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學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教學教案1
一、課標要求:
1、認識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醇與醛、羧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二、 考試說明:(與課標要求一致)
1、認識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醇與醛、羧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三、課標解讀:(教學目標)
1、依據(jù)導學案的預習內容,自主學習醇的概述介紹,了解醇的物理性質、用途和一些常見的醇。依據(jù)烷烴的命名規(guī)則,能用系統(tǒng)命名法對簡單的飽和一元醇進行命名。
2、通過小組“交流研討“活動,初步掌握根據(jù)結構分析性質的一般方法;通過分析醇的結構,知道其化學反應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鍵和氫氧鍵的斷裂,并能分析出發(fā)生反應類型與對應化學鍵的斷裂關系。
3、根據(jù)醇的結構特點,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反應,回憶以前學習的醇的相關性質,整理歸類反應類型。
4、結合前面的學習,認識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5、結合甲醇、乙醇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了解醇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體現(xiàn)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評價:
課標評價:
根據(jù)課標要求設計出5個教學任務,但5個任務不是均等的,從課標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醇的化學性質,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醇的化學性質的探討,設計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理解醇反應的斷鍵規(guī)律,并加強對應練習,充分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對于其他幾個教學目標要求知道的層次,能夠說出常見幾種醇的結構、物理性質、用的'即可。
歷年考試試題評價:
幾乎每年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考都體現(xiàn)了乙醇的知識,重點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與金屬鈉、與羧酸的酯化反應、醇分子間的脫水反應)、消去反應、催化氧化。具體體現(xiàn):
(1)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
20xx(山東省)
4.若從溴水中把溴萃取出來,可選用的萃取劑是
A.水 B.無水酒精 C.四氯化碳 D.氫氧化鈉溶液
分析:B選項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質:溶解性。
22.(8分)現(xiàn)有下列四種有機物:
①CH3CH2Br ② CH3CH2OH ③ CH3CHO ④
。1)能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填序號,下同),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是 ,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 。
(2)②發(fā)生消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學性質:消去反應。
20xx(山東省)
6.下列物質中加入金屬鈉不產生氫氣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金屬鈉的反應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過生物發(fā)酵法制備,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種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環(huán)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為近年來人們的研究熱點之一。乳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學方法對乳酸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
請根據(jù)乳酸的性質和上述信息填寫以下空白:
。1) 寫出乳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 寫出乳酸與濃硫酸共熱生成C6H8O4的化學方程式:
;
。3)(II)的反應類型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羧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2)高考試題:
20xx(山東卷)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下圖中X是一種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鏈有機物,E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
請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B→I的反應類型為 。
(2)只用一種試劑鑒別D、E、H,該試劑是 。
(3)H與J互為同分異構體,J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結構簡式為 。
。4)D和F反應生成X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與羧酸反應酯化反應、催化氧化反應。
。20xx山東卷)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利用從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機物A合成抗結腸炎藥物Y及其他化學品,合成路線如下圖: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
。1)D不與NaHC溶液反應,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BC的反應類型是____。
。2)寫出A生成B和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3)A的同分異構體I和J是重要的醫(yī)藥中間體,在濃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別生產,鑒別I和J的試劑為_____。
(4)A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寫出K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乙醇分子間脫水(取代反應)
五、學習目標:
1、通過預習交流認識醇與酚的區(qū)別,能夠列出幾種常見的醇的結構、物理性質以及用途。
2、通過教材介紹、表格分析,總結飽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質,知道氫鍵以及影響結果。
3、通過知識回顧,結合分析醇的結構特點掌握醇的化學性質,能夠熟練寫出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4、結合資料介紹和生活實際了解醇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六、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節(jié)在有機反應類型及反應規(guī)律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具備了根據(jù)一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推測可能與什么樣的試劑發(fā)生什么類型的反應、生成什么樣的物質的思路和意識。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初次運用所學規(guī)律推測一類物質可能發(fā)生的反應,讓他們用演繹法學習醇的性質并發(fā)展這種思路和方法,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ǘ┙滩奶幚恚
基于醇與酚的區(qū)別以及幾種常見的醇的性質和飽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質的規(guī)律學生通過預習能夠獨立完成,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完全放手給學生來完成,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對于醇的化學性質,通過回顧乙醇的化學性質推測醇的化學性質,從斷鍵的角度推測產物,從而總結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三)與人教版教材的比較:
編排的位置:
兩個版本都是在介紹了烷烴、烯烴、苯及其同系物、鹵代烴的基礎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為烴的衍生物的第一種代表物進行介紹的,呈現(xiàn)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識上的比較:
人教版對于醇的介紹從整體上分析比魯科版相對簡單,具體體現(xiàn):
1、幾種常見醇:人教版主要介紹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的共性之處,對于甲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沒有介紹。
2、飽和一元醇:兩個版本都對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沸點以及水溶性做了詳細的介紹,通過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但兩個版本的切入點不同,魯科版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醇的化學性質:兩個版本都介紹了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消去反應、氧化反應,但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實驗的探究作用,對于醇分子間脫水的反應只是在資料卡片上出現(xiàn),魯科版則注重從官能團的角度進行分析,從斷鍵上分析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
結論:通過兩個版本的比較,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重點知識):
1、乙二醇與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2、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規(guī)律、沸點的規(guī)律
3、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的反應以及醇的消去反應、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七、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內容及前面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已經對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從結構上簡單區(qū)分醇和酚,但是從結構上對性質進行推測方面的能力還不太熟練,尤其對斷鍵位置與反應類型間的關系上不能很熟練區(qū)分。
八、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醇的結構推測醇的性質,掌握醇的化學性質
九、教學策略:
課前準備:(學案導學)
通過導學案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準備,填寫課前學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能夠推出飽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飽和一元醇的沸點、水溶性的規(guī)律;根據(jù)已有知識和教材資料總結醇的化學性質,能夠寫出乙醇與金屬鈉、濃氫溴酸的取代反應、乙醇的消去反應、乙醇的氧化反應的方程式。
課堂探究:(交流、檢測、講解、練習相結合)
通過小組交流之后進行課堂提問或小測的方式檢查預習作業(yè),并對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和補充,對于醇的化學性質從官能團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結構對于有機物性質的重要性,強化結構決定性質的理念,同時由乙醇的性質引導學生分別探討1-丙醇或2-丙醇的性質,知識得到提升;結合對應訓練鞏固本節(jié)知識,體現(xiàn)知識的遷移應用。
十、教學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1、重點要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是醇的化學性質,課堂上不要把過多的時間安排在幾種醇的介紹以及飽和一元醇的討論上,這樣勢必會影響到醇的化學性質的學習,造成前松后緊,重點知識模糊不清。
2、注意課本知識的整合:課本上是從吸引電子能力的強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結構,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分析,可以把此環(huán)節(jié)變?yōu)橹R的總結來處理,學生掌握了醇的反應之后,再來看鍵的極性以及斷鍵就更好理解了。
化學教學教案2
知識目標
進一步鞏固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使學生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的重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學的難點:正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教學的方法:啟發(fā)式
教學的手段:多媒體輔助
教學的過程:
引入: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濃度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在學習了概念之后,今天我們學習如何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板書: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問: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書:1.計算
學生計算,教師加以訂正。
提問:知道了質量如果取固體?如果是液體呢?
板書:2.稱量
提問:天平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演示:用托盤天平稱量無水碳酸鈉。
設問:如果需要配制氫氧化鈉溶液,如果稱量其固體?
講述:配制用的主要儀器――容量瓶。讓學生觀察容量瓶,注意有體積、溫度和刻度線。介紹其規(guī)格,如何檢驗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處也可以播放動畫“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的相關部分。
板書:3.溶解
提問:溶解能夠在容量瓶中進行嗎?
演示:在燒杯中溶解固體,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邊演示邊講解注意事項:溶解時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攪拌時玻璃棒不能碰燒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實驗臺上;待溶液冷卻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轉移。
板書:4.轉移
講述:由于容量瓶瓶頸很細,為了避免溶液灑落,應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提問:燒杯和玻璃棒上殘留的液體應如何處理?
板書:5.洗滌
演示:洗滌2~3次,每次的洗滌液也轉移到容量瓶中。邊演示邊講解注意事項。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量筒不必洗滌。因為這是量筒的“自然殘留液”,若洗滌后轉移到容量瓶中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時應注意選擇的量筒與量取液體的`體積相匹配。
板書: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據(jù)刻度線2~3cm時停止。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提問:若水加多了,超過了刻度線,如何處理?定容后的溶液各處的濃度一樣嗎?
板書:7.搖勻
演示: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數(shù)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勻。
提問:此時溶液的液面不再與刻度線相切,如何處理?需要再加入蒸餾水嗎?
不能再加入蒸餾水,因為定容時體積一定,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是因為少量液體沾在瓶塞或磨口處。
講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溶液,因此應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注明溶液名稱和濃度。
板書:8.裝瓶貼簽
演示: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小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進行誤差分析。
微機演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化學教學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了解鈉的物理性質、結構及用途
2.掌握鈉的化學性質、存在和保存方法
3.認識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維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化學美
二、教學重點:
鈉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用品
學生實驗用品:鈉、酚酞、小刀、鑷子、濾紙、燒杯、玻片、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等
教師演示用品:鈉、酚酞、玻璃鈉柱、錐形瓶、漏斗、導管(帶尖嘴)、大頭針、小燈泡、導線、電源、電極等
四、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垡裕菰谌祟愐寻l(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有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為1的活潑金屬,由于它們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強堿,因此,又將它們統(tǒng)稱為堿金屬。
。郯鍟莸诙聣A金屬
。墼O問]堿金屬的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呢?(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后回答,并寫出其元素符號)
。圻^渡]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堿金屬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屬——鈉。
。郯鍟莸谝还(jié)鈉
。蹖W生實驗]請用鑷子從你們桌上的試劑瓶中取出一小塊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液體(注意:不可用手接觸),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細觀察新切面的顏色(把切下的一小塊鈉留在玻片上)。
。墼O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鈉的哪些性質?(鈉的新切面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能用刀切,說明鈉的硬度小)
[板書]一、鈉的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tài)硬度熔點密度導電性
。壅故荆萦貌9芙厝〉拟c的樣品。
[演示]鈉的導電性實驗。把電極兩端插入瓶里的金屬鈉中,接通電源,可以發(fā)現(xiàn)串聯(lián)在線路上的燈泡發(fā)亮,提起電極,燈泡熄滅。(說明鈉的導電性很強)
[學生實驗]觀察留在玻片上鈉新切面顏色的變化(鈉表面變暗,失去光澤。)
。墼O問]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內的鈉能保持光亮的銀白色,而我們剛才切割的鈉卻不能呢?(玻管隔絕空氣,剛切割的鈉卻與空氣充分接觸,說明鈉與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了反應)
[板書]二、鈉的化學性質
1.鈉與氧氣等非金屬反應
。壑v解]Na在常溫下可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Na2O,純凈的Na2O是一種白色粉末
[教師]請大家寫出鈉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體)
[思考]一塊鈉如久置在空氣中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劢處煟菹旅嫖覀兏淖冣c與氧氣的反應條件,觀察現(xiàn)象是否同上。
[學生實驗]切一小塊鈉用濾紙吸干表面液體,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觀察現(xiàn)象
。壅堃粋同學描述所看到的現(xiàn)象,其他同學補充](鈉首先融化成球狀,然后燃燒,產生黃色火焰,生成一種淡黃色固體)
。郜F(xiàn)象分析]鈉融化成球狀說明什么?(鈉的熔點低)生成淡黃色固體說明在加熱時鈉與氧氣生成了一種與氧化鈉不同的物質,這種物質是過氧化鈉(Na2O2)。
2Na+O2=△===Na2O2(淡黃色固體)
。鬯伎迹莞鶕(jù)Na與O2反應生成Na2O和Na2O2的條件,分析比較Na2O與Na2O2的穩(wěn)定性。
。劢Y論]Na2O2比Na2O穩(wěn)定。
[講解]鈉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現(xiàn)象,生成了不同的產物。
。墼O問]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反應?
(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壑v解]另外,鈉還可以和硫單質反應,甚至發(fā)生爆炸,生成Na2S。
[過渡]鈉在空氣里很容易燃燒,如果鈉著火,能否用水來滅火?
[實驗]向你們桌上盛水的小燒杯里滴入幾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塊鈉(注意鈉塊只要綠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觸金屬鈉),并蓋上表面皿,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浮、熔、游、紅)。
[教師]請大家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1.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么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么會在水面上游動?
4.滴入酚酞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是水?
。蹖W生討論及回答]
。劢處煟萃ㄟ^以上實驗及討論結果,請大家歸納出鈉的性質。
[板書]2.鈉與水反應
。壑v解]由Na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物質可使酚酞變紅可知,Na與H2O反應生成了堿,那么,反應生成的氣體又是什么呢?
[演示實驗]在錐形瓶中裝滿水和帶有大頭針、漏斗和導管的.膠塞做Na與水反應的實驗,并檢驗生成的氣體。
[教師]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鈉與水反應還生成了H2。
[板書]2Na+2H2O====2NaOH+H2↑
。弁队坝懻摚1.根據(jù)以上實驗討論及分析,你覺得鈉的化學活性怎樣?并與初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應中,Na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說明?
。劢Y論]1.鈉的化學性質非;顫,與金屬活動順序表相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yōu)?1價,這是由于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墼O問]通過對鈉的性質的討論,并參閱課本有關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投影]1.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質中?
2.怎樣保存金屬鈉?為什么要這樣保存?
3.鈉有哪些用途?
。郯鍟荻、鈉的存在及用途
[學生回答,投影并板書]1.鈉在自然界以化合態(tài)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質中,由于鈉的性質活潑,所以須密閉保存,少量鈉保存在煤油中。
2.鈉的用途
a.制過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c.制稀有金屬如Ti、Ta、Ni等
d.制高壓鈉燈
[小結]鈉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存在,有著廣泛的用途。
[布置作業(yè)]1.鈉能否和CuSO4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說出理由。
2.鈉著火以后能否用水來滅火?
3.試分析鈉在空氣中久置所發(fā)生的變化及現(xiàn)象。
化學教學教案4
一、教學章節(jié)
第一節(jié) 分子
二、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1) 分子的概念
。2) 分子概念的運用
。3) 混合物和純凈物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物質及變化的宏觀現(xiàn)象與微觀本質相互聯(lián)系的分析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對分子可分性與不可分性的認識,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教育和辯證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
(1) 關于分子定義的建立以及對分子行為的微觀想象的形成。
。2) 通過對分子可分性與不可分性的認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方法。
2、難點
建立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表象,并初步體會它與宏觀物體運動的不同點。
3、疑點
。1) 如何解釋“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2) 混合物與混合物有何區(qū)別?
4、解決辦法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思維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相互對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觀領域,同時結合學生回憶物質在空氣和純氧氣中燃燒的不同,討論、區(qū)分混合物和純凈物,教育學生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認識問題,為以后學習打下牢固地認識基礎,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安排
水、酒精
量筒(200Ml)2個;碘球;試管夾;酒精燈;火柴
六、教學步驟
。ㄒ唬┓肿
我們進入花園或飯店附近,就會聞到花或飯菜的氣味;濕的'衣服經過晾曬就會干燥;糖塊放在水中,會逐漸消失,而水有了甜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1、實驗碘的受熱和冷卻
現(xiàn)象:固體碘受熱變成蒸氣,碘蒸汽遇冷又變成固體碘。
2、100mL酒精和100m L水混合在一起。
現(xiàn)象:混合后,酒精和水的總體積小于200mL 。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分子在不停運動和分子間有間隔距離。
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分子在不停運動和分子間有間隔距離。
在碘受熱和冷卻的過程發(fā)生物理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構成碘的碘分子沒有發(fā)生改變。例如:水變成水蒸氣時,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水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也沒有發(fā)生變化,他們的化學性質也沒有發(fā)生變化。
2、在變化中,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為無力變化。
在氧氣的化學性質中學過五個化學反應:碳與氧氣的反應,在變化過程中,碳和氧氣的分子都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二氧化碳分子,這種在變化中,分子發(fā)生了變化,不再保有原來分子特性的變化。為化學變化。
在變化中,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為化學變化。
那么,如何把分子從化學角度作一個定義呢?
+3、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我們叫分子,用肉眼是不可以看得到的,人們只有通過科學儀器。比如:電子顯微鏡。把分子放大幾十萬倍,才可以觀察到分子的圖像。分子是微觀的,它的質量非常小,水分子的質量大約是3*10-26Kg。
那分子還可以再分嗎?
分子可以再分是說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起了變化,變成了別種物質的粒子。
但從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這一點來說分子又是不可分的整體粒子,因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來物質的分子了。
物質三態(tài)相互轉化的本質:
氣態(tài)時,分子間距離最大,液態(tài),固態(tài)。
4、①分子的體積很小,質量非常小。
②分子是不斷地運動的。
、鄯肿娱g有一定間隔,“三態(tài)”。
、苡行┪镔|是由分子直接構成的。
、莘肿邮强梢栽俜值。
(二)混合物和純凈物:
在研究任何一種物質的性質時,都必須取用純凈物,比如在研究氧氣的性質時,鐵在純氧中燃燒可以看到火星四射,光彩奪目的現(xiàn)象,可是在空氣中,鐵不燃燒。這就是由于空氣中約有4/5的氮氣,影響了氧氣的性質。
什么是純凈物,混合物。
1、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fā)生反應,混合物里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例如:空氣
2、純凈物是一種物質組成的。例如:氧氣、氮氣
我們在這里所講的純與不純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絕對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通常所指的純凈物指的是含雜質很少的具有一定純度的物質。我們只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是不純物質變?yōu)楸容^純的物質。
例如:用作半導體材料的硅,就是從含硅的礦物里制得的。經提純,硅的質量百分數(shù)可達,99,999,999,999%(11個9)這種硅叫做高純硅。
第三章 分子和原子
第一節(jié) 分子
一、分子
1、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質:小、動、距、構、分
。1) 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2) 分子間有一定間隔。
。3) 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4) 發(fā)生物理變化,分子沒變化;發(fā)生化學變化,分子有變化。
。5)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是可分的。
。6) 分子體積非常小。
。7) 分子的質量非常小。
二、混合物和純凈物
1、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fā)生反應,混合物里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例如:空氣
2、純凈物是一種物質組成的。例如:氧氣、氮氣
化學教學教案5
本課題分為兩部分,一是化肥簡介,簡要介紹化肥的種類和作用,這部分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講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鉀肥為例,進一步具體介紹氮、磷、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現(xiàn)化學價值。另一方面講使用化肥所帶來的問題——化肥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從環(huán)境角度簡單提及了農藥的使用,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發(fā)展已經解決的問題,同時了解科學發(fā)展中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部分以活動與探究和資料的形式分別探索和介紹了氮、磷、鉀肥的區(qū)分及不同氮肥的鑒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元素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及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2)了解化肥、農藥對環(huán)境的影響。
2.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進行加工。
(2)學會自學,提高自己組織語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
(4)學習如何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為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維護人體健康而好好學習化學的決心。
教學重點
能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鉀肥。
教學難點
歸納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方法
自學,學生講解,實驗,分析,歸納,應用實際。
教具準備
教師用具:投影儀。
學生用具:儀器:藥匙、燒杯、玻璃棒、天平、鐵片、酒精燈、三角架、試管;
藥品:氯化銨、碳酸氫銨,磷礦粉、過磷酸鈣、硫酸鉀、氯化鉀、硫酸銨、熟石灰。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言]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農產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漸成為農作物增產的最有力措施。農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鉀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書]1.氮肥、磷肥、鉀肥是重要的肥料。
[學生講課](根據(jù)學生自己的預習情況及收集資料的情況,歸納常見氮肥及作用、常見磷肥及作用、常見鉀肥及作用,教師適當補充)
1.氮肥:常見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銨鹽(如:NH4HCO3、NH2Cl)、硝酸鹽(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元素。氮肥對植物的生命活動以及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極為重要的。
作物缺氮會綠色褪淡,生長緩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產量品質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蠶豆等一些植物無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們可以將氮氣轉化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將氮氣轉化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見的.磷肥有磷礦粉〔Ca3(PO4)2〕、鈣鎂磷肥(鈣和鎂的磷酸鹽)、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鈣和硫酸鈣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質。
磷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磷可以促進作物生長,還可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時會生長遲緩、產量降低、植株矮小、蒼老、瘦弱,莖細直立、分枝少,葉片小、缺光澤,根系發(fā)育差,易老化,成熟遲緩。
3.鉀肥:常見的鉀肥有硫酸鉀、氯化鉀等含鉀化合物。
鉀具有保證各種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鉀表現(xiàn)為最初老葉葉尖及葉緣發(fā)黃,以后黃化部逐步向內伸展同時葉緣變褐、焦枯,葉片出現(xiàn)褐斑,嚴重時葉肉壞死、脫落。
[過渡]以上各化肥營養(yǎng)元素比較單一,為使作物均勻地吸收各營養(yǎng)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復合肥料。例如:硝酸鉀、磷酸銨。
[提問]請說出以上復合肥料所含的營養(yǎng)元素。
[學生回答]
[轉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去看待問題。
[設問]談談你對化肥弊端的了解。
[學生發(fā)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會形成: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氣污染。
[教師]同理:農藥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殺蟲,保護農業(yè),但也存在潛在的危害。
[投影]
[教師]人們利用科學技術,生產了化肥、農藥,發(fā)展了農業(yè),同時還應注意利用科學技術,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盡量減少污染。
[板書]2.化肥和農藥對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但也會帶來環(huán)境問題。要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并注意減少污染。
[引導]不同土壤結構需不同營養(yǎng)元素的化肥,那我們如何區(qū)分各種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 [活動與探究]探究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方法
1.比較氮肥(氯化銨、碳酸氫銨)、磷肥(磷礦粉、過磷酸鈣)和鉀肥(硫酸鉀、氯化鉀)的外觀、氣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歸納它們的性質。
氮肥 磷肥 鉀肥
碳酸氫銨 氯化銨 磷礦粉 過磷酸鈣 硫酸鉀 氯化鉀
外觀
氣味
溶解性
2.取研細的氮肥(硫酸銨、氯化銨)、鉀肥(硫酸鉀、氯化鉀)各0.5 g,分別放在鐵片上灼燒(如右圖所示),觀察現(xiàn)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別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能否嗅到氣味?
氮肥 鉀肥
硫酸銨 氯化銨 硫酸鉀 氯化鉀
灼燒
加熟石灰研磨
3.根據(jù)上述實驗,歸納初步區(qū)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步驟和方法:
[學生活動]
[交流]1.比較外觀、氣味、溶解性:
白色晶體
刺激性氣味
溶 白色晶體
無味
溶 灰白色粉末
無味
難溶 灰白色粉末
無味
難溶 白色晶體
無味
2.
熔化冒煙 有刺激味 熔化冒煙
有刺激味 跳動 無味 跳動 無味
[板書]3.區(qū)分常見化肥的方法:
氮肥 鉀肥 磷肥
看外觀 白色晶體 灰白色粉狀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燒 可燃燒,熔化起泡或冒煙 不燃燒,跳動或有爆裂聲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 不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放出
[教師]氮肥有多種,不同氮肥性質也有差異,我們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區(qū)分不同氮肥。
[投影]氮肥的簡易鑒別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態(tài),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據(jù)此可直接將它們與其他氮肥相區(qū)別。
其他常見肥可按下列步驟鑒別:
[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三種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們優(yōu)點的同時要考慮到其對環(huán)境的危害,最后又總結出了利用物理、化學性質區(qū)分各種化肥的方法。
[作業(yè)]習題3
查閱有關化肥、農藥的作用的資料,整理使用化肥、農藥的利弊,下節(jié)課我們以“化肥、農藥的利弊”為題展開辯論。
板書設計
課題2 化學肥料
1.氮肥、磷肥、鉀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農藥對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但也會帶來環(huán)境問題。要合理施用化肥
和農藥,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并注意減少污染。
3.區(qū)分常見化肥的方法:
氮肥 鉀肥 磷肥
看外觀 白色晶體 灰白色粉狀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燒 可燃燒,熔化起泡或冒煙 不燃燒,跳動或有爆裂聲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 無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放出
考題回顧
1.(20xx年上海)鉀肥可以增強農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農村常用的鉀肥是 …( )
A. 尿素 B.碳銨 C. 硫銨 D.草木灰
2.(20xx年甘肅)某農場的小麥莖、葉生長不茂盛,需施加氮肥。下列物質屬于氮肥的是
……………………………………………………………………………………………( )
A.K2SO4 B.CO(NH2)2 C.KCI D.Ca(H2PO4)2
3.(20xx年陜西)請你參與長青鄉(xiāng)初級中學初三同學識別化肥的探究活動。他們從家中拿來了五種化肥,分別是硫酸鉀、氯化鉀、碳酸氫銨、氯化銨和硝酸銨。
第一步:稱取五種化肥各10 g,分別研細。
第二步: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別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氣味的是三種銨鹽。將下列硝酸銨和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填寫完整:
2NH4NO3+______= +2NH3↑+2H2O;
第三步:另取三種銨鹽各少量,分盛于三支試管中,均滴入少量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氯化銨和硝酸銨,有氣泡放出的是碳酸氫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H4HCO3+HCl====NH4Cl+______+______;
第四步:另取氯化銨和硝酸銨兩種銨鹽進行識別,寫出識別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第五步:取兩種鉀鹽,分別在試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鉀鹽是 ,無明顯現(xiàn)象的鉀鹽是 。
答案:1.D 2.B 3.Ca(OH)2 Ca(NO3)2 CO2↑ H2O
NH4Cl+AgNO3====AgCl↓+NH4NO3 K2SO4 KCl
化學教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建議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速率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jié)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聯(lián)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xiàn)。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fā)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制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后據(jù)實驗現(xiàn)象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guī)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4。通過對本節(jié)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并當堂課完成課后“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內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作為側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jié)側重介紹化學反應速率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教材注意聯(lián)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xiàn)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和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shù)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shù)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jié)所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內容。
本節(jié)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jié)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jié)重點是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難點是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原因。
化學教學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酸的分類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練書寫一些典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了解并記住金屬活動順序表,并能用它來判斷金屬能否與酸發(fā)生置換反 應。
二、科學素養(yǎng)目標:
從電離角度了解酸的通性,使學生逐漸懂得從個別到一般認識事物的 過程。
教學重點: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金屬活動順序表的`應用。
教學方法:比較歸納法、討論法、練習法。
實驗與電教:[實驗8-19、8-20] 投影儀、膠片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什么叫酸,寫出已學過的酸的化學式。
[引入新課]略
[講授新課]
一、出示教學目標(投影)
二、酸的分類和命名
引學生閱讀課文P161,相應內容,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酸有幾種分類方法?根據(jù)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氫硫酸是不是同一種酸?為什么?
(由學生代表總結,教師歸納并板書)
練習:說出下列各種酸所屬類別和名稱:
HF、HBr、HCl、HClO3、H3BO3
三、酸的通性
(小組討論)根據(jù)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歸納,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 學性質?
學生回答后小結(投影)
石蕊:變紅
指示劑─→使
│ 酚酞:不變色
酸
金屬 金屬氧化物 堿 鹽
↓ ↓ ↓ ↓
(提問)酸為什么會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呢?請寫出HCl、H2SO4、 HNO3 的電離方程式,并找出它們電離產物的共同點。
(小結)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陽離子──H+,故它們有相似的化學 性質,我們稱之為酸的通性。
以下由學生閱讀,師生共同總結出酸的通性
1.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
2.活潑金屬+酸→鹽+H2
(提問)為何要強調活潑二字? 是否有些金屬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8-19] 結論:銅及銀跟酸不反應
小結:并非所有的金屬都能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能否與酸反 應與金屬本身的活動性有關。
(投影)金屬活動性順序并分析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電子能力 強─────→弱
活動性 強─────→弱
(講解)①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 中的氫。②硝酸及濃硫酸跟金屬反應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們有 很強的氧化性)
化學教學教案8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意識;
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fā);
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xiàn)在,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培養(yǎng)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fā)與保護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第一章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梢灾v是高中化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開篇,它起著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jié)教學介紹的理論主要用于聯(lián)系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加以聯(lián)系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和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xiàn)象最具說服力。教學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jù)→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huán)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布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重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觀點的建立。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用火后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板書]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過渡]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③總結實驗結論;④寫出化學方程式。
(1)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溫度升高,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瘜W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攪拌后,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說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溫降低結成冰。化學反應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化學教學教案9
【學習目標】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
2.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
3.能從組成上識別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教學重點】元素符號及其意義;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
【教學難點】
1.元素符號意義
2.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
3.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的簡單分類
【教學手段】實驗為主,學生研讀,教師引導點撥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用具】課本涉及的器材和藥品
【教學流程】教師提示→學生思考討論→學生看書、實驗并提問→教師分析講解→嘗試練習→學生自我小結
達成學習目標1至3,分三步完成:A.達成目標1和2 B.達成目標3 C.鞏固目標1、2、3
教 學 過 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A.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看書→學生討論→建立“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觀點 [引入]世界是由什么構成的?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早在幾千年的古代,中外哲學家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萬物是由氣、水、火、土四種元素形成的。我國早在戰(zhàn)國末年就提出"五行說",認為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這是樸素的五元素說,為元素概念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板書]單元2組成物質的元素
請閱讀,總結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提示講解]研究表明,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化學元素打交道:吸入的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同學們熟悉的碳銨、尿素、硝銨之所以稱為氮肥,是因為它們都含氮元素…… 思考問題
閱讀學習目標
討論和交流,歸納得出結論: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激疑探究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知道學習要求,有的放矢
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及能力,建立 “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觀點。
B.教師提示→學生看書、實驗→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達成目標1和2 元素是什么呢?
請看課本表2-1
引導歸納:
[板書]一、元素與元素符號
1.元素
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
。壑v解]為了確認組成物質的元素,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請同學們完成[實驗探究]:紙、火柴梗、枯樹葉的組成元素。
指導學生完成實驗,總結結論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fā)現(xiàn)的元素有110余種,請看附錄5,元素周期表,表中有幾種顏色?根據(jù)顏色可以把元素分為幾類?
指導學生歸納:
[板書]2.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
元素 非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元素
。郯鍟3.元素符號
指導學生看課本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指導學生看課本完成“交流討論”1和2,
指導根據(jù)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的方法
[板書]二、根據(jù)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看課本表2-1,并交流總結:
由表中可得出: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的組成元素可能會不同。不論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還是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水、酒精、
淀粉中含有的氫原子都是氫元素的原子,可見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
完成[實驗探究]:紙、火柴梗、枯樹葉的組成元素,觀察現(xiàn)象,總結結論
金屬元素(金字旁)
元 非金屬元素(石旁、氣字頭、三點水)
素 稀有氣體元素(氣字頭)
看課本表2-2
總結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并記憶常見元素的符號。
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俦硎灸撤N元素(宏觀意義)
②表示某一個原子(微觀意義)
注:對于a 金屬;b 稀有氣體;c 碳、硫、磷、硅等三類的元素符號則還有③表示某物質(宏觀意義)
通過認真分析表中信息,找出規(guī)律,學會歸納,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培養(yǎng)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
學會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比。
聯(lián)系中文名稱造字規(guī)律,幫助學生了解元素的分類
學會歸納,找出規(guī)律,促進學生理解學習。
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即背課本P30表2-2中的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要求學生注意易錯易混的元素符號。
掌握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讓學生在練習中理解,書寫要規(guī)范。
學會根據(jù)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教師提示→學生看書→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達成目標3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氧化物等)
[板書]三、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記住幾個“最”。
1.地殼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
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
3.人體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
知道理解:單質、化合物、氧化物,學會區(qū)分方法
討論
學生看課本及圖2-9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記住幾個“最”。
自讀“拓寬視野”
掌握“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區(qū)分方法,
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記住幾個化學元素之“最”,
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元素的理解。
C.學生小結課堂收獲→鞏固練習→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課堂小結
學生各抒己見,自己課堂小結
做練習,進行思維訓練
學生練習,教師評價。學生間可以討論,教師多觀察幫助學生。 總結自己的得失,心中有數(shù),便于及時矯正。
明確本節(jié)知識內容及要求。
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
【板書設計】
一、元素與元素符號
1.元素
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
元素 非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元素
3.元素符號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表示某元素(宏觀意義)
、诒硎疽粋某原子(微觀意義)
注:對于a金屬;b稀有氣體;c碳、硫、磷、硅等三類的元素符號則還有
、郾硎灸澄镔|(宏觀意義)
二、根據(jù)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氧化物等
三、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1.地殼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
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
3.人體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
化學教學教案10
“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下面21世紀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提供了20xx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供廣大教師參考!
高中是人們終身學習過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而化學又是高中的重要課程之一。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是決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有所長,各顯神通。其中,教學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對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的意義、方法進行簡要闡述。
一、教學反思的定義和意義
1、教學反思的定義
反思,即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的內化過程,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和檢驗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總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途徑。
2、教學反思的意義
通過反思,可以使人對一個問題能從多方面考慮、進行廣泛深入地思考和選擇。通過反思,能使人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人原有認識的錯誤和不足,從而從舊的模式中解脫出來,迅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反思是對學習過程本身的認識,包括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習方法及獲得結論。反思可以提高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可以拓寬思路,優(yōu)化解法,完善思維過程。通過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深入反思,積極探索
和改進教學實踐,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水平。
(1)促進教師全面思考,提升教學高度,明確教學方向
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要具體、細致地回憶在教學中的教學現(xiàn)象,形成對教學事件、個案的細致、全面的認識,這就為深入全面思考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所思考的內容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理性化的表述,又提升了思考的'理性高度,從而進
一步明確教學方向。
(2)促使教師深入學習,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教學反思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的必然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來找出解決的辦法。由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促使教師深入持久地學習,并將自己的思考與與相關的教學理論學習結合起來,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提升教師理性性認識,積累教學經驗,增強發(fā)展后勁
進行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把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問題和思考積累下來,對典型事例和思考留下深刻的記憶,并逐步積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之成為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師,為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反思的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新形勢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適應教育發(fā)展和教學實際的需要。在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不僅要對采取了哪些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對支配這些教學行為的潛在的教學觀念進行重新認識。高中化學教學的任務是要貫徹全面發(fā)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為此,教師也需要對自己教學活動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評價觀進行反思。教師的觀念必須從化學教學向化學教育轉變,即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的化學教學轉變?yōu)檫M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不僅要注重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形成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還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了解化學制品對人類的貢獻,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化學資源。使化學教學目的更明確,傳授給學生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lián)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2、尊重和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高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較大,且具有不同的發(fā)展?jié)撃。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在教學中要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于統(tǒng)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合于自己發(fā)展的化學課程。首先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化學學習計劃,自主選擇化學課程模塊。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能力發(fā)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化學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并有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產生創(chuàng)新欲望。教師可利用集色、態(tài)、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如鈉與水反應、噴泉實驗等,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講解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發(fā)學生為祖國富強而發(fā)奮學習的社會性的主導動機。此外,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努力提倡創(chuàng)新,善于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習慣與膽識。教師還應以良好的形象、幽默大方的舉止、生動準確的講授、真誠的關心和鼓勵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作用的情感因素,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和創(chuàng)新意識。
4、拓寬學生的視野
化學科學與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在教學中要聯(lián)系化學在健康、環(huán)境保護、資源利用、材料制造等方面的應用,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咨詢等多種方式獲取化學知識。同時結合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討論、觀看錄像、聽報告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技術問題。
5、明確教學目標
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維教學目標。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科學地、合理地組織教學,對基礎知識的分析講解一定要細膩、透徹,例題訓練一定要到位、深入。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要克服滿堂灌的方法,創(chuàng)設化學情景和展示思維過程的情境,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發(fā)揮想象的空間,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6、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心理、已具備的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技能,以及學校所現(xiàn)有可利用的教學條件等因素。如:課堂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需要哪些資源、如何利用課程資源、課程教學目標與資源應如何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目標、怎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等。并充分利用學校和校外的圖書館并加強與校外的化工企業(yè)等的聯(lián)系,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走出課堂,走向實際生活。這樣設計才有可能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對教學過程的課堂效果才更有可預見性。
化學教學教案11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掌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應用,并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決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轉化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動手實驗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預習】
1、 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2、 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新課學習】 板塊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實驗探究】
1、在學習初中化學時,我們曾根據(jù)物質的溶解度將物質分為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等。如氯化銀、硫酸鋇就屬于難溶物。那么,它們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2、請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1)將少量AgCl(難溶于水)固體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燒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
。2)取上層清液2 mL,加入試管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3、請分析產生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3、 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歸納整理]一、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2、特點:
【鞏固練習】:分別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和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BaSO4
CaCO3
【交流與討論】根據(jù)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討論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內因(決定因素):
討論:對于平衡AgCl(S) Ag+(aq) + Cl-(aq) 若改變條件,對其有何影響
2、外因:
板塊二、溶度積常數(shù)
【交流與討論】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歸納整理】二、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
1、定義
。、表達式:
。场⒁饬x:
。、特點:
【當堂鞏固】:
1、寫出難溶物BaCO3、Ag2CrO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積的表達式。
2、將足量AgCl分別溶于下列試劑中形成AgCl飽和溶液 ① 水中②10mL 0.1mol/L NaCl溶液③5mL 0.1mol/L 的MgCl2溶液中,Ag+濃度大小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5、溶度積的應用:
a、已知溶度積求離子濃度:
例1:已知室溫下PbI2的溶度積為7.1x10-9,求飽和溶液中Pb2+和I-的濃度;在c(I-)=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濃度最大可達到多少?
b、已知溶度積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K時Mg(OH)2的Ksp = 5.61×10-12,求其溶解度S(設溶液密度為1g/L)。
c、已知離子濃度求溶度積:
例3:已知298K時AgCl在水中溶解了1.92×10-3gL-1達飽和,計算其Ksp。
d、利用溶度積判斷離子共存:
例4:已知298K時,MgCO3的Ksp=6.82x10-6,溶液中c(Mg2+)=0.0001mol/L,
c(CO32-)=0.0001mol/L,此時Mg2+和CO32-能否共存?
6、離子積與溶度積規(guī)則
7、溶度積規(guī)則的應用
a.判斷是否產生沉淀
例1. 將5ml 1x10-5mol/L的AgNO3溶液和15ml 4x10-5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時,有無磚紅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該溫度下Ag2CrO4的Ksp=9x10-12)
例2:取5ml0.002molL-1 BaCl2與等體積的0.02molL-1Na2SO4的混合,是否有沉淀產生?若有,計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 )<1*10-5molL-1] (該溫度下BaSO4的Ksp=1.1×10-10.)?
b.判斷沉淀是否完全溶解
例3.室溫下,將1.0g氯化銀中加入1000L水中,氯化銀是否完全溶解(25℃氯化銀Ksp=1.8x10-10 )?
c.判斷沉淀是否能夠轉化
例4. 室溫下,向10ml飽和氯化銀溶液中,加入10ml0.01mol/l的KI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能否生成碘化銀沉淀 (25℃氯化銀Ksp=1.8x10-10 ,碘化銀Ksp=8.5x10-17)?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
化學教學教案12
參加教學比賽能讓一個教師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反思公開課教學,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將是我今后教學中的寶貴財富。我有“三思”。一是“思得”,思考我在教學過程中認為教學效果好,自我感覺較滿意的環(huán)節(jié)。二是“思失”,思考我在教后感到缺憾,以期今后完善的環(huán)節(jié)。三是“思改”,希望通過有效的反思帶來教學思維和方法的改進。通過本次比賽我有諸多>收獲,也深深感到很多不足,現(xiàn)總結如下
(一)收獲:
一、通過準備賽教,促進我對教材有更深、更新的理解和體會,比如:《乙烯》一節(jié)在以前的教學中都是講三課時,而新課標要求一課時解決,這在以前是不理解的,但本次比賽嚴格要求適應新課程改革,在準備階段對教材進行了重新的認識與整合,重新理順了教材的知識層次及各部分間的邏輯關系。比如:教材重點講乙烯的目的是想舉一例以及其他,我們只需在講乙烯同時引導學生應用同系物、同系列理論類比遷移,給學生留下思維空間,才能讓學生探究式學習。這樣教師講解時就只需把乙烯“三性”講清楚,時間也就可以壓縮了。而烯烴的命名、同分異構等內容也完全由烷烴的命名和同分異構等內容來引領。再比如:本節(jié)課概念多,而概念是學科思想的框架,那么講解時就要分清主次,理順邏輯關系,盡量分散講解,以便學生理解,真正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概念。因此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重點剖析加成反應的概念,用課件恰到好處地演示乙烯與溴單質加成的微觀過程,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及時練習鞏固,讓學生獲得有效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成功體驗,之后就給出了聚合反應的概念,因為這一概念比較好理解,在學生體會后再根據(jù)定義看乙烯聚合的課件,利用直觀思維理解聚合反應。順勢分析乙烯這樣的'小分子結構上的特點,再與加成反應嫁接起來,這樣加聚反應這一難點得以突破。而且本次比賽過程中還有意外的收獲:“生產”出了自己的教學產品,運用有趣的語言給學生總結出加聚反應的書寫規(guī)律,不但好用而且與學生分享了教與學的快樂。
二、關注學生聯(lián)系生活
在教材處理的過程中其實已經關注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方式,盡量體會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障礙,所以在學生做練習時不失時機的給于點撥,如:加成反應時斷鍵在先,
結合在后,加聚反應書寫時空出左右空間等。而且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寫、動眼看、動情讀、動口改、動耳聽、動腦思,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知識。整堂課很好的落實了師生對話(講、問),生本對話(讀書),及文本與生活對話(用途)。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三、抓住載體德育滲透
本次比賽,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了教材的德育點,以教材為德育載體,進行了環(huán)保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及一分為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量變引起質變等哲學思想的滲透。達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啟迪。
四、不足
1、本次課學生不熟悉,盡管一再調動,師生關系仍不是那么自然和親近,課堂上問學生有沒有問題時,學生不能敞開心扉,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師生間沒能彰顯“心有靈犀”的默契。
2、時間關系,學生練習做的少,沒出現(xiàn)討論問題的最高潮,結尾也比較倉促。
化學教學教案13
核心素養(yǎng):
1.了解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2.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
3.培養(yǎng)“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觀和綠色發(fā)展的科學觀。
教學重點:
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及其遞變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情感
1.出示多瓶不同顏色的氣體,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猜測是哪些氣體?
2.學生利用鹵素單質的性質這一知識點,快速判斷出氣體。
3.教師提出問題:鹵素單質有哪些化學性質呢?引入課題。
二、實驗探究,講授新課
1.教師請學生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推測鹵素單質的性質。學生初步預測鹵素單質的性質。
2.教師對學生的預測進行點評,并介紹鹵素單質可以與氫氣反應這一特性。
3.教師請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推測不同鹵素單質與鹵素單質反應的難易程度。
4.教師請學生觀察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的實驗視頻,請學生根據(jù)視頻判斷自己的預測是否準確。
5.學生總結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過程中的現(xiàn)象,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匯總。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請回憶鹵素單質與氫氣的反應,嘗試總結生成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6.學生通過對視頻的回顧,組內討論,總結出生成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7.教師請學生對上述反應進行分析,總結出鹵素單質非金屬性的.強弱變化。
8.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以上的遞變性,嘗試總結鹵素單質與氫氣反應中的遞變性。
三、習題拓展,鞏固新知
通過多媒體的展示習題,將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化。
四、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由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五、緊扣主題,擴展延伸
請學生課下查閱資料,了解鹵素單質之間的反應。
六、板書設計
化學教學教案14
一、學習的目標分析
。ㄒ唬 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必修模塊要求 選修模塊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1、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1、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2、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ǘ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對教材和教師給出的合金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信息加工。
。3)體驗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的互相影響的過程。
。4)通過完成小論文,體驗科學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通過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動,增進感情,培養(yǎng)合作的精神。
(2)通過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的重難點分析
材料發(fā)展的歷史從生產力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文明使,鑒于金屬材料在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本節(jié)主要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確選用金屬材料等。此外金屬材料自身還在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鋼鐵工業(yè)在冶煉、澆鑄、加工和熱處理等方面不斷出現(xiàn)新工藝。新型的金屬材料如高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儲氫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態(tài)合金等相繼問世,大大擴展了金屬材料的應用范圍。所以介紹金屬材料面臨的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于以上觀點確立教學重點為:
。1)生活中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為本節(jié)的知識重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3)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是教學重點
難點為: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jié)內容是在初中介紹的金屬和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屬種類選了“鈉、鋁、鐵、銅”,具有代表性:除鈉外,其他三種金屬都是常見金屬,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能與日常生活中金屬的應用相結合。鑒于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編寫一節(jié)金屬材料的內容,以體現(xiàn)教科書內容的時代性,反應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ǘ┙虒W的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化學1第三章第三節(jié)教學內容,是金屬知識的應用,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教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實物、圖片、錄象等展示,讓學生對金屬材料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再學習
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過金屬材料及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合理使用金屬材料的意
義。
合金以及金屬材料的內容學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識基礎,課標要求也僅為“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故不應過多介紹各種合金材料組成、性質、用途,以致過多使用課堂資源。應該著力開展實踐活動(小論文要延伸至課外,做好動員和指導即可),組織好關于選用材料的討論。這些教學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理應獲得相應的重視和教學資源。
(三)學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的資源建議
。ㄒ唬├么罅康膱D片信息和視頻材料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教學中,可展示常見鐵和銅金屬材料的實物,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多種金屬材料的圖片或視頻,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合金等金屬材料的認識。
。ǘ┮么罅康纳钪械氖吕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wǎng)站
五、教學的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這節(jié)課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落實“過程與方法”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靈活地應用多種學習方式,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
1.獨立思考
2.交流討論
3.展示交流
4.學生小結
六、教學資源建議
。ㄒ唬┥暇W(wǎng)查閱我國材料科學的發(fā)展史
。ǘ┛缮暇W(wǎng)查閱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交流討論
(三)任選你感興趣的關于合金的課題進行調查,完成一篇關于合金的小論文。
七、課堂的評價建議
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度,可以通過活動表現(xiàn)評價表的方式進行。
小組成員:
小組分工:
化學教學教案15
初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燃燒和滅火
課題:燃燒和滅火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
2、認識對比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
3、體會運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對化學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強日常生活中防范災害的意識,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學重點:
1、認識燃燒的條件
2、認識滅火的原理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小組討論
課前準備:大燒杯鑷子 藥匙 試管 膠塞 紅磷白磷熱水
【化學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教案11-13
化學教學教案15篇11-18
化學教學教案(15篇)12-12
化學教學教案匯編15篇12-13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01-12
化學的教案12-11
化學教案-奇妙的化學02-27
化學教案-奇妙的化學12-12
化學教案-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教案02-27
化學教案-化學式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