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推薦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推薦度: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當(dāng)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1
今天要分享的書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高銘與不同類型的精神病人交流的過程。通過作者的描寫,我也像接觸到了這些人,加上自身的想象力,這些人還挺鮮活。書里的一些精神病醫(yī)師說過,不要去深究精神病患者的言論,聽聽就過,不然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精神病患者。但當(dāng)我看完整本書之后,回想那些精神病患者的言論,有時會覺得那些言論真的似乎并沒有什么問題。
正常人被評判為正常,是因為各種觀念思想與大數(shù)量的人群相同。正常情況里你不會因為想得太少而被說不正常,而你可能會因為想了別人都不會想的事情而被周圍的人覺得不正常。
“大家都這樣啊,你想這么復(fù)雜干嘛,你有病吧?”
每個成人的視角之間尚且存在區(qū)別,更不用提我們和與我們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們之間視角的差異。孩子很難以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我們也很少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你也遇到過“媽媽覺得我冷要穿秋褲”、“媽媽覺得我這時候不應(yīng)該談戀愛”等等類似的時候,但你不一定會照做,你已有了自己的判斷。孩子是還小,尚且需要我們的`引導(dǎo),但是過分的干預(yù),會不會限制孩子自身的成長呢?
我們在以成年人的視角告訴孩子什么東西重要、什么該記該學(xué)的時候,孩子們不一定能接受。這個該學(xué)啊,考試會用到的,那個學(xué)來干嘛,能給試卷加分么?歸結(jié)到學(xué)習(xí)動機,是“我想學(xué)知識”,還是“爸媽和老師覺得我應(yīng)該學(xué)知識”。所以很難說偶爾你在講什么東西的時候,學(xué)生心里也在想:老師有病吧,這種事情想這么復(fù)雜干嘛?
換位思考,不管在哪兒,不管對誰,都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能。
書里有一段話:“捉一只蟲子,放到另一棵樹上,它不會在意,它會繼續(xù)吃,繼續(xù)爬,它不會認識到周圍已經(jīng)不同了,它也不在乎是不是一樣,有吃的就好!
這是一只被放到另一棵樹上依然只顧吃東西的蟲子。我覺得說是說蟲子根據(jù)自己的本能只管吃,而不在乎自己在哪棵樹上,其實也可以引申到人身上。
人有時候也像這只蟲子,那“本能”就變了,變成了長時間來被外界灌輸?shù)挠^念,別人都這樣,那我也這樣。這或許是人融入群體自保的一種方式,但是完全如此的話,身邊是一批又一批一模一樣的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一些學(xué)生也像這只蟲子,“本能”是老師或家長給予、灌輸?shù)摹澳悴灰胩,照著我教的學(xué)。”學(xué)生提出的一些想法被外界以不正確的方式處理,久而久之,他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想,該怎么想,想的東西對不對,最后索性不想,反正會有人講的。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就此被抹了個干凈。
遇到問題,大家把處理的方法都給了孩子,怎么做也示范給了孩子。以后遇到問題孩子能否自己將遇到的問題轉(zhuǎn)化為學(xué)習(xí)過的問題,然后選擇怎么做,此處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路。如果把其他路都堵死只留一條應(yīng)付考試的路,這時候,到底是學(xué)到了知識,還是成為了機器?
當(dāng)人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錯誤地引導(dǎo)以致被抹平之后,它就變成了蟲子,外界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育里,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包容和正確且適當(dāng)?shù)囊龑?dǎo)很重要,把握得好,孩子的未來或許會更加有個性。老師和家長都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才能對孩子很好地負責(zé)。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2
讀完這本書,腦袋里就蹦出兩個字“刷機”,感覺就像自己被重裝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系統(tǒng),但卻又感覺毫無違和感、理所應(yīng)當(dāng),不過還處在混沌狀態(tài),會慢慢………慢慢理清楚的。
看這本書,你得確認自己思維夠開闊、三觀不正常、心理不正常(玩笑,哈哈),因為這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其中不乏有著淵博知識,邏輯高度嚴(yán)謹(jǐn)?shù)摹安∪恕。?yán)格來說:他們并沒有病,只是我們認為他(她)們有病,這個社會既定標(biāo)準(zhǔn)認為他們有病,他們只是孤獨!
其實我寫不出讀后感來,因為我覺得文字的力量有點孱弱,就隨便做點摘錄吧: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3.四維蟲子
女人的那兩個X都包含好幾千個基因!而且都是活動頻繁的,Y對X,幾十對好幾千!就憑這些,差別大了!女人比男人多了那么多信息基因!就是說女人比男人進化的高級多了!
對女人來說,男人就像猩猩一樣幼稚可笑。小看那一點基因信息?太愚昧!低等動物是永遠不能了解高等動物的!女人是外星人,遠遠超過男人的外星人!--7.女人的星球
我信奉惡魔,那又怎樣?自甘墮落算什么?我的存在,就是為了證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就沒有對比,就沒有光明。--8.最后的撒旦
宗教的存在,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把許多事情簡單化了。為什么會有人類呢?上帝造的。怎么造的呢?你管他呢,上帝無所不能,想造就造了。--14.角度問題
細菌的戰(zhàn)爭,人類甚至看不見。武器有什么用?你都不知道自己被入侵了。恐龍統(tǒng)治了地球兩億年,也許早就有了自己的“恐龍文明”,但是突然之間就滅亡了,很可能就是細菌們認為恐龍文明威脅到了自己,從而把之毀滅的。對細菌來說,毀滅一個文明,在建立一個新的文明太簡單了,反正都是被細菌奴役。--16.生化奴隸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空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風(fēng)的眼睛去看風(fēng),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你瘋了。--17.真正的世界
她曾經(jīng)把家里養(yǎng)的幾條很名貴的魚放了;A(chǔ)動機不是放生,比較復(fù)雜:因為養(yǎng)魚可以不想養(yǎng)貓狗那樣要定時喂或者要特別費心,養(yǎng)魚現(xiàn)在什么都能自動,自動濾水,自動投食器,自動恒溫,有電就可以幾個月不管,看著就成了。她覺得魚太悲哀了,連最起碼的關(guān)注都沒得到,只是被用來看,所以就把魚放了。那是她不久前才告訴我的。--21.雨默默的
有些現(xiàn)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種學(xué)科、各種知識都不能解釋的'話,那么對于剩下的那些解釋,不要看表面是否很荒謬或者離奇,都要學(xué)會去尊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證過程一定要謹(jǐn)慎仔細,不可以天馬行空。--33.永不停息的心臟
整篇推薦:四維蟲子、三只小豬(前篇,后篇)、女人的星球、飛禽走獸、時間的盡頭(前篇,后篇)、超級進化論、迷失的旅行者(前篇,中篇,后篇)、還原一個世界(前篇,中篇,后篇)、果凍世界(前篇,后篇)。
作者在序言中說:“我希望讀者能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的接近這奇妙的世界。我更希望,看完這本書后,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邪門歪道、違法亂紀(jì)、鉆牛角尖的不算)。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我只希望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們眼中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地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3
昨天剛開始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本來我是想在網(wǎng)上買紙質(zhì)的書來看的,我喜歡靜靜的躺床上翻著書的感覺,那種感覺很真實。但是因為昨天在等吃飯的那段時間過于無聊,我就在網(wǎng)上下了電子版的想打發(fā)一下時間。可是當(dāng)我看了2個故事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深深的陷了進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個故事,想知道每個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這本書是寫的所謂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認我自己是個對奇特想法充滿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邏輯性縝密,具有個人思想的人。所以當(dāng)我看到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擁有著支持自己活下來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內(nèi)心覺得神奇和興奮。我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來有這么多人在對這個世界進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不可摧的精神體系。
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我把這本書大體看完了,說實話,我佩服故事中每個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覺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讓人敬畏的。他們的理論,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幾乎都是清晰的,對于那些偏執(zhí)的人,我甚至有點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個固執(zhí)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羨慕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價值觀所認可,但是他們?nèi)匀蛔孕诺膱猿种约,也許正是這種執(zhí)念才會讓所謂的普通人覺得他們不正常。
不過,以不同的角度看的話,可能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正常人吧。每個人的精神不一樣,所以更加不可能得到統(tǒng)一,所以從不同的視角來看世界的話,都會得到一個不同的結(jié)果,那何為正常,何為不正常又該怎么劃分呢……
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書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我知道看這樣一本與常人世界觀幾乎不一樣的書籍之后,肯定會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個人看過這本書,我同時也想知道其他看過這本書的人的感受,可是我還是想著先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個容易被干擾的人,我怕我因為看到其他有說服力的觀點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據(jù),然后再結(jié)合其他人的觀點進行對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筆者的知識面,涉獵之廣讓我深深震驚,筆者和患者的交談中所涉及的話題很多,不過其中筆者幾乎都能講出一二,我真心欣賞。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關(guān)于基于物理理論的幾個故事,關(guān)于四維空間、平行宇宙、超弦理論等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讓我覺得研究這個物質(zhì)世界是個如此神妙的事情,當(dāng)然也激發(fā)我對這方面的知識的渴求。讓我最羨慕的是其中兩個天生異稟的人,一個是能模糊將人看成的動物,一個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顏色(具體故事題目記不住了)。讓我最震驚的是三個小豬的故事,講的是人格分裂的情況,關(guān)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覺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沒有在現(xiàn)實中見到過,所以還是不能理解兩個人格在同一個身體中存在,而且還能進行交流,想想就覺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沒什么想寫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視角范圍內(nèi)看世界,如果真的能從不同角度去看的話,可能真的會有全新的世界觀吧,加油,共勉!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4
現(xiàn)在想看的書,一類是經(jīng)典,一類因種種機緣而來。巧的是,近來有兩位朋友分別推薦了關(guān)于精神分析方面的書,一本是朋友和我交換了看,一本是朋友直接網(wǎng)上買了寄給我,而且都說看完了要交流。這幾天抽空就看,在新年第一天的下午看完了其中一本。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關(guān)于精神病患者的訪談錄,如果不是朋友推薦,平時不會接觸類似性質(zhì)的文本。有時看到朋友的薦書,特意找來讀,也是覺得朋友喜歡這本書一定有他的原由,最起碼反映了他的閱讀趣味和近階段的所思所想,如果深入一些,從一本書甚至可以了解閱讀者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想了解一個人,去讀讀他喜歡的書,應(yīng)該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我知道,朋友對這本書情有獨鐘是因為她一直在探索靈性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她苦苦思索,已經(jīng)困擾了很久。本來,我對她的狀態(tài)還是有些擔(dān)心的,怕她想多了,過于執(zhí)著,對自己會造成傷害。不過,今天看到她的微文,看到她說“未來我的每個選擇都會更溫和一些”,我放心了。她已經(jīng)在學(xué)習(xí)放下,盡管還有一個過程。
在人世艱難跋涉,每個人的精神生活史都是一部恢弘隱秘而艱難曲折的長篇巨制。有的人破繭化蝶,有的人一生深陷黑暗混亂的精神迷霧。我是個經(jīng)驗主義者,喜歡從生活中去體悟人生百味。我的所有情感體驗和生活體悟都必定是從生活中來,一般不會脫離了既有的經(jīng)驗去清談純粹的精神生活或去思考很多哲學(xué)層面上的問題(事實是不具備這種思辨能力)。哲人說:“未曾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我也曾走過一段灰色時光,封閉在自我的小天地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無比困惑;叵肽莻階段,是因為認識了一些朋友,是接觸了文學(xué)和藝術(shù),體悟到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慢慢地才找回了最初對生活的熱愛,把自己救了出來。其實我也把很多心力用在了認識自己、探索自己、找回自己的過程中,F(xiàn)在的自己,不能說最好,但已經(jīng)能做到和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和解。我們要想和外部世界和解,必然先要做到接受自己,和自己和解。
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我們所無法理解的,就如書中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癥狀,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比我們常人更豐富、更多元。很多人也許并不是真的病了,是因為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精神力量更強大,我們以常規(guī)思維和心智無法理解罷了。對此,我們不必要一定非要弄懂它,事實上,最高明的精神病醫(yī)師也不可能全部弄明白。在我幼年時期,曾親眼目睹家中發(fā)生過一件靈異之事,當(dāng)事者是一位客人。我的一位堂姐,體質(zhì)較差,早先回娘家時,身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奇奇怪怪的情形。只要旁人看明白,請人喊幾聲話,一會兒就好了,她自己一點都不知曉發(fā)生過什么。那時候,因為村子里發(fā)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父親還曾被村人請去“驅(qū)魔”,晚上走到漆黑的荒野中焚燒紙錢“送客”,還真管用。據(jù)說是因為父親膽子大,火氣也大,壓得住邪氣。但是不知為什么,成年后我再未聽到或看到類似事情發(fā)生。這里面,是心理作用、是迷信、是精神疾患,還是真有什么,我并未想去深究,也不會影響我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認知。我尊重科學(xué)和理性,也對未知的世界,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包容之心。
探索自我固然是一件非常必要而且嚴(yán)肅的事,但如果沒有強大的思想體系和邏輯思維能力作支撐,我不建議想太多、走太遠。那絕對是一場冒險。
拉拉雜雜寫了這么多,就算是讀完此書想和朋友交流的想法吧。
快樂地度過每一天,祝福你,朋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5
斷斷續(xù)續(xù)花了七八個小時看完這本書,零零散散的在這里說一下體會。
這本書號稱是國內(nèi)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豆瓣評分8.1,而且目前在Top250榜單排在第19位。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也曾在各大圖書推薦榜上看到這本書,但在正式進入內(nèi)容之時,我還是“洗凈了自己的思維”?赐曛螅悬c失望,感覺作者寫的很朦朧,甚至有點科幻的色彩。就像品一道佳肴,最后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是它的味道如何,但是不免有色、香、形等方面的附加。就放鹽來說,放多放少都不行。作為一本精神病人紀(jì)實的文學(xué)作品,固然要考慮到可讀性,但是加入過量的文學(xué)加工,看到后面都感覺在看科幻小說一樣——天馬行空。
我不是一個精神科醫(yī)師,但精神病人總不見得都是哲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或天文學(xué)家,筆者在展示精神病人天馬行空的一面的同時,對于這些人所受的痛苦與誤解閉口不提,這樣極容易誤導(dǎo)讀者。作為絕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我們都很難與精神病人有什么接觸,我們只能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書本上讀到有關(guān)他們的資料,或者從新聞中看到關(guān)于他們犯病犯罪的新聞。筆者一步步的在構(gòu)建一個他想讓我們看到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在我看來,這種重重設(shè)疑式的寫作只是一個噱頭。
書中有一些觀點,我很贊同。譬如,當(dāng)我們面對未知的領(lǐng)域時,我們總是習(xí)慣用已知的知識去解釋,而對于浩瀚的未知領(lǐng)域而言,我們的知識實在是少的可憐。同理,對于我們不了解的精神病人——這樣一個束之高閣的神秘領(lǐng)域,我們很容易陷入作者為我們構(gòu)建的迷宮。話說回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思考這些哲學(xué)、宇宙、人生等這樣一些終極問題花的時間是很少的,我們大部分時間要思考怎么學(xué)習(xí)好、怎么多賺錢、明天吃什么……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你跟他講這些,他要么談之色變,要么漠不關(guān)心。還有,我們每個人都同時具有社會性和孤獨感。馬克思對于人的定義,是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很渴望被他人認可、接納,當(dāng)我們被人誤解了,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心結(jié),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跟我們完全一樣的個體。這樣看的話,我們可能會面臨的誤解、孤獨,又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要忘記,我們?nèi)祟惪梢栽诟鞣N主客觀條件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可以很有效的讓我們避免陷入死胡同。
這本書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像我上面談的觀點,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觀點是可以認可的。就算拋開內(nèi)容,作者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也是值得認可的。作為一個非精神科醫(yī)師,下定決心去了解這樣一群“不正!钡娜耍还苁蔷裆线是身體方面,都面臨著很多危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后果也是很難預(yù)料的。其次,作為任何一門學(xué)科的研究,都是要要面臨著很多知識上的補缺,像學(xué)科專有名詞和相關(guān)學(xué)科研究等。如果不花時間,不了解這些東西,是根本不可能和病人有一個很好的交流的。
總而言之,作者至少幫我們打開了通往“精神病人”的一扇門,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們可以打開更多的門。正如作者所說的,一切并沒有結(jié)束,一切才剛剛開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6
多數(shù)書籍,都是把微小的事物放大來看,無論是情感,還是理論,可是這本書是不一樣的,他用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這個讓我們置疑的世界。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在詢問著自己,詢問著這個世界,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循規(guī)蹈矩的接受命運給我們的一切。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不在詢問,而作者筆下的這些人,往往過于偏執(zhí)。他們把細微的事物放大,用他們的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
還記得一位病人,他喜歡盯著石頭看,他覺得石頭是有生命的。也許在我們看來,冷冰冰的石頭怎么會有生命,可是,石頭可以提供養(yǎng)分,可以養(yǎng)活植物,也許他不會消耗生命,但是我們又如何肯定他們沒有生命?
另有一位病人,他喜歡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因此,他身邊的人都覺得她不正常。在作者與她交談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不禁認為她是正常的,而且還贊同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沒錯,孩子們不愿意表達他們的想法,大人們總是用自己的觀點去定義,孩子們看到的是藍藍的天,白白的云。但是那位“女病人”說的沒錯,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認為的有趣的東西。
我們被教育著擁有自己的思維定式,往往不敢擴展和更新自己的想法,就這樣,許多人陷入狹小的圈子里活了一輩子。
書中的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是天生的'蠱惑著,就像作者說的,他們都有點像邪教教主,可以把人帶到他們所認為的世界中去。這是因為他們都對自己的觀念深信不已,并且他們希望所有人都相信他們所堅信的東西。記得有一位病人,他認為女人終究統(tǒng)治世界,也許他說的并不正確,可是,科學(xué)也證明女人比男人基因上的先進性。不管是真是假,他們都認定自己所認為的觀點。
不得不說,這些所謂的精神病人只是世界觀與他人不同,他們所看所想都與大多數(shù)人不相同。也許很多人不理解他們,但是他們所認為的就一定是謬誤么?
有一個小姑娘,他可以看到天空的不同的顏色,藍色會發(fā)生好事,紅色會發(fā)生不好的事,所以她厭惡紅色。她也因為家人的不理解,變得不愛說話,更戴上了墨鏡,不去看天空的顏色。也許,這真的是她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也許,這些顏色源于她的內(nèi)心?墒遣⒉荒芤驗檫@個而覺得她不正常,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用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去定義一個人的正;蛘叻钦。反而,我倒是希望有這樣一種能力,去提前感受自己的禍福。
有一個男人,他很神奇,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小說中的一部分,包括作者本身,最后她預(yù)測出了她半年后將離開療養(yǎng)院,他的確做到了,在作者采訪他的半年后。不得不說,他的預(yù)感很準(zhǔn)確,也許,我們真的人生真的只是一部小說,而作者,正是我們自己。
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很感動。那個老婦人在老伴死后,仍然覺得他還活著,并依舊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許那個老人真的還在,但是只有老婦人看得見,或者,老婦人知道他不在了,但仍舊希望他還在,只是這樣的騙著自己?墒,這也是一種永遠。
婚紗在衣柜里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漸漸蒼老,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事因為你,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就是這樣一本書,他沒有多么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但是就是這樣一本書,讓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有時候,用精神病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更能去了解這個復(fù)雜的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7
人類以文明的理念塑造的一切事物竟然是他們產(chǎn)生痛苦與折磨的根本癥結(jié),假如我們拋棄一切文明成果并返回遠古世界的話,那么我們將會獲得更加幸福的生活。
——弗洛依德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在行文方面確實沒有什么值得假心假意的夸獎。但我也莫名的敬佩這個作者,敬佩他的創(chuàng)意和他的膽識。
“精神病”是一個敏感的詞匯,在二十一世紀(jì),它似乎就象征著說不完的瘋話,做不完的奇怪舉動,流不完的口水。人們常以“神經(jīng)病”來謾罵某一個他們認為“瘋”的人!吧窠(jīng)病”是一種二十一世紀(jì)常見病癥。至于它為何被貶為這個樣子,本身就是社會的一個病態(tài)。
作者樂以這個敏感話題進行創(chuàng)作,其想法讓人驚訝不已。這是一群“神經(jīng)病”,他們以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他把他們的生活記錄下來。讀者翻開,就像是一個愚人節(jié)的圈套,這分明就是一個“天才日記”。他們看似瘋狂的做法下,其深意竟令許多“正常人”認為意想不到,頗有道理。
和這些“瘋子”相比,“正常人”顯得渺小。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生活好像就是這樣,除了瑣碎之外,一無所有!钡拇_,這便是“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被框定在社會的條條框框中,他們眼中有利益的光芒,他們有太多事情可忙,公司、學(xué)校、家庭、感情。日子一天天碾過來,從他們身上碾過去,他們把身上的血液和泥土擦干,眼看新的太陽升起,新的日子又碾過來……他們本身如此不堪,卻依舊有時間嘲諷一下別人,謾罵一下世界。每個人都這樣,這就有了現(xiàn)在這個病態(tài)的社會。
而所謂“瘋子”,他們關(guān)注的不是政事,不是柴米油鹽,不是懷中佳麗。他們只在乎一張紙,一根木棒,一片草地。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他們也樂于思考,雖然有時只是想想天為什么是藍色的,人為什么會活著,石頭有沒有生命。漸漸的,他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尚Φ氖,“正常人”們連答案都沒有就開始嘲諷了!隘傋印蔽业拐J為,是上帝賜給他們更高潔的人性,人之初的人性是最無害干凈的,也是沒有教育沒有規(guī)劃的。
“瘋子”和“天才”僅僅一步之差,但究竟誰是“瘋子”,誰是“天才”,誰知道呢。
后記:什么是“瘋子”,我猜是固執(zhí)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在意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人。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不免會把自己放進“社會系統(tǒng)”里去衡量、比較。正因為有了太多的“雜念”,反而破壞了平衡,不能做好自己,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瘋魔。如果我們真有“瘋子”的執(zhí)著和定力,恐怕早就成為自己的偶像了。京劇業(yè)內(nèi)有一句行話:“不瘋魔不成活”,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極癡迷的境界,這種迷戀讓人深陷其中,如癡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所以,不管將來我們是一個偉大的人,還是一個渺小的人,學(xué)著用“瘋子”的精神來待人處事,做好本真的自己,也不枉這一世之游。更何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币苍S,上天將有重要任務(wù)要交給不平凡的人,所以他才要百般設(shè)置障礙和考驗,實際是為了提高他的堅韌的品格和能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8
我在初中的時候就一直聽別人提起過,但因為不怎么喜歡看書,所以未曾看過。而正是因為這個名字富有魅力,才讓我有了翻開它的興趣。
新穎的地方,首先是這本書的風(fēng)格。作者高銘,通過以記錄對話的形式去側(cè)面描繪了一群精神病人。每一章都會有不同的人和高銘對話,說的內(nèi)容也不同。這種獨特的視角我還真是第一次接觸。沒想到這樣的寫作風(fēng)格,竟會深深地勾住了我的心,激發(fā)了我不曾擴大的思維。
看了前言的我想當(dāng)然地認為,和作者對話的就只是單純的腦子有問題的病人,但我讀了幾張后才漸漸領(lǐng)悟了這本書的走向。每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眼中,都有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或者說世界觀。那些患者之所以被稱為“患者”是因為“普通人”無法接受他們的世界觀。而正是有了對不同的世界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的作者的存在,我們才能從側(cè)面,深入地了解到他們內(nèi)心的獨白。說幾個印象比較深的吧,有一回,作者對面坐的是一個會模仿人的行為的年輕女子(來自于“真正的世界”一章)。她的.親人,朋友都和她保持距離,因為他們認為她被“附體”了。從作者和她的對話中,我知道了她模仿人的行為是因為想要最直觀去感受別人的感受,類似于換位思考,只不過跟真實罷了。那她的親戚朋友或許不知道她的想法,或許聽說了卻根本不能接受。而這正是患者是“患者”的原因所在。
不像他們,作者全程保持著接收的狀態(tài),但也不給予任何的評論,像是一臺傳輸機器,把患者的思維完完全全的寫在了紙上。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或者世界觀,作者打消了評論的念頭,讓世人自己去批判去感知“患者”的世界,兩個世界觀的碰撞,往往不是一件好事,這也是為什么人與人之間會產(chǎn)生矛盾的緣由。你認為把腦子穿個洞會獲得奇異的能力嗎?你覺得在不同的宇宙中有著和我們相同的副本嗎?你是否同意人們可以預(yù)知未來?當(dāng)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種種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讓我思如泉涌,精神活躍,我的靈魂像是在審核著某些東西,但卻又無法獲得任何的信息。
雖然讀的書少但有句名言我還是知道的—“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覺得著就是我想點評的所有內(nèi)容了,因為也許別人看這本的書,他們會覺得和我看的完全不是同樣的內(nèi)容。用224頁的“角度問題”來舉例是再好不過了,同樣是一個女患者,她堅信每個人看帶世界的角度不一樣,尤其的小孩,他們甚至比大人跟能認清本質(zhì)。于是她舉了個例子,帶小孩去商場,小孩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她蹲下去想要安慰孩子,無意中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腳,交融錯雜著移來移去,這才明白孩子不開心的原因。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不能說別人的看法是錯的,也不能堅信自己的看法是對的,總之接納,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說到這,我覺得也差不多了,要想體驗這本書的真正內(nèi)涵,還需每個人親身的閱讀。最后作者在后記中寫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
“結(jié)束?不,還早著呢。還有更多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多有趣的東西等著我呢。這本書的開始我就說過了,還記得嗎?一切并沒有結(jié)束,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希望我的探尋永不停息!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語錄10-20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語錄7篇10-20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05-09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06-19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09-04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讀后感09-01
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感08-14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1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