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通用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 篇1
讀罷掩卷,思維卻依舊停留在那曾經風云變幻的神州大地,我不禁感嘆:浮生若夢。試想,在當時風起云涌,變幻莫測的中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或貧或富,或老或幼,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然而,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有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將四萬萬中華同胞團結在了一起。頓時,卷尾那首軍歌縈繞在耳邊:"上戰(zhàn)場,為家為國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鄉(xiāng)!"那是怎樣的豪邁,怎樣的振奮人心!
古人常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萬事皆非完美無缺,就好似潮水,時漲時落。一本《京華煙云》,不一樣的世界:穿越到光緒年義和團運動,目睹中國大門如何被洋槍洋炮猛烈轟擊;穿越到軍閥混戰(zhàn),爾虞我詐的時代,冷眼袁世凱竊國稱帝的滑稽鬧。淮┰降揭痪乓痪拍"五四"時期,體會炎黃兒女渴望血洗國恥,贏得勝利的愛國熱情;穿越到思想最為活躍的新文化運動,重溫新舊思潮互相碰撞所留下的壯麗詩篇。
清晨,神清氣爽,翻開《京華煙云》的扉頁,便被林語堂先生的獻詞深深吸引:"全書寫罷淚涔涔,獻予殲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熱淚,神舟誰是自由民。"寫罷此書,作者竟都感動得流淚,怎么會叫讀者忍著眼淚咽下去呢?
書中人物可謂規(guī)模宏大,雖不及紅樓,然亦可發(fā)現(xiàn),無論是木蘭,莫愁,立夫,曼妮,亦或是暗香,姚思安,曾文伯,牛雅琴,牛素云等,大多可在紅樓原著中找到原型。想必林先生當年沉醉《紅樓夢》之際,一定認識到了二者驚人的相似性,難怪他在給郁達夫的一封信上說:"重要人物約八九十,丫頭亦十來個。大約以《紅樓》人物擬之,木蘭似湘云,莫愁似寶釵,紅玉似黛玉,桂姐似鳳姐而又無鳳姐之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紈,寶芬似寶琴,雪蕊似鴛鴦,紫薇似紫鵑,暗香似香菱,喜兒似傻大姐,李姨媽似趙姨娘,阿非則遠勝寶玉。孫曼娘為特出人物,不可比擬……"
《京華煙云》書法作品
縱覽全書,漸漸發(fā)覺獨愛木蘭,她,蕙質蘭心,溫柔嫻靜,率真自然,絕無一絲扭捏矯揉;她,清靈慧俏,才高貌美,博學多識,不愧為新式女子之典范。喜金石,識甲骨,愛京戲,懂收藏,擅鑒賞,真乃天下奇女子也!深受父親姚思安教導與影響,這位道家女兒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難怪其丈夫稱其為"妙想家"。她渴望自由,幻想著她這位姚家千金有一天成為船娘,與夫君游山玩水,共享那一片自由天地;她渴望騎鶴下?lián)P州,萍蹤浪跡般暢游名山大川;她渴望成為一名村婦,親臨自然,享受那世間的寧靜。你可以說,木蘭是一個妙想家,或者是理想主義者,但是她那淡泊名利的心志又怎能不令人佩服呢?就像木蘭最心愛的詩所說那樣:"兄拋漁網赴中流,妹撒釣絲待上鉤。盡日得來仍換酒,雨后空舟歸去休。"木蘭留給讀者的,是對自由的向往,而那朦朧的幻想卻最終化為泡影。可以說,木蘭是道家與儒家的集合體,其父沉潛于黃老之道,亦道亦儒,亦禪亦莊,年幼的木蘭耳濡目染,再加之父親的循循善誘,成就了木蘭近乎矛盾的性格。她不拘傳統(tǒng),聰靈俊俏,敏于思考,寬厚待人,樂觀豁達,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然而在其內心深處卻依舊無法擺脫傳統(tǒng)封建禮教對她的束縛,她愛立夫,但只能把這少女情愫深藏心底,苦于無處表達,曾家對她有恩,她別無選擇,不得不服從兩家長輩的安排嫁給了曾家的孫亞,她記得與立夫共游圓明園的約定,記得幼年同游西山的喜悅,記得杉木洞下那短暫的談話,立夫在那兒,注視著她,感受著她那柔和的聲音,從容的態(tài)度,高雅而美麗,和杉木的微風細語相混合,短暫而又值得珍惜。而世間最為難過的便是情愛無法直接表達,對妹妹莫愁的尊重,對立夫的信任使得這兩個精神眷侶無法走在一起,也許是遺憾,也許又不是。木蘭自己也說,愛是永遠不能封口的創(chuàng)傷。女人愛別人之時,一定覺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靈的一部分,她于是各處去尋找失去的那部分靈魂,因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殘缺不全,便不能寧靜下來。只有在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時,她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離開,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攜走的那一部分,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團聚時,才又得到安寧。
提示
沒有學會秒刷的用戶,快去幫助中心學習吧。
如此看來,木蘭并非完美,至少在精神層面上是如此,對立夫,她只能保留心中的愛慕,當立夫因為嚴詞激烈批判政府而鋃鐺入獄之時,她再也無法顧及深埋心里的感情,利用自己的智慧,給予立夫巨大的精神和物質支持,最終拯救立夫于水火之中。木蘭是理想的,有人說木蘭根本不存在,而我卻堅信,在當時動蕩不安,人心思變的近代中國,有那么一個女子,存在過,生活過,成長過。
翻開《京華煙云》,仿佛遨游到了另一個時代。
——牛強
木蘭,已然打破了自己當初的避世幻想,望著中國老百姓跋涉萬里,這是四萬萬同胞向西部的大遷移,是啊,她看見,中國同胞不愿當亡國奴,她變了,不再有以前的個體感,就像曼妮所說:"中國抗戰(zhàn)即便不想打,也不得不打了。"曼妮的話一直在她的腦海中,她知道,此時此刻,自己也是偉大老百姓的一份子了,她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龐大的抗戰(zhàn)隊伍當中。
后記:《京華煙云》讀完后給人所帶來的所思所感,也絕不是我在這篇日志的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小說中線索眾多,人物繁雜而又互相聯(lián)系,更不用說里面所體現(xiàn)的儒家學說,尤其是老莊哲學了,就像《紅樓夢》一樣,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值得研究,尤其是木蘭父親姚思安先生的處世哲學。好書帶給我們更多思考,活躍年青人的思維,甚好,但我深知這并不知最后一篇,文中我僅僅分析了姚木蘭一人,站在了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殊不知,角度不同定會帶來偏差,對于這部經典作品,今后在閑暇之余我會繼續(xù)重讀,只有這樣才會帶來新思考,新感受。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 篇2
《京華煙云》是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的一本有名的書。它描寫了清朝滅亡后,民國時期北平幾個典型的大戶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生活畫卷。它是一部由好幾篇小說聯(lián)成的長篇小說,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無結構的故事,而反為大規(guī)模的長篇。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加入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包括過渡時代的中國,成為現(xiàn)代的中國的一本偉大小說。
在這部小說里面有兩個角色是非常突出的—姚木蘭和姚莫愁,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姚木蘭。林語堂說:“木蘭,乃真女子”。確實,在我看來姚木蘭一面秉承著道家女兒的隨緣自在聰明活潑,一面又有儒家媳婦的孝順賢惠,漂亮而多才,十歲就識甲骨文,會唱戲,懂得享受生活,善烹飪,知人情,體貼,毋庸置疑她就是個是很好的情人、妻子與朋友,而在婦女受教育缺乏的當時,在尚有足夠的蒙昧與保守的世界,姚木蘭又是眾多男士的理想。木蘭自小被曾家所救,雙方父母又有交情,加上與曾蓀亞青梅竹馬,又和曼娘一起居住,有曼娘為曾家謀劃,她與曾蓀亞的婚姻,似乎是名門大家的理所當然。而她自己所愛的孔立夫,她雖然明明知道自己在立夫的面前,變得活潑,有不可言喻的快樂。也知道孔立夫走了,她姚木蘭的快樂也隨之帶走了,她會獨自在校園里傷懷感嘆,卻不愿意與任何說這不可說的秘密,她由衷地羨慕妹妹姚莫愁,卻照舊安然地過自己的日子,在禮教謹嚴的夫家克制地保留自己風雅的愛好,結婚之后,仍與丈夫在清晨去看荷花,收集荷花上的露珠來煮茶。我覺得有雅趣,近人情,是姚木蘭最顯著的特征。她的可愛在于她那現(xiàn)實中的不現(xiàn)實,一面順從命運,一面又在這命運固定不變的大格局下來點小花樣,浪漫地過日子,享受人生。后來,家國大變,木蘭遷住杭州,從富家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后變?yōu)榇鍕D,過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后變?yōu)槠胀ㄞr民,成為忍苦,勇敢,偉大的民眾大海中的一滴水。父親曾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可見木蘭是父親的理想女子。她的這些精神也是我所敬佩的。
而在這部小說中也占據(jù)重要角色的莫愁,相對于姐姐木蘭來講,她又有自己的不同,可以說,木蘭猶如燦爛明亮的春花,而莫愁好比匣中溫潤沉靜的美玉。木蘭的.情緒變化迅速,遇見感動的事情,就會流淚,放在尋常事物上,令人覺得摔性無偽,而在關鍵時刻,木蘭卻缺乏莫愁處變不驚泰然自若的鎮(zhèn)定。孔立夫被抓,姐姐姚木蘭暈了過去,妹妹莫愁卻挺著大肚子,沉著地應付警察,其雍容與大方的作派,令警察都肅然起敬,幫她丈夫說好話且來寬慰她。這份堅強與鎮(zhèn)定,也十分可貴。莫愁又十分息事寧人,姐姐為她的丈夫暈倒,她看在眼里,卻并無任何異樣。這種能忍耐的享福的性格,也令人羨慕。猶如莫愁所說:“身為玉質,有利也有弊。玉永遠不受污染,并且硬而脆。但是最精美的玉應當發(fā)柔和之光”,她,姚莫愁,就是那最溫潤柔和的美玉。她們受的是現(xiàn)代教育,卻都有著傳統(tǒng)女子的美好之處。
除了人物的描寫個性鮮明有特色外,此書讓我覺得還有更大的優(yōu)點是在于其哲學意義。一翻開來,我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后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后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云,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我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的感受。后來在看了由這本書該編成的電視劇后,讓我更加的印象深刻。它敘述當代中國男女如何成長,如何過活,如何愛,如何恨,如何爭吵,如何寬恕,如何受難,如何享樂,如何養(yǎng)成某些生活習慣,如何形成某些思維方式,尤其是在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塵世生活里,如何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而已!卑迪惚还罩,性格都轉變,卻能在木蘭的愛心之下,逐漸恢復,且找到家人,最后嫁給經亞,暗香的愛甚至使經亞年輕起來;曼娘雖以處女之身守寡,她養(yǎng)育的兒子阿瑄卻極敬愛她,她與媳婦以及孫子死在日本人手中之后,阿瑄參軍,因為母親妻子與孩子的緣故,越戰(zhàn)越勇,從未受傷;后來,家國大變,木蘭遷住杭州,卻可拋棄奢華的生活,作村婦打扮,親自下廚勞作,而在逃往四川的路上,又能一再收留路上的小孩;孔立夫雖然贊成莊子的自然主義且愛寫批評時世的文字,卻在國力最弱的時候,去做了自然科學家,知道木蘭是愛他的,也僅僅止于吻手一次而已;牛素云雖然做盡壞事,卻也真心悔改,為國捐軀;林語堂在這部小說里面處處體現(xiàn)了世間的愛與溫暖,更從小群體小人生中折射出大的民族精神與開闊的家國前景。
《京華煙云》寫于1938年,成于1939年,那時,我們國家正處水深火熱之中,新無可待,舊無可取,林語堂猶能在《京華煙云》里秉承傳統(tǒng)的忠與孝,贊成家庭倫理,而又倡導人生的智慧,極力鼓吹仁愛與慈悲,觀之令人歡欣鼓舞,我想這就是林語堂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這本書成功的原因之一?戳恕毒┤A煙云》之后,我似乎有一種如夢幻般的感覺,沉沁在書中情節(jié)里面,久久不能回味,讓我的思想境界又得到了一次質的提升。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 篇3
我的床頭有一本書,就是京華煙云,我一遍又一遍的讀著京華煙云。只專注著木蘭,看她講話時靈巧的模樣,看她聰明的眸子打量著人,看她冒出種種稀奇古怪的想法來,我就咧嘴傻笑起來。
不曉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愛木蘭,這個蕙質蘭心的女孩子。我喜歡稱木蘭女孩子,即便好多年以后的她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已經一次次在歲月與時代的波折間輾轉,我還是愛叫她女孩子。木蘭原本就該永永遠遠是個
最美麗最聰明最幸福的孩子。
以前讀紅樓的時候獨愛湘云,愛她的是真名士自風流,愛她活潑伶俐大方自然,絲毫沒有扭捏矯柔之氣。喜歡湘云的時候,愛看她打扮得似個假小子,愛看她大嚼鹿肉,愛看她聯(lián)句的才思敏捷,愛看她醉臥芍藥的嫵媚天真,做女子本當如此,自自在在,坦坦蕩蕩,方顯得可愛而不失本色。雖說溫柔嫻靜是一種,可那率真自然卻更附和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吧。于是便有了木蘭,這個道家的純真的女兒。
什么樣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木蘭這樣一位女孩兒呢,或許真的前無古人,來者也難追了。喜歡木蘭,最先傾倒于她的幸福。我喜歡幸福的`人生,喜歡到即便把自己升騰到空中樓閣,即便把所有的感情建立在一個虛無的關于美好的故事上,那也是甘愿的。林先生或許賦予木蘭太多幸福了,以至于關于她的不幸似乎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頁一頁翻過,充斥著的是時代的不幸和木蘭的幸運,等到非要卷入時代洪流的時候,木蘭已經為自己也為我們幸福了一生了。及至掩卷之時,我便明白,世間再也不會有比木蘭更完美的女孩兒了。
錢是很重要的東西,若姚家不是那么富裕,木蘭的一大半快樂的生活會隨之而去。但錢在木蘭的生命里卻被放到了一個更巧妙一些的位置,不是財富造就了木蘭完美,是木蘭使得這俗之又俗的銅錢雅了起來。最羨慕木蘭有這樣一位仙風道骨的父親,可以在她懵懂的年紀就告訴她:“這些個寶物,若你當它們是廢物,它們便是廢物。”生命里,只有擺脫錢的束縛,人生才能真正瀟灑起來,而木蘭做到了。最愛看木蘭在曾府里適性愉情的生活著,冬日里,穿著鮮藍的衣裳,擺弄花瓶里帶著小果實的紅石竹;春天里,慵慵懶懶的立在院子里整理牡丹花,夏日里一卷在手躺在涼椅上讀小說,秋日里與蓀亞去西山賞紅楓……不是無所事事的貴婦人,卻是個極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聰慧女孩兒。
看到曾老太爺對這個“瘋少奶奶”頗有微詞便更覺木蘭可喜可愛。木蘭最愛和蓀亞吃小館子,也喜歡隨蓀亞逛公園,于是這“兩大毛病”成了曾家二老很頭疼的問題。他們的兒媳婦是那么開朗,那么愉快的生活著,遠遠背離了儒家循規(guī)蹈矩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牽著夫君的手,自由自在得溜達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這個漂亮極了的道家女兒自然不在乎孔夫子的框框,真是要人怎么喜歡才好哦!
曾經想,或許金庸筆下的俏黃蓉便有木蘭的影子,看她充滿浪漫的調調,看她精妙絕倫的手藝,讀到杭州隱居時木蘭烤叫花雞那段,真是讓人喜笑顏開。難怪林語堂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木蘭太叫人喜歡,太討人喜歡。
關于木蘭的不幸,我始終以為是時代的,而非木蘭的。阿滿與曼娘的死,阿通的離家從軍,是時代不得不要木蘭犧牲的,換做別人,也有一樣的遭遇?吹侥咎m為阿滿傷心欲絕,我也痛徹心扉,看到曼娘慘死,亦哽咽不能語。這一路走過來,情感上最深重的創(chuàng)痛莫過于此,但最終,留在記憶里的這份不幸終究不屬于木蘭,因為她是木蘭,所以,她終會幸福,她有享福人的性情。
其實這個世界早已經沒有了再培育一個木蘭的土壤。那份北京城古老而典雅的空氣早已經煙化在文明的進化中,中國人傳統(tǒng)含蓄的優(yōu)美也早已經被嘈雜的都市生活攪得不留余地。于是便沒有了木蘭。木蘭必須是生長在濃郁傳統(tǒng)中的女孩兒,有著世俗的智慧,有著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一切美德,美麗,聰慧,寬容。她會應付大宅門里的種種關系,巧妙而得體的周旋在纏著小腳的太太姨娘妯娌之間,懂得微笑的看著貪小的管家,讓下人知道這位三少奶奶的心知肚明,懂得關于習俗和傳統(tǒng)要求女子懂得的一切,這才能成就一個優(yōu)美而典雅的木蘭。木蘭也必須是長在濃郁道家思想里的女孩兒,懂得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是福氣,懂得腰纏十萬貫不如騎鶴下?lián)P州,可以輕易遠離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平淡而清靜的幸福,這才能成就一個自然而純真的木蘭。而必須的這兩種氛圍,恐怕再不會有了,這世上再不會有第二個姚木蘭了。
讀京華只為木蘭,固執(zhí)的只沉醉在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里。或許世間根本從來沒有過這份完美,可我寧愿相信,在一個動亂紛爭的年代里,曾有這么個女孩兒,自然而幸福的過了一生。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 篇4
假期再次翻看了《京華煙云》,不像第一次的囫圇吞棗般倉促,這次仔細翻閱了一遍,竟然又讀出了許多味道……
《京華煙云》雖然是一部好幾篇小說聯(lián)成的長篇小說,但不因此而成一部散漫無結構的故事,而反為大規(guī)模的長篇。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加入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包括過渡時代的中國,成為現(xiàn)代中國的一本偉大小說。林語堂的女兒林如斯曾說過《京華煙云》是一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并不是一定要有閑時才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困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確實,該書最大的優(yōu)點不在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風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學意義。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后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后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云,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而我乃稱嘆叫絕也!未知他人讀畢有此感覺否?故此書非小說而已!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之主旨。小說給人以一場大夢的印象時,即成為偉大的小說,直可代表人生,非僅指在二十世紀初葉在北京居住的某兩家的生活。包括無涯的人生,就是偉大的小說。
《京華煙云》在實際上的貢獻,是介紹中國社會于西洋人。幾十本關系中國的書,不如一本道地中國書來得有效。關于中國的書猶如從門外伸頭探入中國社會,而描寫中國的書卻猶如請你進去,登堂入室,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致,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此書介紹中國社會,可算是非常成功,宣傳力量很大。此種宣傳是間接的。書中所包含的實事,是無人敢否認的
《京華煙云》中描寫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現(xiàn)代的;年輕的,年老的;出身高貴的,身為丫鬟的;老實本分的,工于心計;各式各樣的女人,個個個性鮮活,有血有肉;同一個女人,寫她從待字閨中到嫁作人婦生兒育女,從女兒到母親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同階段的女人,她們的心理變化也很真實的寫出來。例如木蘭和莫愁,這兩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木蘭偏向繼承了父親的道家思想:逍遙,自由,追求理想卻又不強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也容易滿足;莫愁則偏向母親繼承了儒家之道,學會了作為妻子母親的生活中的智慧。同為女人,木蘭更適合做老婆,因為她有想不完的妙點子,可以陪你去很多的風景名勝,和她聊天,永遠不會氣悶;她喜歡做菜,特別愛研究新奇的菜式,對于種花養(yǎng)草,琴棋書畫也有興趣;既能滿足你對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賞月,做風雅之事;有時候可能有些過于理想化,但木蘭也懂得適時調整。莫愁則適于做母親:她方正穩(wěn)重的性格會給孩子一個好榜樣;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剛之道,對于立夫這樣個性激進易沖動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時候予以忍讓,什么時候堅持,什么時候暗暗責備,什么時候給予鼓勵,恰當?shù)仨槕⒎蚯榫w的起落,最終改變他,使他成熟穩(wěn)重。相信這對于孩子要容易得多。因為莫愁有足夠的耐心,也有足夠的智慧,不會過分嬌慣,也不會過分嚴厲;莫愁在文學上的造詣也足夠給孩子的學習以指導,從她少女時代和立夫的幾次辯論就可以知道,其實她思想鋒利,見解獨特,并不輸于木蘭,只是嫁人之后著意收斂,培養(yǎng)自己的穩(wěn)重方正。
但這兩姐妹,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就從莫愁和木蘭對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可以不算,因為那只是精神層面的)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她們的沉著和智慧是多么的相似。同樣的善解人意,同樣的不動聲色。但是在面對立夫被捕這件事上兩人的態(tài)度迥乎不同,又可以非常好的表現(xiàn)她們的不同——木蘭的沖動和理想化,還有莫愁的冷靜穩(wěn)重和忍讓寬容。這兩個可愛的女子,是全書的靈魂所在,或許也是林語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要說到讓我最為佩服的人物,當然是堅強而又有主見的木蘭。面對生活的變遷,面對從富家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到變?yōu)榇鍕D的劇烈轉變,即使最后變?yōu)槠胀ㄞr民,她依然能過著幽雅山居的生活,堅韌地面對所有困難,并在磨難中成長,成為忍苦,勇敢,偉大的民眾大海中的一滴水。林語堂曾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可見木蘭是他心中的理想女子。
《京華煙云》向西洋人介紹了中國社會。細讀之,讓你有登堂入室之覺,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致,叫你與里頭的人物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蛟S,除了一句”此書只應天上有“外,再沒有更恰當?shù)恼Z言了。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 篇5
有栩栩如生的鮮明人物;有感天動地的凄美愛情;有繁華如夢的京城往事;有美若天堂的蘇杭韻味;有質樸誠摯的人間實感;有千年文明的精彩記錄;有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有戰(zhàn)火紛飛的動亂年代。這就是《京華煙云》帶給我們的一場文學盛宴;這就是《京華煙云》展示給我們的文學寶藏;這就是《京華煙云》送給我們的人生哲學。而林語堂先生就是有這種無與倫比的文學造詣;他就是有這種能力讓你沉醉在他的文學世界里流連忘返;他就是有這種天賦讓你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哲學的魅力,懂得生活的真諦,了解愛情的悲喜,感受民國的風情,體會愛國的精神,傳承古老的文明。
林語堂先生曾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到“本書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既非維護其完美,亦非揭發(fā)其罪惡。只是敘述當代中國男女如何成長,如何過活,如何愛,如何恨,如何爭吵,如何寬恕,如何受難,如何享樂,如何養(yǎng)成某些生活習慣,如何形成某些思維方式,尤其是,在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塵世生活里,如何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而已!钡窃谖铱磥恚卫蔚木o貼現(xiàn)實,才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因為這能讓我們設身處地去感受到當時那個年代的生活,能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書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能讓我們更好的從中吸收一些東西。
而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影響的莫過于“木蘭”這個奇女子了。無傲氣有傲骨,天資聰穎,“清煙竹韻,道法自然”說的就是木蘭了。在她小小的身軀里,蘊含著巨大的勇氣與骨氣;積淀著醇厚的文化與底蘊;兼容著別樣的善良與包容;融合著深厚的感情與才情。在她身上你能看到容顏之美,聰慧之美,賢德之美,豁達包容之美,難怪人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呢!
木蘭的才華令人欽佩與折服。木蘭會吹口哨,會唱京戲,還認識甲骨。木蘭的父親姚思安是未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木蘭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這使得父親的淳淳教誨在她的身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并貫穿她的一生。姚思安曾對木蘭說過“心浮氣躁對心神有害,正直自持,則邪氣不能入侵。”這些話是木蘭生活中的準則,總是能讓木蘭從中獲得無限勇氣,總是能讓她找到人生的方向。木蘭除了在文學等傳統(tǒng)文化上有頗高的造詣外,還認識甲骨與金文,她還喜歡唱京戲,收集古玩,有著頗深的文化文學修養(yǎng)。她總是能把人性之美、文化之美、還有落落大方、賢淑端莊之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德才兼?zhèn)涞呐,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這樣一個開明無懼的女子,怎不叫人喜歡與欽佩呢?木蘭真不愧為新時期的奇女子也!
木蘭的愛情令人感到心疼與惋惜。木蘭十歲的時候與家人失散被拐,最后陰差陽錯的被曾家所救,而這也就預示著她的人生注定不平凡。果然命運的齒輪在她情竇初開的年紀就這樣無情地卡住了,為了不懂事的妹妹,為了爹娘的臉面,為了家族的信譽,她聽從父命毅然決然地嫁到曾家,心甘情愿地委屈自己,但這并不代表她是愚昧與軟弱的,相反這是她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也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事實也確實證明這段婚姻是非常圓滿的。當然木蘭的婚姻并不是那么的平順,她的.丈夫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那就是他有了婚外情。蓀亞與曹麗華廝混在了一起,這樣的侮辱與難堪是任何一個女子都難以接受的吧?可是木蘭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理性地選擇與曹麗華見面,大度地會見自己的情敵,無畏地去面對丈夫的出軌,勇敢的去捍衛(wèi)自己的婚姻,她以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寬容大度和對事情的機智靈活巧妙地化解了這場感情危機;她用她的隱忍與寬容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情敵,擄獲了丈夫的心。不得不說木蘭是一個高情商與高智商兼容的獨特女性。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木蘭,她是個有理想的人,她將美好的心靈寓于世俗的智慧中,在現(xiàn)實與理想中自由穿梭,在世俗的困境與考驗中,堅守內心的灑脫與傲世。這個奇特的女子,她的生命總是閃耀著光芒,她的故事總是打動著人心,她的才情總是綻放著光輝,她的一生總是帶著傳奇。最后我想說:木蘭真不愧為一奇女子也!
《京華煙云》這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小說,給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映象,讓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啟迪與感悟。正如林語堂先生的女兒林如斯所說:“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波濤,然后覺得幽默、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后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云,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是啊,浮生如夢,忙忙碌碌走過這一生,像做了一場夢一樣,那么虛無縹緲,那么可望不可即。所以說世間萬物都有其一定之規(guī),善惡、美丑、榮辱、貴賤、死生、禍福,如朝去夕來、夢碎但醒,皆為輪回轉換,不可強求,亦難以回避。因此在不幸面前,我們要勇敢承受命運之苦,在寬懷中獲得堅韌,在順應中求得把握,在承受中懂得釋然,在困境中找到真理。
【《京華煙云》讀后感2000字】相關文章:
京華煙云讀后感02-05
《京華煙云》讀后感05-10
《京華煙云》讀書心得12-03
《京華煙云》讀后感11篇01-30
京華煙云讀后感12篇03-24
《京華煙云》讀后感10篇05-14
《京華煙云》讀后感(10篇)05-14
京華煙云讀后感(3篇)06-27
京華煙云讀后感15篇04-09
《京華煙云》讀后感(11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