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課文《鹿和狼的故事》綜合資料
一、詞語積累
1、蔥郁:(草木)青翠茂盛。如:村東有一大片蔥郁的松樹林。
2、生機勃勃:生命力、活力旺盛的樣子。如:春天到了,大地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寵兒:比喻受到寵愛的人。如:掌握高科技的學者是新時代的寵兒。
4、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如:狼被消滅光了,鹿也難逃厄運。
5、茍延殘喘: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如:草原沙漠化了,幸存的黃羊也只是在茍延殘喘。
6、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很厲害(多含貶義)。如:爸爸把我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了。
7、罪魁禍首:罪惡行為或禍患的首要分子。如:全球氣候變暖是許多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
二、近反義詞
近義詞:相!喾纯刂啤拗
反義詞:弱小——強大善良——兇殘
三、難句講析
這與人們對狼和鹿的認識似乎是相悖的。
這句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看做是過渡句。句中的“這”指代前邊的內容,即為了保護鹿而消滅狼,但狼被獵殺之后鹿卻成為了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而且數(shù)量銳減!芭c人們對狼和鹿的認識”“相!,是緊接著這一句所要論述的,人們傳統(tǒng)的認識是:“狼是兇殘的,所以要消滅,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護。”事實上,消滅了狼并沒有起到保護鹿的作用。所以說這與人們的認識是相悖(相違背、相反)的。
四、難段講析
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這一段是全文的總結,講的是凱巴伯森林中發(fā)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這道理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類不能只根據(jù)自己的利益和片面認識去判斷動物的善惡益害,去決定哪種動物該保護、哪種動物該消滅;鹿和狼都有生存的權利,它們同時存在才能保持生態(tài)平衡;人們如果不尊重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權利,生態(tài)平衡就會被破壞,人類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和懲罰。
五、篇章學習
課文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開頭到“病鹿在茍延殘喘”),講凱巴伯森林中發(fā)生的狼與鹿的故事。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講鹿和狼與森林的關系。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講人們對狼與鹿的認識同現(xiàn)實相悖。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總結全文,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
本文用不容置辯的事實來說明一個道理,生動、深刻,很有說服力。
【六年級課文《鹿和狼的故事》綜合資料】相關文章: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03-02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03-09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03-28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03-2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03-23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03-08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鹿和狼的故事》06-21
《狼和鹿》教學反思03-20
《狼和鹿》語文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