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地理教學的審美教育
淺談地理教學的審美教育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qū)防城中學 周子華
【摘 要】地理學科作為中學階段一門基礎課程,以地理知識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綜合能力,促進智能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現(xiàn)實卻是許多學校對地理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把地理列為副科,壓縮地理課的課時,學生學無興趣,成績低下,真正的教學有效性和培養(yǎng)能力,根本無從談起,其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本文從意義、優(yōu)勢、主要途徑三個方面對地理美育進行有效的探討。
【關鍵詞】地理教學 審美教育
我國的基礎教育正處在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時期。新課程改革強調,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師生平等互助,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有效,優(yōu)質高效;方法多樣,激發(fā)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使用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實施美育,無疑是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好方法。
一、地理教學實施美育的意義
目前,許多學校對地理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把地理列為“副科”,壓縮地理上課的課時,而學生以為地理課可有可無,學無興趣,成績低下,一個高中畢業(yè)生走向社會或者考上大學,甚至東南西北都無法分清,真正的教學有效性、培養(yǎng)能力,根本無從談起,使地理教學深深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若能夠挖掘地理教材中美學的因素,堅持以美育人,有目的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則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持久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接受地理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和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終生為保護、美化人類的環(huán)境作不懈的努力。
二、地理教學實施美育的優(yōu)勢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有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三種審美對象都具備,這為地理教學實施美育提供了豐富的源泉。
地理教材涉及大量有關大自然方面的知識,而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寶庫”,有大量豐富生動的自然美的素材。自然美具有形式上的多樣性,空間上的普遍性和時間上的穩(wěn)定性,能從形象和整體上給人以無限豐富的欣賞和感受,使人產生聯(lián)想和情感活動,從而獲得美感。例如,被譽為“大自然宮殿”的阿爾卑斯山,被稱為“貝多芬交響曲”維多利亞大瀑布,幽深曲折的挪威峽灣,南極和北極的極晝極夜;我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東北大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草原,奇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魚米之鄉(xiāng)”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綠洲片片、葡萄串串的西北荒漠。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奇麗美景處處可見,這些具有生動性、具體性和直觀性的巧奪天工的自然物,從形象到整體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地理教材同時也介紹有關社會經濟的人文地理知識,有豐富的藝術美和社會美的美育素材。藝術美和社會美是人們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與普通的自然美比較,往往更高級,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教材中人類智慧的結晶有許多內容,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埃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水城”威尼斯,湖光山色、渾為一體的“世界公園”日內瓦城;我國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古代著名的工程建設萬里長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現(xiàn)代的“南水北調”和“長江三峽”工程等。這些勞動人民和藝術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具有強烈的藝術和思想感染力。
因此,地理教學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一片地理教學等待開發(fā)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質教育中有著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學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
美育的重要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情感交流為紐帶,用美的事物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共鳴,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這種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產生廣泛深刻持久的影響。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1.教學語言生動形象,體現(xiàn)“語言美”。學生的生活空間有限,對許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認識,一些教材內容也因此變得索然無味。教師可對一些自然、人文景觀的迷人風光、異域民族的獨特風情,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如見其物,如聞其聲,得到藝術美的享受。例如,學習北美洲的“五大湖”時,用“姐妹五個手拉著手,最小的一個有一支辮子甩到了大西洋”來形象描述五大湖,從而體現(xiàn)地理教學的“語言美”。
2.巧用文學語言,體現(xiàn)“文學美”。審美與文學素養(yǎng)密切相關。文學作品中常描寫某種地理現(xiàn)象,適當地引用文學作品詩句,來描述和講解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可寓地理知識于文學藝術享受之中。如學習氣候的垂直變化時,可引用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句,這些帶有強烈文學色彩的語言,文字優(yōu)美,構思巧妙,富有情景,使人產生美感,體現(xiàn)了地理教學的“文學美”。
3.將地理知識形象化,體現(xiàn)“形象美”。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具體可感的形象。人們在欣賞各種事物而產生美感的時候,總是從直覺的形象開始的。地理教學應注意形象思維,把抽象概念和枯燥刻板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仿佛處在地理事物形成、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例如,在“中國行政區(qū)劃”一節(jié)的教學時,要求學生反復查圖,仔細觀察各。▍^(qū))的輪廓圖,聯(lián)想生活中的實物圖形。祖國版圖輪廓像一只報曉的雄雞,傲視東方,東北三省是雄雞的頭,新疆、西藏是雄雞的尾巴,臺灣島、海南島是雄雞的腳等。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美感,學生有了豐富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體現(xiàn)了地理教學的“形象美”。
4.運用黑板圖、板書和地圖教具,體現(xiàn)“藝術美”。經常運用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特點和獨特風格。在地理教學實踐中,黑板圖、板書以及各種地圖等教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教師用熟練的技巧、簡易的筆法,把復雜的地理事物迅速繪成簡略的黑板圖,使靜止的地圖具有“動感”,使原來死的“啞圖”變成“會說話的活圖”,同時運用粉筆的色彩和諧搭配,顏色美觀,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色彩美和整體美。例如,在學習“長江”一節(jié)時,教師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筆畫出長江干流形如不規(guī)則的“W”狀的草圖,然后邊講邊畫它的發(fā)源山地、注入的海洋,用藍色粉筆把支流和湖泊畫上去。這樣,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能體現(xiàn)地理教學的“藝術美”。
5.樹立正確的人地觀,體現(xiàn)“行為美”。自然環(huán)境的“人化”,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工業(yè)“三廢”以及生活廢棄物對大氣、水的污染,使人類共同生活的地球發(fā)出資源短缺、環(huán)境惡化的警報。教師通過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惡化的實例,讓學生懂得保護環(huán)境的迫切性,喚醒其憂患意識,樹立“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愛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等環(huán)境道德價值觀,引導學生參與到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和實踐中去,為美化環(huán)境而努力,體現(xiàn)地理教學的“行為美”。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按照美學的規(guī)律,有意識、有目的地用“美”不懈地感染學生,提高審美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無疑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質的好方法。
【淺談地理教學的審美教育】相關文章: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0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24
淺談小學閱讀教學的審美素質教育08-08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滲透08-17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08-07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愉快教育08-18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滲透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