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人電影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電影《鐵人》觀后感2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鐵人》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鐵人》觀后感1
翻開中國石油工業(yè)的史冊,在大慶石油混戰(zhàn)的這一頁,你會看到一個先鋒人物,那就是鐵人王進喜。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就聽說了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跡,聽到了他的壯舉,對他有很高的欽佩之情。聽說,但從未真正的了解,在看過《鐵人王進喜》電影之后,再通過一些生平的了解,我對鐵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鐵人王進喜出生在一個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家庭,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做過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不是每個人都這么苦的,也許正因為是這些不一般的經歷,造就了鐵人王進喜不平凡的人生。也許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鉆井工人,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新中國的第一代鉆井工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為鐵人。王進喜同志是一名黨員,他是1958年帶領全隊創(chuàng)下當時全國最高紀錄的領頭人,他帶領的隊伍榮獲了“鉆井衛(wèi)星”紅旗,這些數不清的榮譽的背后是王進喜和他的隊伍不斷地艱苦奮戰(zhàn)鉆井取得的。
鐵人王進喜同志帶領著他的隊伍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寒風凜冽,始終會在油田的鉆井看到他們奮斗的身影。他是一個有奉獻精神、樂于分享,樂于助人的人。在每個隊都在爭第一的時候,他能幫助其他的隊伍解決困難,并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其他的隊伍一起鉆井,成為鉆井隊的好帶頭人,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用。我想如果沒有王進喜同志這種樂于助人,與他人一同進步的思想,中國也不會有那么快的發(fā)展。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也應該具備這種樂于奉獻,不為私欲,積極為國家的發(fā)展,為了更高水準的生活而不斷努力奮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說不論是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還是黨員,在自己不斷進步的.同時,帶動周圍的人一起進步,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奮斗、努力。
鐵人王進喜同志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體攪拌機”。無論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都在不停地進行著鉆井工作,可以說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自己有病了也堅持工作。他的這種精神不禁讓我們大學生從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想想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沒有當初的一切,我們現在不知還處在怎樣的一種狀況里呢!現在的我們可能不用在面臨那么艱苦的工作條件之中,而且因為現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讓我們很少會聯想到饑荒、惡劣的天氣之類的。但是我們要學的是鐵人的這種精神,但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和鐵人一樣毫無顧忌的勇往直前呢?
當這樣的一個疑問冒出時,我們遲疑了,我們沒有鐵人那樣的精神,沒有鐵人的那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敢。我們總是在困難的面前遲疑,遲遲不肯做出果斷的決定,解決困難,其實困難并不可怕?膳碌氖俏覀冏约翰豢吓朔щy。沉睡的人們,還在遲疑的人們讓我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一切,來證明任何困難我們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困難太大,是我們還不夠努力,還不夠吃苦,拿出鐵人的精神,用鐵人的樂觀和堅持,來克服一切困難。
伴隨著角色的不斷改變,我們在工作、生活上往往面對很多困難,如果我們因為這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輕言放棄、自甘墮落,那么我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在接受生命的磨難時,沒有堅持住的失敗的人!有人常說:“沒有經歷生活帶來磨難的人,一定是個不成熟的人。”只有經過磨難的不斷洗禮,我們才能更堅強,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帶給我們的豐富內涵。因此,讓我們牢記自己的責任,牢記自己說承擔的使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想鐵人一樣,絕不輕言退縮,勇敢直視生命的磨難。讓我們變得更強,讓我們不再軟弱,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不再“心軟”。
鐵人我們永遠的榜樣,永遠的標桿,是我們面對磨難時的精神支柱,讓我們記住鐵人,不斷地學習他的精神,向鐵人致敬!成為可能人物
電影《鐵人》觀后感2
當新一代石油工人劉思成帶著兩個在沙漠里迷路的同伴,奮力爬出沙丘,終于得救時,他的靈魂也終于得到了解救。他終于明白了老一輩石油工人奮戰(zhàn)乃至拼命的涵義所在,他終于找到了自己苦苦追尋的一種“鐵人”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呢?
1960年3月,當江南已是草長鶯飛之時,北國還是冰天雪地。尋找石油的大會戰(zhàn)就在這寒冷中拉開了戰(zhàn)幕。王進喜帶著自己的石油兄弟們從玉門趕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zhàn),開始了為祖國尋找石油,為國家不再“貧血”的苦戰(zhàn)。
那是怎樣的一種現狀:到處冰天雪地,朔風呼嘯,滴水成冰。沒有公路,只有腳下荒原一片。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風的馬棚。設備缺乏,僅有的設備在火車上還卸不下來。機器落后,水平有限,加之饑餓。以我自己現在的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無法想象他們當時的工作環(huán)境惡劣到什么程度。
但那時候,石油工人的狀態(tài)卻是:胸懷祖國,精神昂揚,士氣高漲。不計較名譽地位,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在乎吃苦受累,忍耐寒冷和饑餓。他們的動力是什么呢?
石油,這是一個國家運轉的血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動力。一個石油貧乏的國家,就猶如一個貧血的人,始終是挺不起脊梁的。王進喜知道他的職責是什么,也知道他要面臨的困難有多大。但是,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國家的需求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喊出了至今我們都無法忘懷的口號: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王進喜帶領自己的.隊伍,開始了苦戰(zhàn)。缺少拖拉機、吊車,就用繩子、撬杠,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把重噸的鉆機一寸一寸地搬運到井場,再安裝;沒有水罐車,他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硬是端來了幾十噸水開了鉆。在發(fā)生井噴的危機關頭,急需的水泥因沒有攪拌機而無法攪拌。沒有猶豫,沒有遲疑,王進喜不顧自己的腿傷跳進了攪拌池,以自己的身體充當攪拌機來攪拌泥漿壓井噴。
那一刻,鐵人奮揮雙臂的姿態(tài)烙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心神激蕩,感到體內的熱血在澎湃,而眼睛卻濕潤了。這種感覺有多久沒有了?那一刻,我也終于找到了鐵人的精神。
“鐵人精神”是什么?工人們總結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為錢,不為名,一心為國家,一切為革命。執(zhí)著,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悔奉獻,鞠躬盡瘁,這樣的精神財富從父輩們開始就具有了,一直延續(xù)之今。王進喜是一個時代的標識,他可以看作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代工人的杰出代表。那時候的老一輩工人,是完全不計較回報的,他們就是希望新中國的明天能夠更好。為了新中國和下一代,他們甘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他們只懂得付出,而不會去索取,這就是那一代工人階級的崇高精神。大慶油田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的支撐,才能從冰天雪地里拔地而起。
“鐵人”精神,祖國需要,企業(yè)需要,個人更需要。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為有艱難的昨天。而我們的先輩戰(zhàn)勝了昨天的困難,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正是“鐵人”精神。“鐵人”精神滋潤著這片沃土,先輩們的厚德品行應該流注于我們后人的血脈之中。
盡管時代在不停地向前發(fā)展,人的價值觀也產生了很大的轉變,但“鐵人”精神在每個石油工人的心中筑起了豐碑。劉思成努力工作,一直追隨著“鐵人”精神。他用自己的行為洗刷了父親當年逃離大慶油田所留下的恥辱和終身遺憾,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個時代同樣需要“鐵人“精神。這種精神是今天的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險阻,創(chuàng)造我們企業(yè)的輝煌,成就我們夢想的永遠的動力。
回首昨天,鐵人亦遠去;展望明天,“鐵人“精神依然存在并將薪火相遞,代代傳承。而在今天,在我們的企業(yè)遇到困境,同樣需要“補血”的時候,我們所要思考的應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發(fā)揚“鐵人”精神。這應該是電影《鐵人》最終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