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后感(精選1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百年孤獨》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年孤獨》讀后感1
《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這部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作,使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寫到這七代人如何從一無所有到飛黃騰達再到衰敗沒落,也寫到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
故事的開頭這么描述: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神奇的一句話,竟然把昨天、今天、明天都寫在一起。
而我可能會這么描述:多年以后,當困意來襲,我將會回想起在一個寂寥的午夜或凌晨我合上《百年孤獨》之后那種難以名狀的情緒。
此后中國讀者這么描述:多年之后,當中國作家寫下自己小說開頭的時候,將會回想起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正如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深受其影響,在看了《百年孤獨》后,大叫“我知道怎么寫小說了”。甚至嘆息道:
我讀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
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么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很多人第一遍閱讀時表示看不懂,糾結于人物間的復雜關系,糾結于時間線的不斷跳躍,但發(fā)現(xiàn)作為睡前讀物竟然有驚人的催眠效果。
但其實把握好“孤獨”和“魔幻”兩個核心即可,其他的不必過分糾結。
相似的人,相似的'孤獨
布恩迪亞家族漫長歷史上,七代人有一個重復命名的傳統(tǒng)。
后代如果是男孩要么叫奧雷里亞諾,要么叫何塞·阿爾卡蒂奧。而所有叫奧雷里亞諾的都性格孤僻,但頭腦敏銳,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爾卡蒂奧的都性格沖動,富于事業(yè)心,但命中注定帶有悲劇色彩。
如果是女孩則叫蕾梅黛絲,極其美麗,卻又天真,一方面被認為智力發(fā)育遲緩,另一方面卻又被認為是最有智慧的人。
家族的第一代人,在馬孔多建立了村莊,并創(chuàng)立了布恩迪亞家族。
家族最后一代人,雖然破譯了羊皮卷,卻沒能扭轉(zhuǎn)家族孤獨的命運。
對于布恩迪亞家族來說,七代人如此繁多,其結局卻又如此相似,也許唯有孤獨才永恒。
對于馬孔多村莊來說,百年的歷史,其宿命卻是一夜被抹去,體現(xiàn)了真正的百年孤獨。
因為孤獨,所以魔幻
布恩迪亞這個百年家族,直到他們的第七代出世,每個人都很孤獨,都是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內(nèi)心沒有人走進,才使得一個個人在這個大家庭里干出很多魔幻又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為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xù)自己的寂寞。而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故事的魔幻一方面體現(xiàn)在人物的行為和安排上。在閱讀時,經(jīng)常你的印象里他已經(jīng)死掉了,可是在今天的情節(jié)中他又再次出現(xiàn)了。
正如文中說的:一個人不是在該死的時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時候死。
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在外部環(huán)境上。但這種魔幻又讓人覺得很真實,細細品來并不突兀。
唯有孤獨永恒
整個家族與孤獨抗爭了整整一百年,卻始終不得要領,不懂如何擺脫這種孤獨,最終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而書中也暗示了:擺脫孤獨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有愛情”。
正如人總是要找和自己靈魂相似的人!找個懂得自己內(nèi)心的人,因為愛情需要心靈上的相通。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而從茫茫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是孤獨的。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xiàn)實,唯有孤獨永恒。
而人生的秘訣不是別的,是跟孤獨簽訂體面的協(xié)議。
《百年孤獨》讀后感2
在茫茫人海中,我卻如同生活在沙漠里,只有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閱讀寫作,和自己的心靈對話。也許,這就叫做孤獨。
在短短的一年中,我的性格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以前的活潑開朗變成這樣沉默寡言。我想這段時間我已經(jīng)帶給人們太多的不快樂了。好像和誰說話都明顯的帶有火藥味了。人們都說我變了,不是以前那個親切隨和的人了。
不過我實在忍不住要說。也許這樣說了心里好受一些。真的。我找到一張紙就會不斷的寫下去,現(xiàn)在就是這種感覺。有一種想一吐為快的感覺。
此刻,就如同跟朋友一起在外面喝酒時的情景。我不高興。朋友們總是設法寬慰我。他們默默的坐在那里,聽我講述一個人的心情故事。一任酒杯在手里舉起滑落。啤酒的味道真好,能替人解除煩惱。真的。當幾杯啤酒喝了之后,我已經(jīng)不能思考了,也許,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才能安靜的入睡。夜太長了,我怕我在深夜里醒來!所以我寧愿每晚睡晚一點。也許,這樣可以把夜晚的時間擠得短一些。然后在第二天很早起床。這樣,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白天,每天都生活在陽光里。
最初我還以為能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得到一些安尉。沒想到人們過得比我還不快樂。我想跟她痛痛快快的聊聊,聊一些屬于互聯(lián)網(wǎng)上或者其它世界才會有的快樂。一個在心靈深處構思的世外桃源?墒菦]想到,我?guī)нM自己苦心營造的快樂桃源的人卻都需要我的安慰。
有的失戀,有的失業(yè)。有的因父母不和,痛苦,孤憐。我試著為他們一一排解。我想,自己心靈的痛楚卻可以作為別人的心靈的試劑。居然能讓我成為一個稱職的業(yè)余的心理醫(yī)生。我想,如果別人快樂,我也就應該得到快樂了。我是這樣想的。因為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人能夠給我?guī)砜鞓贰3俏乙呀?jīng)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建立起自己的完美人格?墒牵@太難了。而且這一切都是一個人默默的摸索。在一片不屬于自己的天空中尋找一方凈土。
我思考,我困惑。當初對朋友們說出這句話時,他們都覺得很經(jīng)典,其實當時我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不曾想到,這也許是大部分人的狀態(tài)。也許,如果一個人只默默的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就行了。何必想那么多呀。不思考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無憂無慮。
其實人活在這世上,怎么可能無憂無慮?
17歲以前我也曾無憂無慮。因為那時我沒去想自己怎樣生存,怎樣發(fā)展的問題。只想到自己怎樣分配這一周的時間,應該學些什么?我交了幾個好朋友,我也不感到寂寞。心情一直非常愉快,做事也得心應手,自信心十足。我感到很滿足。所以很快樂。我不吸煙不喝酒。每天都堅持看書,我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與別人愉快的交流著。我的確很快樂。
愛情會使人幸福,也會使人淪落。但這一切并非對方的錯。愛情本身并沒有錯。錯的只是一個人的意志,一個人的情緒。受到這種控制力的'強烈干擾,會使一個人徹底的改變。
挑剔,指責,冷漠,率真,輕浮。
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而顯得悲哀。一個上升的,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一個人卻不思進取,安享于毫無創(chuàng)意的生活。感覺時間在慢慢推移,而一個人的意志卻不斷的衰減直至消失。生活。不應該遷就這種人,為什么給我這么多空間讓我慢慢做一些事情。為什么不及早把我淘汰掉,讓我受這種痛苦? 時間會沖淡一切,而人生卻承擔著太多的責任。還有很多事情都還沒有開始。正因為沒有開始,才看不到結束。沒有計劃的人生太可怕,沒有目的的旅行,會不會把我們引入人生的死角?
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我想得到什么?我能給人們帶來什么?
常常這樣想。自己問自己,但沒有回音。四周只有一片寂靜。
我沒有朋友,是因為我放棄了朋友。我沒有事業(yè),是因為我放棄了事業(yè)。為了微不足道的愛情,我們都做了些什么?
為什么會愛上一個人?為什么會接受別人的愛?而又為什么不能接受別人的告別?
寂靜的夜空,沒有一點回聲。
我感到很寂寞。
也許,寂寞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百年孤獨》讀后感3
一個人待上一百年,不叫孤獨。拒絕把心敞開,哪怕一天,就是孤獨。
這是一個傳承著孤獨血液的家族,不斷的死亡和綿延的恐懼連接了整個故事:“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后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孤獨像是布恩迪亞家族的家徽,每一個成員都自覺或不自覺地佩戴著它。他們的孤獨千奇百怪,作者馬爾克斯曾這一切說歸根到底只是布恩迪亞家族的人不懂愛。
孤獨開始于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他年輕時熱愛科技、天文與地理,曾將家中最值錢的一頭騾子和一群山羊換了兩塊兒吉卜賽人的磁鐵;年老后意志模糊,被家人捆綁在栗子樹上才能活著,最終老死。不被理解的孤獨就像一只手,慢慢地一寸寸深入喉嚨將他掐死,家人都以為他癡迷于吉卜賽人不著邊際的理論和科技,以致于發(fā)了瘋,從頭至尾,甚至連他的妻子都不曾理解他一丁點兒。
第二代老大何塞·阿爾卡蒂奧在家中被槍殺:“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擊中了他,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過了整個馬孔多,避開了所有人的眼睛,繞過容易被弄臟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廚房忙碌的烏爾蘇拉面前”。他在書中是個冷酷、霸道、甚至有些呆滯的大塊頭,曾與麗貝卡有著情感糾葛,不知是他殺還是自殺,但這場死亡一定源于情感問題。
第二代老二奧雷里亞諾是一個在娘肚里就會哭,睜著眼睛出世,賦有預見事物本領的少年,他像父親一樣沉默寡言,整天埋頭在父親的實驗室里做小金魚。他一生遭遇過14次暗殺,73次埋伏和1次槍決,均幸免于難,當他認識到這場戰(zhàn)爭是毫無意義的時候,便于政府簽訂和約,停止戰(zhàn)爭,然后開槍自殺,可他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他曾與17個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個男孩。這些男孩都不約而同尋根,卻被追殺,無人幸存。奧雷里亞諾年老歸家后,每日煉金子做小金魚,每天做兩條,達到25條時便放到坩堝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親一樣過著與世隔絕、孤獨的日子,一直到死。他的寓言能力本身就是個奇跡般的標志,好像預示了他一生歷經(jīng)災難卻總大難不死,被對蕾梅黛絲的愛所困直到老死。他不能放下這深沉的愛,不能就這樣忘記暴斃的妻子,以致于他的愛越來越趨于畸形。
父子三人是孤獨的源泉,他們的孤獨感染了后代、妻室和旁系親戚。
有無法融入布恩迪亞家族,在內(nèi)心充滿渴望與孤獨時瘋狂地吃著泥土,最后孤獨終老的麗貝卡,書中說是“她深愛之人在遠方腳踏土地,而她將土吃入腹中,就會獲得心中的救贖”這是由多么極端的愛所導致的奇怪現(xiàn)象;有年老時預感自己將被死神帶走,于是開始為自己織壽衣,織成后死亡的老處女阿瑪蘭旭第二,她一開始極度渴求被愛,嫉妒到甚至誤殺蕾梅黛絲,而此后她又是多么冷漠的拒絕愛人,背負著無限愧疚直到死亡。這個家族的后代也逃不過孤獨和死亡的感染病,而其中唯一一個叫人覺得溫暖,像秋初的太陽一樣帶來了一絲絲希望的阿瑪蘭旭第五,一個活力十足熱愛生活的較小美人,可她最終也與外甥結下不倫之情,生下帶有豬尾巴的奧雷里亞諾第七后大量失血而死。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不同性格角色的人,例如一個小孩,一個垂死的'老人,一個情敵,一名傷患,叛徒、胖子或啞巴,詩人,奸商,可能還有許多失業(yè)的游民。
但只要有人肯伸出雙手給予一個小小的擁抱,這個孤獨家族的命運也許會有那么一點不同。然而,這個家族生于孤獨,死于孤獨,一場颶風抹去了所有能證明他們生存過的痕跡。作者馬爾克斯以夸張怪誕的人物形象,一直灰暗陰沉的情感基調(diào)來講述了這個離奇的家族。布恩迪亞家族所擁有的孤獨不是靈魂高潔所帶來超常智慧和人格孤獨,而是人心之間不愿拆去隔閡,是一種“不懂愛”的孤獨。
“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作者馬爾克斯曾說。
愿無人再經(jīng)歷這樣冷寂的一生,愿人人團結一致,愿拉丁美洲的歷史不再上演。
《百年孤獨》讀后感4
對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這本《百年孤獨》,我一直以為會是一部大部頭,但是看完了之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節(jié)奏其實非常地快,馬不停蹄的,就已經(jīng)將一個家族百年間好幾代人的故事展現(xiàn)在了讀者的眼前。
有人說這部作品與《紅樓夢》有相似之處,我也覺察了個一二。
首先從整個小說的結構上來說,《百年孤獨》借由羊皮卷的密文詳細地記錄了整個布恩迪亞家族從建立到衰敗的整個過程,這與《紅樓夢》里空空道人從石頭上抄錄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兩部作品在敘述的順序在顛倒了一下,但是我們不妨也可以將其再顛倒回來,那么《百年孤獨》的開頭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子寫道:多年以后,一位吉普賽人路過馬孔多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幾卷掩藏于破壁殘垣下的羊皮卷,他輕輕的拾起來,上面的各種文字依然字跡清晰,他一卷接一卷地讀下去,一個龐大的布恩迪亞家族的興亡史展現(xiàn)在了眼前。他將故事抄錄并傳之與世,告知世人多年以前在這個叫馬孔多的地方,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第二點是兩部作品里都傳達出宿命論的意味。《紅樓夢》中第五回賈寶玉在太虛幻境里的所見所聞,便是整個家族里所有人(女子)的命運歸宿,只是賈寶玉也像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代成員一樣,一開始都沒有參透其中的奧秘。《百年孤獨》里吉卜賽人梅爾吉亞德斯所留下的羊皮卷就像是賈寶玉在太虛幻境里所看到的那些命運的讖語。家族的密碼早已寫就,命運的齒輪一旦開始轉(zhuǎn)動,一切便都按著早已安排好劇本的進行上演。而這直到了最后一刻,家族敗落得只剩下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一個人的時候,命運的安排者才將這一切冷酷的現(xiàn)實拋在他的面前。
這兩部作品肯定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兩部都是描寫家族的興衰史,都是寫盡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栋倌旯陋殹肺乙仓豢戳说谝槐椋都t樓夢》雖然了解的會要多一些,但遠遠不夠。不過這兩部都是值得反復品讀的經(jīng)典之作。
我在看《百年孤獨》的時候,越是到后面越是感到孤寂,感到命運的悲涼。小說里描寫的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晚年的孤獨,死亡時的畫面,都不由的引起人的深切同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曾熱衷于發(fā)動戰(zhàn)爭,不停地在小作坊里反復制作融化小金魚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他死的時候是這樣描寫的:他像只小雞一樣把頭縮在雙肩里,額頭抵上樹干便一動不動了。家里人毫無察覺,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點桑塔索菲亞·德拉·彼達去后院倒垃圾,忽然發(fā)現(xiàn)禿鷲正紛紛從天而降。上校的一生,追溯起來,我發(fā)現(xiàn)并沒有值得的事情,他的戰(zhàn)爭,他的小金魚,他的那些兒子們,都好像不過是為了消耗其一生漫長的時間。沒有人真正了解過他,就好像他不了解別人也不關心這個家族的命運。
要說這個家族里最勤勉的人,無疑是烏爾蘇拉。她的一生可真是全部都貢獻給了這個家族,為這個家族的'存續(xù)操勞了一輩子,甚至到了她失明的時候都還在為這個家族考慮!拔也恍辛,”她對奧雷里亞諾說,“我這把老骨頭管不了這么大一個家了!笨吹竭@里,這個家族唯一的支柱倒了,往后就再也沒有人可以讓這個家族興榮起來。烏爾蘇拉是讓人敬佩的,我可以說也是最讓人同情的,她的離開也是一種最大的解脫,從此再不必操勞,再沒有家族后輩將其當成玩具來玩耍,再不必忍受陰暗,螞蟻,水蛭的侵蝕。
《紅樓夢》里有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我在看《百年孤獨》的時候也想到了這句;蛟S人生本來就是亦幻亦真,所以也會有人說不必在意《百年孤獨》里所描寫的許許多多的奇幻事件,我想這本書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于人生命題的思考,我們何去何從,是否也有類似的宿命早已將我們的一生下了定本。
《百年孤獨》讀后感5
最終,那座名為馬孔多的城市,一如那紙古老的預言,消失在像圣經(jīng)所描述的颶風中。
初讀這本書時,我仿佛置身于了一個迷亂的世界,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腐朽的味道。一座與世隔絕的小鎮(zhèn),一個陷入了怪圈的家族,一場能下整整四年的大雨……當作者將它們將一切都拼湊在一起時,就變成了這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故事的開始,講述了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只要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與許多小說不同,它從一開始便將時間立于一個模糊的“多年之后”,無法判斷離現(xiàn)在多久,而當我再次翻頁時,卻回到古老家族尚未遷徙的地方,時光的隧道,連通了過去,指向了未來,卻在最后一頁,將一切都抹去,原來孕育了馬孔多的肥沃黑土,也只剩了那片古老的土地,如同命運跟你開了一個玩笑,走了許久的路連在了一起,是個規(guī)矩的圓形。
圓,在許多宗教說法中都有特殊的含義,比較共通的意義是無限的循環(huán),而布恩迪亞家族則是這個說法最真實的寫照,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烏蘇拉爾開始,它便是不斷被重復的下一代的名字,是無數(shù)后人像老一輩一樣醉心于性欲和迷茫,是子孫們死亡時面臨的種種離奇事件,更是對老一輩的孤獨和寂寞的延續(xù)。
假使以第一代的兩人為圓的開始,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即為男性后代的源頭,他的身上演繹了人性的性欲望、暴力、拜金等缺陷,而這種性格也被后代所繼承,同時也反映了人性中的斗爭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幾近瘋狂的求知欲。事實上這也正是造成他人生悲劇的重要原因――太過沉迷于理論以致甚至失去了和人交談的能力,他將自己困死在了名為求知的城中,最終被人們當作瘋子,吊死在了樹上。而烏蘇拉爾則代表了女性后族的源頭。比起缺點良多的丈夫,她勤勞,熱情,善良。她是家族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時間最長的女性成員。她努力改變家庭成員的命運,她也是唯一明白了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實際上從未愛過任何人,而阿姆蘭妲卻比任何人都深情的人。烏蘇拉爾的清醒是孤獨的,正印證了所謂“世人皆醉我獨醒”,烏蘇拉爾的透徹從不被人理解,她只能孤獨地看著無數(shù)親人走向深淵而無能為力。
在佛學中,有橫豎三世佛的說法,正所謂前世之因,今生之行,后世之果。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烏蘇拉爾既是一切的開始和源頭,也是未來無數(shù)事件的因由,他們身上的種種因果都在后代人身上一一呈現(xiàn),如果說家族第六代傳人奧雷連諾·布恩迪亞正是第一代何塞最大的因果——求知欲的體現(xiàn)者和承載者,那么和他相愛的阿姆蘭妲·烏蘇拉爾則是繼承了其先祖母守護布恩迪亞家族夙愿。這一對戀人仿佛是第一代那對開創(chuàng)者夫婦的影子,而困擾烏蘇拉爾當年的魔咒那個帶有豬尾巴的孩子,也由此出生。第一代人種下的“因”,由最像他們的后代了結。當蛇頭咬上了蛇尾的時候,這一個輪回也宣告結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圓的終點就是起點。在這個家族終結的時刻,什么都已發(fā)生,什么都未曾發(fā)生。
再次回到故事的開頭,又回到上校對冰塊的回憶。在全文中,‘冰’這個意像也重復的出現(xiàn),第一代的何塞曾夢想建造一座冰之城市,而霍賽·阿·布恩迪亞在看到了冰塊之后才明白了夢中鏡屋的含義。也許,馬孔多就如同一塊真正的冰,在太陽下折射萬千光華投影到地上,就像在放電影一樣,然而呈現(xiàn)的卻都是虛影,是鏡中紅花的虛影,是水中明月的虛影。
而冰,其實也只是水而已,僅僅擁有美麗而夢幻的外表,美好而易逝。當冰融化時,就只剩下了水,再也尋不見那座虛妄之城,再也見不到眾生悲喜。而當寓指著圣經(jīng)中摧毀一切的颶風來臨時,這座不曾存在過的幻之城市便再也不復存在了。
《百年孤獨》讀后感6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沒有序言的書。因為沒有序所以整本書唯一給出的概括就是“百年孤獨”!鞍倌辍迸c“孤獨”。
“孤獨”
其實我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在這個家族身上,比起孤獨,我感覺到的更多的是固執(zhí)。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沉醉于自己虛無飄渺的幻想中,烏蘇爾拉想振新家業(yè),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醉心于情欲,阿瑪蘭妲拼盡全力組織蕾貝卡的婚禮最后卻拒絕了與皮埃特羅·克雷斯的求婚……一代又一代,他們達成妥協(xié),卻鮮少有理解,直至死亡。他們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卻偏偏又無法放下也不可能放下與其他人尤其是自己家人與情人的聯(lián)系。一個學美術的朋友這么和我說過:“我感到孤獨的時候,覺得墻是單獨的,椅子是單獨的,我也是,一切都是完全立體的,構不成一個畫面!
百年孤獨里的人物也是這樣?伤麄兤旁诹艘黄穑x得那么近。尤其是奧雷利亞諾上校。他從開篇第一個詞開始出場,橫跨大本書。當他死的時候,馬爾克斯的妻子發(fā)現(xiàn)他在床上哭了兩個小時。他是這本書中最孤獨最有代表性的角色。他和身邊的人沒有共同點——除了孤獨,而孤獨是不能相互理解的。上校也是個很固執(zhí)的`人。然而他們的固執(zhí)又不同于堂吉訶德的固執(zhí)。堂吉訶德是為了他騎士的夢想去奮斗的,雖然他人在這種荒誕的犧牲中根本瞧不出意義來。但對他來說那是個崇高的目標,他真的熱愛騎士事業(yè),所以他從未親自品嘗過孤獨,他的孤獨是由塞萬提斯來品嘗的。但奧雷利亞諾上校的固執(zhí)卻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因為自負,也許天性使然,但有一點,他的生存從來都沒有特定的目的性。“我們打了那么多仗,就爭取到?jīng)]讓人把房子漆成藍色!彼恢罏楹味鴳(zhàn)。然而他又沒有一絲猶豫地發(fā)動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爭,就像他晚年固執(zhí)的做小金魚,做到25條就融掉,如此循環(huán)往復。所以堂吉訶德是荒誕的前進,只是旁人看不出意義,而他是荒誕的循環(huán),連自己也瞧不出意義來,宛如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將巨石推上山頂,重復的無意義的勞動。然而西西弗斯這么做是因為眾神的懲罰,而奧雷利亞諾上校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阿瑪蘭妲晚年也將自己關在屋子里縫紉,縫好了又拆掉。他們的重復,究竟是為了逃避孤獨,還是為了維持孤獨,來維持自己的自尊?然而他們的自尊卻又來自于自卑。上校用一個有一個決絕的命令來掩飾他內(nèi)心的無力感。于是他們被囚禁在這可笑卻無法擺脫的孤獨中。
“百年”
又一個關鍵詞,因為百年,所以漫長;也因為百年,所以有限。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馬爾克斯費勁心機去描寫布恩迪亞家循環(huán)的魔咒,人物日復一日重復的行為,相似的名字,相近的性格與命運……漫長百年中不斷的循環(huán)往復,最后偏偏說“羊皮紙上記載的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出現(xiàn),因為注定經(jīng)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來終結這一切?也許只有死亡才能結束孤獨?
可當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照妻子話向窗外望去的時候,他看到兩個孩子赤腳待在陽光曝曬的菜園里,某種神秘而明晰的力量將他從虛無縹緲的拉扯下來,帶領他的孩子去看望冰塊。多年以后,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面對行刑隊的時候,仍將會回想起父親打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也許那是他童年里唯一溫暖的記憶,雖然那時他還分不清冷熱。我想這種溫情可能是唯一能戰(zhàn)勝孤獨的東西。但比起將愛作為解決孤獨的藥方,馬爾克斯讓它變成一種更加深刻的孤獨。想愛而不敢卻不能,恰恰加深了他們的孤獨感。馬爾克斯描繪了徹骨的孤獨與溫暖的人情,卻不會給我們解決孤獨的辦法。但我們注定會去反抗,就像注定的孤獨。
《百年孤獨》讀后感7
“若干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奔游鱽啞ゑR爾克斯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開篇這樣寫道。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宣紙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
恰如《百年孤獨》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一樣,開篇這段話,馬爾克斯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脫離現(xiàn)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小說的情節(jié)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zhèn)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著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zhuǎn)盛,又由盛轉(zhuǎn)衰,一百年的歷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霍·阿·布恩地亞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于鄰居發(fā)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zhèn)馬貢多。
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著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zhuǎn)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領導的32次土著居民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女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碼,而這個密碼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女嬰,被螞蟻咬爛以后拖入了蟻穴。隨后,小鎮(zhèn)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作為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百年孤獨》以復雜的背景和離奇的情節(jié)鶴立于拉美文學史之林,作品充滿了理想的光輝。
遙遠的馬貢多小鎮(zhèn)上發(fā)生著離奇的事情:奧雷良諾領導了32次起義結果都失敗;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在晚年不斷地織裹尸布;奧雷良諾第二則是不斷地修理門窗;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要洗好幾次澡;小鎮(zhèn)馬貢多一場驟然而至的雨持續(xù)下了四年十一個月又兩天,此后十年,馬貢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亞家族的人對美爾加德斯的磁鐵癡迷不已并且反復上當;第七代奧雷良諾是一個出生就有尾巴女嬰,卻被螞蟻咬爛后拖進蟻穴;隨后一場颶風吹走了馬貢多小鎮(zhèn),吹走了一切,比那場持續(xù)四年十一個月有兩天的暴雨帶走的更多……讀起來總是給人很虛幻很縹緲如此不真切的感覺。小說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zhèn)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后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zhèn),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xiàn),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弊髡邔τ诼浜蠛陀廾恋膽B(tài)度是徹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場颶風隊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百年孤獨”,既是說拉美落后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tài):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
至于這以后,落后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xiàn),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彼^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現(xiàn)實,不管馬貢多發(fā)生的一切有多離奇古怪和撲朔迷離,都是取材于馬爾克斯對拉美現(xiàn)實的觀察和感悟。對夢想與光榮的向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xiàn)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百年孤獨》讀后感8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螞蟻吃掉。
該用什么樣的眼光來看待布恩地亞家族呢?漫長的幾代人之中,有手藝靈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聰明機靈的、有勇敢堅強的、有吃苦耐勞的、有光彩照人的……他們有堅毅的眼光,不輕易言敗的性格,無論是旅途勞頓的南征北戰(zhàn),還是通宵達旦的歡娛,他們都可以用他們特有的魅力吸引體態(tài)美麗,性格豐滿的女性。我無法看出這個家族有什么弱點,但他們最終也不過才經(jīng)歷了短短百余年,然后狂風襲來,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后代和關于他們的記憶,很快就那么無影無蹤。但卻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惋惜后悔的地方。
該用什么樣的眼光來看百年孤獨這本書呢?我不記得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特別興奮或者特別悲痛的心情,我覺得文字象水一樣在我眼前流過,即便是難以理解的家族譜,時而現(xiàn)實時而魔幻的寫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歷史……這些那些打亂我讀書節(jié)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當然地被我所接受,我仍然以幾乎不動的姿勢一頁頁地看下去,看的時候在想什么我并不清楚,就好像小時候放暑假剛剛睡醒的午后,我躺在地上看著墻上時鐘一分一秒走過。我沒有起床,也沒有在等待什么,我在干嗎呢?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議的,在讀這本應該不算是喜劇的故事時,我竟然涌起一種類似于平靜恬然的快樂。就好像我知道人終究會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陽光的瞬間,仍然忍不住微笑。
這是本沒有愛情卻非常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復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于情欲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這里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如果有充滿愛心的無聊人士,完全將這本書變成工具書,把名字起成《抵抗孤獨的一百種有效辦法》,換上藍色白色的書皮,寫好書腰,用大號字體和一點五倍行間距印刷,放在當當或者卓越的首頁進行熱賣推薦。
想來應該賣的比《百年孤獨》好許多才多。
矯情一點的句子里經(jīng)常會看見,在這個城市里,寂寞泛濫。其實吧,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時不時地出來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它說上一句笑話,你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陽光也有雨水,有愛情也有孤獨。其實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何必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抵抗它呢?寫一本書,做一次愛,去一個好地方,愛一個好姑娘,賺一百萬以后再賺一千萬……這些都不錯,但不要把這些變成抵抗孤獨的武器。不不不,各種各樣的體驗都不過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作為戰(zhàn)斗的籌碼白白被犧牲掉。孤獨無法抵抗,孤獨無法遺忘,孤獨不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變老衰弱,孤獨不會因為愛人增多而變淺薄蒼白,孤獨它在這里,不動不逃,偶爾出來說幾句冷笑話。
孤獨隨時出現(xiàn),我們能夠怎么辦?那就附和它笑幾聲羅。仔細想來,它并不是什么殘酷的敵人,它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陪伴著我們,而且將不離不棄陪伴到死神來到。它提醒我們珍惜眼前,它督促我們體驗人生,它使我們在成功的時候可以清醒,在失敗的時候淡然一笑。它讓我覺得許多東西值得試試看去爭取,也讓我覺得許多玩意沒什么大不了的。有些東西,從出生到死亡,別人無法體會,無法替代,無法奪走——孤獨就是其中之一,它流動在我的血銘刻進我的骨,它時而讓我活的熱烈,時而讓我安靜無奈——但我很高興我比想像中容易地接受了它,它讓我在一個人的時候,知道自己是誰。
浪漫是接受并享受無法改變的結果,浪漫是敢去玩一場必輸無疑的美好的仗,浪漫是情有所用,心有所屬,但同時不會遺忘自己是誰:請容許我介紹一直在教我如何浪漫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做孤獨。
《百年孤獨》讀后感9
與書相遇,其實同與人相遇一樣。人們常愿:“對的時間,碰見對的人”。是因為過往滾滾將你我塑造為了今日的你我,少了任何一段過往的時光,都不會是對方所期盼的人。
讀書亦然。用一顆心去靠近冰冷的文字,渴望從中得到共鳴,得到啟迪,得到跨越空間,跨越時間的超然友誼。十五歲讓你熱淚盈眶的薄本,二十二歲再讀未必會有同樣的感受,甚至隱隱為過往的眼淚而面紅。而十七歲那年隨意捧起卻覺無趣,隨之束之高閣的書,卻在歲月的流淌下,在某年深深叩擊著你的心靈。
第一次捧起《百年孤獨》,是在高中。關關新購之后,泡腳時吐槽里面人物重復而拗口的名字——何塞阿爾迪奧布恩迪亞,甚至還有什么第一第二的,弄得我們?nèi)滩蛔“l(fā)笑。在單調(diào)的高三生活里,何塞阿爾迪奧布恩迪亞,這個長長的名字甚至成為了我們一個不明意味的笑話。偶爾從口里吐出,看著其他人莫名其妙的表情,總是能樂不可支。于是抱著一種尋樂的心態(tài),我過些時日便將它借了過來。依稀記得它黑紅的封面,書脊因摩挲而略微發(fā)白。大抵是因為那時每天讀閑書的時間有限,每次翻開,望著書里的名字,總要花一番功夫去試圖接續(xù)人物關系。沒過一周,這種艱難而痛苦的嘗試,就以我的全盤失敗而告終,除如同漿糊一般留著幾個拗口的難以辨別的名字以外,并未感受到半點文學吸引。只覺得像是回到了小學不知幾年級被父親要求著初讀紅樓夢的日子,渾渾噩噩,味同嚼蠟,難熬非常。
放棄前,我特地關注了一下作者的名字。從此,馬爾克斯這個名字便深深烙在了我的腦海里。《百年孤獨》就此成為了一種難言的痛苦回憶,心中甚至生起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不愿再捧起。
說不出是什么緣由,硬要說,大抵是想克服一下心魔,于是三四天前倔強的下回了《百年孤獨》。熟悉的封面躺在灰白的紙屏中,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張牙舞爪。在外婆家的小凳上,就這樣開始了重讀。
斷斷續(xù)續(xù)讀了兩三天,前面的劇情多少有些印象,讀起來雖然順暢,但又有些枯燥。我甚至又開始擔心這次重讀能否遂愿,似乎熟悉的混淆感又隱隱浮現(xiàn)了起來。但不知從何時起,我忘記了紛繁復雜的關系網(wǎng),拋開了那拗口而重復的名字,漸漸地,夸張而狂野的魔幻現(xiàn)實面罩被揭開,我驚覺其背后是布恩迪亞家族一代代不同的悲劇,但貫穿始終的',卻是不變的孤獨。
羊皮卷,銀匠間,小金魚,裹尸布。無休無止的情愛與私通,交織著無休無止的怨恨與猜忌。那小小一間銀匠間,那薄薄幾卷羊皮紙,又留下過多少孤寂靈魂的指印。偌大一個家族,從未有過理解與共通,每個人唯有難以排解的,互不理解的,終生縈繞的孤獨。是孤獨招致了悲劇,而悲劇又招致了孤獨。
或許悲劇在他們自己看來,不覺是悲劇;蛟S孤獨者本身,鮮覺孤獨。但終會有一天,若孤獨的世界出現(xiàn)一個缺口,被壓抑的情感便會如火山般噴涌,孤獨會吞噬你,會讓你加倍加倍地試圖表達自己熱烈的情感,讓你奮不顧身,忘卻倫理,失去理智。
少年未嘗愁滋味,為作新詞強賦愁。
孤獨也是。盡管人生的路才短短幾程,也許幾年,幾十年后再回首,又會有不同的滋味,甚至會為今日的多愁善感暗自發(fā)笑。但近一年的我品澀到的孤獨,遠比過往所有都來的更多。漸漸意識到,沒人會陪你走過千山萬水,沒人會陪你跨過荊棘險灘,人生的路越走越孤獨,家人會支持你,朋友會鼓勵你,但都不曾了解你,正如你也不曾了解誰。熱鬧的歡聚背后,可能是一顆顆孤寂而渴望共鳴的心。孤獨是我們的起點,似乎也是人生漫程的必然歸宿。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愿我們找到自己的知音。
《百年孤獨》讀后感10
百年孤獨,一個很孤獨的名字。
全書講的是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生長在拉丁美洲的一部興衰史。與書名相合,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拉美是孤獨的。在這片印第安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純潔土地上,卻被殖民熱潮帶來的歐洲人復制“成功”的經(jīng)歷,被硬生生地拖入了永不前進、徘徊停滯的怪圈。
而這就一如馬孔多小鎮(zhèn)的故事。
從何塞·布恩迪亞夫婦因為斗雞的出走開始,馬孔多小鎮(zhèn)的上升期開始了。吉普賽人在這段時間頻頻來訪,為馬孔多帶來了知識和宗教。何塞和奧雷里亞諾在接觸新鮮的金屬冶煉、天文觀測知識時,都把這些銘刻進了一生的歲月里。在上校最后的日子里,不斷溶化又熔鑄的小金魚成了他唯一的依靠。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妙,像是蛋糕上的櫻桃。對更多知識的渴望促使何塞向外面的世界投入更多的幻想,“世界上正在發(fā)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nèi)栽谶@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本驮谒_辟大路的路程上,家人都認為他瘋了,把他吊在大樹上。而那吉普賽先知留下的羊皮卷則隱隱提示著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
當馬孔多小鎮(zhèn)上的人們逐漸增多,房屋逐漸高筑,長子阿爾卡蒂奧從海上歸來時,吉普賽人因為超過人類知識的極限而被上帝抹去,不再造訪。馬孔多進入了下降期。這時開始,由于原來維系家族和睦理解的.祖母烏爾蘇拉的神志不清,家族陷入了一片混亂。麗貝卡的搬出、奧雷里亞諾第二的放蕩與夫妻不睦、歐洲人以香蕉園為借口的全面入侵、上校的參戰(zhàn)及十七個被殺絕的兒子……馬孔多和布恩迪亞家族全然沒有之前的進取之意,變得孤獨、自閉。家族里的每一個人,都顯得痛苦而沉郁、不善表達。他們并不是惡劣,而是喪失了心。那截暴風洪水時災難性的列車后,四年十一月零二天的大雨,還有馬爾克斯上校一句孤獨滄桑的話語——
奧雷里亞諾,馬孔多在下雨。
自這四年開始,一切都亂了。直到長著豬尾巴的第七代被螞蟻吞噬,布恩迪亞家族才衰敗地終結。“馬孔多這個蜃景似的城鎮(zhèn),將被颶風從地面上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xiàn),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往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
最引人深思的,顯然是洗盡萬遍都不肯消褪的孤獨。
對于這樣的孤獨,我曾經(jīng)有一種出于個人的理解。何塞是家族的第一代,他的出走創(chuàng)造了馬孔多。而他卻有不可抑制的封閉與自大。上校和阿爾卡蒂奧第二同樣是這樣的人。烏爾蘇拉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者,對變化不顧時好時壞,不是一概消滅就是迫于形勢被動接受。別的人的內(nèi)心深處總藏著莫大的恐懼,恐懼去與他人相愛。緣何孤獨?我想是缺乏愛與被愛的力量。
然而對人物再次觀察,兩個蕾梅黛絲總是給予我震撼。第一個梅梅(上校妻子)并不缺乏這力量,相反,上帝賜予了她過分多的愛。而她卻芳年早逝。第二個梅梅(美人兒蕾梅黛絲)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愛人,在白衣包裹中羽化成仙了。她們與這籠罩在所有人心上的孤獨毫無瓜葛,卻都離去的如此早。從某種意義上,這兩個人注定不屬于這家族。
在經(jīng)過對作者的演講、拉美歷史的了解之后,我產(chǎn)生了第二種理解。作者說:“拉丁美洲既不渴望,也沒有任何理由去做一個隨波逐流的小卒!崩∶乐拊诤荛L一段時間內(nèi)飽受折磨。書中的描寫是真實的,五次戰(zhàn)爭和十七次軍事政變是確實存在的。作者寫此書的目的是鼓勵拉美人民轉(zhuǎn)變自己保守、封閉、盲目的思維方式,告別“孤獨”,學會愛,團結起來。他渴望一個烏托邦,“一個嶄新的無邊界的烏托邦將會誕生。在那里,沒有人可以決定別人怎么去死;愛情將成為現(xiàn)實,幸福將成為可能”。
但這鼓勵不單單指向拉美人民,我們都應該擁有克服孤獨、爭取愛、給予愛的勇氣。
上校在戰(zhàn)役結束的疲憊中嘆:“我們打了這么多年仗,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別把我們的房子涂成藍色。”而我們工作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留住彼時沒有孤獨、只有滿滿的愛的心。
《百年孤獨》讀后感11
黃昏時刻,夕陽將世界蒙上一層朦朧的顏色,圣潔的只屬于晚霞的孤獨光輝照耀在每一個存活在這個世界的人身上。人們?yōu)榛钪疾ǎ粩嘀貜椭?出生—死亡—出生"的過程,在生命的動蕩中起起伏伏,過著孤獨的人生,回憶著孤獨的過去。正如布恩迪亞家族不斷發(fā)展又不斷沒落而最后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這似乎是人生永恒的孤獨的輪回。"月盈則虧,盛極則衰"正是這世上每一樣事物變化的必然規(guī)律——沒有什么能獲得永生,亦沒有什么能在有生之年保持不變。
書中烏爾蘇拉曾迷信"名為‘阿爾卡蒂奧’和‘奧里亞雷諾’的人‘固然天生’有著不同",并列舉家族史上重復以這兩個名字命名的人,認為叫"阿爾卡蒂奧"的人都性格沖動,而名為"奧里亞雷諾"的人都性格孤僻。這看起來毫無邏輯卻實實在在成為了這個家族的現(xiàn)實——這何嘗不是一種輪回?布恩迪亞家族在歷經(jīng)六代以后誕生的"又一個真正的布恩迪亞",而整個家族從馬孔多的創(chuàng)始者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到最后"終結家族的神話般的生物",從一個人開始回到了一個人結束。
我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朱自清),每個人的人生似乎都只是從生下來就開始走向死亡,但我們身在其中,每個人的人生是何其不同。沿途風景依然百變,即使我們只是走向孤獨的無知游歷的旅客。
"我們終將孤獨"的確是無可否認的真理,但如果所有人都因為這個真理而丟掉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負,人類世界該如何發(fā)展,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又如何能宿命般走向最終的孤獨。林語堂寫過:"世間沒有一個人感到絕對的滿足…理想僅是一種相信另一世態(tài)的心境,不管那是什么世態(tài),只要和人類現(xiàn)在的事態(tài)不同就得了。"因為對自己終將孤獨地死去而感到不滿,所以不甘愿安守現(xiàn)狀,才會抱有活著的希望。
司馬遷遭受宮刑,從此喪失了將家族發(fā)揚光大的能力,更喪失了以男人的身份活著的尊嚴,若是他就此頹廢地走向孤獨,那中國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該由誰書寫?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但她沒有放棄,靠自己的努力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并學習針灸,成為不屈不撓的典范。經(jīng)歷過傷痛,倘若她從此因生死的輪回墮入黑暗,那她成為殘疾人后寫出的作品和成百上千被她鼓舞的人們將去向何方?
霍金21歲患上盧伽雷氏癥,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基本與活死人無異,如果他堅信每個人終將孤獨地死去而失去希望,何來今日《時間簡史》的輝煌和物理學的快速發(fā)展?
安于命運的人永遠不會被載入史冊,是因為他們寧愿把自己關入永恒的孤獨中度過人生。盡管我們無法避免這樣的孤獨的結局,但人生好壞與否并不止參照一個人是否死去,而是這個人作為宇宙大爆炸膨脹的一瞬誕生的處于孤獨輪回的生命,是否能在他短暫的幾十年間經(jīng)歷最精彩的故事,即使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他的一生也如"詩一般的度過去"(林語堂)。
我們?nèi)松慕Y局已定,不過是走向孤獨的路上。與其自怨自艾荒廢人生,不如抱有活著的希望一點點向孤獨走去。正如豐子愷所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看那天邊閃耀的金色太陽,即使它終將面對黑暗,走向孤獨,但無論朝霞還是夕陽都如此美麗,灑落在身上的金光帶著孤獨光輝,如此讓人心馳神往,令人無法拒絕。
"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jīng)干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摘自《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讀后感12
《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著名作品之一,他是哥倫比亞的著名作家,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可謂是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作者再現(xiàn)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這本說,是我比較喜歡的外國小說之一,第一次看的時候會有點吃力,花了一兩個月把它看完,但是還是有很多故事情節(jié)不是很清晰,等到第二次讀的時候,完全對故事的架構有了清晰地思路,并且也對布恩迪亞的家族史和馬貢多地區(qū)的衰亡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和讀其它書都很明顯的不同,很多的書籍都是在向人們宣揚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可是在這本書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孤獨和頹廢的氣息。即使如此,讀完《百年孤獨》我的收獲并不亞于任何一本宣揚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文學作品。
馬孔多多半是在下雨的,陰暗、潮濕讓種種欲望暗暗滋生。
然而有一雙眼睛,在這小鎮(zhèn)里洞察了逾百年,她就是烏爾蘇拉。
殺戮,專制,封建,就成了烏爾蘇拉所仇視卻無力改變的事實。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拉丁美洲幾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的統(tǒng)治下。政客們的虛偽,統(tǒng)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歷程不斷重復著怪圈,不是前進,而是徘徊。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曾向烏爾蘇拉抱怨說:“世界上正在發(fā)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nèi)栽谶@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彼麚碛兄鞯念^腦,強壯的身軀,是馬孔多的開拓者,文明之祖,卻因為深信“馬孔多外面的世界”而被捆綁在樹上直至死去;蛟S當時人民并不擁有像布恩迪亞那么優(yōu)秀,可當權者之下,扼殺人數(shù)也應該不少吧?“他痛苦地說:咱們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咱們會在這兒活活地爛掉,享受不到科學的好處了。”,我想,這算是坐著對當時的不滿和控訴吧。
我不知道孤獨象征著何物,也許是精神,也許是肉體。人類生而孤獨,死后靈魂也無法幸免。也許這個世界給予人類的唯一的一生必須背負著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隨形的孤獨。從這一點上來看,無人不孤獨。肉體、外在與表面是停留在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與無數(shù)人打著交道,生活在群體中。靈魂、內(nèi)在、卻是活在獨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獨立于肉體而存在的,思想能與外界分享、交流,可靈魂必須得到獨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層次的深化。就像奧雷里亞諾上校,他一生遭遇過14次暗殺,73次埋伏和一次槍決,均幸免于難,當他認識到這場戰(zhàn)爭是毫無意義的時候,便于政府簽訂和約,停止戰(zhàn)爭,然后對準心窩開槍自殺,可他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與17個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個男孩。這些男孩以后不約而同回馬孔多尋根,卻被追殺,一星期后,只有老大活下來。奧雷里亞諾年老歸家,每日煉金子作小金魚,每天做兩條,達到25條時便放到坩堝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親一樣過著與世隔絕、孤獨的日子,一直到死。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時不能返回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返了。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也只是過眼云煙!边@句話讓我反復讀過很多遍,生命的不可重來或許就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我們的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一瞬間的美好,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過去了就成了云煙,沒發(fā)生的也只是浮云。所以,我認為,作者的這種消極或許就是最積極的態(tài)度,值得每一個反思并且吸收其中的精華。
你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你。在我看來,作者除了憤慨,還有悲嘆?赡芪覀兙拖駮锩娴钠渲幸粏T,在孤獨中不斷徘徊,只要有那么一絲陽光,就能找到走出循環(huán)圈的門,生命必須有裂縫,如此陽光才能照進來。
《百年孤獨》讀后感13
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對抗虛無,卻渾然不知這就是虛無本身。
最近在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在大學時看過,只是模糊的記著一代又一代人命運的輪回,在當時年紀,只是對布雷迪亞家族命運魔幻般的相似好奇,但當最近生活漸漸的感到無聊時,不知怎么又想起了這本記憶中有趣的書,買了回來。剛讀之初,還是能被那種命運的變幻而吸引,可讀著讀著,心中生出越來越多的沉重,仿佛看到了這個家族都男人、女人們的瘋癲都是在對抗些什么?而腦海里總能回起他們平靜的時刻:阿爾卡蒂奧在被執(zhí)行槍決的時候,他放下了一生的恐懼,可以平靜的去回想自己的一生;貝麗卡當丈夫死去,將自己關在黑暗的屋子里,不再出門時,她也仿佛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找到了平靜。那么又是什么讓他們的瘋癲回歸到了平靜?
借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這個人物,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馬爾克斯是這么描述借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早年沉迷于父親留下的實驗室中,熟練掌握了金銀器的制作工藝,后來參加革命軍。他發(fā)動過三十二場武裝起義,無一成功。他與17個女人生下17個兒子,一夜之間被逐個除掉,其中最年長的不到35歲。他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他有一次被人在咖啡里投毒,投入的馬錢子足夠毒死一匹馬,但他仍然大難不死。他拒絕的共和國總統(tǒng)頒發(fā)的勛章。他官至革命軍總司令,從南到北,自西向東都在他的統(tǒng)轄之下,他成為了最令政府恐懼的人物,但從不容許別人給他拍照。他放棄了戰(zhàn)后的退休金,到晚年一直靠在馬孔多作坊中制作小金魚維持生計。經(jīng)過了這一切,留下來的只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孔多街道。”是的,他一生中留下的就是那些傳奇的故事和一條他的名字的街道,再無其他。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就足夠了,功名偉績,不足以嗎?可是,如果我們想象著進入到上校的內(nèi)心,去品味他的靈魂,我想,有一種味道是最重的,那就是孤獨!而且貫穿了整個家族一百年的歷史。這也是馬爾克斯想要表達的,或者是他的人生感悟:百年孤獨。
我們在上校的一生中,看不到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我們看不到那種在關系中體驗到的狂喜與平靜,而是由上;蛘哒f他的家族在一代代的復制的過程中演繹成了瘋狂。其實我們內(nèi)心尋求的很簡單,就是在愛人的懷里瘋狂,哪怕只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擁抱。在兩個相愛的人的生活中,這種瘋狂最終會被軟化,變成柔情、溫情,生活的點滴,卻處處發(fā)著璀璨的亮光。
也許會有很多人反駁,上校離開他的村子,去建立馬孔多,不就是一段不被接受的愛情嗎?可是,讓我們來看看。他和烏拉爾從出生起就被認為要在一起,并沒有彼此的相遇時刻,仿佛就應該那樣。而且在他們的一生中,唯一保持理智的就是烏拉爾,而上校一直瘋狂著,以至于烏拉爾說出:“忘了你那些瘋狂的新鮮玩意吧,還是管管你的`孩子吧,瞧瞧他們,自生自滅,像驢子一樣!碑敽稳、布雷迪亞照妻子的話做了,向窗外看到了兩個赤腳待在陽關里暴曬的菜園里的孩子時,他感覺從那一刻起他們才開始存在,從烏拉爾的咒語中誕生出來!弊阋钥匆,上校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個世界中沒有一個人,哪怕是自己的兒子。而他將一生都在這樣的世界里度過,這樣的一生只能用兩個詞來概括:瘋狂與孤獨。并且像一個魔咒般在他的家族中延續(xù)著。他們越是瘋狂的對抗虛無,他們越會感覺到孤獨,世界在他們心里其實就是虛無的,因為他們的心里沒有一個愛著的人居住著;蛘哒f,其實在這個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唯一存在的只有人: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關系才是真實,其他的一切都是虛無!權力、金錢、豪宅、美女無一例外,如不相信,去問問那些時日無多的人,他們這一生,最看重的或者說最遺憾的是什么,他們的答案一定與某個人有關。
我想,馬孔多的百年孤獨,有時也是我們的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讀后感14
“若干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奔游鱽啞ゑR爾克斯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開篇這樣寫道。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宣紙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
恰如《百年孤獨》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一樣,開篇這段話,馬爾克斯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脫離現(xiàn)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
小說的情節(jié)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zhèn)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著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zhuǎn)盛,又由盛轉(zhuǎn)衰,一百年的歷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又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簟ぐⅰげ级鞯貋喤c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于鄰居發(fā)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zhèn)馬貢多。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著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zhuǎn)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領導的32次土著居民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女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碼,而這個密碼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女嬰,被螞蟻咬爛以后拖入了蟻穴。隨后,小鎮(zhèn)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作為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百年孤獨》以復雜的背景和離奇的情節(jié)鶴立于拉美文學史之林,作品充滿了理想的光輝。遙遠的馬貢多小鎮(zhèn)上發(fā)生著離奇的事情:奧雷良諾領導了32次起義結果都失;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在晚年不斷地織裹尸布;奧雷良諾第二則是不斷地修理門窗;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要洗好幾次澡;小鎮(zhèn)馬貢多一場驟然而至的雨持續(xù)下了四年十一個月又兩天,此后十年,()馬貢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亞家族的人對美爾加德斯的磁鐵癡迷不已并且反復上當;第七代奧雷良諾是一個出生就有尾巴女嬰,卻被螞蟻咬爛后拖進蟻穴;隨后一場颶風吹走了馬貢多小鎮(zhèn),吹走了一切,比那場持續(xù)四年十一個月有兩天的暴雨帶走的更多……讀起來總是給人很虛幻很縹緲如此不真切的感覺。
小說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zhèn)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后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zhèn),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xiàn),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弊髡邔τ诼浜蠛陀廾恋膽B(tài)度是徹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場颶風隊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鞍倌旯陋殹,既是說拉美落后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tài):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至于這以后,落后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xiàn),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
所謂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現(xiàn)實,不管馬貢多發(fā)生的一切有多離奇古怪和撲朔迷離,都是取材于馬爾克斯對拉美現(xiàn)實的觀察和感悟。
對夢想與光榮的向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xiàn)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百年孤獨》讀后感】相關文章: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5-06
百年孤獨讀后感07-21
《百年孤獨》讀后感07-28
《百年孤獨》讀后感06-14
(經(jīng)典)《百年孤獨》讀后感08-07
百年孤獨讀后感07-22
《百年孤獨》讀后感05-22
《百年孤獨》經(jīng)典讀后感06-20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11-06
《百年孤獨》 讀后感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