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生物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生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實驗目的
1、通過活動理解什么是保護色以及保護色的形成過程。
2、通過活動同時理解保護色的形成過程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3、了解動物與環(huán)境的相對適應性。
二、原理
顏色本身沒有保護作用,當置于不同的背景下,顏色的作用才能顯現(xiàn)出來。生物的體色是生物的性狀,生物的不同體色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三、材料
各種顏色的大彩紙,各種顏色的小彩紙片,黑色和白色磁釘各2個,磁性黑板、白板各1塊。
四、步驟
1、把黑、白兩個磁釘吸附在黑板上面,讓學生回答磁釘?shù)臄?shù)量,有學生回答2個、3個、4個,“為什么黑色磁釘在黑色的板面上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因為黑色是保護色!
2、把黑色和白色磁釘吸附在白板上,黑色磁釘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相反白色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哪一種顏色的小磁釘在哪一顏色的板上容易找到,或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從而理解保護色的含義。
3、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6人一組,選擇一張大彩紙作為“生活環(huán)境”,在上面均勻地撒上4種顏色的小紙片各20片,象征4種不同體色的動物。其中3個學生為“捕食者”,從大彩紙上撿起小紙片,“捕食者”不能特意去尋找,注意速度要快,每“獵”一次“獵物”交給后面的同學記錄。另外3個學生記錄獵物的體色、數(shù)量和被獵的先后順序。
各組統(tǒng)計:幸存者中各種顏色的小紙片的數(shù)量。
假若幸存者都產(chǎn)生3個后代,而且體色與幸存者相同,就在每一個幸存者的下面各放同樣顏色的小紙片3張,將幸存者和它們的后代混合、重復上述實驗,每輪記錄各種顏色的小紙片數(shù)量。
4、如果條件具備,本探究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在戶外進行,具體步驟如下:
。1)選取一塊草地(面積不要過大,以便操作);
。2)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在草地上放置事先制好的各種小紙片(注意應該有與草地顏色一致或相近的小紙片),另一組作為“捕食者”在草地上尋找小紙片。
及時統(tǒng)計小紙片的數(shù)量,并進行分析。
五、結(jié)果分析
經(jīng)過幾代的選擇,幸存下來的“獵物”的體色與背景相近。
六、思考
1、收集各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想一想什么是保護色。
2、保護色的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七、本實驗改進點
1、增加了步驟1、2用實驗導入,目的性增強了。
2、增加實驗步驟4更容易驗證自然選擇的理論。
3、實驗表格改進,增加了背景顏色和“獵物”顏色一欄,有利于反應保護色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生物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在知識形成過程中,倡導自主學習08-17
概念教學應引導學生親歷知識形成過程08-24
重視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心理體驗08-17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七年級生物教案03-31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七年級生物教案08-20
七年級生物教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12-21
七年級生物《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教案01-02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與實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