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

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

時間:2022-08-17 11:13:44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

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 我在幾年的自然教學中,做好三個調整,改革小學自然教學,切實提高了自然教學質量,下面就此談談個人看法:

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

一、調整時間,改革自然教學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出現各種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的時間各不相同.因此,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應配合季節(jié)變化,調整好最佳的教學時間,求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四年級第八冊《花的構造》一課,應在下學期開學后第三周進行教學,而此時樂亭地區(qū)的桃花和白菜花還未開放,教材中列舉的其它花開放的更遲,因此,我在教學中將此課推遲到四月下旬教學。  又如:《養(yǎng)蝌蚪》和《兩棲動物》相隔一課,即養(yǎng)蝌蚪到兩棲動物其間只有兩周時間,而蝌蚪長成小青蛙至少需要一個月,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將《兩棲動物》一課的教學時間推后。

二.調整實驗,改革自然教學

小學自然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工作中,我對課本中的實驗進行了改革,提高了實驗效果,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1.增加一些實驗

課本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識,光靠老師講,  學生不易理解,可是用一個實驗卻能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在課堂上適當增加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明顯的實驗。  如在學習第九冊《蒸發(fā)》一課時,有一個問題是如何加快蒸發(fā),在這個問題上,我在講解的同時,增加了一個實驗,我在黑板上同時擦上三塊水跡,其中一塊讓其自然蒸發(fā),第二塊拿出理發(fā)用的電熱吹風機,用吹風機的冷風檔吹,第三塊與第二塊同時用另一個電吹風的熱風檔吹,結果學生很清楚地看到用熱風檔吹的水跡先干,用冷風檔吹的水跡其次,自然蒸發(fā)的水跡很久才干.這樣使抽象的教學直觀顯示出來,而且結論更加科學可靠。  又如:在學習《水的蒸發(fā)與沸騰》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水的蒸發(fā)快慢與通風向陽有關,我增加了一個實驗:我安排學生利用課間十分鐘,把同樣厚的手帕洗后,一條晾在教室門背后,另一條晾在通風向陽處。并同時在這兩處掛上溫度計,通風向陽處的溫度高些,手帕干了,而教室門背后的手帕還是濕的,這樣學生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改進一些實驗

課本中的個別實驗直觀性差,現象不明顯,我對部分實驗的裝置和方法,進行了改進,提高了實驗效果。  如在三年級自然第五冊《空氣占據空間》一課的實驗,要求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緊帶漏斗的膠塞,把水倒進漏斗,觀察水是否流進瓶子里,把瓶子松一松看到什么現象?學生觀察到膠塞一松,漏斗里的水很快流進瓶子里去了,這是因為空氣讓出了它占據的空間,空氣從膠塞處流出去了,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空氣從膠塞和瓶口結合處“流”出的情景,我在膠塞和瓶口處刷上肥皂水,這樣既能讓學生觀察到漏斗里的水流進瓶中,又看到膠塞與瓶口結合處出現了許多肥皂泡,即空氣從那里“流”出來了。

又如:在教學《壓縮空氣有彈性》時,一般教師是這樣處理的,將空氣吸入注射器,賭注注射器出口,把活塞向下壓,手壓不動時,松手,讓學生看到活塞彈回來的情況。這時,有學生說出空氣有彈性,絕大多數學生不能回答,把結論強加給學生就算了。如果這樣設計實驗,改進一下,就會有利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先把注射器內放上彈簧,不堵口,壓活塞,松手,活塞被彈回來,這是怎么回事--里面有彈簧,為什么里面有彈簧,活塞就能彈回來呢?--因為彈簧有彈性,再把彈簧取出來,換成空氣,賭注出口,用力壓活塞,松手,活塞彈回來了,這時學生就容易答出“壓縮空氣有彈性”了。

3、替換一些實驗

課本中的有些實驗,在課堂上不能完成,所以可用其它方法代替。  如在四年級第七冊《物體的熱脹冷縮》一課,教材是用在爐子上燒一滿壺水引入的,這個實驗在課堂上不易進行,而且用得時間又較長,學生平時只看見過水燒開的情景,這種現象生活中又不多見,所以我采用錄像替換這個實驗。

又如:在六年級第十二冊《彩虹的形成》一課,在陽光下用噴霧器噴霧的方法觀察彩虹,這種方法在課堂上演示,要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當天有無陽光),我把這個實驗替換成用投影儀、水槽和熱水來做實驗,效果很明顯。方法是:先把水槽放在投影儀上,然后打開投影儀,再往水槽中倒入熱水,熱水蒸發(fā),在投影儀上方形成許多小水滴,就能很清楚地觀察到彩虹。

再如:在講第八冊《種子的構造》一課時,課本上的第一個實驗是解剖蠶豆的種子,由于李各莊村的蠶豆種子較少,而改用花生的種子替換,花生幾乎每家都有,而且更重要的是花生種子每部分的特征要比蠶豆明顯,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4.變一些課上實驗為課下實驗

有些課上實驗可讓學生到課下去做。如:測量太陽高度、養(yǎng)蝌蚪和種大蒜等實驗,可由學生到課下去做,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應用,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調整內容,改革自然教學

在自然教學中,還會遇到一些教材所列舉的認識對象,諸如某些具體的動物、植物,或某些現象是當地所少見的,甚至根本沒有,教師應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如在四年級第八冊《養(yǎng)蠶》一課,由于本地沒有養(yǎng)蠶的,學生對課本中所涉及到的關于養(yǎng)蠶的知識,生活中從未觀察到,相對說內容比較抽象,所以講這一課,我采用錄像的方法,邊看錄像邊講解,調整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效果較好。 

     


【聯(lián)系實際,改革小學自然教學】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思考08-20

如何改革農村小學語文教學08-20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03-02

物理概念教學中怎樣做好“聯(lián)系實際,運用概念”08-20

土地改革教學反思08-25

語文改革教學 適應新課標05-25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12-13

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18

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08-2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論文 課程在改革教學要創(chuàng)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