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P38-40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的概念。
2、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驗,能直接比較物體的體積大小。
3、通過實驗活動、討論交流等形式,獲得體積的守恒性的經(jīng)驗。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體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在不計損耗的情況下,獲得體積的守恒性的經(jīng)驗。
教學過程:
一、揭示“體積”概念
1、理解“空間”
。1)出示:一個空杯子
師問: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呢?看不見的東西有嗎?
師:像這樣杯子里被空氣占領的地方就是杯子的空間。板書:空間
。2)問:那假如我們教室沒有桌子也沒有學生,都被什么占領了?被空氣占領的地方叫做教室的“空間”。
。3)問:你們知道我們外面最大的空間是什么?
。4)師:剛才我們說這里面就是杯子的空間,(師倒水),現(xiàn)在這一部分的空間被誰占領了?(水),說明水也占有一定的“空間”。
2、理解“空間有大有小”
。1)師:現(xiàn)在如果我將這個小石塊放入杯中,請大家先想象一下,可能會怎樣呢?(水面會上升)你們都同意嗎?
(2)師操作,學生觀察,問:水面為什么會上升呢?(因為石塊占有一定空間。)
。3)師:如果老師把這一塊石塊放入杯中,現(xiàn)在又會怎樣呢?(水會溢出來)都同意嗎?
。4)師操作,學生觀察,師:水真的溢出來了,那為什么后面這一次水會溢出來呢?(因為第二塊石頭占的空間大。)
師:也就是石頭所占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是嗎?
3、揭示體積概念: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知道兩塊石頭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并且它們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其實,生活中任何一個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物體的體積。板書:概念、齊讀、出示課題、問:什么是體積?
二、“體積”的直接比較
1、出示:小老鼠和大象
師:現(xiàn)在你看到了什么?誰占的空間大?誰占的空間。
那么我們還可以用剛剛學過的哪個詞來描述一下這副圖?
(大象的體積大,老鼠的體積小。)
師:大象占的空間大,體積也就大;老鼠占的空間小,體積也就小。
2、下面兩幅圖中,你能直接說說,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師:西瓜和橘子,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為什么?
3、師:那么你能舉例說說我們身邊的物體,誰的體積較大,誰體積較小?
4、比較兩根木棍的體積大小
師:剛才我們舉的這些物體非常明顯地可以判斷出體積的大小,所以我們用眼睛直接來判斷了,下面老師提供這樣一種情況:
1)甲乙兩根木料一樣長,他們的體積()
(1)甲>乙(2)甲=乙(3)甲<乙(4)不能確定
。ㄓ檬謩荼硎荆⿴煟捍蠹乙庖姴唤y(tǒng)一,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師:我們來看圖,現(xiàn)在你們覺得選擇幾呢?說說為什么?
3)小結:雖然兩根木棍一樣長,但是紅色的木棍比較粗,它所占得空間大,所以它的體積比較大。在一樣長的情況下,還要看粗細。
5、比較兩本書的體積大小。
師:下面老師再提供一種情況:
1)丙丁兩本書的封面面積一樣大,它們體積()。
(1)丙>。2)丙=。3)丙<丁(4)不能確定
(用手勢表示)師:大家意見又不統(tǒng)一,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師:我們來看圖,現(xiàn)在你選幾呢?為什么?
3)小結:雖然兩本書的封面面積一樣大,但乙書比較厚,所占空間比較大,所以它的體積比較大。在封面面積一樣的情況下,還要看厚度。
5、師小結:從剛才的.比較活動中,我們知道在比較物體體積大小的時候,要全面考慮,也就是要看他所占的空間大小,它占的空間大,那么它的體積就大。
三、“體積”的守恒性
師:接下去,老師要請你來思考這樣3個問題:
1、思考1:將一杯水倒入長方形盒中,水的高度變了嗎?水的體積變了嗎?
。ㄍ澜涣饕庖姡嘟涣鳎┻有不同意見嗎?
實驗操作,問:水的高度發(fā)生變化了嗎?水的體積發(fā)生變化了嗎?
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來證明?
。ǹ偭繘]有變,還是同樣這些水,體積沒有變;把水倒回去,還是達到杯中原來的地方,這些水占的空間還是原來這些空間;把杯中水、盒中水分別倒入第三個容器中,到同樣一個高度)
師操作:水在倒的時候,可能有少許水會沾在杯壁上,但是在不計這種損耗的情況下,可以說水的體積是不變的。
2、思考2: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各種樣子,形狀變了嗎?體積變了嗎?
。ㄍ澜涣饕庖,全班交流)不同意見有嗎?
實驗操作:將一塊橡皮泥搓成一個球、搓成一長條
問:橡皮泥的形狀發(fā)生變化了嗎?橡皮泥的體積發(fā)生變化了嗎?怎么證明體積沒有發(fā)生變化?
。▽⑶蚝烷L條分別放入水杯中,水上升的高度一樣,水上升的高度就是橡皮泥的體積)
師操作:在搓的過程中間,既沒有又添加橡皮泥,也沒有拿掉橡皮泥,所以在不計損耗的條件下,橡皮泥的體積沒有發(fā)生變化)
3、思考3:把一個西瓜切成幾塊,它的體積發(fā)生變化了嗎?
。ㄍ澜涣饕庖姡嘟涣鳎┒纪鈫?
圖片出示:把一個西瓜切成4份
問:怎么證明體積沒有發(fā)生變化?
(把切開西瓜再合起來,發(fā)現(xiàn)在不計損耗的條件下,體積沒有發(fā)生變化)
4、問:請你們想一想,剛才我們的3個實驗,從數(shù)學角度出發(f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物體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但只要總量不變,體積就不變。(板書)
四、鞏固“體積”知識
1、師:分散的3塊體積和疊起來的3塊體積變化嗎?形狀發(fā)生變化了嗎?體積沒有變?為什么?
2、下列各種情況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嗎?為什么?
一個足球被踢進球門。
一個人從嬰兒到成年。
一塊磚被敲碎了。
3、哪個杯子里的水的體積大?為什么?
(用手勢表示)
師:如果讓你證明,你怎么證明?
(把兩個蘋果全部拿出來,你說哪一杯水的高度高?)
4、比較體積大。ㄍ阑ブv)
5、比較出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大小
1、甲>乙2、甲<乙3、甲=乙
師:老師這里有2個長方體,哪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大?(同意1的舉手,2的.....)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分歧?(這兩個長方體體積很難看出)
憑眼睛看,很難看出,那么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生自由回答)
現(xiàn)在老師把這2個長方體分割成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現(xiàn)在你們能判斷他們的體積大小了嗎?
五、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什么是體積、體積有大有小、物體形狀變了,總量沒變,體積不變)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會描述路線的過程,并能確定物體的位置。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或描述路線。
【難點】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體的位置。
課前準備:ppt課件、學習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利用方向和角度來確定位置,請看這幅圖,看誰對上節(jié)所學知識掌握的最扎實。(課件出示)
生:
師: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都很不錯。在我們平時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總有同學在問,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這個知識,它有什么用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確定位置的重要用途。(板書課題:確定位置二)
二、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探究新知
1、 描述簡單路線
。ǔ鍪緷O民遇險情境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漁民遇到危險了怎么辦?
生:趕快救援(很著急)
師:大家急切的心情老師很理解,但實施救援不能盲目,要有計劃的進行。只有先找到漁船出事地點才能第一時間趕到進行有效救援。這也正用到了我們的確定位置的數(shù)學知識。
請大家拿出學習卡一,看海上平面圖確定平面圖的方向。
生:圖中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師:要想找到漁船,我們應該先確定什么?
生:觀測點
師:要想找到漁船,還要知道什么條件?
生:確定方向
師:那么漁船在救援船的什么方向?
生:東偏北方向
師:救援船的東偏北是一塊很大的區(qū)域,要在這么大一片區(qū)域里快速找到漁船的具體方向該怎么辦?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找到解決辦法。
哪個小組有結論,介紹一下。
生:生匯報,漁船在東偏北方向上。
師:你是怎樣測量的
生:以救援船為中心點,東邊的'線為0刻度線,到漁船的位置是。(一組匯報不完整的師指導其他小組補充改正。)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漁船就在救援船東偏北方向上,現(xiàn)在可以確定漁船的具體位置嗎?
生:不能
師:要想確定漁船具體位置,還需要什么?
生:距離
師:好,那利用學習卡快速確定下距離。
你是怎樣做的?
生:匯報
師:現(xiàn)在誰能用最簡練的語言描述漁船的位置?
生:整理匯報
師:想一想,我們確定了哪些因素才確定漁船的位置的?
生:匯報,并整理順序(師板書: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
師:按照我們所制定的路線漁民們被成功的解救了,這就是我們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以后可不要再小瞧數(shù)學了喲!
2、知識鞏固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的知識再來幫一幫樂樂。
。ǔ鍪厩榫硤D)生讀內(nèi)容,并利用學習卡二小組合作確定位置。
你是怎樣做的?
生:匯報(邊匯報邊幻燈片演示)
師:誰能用最簡練的語言描述大本營的位置。
生: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
3、理解數(shù)學迷畫中大本營的位置
下面這幅圖師數(shù)學迷用自己的方法畫出的大本營的位置,請同學們來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是如何確定位置的?
生:他是用數(shù)對的方法確定位置的
師:具體如何做的?
生:把大鳴山看成(0,0)每1厘米為一格,確定大本營位置是(4,4)
師:根據(jù)此圖,誰能說說寶塔和小清山的位置。
生:匯報
三、課堂練習
師:看到同學們已經(jīng)具備了描述簡單路線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和能力,下面老師要考驗你們一下。請拿出學習卡三
。ㄕn件出示,學生在學習卡上測量完成)
生:完成后匯報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有什么想法?(學生反饋匯報)
教師總結: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希望同學們能多多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樂趣。
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二)
要素
觀測點 方向 角度 距離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調(diào)查身邊的數(shù)字編碼,知道數(shù)碼不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還可以表達一定的信息。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shù)字編碼的方法,感受數(shù)字編碼的思想及其應用價值。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嘗試應用數(shù)字對信息進行處理,培養(yǎng)收集信息、選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
學生發(fā)現(xiàn)編碼中的編排規(guī)律和數(shù)字所表示的含義,感知數(shù)字表達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嘗試應用數(shù)字來處理信息。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數(shù)字所表示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數(shù)字信息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家說說,在生活中哪些領域運用了數(shù)字信息,運用了數(shù)字信息有什么優(yōu)點?
二、教學新課
1、說一說。
(1)說說下面各是什么電話號碼?小組中說一說。
110……報警
112……故障申告
114……電話號碼查詢
117……報時
119……火警
120……急救
121……天氣預報
122……交通事故報警
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
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這些用數(shù)字組成的電話號碼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2)你能說說自己和同學在班級里的編號嗎?知道編號有什么作用嗎?(便于管理、登記)
有些編號是以0開頭編號,主要是考慮編號的對象的整體數(shù)量,如給1000個以內(nèi)小朋友編號,可以使用三個數(shù)字,如001、002、003……(3)小結: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見到一些用數(shù)字編成的號碼,這些號碼都表達一定的信息。
2、看一看。
。1)分析郵政編碼214206表達了哪些信息。能說說信封上有哪些內(nèi)容嗎?你知道郵政編碼的含義嗎?
。2)閱讀并說說郵政編碼的結構和每一部分數(shù)字所表達的信息。
。3)試著寫寫學校及居住地的郵政編碼。說一說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4)討論交流。
寄郵件時為什么要寫郵政編碼?應該怎樣寫?寫在哪里?
3、比一比。
。1)小組交流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
。2)討論。
你能從身份證號碼中看出一個人的出生日期嗎?不同的身份證號碼里有相同的部分嗎?你知道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嗎?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討論后匯報交流情況,集體評價。你知道身份證上的數(shù)字編碼有哪些用處嗎?
。3)你還見過哪些用數(shù)字表達信息的例子?(圖書編號、門牌號、電話的區(qū)號、超市條形碼……)
用數(shù)字編碼表達信息有什么好處?(生活便利,查找容易等)
三、拓展活動
1、設計一下我們班同學的學號,使別人能看清你是哪年入學?哪個年級?幾班?幾號?是男生還是女生?
2、交流匯報,集體評價。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哪些收獲?能說說數(shù)字信息對生活的幫助嗎?
五、板書設計
數(shù)字與信息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10——111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第1——4題。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
2、能力目標:初步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
3、思想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運用通分的方法解決異分母分數(shù)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教師提問:前幾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來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然后把各分數(shù)分別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shù)作分母的分數(shù)。)
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是什么?(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出示一組數(shù): (1)自己任選兩個數(shù)組成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2)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算式:
(3)引導學生把上面算式分成兩類:
一類為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一類為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加減法.
教師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加減法我們已會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加減法又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同學們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板書: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二、探究新知
(一)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學生任選一個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師提示:你學過了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又學過了通分,請你用學過的知識把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加法計算出來,能行嗎?
2、學生分組討論。
3、匯報結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說出來。
引導學生明確:與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們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數(shù),用最小公倍數(shù)6做公分母,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法則計算。
板書:
4、你認為最關鍵的地方是干什么?
運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數(shù)轉化為同分母分數(shù)。
5、反饋練習:“做一做”第1小題
(二)異分母分數(shù)減法(學生任選一個分母不同的減法算式)
1、教師提示:請你依照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異分母分數(shù)減法的計算問題。
2、匯報結果。
3、填空,并說明理由。
4、反饋練習:“做一做”第2小題
(三)整理法則
1、啟發(fā)學生討論:根據(jù)上面做題的過程,怎樣把異分母加法法則和異分母減法法則合并成一個法則。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3、反饋練習: 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賹W生獨立完成。
、谡f說應用什么法則及計算過程。
③驗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與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有什么聯(lián)系?
四、隨堂練習
1、填空(1)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先( ),然后按照( )法則進行計算。
(2)分數(shù)的分母不同,就是( )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先( ),化成( )分數(shù)再加減。
(3)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
(4) 2、列式計算
(1) 與 的和是多少?
(2) 減去 的差是多少?
3、填空.
(1) (2) 4、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以前,火車乘輪渡過長江,需用 小時,現(xiàn)在從大橋通過只用 小時。現(xiàn)在火車過江比乘輪渡節(jié)省多少小時?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的第2——4題。
隨堂檢測:
板書設計
導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計算 (也可以是別的)
教學后記: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體會非常深刻,淺淡如下: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題引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課伊始,我首先從學生身邊的事情談起,自然引出教材中例1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比較有興趣進行分析。使學生積極主動提出問題,而且非常自然地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道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的關系及原點的含義。
2.理解單位長度所表示的意義。
3.會原點“0”的位置的選擇。
教學重點:
1.會用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數(shù)。
2.在數(shù)軸上表示負小數(shù)。
教學過程:
一、進一步認識數(shù)軸
1.出示數(shù)軸:(小組討論)
2.提問:
1)在原點右邊表示的是什么數(shù)?(正數(shù))
2)在原點左邊表示的是什么數(shù)?(負數(shù))
3)原點“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是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點的分界點)
4)單位的長度指的是什么?(取適當?shù)拈L度作為一個單位長度)
二、探究練習
1.填空:
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 )邊,離開原點( )個單位長度。
表示-5的點在原點的( )邊,離開原點( )個單位長度。
2.在數(shù)軸上找出表示-4,+3,-1,+5,-5的點,并分別用字母A、B、C、D、E表示。
3.寫出下面數(shù)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
A表示( ) B表示( ) C表示( ) D表示( ) E表示( )
4.集體討論:
1)數(shù)軸與它所放的位置有關系嗎? (與放的位置無關)
2)原點的位置有可選性嗎?(舉例)(原點位置選擇的任意性)
注意:原點位置選擇的任意性。
三、拓展練習:
1.選擇題:
1)
數(shù)軸上A表示( ) B表示( ) C表示( ) D表示( )
A -1 B +2 C -5 D +5
2)數(shù)軸上,若點A和點B分別表示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并且這兩點距離原點都是20,則這兩個點所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
A +10和-10 B +20和-20 C +5和-5 D 無法確定
3)數(shù)軸上,若點A和點B分別表示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并且這兩點距離是20,則這兩個點所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
四、小結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nèi)容: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過程方法目標:經(jīng)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隨機現(xiàn)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學難點: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復習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1.出示問題:
。1)談話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發(fā)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可能性問題。
(2)復習舊知:先來復習一下學過的知識。
師:草地上有三個盒子,小紅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個黃球,我們建議她從哪個盒子里摸?為什么?
師:從B盒或C盒可能摸到黃球嗎?
2.師: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黃球,哪個盒子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最大?為什么?
3.導入: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嗎?今天我們就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可能性的大小]
二、驗證可能性的大小。
(一)研究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學生試驗前的猜測。
。1)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盒子,里面放了黃白兩種數(shù)量不一樣的球,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呢?
。2)出示: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3)學生選擇。(統(tǒng)計)
師:咱們這么猜,科學嗎?數(shù)學是一種科學,是科學就得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下面就讓我們來試驗一下,在試驗的過程中允許改變自己的選擇。
2.學生試驗。
師:請大家推選兩名同學上來擔任記錄員,用寫“正”的方法來記錄大家每次摸球的情況。小組接龍摸球。師負責拿著盒子,每次要把球搖勻。下面讓我們一起關注他們每次摸的結果,并大聲告訴記錄員。(小黑板出示表格)
3.根據(jù)試驗結果再次選擇。
。1)師:我們已經(jīng)試驗了20次,算一算黃球一共摸了幾次?白球呢?看著這兩個數(shù)據(jù),你們有想法嗎?如果再允許你們選一次,怎樣選?
(2)出示: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3)學生選擇。
4.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原來選擇白球的同學你們?yōu)槭裁炊几淖兞俗约旱牧觯?/p>
5.進行驗證。
師揭開盒蓋驗證。
6.總結規(guī)律。
師: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得到了什么結論?
黃球的數(shù)量比白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數(shù)量比黃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
在一定的條件下:
7.深化結論。
師: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會怎樣?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黃球來嗎?
小結:只有摸的次數(shù)越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1.導入: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兩種顏色的球摸出來的'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如果再增加一種顏色,是否仍然符合“物體數(shù)量多少決定摸出哪種物體可能性大小的規(guī)律”呢?
2.出示試驗提示:
試驗提示:
摸的次數(shù)要盡可能的多,每次摸完放回搖勻再摸。
3.學生小組合作試驗。(每組一張試驗記錄表)
。ㄐ〗M分工明確,組長負責拿盒子,2號同學負責記錄,其他同學依次摸球,并把結果告訴2號同學)
師:剛才我們說了數(shù)學要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所以老師希望你們能如實記載自己的每一次情況,能做到嗎?
師:請大家觀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結論和你們組原來的猜想一樣嗎?交流一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全班匯報。
六個組摸到黃球球的多,兩個組摸到的白球多。
學生討論:兩個組摸到白球多這種情況可能嗎?
2.得出結論: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現(xiàn)在我們用事實說明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shù)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6.師:我們在猜一猜,試一試的過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斷,現(xiàn)在你們能直接根據(jù)數(shù)量來判定可能性大小嗎?
三、應用可能性的大小。
。ㄒ唬┻B一連。
每次摸一個球,在每個口袋里都摸30次,結果會怎樣?你能用線連一連嗎?
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的一定是黃球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的一定是紅球
。ǘ┰O計轉盤,靈活運用。
1.師:現(xiàn)在如果你是商場這次活動的策劃者,打算怎么設計這個轉盤?
如果你是一個顧客,你又想怎樣設計這個轉盤?現(xiàn)在請我們班這部分同學做商場活動的策劃者,另一部分同學做顧客,分頭設計這個游戲轉盤。設計完后整理自己的設計想法,準備講給同學聽。
2.動手設計。(師發(fā)有空白轉盤的白紙)
3.學生匯報。
。1)商場策劃者。
(2)顧客。
4.小結: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轉盤設計問題,知道了涂色面大,轉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轉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四、思考題
1、紅綠燈問題
紅燈40秒,綠燈60秒,黃燈4秒。當人或車隨意經(jīng)過該路口時,遇到哪一種燈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種燈的可能性最小?根據(jù)是什么?
2、抽獎活動
看轉盤,說出抽到幾等獎的可能性大小并說明理由。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zhì),知道“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會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將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遷移、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
3、搞清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建立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念,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比的基本性質(zhì)和化簡比
教學難點: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具:小黑板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學們知道猴子最愛吃桃子,下面就來看一看一個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轄的猴群分為三個組,一組有4只猴分得3個桃,二組有8只猴分得6個桃,三組有12只猴,分得9個桃。請問猴王的.分配公平嗎?
讓學生思考:每只猴分得幾個桃?桃與猴的比怎樣?比值是多少?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1、三個除法算式有什么關系?
2、三個分數(shù)的值相等嗎?
3、三個比相等嗎?(相等)為什么?
4、猴王的分配公平嗎?(公平)為什么?
是!猴王的分配是公平的,由于它的公平才被眾猴推為猴王。
三、探討規(guī)律
師:上面的三個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比的前后項變了,比值沒變。
師:比的前后項是如何變化的?變化有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下面我們來共同尋找、共同探討。
1、首先讓學生從左往右觀察前后項的變化:前項3→6(3→9、6→9),后項4→8(4→12、8→12)分別是怎么變化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后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上面的變化誰能用一句概括性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板書:
2、然后從右往左觀察前后項又是如何變化的: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8
3、討論: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數(shù)”是不是任何數(shù)都可以?
4、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的基本性質(zhì)”。
5、嘗試:
。1)、4:5的前項擴大2倍,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后項應該( )
。2)、如果3:2的后項變成15,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前項應該為( )
四、運用規(guī)律
3:4、6:9、8:12這三個比中,比的前后項為互質(zhì)數(shù)的是哪個比?(3:4),像這種前后項為互質(zhì)數(shù)的比叫最簡整數(shù)才(簡稱最件簡比)。(板書)
1、化簡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1)14:21 (2)1/6:2/9 (3)0.25:1.2 30:10
讓學生討論14:21如何化簡?
2、小結化簡比的方法。
師:誰來說說整數(shù)比如何化簡,分數(shù)比如何化簡,小數(shù)比如何化簡?化簡比的方法是什么?
3、比較化簡比和求比值的異同。
強調(diào):比值是一個數(shù),化簡比仍是一個比。(板書)
五、強化認識
1、判斷:
、佟1/2:1/4化簡后得2( )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比值不變( )
、、兩個數(shù)的比值是1/3,這兩個數(shù)同時擴大5倍,它們的比值是1/3( )
、、圓周率表示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 ( )
2、填空。(小黑板出示)
(1)、3÷4=()/()=()÷()=21:()
。2)、兩個的比值是5/6,這兩個數(shù)的最簡比是()。
3、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50%,用比的角度來描述這兩個數(shù)的關系。
4、А、Б兩圓的重疊部分是圓А的1/7,也是圓Б的1/5,求А、Б兩圓的面積比
六、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應用它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化簡比和求比值是否一樣?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xiàn)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nèi)在美,培養(yǎng)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fā)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jīng)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chuàng)作一個圖案。
2、 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安排作業(yè):
教材第9頁第5題。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 圖案2
圖案3 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2、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4、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長(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孕伏鋪墊
1、說說什么叫分數(shù),什么叫分數(shù)單位?
2、填空
。1) 7/8的分數(shù)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
(2)5/9 里有( )個 1/9 ;( )個1/8是 7/8。
(3)3個 1/4是( ); 4/11是4個( )。
二、探究新知
1、剛才大家表現(xiàn)非常出色,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的聽力,請聽題: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 3/8張餅,媽媽吃了1/8 張餅。
。1)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說)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隨機板書。)
、侔职趾蛬寢尮渤粤硕嗌購堬?
②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張餅?
③還剩多少張餅?
2、解決問題
。1)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想一想,該怎樣列式?(指名說)3/8+1/8
。2)你能計算出結果嗎?試試看。先獨立算,再小組合作。激勵有困難的`同學借助手中的學具折一折,涂一涂。
。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師:3/8+1/8的和是4/8,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指名說)
。ㄒ驗 3/8、1/8 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shù)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學生邊說教師邊完整板書計算過程。
。5)結合手中的學具,觀察計算結果,還可以用什么分數(shù)表示?為什么?( )
3、思考:⑴通過計算上題,想一想分數(shù)加法的含義是什么?
、圃鯓佑嬎阃帜阜謹(shù)的加法?
4、合作完成
、抛寣W生試著解答課前提出的其他問題。
、品答,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窃鯓佑嬎阃帜阜謹(shù)的減法?分數(shù)減法的含義是什么?(教師適時點撥)
5、⑴觀察這幾個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小組討論)
⑵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怎樣計算?應注意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P105頁做一做。
2、小麗看一本書,已經(jīng)看了全書的 7/12,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四、拓展應用
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例子。(指名說信息提數(shù)學問題,大家列式解答。)
五、課堂評價
1、小結全課: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大家留什么作業(yè)?
2、集體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xiàn)。
3、教師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有代表性的行為表現(xiàn)等。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
2、解學過的簡易方程。
3、列方程解簡單的文字題和應用題。
[能力目標]
1.通過總復習,把所學的方程知識進一步系統(tǒng)化,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養(yǎng)成靈活解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經(jīng)歷復習的過程,在互動交流、共同梳理中,體驗合作交流的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
2.會解學過的方程。
【教學難點】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回顧和復習小學階段我們學習過的方程和代數(shù)的知識。
你們能講一講,你還能記得哪些關于方程和代數(shù)的知識嗎?
師:用字母表示數(shù)是代數(shù)的開始,從算術到代數(shù),是數(shù)學發(fā)展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轉變。今天我們來復習代數(shù)初步知識里面的'用字母表示數(shù)。
【說明: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目標明確,喚起學生對方程和代數(shù)知識的記憶。】
二、復習與整理
(一)用字母表示數(shù)
1.在數(shù)學中,我們常用什么來表示數(shù)的?(字母,例如:a,b,c,x等)
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數(shù),還可以表示一個算式。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公式和規(guī)律,這些公式和規(guī)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樣表示?請同學們回憶回憶,四人小組的同學討論討論,把它整理下來。
學生整理、討論。
展示學生整理的結果。
學生發(fā)表意見。
。1)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zhì)。
。2)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公式。
。3)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
師:剛才,同學們用字母表示了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你體會到用字母表示數(shù)有哪些優(yōu)越性呢?
3.鞏固練習
(1)完成書本P72~P73 /1、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內(nèi)容。
(2)辨析
A.a(chǎn) + a = a2
B.x×30寫作 x30
C.a(chǎn) ×b寫作 a·b
D.當a=3時,a3和3a相等
【在回顧用字母表示公式和規(guī)律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整理歸納、展示交流等多種方式參與了全過程,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體驗到了同伴互助的樂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以往學過的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運算定律、計算公式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達成了教學目標!
(二)方程
1.你對方程有哪些認識?試著完成73/2方程。
。1)表示兩邊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3)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2.鞏固練習
(1)判斷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叫做方程。(×)
5a=6b,這是方程。(√)
(2)6x+8=11 8x-5x=15×0、2 30a+5b 7x-6<36 55x=y
(2、4+a)÷2、4=5 0、5×□+72÷18=8 1÷8=0、125 6X+8=9X-13
上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你是怎么判斷的?(口答反饋)
你會解這些方程嗎?選擇2題解一解。(實物投影反饋)
如何判斷方程解的是否正確?(一題書面檢驗,另一題口頭檢驗)
在解方程時要注意一些什么?
3.小結:方程必須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在回顧中,通過辨析和比較,進一步加強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同時注重養(yǎng)成反思和檢驗的習慣,提升學習的能力!
三、課內(nèi)練習
。ㄒ唬┙滩腜74--1、填空題。
。ǘ┙滩腜74--2、選擇題。
。ㄈ┙滩腜 74-3、判斷題。
四、本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復習了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zhì),還可以表示計算公式和數(shù)量關系。并且運用方程的有關知識來解答數(shù)學問題。
五、課后作業(yè)
教材74頁第四題。
要求前六題口頭檢驗,后三題書面檢驗。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數(shù)學活動中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類比能力,從已有知識——面積單位引發(fā)思考,初步了解體積單位和面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質(zhì)疑反思等活動中,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升合作精神與質(zhì)疑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積單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問:體積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運用所學知識搭積木、比體積。哪個體積比較大?(生生交流)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體積單位(揭示課題:體積單位)。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探尋學生已有知識:
問:關于體積單位你已經(jīng)了解了些什么?讓我們先相互交流一下。ㄉ涣鳎
(預設:知道常用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會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教學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經(jīng)驗出發(fā)的,了解學生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間觀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問:讓我們先暢所欲言,你認為1c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cm3?(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你認為1cm3有多大?”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邊的物體參照、或用手勢比劃,或對或錯,形式不一的表達方式,更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熱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123>>>
。2)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邊長為1cm的正方形,面積是1cm2,你能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小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注意對學生遷移意識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要注重運用類比的思想!
(3)進一步感知1cm3的大。
做一做: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用彩泥捏出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師:我們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1)舉一反三:從1 cm3定義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設計意圖:在類比的基礎上嘗試舉一反三,不僅使數(shù)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對概念的記憶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簡潔,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dm3、1 m3?(學生舉例,課件、教具輔助)
【設計意圖:學會定義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確感悟它們實際的空間大小,教師事先準備了3階魔方、4階魔方和1個標準1dm3的模型,讓學生選擇哪一個立方體更接近1dm3,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真正意義!
。3)學生活動:4個同學為一組,手拉手,圍出一個大約1m3的空間。
【設計意圖: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間有多大。這樣的想象也能提升學生對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但是如果能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不僅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學,更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3、練習(用合適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 )。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10( )。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
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是0.4( )。
一個西瓜的體積約是5( )。
一間教室的體積約是180( )。
(三)繼續(xù)類比,探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師:學好知識要能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它們的區(qū)別,它們有哪些區(qū)別呢?(同桌交換意見)
2、追問:cm2、dm2、m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學生猜想)
【設計意圖:安排“猜想”有兩層含義,一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到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間的區(qū)別,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我們必須帶領學生“再創(chuàng)造”,雖然知識是前人證明和研究出來的,但我們更應該讓學生也像數(shù)學家們一樣學會自己發(fā)現(xiàn),“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牛頓)。】
3、驗證: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證明1cm3和1dm3間的關系呢?(課件輔助演示1個——10個——100個——1000個的過程)
【設計意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猜想—驗證”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培養(yǎng),使學生在猜想驗證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4、運用:同桌合作,請說一說1dm3和1m3間的關系。(課件演示)
5、拓展:通過探究,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你能試著說一說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嗎?)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也繼續(xù)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勵學生能多角度思考與驗證,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動手操作,質(zhì)疑反思:(機動,也可作為課后拓展)
學生活動:用一些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做下面的活動。
1、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嗎?
2、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3、你能再擺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嗎?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以“猜想—驗證”為核心,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打通與體積單位進率之間的關系!
四、總結全課,感悟學習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生生互動)
小結: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學習就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正方體的展開圖以及相對應折疊后的面。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理解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生自主動手探索有助于加深理解以及培養(yǎng)自主學習思維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2、正方體六個面的面積相等。
二、新課引入
1、自主實踐
沿著棱剪開要求攜帶的正方體盒子,并將你得到的'剪開圖畫出來。
2、交流思考
全班交流,剪出了幾種不同形狀的展開圖?說一說,分別是如何得到的?
3、總結歸納(正方形折疊圖和展開圖范例)
4、可與同伴合作,把每一種展開圖折疊成正方體。
5、圖示
這是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展開圖,請分別說出1號、2號、3號面相對的各是幾號面?
。1)1對6,2對4,3對5
。2)1對5,2對4,3對6
6、練習
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哪個盒子的展開圖?想一想,說一說。
1對2,2對3,3對4,4對1
三、例與練
例1: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正方體?
②③ ④⑤
練習:下列圖形中哪些是正方體的展開圖?是的畫“√”,不是的畫“×”。
四、課堂小結
五、拓展延伸
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長方體?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數(shù)軸,知道數(shù)軸與數(shù)射線之間的關系。
2.會畫數(shù)軸。
3.知道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的關系及原點的含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知道數(shù)軸的三要素。
2、會用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數(shù)。
難點:會畫數(shù)軸。
教學媒體:
教學平臺
課前學生準備:
課堂練習本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直接寫得數(shù):
6.4÷4= 0.4×0.4= 0.35×0.2= 8.8÷0.11=
0.25×6×4= 7.2×4÷0.9= 15.48-(6.7+5.48)=
一、探究數(shù)射線與數(shù)軸之間的關系:
1.復習:數(shù)射線的概念:
數(shù)射線--
、偈裁词巧渚。
、谠谏渚上標上刻度。
2.認識數(shù)軸:
、儆^察數(shù)射線與數(shù)軸兩幅圖有什么區(qū)別?
從數(shù)射線上的“0”點出發(fā),向相反方向(左)延長,它就會變成一條“數(shù)軸”。
、谡l能說說數(shù)軸的定義,并說說有哪些要素?(自學課本)
定義三要素規(guī)定了原點、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數(shù)軸。原點、方向、單位長度。
二、數(shù)軸的畫法:
1.畫直線(一般畫成水平的),定原點,標出原點“0”。
2.取原點向右方向為正方向,那么,向左方向為負方向,并標出箭頭。
3.選適當?shù)拈L度作為單位長度,(必須一樣長短)并標出……,-3,-2,-3,1,2,3……各點。(所標的數(shù)可以是正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小數(shù)、)
練習:下面的直線中,哪些是數(shù)軸?(補充豎著畫的數(shù)軸)
三、進一步認識數(shù)軸:
1、過渡:我們來進一步認識數(shù)軸!
2、探究:正負數(shù)是怎樣一個一個地標示在數(shù)軸上的呢?
(1)組織學生交流或自學書本.
(2)匯報:
在原點的右邊,離開原點1個單位長度的點就表示+1,……;
在原點的左邊,離開原點1個單位長度的點就表示-1,……
(3) 小結:
用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數(shù),所有表示正數(shù)的點都在原點的右邊,所有表示負數(shù)的點都在原點的左邊;原點(表示0的點)是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點的分界點.
3、學生嘗試畫一條數(shù)軸。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邊,離開原點()個單位長度。
表示-5的點在原點的()邊,離開原點()個單位長度。
2、在數(shù)軸上找出表示-4,+3,-1,+5,-5的點,并分別用字母A、B、C、D、E表示。
3、寫出下面數(shù)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
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E表示()
4、選擇題:
1)數(shù)軸上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
A -1 B +2 C -5 D +5
2)數(shù)軸上,若點A和點B分別表示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并且這兩點距離原點都是20,則這兩個點所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A +10和-10 B +20和-20 C +5和-5 D無法確定
五、總結:
1、作業(yè):
看圖填空
(1)表示-4的點是在原點的()邊,離開原點()個單位長度.
(2)表示+2.5的點是在原點的()邊,離開原點()個單位長度.
。3)表示-4.5的點是在原點的()邊,離開原點()個單位長度.
(4)表示( )的點是在原點的左邊,離開原點3.8個單位長度.
。5)表示( )的點是在原點的右邊,離開原點6個單位長度.
。6)表示( )的點是在原點的左邊,離開原點2個單位長度.
。7)離開原點三個單位長度的數(shù)有()。
板書設計:
數(shù)軸:
數(shù)軸的畫法:
1.畫直線(一般畫成水平的),定原點,標出原點“0”。
2.取原點向右方向為正方向,那么,向左方向為負方向,并標出箭頭。
3.選適當?shù)拈L度作為單位長度,(必須一樣長短)并標出……,-3,-2,-3,1,2,3……各點。(所標的數(shù)可以是正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小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知道物體外部所有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 能正確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能力目標]
讓學生自主探究正方體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實際的操作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與理解正方體、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及計算表面積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方體、長方體表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正方體的附頁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
S = a2
2. 請學生觀察老師手中的正方體,回答問題?
。1)正方體有幾個面?
(2)有什么特征?
。3)如何計算它們的面積?
3. 這節(jié)課讓我們學習有關求正方體面積的知識。
4. 揭示課題:正方體的面積
【說明:讓學生回憶有關正方體特征的知識,承上啟下引導出本堂課的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ㄒ唬┱襟w的表面積。
1. 小胖將一個棱成為5厘米的正方體盒子沿著棱切開,得到一個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2. 先仔細觀察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然后回答問題?
。1)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是由六個什么形狀的面組成的?
。2)這六個面的形狀都相同嗎?
(3)面積都相等嗎?
。4)面積的總和是多少?
這個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6個正方形的面,它們的形狀都相同,面積都相等。
面積的總和 = 6 × ( 棱成 × 棱長)
= 6 ×( 5 × 5)
。 150( cm3)
3. 正方體有六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面,六個面的面積總和稱為正方體的表面積。
4. 小結。
【說明:充分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小組合作,主動探究求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練一練:
(一)求下面正方體的表面積?
1. 正方體的棱長為6dm,求它的表面積。
解: S = 6 a2
。6×6×6
。216(cm2)
答:它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厘米。
2. 正方體的棱成為7cm,求它的表面積。
一、探一探,練一練:
1. 下面哪些圖形能沿虛線相折能圍成正方體?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頁1中的圖形試一試。
2. 請學生把附頁上的圖形剪下后,先估測,然后拼一拼,看看是否能夠圍成正方體?
3. 交流討論。(課件演示)
其中:a、c、e、f這四幅能夠拼成正方體。
b和d的圖形不能拼成正方體。
4.小亞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了一個棱長為3厘米的正方體,并且將它的表面涂上了紅色。
(1)三面涂上紅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有多少個?
(2)兩面涂上紅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有多少個?
(3)一面涂上紅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有多少個?
(4)沒有面涂上紅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有多少個?
5. 學生討論交流,請學生可以用小正方體搭一搭,找出規(guī)律。
6. 利用課件反饋。
7. 小結。
【說明:這里的正方體的展開圖并不是這一節(jié)的.重點,只是為了能幫助學生推導出表面積,并相應地積累空間經(jīng)驗,并在思路上能從“立體”--“平面”--“立體”。第4題計數(shù)時要講究策略:三面有顏色的在八個角上,共8塊;兩面有顏色的在各條棱上,每條棱上只有1塊,共12塊;一面有顏色的在6個面的中心,共6塊;沒有顏色的,只有1塊,在“中心”!
五、鞏固練習:
。ㄒ唬┛磮D練習:
1. 下面的正方體的棱長為5m,先求它的表面積,再求體積。
2. 下面正方體的棱長為0.7dm,先求它的表面積,再求體積。
3. 下面圖形中哪些能圍成正方體?哪些不能圍成正方體?
。ǘ┩卣剐【毩暎
1. 正方體的表面積是96平方厘米,它的一個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厘米?
2. 做一個棱長為7dm的正方體無蓋木盒,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3. 用一根長6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體的小鐵筐,在外面貼上手工紙,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手工紙?它的體積是多少?
4. 用3塊棱長為3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面積減少多少平方厘米?
5. 做一個正方體的玻璃金魚缸,棱長為80厘米,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6. 正方體的棱長是6cm,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比較,情況怎樣?
7. 一個棱長為4厘米的正方體,在它的角上挖掉一塊棱成為2厘米的小正方體(如下圖),它的表面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是增加、減少、相等還是無法確定?
8. 小結。
【說明:通過練一練和拓展小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六、總結: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量的計量。
教學目標:
1.掌握常用的計量單位及其進率。
2.會進行常用計量單位的單名數(shù)的化聚,會把復名數(shù)改寫成單名數(shù)。
3.能比較一組數(shù)量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會進行常用計量單位的單名數(shù)的化聚,會把復名數(shù)改寫成單名數(shù)。
教 學過程:
一、宣布課題:今天大家一起復習“量的計量” 。
二、復習
。ㄒ唬⿵土暢S玫挠嬃繂挝患八鼈兊.進 率。
1. 我們學過的各種計量單位及它們 的進率。
2. 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重量單位,體積(容積)單位各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各是多少?[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3. 找一找 ,各類計量單位的進率存在著那些規(guī)律?
。ǘ⿵土曈嬃繂挝恢g的化聚方法。
1.高級單位低級單位
70.8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84升= 毫升
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計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shù)?
2.低級單位高級單位
4050千克= 噸
3.對比練習
100.5米=( )千米
100.5米=( )厘米
450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4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8千克80克=( )克
8千克80克= ( )千克
3噸75千克=( )噸
3噸750千克=( )噸
3噸5千克=( )噸
歸納:單位之間改寫
1. 判斷是化還是聚。
2.想進率10、10 0、1000。
3.移動小數(shù)點。
4.P69練習一第2題:單位換算。
(三) 練習
1.判斷題
7.6時=7時6分
18噸18千克=18.18噸
23000升=23000立方厘米
2.選擇題
。1)10千米10米=( )
A 10.1千米 B 10.01千米 C 10.001千米 D 10.01米
。2)7立方米5立方分米=( )
A 7500立方分 米 B 705立方分米 C 7050立方分米 D 7005立方分米
3.綜合性練習
。1)從小到大排列
0.25噸 2500千克 250 00克
。2)從大到小排 列
3.07平方米 3700平方米 3平 方米70平方分米
4.歸納:
同一類計量單位才 可進行大小比較。
比較大小必須把同類計量單位轉化成同一 單位在進行比較。
按要求將數(shù)量按大小順序排列。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1-12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4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30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9
【推薦】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20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薦】01-20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熱門】01-19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1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熱】01-19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推薦】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