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奈迥昙壪聝詳(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xiàn)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yǎng)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fā)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jīng)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chuàng)作一個圖案。
2、 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安排作業(yè):
教材第9頁第5題。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 圖案2
圖案3 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經(jīng)歷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歸納概括,進一步構建體積的空間觀念 。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2.難點: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蛋糕盒和粉筆盒)
哪個物體體積大?
2.(課件出示:2組長方體)
哪個長方體體積大?
出示板書:長方體的體積。
【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從生活中引入的蛋糕盒和粉筆盒這兩個長方體的常見實物之間的比較,和兩組長方體圖形之間的比較,讓學生猜一猜長方體的體積與什么有關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探索欲,并引出學習內容。】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同桌合作,用桌上的12個小正方體搭出一個新的長方體。
2.觀察分析:小組合作,借助搭建的長方體,完成實驗報告。(課件)
思考: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3.分組討論,嘗試歸納:從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出示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4.公式驗證:一塊長方體積木的長為6cm,寬為5cm,高為3cm,求出它的體積?
長方形的體積可以用字母V表示,長、寬、高分別可以用所a、b、h表示,字母表達式是什么?(課件)
出示板書:V=abh
5.實例應用:
學校需要在新校區(qū)新建一個長方體的司令臺,要求長為8米,寬為5米,高為2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建筑材料?
6.練習:(課件出示)
求長方體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7.嘗試解題,遷移推導: (課件演示)
如果縮短長方體的高,它就變成了什么?它的體積是多少?怎樣計算?
匯報: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出示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示體積,字母a表示棱長。字母表達式是?
出示板書:V= a3
練習:13 33 103 0.53 n3 (理解 “ a3 “ 的具體含義)
8.練習:
。3)求正方體體積?
。4)小巧有一個餅干盒,它是一個棱長15cm為正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9.歸納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本領?
出示板書: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分組討論”這樣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完善。結合課件的演示,運用知識遷移把計算長方體體積變成計算長、寬、高相等的長方體體積,很自然地過渡到求正方體的'體積。由具體計算感知長方體體積公式類推出正方體體積公式。形式上更多變,學生更感興趣!
三、鞏固練習(課件)
【鞏固練習的練習題設計成表格形式,是從直觀轉換成了抽象,力求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同時利用多樣的題形,把基礎認知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以達到發(fā)展學生思維、形成技能的目的!
四、動腦拓展:(課件)
把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裝入一個長為4厘米,寬為3厘米,高為2.5厘米的長方體盒子,裝滿整個盒子最多能裝幾塊?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內容的提升,讓學生了解到知識是源于生活,并要回歸于生活的,并通過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嘗試創(chuàng)新意識!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意義。
2、通過涂一涂、算一算、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除法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意義。
一、復習導入,出示目標、
師出示口算乘法
師(閱讀課本第55頁的內容,回答下面問題。)
一讀:本節(jié)主要講了( )除以( )的小數(shù)除法。(各自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
二讀:這一節(jié)以4/7÷2=為例,它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自己完成后同桌之間交流)
三讀:動手畫一畫,想一想,4/7÷2=和4/7÷3=分別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完成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思考:通過剛才的學習過程,你對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有了怎樣的的收獲?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分數(shù)乘法,通過剛才的口算練習,發(fā)現(xiàn)大家對分數(shù)乘法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shù)除法。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三、大組匯報,質疑問難
我發(fā)現(xiàn)了除以一個整數(shù)(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
五、課堂檢測
1、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0除外),等于分數(shù)( )這個整數(shù)的`( )。
2、8/9÷4=8/9×( )=( )
3、5/6÷2=5/6×( )=( )
4、教材56頁“練一練”的第一題
(鞏固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5、教材56頁“練一練”第二題
讓學生獨立解決(進一步加深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6、教材56頁“練一練”第三題
。ㄔO計這道題的主要目的是滲透分數(shù)除法與分數(shù)乘法的聯(lián)系,也是為后面用到列方程解決問題作鋪墊)
拓展提高:
如果a是一個不為零的自然數(shù),那么
1/3÷a等于多少?
1/ a÷3等于多少?
板書設計 分數(shù)除法一
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
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讓學生求物體的容積。
2、會用量具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索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
難點:知道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就是排開水的體積
教學媒體:
教學平臺
課前學生準備:
課堂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容積與容積單位,容積單位有: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填空
3升=(。┖辽 2700毫升=( )升
2.57升=( )毫升 640毫升=( )升
2.4升=(。┖辽 3.5升=( )立方分米
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求一求一些物體的容積。
二、中心階段
。ㄒ唬┣笪矬w的容積。
提問:求裝多少升汽油就是求這個油箱的什么?這個油箱的容積怎樣算?(板書列出算式)
說明:因為計算容積就是求油箱里面容納物體的體積,所以要用里面的長、寬、高相乘。
1、長方體容器內部長3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
。1)在長方體容器內注水5厘米深,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解:V=abh
=30×15×5
=2250(cm3)
2250 cm3=2250ml
師:你們是怎么思考的?
。ㄇ笠还沧⑷攵嗌俸辽乃褪乔笏捏w積,也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容器的容積,所以要利用到容器內部的長和寬,由于水沒有注滿,水深就是所求長方體的高。因為1cm3=1ml,所以還要進行單位換算。)
。2)將長方體容器注滿水,這時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ò讶萜髯M水,這時就是求這個長方體的容積,所以要運用到長方體容器內部的長、寬、高。)
解:V=abh
=30×10×15
=4500(cm3)
4500 cm3=4500ml
2、用厚1.5厘米的有機玻璃做一個無蓋的長方體容器,在容器內注滿水,一共可裝多少毫升水?
。ò讶萜髯M水,就是求這個長方體的容積,所以要求長方體內部的長、寬、高,也就是長方體外部的長、寬、高減去有機玻璃的厚度。)
解:V=abh
=(15-1.5×2)×(9.5-1.5)×(13-1.5×2)
=12×8×10
=960(cm3)
960cm3=9600ml
。ǘy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1、師:展示規(guī)則物體(長方體和正方體)和不規(guī)則物體(石塊、土豆、蘋果等),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ㄒ活愂情L方體和正方體,屬于規(guī)則物體,另一類屬于不規(guī)則物體)
師:哪些物體的體積我們會求了,這些物體的體積如何計算?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我們會求,先測出它們長、寬、高,再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計算。)
師:那么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它們的體積能夠直接計算出來嗎?(不能)我們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呢?
2、師: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樣不規(guī)則的物體,再利用手中的工具來測測它們的體積。
生操作交流:
1、先在量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測量水深,記錄下來。
2、將不規(guī)則物體放入盛有水的量杯中。
3、測量水面上升的高度,記錄下來。
4、計算上升部分水的體積。
師:為什么能通過這么方法測量出這些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呢?
(水是液體,當物體放入量杯中,能排開一部分水的體積,水面就升高,水面升高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這些物體的體積。)
師:通過量具來測定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我們可以知道物體排出水的體積就是該物體的體積。
師:書上用這個“排水法”測量了一個蘋果的體積,我們一起看一下。
蘋果的體積:800-600=200mL=200cm3
師: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或不易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要畏懼,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例如:烏鴉喝水、曹沖稱象等等這些小故事都告訴我們要開動腦筋。
師:兩只形狀、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樣多的水,放入兩塊形狀不同的石頭后,如果水面升到一樣高,那么這兩塊石頭的體積相同嗎?
(相同,兩個量杯中放入物體后,水面上升一樣高,說明物體排開的水的體積是相同的。)
三、鞏固練習:
1、一個長方體水箱,從里面量長12分米,寬6分米,深5分米,這個水箱可裝水多少毫升?
2、一種正方體鐵皮水箱棱長0.8米,這個水箱能裝水多少升?(鐵皮的厚度略去不計)
3、一個長方體水箱,長30厘米,寬20厘米,水深6厘米,把一個玻璃球沉沒在水中后,水面上升4厘米,那么玻璃球的體積是多少?
檢測目標達成練習:
1、一個長方體倉庫,從里面量長12米,寬80分米,高3米,這個倉庫能容納多少貨物?
2、一個長方體油桶,底面積是0.16平方米,高是5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千克,這個油桶可以裝多少千克汽油?
3、把一個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石塊浸入一個長方體水箱里,這個水箱的長是5分米,寬是4分米,水深2分米,石塊浸沒后,水面上升多少?
板書設計
長方體容器內部長3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在長方體容器內注水5厘米深,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解:V=abh
=30×15×5
=2250(cm3)
2250 cm3=2250ml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分數(shù)乘法,具備計算整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舉例以及變式初步理解分數(shù)乘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舉實例,逐步深入講解分數(shù)乘法,有利于理解運用新知識。
教學重難點
通過舉例以及變式初步理解分數(shù)乘法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
2、
3、
二、新課引入
1、舉例
1個占整張紙條的1/5,3個占整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兩種計算方法:
加法計算:
乘法計算:
2個3/7的和是多少?
2、觀察上述算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對比下列兩種算法。
4、總結歸納
分數(shù)和整數(shù)相乘,分子與整數(shù)相乘,分母不變。
計算結果可以寫成最簡分數(shù),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
5、練習
計算下列題目,并將結果填入表格中。
4211/21/4
x12
48241263
觀察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例與練
例1:4個2/15是多少?
例2:
練習:2/3x4
2/3x4=(2x4)/3=8/3
四、課堂小結
五、拓展延伸
淘氣吃了這個蛋糕的1/8,爸爸吃的是淘氣的2倍,爸爸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1x1/8x2=1/4
答:爸爸吃了蛋糕的1/4。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經(jīng)歷探索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2.思考與問題解決:經(jīng)歷觀察討論,操作等學習活動,能對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shù)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鼓勵學生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勇于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探索,發(fā)現(xiàn)和掌握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歸納概括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分別出示兩張不同的孫悟空的照片。師:學們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2.教師引導交流:孫悟空本人沒有改變,只不過是外表的打扮裝飾發(fā)生了改變。
3.學生初步感知了什么變了而什么卻沒有變的概念。
4.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什么變了而什么沒有變的有關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為下一步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ㄒ唬1.師:在我們在學習這個新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來復習一下除法與分數(shù)的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被除數(shù)=課件出示:120÷30=(120×2)÷(30×2)=(120÷10)÷(30÷10)= 2.同學們說說這幾道相等嗎?(指名回答)。
3.教師引導說出商不變的性質,課件出示商不變的性質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商不變的性質,為下一步更容易的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二)、教學新知。
1.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把手中的紙平均折成4份,其中把3份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平均分”。
3.展示學生的作業(yè)。
4.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16份,分好之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5.教師歸納總結,并課件出示:設計意圖:同一張紙能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shù),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6.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樣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后,教師集體指導觀察,并板書:
教師歸納總結后,學生完成課本66頁的填空題,完成后集體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一些表象,但這些表象還須上升為科學理論,這就需要學生能透過表象識別表現(xiàn)后蘊藏的規(guī)律,這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便于以后舉一反三,解決同類相關問題。
7.課件出示:(通知互相討論)
(1)相比較,看看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2)在這個變化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8.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教師特別強調“同時”“同一個數(shù)”)。
9.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要0除外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因為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而分數(shù)的分母是不能為0的。
10.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來看看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你們以前學習過得商不變性質有什么不同呢?(課件出示兩性質作對比)
師: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規(guī)律是一致的。
三、鞏固強化,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集體回答)。
。2)指出下列分數(shù)是否相等。(指名回答)。
。3)把和化成分母是10而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指名到臺上板演)。
。4)課件出示小故事。
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三分到了這塊的。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于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
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嗎?他對三兄弟講了哪些話?(讓學生課后去思考)
設計意圖:多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有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回顧總結,梳理新知。
同學們,你們對分數(shù)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板書設計: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出示孫悟空的照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手腦并用,在操作中深入感知分數(shù)。請同學們用一張正方形紙片,動手折一折,通過三次的對折,每次找出一個和相等的分數(shù),比較涂色部分大小有沒有變化?(沒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結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jīng)歷總結得出: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后,再引導學生說出:0除外。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3.鞏固練習,圍繞中心。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呈現(xiàn),使學生加深對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所學知識,學有所獲,并進一步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例5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加法中同樣適用的道理。
2. 計算分數(shù)加減法時,能根據(jù)具體的數(shù)據(jù),選擇合理的算法,使一些計算簡便;繼續(xù)培養(yǎng)同學們觀察、分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 感受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課題
師:下面的各等式應用了什么規(guī)律?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作用?
小黑板出示:56+782=782+56
。89+475)+25=89+(475+25)
4.5+7.8=7.8+4.5
(0.5+3.49)+0.51=0.5+(3.49+0.51)
指學生回答。
生:應用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師: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適用于整數(shù)和小數(shù)。能否應用到分數(shù)加減運算中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ò鍟n題: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
二、探究新知,歸納總結
1. 教學例5
多媒體出示例5的情境圖。
師:你從情境圖中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抽生說一說。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提出一步應用題,可讓學生直接列式。)
教師板書問題:種樹的面積占這片荒地面積的幾分幾之幾?
學生獨立列式。抽生匯報列式:5/12+3/7+1/12 5/12+1/12+3/7 3/7+(5/12+1/12)
師:這三種算式都正確嗎?理由呢?
生:這三個算式都應該是正確的。因為前兩種是把三種樹的面積合起來,而第三種是把松樹的面積和柏樹的面積先合起來,再加上果樹的面積,這三個算式都是在求三種樹的面積之和。
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算法。
師:通過上面的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5/12+3/7+1/12=5/12+1/12+3/7=3/7+(5/12+1/12)。
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不僅對整數(shù)和小數(shù)的.加法運算適用,對分數(shù)加法的運算也同樣適用。
2. 教學教科書第73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1/12+8/17+9/17+5/12 11/25+7/13-1/25+6/13
師:根據(jù)這兩道題的數(shù)據(jù)特征,怎樣算簡便?計算的依據(jù)是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師:根據(jù)什么想到這樣計算?
生:觀察到算式中有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先算同分母分數(shù),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活動
小黑板出示課堂活動"算一算,議一議。"
第1小題:1-4/15-11/15。
師:計算結果是0,還是0/15?為什么?
如果學生不能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來解釋,教師應及時地講解。
第2小題:7/8-5/24+11/24。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這道題應怎樣計算才更簡便?有什么根據(jù)?小組討論后匯報。
四、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是怎樣學習的?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
課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復習(行程問題)
學情分析:
相遇和追及問題的應用題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個物體的簡單行程問題的基礎上,初次接觸有關兩個物體運行的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其中體現(xiàn)了“運動方向”“出發(fā)時間”“運動結果”等新的運動要素,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以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shù)量關系為基礎,讓學生認識“相遇及追及”的特征,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課時目標):
1、初步理解兩個物體在一定距離中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所涉及到的幾種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2、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知道“相遇問題”的等量關系;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兩者相距的路程;知道“追擊問題”的等量關系,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3、逐步掌握畫線段圖分析題目的方法。
教學重點:尋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從而列出方程,得出應用題的解。
教學難點:認識相遇的過程中理解運用等量關系的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PPT、練習本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教學說明
一、復習引入
1、揭題
2、常見的相遇問題類型(手勢演示)
。1)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
。2)一車先行,另一車再行,相向而行
。3)同時出發(fā),途中一車暫停,相向而行
二、基礎練習
1、AB兩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車從A開出駛往B地,2小時后,乙列車從B地開出駛往A地,經(jīng)過4小時與甲列車相遇,已知,甲列車比乙列車每小時多行10千米,甲列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2)找出等量關系
。3)列式
2、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2小時候相遇,這時甲車比乙車多行99千米,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4倍,求甲乙兩車各自的速度。
小結:(1)相加=總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一列快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75千米,一列客車同時從乙城開往B城,每小時行60千米,兩列火車在距離兩城中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小結:(3)到中點相等
4、小巧和小胖同時從學校出發(fā)去少年宮,小巧每分鐘走80米,小胖每分鐘走60米,小巧到達少年宮后立即返回,且在距少年宮400米處與小胖相遇,求相遇的時間。
小結:(4)總路程相等
三、鞏固提升
5、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相距250千米的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客車由于上下車?繋渍竞蟮⒄`了半小時,結果貨車行了2小時后與客車相遇,客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6、一輛摩托車以90千米/時的速度去追趕先出發(fā)的汽車,已知汽車的速度是60千米/時,摩托車4小時后追上汽車,汽車比摩托車早出發(fā)幾小時?
7、有甲乙兩個人,甲每分鐘走83米,乙每分鐘走49米,如果乙先走6分鐘后,甲從后面追乙,甲要追多少時間剛剛追到離乙40米?
8、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行了60千米后,一輛摩托車也從甲地開出,3小時后與汽車同時到達乙地,已知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5倍,求兩車各自的速度。
四、思維訓練
9、甲乙兩人相隔若干米,若相向而行,1分鐘相遇,若同向而行,甲5分鐘能追上乙,乙的速度是60米/分,求甲的速度。
五、總結評價路程,速度,時間是行程問題中3個最關鍵的量,所以在新知學習前先搞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
“相遇問題”的概念較多,如“同時出發(fā)”、“相距”、“相遇”、“相對而行”、“相向而行”等。怎樣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讓學生感性地接觸并且深刻地理解呢?我借助肢體語言讓學生弄明白這些概念,通過生動有趣肢體動作刺激學生的感官,形成兩個物體運動的空間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也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概念。
通過畫線段圖理解了兩車行的路程與總路程的關系,然后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例題,這樣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最后通過檢驗求證學生的做法,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板書設計:列方程解應用題(行程)
相遇問題(1)相加=總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到中點相等
。4)總路程相等
教學反思:
行程問題應用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而對于學生來說卻是學習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應如何突出重點,特別是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一直以來是我們數(shù)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是行程問題復習,包含了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教學重點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能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課前的準備,上課的反思,我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深的理解。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很多收獲:
1、合理組織安排教材,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首先復習“速度×時間=路程”這一行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必要的準備,然后用動作語言讓學生了解相遇問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幾個要素,這樣學生觀察起來直觀、易懂,興趣容易調動起來,并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然后再通過例題讓學生讀題,說等量關系,畫線段圖等手段理解相遇問題的解決方法。
追及問題與相遇問題都屬于行程問題,追及問題比相遇問題較難理解,避免學生學習枯燥無味,我在引入環(huán)節(jié)是以學生身邊的實例為背景引入的。基礎練習1,由學生畫圖獨立完成,達到復習相遇問題的`特征及相等關系;練習2的出現(xiàn)是對比追及的特征,引出本節(jié)課所復習的第二個內容,相遇和追擊形成對比,區(qū)別不同。由于例題及變式練習是以遞進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其內容又處在同一背景下,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幾個問題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使學生明白此類應用題的特征,進一步提煉解應用題的一般思路。
2、運用線段圖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yǎng)過程,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審題,理解題意,找到相等關系。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借助學生畫線段圖,分析線段圖中各量間的關系找到題目中隱含的相等關系,從而解決問題。在講解例1時,安排學生讀題畫關鍵詞語,動手演示理解題意,教師教給學生畫線段圖,運用線段圖找到相等關系。在變式練習及例2教學中,由學生嘗試畫線段圖尋找相等關系,學生能很快列出方程進行求解。運用線段圖分析比較數(shù)量關系,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變繁為簡,使等量關系更明確,為學生理解題意加起橋梁。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便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分析的空間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把分析問題、尋找等量關系作為重點來進行教學,不斷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啟發(fā),努力使學生理解、掌握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課的過程中雖然有學生合作學習,動手畫圖找相等關系,但時間短,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真正體會線段圖的作用。學生認真畫圖后,我感到純是模仿較多,不會借助線段圖找相等關系。應該好好分析線段圖的用途,是解決較復雜問題常見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逐漸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使我深刻體會到:課前備課時除了要認真研究教材設計好教學內容外,一定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與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真正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4、分層遞進,滿足不同層次需求
在練習中組織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練習。運用變式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題意,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理解題變意不變,方法也不變。拓展題的設計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再思考,以體現(xiàn)“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傊,讓學生經(jīng)過多層次的練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總之,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們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尋找各量的關系。我感到學生的困惑是讀不懂題意,找不到各量間的關系,不會列方程。通過反思,我再講應用題時,不要快,題目不要貪多,要精,有典型性,適時變式練習,抓各量之間的關系,盡量列出不同方程求解,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時刻伴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9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在數(shù)學世界里,結識很多好朋友。我們剛剛認識了分數(shù),看看你對他有多少了解?
練習:用分數(shù)表示陰影部分面積(其中一題突出“平均分”)
師:看來大家已經(jīng)和分數(shù)成為了好朋友,他要邀請我們去一個好地方,當當?shù)案夥块_業(yè)了,快來看看吧!
當當?shù)案夥坷锿瞥鰞煽钐厣案猓煽肆Φ案夂退案,你喜歡哪一種?請你調查小組同學的選擇情況,你能用分數(shù)分別把調查結果表示出來嗎?(出示調查要求)
學生調查,匯報。
師:到底喜歡哪種蛋糕的人更多,比較這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就知道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探索規(guī)律
。ㄒ唬┓帜赶嗤姆謹(shù)大小的比較
1、師: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怎樣比較出這兩個分數(shù)的大?
(1)多種方法比較
折紙、畫圖形、畫線段
(2)匯報結果,板書
師:介紹你們是怎樣比較出這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的?
。3)觀察分數(shù)及比較結果,總結規(guī)律。
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比較的方法,你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真了不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察這些不等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了嗎?
板書: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數(shù),分子越大,分數(shù)越大。
師:你能運用這個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嗎?
。4)用規(guī)律練習3道題
。ǘ┓肿酉嗤姆謹(shù)大小比較
師:當當非常感謝大家?guī)退龅男≌{查,送給大家每人一個相同的蛋糕,請你帶回家與家人一同分享。你們家有幾口人?你吃了其中的幾分之幾?你的好朋友呢?(詢問多人,記錄分數(shù))
1、任意選擇兩個分數(shù),他們誰吃得多?請你與好朋友一起合作,想辦法比較出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1)合作,用喜歡的方式來比較這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2)匯報,展示,板書結果。
師:請小組派代表來匯報你們的比較過程及結論。
。ǚ帜复韺挝1平均分的份數(shù),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我們班有兩對雙胞胎,(笑笑哈哈、樂樂鬧鬧)一對家里共有5口人,一對家里有4口人,請你幫助兩個哥哥比一比,誰吃的那塊比較大?
。ó媹D比較),從分數(shù)的意義的角度分析?
3、我再來觀察這一組比較的結果,你能嘗試著總結規(guī)律嗎?
板書: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分母越大,分數(shù)越;分母越小,分數(shù)反而越大。
4、用這個規(guī)律,解決問題
小結:你能總結一下我們今天一同探討“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你有了哪些收獲嗎?
生總結。
師:看來我們今后可以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幫助我們更快地解決比較分數(shù)大小的問題。只是小豬和小猴在比較的時候出現(xiàn)了點小問題,也要提醒你注意!
(三)小豬與小猴吃蛋糕,一定一樣多嗎?——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要以單位“1”相同為前提。
師;這節(jié)課我們更多的了解了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動智慧的大腦,來迎接這位朋友對我們的挑戰(zhàn)。
三、鞏固練習
1、比較分數(shù)大小
(1)看圖、寫分數(shù)、比大小2道
(2)看分數(shù),比大小6道
2、補充分數(shù)的不等式4道
3、用分數(shù)表示數(shù)軸上的一點,并比較大小
4、三個分數(shù)比較大小1/3 2/3 2/4
5、一大一小怎樣平均分?
四、拓展延伸
師:你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相信你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可是當當?shù)案馕堇镉腥瞬惶_心,小兔子菲菲和小狗汪汪買了一個蛋糕,菲菲吃了這個蛋糕的1/5,汪汪吃了這個蛋糕的2/5,到底還剩下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他們弄不清楚了,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嗎?
教學反思: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會認、讀、寫簡單分數(shù)的基礎上,讓學生經(jīng)歷比較簡單分數(shù)大小的過程;跀(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的理念及教材的編寫意圖,我將課堂教學分為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復習整理。進一步鞏固已有的學習成果,強調分數(shù)意義,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探索規(guī)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分、折、畫等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比較方法,并在多個實例中嘗試概括比大小的'規(guī)律。
3、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和游戲情境,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有意識地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交流解決。
整節(jié)課以一個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整堂課中反應積極,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圖形直觀驗證猜想的方法,發(fā)展到抽象思維。為學生提供大量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和空間,突出體現(xiàn)教師的組織、引導、合作者角色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情況,我適度地拓展知識的廣度,在教材要求掌握“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擴展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進行比較,學生掌握的效果很好,為以后的知識系統(tǒng)性打下基礎。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的反饋交流外,還要注重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碰撞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擴展。注意教學的藝術性,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并能用“點睛之筆”來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一定保證相應的環(huán)節(jié),要在個體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另外在應用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shù)學知識的擴展適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課程活動中,在領導和老師們無私的幫助下,感覺自己有了很多的收獲,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從有秀教師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xx頁的內容及第xx頁練習的第x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shù)的因數(shù),掌握了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shù)軸上標出4、6的倍數(shù)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fā)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shù)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shù)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shù)
。1)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出現(xiàn)兩條數(shù)軸,并根據(jù)學生報的數(shù),仿效出現(xiàn)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shù)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shù)軸合并在一起,閃現(xiàn)12和21。
。4)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數(shù)既是4的倍數(shù),又是6的倍數(shù),如果讓你給這些數(shù)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么數(shù)呢?(板書:公倍數(shù))
說說看,什么叫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shù)、6的倍數(shù)、4和6的公倍數(shù)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shù)
學生匯報后問:
。1)為什么三個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shù)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shù)?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shù)?4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shù))
4的倍數(shù)6的倍數(shù)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2.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yōu)越性。
教學重點: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能列方程解“相遇問題”。
教學難點: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yōu)越性。
教學準備:配套課件
一、導入階段
1.復習行程問題中的'速度、時間、路程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口答
甲每分鐘行50米,乙每分鐘行40米,1分鐘兩人共行幾米?
2分鐘兩人共行幾米?
5分鐘兩人共行幾米?
2.根據(jù)題意寫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輛卡車每小時行45千米,一輛轎車每小時行60千米,卡車和轎車同時行了x小時,問:卡車行了多少千米?
轎車行了多少千米?
兩車共行了多少千米?
二、結合實例,探究新知
1. 出示例題1
滬寧高速公路全長約270千米,一輛轎車和一輛客車分別從上海和南京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轎車平均每小時行100千米,客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經(jīng)過幾小時兩車在途中相遇?
2. 學生讀題,找出未知量與已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
(1) 你可以從題目中收集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2) 學生介紹,教師畫線段圖。
(3) 分析: 設經(jīng)過x小時兩車在途中相遇,那么客車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轎車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4) 尋找等量關系:客車行的路程+轎車行的路程=滬寧高速公路全長。
(5) 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設經(jīng)過x小時兩車在途中相遇。
80x+ 100x = 270
180x = 270
x = 1.5
答:經(jīng)過1.5小時兩車在途中相遇。 (檢驗)
三、鞏固深化,靈活應用
1. 練一練
(1) 小亞和小巧同時從相距路程為960米的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小亞平均每分鐘走58米,小巧平均每分鐘走62米,幾分鐘后兩人在途中相遇?(學生嘗試畫線段圖,反饋交流)
解:設x分鐘后兩人在途中相遇。
58x+ 62x = 960
120x = 960
x = 8
答:8分鐘后兩人在途中相遇。(檢驗)
(2) 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為405千米,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這兩個城市出發(fā),相向而行,客車平均每小時行44千米,4.5小時后兩車相遇,貨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客車行的路程+貨車行的路程=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解:設貨車平均每小時行x千米。
44×4.5+4.5x = 405
198+4.5x = 405
4.5x = 207
x =46
答:貨車平均每小時行46千米。(檢驗)
2. 看圖解題
分析比較,與例題比較,哪些題用方程解容易想?為什么?
3. 補充練習。(學生嘗試著獨立完成)
(1)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路程為260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客車平均每小時行60千米,貨車平均每小時行44千米,幾小時后兩車在途中相遇?
(2)小巧和小胖合作打一篇1850字的文章,小巧平均每分鐘打36個字,小胖平均每分鐘打38個字,完成這篇文章需要多少分鐘?
(3)甲乙兩人同時從路程為546米的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6分鐘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平均每分鐘走50米,乙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
四、全課總結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71頁的例3及試一試。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整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在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中同樣適用的道理;認識帶分數(shù)。
2、會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混合運算中的問題,提高應用能力。
3、激發(fā)同學們參與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獲得成功體驗,建立信心。
教學重、難點
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中怎樣通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出示口算卡片
2/7+1/7 1/4+1/2 8/9—4/9 7/8—1/4 1—3/5 2/5+7/15
2、復習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1)56+32+28 95+42-21 56-(21+14)
。2)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二、學習新知
結合情境,感悟分數(shù)混合運算順序。
。1)教學例3(課件展示)。
師:觀察圖,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第一瓶剩下的酒精是3/5瓶,第二瓶剩下的酒精是2/3瓶,第三瓶剩下的酒精是2/5瓶,求"一共剩下多少瓶酒精。"
師: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1:把剩下的酒精倒在一起。
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感知結果是1瓶又2/3瓶。
生2:可以列式計算:3/5+2/3+2/5。
師:為什么用加法算?這是一道什么算式?(分數(shù)連加)
師:這是一道分數(shù)連加的算式。想一想,你準備怎樣來計算這道題呢?說出理由。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認為應該先確定它的運算順序。
師: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生:應該和整數(shù)連加運算一樣,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都應按從左到右依順序計算。
師:為什么?
。ㄒ龑W生看課件上的圖)
生:因為在這道題中,先算第一瓶和第二瓶共剩多少酒精,再和第三瓶合起來共剩多少酒精,這個運算順序正好和整數(shù)連加一樣。
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展示解題結果,如下。有可能只出現(xiàn)其中一種解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想出
另一種算法。
算法一:3/5+2/3+2/5=9/15+10/15+6/15=25/15=5/3
算法二:3/5+2/5+2/3=1+2/3=123
師:請兩位同學分別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也可多請幾名學生說)
師:算法一是先把三個數(shù)一次性進行通分,再加。算法二是先算3/5+2/5得出1,再加2/3得
1+2/3。我們前面操作的結果就是1瓶又2/3瓶,說明這樣計算是正確的。1+2/3可以寫成1 。
。2)自主學習,認識帶分數(shù)。
師:像1這樣的分數(shù)又叫什么分數(shù)呢?怎么讀?請同學們看教科書第70頁。
生:像1這樣的分數(shù)是帶分數(shù),讀作:一又三分之二。
師:1在本題中表示的含義是1瓶多2/3瓶。5/3和1這兩個結果相等嗎?(充分讓學生說
說自己的想法。可畫線段圖表示兩個分數(shù)來比較。)
師:5/3和1相等,帶分數(shù)1只是假分數(shù)5/3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師:5/3怎樣改寫成帶分數(shù)1?
小組討論后匯報,教師引導出5/3=5÷3=1 。
歸納假分數(shù)化帶分數(shù)的方法:用分母除以分子,整數(shù)商作帶分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余數(shù)作帶分數(shù)分
數(shù)部分的分子,原分母作帶分數(shù)分數(shù)部分的分母。
(3)嘗試練習,理解分數(shù)混合運算順序,弄清計算步驟。
教科書第71頁試一試:
8/15+2/5+1/2 3/4-1/5-3/8 4/6-1/4+11/12
師:觀察這幾道題,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算式?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生:分別是沒有括號的異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算式,都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學生獨立解答,小組內相互交流各自的算法。
教師展示學生的作業(yè),請學生分別說說每題的計算步驟。有不同算法的作業(yè)都展示出來。
師:觀察這幾道題的算法,比較這些算法有什么異同點?
生1:相同點是都要通分。
生2:不同點是可以分步計算,分步通分。
生3:也可以一次通分,然后再計算。
……
總結: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時,必須先把相加減的異分母分數(shù)通分,化成同分母分
數(shù)。通分時可以分步計算,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然后再計算。注意計算時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方便來選擇通分的方法。
三、總結新知,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板書課題)這節(jié)課還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五第2題第一橫排。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P49l。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兩個整數(shù)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會用分數(shù)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的商。
2.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滲透辯證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
課本主題掛圖,圓形紙片(4—5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復習導入
1.填空。
2.問題引入
師: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 =)如果商不用小數(shù)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有了分數(sh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用分數(shù)表示除法的商,認識“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shù)與除法
二、探索研究,學習新知
。ㄒ唬┙虒W例1
1.出示主題掛圖,讀題后,指導學生根據(jù)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
2.討論:1 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討論結果:
生:我解答這道題的列式是1÷3,可以把一個蛋糕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shù),可以用分數(shù)1111來表示,1個蛋糕的就是個,所以,1÷3 =。 3333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1÷3 =
(二)教學例3
1.出示主題掛圖,讀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
2.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引導學生邊分邊思考:我們把誰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樣分? 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3.匯報演示分得的過程及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總結不同的.分法。
方法一:可以一個一個地分,先把每塊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塊可分得4個
個11(個)答:每人分得個。 331,3塊月餅共分得124113,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可分得3個,合在一起是塊。
3塊月餅,4方法二:可以把3塊月餅疊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
所以每人分得3塊。(如圖)
板書:3÷4 =
4.理解。 師: 33(塊)答:每人分得塊。 443塊月餅表示什么意思?
指導學生說清理解:表示把3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shù);還可以表示把1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shù)。 師:去掉單位名稱,你能說一說3表示的意思嗎?
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一說,歸結明白:可以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shù);還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 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什么是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2. 怎樣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 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教學例1
思考:根據(jù)實際情況還要扣除什么的面積?
1. 獨立解答,并在4人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2. 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8×6+(6×3+8×3)×2
=48+(18+24)×2
=48+84=132(m2)
132-26=106(m2)
答:粉刷的面積是106m2。
3. 小結: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我們往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求出一個面或者幾個面的面積,而不是求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和,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 練習十三第1題。
提示:損耗的紙塊面積應加上去。
2. 練習十三第2題
仔細看圖,數(shù)一數(shù)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以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生活中分數(shù)的廣泛用途,會用分數(shù)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中秋節(jié)到了,小華家買了很多月餅,分月餅的任務當然就落到小華的身上了。你看,小華一會兒就把這幾塊月餅分好了。你能用分數(shù)分別表示這些月餅的陰影部分占一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嗎?多媒體課件展示:
等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集體訂正。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理解單位“1”
師:第二天,小華的爸爸又買回一盒月餅共8個,并且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月餅的要求。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小華,你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吧。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小圓代替月餅,幫小華分一分嗎?
等學生分好后,抽一個學生分的小圓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師:這時,小華的爸爸又提出了問題。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每個人得的月餅是這8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引導學生理解把8個月餅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8個月餅的14。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剛才小華分出了1個月餅的1/4,這兒又分出了8個月餅的1/4,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1/4表示的月餅數(shù)量一樣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下面的月餅圖:
引導學生理解兩個1/4代表的數(shù)量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一個1/4是1個月餅的1/4,而后一個1/4是8個月餅的'1/4。課件中隨學生的回答在圖形下出現(xiàn)相應的文字。
師:對。前一個1/4是以1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而后一個1/4是以8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體不一樣,對分出來的每份數(shù)量有影響嗎?
讓學生意識到,整體“1”的變化對每份的數(shù)量是有影響的。以1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1/4個月餅;以8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2個月餅。
師:像這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分數(shù)還很多,請同學們看一看下面這幅圖。課件出示第2頁的熊貓圖。
師:這里是把多少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請分一分,并填空。
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中的每個分數(shù)分別是以什么作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師:通過上面的研究,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分數(shù)都是以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像這樣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板書單位“1”的含義。
師:把12個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其中的6個學生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這里是把誰看作一個整體?教師再舉兩個例子,深化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2、理解并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些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幾分之幾?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學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師:想想自己操作的過程,你能說一說什么是分數(shù)嗎?
學生討論后可能這樣表述: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但是這句話中出現(xiàn)了兩個“幾份”,所以我們一般把前一個“幾份”說成是若干份。
歸納并板書分數(shù)的意義,板書課題。
試一試: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師:看看最后(五星圖)這個分數(shù),請同學們說說這個分數(shù)的意義。
生:這個分數(shù)表示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這個圖形的35。
師: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生:1/5)其中的3份呢?(生:3/5)35是由多少個15組成的?(生:3個)所以,35的分數(shù)單位是1/5,35/里面有3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說一說:3/7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5/6,9/10呢?
3、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
師:分數(shù)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書上第3頁課堂活動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嗎?
學生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
三、課堂小結
(略)
四、課堂作業(yè)
1、第4頁課堂活動第2題。
2、練習一第1,2,3,4題。
分數(shù)的意義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你能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姆謹?shù)嗎?
課件出示如下的題目: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這個月餅的();
(2)把一張手工紙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1-12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4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30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9
【熱】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20
【熱門】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23
[精品]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6-19
[集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