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
課文《最大的麥穗》講述的是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給學生上的一堂課,讓學生走進麥地去采摘一個最大的麥穗,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卻收獲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會,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
文章本身的思想性很強,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我認為學生有學習潛力,他們已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夠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的恰當意義,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推想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有對文本的獨特感悟、思考和體驗,他們更有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看法的激情。這是我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分析,它提示我的教學設計中該如何整合利用學習資源。
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邊思考,把自己的感悟、理解寫在書的旁邊。給足了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有充足的思考的時間,然后再讓他們在小組討論,發(fā)揮大家的長處,聽取別人的意見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后再在班上交流。這樣做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動了學生腦筋。
當學生都找到顯而易見的答案時,我再進一步提問-----學生是用心尋找,麥地里明明有最大的麥穗,可學生為什么就是沒有摘到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上的'矛盾,懷疑自己已有的理解,促使認真研讀課文,更積極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充分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有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我希望適時的引導能讓學生加深認識,我希望巧妙的點拔能讓思維混沌的學生豁然開朗,我希望精要的引領能幫助學生思維提升?晌医(jīng)驗不夠,機敏不足,現(xiàn)實的課堂或許和理想有一定距離。尤其在預設中我是希望孩子在談關于最后一小節(jié)的理解中結合實際來談的,可是我引導不到位,學生沒有汲及。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边@句話的感受。
4、聯(lián)系實際談談學了課文的體會,并試著寫寫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學重點
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難點
能夠聯(lián)系實際,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快樂地行走在這塊麥地中,聆聽蘇格拉底智慧的語言,去尋找那——(齊讀課題)最大的麥穗
2、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的過程中,蘇格拉底說了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3、有人說:哲學家的語言是深邃的語言,是精辟的語言,是智慧的語言。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句話入手,去領略這位哲學大師的智慧。
【導入言簡意賅,同時也醒目地提出了學習方向,從蘇格拉底的三句話入手,展開教學!
二、解讀第一句話
“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1、指名讀
2、你們聽懂蘇格拉底的話了嗎?
”只許進不許退” 背后有什么深意?用上所學的名言闡述你的理解。
3、蘇格拉底會以怎樣的語氣跟弟子們說這一句話呢?
出示:蘇格拉底 ( )對弟子們說:“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給學生自主訓練的平臺,為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搭建有力的平臺——用名言闡述自己的理解,學以致用,為學生深刻領悟文本創(chuàng)造了最大的可能!
三、解讀第二句話
“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
1、蘇格拉底說這話時,弟子們完成任務了嗎?他們表現(xiàn)如何?
2、蘇格拉底用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敲響了弟子的警鐘,帶著自己的理解讀,想象蘇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_________說:“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保ㄉn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
3、弟子們?nèi)鐗舫跣,說出“ 如夢初醒”的近義詞,想想弟子們明白了什么?4、 弟子們不能完成任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
投影出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纯催@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5、這段話對弟子們進行了什么描寫?仔細體會弟子們的表現(xiàn),揣摩弟子們的心理,呆會兒老師要進行現(xiàn)場采訪。
6、采訪不同表現(xiàn)的弟子,體會抓住時機的重要。
。耦^前行的;摘了又隨手扔掉的;光看光搖頭的;兩手空空的)
7、隨機采訪麥地里的小麥,強化抓住時機的重要性。
(顆粒飽滿的;比較瘦小的;準備嘲笑的;搖晃腦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們此刻的心情,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固然我們可以像小麥一樣嘲笑弟子們,但我覺得弟子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們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他們剛才的表現(xiàn)提一些建議嗎?
9、小結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采訪”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換位想象,揣摩體驗,感同身受,使學生收獲到了文字隱藏的東西,在“我是兩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麥穗”,兩次角色的變換中,他們對“茫茫麥田里,抓住手中的一穗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道理已有了認識;“為弟子提建議”這一環(huán)節(jié)再一次將學生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與文本的主角對話,不斷地疊加、強化真切的體驗,使之聚集、生發(fā)出新的深刻的認識!
四、解讀第三句話
“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 蘇格拉底是怎么對弟子們說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語氣指名讀
2、 明確兩個“最大的麥穗”不同的含義
3、 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格拉底僅僅在說“麥穗”嗎?還在說什么?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
4、現(xiàn)在你還認為弟子們走出麥地,手中空空如也嗎?他們收獲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這就是……
【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學生的情感此時已經(jīng)有了一個“井噴”的欲望,此時的角色變換已超越了“角色變換”本身的含義,這是一次心靈與心靈的對話!
五、解讀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齊讀
2、體會分號的用法,麥穗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呢?體會雙引號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麥穗”、“飽滿的麥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義
4、再讀幾遍,看看這里哪句話在你心中占據(jù)的分量越來越大?
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這樣的道理蘇格拉底直接跟弟子們說了嗎?潛移默化間給弟子影響,這種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詩形容。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個高明的老師!
5、老師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6、指名聯(lián)系實際理解。(教師點評)
7、創(chuàng)設情境,多反復誦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通過對這段文字的品讀,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師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學生聯(lián)系實際交流心得的難度,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通過交流有關把握機會的事例或名言,讓文本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心靈撞擊,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六、走出文本,回味無窮
1、同學們,走出那金燦燦的麥地,回首今天的快樂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獲,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會怎么說?學著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的例句說一說。
2、積累詩句:
明日歌(節(jié)選)
金縷衣
3、寫一段“與機會失之交臂”令自己遺憾深深的往事,細致刻畫自己的心理活動
【“聽說讀寫”的訓練,極富開放性、生成性,空間大,易表達。既聯(lián)系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又強化了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教學反思】
每次翻閱教學雜志,點擊教學網(wǎng)頁,一股“簡單語文”的清新之風就會迎面撲來。拜讀、參研、深思……語文課簡簡單單教,扎扎實實練,追求簡單而有效,回歸本色語文,就成了我本次公開課《最大的麥穗》的指導方向。
一節(jié)課下來,感悟頗多:
簡簡單單教語文絕不是把語文教學簡單化,而是追尋著語文教學的真實,一種真真實實地引導學生學生學習母語的過程;尋求著語文教學的樸實,一種樸樸實實地引領學生潛心會文的過程;展現(xiàn)著語文教學的平實,一種平平實實地啟發(fā)學生對話交流的過程;體現(xiàn)著語文教學的扎實,一種扎扎實實地進行雙基訓練的過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語文教學追尋的簡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這樣的語文,是有效的簡單;這樣的簡單,有豐富的內(nèi)涵。
課堂上,你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讓課堂成為學生自由馳騁的天地,他們回報你的是一個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嶄新天地!
——學生做弟子,教師采訪:師生關系是形與影的自由親和,是聲與響的相得益彰。
——學生做麥穗,吐露心聲:他們的理解充滿善意的靈性,閃耀創(chuàng)造的光芒,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師范例,聯(lián)系生活理解文本,學生跟進,與課文共舞:語文與學生的生活發(fā)生“碰撞”,生發(fā)無限的活力和生機;教師與學生的見解產(chǎn)生“交融”,愉快輕松中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柏拉圖的名言引路,學生寫自己的名言:符合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落實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生在字里行間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對文本的個性化的感悟與創(chuàng)造性理解。
可見,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諦聽到日落月升的呼吸、蟲蟻鳥獸的歡歌、云里風里的消息;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開掘潛能、催發(fā)真情、激蕩憧憬;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得心應手、個性飛揚、創(chuàng)意無限!你追求簡單、有效的語文課堂嗎?那么不要讓學生“戴著鐐銬跳舞”,讓對話的心靈自由飛翔,為他們留下一片蔥綠的情感、思想和智慧,你的課堂定會呈現(xiàn)快樂的“百花齊放”!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3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講述了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麥地里找一顆最大的麥穗,從中引導弟子們悟出了“人的一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遇”的道理。
初讀課文時,我不禁被蘇格拉底氣定神閑的哲人風范,以及他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
再讀課文,深入地探討本文的哲理。發(fā)現(xiàn)個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廣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讀懂文中蘊涵的哲理,確有一定的困難。假如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討論,看似輕松愉快,但恐怕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反復琢磨,決定采用導讀法。給自己的本課教學定了兩個原則: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二是既要讀懂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哲理,又要學生能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水到渠成。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一、抓主線導,層層深入。
本課我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主線)就是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話引導讀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許進不許退。第二段話看似簡單,僅僅一句話,卻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的一聲斷喝,蘊涵著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行為敲醒警鐘。讓學生明白了兩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樣走到麥地的盡頭,沒有收獲,沒有輝煌,美好年華,白白浪費。第三段話時,學生已讀懂蘇格拉底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的機遇,引導學生句句刨析理清這段話的三個層次,人生肯定有機遇;但未必碰見,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學生明白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我們也難以發(fā)現(xiàn),難以把握;因此,抓住時機,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機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機遇也不是機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會水到渠成。
二、讀悟結合,相機點撥。
教學中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如果沒有仔細地朗讀,就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就會上不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
我始終認為語文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在應當讀的時候讀,應該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駕馭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由韁地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例如: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點撥學生讀出一些關鍵的詞語,讀出蘇格拉底那洪鐘般的聲音,品味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
三、尊重體驗,注意熏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nèi)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zhì)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xiàn)。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就告訴自己要留心多聆聽學生思想,允許磋商的地方。
但同時,我還注意在學生自己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時,對學生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稍加引導,給予學生深層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導讀蘇格拉底的第三段話時,就試圖在語言訓練、思維訓練中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4
《最大的麥穗》課文講述的是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給學生上的一堂課,讓學生走進麥地去采摘一個最大的麥穗,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卻收獲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會,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
文章本身的思想性很強,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應該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他們已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夠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的恰當意義,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推想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有對文本的獨特感悟、思考和體驗,他們更有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看法的激情。這是我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分析,它提示我的教學設計中該如何整合利用學習資源。
以下就是我的教學設想:課文是一篇思想性極強的文章,所以在落實字詞句段的訓練時更應突出對學生思維的提升。一般來說,教學會先從質(zhì)疑開始,即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的最后一自然段,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中的相關句子去細讀體會,從而對道理有所感悟。在我看來這種抽絲剝繭式的演繹思維比較適合六年級學生。
一、故事激趣,進入情境
讓學生初步認識蘇格拉底后激起他們想當他的學生的沖動,自然而然進入課堂情境走進麥田,開始尋找最大的麥穗。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研讀,自主思考,自主理解
一開始就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邊思考,把自己的感悟、理解寫在書的旁邊。給足了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有充足的思考的時間,然后再讓他們在小組討論,發(fā)揮大家的長處,聽取別人的意見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后再在班上交流。這樣做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動了學生腦筋。
三、研讀課文,感悟道理
當學生都找到顯而易見的答案時,進一步提問學生是用心尋找,麥地里明明有最大的麥穗,可學生為什么就是沒有摘到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上的矛盾,懷疑自己已有的理解,促使認真研讀課文,更積極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充分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有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我希望適時的引導能讓學生加深認識,我希望巧妙的點拔能讓思維混沌的學生豁然開朗,我希望精要的引領能幫助學生思維提升。可我經(jīng)驗不夠,機敏不足,現(xiàn)實的課堂或許和理想有一定距離。尤其在預設中我是希望孩子在談關于最后一小節(jié)的理解中結合實際來談的,可是我引導不到位,學生沒有汲及。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感悟道理之后希望學生能夠熟讀道理并銘記于心,如果前面的環(huán)節(jié)是扎實有效的那學生積累起來就是水到渠成了,因為時間關系,課堂上我沒有讓學生背誦。最后本想出示有關機遇的名言是對文章中心的提煉,旨在能夠以拓展閱讀的形式來增強課堂的延展性,可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能進行。
如果說我的課堂生涯也好比是走在麥地里,那么追求愉悅、互動、有效的理想課堂是我想要采摘的最大的麥穗。只是剛起步的我,也會猶豫不決,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點。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這才識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第一段。請大家再讀蘇格拉底的話。(多媒體出示圖片。師引讀,面對滿地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3、要表達蘇格拉底不給學生們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余地,該如何用朗讀來表達,生再讀。
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探討弟子們?yōu)楹螞]有摘到最大的麥穗?蘇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話到底有何目的?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讀講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2~6節(jié),用“——”畫出弟子們摘麥穗時的表現(xiàn)的句子,用“~~”畫出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話。
2、交流: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把你畫到的句子來交流一下。
3、四人組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師述:其實讀書有聲是個展示,合作討論也是一種學習形式。課文最大的麥穗如果是一個精神家園,那么,只要你走進這個家園,動腦去思考,用心去討論,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不信你就試試。
要求:
、抛杂勺x劃出的這些話,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你體會到的。
⑵把感悟到的通過朗讀表達。
⑶最后小組長交流。
4、交流學習情況。
1)小組長交流弟子們表現(xiàn)的句子。
出示:“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抓住“兩手空空”、“如夢初醒”體會。
弟子們?yōu)槭裁磿䞍墒挚湛?(圍繞下面問題展開)
“如夢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們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們摘麥穗時很認真。(抓“埋頭”“低著頭”“用心挑挑揀揀體會)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眼光不夠開闊,這樣是找不到最大麥穗的。(啟發(fā)學生抓重點詞體會,“埋頭”、“低著頭”)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出示幾株麥穗圖〕,(啟發(fā)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摘了幾穗……隨手扔掉了”)】
讀句子“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yōu)槭裁催@樣?(引讀,他們總認為……他們總以為……)
正因為這樣,誰能用“雖然……但……”說說你對這些弟子們摘麥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評價他們)
他們的心情如何?(懊悔)讀中表達。
過渡:面對弟子們的表現(xiàn),蘇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請大家自由讀讀他說的話,就能體會出。
(2)小組長交流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
讀第5節(jié)蘇格拉底說的話,你要表達出蘇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對弟子們的表現(xiàn)惋惜,方法的不對而不滿意)“到頭了”突出讀。(啟發(fā),你這聲音老師聽上去不夠蒼老,“洪鐘”的意思是聲音渾厚、凝重、洪亮,練了再讀)
蘇格拉底又說了一段話,誰來讀一下?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嗎?你還體會到什么?(對弟子們的教育是語重心長或意味深長)〔出示圖〕在小組里讀的基礎上,交流體會。(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詞突出讀了,在最能表達句子的意思的詞語下面加上?,再練讀一下)集體再來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讀到這,大家知道蘇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麥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中我們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循循善誘)的人。
讀到這,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幾句話。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小的事來教育學生們,含蓄地告訴學生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三、讀講第三段
1、引讀: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出示并集體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抓重點詞語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段話,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并談談體會。同桌間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學習情況。(有多人聯(lián)系實際來談)
學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師隨機板書(追求)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并出示名人名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_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爾扎克
誰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讀表達。板書(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突出讀。
學到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麥穗嗎?為了找到這最大的麥穗,你會怎么做?
3、朗讀句子,小結。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生活實踐也告訴我們,名人名言告訴我們,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機遇,完成當前的任務,這樣才不會虛度光陰,一事無成,其實,我們的古人也說過這樣的話,讓我們共同回憶三年級學過的,《明日歌》。
四、總結課文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然后交流。
一晃,一課將結束,我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的殿堂,我們徜徉其間,我們留戀往返,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變得聰慧,變得有個性,變得更有創(chuàng)造性!
五、作業(yè)
1、最后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一個具體例子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背最后自然段。
附板書:
16最大的麥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6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課文。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突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才能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這篇課文用兩個課時進行教學,在這堂課教學設計時就緊扣文本,以故事的結果為切入點,以事情的'發(fā)展為線索,以工具性與人文性緊緊相扣,以學生自讀自悟為目標。設計了本次教學的三大環(huán)節(jié),一是,讓弟子們兩手空空的難題是什么?二是,造成弟子們兩手空空的原因是什么?三是,兩手空空給弟子們的啟發(fā)是什么?在故事中學習,在故事中感悟,隨著故事的層層深入,從而讓學生觸摸作者的心靈,獲得思想啟迪,獲取情感體驗,在學文過程中滲透語言文字訓練,如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對細節(jié)描寫的指導,讓學生學習作者如何對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描寫的基礎上,自己練習對外貌表情描寫的訓練。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融入對分號作用的學習。此外,還注重將讀寫結合,對學生進行練筆的訓練,學生入情入境地發(fā)揮想象寫出假如自己就站在麥地的現(xiàn)場,就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聽了老師的話,反思自己你最想說的是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自己會怎么想,怎么做。從教學效果看,學生所寫的恰巧是對課文蘊含道理的最好詮釋,從而達到了學生自讀自悟的目標。有效地完成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7
上完《最大的麥穗》,我并沒有從那片金燦燦的麥地里緩過神來,相反卻再一次地深陷其中,愈發(fā)地困惑了。在蘇教版的第十一冊教材中,類似的蘊涵哲理的課文有三篇,分別是《山谷中的謎底》《哲學家的最后一課》和《最大的麥穗》。而其中情節(jié)性最簡,思想性最強的又恰恰是《最大的麥穗》一文。我是一個性情中人,自感擅長于教授情感類課文,但是考慮到班級實情,思前想后還是選擇了我最不會教的哲理性文章,難免會“精講細剖”違反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所以捫心自問成功者有二——在本文的教學中情景演繹,觸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運用智慧碰撞,激發(fā)了學生的`獨特性。失敗者有三——分別是:朗讀體會一筆帶過,未能走出課文,和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
從本質(zhì)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產(chǎn)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我們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探究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在磨課的過程中首先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試圖解決,而后才能在以后的相互研討中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我想下一次上此類蘊涵哲理性的課文我一定會有更佳的思路與設計,我會努力使自己在探尋的過程中化“不擅長”為“擅長”!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8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感悟人生”!短煊畏宓膾呗啡恕犯嬖V我們豁達的人生,《山谷中的謎底》告訴我們智慧人生,而《最大的麥穗》則告訴我們智慧人生。《最大的麥穗》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亮點:
一、不動筆墨不讀書
教學本課時為了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領悟到必須善于抓住眼前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我讓學生自主充分地讀,讓他們在讀中畫出描寫弟子們摘麥穗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的語句,并體會說說感想。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設計的很好,通過讀課文、畫句子,同學們感悟到了很多!暗茏觽兟耦^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斌w會到了弟子們的猶豫不決,正是在他們猶豫之時,失去了許多機會!八麄兛傉J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斌w會到弟子們的不滿足,很隨便的放棄,不知不覺中一再錯失良機。
二、融入角色深理解
文中寫道:“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再為他們惋惜!苯虒W時我讓學生當小麥,想想當時會對弟子們說些什么。這些“麥穗”紛紛動腦,七嘴八舌說開了,都在勸誡弟子們不該錯失良機,不該猶豫不決,痛惜、遺憾之情溢于言表。緊接著我又讓學生們當?shù)茏,“假如你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讓你再一次按同樣的要求去摘麥穗,你會怎么做?”同學們經(jīng)過對課文的理解,都懂得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的重要。
三、聯(lián)系實際談感悟
對于文中最后一段揭示的.道理,特別是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又是一個難點,僅僅靠死記硬背,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于是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lián)系結合身邊的實際事例,來談感悟,加深理解。同學們能聯(lián)想到身邊大學生找工作不停跳槽,卻一事無成;身邊的同學做事沒有穩(wěn)扎穩(wěn)打,結果錯失良機……大家暢所欲言,熱烈討論交流,進一步理解了做事不能好高騖遠,追求遠大理想應腳踏實地,擁有當下,才擁有未來。
四、搜集資料重積累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積累,學了這課,我們?yōu)槭澜缂壍恼軐W大師蘇格拉底,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于是我借機讓學生查資料,更好的了解蘇格拉底。并讓他們搜集積累有關“機遇”的名人名言,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和積累。
通過教學本課,我從蘇格拉底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生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平時的一點一滴也很重要。對于課堂的靈活調(diào)控,以及運用評價語言等許多細節(jié)方面,我自己做的還很不到位,有待于今后更好的學習提高。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9
今天我執(zhí)教了《最大的麥穗》一文,深深感悟到了“所有的方法都要從實際入手,切忌生搬硬套! “固定的教學模式最終只能導致作繭自縛!边@些觀點的真正含義。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帶有深刻哲理的文章,老師的說教講解分析,學生定會索然無味,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思維的火花,與自己的現(xiàn)實相結合,從而理解其中的“真理”,受到啟發(fā),得到教育。
上課前我從網(wǎng)上研讀了特級教師孫劍鋒老師執(zhí)教《最大的麥穗》的課堂實錄,為課堂上老師激勵性的語言與學生精辟的分析,教師良好的自我展示及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真正共鳴而贊嘆不已。于是將孫老師的課堂教學程序納入了自己的教案,期盼著自己的課堂能一樣的精彩紛呈。
課堂上,我套用著孫老師的教學程序,首先讓學生展示了他們美妙的讀書聲,再效仿了孫老師的評價語褒獎了他們一番,接著便放手讓他們作批注,準備交流閱讀的感受?墒钦斘覟榻虒W程序進行得流暢而沾沾自喜時,學生卻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感到不知從何說起。個別同學的發(fā)言也只是摘讀課文中的句子,不能聯(lián)系實際談出自己的見解。此時的.課堂陷入了一片沉默。最后我只好自己出來打圓場,草草收尾。
這節(jié)課給我?guī)砹撕艹恋乃伎,學生為什么都沉默在那里?教師該如何面對這種沉默?一方面是教師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沉溺于預先的教學程序,不能采取實際的應對措施;另一個重要方面,也反映了學生思維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定勢作用非常大,思維不夠開闊,對老師的問題感到茫然,所以陷入“沉默”。
如果當時我能摒棄預先的教學程序,帶著學生再次靜下心來感受文本,引領他們回憶已走過的“麥地”,回首那錯過的一顆顆“麥穗”,啟發(fā)他們該如何走向眼前更廣闊的“麥地”。學生們一定能打破“沉默”,讓整個課堂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其實,“沉默”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在教學中,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到那時,我們的課堂一定會不再“沉默”。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富有巨大的認知潛力和主觀能動性,是具有個別差異性的生命活動體,關鍵是教師如何去引導、激勵。因此,我們應當在語文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能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地確定自己的教學程序,而且能正確處理感悟和質(zhì)疑的關系以及閱讀和運用的關系,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空間,讓他們在課堂這個廣闊的天地中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煥發(fā)無窮的魅力!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0
其三,個體體驗反饋的獨特性。在學習完本文之后,學生的收獲應該是多元的,有的從課文本身認識了一個智者,學到了一個道理;有的則從蘇格拉底的的教學方式上得到啟示,明白了無處不教育的道理;更有的從本文的理解聯(lián)系了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想到以后的選擇學校,求聘單位等等的處事之道
所以激發(fā)學生的獨特性。引發(fā)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和共同的擁有。意味著教師有更多的喚醒,而不是灌輸;更多的引領,而不是強制;更多的平等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失敗處一、朗讀體會一筆帶過。在學生回答蘇格拉底的要求高嗎?的時候,原定打算讓學生在朗讀體會的基礎上,從字里行間找尋答案,比如從滿地都是滿是等詞中去理解麥穗多難以取舍為下一步理解弟子的猶豫奠定一個伏筆。沒想到學生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于是我急于求成,一時就將此處的朗讀體會忽略了。沒能讓學生細細感悟,顯出教學處理上的粗糙與隨意性。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組織提出了質(zhì)疑——在值得體味與感悟的地方是不能一味地隨意遷就學生的,這不是體現(xiàn)學生自主的表現(xiàn),而恰恰是放過了一個很好的語文訓練點呀!類似的錯誤我還出現(xiàn)在引導學生感悟為什么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這一問題上。本來也要通過圈畫詞語看看、用心地挑挑撿撿、埋頭、低著頭、搖了搖頭、又搖、摘了隨手扔掉等來耐心地體會弟子的心理動態(tài)的,可是學生的口若懸河又一次讓我樂暈了頭,我隨著學生的回答一路滑下,不知停頓、沒有回味更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沒能上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是我的痛心之處呀!上語文課一定不能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場面的熱烈,而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而且是每一個孩子!在應當停留的.時候停留,應該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駕御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的同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游繩的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形無實有,無中生有,潛移默化。
失敗處二、未能走出課文。我記得畢校長的《哲學家的最后一課》的教學實錄,他是創(chuàng)設博士生應聘的情境,貫穿文章始終,開始導出課文,學完課文后又讓學生總結落聘的原因,學生能說出來,也說明他們理解課文,懂得課文要講述的道理了,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而我呢,雖然有名言作為學生學習的反饋,但是畢竟高腔者、引用者居多。沒能走出課本,更沒能高于課本。相對于蘇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領而言,我的教學簡直就是低劣的牽絆,學生隨著我的思路說著弟子們的可笑與愚笨,談著機遇的可貴與易逝,背著現(xiàn)成的名言與詩歌。深入人思想與骨髓的教育才是為人的終生服務奠基的教育,我的教學除了讓學生死記硬背了最后一段的話語之外,可想而知是不能在孩子們的頭腦深處刻下深深的印記的。我倍感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的不足,深感愧疚!
失敗處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但是我卻沒能及時地對孩子的精彩發(fā)言給予高度的評價,也沒能對孩子言語中出現(xiàn)的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比如,在學生們都在談自己通過這篇課文學到了珍惜機遇與把握機遇的時候,許凡同學卻語出驚人她談的收獲是對于蘇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領的欣賞,可惜我卻說:那么,老師的教學給你的印象就不深了?這對她的精彩發(fā)言是極大的打擊,我深感后悔。在比如在小強回答問題時出現(xiàn)的不良念頭,也沒能無聲無息地化解。以上皆說明本人的教學機智不足,需要多加鍛煉,亟待提高。
從本質(zhì)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產(chǎn)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我們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探究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在磨課的過程中首先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試圖解決,而后才能在以后的相互研討中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我想下一次上此類蘊涵哲理性的課文我一定會有更佳的思路與設計,我會努力使自己在探尋的過程中化不擅長為擅長!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1
學完這篇課文,學生們都很有感觸。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也找到了“最大的麥穗”。于是用格言的形式來傾吐自己的收獲,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理解也談得很好。欣慰之余,覺得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有二個方面做得較好。
一、創(chuàng)設了有效情境
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意味著它是促使學習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學習中的有效保證。在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投入課文情境,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光陰白白流淌,弟子們兩手空空的心情怎樣?弟子們此刻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在此思慮的牽引下,進而萌發(fā)自主深入地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念頭。”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學生的情感、領會在此時已經(jīng)有了一個“井噴”的欲望,他們對于蘇格拉底的感悟,對于人生一如“走麥地”的'感慨,對于時間、機遇的重新認識,都讓他們有一吐為快的感覺!闭n堂上真正意義上的情感撞擊,情景演繹,將帶給師生親身體驗的愉悅,帶給師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
二、在老師、學生與文本之間找到共鳴
如我在顯示蘇格拉底的話時,在請多位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或和藹,或嚴肅地朗讀的基礎上,請學生先談一談自己聽明白摘麥穗要求沒有,而后提出問題“弟子們摘到最大的麥穗了嗎?為什么呀?”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與困惑,用心地自學課文,或朗讀,或圈摘,或討論相關章節(jié),水到渠成得理解了課文的道理。在理解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時,我基本放手,用學生自己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
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一、為節(jié)省時間,朗讀指導沒有展開。特別是在學生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于是我急于求成,一時就將此處的朗讀體會忽略了。沒能讓學生細細感悟,顯出教學處理上的粗糙與隨意性。本人的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在應當停留的時候停留,應該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駕御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的同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游繩的亂走。
二、聯(lián)系實際的結合點沒鋪墊好。學生隨著我的思路說著弟子們的可笑與愚笨,談著機遇的可貴與易逝,背著現(xiàn)成的名言。但能真正聯(lián)系實際談出體會的只有幾個尖子生,沒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課堂調(diào)控能力,雖然在課前作了充分的預設,但不能很好地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對孩子的精彩發(fā)言沒給予高度的評價,也沒能對孩子言語中出現(xiàn)的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如學生在回答:這堂課,你收獲到了最大的美穗了嗎?有學生說,我摘到了,我這堂課能積極發(fā)言了。我沒能及時予以肯定,處理學生回答的問題還要技巧些、藝術些,給予有效的評價。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2
看了同組老師的設計思路,發(fā)現(xiàn)文中的教學的主線非常清晰,在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上費盡心機?梢岳^續(xù)探討。
課堂是一種情感的課堂,意味著師生情感同時運動,相互碰撞;意味著它是促使學習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學習中的有效保證。故而在引入課文時,我學習了一些精彩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處情景演繹,期待為重難點的破做好伏筆。
第一次:出示“黃燦燦的'麥田流光溢彩,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墜在稈上”的圖景,讓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特定的場景之中,并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我也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我會怎么辦呢?在此思慮的牽引下,進而萌發(fā)自主深入地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念頭。第二次:在學生為弟子們錯失良機而惋惜的一刻,讓其進行角色轉(zhuǎn)換:“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麥,會對他們說什么呢?”第三次:在學生理解了不可錯失良機,要善于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真正的走進麥地,當一回現(xiàn)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讓你再一次以同樣的要求去摘麥穗,你會怎么辦呢?”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因此在一番交流中,同學已逐步領悟到了蘇格拉底的這種智者的教育的精髓!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3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課文運用聯(lián)想,借事說理,是一個重要的特色。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文本的寫作特點,反復朗讀。作者把在麥地中行走比作人生,將摘取最大的麥穗與追求遠大的理想聯(lián)系起來;將眼看滿田沉甸甸的麥穗不去“定奪”,或遲疑觀望,或隨手扔掉已經(jīng)摘下的麥穗與放棄機遇、錯失良機聯(lián)系起來;將“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與抓住時機認真去做,切實完成當前任務聯(lián)系起來。這樣看來,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摘麥穗,作者就賦予了它深刻的意義。
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搞清楚蘇格拉底提出了什么要求,為什么只許進不許退?讓學生明白他們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接下去讓學生找找摘麥穗的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有關句子,說說從這些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結果?學生通過反復地朗讀,感受到了弟子們對于老師交代的任務是非常認真地完成的,但他們在挑麥穗時挑挑揀揀,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總認為后面的機會還很多。這時我讓學生想象:如果你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你這時會怎么想?你想對蘇格拉底的學生說什么?學生都能說出一點點,為后面理解蘇格拉底的.話做了鋪墊。接下去重點理解蘇格拉底的話。我讓學生充分朗讀這一段話,理解其中兩個“最大的”的意思。弄清楚了這個問題后,后面的體悟就變得簡單了。學生都能感悟到要抓住機會,不能錯失良機。
最后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一些例子來說明。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接觸寓言較多,同樣是說理哲理性文章在教學上肯定會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老師片面去講不如讓學生去多讀多練習實際感悟。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4
上完《最大的麥穗》,我覺的以下情節(jié)處理得比較好。
在學生為弟子們錯失良機而惋惜的一刻,讓其進行角色轉(zhuǎn)換:“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麥,會對他們說什么呢?”學生站在被錯失的“麥穗”的立場,自然而然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學生說:“唉,何必猶豫不決呢,我雖然不是最大的,但是至少我是你現(xiàn)在值得擁有的呀!”有的學生說:“快回來!快回來!我就是你要找的最大的麥穗呀!”著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教學體會奠定了感情基礎。
在學生理解了不可錯失良機,在善于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真正的走進麥地,當一回現(xiàn)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讓你再一次以同樣的要求去摘麥穗,你會怎么辦呢?”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有的學生認為可以邊走邊比較,不可“埋頭苦干”不問世事;有的學生則認為機遇雖然難得,最大更是難求,但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精心培育,讓自己手中的那個“麥穗”變成“最大”的;更有同學已經(jīng)領悟了蘇格拉底的這種智者的教育的精髓!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本文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單,而蘊含其中的道理卻讓人深思,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為何要抓住眼前一穗?什么是人生的機遇?如何正確處理追求與實際的問題?這些都太深奧,難以真正透徹理解。這些都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是需要我想辦法突破的地方。
在強化的.預習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下幾點的嘗試,感覺對本課重難點的處理有些作用:
反復品讀、以讀促悟
只有給予孩子充足的反復朗讀課文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走進文本,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打開心靈的窗戶與文本交流、相融。反復品讀、以讀促悟,也是新課標倡導的思想。在整節(jié)課中,“讀”始終貫穿課堂,上課伊始,初讀課文,讀準詞語、讀通句子,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掌握故事梗概;深入理解,默讀課文,讀中思考、讀中品悟,勾畫、批注、交流;再次品讀、心領神會……設計了很多讀的環(huán)節(jié),整個課堂,書聲瑯瑯。
聯(lián)系生活、內(nèi)化升華
“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本驼n文內(nèi)容而言,孩子們說的頭頭是道,然而,是否真的就是懂了呢?學習語文也要學以致用,于是我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把握住機遇了么?”經(jīng)過一番回顧討論,孩子們說道“上次老師要我們自己推薦當班干部,我退縮了,沒有把握住機會!薄拔业母绺纾夜ぷ鲿r,嫌棄人家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結果畢業(yè)兩年了還是沒有正式工作,而他的同學,就在一個地方好好干,現(xiàn)在都升職了,哥哥后悔的不得了!”……
“同學們,你有什么收獲呢?你會如何處理遠大理想和眼前機會的關系呢?”
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應該引領孩子走進生活,由生活中提煉出哲理,相信,此時,這個哲理對孩子們來說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身臨其境,更加深刻。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1-26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03-21
《最大的麥穗》01-23
最大的麥穗01-24
24《最大的麥穗》01-24
《最大的麥穗》說課稿03-16
《最大的麥穗》片斷賞析01-24
小學語文《最大的麥穗》教案12-05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