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通用21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沙群島的美景。課文的重點是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對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西沙是個遙遠、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也走近西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我認為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在指導學生瀏覽西沙群島圖片的同時,進行文字介紹,幫助學生建構起對西沙群島感知認識,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增強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我通過電腦課件,先讓學生欣賞海水的奇妙,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赐旰笏麄兡艽竽懓l(fā)表自己的感想。接著讓學生看海底的各種物產(chǎn),非常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深,有話可講。多次在結合多媒體演示的幫助下,讓學生在視覺上提前感知到了事物的特征,幫助學生理解的更透徹、更全面。然后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和感受文章語言的精練和優(yōu)美,從而感受西沙群島的美。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賞讀內(nèi)化,讀出了海水的美,讀出了魚的種類繁多。
本節(jié)課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一節(jié)課,著重處理了“海底”這一段,學生能夠背誦,能夠理解,也了解了作者的寫法,但課堂容量太少,西沙群島的富饒不僅僅體現(xiàn)在“海底”一個片段上。所以,留給學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時間還是顯得少了。
2、由于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學生的預習不夠充分,個別讀音還不準確。只有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3、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jié)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被當成一種形式。
4、雖然平時非常注重學生自信的培養(yǎng),但大部分學生還是不夠自信,不敢或者說不愿談自己的想法。
5、朗讀指導的還不到位。應加強平時課堂的指導朗讀訓練。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2
這節(jié)課的教學已經(jīng)結束,但留給自己的思索卻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課前就以游戲的形式復習字詞,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搜集資料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課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向?qū)W生們展現(xiàn)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種各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閱讀中。課后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中心句,讓全班學生嘗試把這句話表達具體,學生很有成就感,都想當個小老師考一考別人。這樣,處處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鞏固生字、正確讀文、在讀中熟悉課文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
在課前以闖關游戲的形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四字詞語的積累以及“參、劃”兩個多音字的區(qū)分情況,并在學生讀文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從而讓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字詞的意思,最終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遷移寫法、讀寫結合
本課在寫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怎樣把中心句寫具體。在前面學過課文《趙州橋》《秋天的雨》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體會到了中心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由體會全篇中心句的寫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寫法,由課文的理解到閱讀資料的分析,由教師舉出的例句再到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舉出例子,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教師由扶到放,雖然看似難度逐漸加大,但是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已經(jīng)能很輕松地把句子寫具體。我覺得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大亮點。
四、質(zhì)疑問難,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為長進!币粋勤于思考的人,總是善于質(zhì)疑,讀書有所疑才能有所思,繼而才能有所得。質(zhì)疑已成為現(xiàn)代化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在本課教學中就重視了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在自主讀文時,就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新的閱讀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3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運用了豐富、優(yōu)美、準確的語言文字把祖國南海上的這顆明珠寫得可愛動人。
在這篇課文,作者按照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先總寫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再分別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描寫西沙群島,最后總結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必將隨著祖國的建設事業(yè)變得更加美麗、可愛。
在教學時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先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了西沙群島的哪些地方;學習第一自然段,感悟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精講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習西沙群島的.海水,理解海水的色彩與海底的地形有關。學生自學第3到6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學習第七自然段,總結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點明第七自然段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
我認為在本堂課我的不足如下:
1、課文第一自然段未能抓到中心句子“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2、在課堂上未能完全放手讓孩子去自由學習,孩子的活動時間少。
3、課堂氛圍不夠,學生的積極不高。
4、教師自身的情感未能完全調(diào)動起來?傊谝院蟮慕虒W活動中我將積極改進,做到更好。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4
《富饒的西沙群島》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該組課文專題為“壯麗的祖國山河”。課文主旨是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意在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結合三年級學生特點和本文特點,我教學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精心設計導語。
本文是寫景課文,我就把導語的風格定為“風景游覽”,引領學生進入特定情境,激發(fā)欣喜、贊賞之情。(映示“中國地圖”)在距海南島東南約180海里處,有一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群,像顆顆明珠灑落在三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那就是神秘而美麗的西沙群島。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nèi)ビ斡[——(讀題)富饒的西沙群島。
二、關注語言段式。
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第4自然段先總寫魚成群結隊穿來穿去,顯得很多,再連用四個“有的”及比喻的手法分述魚的各種形態(tài),突出“好看極了”,最后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魚多得數(shù)不清:“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边@樣的段式構思縝密精巧,是學生寫作的`極好范例,教學時,我們應重點關注,才能帶領學生真正走進課文的意境中去。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
。ㄓ呈镜4自然段內(nèi)容)好好讀讀這段話,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魚很多呢?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映示海底世界魚兒暢游的視頻,配上悅耳歡快的樂曲,將學生一下子帶入魚的樂園。
讓學生邊觀察邊仿說: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
在學生仿說以后,我們可以接著引導學生關注句式:“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碧釂枺骸霸谖魃橙簫u的海里,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嗎?為什么這樣說呢?”當學生感悟到這是用夸張的手法來體現(xiàn)西沙群島“富饒”這一特點后,追問:“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表示某個地方某樣東西很多么?”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三、注重“以讀悟情”,努力強化文章的感情色彩。
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所以,首先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聽課文的配樂朗誦,給學生們以美的享受,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個地學習過程中,“讀”貫穿了全課時的始終,采用個別讀、齊讀、默讀、配音樂配畫面讀、互相聽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讓學生在讀文中去體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要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理解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們在帶著濃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圍中去學習和體會,更加深了對西沙群島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引領著學生們?nèi)バ蕾p,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不以乏味的說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口去讀,用自己的腦去想,給了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同時,還以鼓勵為主,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更有利于對知識的領悟,同時更能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當然,這堂課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和不到之處,如我因怕時間不夠,給學生思考和朗讀的時間不充分,還有教完后,覺得沒有聯(lián)系第四自然段的段式結構及時安排一個小練筆也是一個遺憾,今后還有待改進。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5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以豐富的圖片配合課文學習和朗讀為主。
因為考慮到課文內(nèi)容雖然很豐富,描寫得很生動,但學生對海底的生物畢竟接觸很少,如果要學生能體會到文字所描繪的那樣充分深刻,單憑老師的分析講解和學生的誦讀體會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所以,在備課時我利用網(wǎng)上資源,查找了很多珊瑚、海參、大龍蝦、貝殼、海龜、海鳥、鳥蛋的圖片,學生在各種各樣的珊瑚、成群結隊的魚、千奇百怪的貝殼、遍地的鳥蛋的圖片中,感受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看著孩子們聚精會神、目不轉(zhuǎn)睛地欣賞,我知道,他們此時學到的東西比我的直接教授不知多多少倍。當我播放五光十色的海水、珊瑚、數(shù)不清的魚的'視頻時,學生不斷發(fā)出驚嘆聲,這些就像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他們看到了從沒見過的美景。有了這樣直觀的感知,學生再來學習課文語句,他們可以說是熱情高漲,十分投入。我們經(jīng)常說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當學習真的成了學生的內(nèi)需,他們就像一部已經(jīng)發(fā)動了的機器,他們會全程主動地學,主動地探求知識。這時,老師加以適當?shù)囊龑,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課文,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來設計好要讓學生模仿海底的生物說一兩句話的,但是由于一時的疏忽,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帶而過,本來在我的設想中,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學生喜愛這些海底動物),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鍛煉膽量,應該可以成為這節(jié)課的一個小高潮。所以,這點缺陷成為了我這節(jié)課的遺憾,我還將會在本課的練習課讓學生模仿海底的生物說一兩句話。不過,“金無足赤”,在教學中,有精彩的部分,也有欠缺,只有不斷反思,找出不足,加以改進,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取得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6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別在當前,更是對學生進行“熱愛藍色國土”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底”幾個方面描寫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特產(chǎn),通過學習要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具體感受、欣賞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了解文章構段上的一些特點。本文所描寫的南國風光雖然很吸引人,但畢竟西沙群島離我們這兒太遙遠,如何使學生對西沙群島特有的風光和物產(chǎn)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有更深的感受與體驗,同時,在理解課文與積累語言方面做得更扎實?這成了我備課前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課開始,我就播放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西沙群島的風光片,并配以課文的范讀,讓學生對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為全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問學生: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既是對學生了解情況的反饋,又自然的補充了課題,找出了文中的兩個中心詞“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自然地引出課文第一段。
二、運用多媒體,加強視覺感受,加深體驗。
課文中所描寫的海龜、貝殼、魚類、海鳥等生物,作為遠離海洋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他們又對這些充滿了好奇,多媒體的運用幫助學生對這些生物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使得他們對課文抓住生物特點寫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整體朗讀,感知大意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把詞語按照它們課文中的位置分成四塊內(nèi)容,檢查了詞語的朗讀情況后,然后讓學生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分,答案在課文中找,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反饋時學生就較為容易的找到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理清了課文的條理。
四、滲透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北倔w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運用夸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拔魃橙簫u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夸張,說明數(shù)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夸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于機械的模仿。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7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2課。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最后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課文語言優(yōu)美,用詞準確生動,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課文條理清楚,表達方法鮮明,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下面,我主要對執(zhí)教中如何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進行反思總結:
一、領悟布局謀篇的表達方法
領悟課文“總起—分述—總結”的記敘特點。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wèi)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領悟作者表達方法上的構段方法。
、俚诙匀欢螢椤耙蚬问健,也即“因果結構段”。這一自然段先講結果,后講原因,即一、二和三句之間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小段,一般分為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诘谌匀欢螢椤安⒘泄问健保布础安⒘薪Y構段”作者用三句話分別描寫了珊瑚、海參、大龍蝦。每句話都向我們介紹了一種海中生物,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是并排平列,不分主次,共同表達一種意思,這種構段關系叫“并列式結構”。
、鄣谒淖匀欢螢椤啊偂帧偂问健,也即“‘總→分→總’結構段”。 這一自然段介紹海底的`魚,先總述魚“成群結隊” 突出魚多,再分別敘述各種魚的樣子;最后總述“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
、艿谖遄匀欢螛嫸畏绞酵谌匀欢巍
、莸诹匀欢螢椤啊偂帧问健保布础翱偂帧Y構段”。這一自然段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幾句話的順序是:“鳥的天下” →樹多[這是成為鳥的天下的原因] →鳥多[樹多必然鳥多] →鳥蛋多[鳥多必然鳥蛋多] →鳥糞多。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群島的“鳥的天下”。
本文在寫作上的另一個特點是首尾相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群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二、領悟生動準確的表達方法
修辭方法的形象貼切。
、俦扔鳎纾骸昂5椎膸r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跀M人,如:“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③夸張:“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边@句講西沙群島海里的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一夸張的手法,強調(diào)西沙群島“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語的準確運用。如: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參“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再如:第四自然段主要抓住了魚的種類多、數(shù)量多、形態(tài)美等特點來寫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多得數(shù)不清;數(shù)量大:成群結隊、一半是魚;形態(tài)美:不滿色彩條紋、頭上長簇紅纓、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眼睛圓溜溜、身上長滿刺兒、像皮球一樣圓。
總之,本課執(zhí)教時,能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充分運用好《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例,讓學生習得寫作地方法,并讓學生運用到《語文園地六》習作練習中去,且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8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用詞非常優(yōu)美,生動,鮮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說明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及物產(chǎn)的豐富,學習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以朗讀和學生理解為主,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西沙群島海面美麗的風光和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對西沙群島有個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使學生直觀看到西沙群島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感嘆美的同時,引出海水為何五光十色的原因。然后出示海底海洋生物的圖片,根據(jù)學生喜好,逐個講解珊瑚,海參,大龍蝦,魚的美及多,請全班女同學帶著愉悅的心情讀出珊瑚的美,男同學展示大龍蝦的勇猛,威武,全班一起做懶洋洋的海參的`動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西沙群島豐富的物產(chǎn)。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老師領讀,學生自瀆,個別讀,同位互相讀,男女生結合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僅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讓大家感覺自己仿佛身處西沙群島那么美的地方,引出對西沙群島的喜愛,延伸出為什么喜愛,拓展出自己的感嘆之情,增加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整個學習過程,教師都是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引領著學生自己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給學生自由感受與發(fā)揮的空間。
在講課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失誤。
第一,在設計"魚"和"漁"的區(qū)別時,感覺沒有講透徹,講明白,只是讓學生看了解釋,然后找學生填了空,沒有及時把學生的反饋再加以解釋,使學生更容易明白,更容易理解。講完區(qū)別后,沒有把查字典的好習慣告訴同學,希望同學以后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詞,可以先查字典解決,自己當個小老師。
第二,領讀設計比較少,領讀時激情不夠,聲音不夠洪亮,語調(diào)抑揚頓挫不明顯,無法引起全體同學的共鳴。
第三,在講第四段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時,應該找出比較好的句子大家一起齊讀,讓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積累好句。
第四,板書前沒有很好的預設,致使板書有些擁擠,不夠美觀,而且字體有些小。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9
教學過程要扎實,效果要落實,但這并不是說教學時要呆板僵化。相反,教師只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扎實和教學效果的落實。這是由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的。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有許多需要理解的詞語,在教學的方法上則盡量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島”、“島嶼”、“嶼”、“群島”四個詞語用一組板畫演示,使學生對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有了直觀的了解;“海防前哨”是讓學生觀看我國版圖時結合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的特點來理解的;“珊瑚”、“海參”和“大龍蝦”是讓學生觀看圖片來理解的;“綻開”和“蠕動”兩個詞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手演示來理解的;“威武”一詞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的;“揀不完”的“揀”字的意思是讓學生查字典與“撿”字對比來理解的;“鳥的天下”是讓學生說近義詞,再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的;“富饒”一詞的意思是先理解抽象的詞義,然后結合對全文的閱讀,逐步增加學生對“富饒”一詞的感性認識;“五光十色”一詞的理解,則是先與“五顏六色”對比,區(qū)分異同,再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想象來理解。這些方法的靈活運用,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在理解詞語、理解課文的'同時,學生也感受到課文言語中所表現(xiàn)的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贊美。
學生在感受課文言語的同時,他們的心靈被課文優(yōu)美的言語深深地打動了。這樣的教學,就把對學生心靈的培育與對學生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統(tǒng)一在一個過程之中了。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0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本冊第五的一篇精讀課文,它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美麗富饒。課文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學習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
經(jīng)過全組老師的集體研究備課,我們確定了教學思路:緊抓一條主線,貫穿全課;邊扶邊放,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精講多讀,在讀中感悟升華。我們又經(jīng)過實際講課中遇到的問題不斷修改教案。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通過地圖認識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理解“海防前哨”。再讀課題質(zhì)疑,從而理出“西沙群島是怎樣富饒的?”,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通過檢測學生在預習時認讀詞語的效果,正音,鞏固。然后由問題“讀了課文,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從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句“哪兒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圍繞這一句學習課文,著重學習第二段和三四段。第二段主要是寫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的,而課文對物產(chǎn)豐富的描寫篇幅較多,我把三四段列為重點,其余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學習。對于第二、三、四段,我主要采用通過讓學生朗讀,通過穿插圖片讓學生充分體會感悟再讀的方式進行學習。
現(xiàn)反思一節(jié)課,我個人感覺整節(jié)課教學思路比較明確,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要培養(yǎng)學生什么能力,都體現(xiàn)得比較突出,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過度也比較自然。在進行第四段教學時,讓學生欣賞海底世界的影片剪輯,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看海底的各種產(chǎn)物,非常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深,利于朗讀感情的提升。而二、三、四段除了指名讀外,我還安排了齊讀、填空等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
然而由于經(jīng)驗尚淺,不足之處也是很多。通過聽課領導和老師們的指點,我將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語言的感染力不夠。領導和老師們在聽了我的課之后指出,我在語言的感染力上做得還不到位。我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的語言缺乏感情,即使是比較優(yōu)美的語言,我講得也是比較平淡。也正因為如此,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并不是很高。于永正給新教師的20條建議中提到一旦進入課堂,教師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十足。只有自己真正融入教學中,只有自己的感情充沛了,才能感染學生,調(diào)動其積極性。
第二,字詞認讀用時過多。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字詞是基礎,重點是課文。字詞的認讀本應在學生預習時解決,而課堂主要是檢測,如果出現(xiàn)錯誤正音即可,而我反復讓學生讀,看似扎實,其實卻擠占了課文的學習時間。
第三,閱讀指導欠缺。李主任和陳校長在聽了我的課之后都指出,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本應讓孩子在朗讀時一次比一次體改,可本堂課卻沒有一個明顯的提升過程。學生時代的我一直是班里朗誦水平比較高的。但成為教師后,對于學生的朗讀指導我一直心存疑慮,F(xiàn)在提倡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而對于同一篇課文,每個孩子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孩子在朗讀上讀不出,達不到那種感情,教師應加以指導,也可范讀。但讀得好,讀得有感情,評判標準是什么?但我考慮到,我的感受跟孩子的感受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要孩子照著我的感情去讀會不會扼殺他自己的個性?這也是我不敢輕易范讀的原因。
第四,知識點遺漏。本課中有一句“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睂W習提示中也有問題“為什么這樣說呢?”在教學設計中我是設計了這一點的,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卻把這么重要的.一點遺漏了。我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這種無心之失并不是意外,那還是說明我的課備得不夠熟練。
第五,缺少說話訓練。其實在開始設計教案的時候,是有說話訓練的,比如讓孩子在讀了第二段描寫海水的美麗之后說說感受。但在實際聽課中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孩子能說,有的是一兩句話,有的則不太切題。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就將這一環(huán)節(jié)省去,改為朗讀。但課后一想,覺得這樣看似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卻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萬事開頭難,就算學生只能說上一兩句,就算他們說的只是皮毛,他們也得到了鍛煉,經(jīng)過閱讀量的增長他們會有更多感悟,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第六,作業(yè)不夠科學。課后我布置了兩項作業(yè),一是畫一畫,把今天看到的感興趣的事物畫下來;二是寫一寫,把游覽之后的感受寫下來。李主任的給的建議是把第二項作業(yè)改為把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抄下來。后來我仔細考慮,發(fā)現(xiàn)讓孩子寫感受對于剛接觸習作不久的他們來說是個挑戰(zhàn),而改為摘抄就是讓成了語言的積累,其實更符合現(xiàn)階段的孩子的特點和能力。
通過這次一課多人上,我向其他老師學到不少東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在大家為我評課之后,我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希望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不斷進步,不斷提升,也能帶給學生更精彩的課,使他們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1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這篇文章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學習段落的寫法。特別是描寫魚的一段,結構、句式都是孩子們寫作的典范。我在預設這節(jié)課時,針對三年級孩子的特點主要從兩方面去思考:第一,突出 “美”字。這篇課文的一個特點是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景象,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在ipad中設置了很多珊瑚和魚兒的圖片,使學生在情境美之中學習語言美。
第二,突出“練”字。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敘述不清楚等情況,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 “重視語言的積累”,我又設計了第三課時,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動中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內(nèi)容說清楚、說具體。這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一種拓展,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內(nèi)學到方法,讓他們在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離開了教材,也能夠自己去發(fā)展學習。
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具體、寫清楚,我主要抓住第三和第五自然段進行教學。
(1)第三自然段圍繞“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分別列舉了氣鼓魚和飛虎魚等說明了海底魚兒數(shù)量多,魚姿美。
(2)“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中心句,隨后從海鳥多、鳥蛋多、鳥糞多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也讓我們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鳥的天下”。
教學不足:
1、開頭的導入不夠靈活。總想快速把學生引入到教學的軌跡上來。結果,學生的思維有偏差時,有些急躁。后來為了顯示教學設計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詞句處理,顯得有些急切。
2、在教學設計時,預設課堂的容量較大,視頻和最后的練習題沒有時間做,講課中如果多抽出時間重點體驗學習課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會更加到位。
3、對課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的分析不夠細致,引導不夠到位,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理解不是很透徹,未能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教師的主控意識過強,教師出示的自學要求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方來對待,學生沒有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沒有自主的機會。綜觀課堂主體部分的教學設計,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依然沒有得到調(diào)整與轉(zhuǎn)變,所有問題都是教師設計的,教師的“主導”痕跡還是比較多的。
4、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過于貧乏,以后應該加強學習,豐富評價語言。
通過這次教學實踐,我充分地認識到自己還應繼續(xù)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鉆研教學方法,潛心搞好教學研究,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2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有這樣一段話:"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在教學這一段時,為了理解西沙群島海水的色彩美,我著重強調(diào)了"瑰麗無比"這個詞語:"瑰麗無比就是非常美麗,無與倫比。"但是因為海水的顏色與同學們的生活相距甚遠,很多同學還是不能理解海水的五光十色。然后我又接著解釋道:"大概像玫瑰一樣美麗的顏色。"緊接著我把"玫瑰"兩個字寫到了黑板上。這個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好奇地問道:"老師,玫瑰不是一種植物嗎?為什么‘玫瑰’不是草字頭呢?"
這一突發(fā)狀況是我始料未及的!玫瑰為什么不是"草字頭"呢?這個問題還真把我給問倒了……
以前,我曾經(jīng)跟同學們介紹過"王字旁"的字大多和玉石有關,難道這個"玫瑰"在我國古代是一種美玉,而現(xiàn)在花園里怒放的玫瑰難道是一種外來物種?帶著這一疑問,我翻閱了很多資料。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記載:"其石則赤玉玫瑰。"這一史料只能說明玫瑰是一種玉石,并沒有把我的問題解釋清楚。
我又繼續(xù)翻閱資料,據(jù)史書記載:玫瑰原產(chǎn)亞洲東部地區(qū),于漢朝被人們發(fā)現(xiàn),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F(xiàn)在主要在我國華北、西北和西南、日本、朝鮮等地均有分布。由此可見,玫瑰并不是外來物種。那為什么"玫瑰"不是草字頭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找到了答案:東漢戴植認為,玫瑰原名"梅槐",因葉片形狀介于梅花和槐樹之間,故得名。但對于一種香艷可愛的花兒來說,這名字聽上去實在有點不倫不類……所以不妨改為"玫瑰",一來諧音,二來也暗示它是種珍貴如美玉的花卉。聽了我的解釋,同學們都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常聽別人說:"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可是作為一名當代信息社會的教師,應該時時刻刻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要博覽群書,不斷汲取新鮮的養(yǎng)分,為學生提供知識的源泉。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3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很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我在教學中用一“讀”字貫穿自己整個課堂,讓學生通過讀能體會和感受文章語言的精煉和優(yōu)美,從而感受西沙群島的美。本文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優(yōu)美風景和豐富的物產(chǎn),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喜愛和贊美以及升華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文章在寫作上最大特點是首尾呼應,全文的結構“總——分——總”是學生學習寫法的最佳課文。
我在修辭方法上作了一些點撥。因為修辭是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沒有思想情感,就無法體會出語言的優(yōu)美。比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边@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展示出了珊瑚的.形狀是千姿百態(tài)的!啊焙⒌教幎际,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斑@一句是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海參蠕動慢的特點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薄罢袢藗冋f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一句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海里魚多的特點。學生要理解句子中所含修辭的作用應該不是很難,但要求自己能寫上這樣的一段話,就有點難度了。特別是夸張句有點難度,今后還要加強練習,為習作打下基礎。
寫作法是我在本課中必須落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專門拿出一節(jié)課來訓練。先讓學生回憶或是復述本課的寫作結構。這點學生能準確回答本文是按“總—分—總”的式安排的。本文先概述了西沙群島是個可愛的地方,然后從四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西沙群島優(yōu)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chǎn),最后總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再如,文中寫海底的魚,先總述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再分別敘述魚的樣子,最后又總結魚多。在了解了課文寫作方法后,接著出示習作訓練題目讓學生學著文章結構去寫一段話,開始學生說的話都很籠統(tǒng),不夠具體。通過引導,學會運用一些修辭方法,寫出來的內(nèi)容就好多了。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又結合《同步訓練》的練習題,進行寫話練習,學生完成還不錯。相信這一單元的作文,學生會交出一份優(yōu)秀的答卷的。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4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教學,自己在感受了“技窮”的慚愧和“實踐”的重要之余,也生出了“再做一次”的打算,畢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是以課堂教學為根基的,沒有教學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和研究權,何況“反思”應該就是持續(xù)不斷的。不說空話,實說《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后的“一憾”與“一得”:
一憾——自己的設計本意是在“引導學生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形式,感性地認識到西沙群島物產(chǎn)之‘多’”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地感悟西沙的“富饒”更有“奇麗”、“奇趣”之意。然而,這種深究式的思維操作設計,盡管有其邏輯的合理性,卻還是禁錮了孩子們的主體作用。因為這種設計太自我,教師的邏輯設計痕跡還是太重,太濃。這是課后反思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認識到的。也就是說,教師的設計再縝密,再邏輯,也終究是“設計”,終究是教師的主觀意志。而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他們的意志、他們的需求、他們的認知方式、他們的發(fā)展走向究竟是什么,這才是我們設計的起點。對三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具體可感的認知方式才是主要的學習方式,這時期的孩子以感性思維見長,設計課堂上外顯化的學生認知活動,比結構內(nèi)隱性的思維操作流程更重要。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孩子也應是“行動研究者”,而不是“理性思辨者”。而自己還一味排斥“課件”,這本身更是避“長”揚“短”。因此,自我評價,這節(jié)課自己的設計最大的敗筆是——過于邏輯,過于“高年級段”化。假如教學時干脆放手讓學生合作,甚至獨立完成“多”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而把朗讀訓練后移至“美”的感悟之后,或許會好一些。
一得——不謙虛地說,這次反思課也并非一無是處,因為自己的一個嘗試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同。一直以為對“參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定,不等同于對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估測,它還應該有新的內(nèi)涵。只是自己對此也是很模糊的一種意識,只覺得“有效性”應涵蓋學生的語文生活。這次反思課上,嘗試以文本為起點,引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關注,起初只是想說明資料的搜集并非單指課前,也可以課中或課后進行,它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具有方向性和訓練性,后來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用好書美文釀造精神的“底兒”》,忽然又意識到,我們應把“有效”看的更遠些,即應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遠效性”,我們不能急功近利地單純地從一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課堂密度、課堂容量等方面去評價教師或?qū)W生的課堂表現(xiàn),更應關注學生在有了這節(jié)課的經(jīng)歷之后,所形成的成長走向,也就是在關注“即時效果”的同時,更應關注“遠景效果”。拿《用好書美文釀造精神的“底兒”》這篇文章,把我的設計“美化”了些,勉強算做“一得”吧!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5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老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在新課程人教版三上年級的教材中仍舊保留了這篇課文,可見有其存在的價值。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底”幾個方面描寫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特產(chǎn),通過學習要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具體感受、欣賞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了解文章構段上的.一些特點。本文所描寫的南國風光雖然很吸引人,但畢竟西沙群島離我們這兒太遙遠,如何使學生對西沙群島特有的風光和物產(chǎn)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有更深的感受與體驗,同時,在理解課文與積累語言方面做得更扎實?這成了我備課前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課上下來,我覺得自己的基本達成了,回顧課中比較有效的策略主要有這么幾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西沙群島的距離,我在整堂課上創(chuàng)設了去西沙群島旅游觀光的情境,以生動的導語貫穿整堂課。如開頭“今天我們要去遙遠的西沙群島游玩,作好準備,我們出發(fā)了”,初讀課文時,指出“下面我們該去了解一下西沙群島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學習“海底”部分時:每個地方都很美,讓我們穿上潛水衣,潛入那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尋找那些有趣的海底生物吧……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很能吸引三年級的小學生,課堂上他們對西沙群島始終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學習積極性很高。
二、運用多媒體,加強視覺感受,加深體驗
課文中所描寫的海龜、貝殼、魚類、海鳥等生物,作為遠離海洋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他們又對這些充滿了好奇,多媒體的運用幫助學生對這些生物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使得他們對課文抓住生物特點寫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恰當處理教材,加強語言實踐
在課堂中我多次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安排了語言實踐,如在學習“海底”段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用打比方的方法說說其他魚的樣子。又如在學習海底生物部分時,讓學生自讀文本后,選擇一種生物,配上動作為喜愛的海產(chǎn)品作個自我介紹,學生情緒高漲,在不知不覺中習得了語文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6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主要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并從文本具體的詞句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我對本課的處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情趣導入,激發(fā)興趣。西沙群島景色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十分誘人,開課采用欣賞美麗的西沙群島風光及在地圖上找一找她所在的位置入課,短時間之內(nèi)即將學生的注意力收攏。
2、抓住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品讀。本課的結構簡單,文字優(yōu)美但內(nèi)容淺顯,教師設計了幾個簡單卻又能激發(fā)學生探討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大膽交流,教師點撥方法,強化朗讀,深刻領會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再輔以多媒體課件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增強視覺享受。學生在重點學習第三段過后,掌握了基本方法,在放手讓學生自學剩下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檢測形式反饋,側重以讀促理解,達到人人學習、人人朗讀、人人個性理解的目的。
3、相信學生、調(diào)動學生、發(fā)展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分層次、分梯度學習課文,討論交流,尊重學生的差異,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探討交流、展示匯報,互相補充。
二、雖然想盡力上好,但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導學設計不科學
對課文的學習在沒有讓學生整體理解的'前提下,直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將完整的、有機的語文學習變成純粹理解文字的機械訓練。學生只關心自己選擇的段落,當別的小組匯報展示時變成徹徹底底的旁聽者,使整篇課文的學習支離破碎。
2、朗讀指導不突出
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美,適合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文本的美。一篇很美很美的文章卻沒有上出美來,為何?就是因為教者沒有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反復朗讀去感悟文章的美。學生朗讀時沒精打采,教師指導時蜻蜓點水,避重就輕,因小失大。
3、教者的教學理念落后
雖然也設計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但學生沒有掌握方法,沒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如一潭死水,沒有激起一點點浪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者本身缺乏激情,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不到位,對學生所處學段的水平把握不準,平時缺乏對學生的指導和訓練。還有就是教師在訓練學生朗讀時側重于學生掌握教條似的技巧,比如:哪個字應該讀重一些,哪個詞應該讀輕一些,哪句話應該讀得慢一些……這樣的訓練方式早就不提倡了。學生得通過真真實實的朗讀,通過扎扎實實的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與學生自己對話,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去感悟、去體會文字的優(yōu)美,而不是機械地訓練朗讀技巧,這樣的訓練與文本完全隔離開來,無法體會語言文字真正的美。另外,這樣的訓練與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也不符合,學生還不能真正把握哪些詞語、哪些句子、那些段落應該重讀輕讀,語速應該如何把握。
總之,“361”快樂課堂在我校推進已有六年多,本人對它的學習很不夠,在平時的實踐中沒有扎實進行研究,需要這樣的同課異構形式,讓我撥開迷霧,動腦筋想辦法快速跟上教研教改的步伐,成為與時俱進的合格教師。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7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學期第22課,是一篇老課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
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解決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通過海水、海底的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和物產(chǎn)豐富。
由于西沙群島與我們學生的生活不是很密切,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決定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將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本以為會為學生、課堂都帶來意外的收獲,但由于播放課件時間選擇不當,使學生的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圖片的感性認識當中,沒有取到很好的效果。當學生不能很好的理出預期的效果時,作為老師的我沒有從容的運用教育機智,把學生引導回來,進行文本的分析,因而忽略了文本的內(nèi)涵。如在第4自然段魚的教學中,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的局限,學生對海里奇異的魚缺乏感性認識。一段視頻的播放立即將學生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條條五顏六色的魚在眼前游動起來,將他們帶入一個奇異的海底世界。但在此基礎上沒有充分引導學生賞讀內(nèi)化,讀出魚的美麗可愛,讀出了魚的種類繁多。特別是氣鼓魚那里,沒有抓住魚 “眼睛圓溜溜的”、“滿了刺”“ 像皮球一樣圓” 的特點。在分析時,學生雖然對魚有了一點感性的認識,但沒有真正從文本當中體會到魚的可愛美麗。其實這里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讀和教師的評價語,使學生了解到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來體會魚的美麗可愛。還有在教給學生新的寫作方法時也應該通過板書,這樣就更有條理,而且與文本的分析相結合了。不過在介紹西沙群島海里更多美麗的魚時,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說出魚的樣子,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場發(fā)揮能力。
如果我是在對課文有了一定分析的基礎上再來播放課件,然后通過課件的圖片,使學生對文中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再回到文本當中,就可以通過朗讀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到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就可以更好的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8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老課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由于有課件我希望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畫面,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就好像自己有看到課文中真實畫面的感覺,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到課文生動的描寫,讓學生充分地感知,將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這樣,抽象的事物具體了,但是在試上時,卻碰到了一些問題,學生看到圖片后,就沒有再去深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了,所以在正式上課時,我先出示文字,再出示圖片等。在聽取了聽課老師的一些意見以及自己的反思,我認為這堂的不足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課堂效率低。一節(jié)課,著重處理了“魚”這一段,學生能夠理解,也了解了作者的寫法,但課堂容量太少,西沙群島的富饒不僅僅體現(xiàn)在“魚”的身上。所以,留給學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時間還是顯得少了。尤其是后面幾個小節(jié)花的時間明顯不足。
2、朗讀形式的單一化。這一節(jié)課在朗讀上的形式還是不夠多,齊讀的次數(shù)明顯太多了,個性化朗讀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沒有在讀的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
3、評價不到位以及不善于抓住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這一點也是平時的課堂中困擾我的地方,對于學生的回答,我不能好地給予評價,往往使一些精彩之處或者說疑難處進行深入地剖析,課堂造成課堂資源的流失。
總之,一節(jié)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我會在課堂上繼續(xù)研究探索,讓自己的課堂能帶給孩子更多。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19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21世紀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領略西沙的美麗風景,激發(fā)他們對美的向往,也可以從作者的描繪中積累一筆語言的財富。這篇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根據(jù)《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在教法設計方面我是這樣設計的
1、直觀——情境教學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直觀和情境是不能完全割裂開的,有時直觀的展現(xiàn)就是一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篇課文對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的描繪無疑是優(yōu)美迷人的,但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畫面離他們的實際生活是很遙遠的,這就制約著他們的想象力的飛翔。所以在導入之后,教師可以先為同學們播放一段事前準備好的西沙群島的風景圖片或者錄像資料,首先通過畫面美來調(diào)動他們感知美的欲望,進而在已有表象的基礎上來談對西沙的印象就容易多了,這也是由畫面過渡到語言學習中進行想象的一個基礎。不僅如此,在對課文的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時教師也可以嘗試采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2、朗讀,學生自讀自評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而且,朗讀的形式應該是各種各樣的。這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就可以在讀中理解美,在讀中感悟美,并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聲傳神。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自讀自評也可以提高朗讀水平,評價水平。學生的各抒己見,不同體會、不同讀法正是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不同理解的表現(xiàn)。
3、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交流評價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同桌、四人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20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它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課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在教學中,我旨在體現(xiàn)如下三方面的設計思路:
一、遵循認知規(guī)律,以“教-扶-放”為主線,進行段的教學。
葉圣陶老先生告訴我們,教是為了不教。而為達到“不教”的目的,課堂上“教什么”,“什么時候教”,“怎么教”是需要我們再三斟酌的問題。根據(jù)三年級上冊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和學情,鑒于三年級孩子初次接觸此類文章,我以“教-扶-放”為貫穿全文的學習思路,滲透給學生學習段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知道了該段寫的是海水,特點是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是老師“教”的過程。學習三、四自然段時,在自學提示的幫助下,孩子們試著自學,體現(xiàn)“扶”。五、六自然段的學習,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嘗試,是“放”的過程。這樣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彰顯。學生學習技能、自主意識得以培養(yǎng)。
二、依據(jù)課文特點,因勢利導,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我們積極建構語文學習的知識體系。這篇課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教學中我想充分抓住以上有利因素,做到三個突破:
1、突破句群語段中句子之間的結構特色和邏輯關系,學習“總—分—總”的段式結構。本課教學中,原本預設要學習“并列、總分總”兩種段式結構,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一節(jié)課中掌握兩種段式結構很難,與其每個都蜻蜓點水,不如讓學生扎扎實實的掌握一種總分總的段式。
2、突破句式的修辭特色和表意功能,學習并體會夸張修辭方法的作用。本課的夸張句:“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句子的理解對于三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點,備課之初并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很多學生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水一半,魚一半!边@時我想到了要用學生熟悉的語言遷移的方法進行理解。舉出學生常用的口頭語“累死了”讓學生知道夸張句的.含義并不是字面意思,然后再讓孩子知道“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也是一個夸張句,從而突破難點。
3、突破句式的表達技巧,進行句式的遷移訓練。比如練習句式“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三、讀中感悟,悟中促讀,注重積累。
課文文質(zhì)兼美,書聲瑯瑯的課堂,才是鮮活的課堂。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悟景美,悟趣味。之后,再用聲情并茂朗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所得,這樣的讀進來,再讀出去的輪回,學生有了不少的收獲。朗讀之后,選取了一段,采用不同方法,引導孩子背誦下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提高了課堂效率。
以上幾點,是我課堂的美好設計及備課中的一些心得,懇請?zhí)岢鰧氋F意見。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篇21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通過對西沙群島優(yōu)美風景和豐富物產(chǎn)的介紹,表達了自己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文章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方位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由于本文語句優(yōu)美,所以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想通過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但由于對文章處理的不夠用心,對文章的理解不夠透徹,對課堂的調(diào)控未能得心應手,以致今天的課堂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細細思量,把所有問題歸納為一下兩個方面:
一、自身條件
。1)書寫不夠規(guī)范。教師自己的書寫,其實就是最直觀的課堂教學資源。小學生都有向師性和模仿性的特點,老師當堂書寫,形象直觀,一目了然,對小學生是最好的示范,而且是最真實、最親切的示范?勺鳛檎Z文老師,我的字真的對不起學生,今天從板書的第一個字“島”開始到最后完成歪歪扭扭的板書,學生們便開始議論紛紛,對我的字很不滿意。記得曾讀過這樣一段話:語文老師如果在課堂上能夠當堂書寫,而且寫的字形規(guī)范、間架勻稱、富有神采,給小學生以美感,那么他們就會非常傾慕敬佩老師,進而親其師、信其道,對寫字也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晌医裉鞆囊婚_始便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致,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我認為書寫將是今后最重要的的任務!
。2)語言拖沓,不簡練干脆。優(yōu)美的語言、華麗的詞語,能讓聽眾心曠神怡,到位的總結、及時的評價,也會讓學生們振奮無比。而作為一名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的語言實在匱乏,對于學生的評價只能是“你真棒”、“嗯,不錯”、“你真厲害” “真不錯,你真聰明!”等一些單一的句子,使得一節(jié)課上得干巴巴的,毫無生趣。不僅如此,在課堂上,我還特別喜歡用“如何”“好不好”“怎么樣”等一些看似民主實際上毫無用處的語句,使得自己在課堂上很是被動!正像金老師等幾位老師說的,我那啰嗦的話語就像催眠術,孩子們的積極性無法調(diào)動,更讓他們對我的課堂失去興致,甚至是偷偷跑去和“周公”玩耍。最重要的是語言的拖沓導致課堂教學不能完整呈現(xiàn)!由此可見,一堂課的成敗,與教師的語言有著的極大的關聯(lián)?墒,怎樣才能將自己的課堂語言豐富起來呢?我覺得接下來首先要改掉自己語言拖沓、啰嗦、匱乏的毛病,這就需要平時多去學習積累,如揣摩名師的教案實錄和課堂錄像,并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以求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課堂語言。
。3)教態(tài)不夠自然大方。在今天的課堂上,這也是我比較欠缺的地方,特別是手勢。正向有位老師說的,我總喜歡將手交叉放在前面,給人過于拘謹?shù)母杏X,很像一位老大媽。這是我一直沒有在意的地方,也許是學生時代演講時留下的習慣,仔細想想,富有感染力的手勢的確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一個手勢就是一個無聲的命令,而富有感染力的手勢,才能更好的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
另外,課前準備也不夠充分。如當學生講出珊瑚、海面、海島等地方的時候,我卻因為事先沒有將板貼按順序放置好,導致未能及時將其貼于黑板上,實在是很不應該。
二、教學設計
(1)問題指向性不夠明確。如上課開始時出示有關“海防前哨”的圖片的時候還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從這句話中給剛才的圖片找個名字嗎?”事實上這個問題并沒有明確到底是給誰找名字,而我已經(jīng)急于出示“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讓孩子們?nèi)ソo圖片找名字,以至很多孩子不知道到底該干什么。
。2)生字教學沒有體現(xiàn)層次和梯度。在設計生字詞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為圖方便隨便從網(wǎng)上借用了這部分課件,卻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所出示的詞語和教案有所不同,而且沒有拼音,更沒有系統(tǒng)的分類。如:幾個比較難理解的詞語“棲息”、“海參”沒有出示,“參”字作為多音字也沒有說明,而類似“風景優(yōu)美”這樣學生已經(jīng)在《黃山奇石》,《日月潭》等出現(xiàn)過的詞語卻歸于其中。聽了金老師的指導我才深刻明白,字詞教學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章可循的。比如這課的生字,在教學時可以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分類歸納。
。3)課前圖片呈現(xiàn)過多。在初讀伊始,我找了很多優(yōu)美的圖片打算以此吸引孩子們注意力,而運用于課堂才發(fā)現(xiàn),這些美麗的圖片并無法為我所用,反而使我原本平淡的課堂更加蒼白!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明白:作為課件中的圖片,應該做到刪繁就簡,達到隨圖識文的目的,應該讓每張圖片都發(fā)揮最大的用處,為文所用,做到不可取代。
。4)細節(jié)問題處理不到位。a、從上課的那一刻開始,我一直就只顧著自己講,一切都顯得那么突兀,以至于孩子們被我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帶領孩子潛入水底,打算講解第三第四自然段時,孩子們還沒有弄清楚“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在哪幾自然段,我就已經(jīng)安排任務讓他們?nèi)プx讀海底美麗的小動物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在悄悄低估:“讀哪里?”b、再如講解四種小動物時,沒有抓住語言特色:就像比喻,它是本課運用的最多的修辭。教學比喻句時我沒有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美麗的珊瑚各種各樣,給人以美的感受。在教學時,我沒有抓住重點詞語“綻開的”“分枝的”這些特點,沒有在語句訓練中讓孩子們得到提升,反而以“有的像……有的像……”這種簡單的句式降低了學生對語句訓練的難度。c、指導朗讀時沒有抓住關鍵詞,如在指導大龍蝦威武氣勢的時候,沒有抓住“劃過來,劃過去”這組形象的詞語讓孩子們?nèi)ンw會“威武”的氣勢。
。5)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新課程最強調(diào)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而我卻以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貫穿始終,以至于有一種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覺。使得孩子們的手腳被束縛住了,思維沒有完全打開,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那充滿童趣和想象的話語。
總之,對于這堂課,我覺得自己存在著很多很多的問題,雖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自以為這不僅僅是一堂有問題的課,更是一堂是失敗的課。而失敗的原因除了心理緊張放不開以外,最重要的是自己平時太過荒廢,才有了今天無法駕馭課堂、漏洞百出的丑態(tài)。今后,我一定要不斷找出不足,加以改進。我知道,這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也將會是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相信在金老師的指導下經(jīng)過慢慢的積累,我的課堂也一定會充滿勃勃生機。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反思03-09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08-09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08-24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03-25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12-30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06-10
[實用]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07-10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14篇02-11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15篇)04-04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15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