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傷逝》讀后感 推薦度:
- 魯迅傷逝讀后感 推薦度:
- 魯迅傷逝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魯迅《傷逝》讀后感(精選18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魯迅《傷逝》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
《傷逝》作為魯迅筆下唯一一篇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卻是復雜又充滿歧義,甚至連其弟周作人都認為此篇最為難解。然而,小說所刻畫的愛情的樣子與矛盾,卻是并未因時間流逝而失去意義,今日讀來,依舊能激起許多共鳴。
這篇小說是男主人公涓生的懺悔記。因為愛,涓生和子君不顧一切,同居、相守;因為經(jīng)濟問題的瑣碎、心理共鳴上的矛盾,最終走向悲劇的收場。期間的深刻教訓,今日看來,依然有著諸多共通之處。
愛情需要物質(zhì)基礎(chǔ)。同居之后緊隨著的就是涓生的失業(yè),經(jīng)濟上入不敷出的局面,讓子君只能在柴米油鹽上精打細算、日夜操勞;對愛情心靈契合的向往,讓涓生對子君只顧通俗生活、沒有精神交流而無比失望。隨著生活日益困頓,這些窘迫與矛盾愈發(fā)緊迫和擴大,終致分手的結(jié)局。也許愛不需要任何理由,正如子君沖破枷鎖也要和涓生在一起一樣;但是愛下去,需要物質(zhì)的維持。
精神層面的契合也很重要。對于女主人公來說,她向往了愛情的自由,但最終的期望還是傳統(tǒng)的家庭生活;而對于男主人公來說,卻是高要求的精神交流,談文學談藝術(shù),等等。精神上的不契合,所追求的.東西的不一致,使得他們在共同走下去的道路上越來越難以為繼。
這是一部悲劇,也是嘲諷當時的知識分子在愛情中的虛偽的作品。小說里涓生對子君說"我不愛你了",子君離開而后死去,但男主角最后懺悔所得的體會卻是"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這是多令人憤慨的虛偽。從這個角度來說,"涓生"與魯迅刻畫的其他有著種種弊病的知識分子,包括孔乙己、狂人、呂緯甫等等,并無二致。
當然,我的思想并沒有魯迅先生那么深刻,讀完此篇,我的感慨還是停留在"愛情需要物質(zhì)基礎(chǔ)"這一淺顯層面上。這也是貧窮的我的閱讀體會的寫照吧。
貧乏又淺薄如我,連這篇讀后感的標題都不知該如何概括,也就啰嗦至此。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2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感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述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感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資料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至上,走個人奮斗的道路,最終造成了杯具。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jīng)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fā)他曾有的熱烈的感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fā)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述,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感情正是那個提倡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最終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感情的過程,那里能夠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之后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沖動的,甚至是不負職責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zhì)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并沒有堅定他的感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jīng)暗地里隱藏著不穩(wěn)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杯具性的人物,她對感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杯具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杯具化進程。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3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nèi)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著作者對于現(xiàn)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xiàn)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于現(xiàn)實小說藝術(shù)探索的后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diào)為“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挽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jīng)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為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jīng)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fā)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著”,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么是愛情的,作為“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jié)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于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啟發(fā)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tǒng),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么《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xiàn)實:斗爭之后的悲劇。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4
仰望星空,勇敢大膽地釋放心的信念與夢想;腳踏實地,真切清醒地觸摸生的現(xiàn)實與失望。
——題記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力!边@是《傷逝》中子君擲地有聲的言語。起初,她是那樣的大膽與勇敢:同涓生談打破舊習,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們的言語充滿了整間會館,接下來便是自由戀愛并義無反顧地與涓生同居。難道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令他們不顧現(xiàn)實的存在而攜手以相老嗎?不,結(jié)果是:不久后,涓生失業(yè),子君愁苦,兩人凄然分手,子君抑郁而死,涓生也悔恨交加。
《傷逝》是有創(chuàng)作背景的——1925年10月,正是魯迅與許廣平處于熱戀之中的時候,魯迅有對愛情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但他卻要認清現(xiàn)實,對熱烈的愛情作出清醒的“冷思考”。他需要考慮他曾經(jīng)失敗的婚姻,他要顧慮世人流言蜚語對許廣平的傷害以及他們17歲的年齡差距。但在接受了現(xiàn)實,認清了敵人的鬼魅伎倆,確證了許廣平對自己的愛之后,愛情上彷徨了多年的魯迅終于吶喊了——我可以愛!
兩人結(jié)合后,許廣平并沒有丟下曾經(jīng)的信念與理想,把它們都變成了對魯迅堅貞不渝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她協(xié)助魯迅工作,校對稿子,查找資料,安排魯迅的飲食起居,一切都是細心體貼,不亦樂乎。
魯迅與許廣平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都懂得人生的規(guī)則,當然不僅僅是愛情方面。魯迅知道如何在“熱”中進行“冷”思考,不沉迷于飄渺遙遠的美好之中,而是將現(xiàn)實剖析。許廣平則了解怎樣將理想與愿望有機結(jié)合,既沒有讓自己淪落為家庭主婦,又沒有讓自己喪失工作能力。如果涓生、子君也能如他們一般,大概就不會把所有的悔恨和悲哀埋葬甚至遺忘中了吧!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5
《傷逝》是我看過的魯迅作品里,最平緩和娓娓道來的一部唯美的小說,如果不是注名是魯迅所著,我甚至看不出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沒了憤慨,沒了譏諷,只有平靜而舒緩地給你講述一個關(guān)于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真的很不象他老人家的風格,他又在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子君,一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期待的女子,在生活的煩瑣下,終于成為一個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其實,這么多年過去,我們每個結(jié)婚的女人身上哪個能沒有子君的影子,誰還會整日地沉浸在愛情的甜蜜里?我們是不用再為生活的艱難去豢養(yǎng)幾只雞,也不必和鄰居的.無知女人比這比那。但是我們?nèi)匀谎永m(xù)著子君的好多做法,我們自結(jié)婚后,是不是從追求精神的愉悅,到更多的追求物質(zhì)上的豐盈,一旦,老公無力滿足我們的奢求時,也會不停的抱怨。
子君和涓生愛情是唯美的,如果誰想要把這唯美的愛情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婚姻里,則是缺乏理性的,而子君就是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女人。哪個丈夫能允許自己每天單腿下跪地對自己淚水盈盈地求愛?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我不想在這里過多的埋怨涓生,作為一個現(xiàn)代的女性,一定要吸取子君的好些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把愛情和婚姻分割開來,不要對婚姻的日子期望過高,平平淡淡才是真,刻意制造出的那些浪漫也不是真的浪漫,婚姻的雙方是彼此信賴而又互相尊重,這些就足夠了,誰也別試圖以愛的名義改造對方,如果你仍癡迷不悟,那你離著傷逝也就不遠了。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6
涓生和子君,小資產(chǎn)階級的理想與脆弱,經(jīng)不起生活的考驗。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寫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愛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內(nèi)容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愛情至上,走個人奮斗的道路,最后造成了悲劇。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于社會解放的過程。但是現(xiàn)在呢?21世紀的愛情,一個進步自由的時代,不會再受到社會迫害,但是,始終逃不過家庭和物質(zhì)的阻撓,重復著涓生和子君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后拋棄他們曾經(jīng)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并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jīng)暗地里隱藏著不穩(wěn)定性。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恒,“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jīng)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zhì)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底下的更多內(nèi)幕,貧賤夫妻百事哀,誰對誰錯世說紛紜,希望傷逝能給我們帶來對愛情更多的思考!”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劇化進程。但我們應(yīng)該值得借鑒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yīng)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jié)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7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在課堂上都接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對于魯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課堂之余我看過他很多小說,我總覺得讀他的小說不會只簡單的感覺到寫得好或不好,有時候會感覺到時代的悲哀,有時候感覺主人公內(nèi)心深深的無奈,有時候又無望中帶著一絲微弱的曙光,光弱似風中的蜘蛛絲,但終歸是有的。但以愛情為題材的文章是少的,《傷逝》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篇,我雖然不喜這個關(guān)于愛情的悲劇,但今天也假想一下自己是這個悲劇里一個普通的百姓。
《傷逝》以涓生的懺悔開始的,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是一個悲劇,至少對于主人公來說一個悲劇。我覺得兩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的結(jié)合是當時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是逆于世俗的,這就為后來的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他們積極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不允許他們的大膽開放。在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幸福的',對于涓生來說子君是一個類似知己的存在。在當時,涓生是思想開始覺醒的青年代表,他認為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個時候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女子是很難的,而子君也認為涓生是不同于當時那些青年的。但是,兩人之前的生活經(jīng)歷對兩人之后的生活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當面臨生活中的瑣事時,子君發(fā)生了變化,涓生認為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樣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時都不能體諒他。
就算沒有那些生活背景,他們的性格弱點也注定了他們最終的分離,涓生的自私懦弱,選擇放棄子君來成全自己,對于子君的付出視而不見;而子君則沒有足夠的意志拒絕來自物資的誘惑,不體諒涓生,整天與房東太太攀比,沒有了最初的靈氣。他們的悲劇也許是當時很多愛情故事的代表,覺得那時候能夠堅持到最后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堅持的除了對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對人性,彼此間的磨合習慣,性格的突破,需要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直到最后的勝利。他們的故事讓人覺得,愛情對抗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最強大的愛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而依然不變。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8
大學里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xiàn)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吁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群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么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為此奮斗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fā)達發(fā)展迅速的經(jīng)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jīng)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jīng)怎么樣怎么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
愛情里沒有對與錯,但是愛情里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
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里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是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jīng)的美好,回憶曾經(jīng)的甜蜜!在愛情里,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jīng)不愛了,她們都會想著曾經(jīng)別人的好,想著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jīng)成了一個人的戰(zhàn)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于什么樣的方式結(jié)束這份曾經(jīng)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
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jié)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jīng)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后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么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后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xiàn)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
在這場愛情的戰(zhàn)役里,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zhàn)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死了的人“帶著鐐銬”解脫了,活著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zhàn)爭著!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9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jié)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后,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沖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chǔ)。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于家庭瑣事,為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zhí)著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zhì)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tài)所毒害,表現(xiàn)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偽、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后,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凄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jīng)不起時間和現(xiàn)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xù)。兩個人的悲劇結(jié)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0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fā)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xiàn)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于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chǎn)生埋怨,兩人產(chǎn)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于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著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為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yè)慢慢有了發(fā)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jīng)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后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jīng)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xiàn)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么這樣的愛情又怎么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為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yè)、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蕩的年代,愛情經(jīng)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為基礎(chǔ),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xié),受到挫折之后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1
愛情本身就是永恒的話題,有的人的愛情悲情,有的人的愛情歡喜,有的人的愛情轟轟烈烈,有的人的愛情平平淡淡,那么在魯迅筆下的.愛情又是怎么樣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魯迅先生好像沒有寫過關(guān)于愛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時翻閱的《傷逝》,原來是魯迅先生所寫的。
文章的一開始“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边@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細的閱讀了魯迅先生的這個作品!秱拧穼懙氖卿干c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最初已經(jīng)獲得成功,但終于還是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會的迫害。
其實結(jié)合魯迅現(xiàn)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再仔細品讀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愛情結(jié)果也是不難理解。被社會所束縛了,同時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問題。涓生對子君的愛情只是緣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進步和與眾不同,并不甚實質(zhì),恐怕難以維系;而子君對涓生的愛雖然是那樣的專注深至,但其內(nèi)容也十分空洞虛幻、不切實際,只是“盲目的愛”。
他們通過自己的斗爭,最后獲得了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后涓生和子君還是沒能走在一起,在他們結(jié)婚之后,子君不那么上進了,甘愿成為丈夫的附屬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瑣事之中,像變了個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借口拋棄了子君,最后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沒能過上如意的生活。
當然,魯迅先生不可能單單只是描繪他們的愛情悲劇,在這之中蘊含了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
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意義在于,它啟示人們: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單純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為社會解放而斗爭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xiàn)個性的解放和個人婚戀的幸福。同時它也揭露了一個事實:愛情需要“物化”,他是基于基本的生活的,沒有生活基礎(chǔ)(在這里體現(xiàn)為社會基礎(chǔ))的愛情勢必會破滅。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2
我們總是很天真地以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只關(guān)乎于愛與不愛。這恰恰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人是生存于社會中的,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與制約。或許會有那些不被世人所祝福的情侶高亢地喊著:“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是幸福,我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未免太自欺欺人了,誰不想有一份受到祝福的愛情呢?老一輩的人總是強調(diào)門當戶對,這也不無道理,兩個生活環(huán)境,社會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即使愛了,也難享受吧。
子君在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相信當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內(nèi)心是堅定的,她認定了涓生是她此生要追隨的人,不管外界給她多大的壓力,她都不會屈服,所以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子君以為自己的堅持可以換來她想要的,然而在與涓生的朝夕相處中,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這個二字詞語包含了太多太多,讓他們應(yīng)接不暇。當他們走在路上的時候,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雖然子君“坦然如入無人之境”,涓生卻“瑟縮”了,這個小細節(jié)便可以看出其實他們并無法完全無視世俗對他們的評價,而恰恰就是這些,為而后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之本,維系這些的是金錢,不巧后來涓生又失業(yè)了,他們的生活又下了一個臺階。子君無法再是那個只懂愛的少女了,生活的壓力讓她窒息,她“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于體貼了”。涓生覺得伙食也不好了,“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他們再沒有心情去談情說愛,生計問題太嚴峻,根本讓他們難以忽視。
愛情面臨生活的壓力的時候,愛情的光芒越來越暗淡。他們當然明白,彼此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愛的那個人了。他們掙扎過,努力過,畢竟他們不愿自己證明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但事實證明,這一切只是徒勞,他們之間的問題在時間的沉淀下已不可擊破了。終于,涓生無法堅持了,他說出了那句“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本以為子君會鬧,卻見她沉默了,眼光“正如孩子在饑渴中尋求慈愛的母親”。并不能認為子君是無所謂的,她只是不相信,他們的海誓山盟竟然支離破碎了,她奢望涓生會開口告訴她剛才那句話不是真的,而她也深知這不可能,所以“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懼地回避著我的眼”,她怕看到涓生眼中的堅定。諷刺的.是,最終子君離世了,而這個消息竟是從別人口中得出的,于是涓生便總是想到她的死,然后自責懺悔。最終,他決定向新的生路跨出去,默默前行,為子君,為自己……
我很佩服最初子君與涓生的勇氣,敢于與現(xiàn)實決裂,毅然追求自己想要的。但不能否定這股勇氣才導致了悲劇。他們的結(jié)合太過倉促,缺乏考慮;蛟S大家都認為愛情是感性的東西,愛情來了不能抗拒。但是靜下心來,用一時的快樂換來終身的苦痛,難免太沖動了。其實很多時候把那些人放在心中并非是壞事,這樣那個美好的形象不會褪色變質(zhì)。不得不說,他們的愛情悲劇社會是主導,一個時代有一個社會,一種思想,他們的愛情在那個社會浪潮中是難容的,掙扎也只是徒勞了。所以說,社會力量是別人忽視的。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3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fā)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xiàn)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于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chǎn)生埋怨,兩人產(chǎn)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于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著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為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yè)慢慢有了發(fā)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jīng)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后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jīng)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xiàn)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么這樣的愛情又怎么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為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yè)、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蕩的年代,愛情經(jīng)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為基礎(chǔ),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xié),受到挫折之后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4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后無路可走。從《傷逝》看魯迅和朱安自由的愛情一直是人們永恒的追求,愛情的自由是人們在追求過程中最大的享受,自由的婚姻是沉溺愛情中的男女最大的期望,婚姻的自由只有與子偕老的人才能理解!
從作者本人來看,我是很不屑魯迅先生的婚姻的,一個思想的救贖者,卻救不了朱安的人生,一個黑暗社會中舉著火把的人,卻不肯點亮朱安房間的燈!自由是愛情的必要條件,俗話就是兩情相悅,在這一點上,魯迅先生把完整的自由的自己全部給了許廣平,且不論許廣平對魯迅是愛慕還是敬仰,在魯迅先生的諸多支持者中,這是一個自由的愛情,帶來了一份自由的婚姻,他們也享受到了愛情的自由,但是!他們絕對沒有得到婚姻的自由!在朱安的心中,魯迅是她的天,是她一生的依賴,她看許廣平就像是親妹妹,她看海嬰就像自己的兒子!她為魯迅付出了一生,而在魯迅心中的朱安是什么分量呢?大概也就是個名義上的妻子,事實上的老媽子吧!
婚前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魯迅和許廣平,婚后的涓生和子君就像魯迅和朱安,我暗自猜測,這是不是魯迅先生良心發(fā)現(xiàn)而寫下的懺悔!朱安的一生是悲哀的,在她的生命里,幾乎沒有飛揚的時刻。她仿佛是一顆銹了的圖釘,最初被釘在哪里,一生就只能釘在哪里,無可奈何孤獨老去。時代的列車,轟轟然朝前駛?cè),我們站在車上,望著車尾那些漸漸遠去的人影,不經(jīng)意間,依稀還能望見朱安那哀愁的眼神,在夕陽的余暉里,淡淡地閃出一線光,瞬間又暗下去。這眼神里,囊括了一代舊式婦女的命運寫真。遭遇了魯迅,我以為他會待她好,起碼可以給她一個女人最低的要求!但是她被遺棄了,就像子君被涓生遺棄了一樣!在追逐愛情的美好甜蜜的過程中,子君是個新時代女性,她會被娜拉吸引,那個真正勇敢的女性,她以為自己能像娜拉一樣灑脫,自由!然而她一心追逐的自由的婚姻卻成了她掙脫不了的桎梏,當一個人把自己禁錮住,除了他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能解放他,子君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文章中看,涓生和子君之間沒有了愛情,于是就放棄了婚姻,在現(xiàn)在看來,放棄婚姻是最好的選擇,兩個人從此都自由了,不用再虛偽的面對虛偽的對方,有了更廣闊的天空,生活會更美好,可是,子君死了,至于是怎么死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冥冥中感覺跟涓生逃不了干系。這讓我很難明白。我并不認為子君的死與涓生有莫大的關(guān)系,甚至我覺得,子君的死更大程度上是不能承受內(nèi)心的自我否定,這自由的婚姻是她一心認定的要追求的,追求到的那一刻她就等于給自己設(shè)了一個牢籠,結(jié)局是這自由的婚姻并沒有帶給她婚姻的自由,涓生直白的說出“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這時的子君只想逃離這個牢籠,但是逃離出去的她要去哪里呢?一旦逃離,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她已經(jīng)無處可去,不逃出去就得一輩子面對這個牢籠,就像一個已經(jīng)夢醒的人,明知道無法再沉溺夢境,但醒來又無路可走,這時的子君,除了選擇死亡,還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呢?換句話說,子君的死是必然!與子君不同的是,朱安在周家默默的活著,朱安能在周家呆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婚姻并不建立在愛情上,朱安留下來是為了責任和道德,但是那樣的活著跟活著牢籠里有什么區(qū)別?當魯迅死后,抗戰(zhàn)后期,朱安生活困苦,想出售魯迅藏書,宋紫佩跟友人前來勸阻,朱安沖宋紫佩說:“你們總說魯迅遺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呀!”當真凄涼入骨。她在黑暗里沉默太久了。但是她說的不對,她不是魯迅的遺物,而是遺棄物!
錢理群說“小說的重心不在那失敗了的愛情本身,而是涓生所面臨的兩難選擇,對于他們之間無愛的現(xiàn)實,是說還是不說?這也是終身折磨著魯迅的人生困境之一”如果說魯迅借由愛情想表達自己的困境,我想魯迅先生已經(jīng)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了,那就是披露真實的心,那就是從夢中醒來,哪怕沒有路可走,涓生最后的選擇是“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對方,魯迅先生在說真話方面是無畏的,他與許廣平同居的事實就是最好的真話。
許廣平是新時代女性,她看重愛情更甚于婚姻,可能很多人都欣賞著許廣平寬廣的胸懷!都欣賞著魯迅不離婚,對朱安盡責盡義。但是她的胸懷,他的不離婚,在我看來都是對朱安的傷害!他不離婚,從另一方面看就是讓朱安不得不恪守封建的道德,當然,對于朱安來說,離婚也是她無法承受的,許的胸懷,讓朱安對許廣平有著一種歉疚,朱安死的時候還在稱贊著許廣平,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悲哀,這種悲哀不全是魯迅跟許廣平造成的,更是朱安自己造成的,就像是子君把自己逼到絕路上。
總之,子君是死了,涓生還活著;朱安是悲劇的,魯迅還有許廣平。如果說《傷逝》是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不如說是子君的悲劇,涓生的悲哀!因為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毀給人看”子君一心追求的美好的自由婚姻被摧毀了,看這悲劇誕生的人是涓生,他是悲哀的!面對子君的死,涓生會懺悔,會痛苦,會難以釋懷,但是幾年以后,十年以后,幾十年以后,如果涓生突然發(fā)跡了,他的婚姻會怎么樣?他的生活會怎么樣?
雖然不能斷定,但必定會改變,而這一切的改變都與子君無關(guān)了!傷逝也是有一個時間限定的!想一想這以后的情景,又是一個悲劇!像魯迅先生自己寫的《娜拉出走以后》,離家出走很簡單,很常見,可是,出走以后呢?這個玩偶似的女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她沒有看到自己的四肢仍然被牽扯著!自由,不是她能奢望的!一場夢醒了,要尋求自由,就要離開,就要出發(fā),但是突然間面對著無路可走的困境,人生該怎么辦?人該怎么面對自己?子君選擇了死,得不到自由也不肯回頭;朱安選擇了活,得不到自由那么就默默承受悲哀!如果得不到自由!我們該何去何從?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5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關(guān)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傷逝》寫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戀愛以及其破滅過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jīng)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后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沖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后終于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后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xiàn)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并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xiàn)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虛幻,還夾雜著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著涓生,所以她能夠為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于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lǐng)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對著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著前進,他對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后寫到“我向著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于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xiàn)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著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6
對于《傷逝》的研究,過去研究者一般關(guān)注其中的愛情故事及其體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5]近年亦有論者從小說的敘述者入手,發(fā)掘涓生在“說”與“不說”的兩難處境背后表現(xiàn)的魯迅自身所體驗到的人生困境[6],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意義的研究,不過,《傷逝》還有可供進一步探索的余地。
我們以往說《傷逝》是一部愛情小說時,也不無困惑,即小說中似乎很少涉及到真正的男歡女愛的內(nèi)容及有關(guān)描寫,而涓生與子君的關(guān)系,倒更象是師生關(guān)系。關(guān)于二人的師生關(guān)系這一點,范伯群、曾華鵬在他們的著作中已經(jīng)風趣地指出過:涓生,是一個還“沒有看出可走的路”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但是他缺乏自知之明,反而“自以為是”地擔任了“驚醒”子君的“教師”!
他給子君上了半年的“課”,這些課程的內(nèi)容可稱作為“資產(chǎn)階級啟蒙教育”。“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這句話是子君“聽課”后的畢業(yè)論文。這篇論文使涓生的靈魂震動,他興奮得周身顫栗。有了這點啟蒙教育的底子,他才大膽地向子君求愛!墒沁@一場家庭革命對整個社會起不了多大影響。更重要的是:“我是我自己的”這個命題是已經(jīng)陳舊的了。我是我自己的,可是我不能離開整個社會而生存!诎敕饨ò胫趁竦氐闹袊也豢赡苁俏易约旱,沒有一個解放了的社會,不可能有解放了的子君;它說明子君已受了虛偽的自由、平等之類的有毒的興奮劑的“麻醉”,而開這種興奮劑的藥方的庸醫(yī)卻是涓生。……正當他們陶醉在“我們的家庭是我們自己的”之中時,社會來給這個“自以為是”的“教師”上課了。那教本是只有兩指定的、二十二個字的“局長諭”。……他的錯誤是只去破壞家庭,而不去破壞這個舊社會。[7]
是的,小說中的涓生與子君就是啟蒙與被啟蒙的關(guān)系。從這樣的角度看,《傷逝》并不是一部寫男女愛情的小說,它在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中顯示的是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啟蒙的故事。
對于涓生,子君是一個什么角色?是一個學生,一個接受的耳朵,一個理解其觀念的頭腦:這兩個“戀愛”中的青年見面時并不是相互的交談,而是“充滿了我的語聲”,這個“我”談些什么?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而子君在此時真是一個好“學生”,幼稚而好學,并且始終不忘給“老師”以情感的回應(yīng):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里彌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老師啟蒙的結(jié)果便是子君的覺悟:“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時,她默想了一會之后,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了出來的話。其時是我已經(jīng)說盡了我的意見,我的身世,我的缺點,很少隱瞞;她也完全了解的了。
子君的話對于涓生意味著什么,是一個自己傾心的年輕姑娘的以身相許的表態(tài),還是蒙昧者的覺醒?涓生說了他聽后的感受:這幾句話很震動了我的靈魂,此后許多天還在耳中發(fā)響,而且說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國女性,并不如厭世家所說那樣的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由子君的話,涓生想到了“中國女性”!子君,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年輕異性卻以“中國女性”之一分子、之一代表被涓生識讀而存在于他的思想、情感中,這正是涓生與子君關(guān)系的特殊而詭異之處,子君作為一個年輕姑娘的形體、容貌、風姿、她的情感、性格,她的魅力涓生是視而不見的.,亦或是無足輕重而忽略不計的?
二人同居之后,涓生只用三個星期,三七二十一天,就讀遍了子君,并且發(fā)現(xiàn)了他與她真正的隔膜:我也漸漸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經(jīng)更加了解,揭去了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xiàn)在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子君的形象固然表現(xiàn)了啟蒙的艱難:作為中國女性的代表,子君盡管在受啟蒙后能在觀念上達到啟蒙的要求,但那只是表象,表層的東西剝蝕之后內(nèi)里的舊是依然而且更頑固的。但是我們應(yīng)該記住,小說是涓生的敘述,就是說,子君自已是沒有聲音的,一切都是從涓生的視角敘述的,所以,從涓生的敘述中去研究子君的形象,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也是先靠不住的。
正如研究者所說,涓生在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隔膜后有一個說與不說的困惑,這個困惑體現(xiàn)了魯迅自己的人生體驗。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故事,要追問的是,子君對于涓生倒底意味著什么?
涓生啟蒙的目的,是將啟蒙對象變成與自己具有一樣的觀念的人;蛘哒f,啟蒙對于涓生而言,就是對他人進行思想改造,這對于被啟蒙者而言,就是一個他者化的過程,他與子君的關(guān)系的發(fā)展系于思想改造的過程,他們的交際始于二人的思想交流(其實是灌注),子君對于涓生思想接受與認同一旦得到確證,便實現(xiàn)了同居。同居之后一旦發(fā)現(xiàn)了差異,便形成隔膜,而發(fā)現(xiàn)隔膜的涓生在終于無法彌合二人思想上的差異后宣布了二人關(guān)系的終結(jié)。能夠改造的便是同志加情人,不能改造的,便只能分手,盡管知道分手后會給子君帶來死的結(jié)局,但那沒有辦法,誰叫你不能徹底改造呢?在這里,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幅中國啟蒙知識分子的自畫像。在這幅自畫像中,我們不僅看見啟蒙與被啟蒙的中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看到這一啟蒙關(guān)系中的排他性質(zhì),看到這啟蒙關(guān)系中被啟蒙者主體的命運——或者放棄主體性,被他者植入,或者被拋棄,子君的被拋棄讓我們看到了啟蒙者對待被啟蒙者的決絕態(tài)度:要么是,要么不是!
啟蒙的命題一直是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津津樂道的話題,是否因為只有在這一話語中,知識分子的權(quán)力感才能得到滿足?可是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反思過這樣的問題沒有,被啟蒙者為什么必須接受啟蒙?被啟蒙者能夠有自己的主體性嗎?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7
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涓生說他愛子君——我笑了——先是無知的感動,后是鄙夷的輕蔑。
大學以前,我并未讀過魯迅先生的《傷逝》,直至現(xiàn)代文學課,我才有幸捧閱。而以下感受也只是個人的鄙陋之見,筆調(diào)也許不鋒銳,見解也許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說感動,這是被蒙蔽了的。初,我被開頭沉悼遺憾的口吻所誤導,以為子君逝世后,涓生內(nèi)心的不舍與懷念促發(fā)他“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他是記得自己當初對子君的“牽腸掛肚”的,連漸進的鞋聲也能讓他思緒翩翩。然我終究是錯了,愛情并沒有持續(xù),如涓生所說“時光過得真快,我愛子君,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已經(jīng)滿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為“我愛子君已經(jīng)滿一年了”,現(xiàn)在,我更愿意理解為“距離我愛子君和她的離開已經(jīng)滿一年了”,多么令人心寒的一個“滿”字......他并不愛她,從她為他犧牲的'那一刻開始,從他們?yōu)樯钏ьD開始, 從他們搬進吉兆胡同開始。
再說輕蔑,源于涓生對子君短暫的愛情。他們愛情的變質(zhì)從大環(huán)境來說,源于社會。拮據(jù)的生活讓讓子君日夜的操勞了起來,“管了家務(wù)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是底層“庸俗”婦女的形象,在對其觀察、描述改變的過程,涓生已經(jīng)萌生不滿情緒,正在扯動那根不愛的神經(jīng)。遠離羅曼蒂克的柴米油鹽中,雪上加霜,涓生失業(yè)了,這無疑又在隱約中催化愛情死亡。
愛情的變質(zhì)就個人來說,涓生是個卑怯之人,于生活面前,缺少責任與勇氣。
涓生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接受新思想的人,然與之矛盾的是其后的描述,當他學習電影上的場景,單膝跪地求愛,他確是感到羞愧的,這足以證明涓生并未完全脫離“男尊女卑”的封建舊思想,一切的辯解也很無力。當子君堅決分明地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時,他又有說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國女性便要看到輝煌的曙光的”。當涓生“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而他看到子君卻是大無畏的鎮(zhèn)靜坦然的緩緩前行,他便立馬提起驕傲和反抗。這是多么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于先前高彈“家庭專制”、“男女平等”,評價子君大概還沒有脫盡舊思想的束縛,也都顯得空洞和虛無,他的骨子里真有這些新思想嗎?那又為何當女人昂首挺胸后他才決心“驕傲”呢?
“但我的心卻跳躍著。那么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么顯著的變化”。涓生注意著子君的所有變化,不是以一種關(guān)懷的心態(tài),而是以一種卑微的害怕的態(tài)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么堅決沉靜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裝對失業(yè)的狀況不以為意,以一種自以為高大的身軀俯視著子君——“其實這在我不能算是一個打擊”。涓生實則是焦躁不安的,挑剔著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業(yè),仿佛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我在這里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他已然心理極度不平衡到無聊了,拿自己與雞狗排列位置,確實可笑。
他會突然想到子君的死——這又折射涓生的殘忍與虛偽,一旦子君死,就無須自己動手傷害她,自己也不是負心的男子,一切責任可推脫,還落得個自由。涓生于虛空中極力想解脫,終于,他鼓足勇氣告訴子君“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然子君走后,他又自責后悔為何不再忍耐幾天,如此忽然的告訴她真話。他又覺得該用謊話讓自己承受虛空的重任,而不是讓子君承受真實的重量!拔摇庇谔摽张c說謊之中矛盾徘徊,得知子君死訊,明白那個曾經(jīng)愛過的子君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涓生活著,帶著他的悔恨、悲哀、寂靜、空虛。
魯迅《傷逝》讀后感 篇18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一次。小說寫的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懷著個性解放的強烈意愿,勇敢地沖出家庭結(jié)合在一起,尋覓到了應(yīng)得的愛情與幸福。然而,他們終究在現(xiàn)實中停下了腳步,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我并不想多談涓生是否有負于子君。在現(xiàn)實的殘酷面前,人自私的本性,抑或是本能的適時爆發(fā),我是可以理解這種情況的。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們就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被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最后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后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涓生沖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zhì)問,被考驗”的負累了。但至少面對生活的打擊,涓生還依稀意識到“只為了愛”的盲目,并想竭力“救出自己”,可也正是這種個人奮斗的思想阻止他邁出大步,于是他最終也只能在子君死后沉浸在無限的悔恨和悲哀里。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對比出一個永恒,“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jīng)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正是這才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zhì)吧,令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傊,《傷逝》中子君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上啾蠕干,子君在生活面前尤為退縮,因而打擊來臨時,她只能讓生命隨著希望一同死亡。
為什么子君和涓生在得到幸福后又那樣輕易地又失去了呢?本來現(xiàn)實就從不給夢想輕易實現(xiàn)的機會,更何況他們又把幸福想得太簡單。童話故事的結(jié)尾總是說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我們也曾向往過這樣的生活。但童話畢竟是童話,它可以在愛情圓滿的時侯留給我們一個美好而模糊的未來并果斷結(jié)局,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不能這樣做,生活是連續(xù)的,戀愛后還有婚姻不是嗎?所以追求到愛情自由以后還需要走更堅實的路。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根本不可能在二人世界中生活下去。還記得某部電視劇中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婚姻就是兩個家庭的社會關(guān)系之和。我對這句話表示贊同。子君和涓生的眼光只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寧與甜蜜,全然不顧家人和朋友,更不要說去面對當時社會的壓力了,故最終也只能是悲劇了。
子君和涓生達到愛情的小目標后,就失去了解放社會的大目標,既無力抵御社會經(jīng)濟的壓力,愛情也隨之失去附麗,于是斗爭之后是更加殘酷的現(xiàn)實。我說明愛情附麗于社會的問題并不是否認愛情的純粹,也無意宣揚現(xiàn)實的恐怖,只是偌大的社會不是兩人想回避就回避得了的。我們既然身在社會中,心又如何能逃離?
【魯迅《傷逝》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魯迅傷逝讀后感04-30
魯迅《傷逝》讀后感09-01
魯迅傷逝讀后感4篇04-30
關(guān)于魯迅傷逝優(yōu)秀讀后感(精選11篇)10-27
傷逝的讀后感04-30
傷逝讀后感09-05
《傷逝》讀后感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