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歷史材料解析題研究
提要:中學歷史學科考試的重大改革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考查學生的歷史分析和概括能力,要答好材料解析題,不僅應有良好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好的古漢語功底、較廣的知識面,還應具有較強的駕馭史料的能力,掌握答題技巧。關鍵詞:中學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技巧
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分類號:G633?53
一
材料解析題自1989年問世以來,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關注,事實證明,這種題型是能夠大面積地測試學科能力的。從1989年到1994年的材料解析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所選材料都很精到,都可以從中引出一些觀點進行評價,同時題目中注意引導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去分析材料、提煉觀點,用材料中的信息支持特定論點。
幾年來材料解析題的命題方式在不斷變化,難度也在逐年提高。引用的材料也由1989年的一段增加到四段,問題也由一問增加到多問。如1992年高考的第46題、1993年舊高考的第40、41題,1993年新高考的第49題和1994年新高考的第40題等都是四則材料組成。分數也由1989年的4分,增加到1990年、1991年、1992年的10分,1993年提高到15分,會考后的新高考增加到30分。
從1989年以來,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選材方法不斷變化。1992年以前材料解析題選材內容是與課本內容直接相關的,而所要求的答案,也是考生在歷史課中學過的。從1992年老科目組材料解析題開始,有的史料所述內容則是課本中沒有出現的,所要求的答案也是考生在歷史課本中沒有學過的。如1992年歷史高考試卷中的材料解析題第46題的材料2:“先代有限田之議,均田之制,口分世業(yè)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時救弊之政也。”(摘自《膠濱語錄》)材料2較之另外三則材料,較之1989~1992年的其它材料解析題所引的材料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在選材方法方面,材料2提及的“均田之制”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的北魏和唐朝部分,而在明朝部分沒出現過。在考查目的方面,材料2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能運用在其他歷史時期中學過的有關歷史知識,分析所引另一歷史時期的材料并回答問題的能力。材料2在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中的出現,發(fā)出了選材方法改革的一個信號,那就是選材不受歷史時期的約束,這一歷史時期涉及的知識,可以推及到另一歷史時期的材料中去。
1993年新科目組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在選材上又向前跨了一步,如1993年新科目組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第48題:閱讀下列材料:
據雍正二十三年《蘇州府長洲縣永禁機匠叫歇碑》記載:“蘇州機戶類多雇人工織。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惟有不法之徒,不諳工作,為主家所棄,遂懷妒忌之心,倡為幫行各色,挾眾叫歇,勒加銀,使機戶停職,機匠廢業(yè)。致機戶何君衡等呈請勒石永禁……(長洲縣府決定)嗣后如有無法棍徒,膽敢挾眾叫歇,索圖從中索詐者,許地鄰機戶人等,即時扭稟地方審明。應比照把持行市律究處,再枷號一月示敬!
上述材料中關于“叫歇”和“永禁叫歇”的有關內容,歷史課本中完全沒有涉及到,考生在課本中完全沒有學過。從1989年以來,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選材方法和能力趨勢看,從1992年和1993年材料解析題選材方法要求的比較來看,歷史高考材料解析題命題推出了一種新的更高要求的選材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選材不局限于教材,大膽選取教材中沒有涉及過的知識,選材更靈活、更富有彈性,這就是材料解析題選材的新動向和新趨勢。但是,命題人員在材料中還是提供了一些與課本有關,供考生開拓思路的知識條件。如1993年新科目組高考試題第48題中“機匠”“機戶”等概念,以及二者之間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是考生在中國古代史明清部分學過的,這就為閱讀和分析以上材料提供了知識條件。
二
材料解析題的考測性能側重于檢查和評估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進行初步的史學研究的能力;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鑒別、批判和利用與歷史有關材料的能力。它的出現是歷史學科考試的重大改革,它必將促進歷史教學的重大改革,最終使歷史學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材料解析題考查的能力具體分為:
1?對材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的綜合能力。 如1994年高考歷史試題第38題中的問題①,要求考生從兩則材料中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得出唐太宗與張玄素在罷修乾元殿問題上取得的共識“如果濫用民力,將會導致人心離散,政權覆亡”的結論。
2?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的能力。如1994年高考歷史試題第38題第②問:“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樣的局面?”解答時不能從材料本身獲取有效信息,需要進行發(fā)散思維,然后將思維集中指向頭腦中的相關信息,即是以材料為思維起點引發(fā)的知識遷移成果。
3?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的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如1994年高考歷史試題第39題,考查考生從所給出的1938年近衛(wèi)內閣發(fā)表的《聲明》摘錄近140字的材料中進行歸納、概括、提煉出日本對國民政府的方針是“不承認國民政府,謀圖另立親日偽政權”。
4?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的能力。如1994年高考第38題要求考生對有關唐太宗在位時的兩則材料的區(qū)別,進行分析比較,然后得出唐太宗的統(tǒng)治“由與民休息變?yōu)榭嘁郯傩铡钡慕Y論。
三
材料的難度除與材料本身有關外,關鍵取決于問題的設置。按照歷史學科能力的具體要求和1989年到1994年以來材料解析題設問的實際,其設問方式大致有:
1?根據材料從教材中提問。1990年高考第46題第一問“魏主是指誰?
”第47題第三問“該條約主要調整的是哪個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為什么這一矛盾需要調整?”1991年第47題第四問“1936年7月13日到盧溝橋事變前,蔣介石又有哪些不利于抗日的行動?”第五問“中國共產黨采取逼蔣抗日方針取得了什么成果”以及1992年第46題第一問“根據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中反映了哪個朝代的什么問題?”第47題第一問“材料2體現的觀點源于什么著作”等。
2?直接從材料中提問,答案是對材料的分析和摘取。 這種情況多,難度也大一些。如1990年第46題“本詔令提出了什么改革?詔令提出這一改革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提出這一論據的意圖何在?”等三個問題。1991年第46題第四問“馬士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目的’的實質是什么?”第47題“在材料1中,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把蔣介石看作當時的主要敵人之一”、“根據材料2和材料3,說明中國共產黨在1936年9月認為‘抗日反蔣’的口號已經不適當的原因”、“參照材料2,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采犬逼蔣抗日’的方針”等三個問題。所有這類問題都有一個提示語,如“讀后請回答”、“本詔令提出”、“馬士認為”、“材料中引用的”等,掌握了這一特點,就不會到別處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了。
3?從材料和教材的結合方面提出問題,答案是材料和已有知識的結合,而不僅僅是材料或僅僅是已有知識。回答這類問題,需要把教材中獲得的能力和知識,根據設問的要求,把教材和材料提供的信息加以歸納和提煉。這種問題的難度最大,要求的能力層次最高。如1991年第47題“根據當時對蔣策略的調整,指出中國共產黨制定政策時所依據的思想路線的核心”。1992年高考歷史試題第46題“材料4中的‘賊’指什么?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1992年第47題“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憲法的這些條文規(guī)定應如何評價”等。
四
答好材料解析題,不僅應具備良好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好的古漢語功底,較廣的知識面,還應有較強的駕馭史料的能力,掌握答題技巧。
1?掌握扎實的書本知識,做到雙基過關。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題,都沒有脫離課本的重點內容。在教學大綱和教材上都是考查測試的典型點,只要掌握了扎實的書本知識,歷史雙基過關,回答起來是沒有問題的。如1992年高考歷史第46題共四段材料,前三段材料可適用于多個朝代,叫人如墜霧中。第四段材料出現“福王常洵”,而在試題開頭已告訴考生,四段材料是“反映同一朝代”的。熟悉書本知識的考生都會記起《明末農民戰(zhàn)爭》一章中講道:“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明神宗一次就賜給他兒子福王200萬畝!苯滩闹杏种v道:“1641年,李自成率軍攻占洛陽,處死了貪暴的福王朱常洵!庇辛诉@些書本知識就能讀懂“福王常洵遇害”,第1問(根據以上材料,指出材料1反映了哪個朝代后期的什么社會問題?)的答案也就很容易作出了?梢娊馕霾牧项}最終離不開課本。
2?讀懂材料,全面、準確地把握材料的內容和觀點。
讀懂試題提供的史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前提條件,在這里,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古漢語和讀懂歐化語言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內容和觀點。在閱讀材料過程中,正確的方法是:(1)先粗讀一遍后,緊接著讀材料引出的問題,然后,聯系問題,細讀第二遍,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如時間、地名、人物、事件和觀點等匯總起來。(2)要從表象深入到本質去理解材料,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全面地理解材料作者的觀點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正確地領會命題者的意圖。特別是遇到要求考生對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或觀點作出分析、評價或判斷時,就更要注意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力求全面準確。(3)不能忽視材料中的說明性文字,包括材料前后的說明文字,原材料的出處和原材料中的文字注解等。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考生某種暗示或引導。如1990年高考歷史第47題“閱讀《九國關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條件及政策之條約》(1929年2月6日)的部分引文”,“九國公約”和“1929年2月6日”出自教材原文。1992年法國《1791年憲法》那道材料題,與教材內容就更有直接聯系了。又如1991年高考歷史第47題的三段材料后加注的內容(材料1摘自《中共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1935年12月25日;材料2摘自沈鈞儒等《團結御侮的幾個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材料3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1936年9月1日)就和高中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一章第四節(jié)的內容相聯系,這種聯系也是解答問題的關鍵。(4)閱讀中切忌只顧一點,不及其它,或只顧與教材相關內容,而超出教材本身的內容則不聞不問。如1989年高考題第60題關于魏源《海國圖志》的一段材料,提問“魏源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解答這一問題,就不能只根據教材內容回答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還要答出材料本身所反映的魏源的“批判以往只接受西方有害的東西,并沒有真正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這一思想。
3?注意課本內容與材料的有機結合。
材料解析題的材料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課本內容,但又沒有完全脫離課本,而是課本內容的合理延伸。因此,充分運用材料和合理組合材料,是考生獲得答案的一般途徑。如1989年考查魏源和《海國圖志》、《漢謨拉比法典》;1990年考查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和華盛頓會議,從國家考試中心擬定的標準答案來看,無不體現了材料和教材相結合的解題原則。因此,解題時要:(1)找準材料和教材的結合點。材料解析題與教材一定是有所聯系的,在讀材料時必須時時想著教材,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跟教材中的史實對照對比,從材料過渡到教材,使材料有限的信息轉變?yōu)榻滩闹型暾氖穼,這樣涉及材料的有關內容就可以從教材里挖出來。如“瓦肆”一詞,學生在讀材料時很可能忽略了,但問“瓦肆”是指什么?就使學生有了突破口,它很明顯地給考生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使學生不得不考慮“瓦肆”是什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又有什么作用等問題。這樣從問題到材料又到教材,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2)材料、教材要兼顧使用,切不可厚此薄彼。如1992年選用地主階級改良土地制度的觀點,用課本未提到的法國《1791年憲法》條文作為出發(fā)點,要求學生評價其君主立憲政體。確立了材料解析題不脫離教材這樣一個基本原則,反對不看材料,只大段大段引用課本關于該事件敘述的習慣。許多材料解析題的提問更明確提出引用材料中文字論證、說明課本中的某一觀點。
4?明確要求,準確審題。
明確試題提出的要求,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關鍵所在。審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定時。即弄清材料敘述的時間,如年份、年代、世紀、朝代、某皇帝統(tǒng)治時期等,這是解答問題的前提。(2)定位。即材料所敘述的空間,如中國還是外國,中國的哪個地區(qū)、外國的哪個國家或地區(qū)。材料敘述的時空一般從出處、按語、材料本身或問題的提示語中去找。(3)材料的內容和材料所設的問題。要理解材料的總體內容,尋找關鍵性的字詞句,結合起來分析,這是解題的鑰匙。(4)審材料的觀點。辨明材料的階級屬性是正確解答材料題的先決條件。如高考1991年歷史試題第46題的考查目的非常明顯,是要求考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否定英國資產階級史學家馬士對鴉片戰(zhàn)爭原因和目的的論述,聯系教材分析出合乎歷史真實的正確論斷。
5?緊扣題目所問,扼要作答。
根據題目的提問,結合材料和已知課本知識扼要作答。作答時注意以下幾點:(1)書名、人名、文件名、時間等重現歷史史實方面的必須不錯不漏、準確無誤。(2)在考查能力方面,緊扣題意,回答內容準確。史料解析題重點要以提供的史料,再聯系教材有關內容作答,主次不能顛倒,但也不能完全脫離教材;觀點、評價正確,把材料上升到理論高度正確分析評價,是這幾年高考的一個重點,學生要實事求是地答出正確的評價和論點,既不要只答內容依據不答理論觀點,又不要亂扣政治術語,觀點不正確,亂拔高。(3)準確、簡潔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最基本要求。在作答時應堅持“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在材料中能找到現成答案的,可直接引用作答。如果沒有,就可從教材中尋找作答,或直接引作答或歸納作答都可,材料、教材中都沒有現成答案的,則可用自己的話歸納,組織出正確答案,但要盡可能簡潔、條理、一目了然,切不可拖泥帶水、張冠李戴。
【中學歷史材料解析題研究】相關文章: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解析08-07
教改研究交流材料08-23
中學歷史教學中文史有效結合的探索與研究08-24
原創(chuàng)材料作文題精選08-20
以超導材料為題的作文05-01
研究生黨性分析材料08-24
語文材料探究題例談08-17
《有效技能研究與實踐》課題結題報告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