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班會教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論文

心理健康論文

時間:2024-10-24 16:04:11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優(yōu))心理健康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yōu))心理健康論文

心理健康論文1

  一、當代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根據世界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結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可將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簡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艠酚趯W習、工作;

 、魄榫w樂觀、穩(wěn)定;

 、侨穗H關系和諧、融洽;

 、饶苊鎸ΜF實,適應環(huán)境;

 、赡苷J識自我、悅納自我;

 、手橇φ;

  ⑺人格完整;

 、绦睦砗托袨榉夏挲g特征。根據這個標準,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有關資料,本人發(fā)現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

  1、自我中心主義,缺乏合作精神。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相當一部分小學生、特別是作為獨生子女的小學生在家中都有一種獨特的優(yōu)越感,致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強化,“自我中心主義”逐漸形成,“一切為我”,從而持有過度的“自尊感”。但同時他們也承載著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與之相應的就是缺乏與家長的溝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

  2、關懷品質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責任意識。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小學生不懂得感激,認為父母、教師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同時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缺乏責任意識,認為社會的不良風氣、環(huán)境的惡化、他人的不幸是別人的事情,根本沒有認識到“我”的發(fā)展和他人、社會、自然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的。

  3、自私狹隘,虛榮心強。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書,造成小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封閉與狹隘。一些小學生,虛榮心強,只能聽恭維,不能聽批評,只能比別人強,不能讓別人超過自己,對強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紅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家庭經濟條件差等原因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小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偶彝ソ逃恼`區(qū)。

  過度溺愛和期望值過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品德發(fā)展、人格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等社會性教育的傾向。許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成績,卻忽視了孩子的品德發(fā)展、交往能力、個性培養(yǎng)等。家長的期望與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時,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壓抑和不滿,給孩子造成疑慮、小學生相關論文例文憂郁等心理疾患,導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⑵學校教育的誤區(qū)。

  一些學校和教師迫于壓力追求升學率、打造名牌效應,成績成為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學生情感上的苦惱不能及時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就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心理障礙;

  ⑶社會方面的原因。

  社會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成年人不健康的行為,不健康的書刊和影視作品對少年兒童的不良影響。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思考

  1、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從自身心理健康做起。教師的工作是雕塑學生心靈的工作。雕塑師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教師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作用,因此新時期的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總是處于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下開展工作,從而對學生心理產生最佳的影響。情感豐富的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2、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笨梢,學科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關鍵還在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構建和諧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huán)境就顯得非常重要。小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氣氛,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對老師提出批評。

  3、注意發(fā)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合力作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實現這一項重要的使命,必須要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長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啟蒙性、長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點。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少年兒童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必須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管理。

  總之,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以建設和營造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環(huán)境為主,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尊重與理解學生,力求學生人格的整體性發(fā)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以人為本,強調學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過開展訓練活動和課內外文體活動,指導學生“以人為鏡”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使他們養(yǎng)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

心理健康論文2

  目前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心理狀況不佳已經不是某一個幼兒園的個別現象,實際上這種狀態(tài)已經輻射到整個幼教行業(yè)領域。我們都知道,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是整個幼教行業(yè)發(fā)展的基礎。那么導致幼兒教師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職業(yè)倦怠情況頻發(fā)的原因有哪些呢?

  1.職業(yè)性質決定了責任大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一般年齡都在3-6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還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且不說外界的傷害,即使幼兒本身也可能造成對自身的傷害,例如:"吞咽了細小的異物","自己跑跳過程中磕碰",這些看似很意外的事件,其實在一線教師的工作日常中卻是時常發(fā)生的事情,并且一旦發(fā)生此類事件,后果往往比較嚴重,處理起來工作難度相當大。這就決定了一線幼兒教師在上班時段必須精神高度緊張,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精神壓力過大,身心疲憊。

  2.工作時間長

  幼兒教師一般來說上班時間都較其它行業(yè)早,因為要趕在幼兒父母上班前就把孩子接手過來。下班比其它行業(yè)晚,要等幼兒全部接走之后,再準備好離園前的安全檢查工作,甚至還要加班備好明天的課才能下班。再加之平日的工作內容瑣碎、工作量過大等原因,從而產生職業(yè)厭惡感。

  3.普遍收入偏低

  就目前幼教行業(yè)的整體薪金待遇來看,是普遍偏低的。即使是一些公立的幼兒園,工資水平也僅僅處于當地社會整體收入水平的中等偏下,就別提一些民辦、私立的幼兒園了。于是,勞動強度與付出與所得回報的不成正比,包括社會主流媒體的不理解與錯誤的輿論導向,加劇了這個行業(yè)的整體職業(yè)倦怠現象。以至于很多幼師專業(yè)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以后,并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yè)。

  那么如何幫助調節(jié)現階段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恢復其美好的心境、穩(wěn)定的情緒,從而擁有一個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呢?

 。1)給予尊重。首先要呼吁整個社會給予幼兒教師應有的尊重,畢竟媒體報道的個別傷害幼兒的教師是極少數現象,不能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整船人。心態(tài)良好、人性善良的一線教師畢竟是大多數,特別是自己有了孩子的教師,一般來說,心態(tài)還是比較良好的。而社會方面,應當積極提高幼師行業(yè)的工資待遇水平,提高福利,給予其與勞動付出相對等的勞動報酬,穩(wěn)定幼師隊伍,減少其負面情緒。

  (2)加強自身的學習。常言道,越努力越幸運。首先要把教育教學放在第一,認真對待教學的擔當和重要性,要集思廣益,達到共同學習的意識,不斷的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嚴于律己,要求自己,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從思想上,生活中全面了解幼兒,愛護幼兒,懂得怎樣的教育與呵護,才能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并給幼兒良好的示范教育。

  熱愛教學,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使命的傳統(tǒng)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的主要標志。首先熱愛自己的.工作,喜歡愛護幼兒,用自己豐富的思想與感情,培育幼兒潛在的能力,加備對幼兒的關愛與呵護,傾注全部的愛,尋找他們生活中的亮點,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拉進與幼兒心靈上的距離,使孩子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飛躍成長。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樹立幼兒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教師必須具備敬業(yè)精神,忠誠黨的教育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激發(fā)對工作的熱愛,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幼兒的教育中去,獻身使命,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職業(yè)道德最基本的前提。

  一個好的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注重個人素質,要以自身的行為做表率,展現自身人格的魅力,為人師表,禮貌待人,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教育幼兒,誨人不倦。

  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樹立幼兒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幼教行業(yè)中,更多的是注重幼兒教師理論及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往往忽視了其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淡化功利,接受現實,通過自身的心態(tài)調節(jié),適應現階段不能立刻改變的社會整體現狀。畢竟心態(tài)決定人生。每一朵花都有屬于它的美,每一個角度決定每一處人生的風景。

  總之,幼兒教師行業(yè)整體的心理健康調適,需要社會、單位及教師個人的共同努力建設,要整個社會改變觀念,不要已消極的情緒針對她們,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保證,我們要在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同時,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從方方面面入手,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增進與維護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改善幼兒教師的心理現狀。

  參考文獻:

  [1]郭德珍:《淺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調整的策略》

  [2]廖華:《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3]百度:《教師奉獻心得體會》

心理健康論文3

  引言

  如今我們處于網絡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當代大學生受益于網絡新技術,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網絡環(huán)境,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也受到了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基于此,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所受到的影響

  (一)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受到威脅

  網絡資源共享非常方便,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所以網絡環(huán)境中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與信息,尤其是一些極端個人主義和消極待世的信息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三觀,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危害。很多大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所以鑒定網絡資源的能力較弱,就很容易在網絡中的不健康的信息所迷惑,不能夠正確認識事物的對與錯,價值分析能力受到限制。

 。ǘ┐髮W生人際關系趨于緊張

  網絡環(huán)境使得大學生于外界交流更加方便,可以讓大學生的心理情緒得到宣泄,對于減輕內心壓力很有利,但是這種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交流并不具備直接交流的好處,如果一直處于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虛擬化的交流會使得大學生的面對面與人交往的能力下降,會逃避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交流,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學生還會出現極度壓抑、煩悶的甚至是自閉的心理問題。

 。ㄈ┐髮W生心理發(fā)展出現問題

  大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中可以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可以在網絡中嘗試所有在他們看來刺激、有趣的事情,也不用害怕被家長老師責備,或者是被同學朋友嘲笑,這樣他們的行為就會無限的放縱,其行為與現實中的差異就會無限拉大,大學生內心的不正確的想法和愿望都能夠在網絡環(huán)境中得以實現,讓他們對網絡環(huán)境產生依賴,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混淆虛擬網絡環(huán)境與現實環(huán)境,最終出現人格分裂,導致行為異;蛘呤浅霈F心理扭曲。

  二、網絡環(huán)境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本途徑

  (一)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完善

  在網絡環(huán)境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加入相關的思想整治教育課程,促進二者在內容上面的有機結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并向學生傳授正面的網絡道德知識,讓學生的識別能力得到提升,能夠在網絡環(huán)境中識別出正確的觀念與價值觀,避免其心理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腐蝕,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當代大學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學生患有嚴重的抑郁癥,心理問題十分突出,對于這些學生最好使用比較傳統(tǒng)的心理教育方式對其進行疏導教育,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時,需要將網絡心理教育和傳統(tǒng)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進行結合,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從而保證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具備健康的心理。

  (二)提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tǒng)性

  網絡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和習慣相適應。但是在教育過程中缺乏系統(tǒng)化,所以為了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tǒng)化與全方面,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

  首先,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當代大學生已經習慣于利用網站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的`問題都愿意通過網站搜索來獲得答案,因此可以建立起特色化的、與大學生要求相符的網站,在網站中創(chuàng)建心理測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模塊,通過網站吸引大學生,讓他們主動的去查閱網站信息,積極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這樣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速度得到提高,讓更多地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讓大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提供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由于網絡環(huán)境具有虛擬性,所以大學生會樂于向網絡講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和問題,通過網絡心理咨詢的方式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心理指導,幫助其改善不正確的想法和觀念,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ㄈ┐龠M網絡環(huán)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在教育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已經進入到了網絡信息化時代,所以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與網絡環(huán)境不相適應,因此,在新的網絡環(huán)境當中,為了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促進工作隊伍的建設,對工作隊伍進行心理知識訓練和指導,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與素質能力,同時還要將網絡環(huán)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結合起來,通過網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準確而詳細的了解,從而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提出具體的應對辦法。

  三、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處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經常會出現眾多嚴重的網絡心理問題,可能會出現上網成癮,或者是孤獨自閉等問題,最終導致學生休學或者是輕生等,網絡環(huán)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和同學、朋友親人的關系更加融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學生性情更加溫和,對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幫助作用,讓大學生能夠自覺的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成為具備高素質的人才,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

  四、結語

  通過上文論述可以發(fā)現,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教育工作中必須要重視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信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會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曉梅.構建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國青年研究,20xx,1:113-116.

  [2]何華萍.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體系的構建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12:101-102.

  [3]冷震北.構建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現代企業(yè)教育,20xx,24:83.

  作者簡介:王猛(1972-),男,滿族,遼寧鳳城人,遼東學院,副教授,本科,主要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論文4

  近年來,隨著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使得初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誘惑和壓力逐漸增加,但由于他們的承受能力較弱,出現初中學生逃學,離家出走事件、犯罪事件等不斷增多。這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初中教師敲響了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警鐘。

  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總的來說,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在現代社會,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現為認知功能正常,情緒反應適當,意志品質健全,自我意識正確,個性結構完整,人際關系協(xié)調,人生態(tài)度積極,社會適應良好,行為表現規(guī)范和行為與年齡相符等等。

  但總起來不外乎分為四種類型:一學習類問題,即負擔過重、厭學,考試焦慮;二人際關系問題,即與教師的關系,與同學的關系,與父母的關系;三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四挫折適應問題等。下面我主要談談這四種類型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初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據調查,學習陷入困境的學生約占1/3以上,由此而帶來的苦惱是難以訴說的。這些學生在沒有喪失信心之前,為了考取好的學習成績, 想通過“疲勞戰(zhàn)”的方法來擺脫學習上的困難,加班加點,“開夜車”,但這種長時間、低效率的“疲勞戰(zhàn)”只能加速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由于長時間付出勞動卻得不到學習上的成功,致使一部分學生喪失了信心,但在各種壓力下又不能不學,于是出現了厭學心理,敵視學習,仇恨學校和教師。由此而引發(fā)一些心理障礙、心理疾患,還有的出現品德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造成了一批學習和品德的學困生。

  了解了上述問題,掌握一些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的關鍵,為此學困生應具體做到:

  (一)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

  目標要有價值,既要有實現的可能性,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目標過多過大往往不能實現,會造成學生對學習的挫折心理,影響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而如果學習目標過小過低,缺乏挑戰(zhàn)性,不經過一定努力就非常容易地實現了,就缺乏激勵性,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的學習潛能,會降低學習效率,往往也會造成輕敵現象,因容易做而不做,最后一無所獲。

  (二)方法要恰當合理

  合理的方法是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選擇合理的學習方法必須遵循有效、省力、省時的原則,防止誤入歧途、費力、費時而收獲甚微。

  (三)實行良好的自我控制

  在學習目標已確立,學習方法選定后,就要開展學習活動,為學習目標的實現而努力了。學習成功與否,在于具體的學習活動。要順利進行學習活動必須加強自我控制,安下心來,排除雜念,專注于具體的學習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我控制還包括正確運用學習方法,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及時反饋學習效果,科學把握學習進程,集中精力攻克學習難關等。

  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由于交往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心理關系,它反映了個人與群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表明了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關系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xié)調性等心理方面聯(lián)系的程度。研究人際關系指導的目的在于協(xié)調好人際關系。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觀點來看,人際關系指導的必要性是由于人際交往的功能所決定的。

  人際交往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注重交往的藝術與技巧。應注意優(yōu)化個人形象,并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優(yōu)化個人形象

  完善自我意識、樹立良好形象。為此,首先要了解自己,其次,完善自我意識,還需要自我悅納。言談文明,舉止優(yōu)雅。為此要有適當的人際稱呼:對長輩稱呼應當有尊重感,對同學可直呼其名,略去其姓;對不太熟悉的人則要用全稱,以避免過分親熱。談話要講究藝術:談話開始要有親切的問候,談話過程中態(tài)度要誠懇,又要避免使人產生虛情假意的感覺;說話時目光要正視,切不可東張西望,說話不要喋喋不休,以示禮貌和謙虛;說話的語音語調要恰當,富于情感的變化,說話用詞要準確通俗,不可拖泥帶水,也不可濫用詞匯,交談時可配合必要的身段語言,但不可手舞足蹈,眉飛色舞,談話過程中不要 輕易打斷對方,需要插話時應先說“對不起,我插一句”;交談結束,應當彼此告辭,告別時態(tài)度要謙虛、誠摯,不要趾高氣揚,臨走時說聲“再見”、“對不起、先走一步”等均可。

  (二)人際交往要講究藝術

  同學交往是青少年學生一種主要交往形式,也是學生開始社會交往的“起點”。因此,掌握處理好同學交往的藝術就尤為重要。交往時要做到:交往對象謙虛可親,切不可驕傲自滿,不要瞧不起別人;真誠交往,不能做有損他人的事;與同學交往切不可心胸狹窄。

  師生交往是學生與老師為交往主體的交往,是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另一種形式,掌握師生交往的藝術也非常重要。具體應作到:教師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解除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正確、公正地處理學生因交往而產生的誤會或糾紛;學生應主動與老師合作,尊敬教師,幫助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青春期的心理問題

  初中時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發(fā)育最為顯著的時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初中學生,大多多思多夢,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識,他們沒有過去傳統(tǒng)的約束,懷著滿腔的熱忱去實現自己的夢和理想。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保持和增進青春期健康的教育,它既是知識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和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現代文明人必須接受的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保持和增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偏離不正當行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挫折適應問題

  近年來,挫折教育已受到學校、社會和家庭的普遍認可,并成為許多人的實踐。我們一定要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也即是要做到使教育與學生的心理相匹配。這就要求我們在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情況下,對癥下藥,采取多種方法,轉變學生的不良心理,使學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以上提到的四類問題就是現代初中學生通常存在的心理問題。實踐證明, 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善于發(fā)現、善于疏導就能使初中學生常見的各種心理問題經過合理的調適、疏導,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轉化,就能使青少年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健康的發(fā)展。

心理健康論文5

  [提要]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幼兒時期心理狀況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對當前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策略的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身體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這一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應該看到,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 幼兒心理健康 學校教育

  蒙臺梭利有一個精彩論斷:兒童擁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兒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獨立意識的關鍵時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習得的是與成人直接接觸中感受最為真切、最為深刻的社會性行為。在這一時期,如果成人能積極鼓勵兒童的獨創(chuàng)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養(yǎng)其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的目的的勇氣。反之,兒童就會缺乏自信心,產生內疚感!敖】怠背酥干碚o病痛外,還包括心理健康,F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師和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幼兒園教師有必要重視幼兒心理健康這一問題。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孩子真正“健康”,我認為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熱愛幼兒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營養(yǎng)。只有沐浴在愛的甘霖下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學會與同伴、教師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總是先感受到成人對自己的愛,進而才能發(fā)展到愛周圍的人。如果教師不愛幼兒,幼兒就無法適應冷漠的幼兒園環(huán)境與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間的巨大反差,就會怕上幼兒園,怕老師,患“幼兒園恐懼癥”。

  二、尊重幼兒

  馬斯洛有一句著名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弊鹬貎和怯變盒睦斫】党砷L的前提, 是幼兒人格和諧發(fā)展的保證。尊重幼兒,主要表現在平等、民主地對待幼兒,尊重幼兒發(fā)展的積極因素,讓幼兒主動地發(fā)展。幼兒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教師要尊重其權利和地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往往以長者自居,要幼兒聽命于自己,否則就批評懲罰或斥責,要么不準參加游戲,要么罰站……其實,幼兒出現“對抗”行為一定事出有因,且這正是其獨立意識和自主性萌發(fā)的表現。因而遇到沖突,教師要研究其原因,再作處理!奥犜挼暮⒆硬攀枪院⒆印钡年惻f觀念一定要剔除。另外教師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積極因素,給予其充分活動和自我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成人的言行中處處體現著對幼兒的尊重,就會使幼兒意識到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從而幫助他們獲得積極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兒發(fā)現自己是被忽視的,又經常為做錯事遭到責備,幼兒會逐漸在心里確認自己是無能的,進而導致幼兒喪失最基本的自尊與自信,建立起消極的自我概念。作為一種穩(wěn)固的.心理特征,幼兒的自我概念一經確立,便會相對持久地保持下去。我們無法相信,一個整天要服從于成人指令或是不時遭成人指責的幼兒會構建出活潑開朗、寬容友善的人格特征。因而“尊重幼兒”這一行為本身所內含的潛在教育價值是不該也不能被忽視的。

  三、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環(huán)境

  首先,教師應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師情緒沮喪時,態(tài)度粗暴生硬;情緒愉快時,就無原則地遷就容忍。教師的情緒波動最易導致孩子產生心理障礙,所以教師應始終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兒生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其次,要為幼兒提供充滿生機、能陶冶心靈的自然環(huán)境,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

  最后,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游戲場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讓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樂地游戲。兒童只有在自己選擇的有興趣的活動中,才能達到專注和自主,此時,他們的困擾將會消失,夢魘不再出現,行為問題會逐漸減少,食欲與健康也會恢復如常。如藝術教育活動就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愛美天性,使幼兒的人格變得高尚、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四、參與并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同伴關系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在同伴中受歡迎的幼兒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反之,會產生孤獨感、自卑感,F在,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建立良好同伴關系對其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交往中,如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合作;教育幼兒助人為樂;鼓勵小朋友在父母帶領下彼此串門等。在這種開放環(huán)境中,幼兒交往機會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五,小結

  近些年來,幼兒產生情緒和心理問題的人數比例在升高。究其原因,大多由社會和家庭生活緊張、家庭變化、家庭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不當、家庭人際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在思想及行為上必須保持一致。出現問題,教師們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取得家長們的理解與支持,共同采取行動,消除幼兒心理健康障礙,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要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幼兒教師的工作是一項比較辛苦的工作,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幾十個生龍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彈唱跳畫樣樣要教,還怕孩子一不小心發(fā)生意外,心理壓力是相當大的。例如:每天班上有許多孩子都喜歡向老師打"小報告",而這些"小報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情,時間一長難免會讓老師產生煩躁、厭倦得情緒。這時教師就應該極力避免將個人得不良情緒帶到孩子中間來,應該保持積極愉快得情緒與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們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長,因此對于幼兒園的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自身心理衛(wèi)生保健不僅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還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論文6

  1運動員心理檔案的現狀

  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受到各國的重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檔案正在逐漸形成。在此期間,不斷的應用新技術來分析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情況,將運動員的選拔、心理狀態(tài)診斷、心理疲勞恢復和比賽心理狀態(tài)調節(jié)等多方面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就是為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心理健康檔案努力,進而為心理健康指導工作打下基礎。但在我國運動員心理健康檔案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研究運動員心理健康的著作還沒有出現,在這方面我國已過后于其他體育強國。在我國運動員的檔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并不完善,還處于初步階段。歸結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對檔案作用認識不夠。檔案一直是封閉保存且其價值體現具有潛在性,這就使得各部門對檔案的管理不到位,沒有認識到檔案是關系到運動員成長,成才和退役的大事,更沒有想到會對國家的體育事業(yè)造成影響。第二,不重視心理健康。在訓練運動員時多是注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思想態(tài)度,對心理健康并沒有太大的關注,由于對檔案事業(yè)的不重視,使得體育部門很難去花費時間和金錢去管理運動員的檔案,這也造成了體育檔案工作很難開展的局面。

  2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的舉措

  2.1明確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的程序

  運動員心理檔案的建立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按照先后順序,需經過如下三個階段:

  (1)確定心理檔案的內容,包括運動員心理發(fā)展狀況和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資料,如個體基本情況、家庭背景、學業(yè)情況、智力狀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對個體心理發(fā)展狀況已有的測量、評價、對策等方面的資料。

  (2)選擇適當工具進行測量。迄今為止,我國運動心理學實踐中的絕大多數測量工具是借用普通心理學的常用測量工具及國外的常用測量工具。目前,許多運動心理學家正在致力于設計、發(fā)展和完善適用于體育運動特點的測量工具,如馬騰斯的“運動競賽焦慮測驗”和“競賽狀態(tài)焦慮問卷”,奈特弗的“注意方式與人際交往方式問卷”以及“體育成就動機量表”、“運動歸因方式問卷”等。

  (3)對結果的整理、解釋與建檔。首先是對測驗數據的客觀統(tǒng)計,這一步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統(tǒng)計軟件和計算機來完成;然后是對統(tǒng)計結果的解釋,這是一項綜合性智力勞動,在此基礎上要提出心理教育策略;最后設計心理檔案的表達方式,如文本的形式、音像的形式等,從而完成運動員心理檔案的整個建檔程序。

  2.2制定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的原則

  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是一項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較強的工作,它事關體育部門心理健康教育與運動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因此,在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科學性原則。對心理現象的把握要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心理測評的過程遵循嚴格的操作程序,對心理測量結果予以科學的解釋。

  (2)系統(tǒng)性原則。測評工具的選擇和使用保持一致性。

  (3)發(fā)展性原則。隨時補充、調整和更新,把能夠反映運動員最新心理變化與狀況的資料及時充實到運動員心理檔案中去。

 。4)保密性原則。運動員不愿意公開、不利于運動員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和違反心理咨詢工作原則的心理檔案內容,必須嚴格保密。

 。5)教育性原則。把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視為運動員培養(yǎng)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建檔過程中加強對運動員心理的了解和運動員對建立心理檔案的目的、意義和基本程序的了解。

  (6)經濟性原則。在建立心理檔案的過程中,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獲得最大的效果。

  3完善建立運動員心理檔案的途徑

  在建設運動員心理檔案時首先要增加運動員等人員對檔案的重視程度。運動員心理檔案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這就要求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要求,需要由體育部門明確發(fā)文,推行運動員心理健康檔案建設的各項工作,并且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落實到位。因此,檔案工作者應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主動了解各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各種賽事情況,利用心理檔案為運動訓練和比賽服務。還應要積極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不違反保密規(guī)定的前提下,改變運動員檔案只為人事部門、教練員等干部隊伍服務的狀況。通過利用,不僅可以提升檔案部門的社會地位,而且有利于提高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和干部隊伍的建檔意識。其次,明確運動員心理檔案的管理機構。運動員心理檔案通常應由運動隊的心理教育部門負責建立。為了保證運動員心理檔案的客觀性、全面性和科學性,還必須落實專業(yè)人員來做好這一工作。再次,加強規(guī)范化建設,完善運動員心理檔案管理制度。依據《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以及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規(guī)章制度,制定心理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日常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杜絕收集不齊全、內容不完整、歸檔不及時、整理和轉遞不規(guī)范的現象發(fā)生。在此基礎上,積極引進現代管理手段,充分運用測驗、統(tǒng)計分析及管理等軟件,處理和建立好運動員的心理檔案,以更方便、迅捷地提供運動員心理檔案以利用。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國體育事業(yè)蒸蒸日上,開始邁入體育大國的行列。但客觀而言,我國一些優(yōu)勢項目正在被趕超,一些弱勢項目還亟待加強,運動員心理素質還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體育部門和檔案部門應齊心協(xié)力做好當前運動員心理檔案的建立與科學管理工作,發(fā)揮其作用。我們堅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體育事業(yè)、檔案事業(yè)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

心理健康論文7

  【內容摘要】 心理健康輔導是一門專業(yè)化要求很高的職業(yè),這就要求心理健康輔導員對自己的了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心理輔導的學習資料和學習過程,從自我分析,職業(yè)分析幾個角度來進行個人分析,從而樹立做心理健康輔導員的信心,做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心理輔導員。

  【關鍵詞】 心理健康輔導員 自我成長分析 職業(yè)分析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加之素質教育的深入,又加之留守兒童的增加,學校學生的心理康健問題突顯出來且愈來愈嚴重,自然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角色和心理健康在學校這塊陣地顯得愈來愈重要。因此正確引導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是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務,也是當代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心理健康輔導員的我們,工作中不光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做學生心里健康的輔導者、引領者。況且要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自己,所以對自己進行個人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

  其實心理健康輔導不是一個單純的語言交流過程,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情感釋放過程,它可視為是生命與生命的溝通,所以心理健康輔導員既要有精湛的專業(yè)技能,也要有較高的人格心理品質。為了今后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所以對個人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分析一、自我成長

 。ㄒ唬┪业男愿裉卣骷巴聦ξ业脑u價

  我叫王家寶,現年32歲,教師,自20xx年7月年霍邱師范畢業(yè)以后,任教以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并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為人樸實正直的我,屬于外向型性格,平時活潑開朗,頭腦比較靈活,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我的情緒穩(wěn)定而成熟,能理智面對現實,勤奮,對工作有很強的責任感,進取心,團隊協(xié)作精神,善于挑戰(zhàn)自我。我不認為我比其他人都強,但我有自信做到比其他人強。我相信“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所以我一向做事當機立斷,從不瞻前顧后,拖拖拉拉。

  同事評價:王家寶的性格隨和比較容易相處,為人熱情善良,工作認真負責,要求上進,事業(yè)心強,思維敏捷,喜歡新事物,學習能力強,是個好青年。

  其實這些個性特征的形成與我的心理成長史是密不可分的。

 。ǘ┪业某扇烁泻妥晕乙庾R的出現情況

  我出生在農村,祖祖輩輩都是以種田為最主要的生活的農民家庭。我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父親小學文化,母親是也不認識幾個字,所以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是最本色,質樸的“農民式教育”。由于家里承擔的責任比別人要多一點,家庭的生活艱辛可想而知,我的父母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踏踏實實做人,一定要上學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我們這個大家庭雖然人口較多,但是氛圍和諧、溫暖。兄弟姐妹和睦相處,長幼有序,這些美好的氛圍使得到了基本生存需要,愛的需要得到滿足,這樣也使我形成了健康的人格有了對人的基本信任感。盡管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中我遭遇了一些挫折,卻沒有讓我喪失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最求進去的精神。

  少時的記憶中,談不上什么理想和目標,所有的一切基本上都是聽從父母的建議,可謂比較“循規(guī)蹈矩”。那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鯉魚躍龍門”,考上師范,掙個“鐵飯碗”,安安穩(wěn)穩(wěn)地教書,于是20xx年7月我從師范畢業(yè),開始了我的準教師生涯。也沒多考慮這個職業(yè)是否合我的心愿,但在那時看來這份工作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所以我相當自豪。

  師范學習期間,我深切的感受到它絕不雷同于中學時代那種“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模式。師范的課程較多,學習既有深度也要有廣度。除了學習還有與同學,與老師之間交流溝通。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要把我們變成“教育的藝術家”,這及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也要求我們學會交流,學會做人等等。

  三年里,我培養(yǎng)了多方面的興趣,開始喜歡閱讀,寫作,籃球,打乒乓等等。三年的時間我最大的收獲了不一樣的學習觀和人生觀。從一開始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同學的關系,只能在前進中摸索,磕磕碰碰,一直都很迷茫,到后來知道要“做好我自己”。下面是我總結的點滴心得:

  首先我明白生活中要做好自己,就要更多,主動地關心他人、照顧家人,幫助朋友,從而收獲快樂,快樂自己;其次是學會了取與舍,得與失,真正做到心靜如水,心態(tài)平和,寬待他人,善待自己,能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斷打磨自己的過程中,看待他人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與他人相處中,總是告誡自己人無完人、和睦相處。要看別人優(yōu)點,哪怕只有一點點,就足以值得我學習和相處,如有志同道合、心有靈犀者,那就是不約而同的知己。如果個性不相投,但真誠善良,也可成為真正的朋友。

 。ㄈ┪覀人的奮斗目標

  實事求是,把握今天,做好每一件事,發(fā)揮自身特長,不斷地完善自我,尋找機會,發(fā)展自我,學會各種技能,包括人際交往技能,處理事情的能力,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多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不斷向前追求,追求人生的真正價值,展示自我的同時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完善他人,完善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分析二、職業(yè)行為

 。ㄒ唬┱務勎覟楹我獜氖滦睦斫】递o導工作

  多年的從教工作,使我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夢想著從事心理咨詢的工作,成為一名優(yōu)秀心理輔導員。很多時候我經?吹揭恍┬睦磔o導員能為一些心理疾病患者減輕痛苦,我非常欽佩。當我看到我的周圍有很多人心理非常痛苦的時候,我就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成為一名心理輔導員,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二)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心理輔導員需要具備的條件有

  1、要有愛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愛心,就要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只有有愛心才會博得對方的信任,“信任是人際關心溝通的必要條件”,所以,只有對方信任你,才能接受你的心理輔導,也就是說,對待每一個心理有特殊問題的人,都要想方設法幫助他,不是發(fā)自外表,而是發(fā)自內心。

  2、需要有專業(yè)的心理輔導知識,要知道心理輔導的程序,專業(yè)而扎實的知識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必備的條件。

  3、要有好的輔導的'方法,好的方法不僅能對需要輔導的心理對象有莫大的幫助,而且是輔導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不能對癥下藥,那可能就會出現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甚至還有加重對方心理問題的可能

  4、需要有合作意識,解決對方的心理問題,要發(fā)揮各個方面的作用,利用能夠幫助對方解決心理問題的一切人,一切手段。

 。ㄈ┪业穆殬I(yè)奮斗目標

  作為一名初中教師,在現在社會大背景下,“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隔代教育”等一系列新現象的出現,使得學生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與保健,預防心理疾病,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我的奮斗目標。當然,我不只是想了解一些心理知識,而是要學習一套完整的心理理論,掌握一套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科學的解決我需要輔導對象的心理問題,F在我的心理咨詢技術還停留在初級水平我要朝著更高一級心理咨詢師發(fā)展,做一個高水平的心理輔導員。

 。ㄋ模┪艺J為自己比較優(yōu)秀的品質和我的職業(yè)優(yōu)勢

  一方面,我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困難對每個人都是一樣,我能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敢于挑戰(zhàn)自我,這是我的一個優(yōu)點。另外,我是一個很執(zhí)著的人,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我能堅持不懈,不愿放棄。同時,我也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我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我善于運用寬容和理解,能原諒別人的錯誤。我也是一個虛心的人,我經常去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點,長處,我向他們學習,完善自己,讓我在我的事業(yè)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所鉆研的重點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例如,成長中失落、過度的學業(yè)壓力、學生考試焦慮、學生厭學心理以及家庭的困境,這些情況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都遇到過,已有的經驗加上這一段時間所學的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知識,相信這方面我還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從我決定從事這個工作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預知未來的心理輔導之路還很漫長,也必定充滿挑戰(zhàn)。這些當然難不倒我這位心理輔導員,有時覺得心理壓力很大,我就采用學習工作中的經驗,比如自我放松法、宣泄法進行調節(jié)。將來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多看、多學、多聽、多思考、多總結,更重要的多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書寫我燦爛的生命,同時幫助別人締造生命的燦爛,這不辱作為益民心理輔導員的使命。

  [2]心理健康輔導:個體輔導[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xx。

  [3]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

心理健康論文8

  前言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當前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大學生身心都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尤其是心理方面,若是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導,將會對其思想觀念、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行為產生不良影響。對此,學校還應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以這一課程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手段,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積極心理品質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是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針對其心理素質進行積極引導,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課程。這一課程通常包括心理健康概論、情緒調控、就業(yè)心理等方面內容,當前在我國各層級學校基本上都有開設。而積極心理品質,則是在20世紀末才出現的一門新學科,主要是指個體在各個方面的認知、情感上所展現的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

  積極心理品質,能夠為大學生日后成長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手段。而積極心理品質,同樣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價值取向[1]。對此,學校還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注重,通過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的優(yōu)化,使其在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上,充分發(fā)揮自身價值。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作用

  1.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認知觀念。據相關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認為,通過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上的學習,逐漸對自己及他人產生了新的認識,能夠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便說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認知層次,在其積極認知觀念的形成上,有巨大的幫助。

  認知是人們獲取外界信息、感受外界事物的過程,包括思維、感覺、知覺等[2]。人們通過認知獲取相應的信息,大腦再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人們便能夠針對信息產生相應的心理活動,形成一定的行為活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生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交流,教師根據學生情感需求開展教學,為學生提供動態(tài)的心理認知體驗,從而使學生接受一定的心理知識,使其成為自身心理品質結構的一部分,并以此對自身思想行為進行影響,由此實現積極認知觀念的形成。

  2.促使大學生形成積極行為習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一般的理論教學,還包含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例如“心理影片觀影會”、“手語歌教學”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更真切的獲得心理體驗,產生愉悅感的同時,主動思考、領悟一些人生道理,實現自身心靈情感的進一步升華。從而,使其在活動中,通過正確行為的不斷訓練,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主動在生活中采取積極的行為,產生自我意識,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充分內化。

  3.增強大學生積極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并更容易理解身邊人的行為和心理,從而對自身行為、情緒等進行良好調動,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正確的行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學會體諒他人、尊重他人,更好的與身邊的人相處,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例如某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的調查數據中顯示,在題目“學習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后,我更加尊重別人,并能夠與身邊的人更好的相處”中,共有94%的學生選擇了“符合”和“非常符合”兩個選項。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逐漸改善自身人際交往行為,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更好的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獲得自身人際交往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對策

  1.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納入教學目標。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教師應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相應的心理實踐訓練,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予以運用,獲得心理素質及各項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推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也應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納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基于知識、技能、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為核心,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開展,從而有意識、有目的的在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同時,這一內容在教學目標中的納入,也能夠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學過程中,主動運用積極心理學,注重全體學生的培養(yǎng)和個體潛能的開發(fā),以探索的目光看待學生成長。從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從預防心理問題,向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轉變[3]。

  2.深入開發(f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當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習,應能夠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了解自我,并具備良好的情緒、心態(tài)調節(jié)能力。而現階段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這一要求并未得到充分的滿足,教學內容相對單一,缺乏豐富的內容,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需求難以匹配。因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還應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開發(fā),不斷引入、充實、豐富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在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例如在課程中融入美術欣賞內容,使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愉悅感,產生追求美的欲望,并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審美品質。在課程中融入心理劇表演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所安排的心理情景和角色扮演,體會不同角色的心理變化,從而深入理解人的內心,在團隊協(xié)作過程中,獲得自身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有效提升;蚴窃谡n程中融入影視欣賞內容,請學生觀看心理教育影片,通過影片中的故事內容,聯(lián)想到自身的實際生活,從而獲得一定的人生感悟,在不斷反思中規(guī)范自身思想和行為,實現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

  3.采取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據相關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習中,都存在學習興趣較低的情況。一些學生僅僅是因為學校要求和學分積累而參與課程,甚至部分學生存在遲到、早退、逃課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對此,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基于大學生興趣愛好,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其學習動機,主動接受教育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大學生較為喜歡的游戲方式。請學生分為三組,其中一組學生按照身高順序,面對面站成兩排,每名學生與對面的學生組成一組,共同將一根粗木棒抬到約膝蓋位置,形成由木棒組成的“木橋”,并請第二組同學依次從木棒組成的“橋”上走過,第三組學生則負責保護第二組學生。一組學生走完后,下一組學生替換,直到三組學生全部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增強對同學的信任,產生團隊的歸屬感,從而主動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另外,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心理測評等手段,也能夠使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事半功倍。

  結論

  大學生的健康狀態(tài),不僅僅是指身體上,同時也是指其心理方面。在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多發(fā)的情況下,學校也應積極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發(fā)揮其在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從而真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心理健康論文9

  一、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抽樣調查表明,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學生表現為意志薄弱、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強迫、緊張等心理癥狀,嚴重的會演變?yōu)樾睦碚系K,這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1.學習方面

  高職學生本身文化知識基礎較差,對于學習環(huán)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的巨大轉變,很多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2.情感方面

  高職學生年齡大多在17~20歲之間,處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是高職學生心理和生理變化最大的時期,一方面,他們渴望與異性接觸;另一方面,他們在情感問題的處理上不成熟,有的是為了排解寂寞,有的是為了經濟目的,也有的是因為對方比較優(yōu)秀。總之,交往目的的盲目性,往往會導致他們處理問題比較草率,有可能導致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

  3.就業(yè)方面

  在競爭激烈、優(yōu)勝劣汰的求職市場上,部分高職學生深感困惑,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有的學生懼怕職業(yè)選擇,或因屢次求職受挫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自我否定;有的學生不能正確把握就業(yè)方向,依賴于父母、學校和老師的推薦;有的學生對走向社會缺乏心理準備,產生緊張心理和嚴重的危機感。這種自卑、盲目或焦慮心理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應聘中真實水平的發(fā)揮,影響到他們能否順利就業(yè),而就業(yè)的挫折往往會導致高職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4.人際關系方面

  很多高職學生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和技巧,在人際交往中通常會表現出唯我獨尊、嫉妒心強或交際恐懼等問題,進而產生孤獨、自卑、恐懼、不滿、煩惱、焦躁等不良情緒,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從而導致心理失調。

  5.社會認可度方面

  從外部因素來說,有些人認為高職學生是高考落榜的失利者,是學習比較差的學生,高職學校的教育質量不如名牌大學,更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高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致使高職學生在與外界交往中,會產生社會認可度低、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從學生自身來說,有的非熱門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較為困難,有的不愿意到企業(yè)第一線從事較為艱苦和枯燥的工作,有的對薪酬待遇和工作條件等期望值過高。很多用人單位選聘員工時過分強調工作經驗和片面關注學歷,理想和現實往往會有巨大落差。由此給學生帶來一系列心理問題。

  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對策略

  高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既有個人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學校的乃至社會的原因,已日益影響到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的健康成長,不容忽視。高職院校應積極采取應對策略,保障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效預防由心理問題引發(fā)的不良后果,以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1.重視思想教育工作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轉型時期的變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面臨很多新的挑戰(zhàn)和問題。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立志成材、情感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積極正面引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削減外界因素和社會因素給高職學生帶來的沖擊和負面影響;使思想教育工作貫穿于專業(yè)教學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職業(yè)素質,加強擇業(yè)指導教育。因此,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建立預警處理機制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應高度重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機預警和處理機制。心理危機預警機制起著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和心理危機發(fā)生前預警的.作用,從而保證在危機事件發(fā)生時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處理。一方面,通過開設課程和舉辦講座,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另一方面,成立由家長、學校、系部、班主任或輔導員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危機處理委員會,主動預防,加強引導,積極采取措施,正確處理危機事件,強調有序和常規(guī)的過程管理。對高職學生進行成長訓練,其內容包括生活技能訓練、挫折訓練、專業(yè)基本功訓練、素質拓展訓練、模擬招聘訓練、入職禮儀訓練等,以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隊伍,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梢圆欢ㄆ谄刚埜咚降、經驗豐富的心理教育專家走進校園,為學生排憂解難,通過指導和交流,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以健康的心理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高職院校應明確對心理健康教師的素質要求,擔任專職或兼職的心理健康教師,應具備較高的心理教育教學理論素質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關心學生,熱愛此項工作,接受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培訓并考核合格。高職院校應注重現有師資的職前、在職培訓,加大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應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以便進行有效地監(jiān)督和管理。

  4.提高心理咨詢服務

  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是受心理活動支配的。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如果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會收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對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的工作,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除了日常學習、生活中給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完善的人格,既寬容他人,又要尊重自己;既要有爭取成功的能力和信心,也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和胸懷,用陽光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5.建設和諧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應根據大學生青春激昂、活力四射的特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才藝大賽”“演講比賽”“街舞大賽”“歌詠比賽”等活動,營造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服務和公益活動,將追求個人發(fā)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組織與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交流和探討,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體會到團隊的力量和同學協(xié)作的快樂,感受付出勞動所帶來的收獲的快樂,感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從而培養(yǎng)高職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健康愉快的情緒、勇于面對挫折的意志及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組織社會活動及比賽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媒介平臺(校園廣播、?、板報、櫥窗、貼吧、微信群)進行宣傳,在校園里創(chuàng)造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良好氛圍和環(huán)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風氣。

心理健康論文10

  摘 要: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在德、智、體等方面的發(fā)展中,都存在心理素質的問題。其中,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使個性能夠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身邊中學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踐調查,分析現狀,提出確實可行的措施,呼吁農村中學校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心理健康;農村中學

  一、農村中學生心理素質前景堪憂

  對中國教育來說,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區(qū)別是一種本質上的區(qū)別,F在農村送孩子上學,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改變孩子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對于絕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是為了生存,在心理上他們是身負重荷的。通過對在校學生的調查發(fā)現,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為20%,從調查題目中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在學習方面,有60%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令人頭疼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在人際關系方面,有64.3%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達到父母、老師所提的要求,甚至有35%的學生希望能早日闖蕩社會,有25%的學生感覺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在情緒方面,不少學生常感到孤立無援,甚至有50%以上的學生害怕考試……以上所列舉的數據雖然只是反映了學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但至少表明不少學生確實存在著心理障礙。說明當前農村中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同時也說明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幫助這些學生盡快擺脫困難,恢復健康。

  二、切實可行地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那么,怎樣幫助他們渡過人生旅途中的這一階段呢?現結合我縣中小學所開展的一些實際活動,淡淡怎樣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要以“預防為主”,堅持主動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不同地區(qū)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做到循序漸近,通過各種形式活動的開展,做好心理品質的教育,突出品格的修養(yǎng),學校除了開設好思想政治、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外,還必須抓住時機開展活動,例如演講、辯論會、心理知識競賽等,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我縣中小學校普遍利用“國旗下的講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校長與學校德育課題小組共同研究制定講話篇目,由校團委牽頭,師生集體選材“備課”,有計劃地安排國旗下的系列講話。講話從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教育入手,講身邊的故事,說自身的體驗,培養(yǎng)健康心理,使追求全面發(fā)展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動。

  2.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并不定期進行專題講座

  現在我們長陽縣城以及各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從小學階段開始就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配備專職教師,利用《心理健康》教材,上課以故事啟迪、活動訓練為主,輔之授予學生一些心理學基礎知識,幫助他們了解自身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增強心理保健意識,從而使其能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并且每個學校都配有女生輔導員,及時發(fā)現問題了解情況,不定期地對女生進行心理、生理方面的科學知識講座。這些講座無疑對學生啟發(fā)很大,為心理健康教育由“他育”轉變?yōu)椤白杂贝蛳铝肆己没A。同時還利用一些機會,舉辦心理知識小報、黑板報等,進一步普及心理科學知識。

  3.開展心理訓練和咨詢活動

  有了理論的認識還不夠,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還需要開展積極心理訓練和咨詢活動,這樣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心理調節(jié)、開發(fā)心理潛能的方法,達到啟迪“心理”,提高素質的目的。如何有效地進行集體心理訓練呢?利用課堂,利用活動課,利用假期!其次,開通師生之間的“心靈之橋”,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進行行之有效的“診斷、治療”。

  4.架起“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溝通之橋”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學校、家庭、社會責無旁貸,教育孩子是核心,平等對話、誠心誠意交流意見并及時反饋信息。孩子們在成長階段難免會有一些問題出現,這并不是孩子的本質有什么不好,而是在生理、心理發(fā)展階段中個人素質不同而表現出來的不同狀態(tài)。作為孩子的每一個責任人都應當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而不要把問題擴大化、片面化,否則會嚴重傷害孩子并起反作用。

  總之,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論文11

  概 述

  中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面如果不能夠好好地引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話,就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說,在空耗年階段一定要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要讓他們寫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論文,這樣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健康。那我在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這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

  步驟/方法:

  1、第一點,在寫論文之前要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因為中小學生現在心理健康,可能處于一種畸形發(fā)展的階段,為了引導他們更加健康,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然后有所收獲后再寫論文。

  2、然后就是中小學生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我們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因為這項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亂的應付一下就結束了,其實這樣做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重視起來,要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實起來。

  3、加上你還在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他們的價值觀是否有問題,如果他們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畸形的價值觀,一種畸形的心理狀態(tài)的話,我們要及時的進行調整,或者可能會出現問題。

  注意事項:

  我們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負責扮演一個引導者的工作,所以應該讓他們有更加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不能夠讓他們因為心理健康而出現成長方面的問題。要引導他們寫心理健康方面的論文。

心理健康論文12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fā)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fā)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分不開。大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fā)生,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yè)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對變化的環(huán)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中的失衡狀態(tài)。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huán)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fā)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大學學的是專業(yè)知識,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后,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huán)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qū),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 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邕M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qū),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因此,每逢節(jié)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fā)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愿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fā)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huán)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夸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松懈了斗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 。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后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后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松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為環(huán)境變化而瞻前顧后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fā)展。

  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fā)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采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區(qū)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tǒng)學習心理、衛(wèi)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掌握心理調節(jié)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品質,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fā)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

  為此,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qū),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

心理健康論文13

  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以教師擬定的教學內容為基本探究內容,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問題,采取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疑釋難嘗試活動,將學生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課堂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高職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在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時,選擇要探究的心理問題,創(chuàng)設特定的心理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多方面觀察日常表現,搜索記憶,反思自我。而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所起的作用是給予適當的啟發(fā)和引導。

  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現狀

  2.1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參差不齊

  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只在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教師,對于心理健康課教師多數是半路出家,或由學校政工干部、思想政治課教師兼任。因此,他們缺乏專業(yè)的訓練,對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方法而是采取以往經驗來開展教學,甚至部分教師能對照心理健康教材念完就已經很不錯了。

  2.2傳統(tǒng)教學方式方法根深蒂固

  當前高職院校大多數在教學手段上主要還是粉筆加黑板,條件好的采用多媒體教室。但在教學方法卻沒有多大改進,因教師不專業(yè),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不管是黑板還是多媒體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不互動,導致學生不能主動去參與、去體驗。

  2.3過分依賴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多媒體的發(fā)展,教學手段也不斷更新,很多高校為了體現與時俱進,通通采用多媒體替代黑板加粉筆上課。很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過分依賴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認為信息量越大學生學習效果越好,使課堂教學過程變成了信息轟炸,使學生忙于抄筆記而很少有時間進行思考。

  2.4缺乏合理的評價機制

  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評價學生,區(qū)分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評價方式,但基本上都離不開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而心理健康課的目的在于教會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優(yōu)化心理品質。偏重于知識型的考核內容僅僅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定,而無法獲知他解決自身問題的情況。

  3探究式教學在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3.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探究式教學,新穎的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以迅速地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注意和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我們教大學生自我意識章節(jié),講認識自我的重要性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設置如下情景,畫面一是李白狂放吟詩神態(tài),然后是深得皇帝寵信的輕狂,在皇帝面前讓皇帝大舅子磨墨,讓大內總管給他洗腳等情節(jié),最后皇帝大怒,把他貶出京城,他揚天長嘆懷才不遇。畫面二是陶潛在和官員喝酒吃飯中間,官員對其提出一些意見,他憤然拍桌離去,然后種菊東籬下,慷嘆自己懷才不遇。從上面情景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

  3.2引導討論,合作探究

  選定好探究的問題,指導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搜集有關的資料,對問題進行檢索和查閱,積極思考,發(fā)表個人觀點。同時指導學生要互相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梢圆扇⊥馈⑿〗M、全班集體探究相結合的形式,老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推動問題的解決。例如上面情景可能引出幾個問題,如何正確評價自己,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檢索和討論,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教師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起監(jiān)督、指導和服務的.作用,發(fā)現問題,及時引導。

  3.3總結并升華

  讓不同小組或個人分別進行總結和歸納,提出各自的觀點,充分發(fā)揮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教師引導,最終形成統(tǒng)一的結論,然后再對結論進行評價及升華。如上面問題,最終升華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做到揚長避短,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通過探究式教學,筆者發(fā)現,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玩手機的學生少了,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多了,課堂氣氛明顯提升,從而可以看出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對于長期開展探究式教學,就需要心理健康教師不停地加強自身學習,拓寬知識面,豐富的自身閱歷,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探究欲。總之,作為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上的應用,還需高校心理健康教師繼續(xù)探索。

心理健康論文14

  一、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維和行為模式的影響

  1.網絡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對大學生認知能力的影響

  在網絡空間里,共享資源豐富,多種價值觀念并存,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網絡整合了各類教育資源,集成了教育的主體力量,有利于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強大合力。但我們也看到,網絡中宣傳西方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內容大量存在,特別是某些國家借助其網絡優(yōu)勢,向全世界大力鼓吹其政治標準和價值觀念;同時,散布、傳播反動言論、腐朽沒落思想的內容也常常出現。而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人生的思考和社會經驗還不豐富,政治鑒別力還不夠強,而且網上關于西方的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宣傳帶有盅惑性,對本土文化的宣傳具有片面性,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分辨能力不強的大學生極易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潮的影響,受到精神垃圾的污染,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偏離正確的軌道,出現價值取向和道德認知的紊亂。

  2.網絡交往對象的非直接性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

  在網絡環(huán)境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主要是以文字、圖片、音像為載體的非直接性交往。通過網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用各種方式與其他人接觸,就連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相同興趣和需要的人也很容易在網絡空間里聚集到一起,一些有問題的人也能在網上找到支持自己的族群。網絡環(huán)境的去利益化使得大學生可以面對剛剛結識的交往對象,大膽傾訴自己的內心秘密,說出自己的煩心事,而不用擔心遭到他人的嘲笑,很多時候還能得到交往對象的開導。這有利于大學生發(fā)泄不良情緒,緩解內心壓力,促進心理健康。然而,網絡中的人際交流畢竟是虛擬的。由于缺乏感性的聯(lián)系和直接的情感體驗,使得網絡信息具有較多的虛假成份。大學生如果長時間沉溺于網上交往,會大大減少參與集體活動和與同學交往的時間,使現實人際關系緊張。當人際關系遇到挫折時,如果總是選擇用網絡的人際交往來尋找安慰,沉溺于網絡交往而不能自拔,就會消極地對待現實中的人際環(huán)境,對身邊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陷入孤立的境地,產生孤獨、苦悶、壓抑等心理問題。此外,網絡人際交往的去責任化,讓一部分人的自然屬性凸顯,很可能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趁虛而入,使得網絡交往的安全性受到影響,這往往會加劇部分大學生的多疑、憂慮、防范等心理,誘發(fā)一些大學生更多的心理問題。

  3.網絡時空環(huán)境的虛擬性對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形象地反映了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所處的時空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模式,絕大多數人會在合適的氣氛中,表現出與自己性格不相符合的行為來。網絡心理就是在虛擬的網絡環(huán)境里人們的心理過程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的個性特征。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表現為穩(wěn)定性與波動性并存,批判性與創(chuàng)造性并存,自主性與從眾性并存等特點。在崇尚和追求個性自由的時代,網絡強化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了大學生的平等意識和民主觀念,但網絡也讓大學生在行為模式上表現出極大的放縱和隨心所欲。網絡的虛擬時空,使得個體的內心準則和社會規(guī)范的制約而形成的行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復存在,從而人們的網上行為表現為一種解除抑制的特點,與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方式存在巨大差別,這就是網絡的去抑制性。網絡的去抑制性有助于個體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為正常社會意識所容許的各種需要和愿望的滿足,從而使得網絡成為某些人的“心靈避難所”和“能夠找到自我”的虛擬世界。一些大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逐漸混淆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使得本來虛擬的心理和行為世界變得真實,本來真實的世界變得模糊,從而出現認知混亂,產生人格異化,導致嚴重的心理變態(tài)和行為偏離。

  二、網絡環(huán)境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帶來的機遇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它是新形勢下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補充。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著重大的發(fā)展機遇。主要表現在:

  網絡突破了時空限制,有效地拓寬了教育途徑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固定的時空中,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講座和與老師面對面咨詢的方式進行的,而網絡的出現讓心理健康教育超越了時空界限,擴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蓋面。通過網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引導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理念,可以遠距離地以咨詢者的身份接受學生的在線心理咨詢,對擁有相同或類似心理問題的同學進行集體解答。通過網絡,學生可以隨時查找自己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參與心理健康論壇,接受在線心理測試、輔導,從而化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對于那些有心理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不愿公開自己心里秘密的大學生來說,網絡的優(yōu)越性顯得尤為突出。

  網絡整合了教育資源,極大地滿足了信息需求在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往往更多地是通過閱讀書籍,聆聽老師的口頭講授來獲取心理健康知識,大學生要想獲得自己所需的特定心理健康知識是非常困難的。網絡可以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連接起來,整合成一個龐大的信息庫,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利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同時,網絡還可以將文字、圖片、影像、動畫等結合起來,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通過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從多個角度學到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可以就相關問題在網上展開討論。

  3.網絡調動了主體功能,較大地提升了教育實效

  由于互聯(lián)網具有便捷性、新奇性、虛擬性和大容量性等特點,網絡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的特點開展教育工作。網絡利用超文本檢索方式,多媒體集成技術,信息量大,視聽沖擊力強,其便捷性、虛擬性、平等性、互動性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熱情,使他們以主體的地位參與其中。學生通過網絡就各種感興趣的心理問題,借助BBS、電子郵件、在線聊天、微博等方式,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平等互助,既充分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助人”的理念,也大大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網絡傳遞了心理動向,進一步增強了預警功能

  在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對心理健康本身存在偏見,以及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有的閉鎖性,使得一些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不愿意或不敢向老師或周圍的同學吐露自己的想法,教師則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往往一旦問題暴露,事態(tài)已經相當嚴重,要想挽救已回天無力,只能扼腕嘆息。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開放性使得網絡成為當前大學生傾訴和發(fā)泄個人情緒的主要空間。大學生常常通過多種網絡途徑,大膽地傾吐自己的內心隱密,直接而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抑郁與苦悶,無所顧慮地暢所欲言,在網絡中傾訴自己的心聲,釋放心中的不良情緒。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網絡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及時、準確地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中的心理問題對癥下藥,及時引導、溝通和化解,從而提高工作的針對性、靈敏性和準確性。對于問題嚴重的,甚至可以通過IP地址查詢,找到當事學生,直接給予關愛、幫助或治療。

  三、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模式。當前,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積極探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育人、樹人”的任務。

  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與現代、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有目的地培養(yǎng)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開發(fā)心理潛能,以促進其整體素質提高和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全體大學生實施的素質教育。大學生處于人生的特定階段,有其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亦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著很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在理論和實踐中加以研究和探索,積極構建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雖然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但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交流相對深入、教育持續(xù)連貫以及面對面實施教育等優(yōu)勢,特別是當學生出現明顯的心理障礙如強迫癥、焦慮癥、抑郁癥等時,能循序漸進地予以有效地教育引導。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個性特點,將網絡與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實現二者的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揮長處,不斷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最大限度地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學生的成人成才,而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是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兩者的結合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會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學生真正實現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要增加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在教育策略和教育手段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適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手段,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學生的認知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特點和氣質類型,讓自己的育人理念轉化為學生的內在思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要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發(fā)展。

  2.整體規(guī)劃,實施系統(tǒng)化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既需要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導,又需要我們整體規(guī)劃、全面推進,實現重點突破,建構立體式、全方位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5]。首先,要建立滿足大學生需求的、有吸引力的網站。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應成為大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渠道。網站欄目與內容的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年級大學生的不同需求。要通過開展各種網上活動和網絡心理測試等,廣泛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科學測評大學生心理,以活潑的頁面和豐富的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從而提高網站的利用率。其次,開展網絡心理咨詢。網絡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或心理咨詢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可提供的綜合信息服務功能,向現實身份和虛擬身份的來訪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信息互動過程[6]。網絡心理咨詢具有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施方便、經濟等優(yōu)點,它可以是指導型心理咨詢,也可以是自助式心理咨詢。通過網上咨詢,能及時糾正求助者的認知偏差,克服其情緒障礙。第三,開設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高校應構建適應大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讓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任務要求,有選擇地加以學習。這種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合理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3.加強培訓與指導,建立一支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隊伍

  做好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的轉化和引導工作,不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專業(yè)技能,能了解并科學地分析網絡等現代技術對大學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帶來的影響,還要熟練掌握網絡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專業(yè)而且生動,富有感染力。要建立一支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隊伍,就要將高校輔導員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中來。輔導員是高校戰(zhàn)斗在學生工作一線的人員,他們熟悉網絡,又貼近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培訓與指導,形成輔導員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制度,經常性地開展業(yè)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他們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4.加大對大學生心理社團的指導支持力度,構建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體系

  要選派專業(yè)心理教師加強對社團工作的指導,對心理社團的整體運作、重大活動的統(tǒng)籌、社團干部的選拔等工作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讓社團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能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在活動中獲得進步,從而更好地促進社團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依托大學生心理社團組織,通過對成員進行培訓,學生之間能夠及時發(fā)現心理異常的個體以及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實現朋輩心理輔導,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

  要加強大學生網絡心理自助互助,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自助互助體系。大學生網絡心理自助互助體系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建立起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助與互助機制,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心理的共同成長,最終實3現自助助人的目標。借助于網絡平臺,師生可以實現網上的心理輔導、心理測試,可以在線交流,在線聽課,極大地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通過開展心理互助活動,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積極體驗,調動學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朋輩互助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助互助活動中獲得切身體驗,提高認知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

心理健康論文15

  1互動式教學改革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探索實踐

  1.1關于互動式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

  互動式教學改革是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即以任課教師為主導,為學生為主體,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并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討論與互動,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有其突出的自身特點:一是互動性,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育中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更突出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由被動到主動,教師則由主講轉向引導與參與。課堂上師生關系處于平等地位,對話與合作;二是合作性,互動式教學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研討,通過頭腦風暴,交流討論,集思廣益。這一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學習力,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三是趣味性,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教育需要有意設置一些互動游戲、案例分析、提問搶答、角色扮演等環(huán)節(jié),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學習熱情。

  1.2我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的背景

  筆者所在的學校近年來學院不斷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成全院公共必修課,總計32個學時。

  進入20xx年,學校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反映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瓶頸,90后大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教堂出勤率明顯下降,課程教學實際效果難以保證。有鑒于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做過大量調查研究后,決定在20xx級新生部分班級中試點推行互動式教學改革。

  1.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一次實踐運用

  根據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統(tǒng)一規(guī)劃,筆者針對所教的市場營銷161班進行教學改革的實驗。

 。1)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一是教學方案的整體設計。筆者堅持“啟發(fā)原則”與“參與原則”,即將引導啟發(fā)與學生參與作為整個教案方案設計的核心;二是教學內容的設計,在研究過營銷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知識結構、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等),對此筆者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提前寫好教案并適當調整教學課程內容;三是教學場地安排,結合于互動式教學特點,筆者提前申請了學院多媒體多功能活動教室,并且科學地布置好場地。

  (2)教學實施開展情況。首先,上課之初,筆者將全班42名學生隨機分成6組,每組7人。緊接著在筆者的主持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破冰活動。10分鐘的熱身小游戲過程中,選舉出每位小組的小組長,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隨后,筆者以一個視頻案例切入教學,要求各小組就視頻內容進行討論并且發(fā)言。教師借機觀察與推測學生學習的熱點、難點,進而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有針對性地引導與講解。兩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各類問題引導發(fā)學生自主思想,自己找答案。下課前筆者為學生列了1-2本參考資料,要求學生課后閱讀,下次課上進行分享與發(fā)言。

 。3)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評估。2節(jié)課的教學中,有熱身游戲、案例分析、交流討論與自由發(fā)言,學生認真投入,積極性與主動性強、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也較為充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此次互動式教學改革中存在的若干不之足與幾點思考

  2.1課前的準備工作仍有不足,教學技能技術仍需提升

  盡管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從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到互動方式上都有認真的設計,但仍然未能最大限度地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引導與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過程中也顯得有些生硬。這些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互動式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技能技巧,還要求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良性互動,既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技能的熟練掌握,更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年齡、性格特點、知識水平、行為習慣有深入的了解。教師要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為學生為主體,全力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潛力。

  2.2互動式教學改革的預期教學效果難以有效把控

  兩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漲,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歡聲笑語不斷。但學生對課程教學知識點的掌握是否到位,則難以有效把控。在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重點和難點設置問題,讓問題切中要害,真正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掌握教學重點內容。同時教師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個性特點和理解能力,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充分地激發(fā)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深入到教學核心內容中去。

  3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3.1互動式教學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自身特點,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傳授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邮浇虒W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師說,學生聽”,而是通過師生雙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充分參與,對教學內容通過多情境、多內容、多形式的良性互動方式的探討,使每一名學生達到掌握知識、發(fā)展良好個性品質的目的。互動式教學能有效切合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特點,它通過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在參與中磨煉自己的思想,形成相應的情緒情感,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益。筆者認為互動式教學將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3.2進一步調動廣大高校教師運用互動式教學的積極性是關鍵

  筆者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發(fā)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互動式教學改革在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和保證實際教育效果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效果。但在這一教學改革中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改革的態(tài)度起著關鍵作用;邮浇虒W要求教師地過去認真?zhèn)湔n、認真組織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投入更多地時間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與學生良性互動,同時要也需要教師掌握更多地教學技能技術。與此同時還要教師克服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課堂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自己最好的老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發(fā)揮互動式教學應有效果。

  3.3互動性教學改革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為本,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一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接受主體的教育過程;邮浇虒W改革則突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把握提問引導的質量,教師提問的水平直接關乎最終的教學效果。學生正是通過教師的問題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探究;二是課堂上的專題討論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三是教師要掌握傾聽的藝術。教師通過通過有效傾聽鼓勵學生積極思想、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向更深的方向發(fā)展。四是教師要充分把握好互動的范圍,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用專業(yè)知識吸引學生,努力接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且盡可能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大限度地展現互動性。

  參考文獻

  [1]劉野.互動教學內涵及實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xx(3).

  [2]許倩.課堂互動教學的分析與認識[J].課程教育研究,20xx(1):123-124.

  [3]馮萍.談互動式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定位[J].大學教育,20xx,(5):88-90.

【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論文11-03

心理健康的論文11-10

心理健康論文10-22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2-24

心理健康論文(熱)10-23

心理健康論文【精品】10-23

心理健康論文[優(yōu)秀]10-24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05-27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