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片段與反思
豪華落盡見真淳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片段與反思作者/ 征萍
樸實——充溢著層層遞進的品讀
【片段一】
師: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開了。這些花怎么樣?(請學生自由朗讀)
師:善于讀書的人,能讀出文字之外的畫面。再讀這段話,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花兒爭奇斗艷,爭著比美,聽到小蜜蜂邊飛邊歌唱。
生2:我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風中跳舞,擺動著美麗的衣裙,扭動著腰肢,聞到了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師:這么美的景色,誰能讀好?(指名朗讀)
師:如果你是島上的居民,當你早晨醒來時,你看到了高爾基的院子里的這些美麗的花,你會怎樣?
生:我會很開心。
師:是啊,鮮花帶來了快樂,鮮花帶來了輕松,鮮花帶來了一份好心情。帶著愉快的心情,再去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吧。
。ㄉ懈星榈乩首x)
師:看著滿院的鮮花,高爾基的心情怎么樣?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指名讀)
【反思】
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可見,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讀是感悟積累的前提。以上片段中,學生通過初讀、再讀、想象說話,體會那些花的美,然后想象美麗的鮮花會給島上不同的居民帶來什么心情,感受鮮花帶來的快樂。學生在朗讀與評價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高爾基的心情,是那么美的景色讓他想到了美的創(chuàng)造者——兒子,父親感受到的不僅是鮮花的美,還有兒子的孝心和愛心。
在閱讀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少借助媒體,多指導學生充分地讀、有效地讀,讓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特別要抓住文章的精美之處,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里品味作者傳情達意的精妙,領悟表達的方法和藝術,進而感悟作者的思想,升華情感。
厚實——搭建了明理的平臺
【片段二】
。ǔ鍪镜诰抛匀欢危瑢W生自由讀。)
師:在這一段中出現(xiàn)的“美好的東西”指什么呢?
生1:指對別人的幫助。
生2:關愛,為別人奉獻。
生3:也可以是一個微笑或者一聲問候。
師:生活中的你們也給過別人“美好的東西”嗎?(啟發(fā):你給過別人幫助、鼓勵、安慰、快樂、祝福嗎?)
生1:有一次我乘公交車為一位老奶奶讓座。
生2:有一個同學摔倒了,我去扶他。
師: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高爾基說:“當你給別人美好的東西的時候,你自己也會感到愉快!蹦銍L到過這種愉快嗎?
生1:我借東西給同學,同學感謝我,我很開心。
生2:我?guī)蛬寢屪黾覄,媽媽說我很懂事, (范文網(wǎng) m.panasonaic.com) 我心里甜滋滋的。
師: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誠地付出,都會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也會讓我們感到別人是多么需要我們。
師:所以高爾基說“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這里的“給”是給什么?
生1:給予幫助。
生2:給別人關愛、奉獻,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
師:“拿”指什么?
生:只接受別人的關懷而不付出。
師:當一個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樣重要時;當一個人把幫助別人、為別人奉獻愛心當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時,那這樣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快樂。這就是“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
【反思】
通過學生談自己理解的句子含義,借助視頻感受“美好的東西”的內(nèi)涵,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情境引讀領悟“給”比“拿”愉快,出示名言升華感悟。這樣設計,將課堂與生活“鏈接”,為學生明白快樂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道理搭建了平臺,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在不經(jīng)意間觸動學生的心靈。有的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既是教學重點,同時也是教學難點的,要去突破。在引導學生理解這些句子時,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知為易懂,提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使課文所蘊涵的道理變得易于理解,讓學生的思維向更深處延伸,讓學生的智慧不斷增長。
扎實——促進了語言積累
【片段三】
師:花兒怎么樣?
生1:花兒很多,有很多顏色。
生2:花兒姹紫嫣紅。
師:“姹紫嫣紅”就是形容花多而且美,看到這個詞,你還能想到哪些詞?
生: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ㄕn件出示詞語,生齊讀。)
師:有的同學很會學習,知道邊學邊積累,只不過有的同學積累在腦子里,有的同學積累在書上。
。ㄉ鷮⒃~語記錄在書上)
【片段四】
師:這封信不光寄予了高爾基對兒子的希望,也是我們所有人應該謹記并且為之努力的。希望大家記住這幾句話,以此共勉。
。ㄉ毩暠痴b,集體背誦。)
師:老師再送大家?guī)拙涿,希望它們能伴隨你們長大。ǔ鍪荆骸百浫嗣倒,手有余香!薄吧囊饬x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鄙x記。)
【反思】
在教學中,我?guī)椭鷮W生吸收、內(nèi)化,遷移課文內(nèi)外的妙詞佳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體現(xiàn)了學生思維的有效性。語文教學強調(diào)積累,如果沒有語言積累,說、寫的能力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積累與能力相比,積累是更基礎、更核心的東西。語文課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豐實——創(chuàng)設了練筆的情境
【片段五】
師: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寄來的信,很激動,決定也給爸爸寫一封回信。兒子的這封回信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呢?
生1:爸爸,讀了您的信,我知道我種的鮮花開了,你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生2:讀了您的信,我懂得了“‘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
生3:爸爸,謝謝您,我會記住您的話,多幫助別人的。
。◣煶鍪疽,生按照要求,把這封回信寫下來。)
【反思】
“情動于中”,方能“形于言”;“形于言”,方能寫成文。崔巒老師指出:“只在作文課上講作文、寫作文,每學期次數(shù)有限,學生練習的機會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遍喿x課應成為學生寫作方法習得的主渠道和習作訓練的練兵場。教師潛心研讀教材,結(jié)合課堂教學,立足教材文本,讓學生在感悟、品評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在體驗、實踐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在探究、想象中放飛心靈,鼓勵他們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說用文字記錄下來,就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豐實。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睂崒嵲谠诘恼Z文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為起點和終點的,它呼喚更多的語文教師在這條道路上,行走,思考,實踐……
_
(作者單位:江蘇金壇市華城實驗小學)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片段與反思】相關文章: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8-19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4-2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3-1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5-05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15篇03-20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教學設計08-15
《農(nóng)夫和他的兒子》的教學設計08-15
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有感04-2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04-25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后感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