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施依法治村方略的思路和對策
實施依法治村方略的思路和對策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領導和監(jiān)督下,經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特別是在抓農村基層的普法依法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推行依法治村活動,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大大提高。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法制化管理農村的一切事務,正在廣大農村中深入開展。但是對照上級的要求和新形勢的發(fā)展,我市的依法治村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相當一部分基層領導干部對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措施不力;依法治村工作仍缺乏一套嚴密的工作機制;經費投入相對不足,[本文轉載自范文先生網-http://www.wmxz.cn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網]使工作的開展受到極大的制約;隨著法制建設和經濟建設的深入發(fā)展,客觀上對人們的法律素質有更多的要求,相應來說,傳統(tǒng)的普法模式也需不斷更新等。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當前存在的現狀和困難,聯系具體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深入探討,以理清思路,找出一條為實現農村經濟發(fā)展、民主法制健全的新途徑。
一、實施依法治村,必須提高對依法治村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的認識
依法治村是指廣大農村人民群眾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運用各種法律途徑和形式,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納入法治軌道,從而推動農村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協(xié)調發(fā)展。依法治村工作是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實施基層依法治理、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促進農村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重要舉措。扎實有效地開展依法治村工作,對于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首先,依法治村是農村健全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在農村擴大基層民主,保證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嚴格依照憲法、法律和法規(guī)去規(guī)范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才能保證村民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保證農村基層干部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其次,依法治村是農村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當前,農村基層工作在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社會治安、村風民俗、鄰里關系、道德行為評價中,出現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直接影響著農村的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增長。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迫切需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使農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辦事。第三,依法治村是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體制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也在發(fā)生變化,在改革和發(fā)展中,解決農村基層工作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協(xié)調多方面的利益關系,化解各類新的矛盾,迫切需要大力加強法治,來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經濟、社會秩序。
二、深化農村普法教育,是推進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徑
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一項先導性、基礎性的工作,特別是在普法教育相對滯后的廣大農村里,更需要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尋找一條適合農村普法教育的新路子,以推進依法治村的進程。通過近幾年開展的送法下鄉(xiāng)等活動,我們從中發(fā)現在農村中開展普法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識難統(tǒng)一。有的農村干部把普法教育當成是聽話教育,要求農民學法主要是要農民聽話。當農民學法后,懂得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時,反面覺得農民學了法,不聽話,不好管,因而普法的積極性不高。農民學了法,懂得維護自身權益,但看到執(zhí)法人員不依法辦事、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時,便動搖了學法的信心,認為學法無用。二是普法教育的權威性、重要性有所下降。當前人們只顧追求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對那些費時費力而又難見直接經濟效益的工作,則持回避、被動、冷漠的態(tài)度,因而普法工作在一些人特別是部分領導干部心目中的份量就大大降低。三是普法的內容難理解。農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規(guī)范抽象的法律條文難理解,學不懂,記不住,影響了學法的積極性。四是效果難落實。由于農村普法存在著認識不足,人員時間難以集中安排,普法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等問題,盡管各級做了許多工作,但農村普法還是難以取得明顯的效果。
對于當前農村普法教育所產生的這些困難和問題,無論是站在普法教育工作的全局來看,還是從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上分析,都可以當作我們事業(yè)前進過程中遇到的正,F象。況且,在新形勢下,農村普法工作的環(huán)境、對象內容、任務和方式方法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方法已不適應要求。為此,要使普法教育能夠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要求,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就必須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實現“五個突破” ,做到“六個到位”,真正讓普法教育深入人心,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
圍繞一個目標。就是要以著力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推進農村各項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軌道為目標。
實現“五個突破”。一是在普法觀念上要有新突破,切實破除有法不依、學法無用的思想觀念,提高普法的實效性,增強農民自覺學法的信心;二是在普法典型宣傳上要有新突破,每年要突出宣傳幾個有影響的普法、學法、用法的先進典型,典型引路,推動全面工作的開展;三是在普法內容上要有新突破,改變“普法教育就是聽話教育”的現象,幫助農民掌握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知識;四是在普法形式上要有新突破,要適應農民的口味,做到喜聞樂見,易于接受,并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普法新路子;五是在普法制度建設上要有新突破,使農村普法逐步制度化、規(guī)范化。要逐步建立基層干部定期學法制度,提高基層干部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做到“六個到位”。一是認識到位。各級要切實把農村普法工作擺上位置,加強組織領導,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把普法工作落實到位。二是領導責任到位。要把研究、部署、落實、監(jiān)督、檢查普法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的議事日程,明確將干部群眾法律知識的提高作為衡量黨政干部抓好普法工作的一個重要標準,并與其政績掛鉤,層層建立普法工作責任制,落實目標管理,把各級干部對農村普法工作的領導責任由“軟”變“硬”。三是硬件建設到位。各地對普法要有領導分管,要有辦事機構,要有現代化的普法設備。每個村委會爭取做到六個有:有一個法制宣傳欄;一個法制閱覽室;一個法制廣播站;一支普法骨干隊伍;一套普法制度;每戶一本法律讀本。四是普法人員素質到位。農村普法工作能否落實,與普法人員的選拔使用,努力提高普法人員的自身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精通法律、熟悉業(yè)務、作風扎實、事業(yè)心強、樂于奉獻的普法骨干。五是效果到位。要深入農村基層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農村普法工作落到實處。六是監(jiān)督到位。堅持和實行“黨委決策、人大監(jiān)督、政府組織實施”的普法工作機制。認真抓好年度和階段性的普法檢查、總結,充分發(fā)揮各級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作用,每年組織人大代表對普法工作進行檢查,定期聽取普法工作匯報,推進農村普法和法制建設的深入發(fā)展。
三、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實行依法治村的前提和基礎
近幾年來,我市在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方面,通過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的創(chuàng)建活動,進一步推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表現在:全市各村普遍實行了以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主要內容,以公布欄為主要形式的村務公開制度;普遍實行了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管理制度。村級民主政治建設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也為我市依法治村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扎實的群眾基礎。由此可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依法治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村的生動實踐,兩者密不可分,辯證統(tǒng)一。因此,我們在大力開展依法治村的同時,必須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新形式下依法治村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民主氛圍。
首先,必須把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依法治村工作結合起來,而這其中的首要問題是要解決依法建制。實行依法治村首先要有反映農村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代表村民利益和意志的村規(guī)民約,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廣大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實行民主管理。具體地說,農村應建立健全以下規(guī)章制度:一是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兩委會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黨員議事制度,明確議事內容和規(guī)則,確定活動方式、程序和時間,規(guī)定職責和權力;二是村務公開制度。要在村務公開的組織、內容、陣地、形式、程序、制度、檔案、監(jiān)督、整頓等十方面進行規(guī)范,變“要我公開”為“我要公開”;三是村規(guī)民約制度。要以黨和國家的法律、政策為依據,從實際出發(fā),把握好個別和一般的結合點,制定出一套上合國家法律,下合村情民意,具體可行的村規(guī)民約。四是解決好制度化、規(guī)范化問題。在建章立制的過程中,應注意可操性,對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應怎么樣做,不應怎么樣做,做出明確規(guī)定,并盡可能進行定量分析,使之既便于遵守執(zhí)行,又便于檢查監(jiān)督。
其次,要建立健全監(jiān)督機制。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既是依法治村重要標志的組成部分,又是實現依法治村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重要保障。一要明確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抓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克服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傾向,要把抓好這項工作作為各級各部門有關責任人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責任,兌現獎懲,進一步調動工作積極性;二要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提高基層干部的法制觀念和民主意識。要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促使其轉變思想觀念,適應新形式下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要求,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正確執(zhí)行政策,堅持依法辦事,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三要加強民主監(jiān)督,做到“三結合”,“兩突出”!叭Y合”就是政務公開與黨務公開相結合,政務公開與查處反饋相結合,政務公開與發(fā)揚民主相結合。“兩實出”就是在內容突出重點,即重點公開大事、要事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在方法上真正監(jiān)督。同時要建立干部廉政制度、民主評議村兩委成員制度,加強基層干部的持為約束。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消除舊的傳統(tǒng)觀念和人治影響,樹立法制意識,也需要長期的過程,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作長期規(guī)劃,長遠打算,善于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逐步強化人們的法治觀念。
【實施依法治村方略的思路和對策】相關文章:
××實施經營城市的思路對策08-12
實施經營城市的思路對策08-15
實施“工業(yè)立縣”戰(zhàn)略的思路及對策研究08-12
淺析*區(qū)城鎮(zhèn)建設與發(fā)展的思路和對策08-12
發(fā)展“機電一體化”的思路和對策08-06
企業(y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與對策08-12
村發(fā)展思路報告08-21
《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教學設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