小猴分別看到的是大像的什么?
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那個面,并連一連吧!
活動二: 老師再出示試一試3(1)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圖片想想淘氣、蘭蘭、小紅分別看到茶壺的哪個面?
剛才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看到了茶壺的一個面。如果能讓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壺的上下兩個面,那才好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看到它的上下兩個面嗎?請大家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想想吧!請看幻燈片試一試3中的(2)。
大家發(fā)現(xiàn)了:要全面的觀察物體可以圍著它轉,從四處看;也可以讓它給我們轉一圈來進行觀察。 如果是一些較大的物體,同學們想一想,那應該怎么辦呢?對于一些較大的、不能動的物體,我們就要站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觀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觀察方法!
三、拓展運用 激勵創(chuàng)新
老師準備了一些練習題,大家一起拼一拼。
課件出示圖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們分別看到木箱的哪一面嗎?
請小朋友積極動腦,猜一猜吧!
學生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四、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課后能夠處處留心觀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感受,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shù)。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guī)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shù)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shù)?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shù),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shù)字的和,調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shù)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shù)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shù)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shù)有幾種?
、偻肋M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②匯報自己的方法和結果預設。
、墼u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xiàn)在有一個疑問,擺數(shù)字卡片時用3個數(shù)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shù),求和時3個數(shù)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擺數(shù)與順序有關,擺數(shù)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shù)了,求和與順序無關,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shù),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傧胍幌耄好績蓚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趯W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qū)別嗎?
板書設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shù)。
2、掌握100以內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弄清數(shù)的組成,理解計數(shù)單位。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課件出示問題,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2、課件出示第33頁圖。提出問題:
(1)圖上有幾個小朋友?
。2)他們在干什么?(數(shù)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shù),數(shù)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xù)數(shù)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shù)出9根,現(xiàn)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shù)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這10根又要捆一捆,現(xiàn)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shù)一數(shù)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xiàn)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shù)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xiàn)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shù)到接近整十時,再數(shù)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shù)完整十數(shù)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shù)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1個1個地數(shù),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shù),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70是7個十組成的,46是4個十加6個1組成的。
。3)做課本第35頁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七根小棒數(shù)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shù)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shù)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課件。(數(shù)紐扣)
大家數(shù)一數(shù)黃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紅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綠色的紐扣有多少粒。
大家知道怎么寫這些數(shù)嗎?我們先在計數(shù)器上表示這些數(shù),再寫一寫。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7頁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兩人一組,互相說數(shù)字,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shù),在生活當中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們今天學習的數(shù)。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教學三維目標: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計算驗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計算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和欲望,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領悟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8個圓和5個三角形,提問: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獨立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知
3. 出示例題4
提問:你能知道什么數(shù)學信息?學生交流
根據(jù)這些條件,可以求出哪些問題?
4. 指導學生解答:小華做了多少朵?
用圓片擺出來, 第一排擺多少個圓片?
5. 啟發(fā):對照剛才擺的過程,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小華擺多少朵?
11+4=14(朵)
列式后解答后追問:算出的`得數(shù)與擺出的結果一樣嗎?
6. 嘗試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
先用圓片擺一擺,小組合作,再計算
討論:第一排擺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擺?
5.明確:對應擺,最后空3個位置不擺。
三、練習鞏固
6. 想想做做 第1題:
學生動手畫一畫,再填空。組織交流時著重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7. 想想做做 第2題:
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學生獨立解答。
8. 想想做做 第3題
看清條件,問題,有困難的用學具擺擺。強調:上下要對齊。
思考:算出的數(shù)會不會比32個少?為什么?
4.想想做做 第4題:
出示圖后指名說這道題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個,怎么求?獨立完成。
匯報:你是怎么做的。25+7=32(個)
5.想想做做 第5題:
學生獨立做,集體講評。
四、總結提升: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 通過購物活動,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2.結合具體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有乘法和加法的兩步計算。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習了加、減、乘、除的基礎上進行的混合運算教學。
本節(jié)課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創(chuàng)設了購買文具的情境,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緊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從情境圖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并嘗試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在這里要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進來,結合問題情境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及計算方法;四是自我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拓展練習,鞏固應用;五是課外購物,將數(shù)學活動延伸到課外,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留意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的習慣。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地處大慶市中心區(qū),學生生活在城市,經常接觸購物活動。本校是第一批國家級課改實驗校,在計算教學方面重視與生活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方式學習,學生養(yǎng)成了記數(shù)學日記的好習慣,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解決本節(jié)課的問題。由于部分家長提前讓學生接受了兩步題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但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應用,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鼓勵學生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
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寒假生活結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過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師:你準備好學習用品了嗎?有一個文具超市剛剛開業(yè),想去看看嗎?
(反思學生在現(xiàn)實、有趣的情境中,會產生學習的愿望,提高學習興趣,更主動地進行探索。書中原來的情境是小熊購物(食品),也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但購買文具的情境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更緊密些,那么學生的主動性也就會更好地發(fā)揮出來。)
(二)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師:觀察圖片,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這個超市有日記本、橡皮、橡皮泥、筆、格尺。
生:我還知識了這些文具的價格分別是
師:你想買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錢嗎?是怎么算的?
(學生相互說一說,再指名說一說。)
師:小明也來買文具,可是他遇到問題了,你們愿意幫助他解決嗎?
出示問題:買3本 和1枝 ,該付多少錢?
(反思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因此,我努力讓學生學會看圖,從中獲取需要的數(shù)學信息,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構建新知
1. 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
師: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算式,并讓學生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師:這些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學生思考,并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學生分別對每種列式進行討論,體會35+4是把35=15(元)與15+4=19(元)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用來計算總錢數(shù)的。)
(反思將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對于學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學生能直接列出綜合算式。這樣,將學生的不同算式列出來,結合情境大家一起討論算式的合理性,對于學生理解綜合算式與分步算式的關系以及如何將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是很有幫助的。)
(評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書出來,使每個人都知道;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復、確認、澄清他們的想法,比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從更深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算式,這些都是促進討論深入開展的有效做法。)
2.脫式計算及運算順序的提出
師:算式35+4,你們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記本的'價錢,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筆的價錢4元,所以得數(shù)是19元。
師:你們都能很快地算出結果,真好!老師也來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誰加4了,怎么辦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記下來,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師:記在哪里更好?
生:就記在35的下面吧。
教師板書脫式計算過程:
35+4
=15+4
=19(元)
師:這就是脫式計算。
(反思以前,在教學脫式計算時,是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脫式計算的步驟與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練習計算。學生是被動地用老師給的方法去做,并沒有產生對這種方式的需要,所以應用起來只是按部就班、機械地記憶。怎樣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這樣的考慮,我進行了新的教學實踐:老師遇到了計算的困難,記不住前一步的結果,怎么辦呢?激發(fā)學生對新的計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學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結果先記下來,有的提出記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學生又一次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及幫助老師的成功感。)
3.獨立進行脫式計算4+35
(學生先獨立在本子上計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著,全班交流。)
板書各種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師:以上這些算法,你們有不同意見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1:第三種是正確的,因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種不對,因為剛才我們已經算過了,得數(shù)應是19,而不能再是別的數(shù)了。
師:這樣,我們舉手表決一下。
(通過表決,只有生1還堅持認為第三種是正確的。)
師:只有生1與你們的意見不一樣,并不能說明他是錯的。如果你認為你們大家的對,誰愿意站出來說服他?
生3:我認為生1就是不對,不能先算加法,因為我爸爸告訴過我,有加有乘應先算乘法。
生4:我還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號時,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這時,生1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改變。)
師:你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很好。你和其他同學再分別想一想,你們先算出的分別是什么呢?
。▽W生小組內討論,商量說服生1的辦法。)
生5:我們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記本的價錢,再加上一枝筆的價錢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這時,學生都異口同聲地問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說:我的算法錯了,應該先算35,先算出日記本的錢數(shù),才能算出總錢數(shù)。)
師:那你們再想想,第二種寫法對不對?
生:是正確的,因為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記本的錢數(shù),只不過15與4換了位置,得數(shù)也是不變的。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在你們的合作下,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老師為你們高興!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這個新知識,都是老師告訴學生的。從學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長已經提前告訴學生,這樣的算式就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這樣很簡單,也很省時。學生接受了這個新知識,再遇到這樣的算式時,就按這個順序來計算了。在我聽過的同樣內容的一堂課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臨下課前,一名學生還提出這樣的疑問:老師,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學生并不是很明白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認為,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去發(fā)現(xiàn),去揭示,對不同的算法進行評判、反思,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則規(guī)定的合理性。想說服對立同學,讓他改變自己的觀點,就需要尋找有力的證據(jù),其實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據(jù)。在爭執(zhí)中,思維進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確結果,而且學生對新知理解得比較透徹、記憶牢固。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探究,學生比較、理解、思考、表達等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精神都將得到發(fā)展。)
(評析教學要做有心人。教師真實、具體、深入地反思,為改進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也為進一步開展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素材。)
(四)自我參與,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你們真棒!現(xiàn)在也給你一個機會,可以任選超市中的兩種文具,每種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總錢數(shù)不能超過20元。將你的解決方法列成一個算式,并在本子上進行計算。
(學生自由選擇購物,列式計算,并交流。教師深入學生中間,進行個別指導。展示幾名學生的算式,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購買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樣列式計算的。)
(反思學生在自主的參與中,加深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的理解,并靈活運用,解決購物中的問題。)
(五)課外購物,實踐延伸
師: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生1:學習了新知識――脫式計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時,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經能在購物時自己付款了。
師:以后去文具超市購買文具時,你們可要自己計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將數(shù)學活動延伸到課外,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留意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的習慣,提高做數(shù)學的能力。從學生交上來的數(shù)學日記中能看出,他們對實踐活動特別感興趣,而且在解決問題中體會著做數(shù)學的樂趣和成功感。)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生活中引入數(shù)學問題,再應用到生活中,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性、價值性、有效性。教學設計注重動靜結合,在開放的同時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fā)課程資源,教學效果很理想。
編者點評
不少教師有著這樣的疑問,在看似平淡的計算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其實,參與并不僅僅是操作、活動等外在表現(xiàn),更是思維的投入。從這節(jié)課中,我們確實看到了學生們的積極思考,特別是他們之間想法的碰撞。而這正是教師為學生營造了充分探索、表達、討論、反思機會的緣故。
也許,我們總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能用數(shù)學方式思考和表達的人。這節(jié)課已經做了很好的嘗試。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學習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yǎng)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
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
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
1、 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jù)動物的聲音。)
2、 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么動物?
3、 根據(jù)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 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 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 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 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shù)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shù)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單元教學目標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qū)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shù)一數(shù)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27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這是本節(jié)課的學習的支撐點。本課教材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先把已經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按邊的數(shù)量統(tǒng)一命名為四邊形,并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圖形邊的數(shù)量,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形成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條邊的認識,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作準備。
在想想做做教材安排了折、剪、拼、搭等多種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充分感知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特點,讓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圖形的折、剪、拼、搭等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和聯(liá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3、初步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交往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等活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在折、拼、剪、搭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和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每人若干根小棒、一個信封,內裝一套四、五、六邊形紙片(地磚紋樣)、一張正方形紙,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情景圖:小朋友,新年里小狗史努比蓋了一座新房子,看多漂亮!可惜還沒鋪地磚,史努比正為該鋪什么地磚發(fā)愁呢!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它去挑選一下嗎?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一)認識四邊形
1、引導觀察:
、抛屛覀兿葋砜纯吹卮u樣品吧(多媒體出示)請小朋友把自己信封中的地磚樣品拿出來放在桌上。
看,這些地磚的形狀可真多。你認識其中的哪幾種圖形呢?把它們找出來放在一邊。
、茖W生獨立操作。
、侵该麉R報:你找的是哪些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
、纫龑Оl(fā)現(xiàn):觀察一下,這幾種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四個角,四條邊)
(評:巧妙設計貼近生活的情境,使抽象的幾何圖形的認識建立在已有的經驗上,使新知的展開顯得十分自然。)
2、建立概念
、耪J識邊:真不錯,你們已經認識邊了!誰來把正方形的邊指給大家看看?(指名板演)
、平沂具叄合筮@樣直直的一條,我們就叫它邊(板書:邊)
、菙(shù)邊:
、傧饶闷鹱约旱恼叫危幻倪,再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有幾條邊?(教師根據(jù)學生數(shù)的方法強調:數(shù)的時候要按一定的順序,注意首尾相連)
②小結:正方形有四條邊,我們就說正方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演示:圍成)
、勰敲撮L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是由幾條邊圍成的呢?先自己數(shù)一數(shù),再告訴同桌。
⑷小結:通過數(shù)一數(shù)這些形狀的邊,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由四條邊圍成的,(板書:4)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給他們取個共同的名字,叫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ㄔu: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并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圖形邊的數(shù)量,并體會到可以根據(jù)圖形的邊的數(shù)量來命名,為后面學習五、六邊形巧設伏筆。)
3、鞏固認識:
、旁僬乙徽,你們桌上還有四邊形地磚嗎?(指名展示)
其他同學判斷:你們認為他找得對嗎?為什么?
、仆瓿上胂胱鲎龅1題
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四邊形?是的在( )里畫。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并說說剩下的圖形為什么不是四邊形?
。ㄔu:抓聯(lián)系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這里讓學生繼續(xù)找出其他的四邊形,使學生能用聯(lián)系的眼光來認識四邊形有四條邊的共性,并通過使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更進了一步。)
(二)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分類、探究
、盘岢鲆螅河^察桌上剩下的地磚,你能把它們按照形狀分一分嗎?
、茖W生操作:先分一分,再告訴你的同桌,你是根據(jù)什么分的?指名板演。
、菂R報分法:你是怎樣分的?(五條邊的分在一起,六條邊的分在一起)為什么要這樣分?你能分別給他們取個名字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五邊形、六邊形)
⑷驗證:他說得對嗎?讓我們一起拿起自己的地磚數(shù)數(shù)看。
、尚〗Y:由五條邊圍成的`圖形叫什么名字?由六條邊圍成的呢?
2、鞏固認識:(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偬釂枺耗銜眯“舸钜粋五邊形嗎?
②嘗試操作:每人獨立搭一個五邊形
、劢涣鲄R報:搭一個 五邊形,你用了幾根小棒?(指名板演)
思考:搭一個五邊形最少需要幾根小棒?為什么?
搭一個六邊形最少需要幾根小棒呢?請你搭搭看。
。ㄔu:通過組織分類、取名活動,使學生利用認識四邊形的經驗自主遷移,從而建立五、六邊形的概念,并形成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條邊的認識,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3、課堂小結,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把這些地磚按形狀分成了幾類?在分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真了不起,今天我們要認識的圖形,你們都已經認識啦。ò鍟n題)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①提出要求:先數(shù)一數(shù)這些圖形各有幾條邊,照樣子寫在圖形上,再填表。
、趯W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傧入娔X演示折法,讓學生說說折出的是幾邊形。
、谧寣W生照樣子折,邊折邊自己填空。
、蹖W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賴L試練習:先自己試著動手分一分。
、趨R報交流:(指名展示)你是怎樣分的?
③小結:分的時候可以從一個頂點開始,每次分出一個三角形,就能使分到的三角形個數(shù)最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拓展思維(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盘岢鰡栴}: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剪下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一個什么圖形?
⑵小組交流、合作:先動手剪一剪,看看和你猜的一樣嗎?再互相交流。
、侨嘟涣鳎ハ嗾故
。ㄔu: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組織各種折、剪、拼、搭等實踐操作活動,不僅使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更深刻、更清晰,而且也使學生對圖形間的聯(lián)系和變換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在動態(tài)中認識事物。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富有個性的探索和嘗試,激活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數(shù)學能力。)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設計說明
1.搭建平臺,培養(yǎng)能力。
《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設計根據(jù)以上理念,以教材提供的素材為背景,為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2.適當引導,充分交流。
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基于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由于有上節(jié)課的知識作為基礎,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只扮演引導者,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還給學生。教師在恰當?shù)臅r候提出要求、引出問題后,引導學生按照問題的要求分組進行充分討論,然后全班進行匯報。整節(jié)課都是在交流討論后由學生自主列式解答,加深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直接導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乘法,知道了相同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來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學習乘法的相關知識,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直接導入,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例2。
2.提出要求:仔細觀察實物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1)學生認真觀察實物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
(2)匯報交流。
預設
生1: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
生2:可以提出這樣的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生3:根據(jù)前兩名同學的'回答,可以歸納為: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提問:綜合獲取的數(shù)學信息,你想怎樣列式?
(1)小組討論。
(2)指名匯報。
預設
生1:可以用加法計算:5+5+5。
生2:可以用乘法計算:5×3或3×5。
(3)提問:你能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shù)嗎?
預設
生1:我根據(jù)加法算式能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shù),因為5+5+5=15,所以5×3=15、3×5=15。
生2:我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shù)。
4.提問: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有3束氣球,每束都有5個,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就是求3個5是多少)
5.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嗎?(教師說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課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在實踐操作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了解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學生親身經歷不同測量工具的合用,體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突破重點。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估測意識。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將學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學習小組。
學生準備:學生尺、剪刀、寬1厘米的白紙條、1角的硬幣、回形針、小刀、棱長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學過程
課堂導語:同學們,比一比粉筆和回形針,哪個長,哪個短?粉筆和鉛筆哪個長,哪個短?
一會說粉筆長,一會說粉筆短,這是為什么呢?這根粉筆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板書課題)
一、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讓學生討論,想辦法,小組交流。
。2)匯報交流,分組活動。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用1角的硬幣、手、三角形學具、方木塊等作為工具測量,下面就請同學們分成5人一組,和老師一起測量課桌的長度。
測量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組交流。
讓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測量結果。顯然,同學們和老師的測量結果不同。
。4)質疑問難。
為什么我們測量的都是課桌的長度,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為什么同學們一拃一拃地量,老師也一拃一拃地量,結果也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漸明白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作為測量標準,所以量出的結果不同。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用相同標準進行測量)讓全班同學選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測量課桌的長度,并匯報測得的結果。由此歸納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5)活動延伸。
①用回形針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一個文具盒的長。學生測量后匯報測量結果。(數(shù)學課本的寬是5個回形針的長,文具盒的長是5個小刀的長)
師:數(shù)學課本和文具盒不一樣長,為什么它們都用5表示?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跉w納升華。
同學們,數(shù)學課本的寬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樣的,它們都用5表示是因為測量的標準不一樣。因此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標準。
二、積累運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長、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測量。
三、總結提升
。1)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們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內容。
。2)歸納強調。
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測量。
板書設計
一測量課桌的長。(分組活動,匯報交流)
二用回形針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就目標而言,學生不難達到,但總體上感覺太匆忙。
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動課上,學生學具的準備、課堂紀律的掌控都是需要考慮重視的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知識與技能:
1.認真觀察圖畫,說出圖意,提出相關的乘法問題,并應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繼續(xù)學習、體會從上面、側面、正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不同形狀,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狀。
過程與方法:
1.認真觀察圖畫,能夠提出相關的問題
2.讓學生提出生活實際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國慶節(jié)期間,你們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讓幾個同學說一說)
師:國慶節(jié),不僅我們市,全國上下都是一派喜氣洋洋,F(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節(jié)日廣場”,再次感受一下節(jié)日的喜悅。(板書課題:節(jié)日廣場)
二、探索學習
(一)廣場上
1、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節(jié)日廣場”圖,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并體會祖國的美好)
2、師:同學們看到了祖國富強、人民歡慶的景象,那你能根據(jù)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問題嗎?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3、學生獨立觀察畫面,思考,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
4、集體交流。
各小組同學派代表,將本小組問題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學或某個小組同學回答。
(先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讓學生討論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用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驗證,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思維會更有深度。并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計算“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ǘ┱把隽沂考o念碑。
1、師:同學們,在節(jié)日中,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敬上隊禮,他們會對烈士說什么呢?
。ㄖ该麑W生說)
2、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烈士,更不能辜負烈士的熱血,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美!
(及時利用教材提供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
3、連一連。師:請問下面三幅圖(課本31頁)各是誰看到的?連一連,說一說每一幅圖是從紀念碑哪個面看到的。
(觀察圖畫,發(fā)揮想像力,獨立思考,動手連)
4、全班交流
三、實踐與應用
師:今天走進節(jié)日廣場,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學知識,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乘法問題?
。訌娏藢λ鶎W知識的運用及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盡可能以學生樂于接觸的、有數(shù)學價值的內容作為數(shù)學學習的題材,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學習有趣,而且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四、總結,下課。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教案數(shù)學上冊03-20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1-02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8-22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7-29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26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