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血化瘀治則及臨床應用
內容:
活血化瘀是祖國醫(yī)學治療大法之一,是血瘀證的特有治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同疾病斗爭積累的寶貴經驗,已形成系統(tǒng)的理法方藥,以指導辯證施治。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進行異病同治開辟了卓有成效的途徑。
瘀血學說始于《內經》。漢代張仲景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制訂了不少活血化瘀的方劑: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治蓄血證,鱉甲煎丸治瘧母,桂枝茯芩丸治婦人癥病,下瘀血湯治腹中干血及經水不利等。又如宋代《局方》的失笑散治后心腹痛,金·李果《醫(yī)學發(fā)明》的復元活血湯治從高處墜下,惡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明·龔信《古今醫(yī)鑒》消瘀飲治瘀血腹痛;其子龔遷賢《壽世保元》活血湯治死血腹痛,痛處不移;清《醫(yī)宗金鑒》桃紅四物湯治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和痛經;陳修源《時方妙用》丹參飲治氣滯血瘀導致了的心腹胃脘痛等,及至清,王清任《醫(yī)林改錯》,由于他敢于疑古,勇于創(chuàng)新,重視實踐,對活血化瘀學說有重大貢獻,制訂了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他還用補陽還五湯主治半身不遂;身痛逐瘀湯主治痹癥諸痛;癲狂夢醒湯主治癲狂;古下瘀血湯主治血臌,其治療范圍更加擴大,他用當歸、赤芍、川芎、丹皮、桃仁、紅花、蒲黃、五靈脂、沒藥、地龍等活血化瘀藥外,還配合柴胡、玄胡、香附、枳殼、烏藥、小茴香、麝香等理氣通絡藥。這些方藥都具有活血化瘀散結通絡的功效,適用于瘀血凝滯所致的各種疾病,這是《內經》“結者散之”,“留者攻之”和“血實者決之”等治則的具體運用。
我們近幾十年來在臨床實踐中,根據(jù)歷代醫(yī)學家的上述理論,運用活血化瘀與其他治則的辯證關系,治療了一些過去認為無法治療或難以治療的疾病。
(一)開竅通絡與活血化瘀法治療顱腦損傷
我們認為腦震蕩、腦挫傷和腦裂傷等均為瘀血證,用赤芍、川芎、當歸、桃仁、紅花活血通絡,蔥姜通陽,麝香,石菖蒲等芳香開竅,活血散瘀組成復方,通過通絡開竅,行氣活血,是從王清任的通竅活血湯化載而成,為顱腦損傷治療有效的方劑,對痊愈出院者,經過幾年隨訪,均無頭暈頭痛等后遺癥,且能照常工作。
例一:劉××,男,46歲,住院號:33021。被火車撞傷,深度昏迷14小時,于80年1月19日6時收住外科。查:體溫36.4℃,脈搏12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壓100/80毫米汞柱,深度昏迷,雙側瞳孔小,對光反射存在,眼瞼水腫,且有瘀斑,鼻筷有瘀血,頭皮裂傷,外耳道無血及腦脊液流出,心律整,無雜音,雙肺可聞及粗大鼾聲。診斷:腦挫傷,因無開顱探進指征,采用脫水,降低顱內壓,抗感染及支持療法,住院21天,病情稍有好轉,但仍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遂結合中醫(yī)治療,開竅通絡,行氣活血。通竅活血湯加減:麝香0.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桃仁9克,生姜2片,蔥白兩根,九劑,神志漸趨清楚,能簡單答話,僅感頭暈頭痛,無嘔吐,進食正常,能下床活動,住院47天,痊愈出院。隨訪三年,能政黨工作,無頭暈頭痛等后遺癥。
例二:張××,女,42歲,職工,住院號:47299,騎自行車跌倒,昏迷紅二十分鐘,劇烈頭痛,嘔吐4天,于1982年1月19日收中醫(yī)科。查:體溫37.1℃,脈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8/70毫米汞柱,神志模糊,急性痛苦病容光煥發(fā),頭枕部、頂部和額部有明顯壓痛,診斷:腦挫傷。治以開竅通絡,行氣活血。通竅活血湯加減;麝香0.6克,當歸12克,赤芍9克,桃仁6克,生姜三片,蔥白三根,二劑,嘔波士頓止,進少量半流汁,仍頭暈頭痛,繼守上方十劑。頭痛止,能下床活動,食欲增進,住院35天,痊愈出院,隨訪一年,能正常工作,無后遺癥。
例三:翁××,男,26歲,工人。住院號:31667,從行進的機動三輪車上跳下,左手及鼻唇部著地,當即昏迷,于1978年10月27日下午半收外科。查:體溫38.7℃,脈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30/80毫米汞柱,神志模糊,煩躁不安,瞳孔等大對光反射存在,左頭頂有3×2厘米的傷痕,鼻及上唇擦傷,左腕擦傷腫脹明顯。診斷:腦挫傷。治以養(yǎng)血安神,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湯與歸脾湯化裁:棗仁15克,遠志9克,石菖莆6克,郁金9克,當歸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枳殼9克,苡仁30克,茯芩15克;8劑。神志清楚,頭痛身痛減輕,精神尚可,食欲增進,二便調和,能下床活動,住院23天。痊愈出院。隨訪二年半,能正常工作。
(二)通里攻下與活血化瘀法治療爭腹癥
急腹癥常見腹痛,腹脹,便結等,多屬六腑等病象,腑的功能是以下行通降為順,以滯塞上逆為病,即所謂“不通則痛”,因此,“以通為用”是治療急腹癥的總則,我們根據(jù)《金匱要略》“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膿未成,可下之……大黃牡丹皮湯主之”。靈活運用清熱解毒,通里攻下與活血化瘀等藥組成復方,治療20例急性闌尾周圍膿腫,均獲滿意療效。(見附表)
附表 急性闌尾炎與闌尾周圍膿腫治療總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
藥物
療效
胡××
男
35
61334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銀花,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
4劑愈
夏××
男
59
63585
大黃,赤芍,桃仁,冬瓜仁,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苡仁
5劑愈
秦××
女
46
64167
大黃,丹皮,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
4劑愈
陳××
男
45
63598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銀花,連翹,敗醬,紅滕,苡仁
5劑愈
周××
男
12
63618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制附片
4劑愈
龍××
男
51
63838
大黃,丹皮,赤芍,桃仁,蒲公英,厚樸,枳殼,苡仁
6劑愈
嚴××
男
40
64353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附制片,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
3劑愈
杜××
男
21
63650
大黃,丹皮,冬瓜仁,蒲公英,地丁,當歸,白芍
5劑愈
夏××
男
27
63347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附制片
4劑愈
楊××
男
34
66475
大黃,丹皮,桃仁,蒲公英,地丁,二花,連翹,敗醬,苡仁
5劑愈
王××
女
23
65032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連翹,地丁,敗醬,苡仁
7劑愈
鄭××
男
30
6438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蒲公英,地丁
7劑愈
陳××
男
24
63384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二花,連翹,蒲公英,地丁
3劑愈
倪××
男
45
6414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蒲公英,地丁
6劑愈
余××
女
30
63899
大黃,丹皮,桃仁,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制附片
6劑愈
楊××
男
37
63155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二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桔梗
5劑愈
曾××
女
22
66666
大黃,丹皮,冬瓜仁,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苡仁,地丁
6劑愈
鄭××
女
25
63289
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蒲公英,地丁,敗醬
4劑愈
陳××
男
42
64472
當歸,赤芍,冬瓜仁,制附片,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
9劑愈
孔××
女
50
63332
銀花,連翹,當歸,赤芍,蒲公英,地丁,敗醬,苡仁,制附片
8劑愈
(三)清熱解毒與活血化瘀法治療急性乳腺炎和乳房膿腫
魏×× 女,25歲,工人。住院號:4714。雙側乳腺反復腫痛四月。產后四天雙側乳腺腫痛,畏寒發(fā)燒,用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等治療效不顯,近兩天左側乳腺腫痛加劇,伴高燒。于1982年1月7日收中醫(yī)科。查:本溫39.7℃,脈搏124次/分,血壓110/80毫米汞柱,咽部輕度充血,左側乳腺紅腫,有明顯壓痛,右側乳腺外下象限有壓痛,脈滑數(shù)有力,舌質紅苔薄黃。診斷:雙側乳癰,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五味消毒飲與薏苡附子敗醬散化裁:銀花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王不留行9克,青皮12克,陳平12克,漏蘆12克。兩劑。體溫正常,雙側乳腺疼痛明顯減輕,左側乳腺內下象限紅腫消退,內上象限可觸及4×4厘米腫塊,無明顯波動感,右側乳腺未觸及腫塊,無壓痛,舌質紅,苔黃,脈弦繼上方六劑,雙側乳腺不再疼痛,腫塊消失,食欲可,體溫正常,苔微膩,脈緩,痊愈出院。
(四)清熱解毒與活血開竅法治療急性篩竇炎
劉××,女19歲,工人。住院號:48837。因前額頭痛,眼睛發(fā)脹半個月,伴農鼻涕三天,曾用青霉素,鏈霉素,滴鼻凈等治療,疼痛未減,4月10日副鼻竇華氏位片:左側篩竇密度增高,邊緣不清,左側額竇上緣欠佳。意見:左側篩竇炎。于1982年4月13日收中醫(yī)科,診斷:鼻淵(急性篩竇炎)治以清熱解毒,活血開竅:蒼耳子12克,辛夷花9克,白芷9克,枸杞12克,菊花12克,銀花12克,地丁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細辛1.5克,五味子9克,15劑。前額疼痛消失,食欲可舌質淡紅,苔菁白,脈弦。繼守上方治療,于5月14日拍片:額竇,雙上頜竇及篩竇各竇腔清晰,住院32天,痊愈出院。
(五)益氣健脾與活血化瘀法治療胃十二指腸復合多發(fā)性潰瘍
江××,男,36歲,干部,住院號:20301。上腹部疼痛,吐酸一年余,反復黑便7次,曾因上消化出血,在內科住院6次,近一月來上腹部疼痛加劇是。于3月26日作胃鏡檢查。診斷:胃十二指腸復合多發(fā)性潰瘍。于1982年3月30日收中醫(yī)科。查:體溫、血壓正常、心肺正常,腹軟,劍突下有輕度壓痛。治以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白芨15克,杭芍15克,玄胡15克,烏賊骨28克,黃芪15克,焦白術12克,山藥15克,麥冬12克,干姜6克,肉桂9克,地榆炭15克,厚樸9克,18劑。上腹仍有隱痛,睡眠欠佳,舌質炎紅,苔薄黃而膩。守上方去山藥,干姜,地榆炭,厚樸,加棗仁15克,遠志9克,砂仁6克,佛手9克,20劑。腹痛消失,不吐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住院48天,痊愈出院,隨訪一年,無復發(fā),能正常工作。
(六)清熱利濕和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痢疾
例一:吳××,男,21歲,農民,住院號:13531。腹痛里急,痢下赤白,紅多白少,日達10余次,時發(fā)時止,已10余年久治難愈近二月加劇,伴頭暈心悸,胸悶不饑,腰酸背脹,神疲乏力,口不干渴,小便如常。大便常規(guī):有阿米巴包囊體,細菌培養(yǎng)陰性,于65年4月28日收傳染科,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白頭翁湯與芍藥湯化裁:白頭翁15克,秦皮9克,黃柏15克,黃連6克,黃芩9克,二花15克,連翹9克,葛根15克,當歸9克,赤芍9克,木香6克,地榆炭9克,21劑。癥狀消失,在便常規(guī)三次正常,細菌培養(yǎng)陰性,痊愈出院,無復發(fā)。
例二:余××,男,25歲,教員,住院號:13265。腹痛里急,下痢后
重,大便稀溏,日達4至5次,時發(fā)時止年余,久治難愈近月加劇,于1965年3月29日收傳染科,大便常規(guī)有阿米巴包囊體、吞噬巨細胞與膿球,大便細菌培養(yǎng),有福來氏痢疾桿菌生長。診斷:慢性細菌痢疾與阿米巴痢疾。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葛根芩連湯與芍藥湯化裁:葛根15克,當歸9克,赤芍9克,山楂炭15克,木香6克,14劑,癥狀消失,大便常規(guī)三次正常,細菌培養(yǎng)陰性,痊愈出院,無復發(fā)。
近幾十年來,有關活血化瘀臨床應用的報導較多,我們認為把辯證與辯病有機地結合,取長補短,更全面常握疾病的實質,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使祖國遺產的重要治則;钛龇ǖ玫礁蟮陌l(fā)展和提高。
【活血化瘀治則及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各種手術縫線的臨床應用08-05
腦室外引流臨床應用08-05
“無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08-23
“蟻蝎蠲痹丸”治“類風關”臨床特色08-05
治庸治散治懶工作匯報08-24
治庸治懶治散心得體會08-24
試論穴位藥物療法的臨床應用和作用機制08-05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自查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