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3000字(通用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3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1
每每先生不厭其煩地,傾情地對我這個什么事情都不想的笨學(xué)生說起“江河若斷流,我輩何以對子孫?文化若失傳,我輩何以面祖先?”這句話,我的感受一直在變化。起初,我對這句話并不怎么在意,因為體會不到其中無盡的吶喊。直到接觸到《了凡四訓(xùn)》這本經(jīng)典,我才慢慢地觸摸到那絲絲的迫切,重重的吶喊。
經(jīng)典,何謂也?《說文解字》中講,經(jīng),織從絲也;典,五帝之書也。經(jīng)典,即織五帝之書也。五帝何許人?炎黃先賢也。炎黃先賢所作的書,都是在生活中所證的永恒不變的真理,沒有錯誤。因此,經(jīng)典,代代流傳,經(jīng)久不衰。這樣的書我們要不要讀?答案是非?隙ǖ。
從炎黃,到商周,到唐宋,到如今,五千多年的流轉(zhuǎn),經(jīng)典代代流傳,代代細化,代代更新,卻不離經(jīng)典的精髓。經(jīng)典,歷經(jīng)時間與空間的流轉(zhuǎn)與變換,愈發(fā)光彩奪目。這樣的書我們要不要讀?答案仍是非?隙ǖ!
眾多經(jīng)典當(dāng)中,先秦時期的經(jīng)典,由于自身的能力原因,不能明了其中的教誨,不敢去讀。因此,愚笨的自己,只好把時間往前推一點點。經(jīng)師長推薦,我有幸讀到了明代的《了凡四訓(xùn)》。
《了凡四訓(xùn)》,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的家訓(xùn)。袁黃,初名表,后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xué)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著名的善書作者!读朔菜挠(xùn)》一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這四個部分的組合,形成一個美麗的人。這個美麗的人,認識清楚了自己,知道是自己變得更美的方法,而且一直堅持不懈的在做,并越來越趨于完美。這個美麗的人,對他人是抱以無限的寬容,對自己則是抱以層層上升的嚴格。
“立命之學(xué)”,講的是了凡先生由被動認命變成積極改命,改命的前提,是要立命,立命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長善救惡的開始。云谷禪師說:“世間享千金之產(chǎn)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chǎn)者,定是百金人物;應(yīng)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比齻“定”字,沒有絲毫商量。因此,你是什么的人,弄清這個問題很重要。千金人物,百金人物,餓死者,為何有這么多的不同?源于內(nèi)心的善惡的程度不同,因而變化出如此之多的差別。那如何改變那些痛苦不堪的境遇呢?第二部分“改過之法”就一一道開長善救惡的方法。“改過之法”告誡,改過者,第一,要發(fā)恥心。恥心,是為人標準的最基礎(chǔ)的防線。若這道防線不存在,人就無異于動物了,也就不存在惡與善了,亦就不存在改過這件事了。所以,要不要改過,說嚴重點,便是人與獸之間的'選擇。第二、要發(fā)畏心。人若沒有畏心,就容易走歪門邪道。走偏了,就算有恥心,過相當(dāng)于沒改,甚至罪過加重。畏心,不是畏首畏足,什么都不敢干,而是以一顆至真至誠之心待物,待人,待己,從而得到萬物的力量,完美成全你想做的事,成就天下百姓的福祉。第三、須發(fā)勇心。小過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過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怠慢。發(fā)勇心,在堅定。我們往往都偏于舒服的一面,對于苦難,往往趨向逃避,此時,需要堅定,需要堅持,這就是勇心的力量!案倪^之法”的三“心”顯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xí)慣,習(xí)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是這般形成,過亦是。解鈴還虛系鈴人,思想便是起因。讀著“改過之法”,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錯是那么多,是那么不易察覺,需要謹慎又謹慎。改過,就像對他人說對不起,但是,不是一句對不起可以原諒所有的過失!兑捉(jīng)》有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善,比起一句對不起,就好上千倍萬倍,甚至福蔭后世。正如毛主席說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樣,講的是同樣地東西。最后了凡先生說人要培謙德。了凡先生通過幾個生動地故事闡述謙德是多么重要,深入淺出,受益匪淺。整篇文章看下來,有的是淚水,沒有笑聲。那淚水,是悔恨之淚,悔恨自己的種種過失;那淚水,是感激之淚,感激先生讓我迷途知返;那淚水,是敬畏之淚,不能簡單隨大流說傳統(tǒng)是怎么怎么落后,我們要敬畏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能歷經(jīng)時間的考核,充分說明它的科學(xué)性。先生的至精至髓之言,吾輩佩服地五體投地。
讀完《了凡四訓(xùn)》后,心里總感覺少了一些東西。后請教老師才知,經(jīng)典要做!不做就迷惑,不做就懷疑,不做就得不到成長。同時,經(jīng)典的學(xué)習(xí)也要考試,經(jīng)典的考試不在教室,也不在紙上,而是在心上,在事上,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經(jīng)典的考試,它只有一個標準,那個標準就是“平常人—善人—賢人—圣人”。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激勵,不斷地提醒,不斷地慢慢變好。因此,我慢慢地,把生活的軌跡稍作調(diào)整。
我是一個來自普通院校的學(xué)生,很多東西都不會。所以,我改變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開心地對自己笑,開心地對他人笑。每天對自己笑,大大削減了心中的不平與自卑,像學(xué)校的優(yōu)劣,生活條件的好壞,羨慕他人的才華,諸如此類,很多很多!读朔菜挠(xùn)》中講,相由心生,境隨心轉(zhuǎn)。因此,我努力讓自己每天積極,讓他人同自己一起積極。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提升自己,更好的改變自己。每天微笑面對自己,學(xué)習(xí)效率漸漸提高;每天微笑面對他人,不知不覺當(dāng)中我獲得了很多朋友。而且,我還感受到,自己以前討厭的人,人品都很好,只是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真的是“人不學(xué),不知義”啊。
第二件事,就是同父母道歉,并且定期給父母打電話道安。讀《了凡四訓(xùn)》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不起的人,是愛自己最深的人———爸爸媽媽。因為自己潛意識中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調(diào)皮搗蛋,怎么我行我素,爸爸媽媽都會原諒自己。因此,自己仗著父母的那份不要錢的原諒,做自己想做的,吃自己想吃的,玩自己想玩的,不會去想自己能做這些事情的前提是什么,也不會想父母是否同意自己這么干,更有甚者,同父母頂嘴,大打出手,F(xiàn)在想來,追悔莫及。幸好,父母還在身邊。在此,我想說一聲,爸爸媽媽,女兒對不起您們!女兒會努力向二十四孝中的主人公看齊,讓您們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正如您們讓我幸福一樣。定期給父母打電話道安,父母都很開心,并且鼓勵自己努力學(xué)習(xí)。這個過程讓自己心中更有陽光,腳下更有力量。
第三件事,便是以一種謙卑的心對待學(xué)習(xí),對待他人,對待事情。要謙卑,說起容易,做起卻不是那么容易。我們都喜歡比別人高的感覺,有時就算別人不稱贊,自己也會暗暗地給自己定一個標簽,像我比別人強,我最棒,我是第一等等。這種感覺可以理解為自信,但細細想想,這真的是自信嗎?有這些念頭起來的時候,對事對人的態(tài)度就不謙卑了。不謙卑,就會受傷,或早或遲。大學(xué)學(xué)習(xí),雖課程基本以認識課為主,但我們不能因為課程簡單而懈怠學(xué)習(xí)。每門專業(yè)課程深如海,因此,我們要懷著一顆謙卑的心,向老師問疑,向書海匍匐。所以,“滿招損,謙受益”“謙之一卦,六爻皆吉”都告訴我們要謙卑,這個真的很重要!
最后,便是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第一,我們要感恩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父母給了我們美麗的生命,老師增長我們的慧命。父母和老師,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磨難,持續(xù)地為我們美麗的生命之程不求回報地注入能量,增添動力,我們真的一輩子都報答不了他們的恩情啊!因此,當(dāng)下,我們要好好的愛我們自己,好好照顧好我們自己,好好監(jiān)督自己學(xué)習(xí),成長和提升。不然,我們拿什么去感恩?隨著時間的流轉(zhuǎn),我們都漸漸長大,我們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會很多。期間的壓力,困惑,挫折,無法估量。我們要堅強,要向上,而不是以一種自私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結(jié)束自我理解的痛苦。第二,我們要感恩國家和社會。感謝強大的祖國給予我們安寧的環(huán)境,感謝社會大眾提供的各種方便與鼓勵。強大的祖國,全力給予我們安寧的環(huán)境,優(yōu)秀的老師,先進的知識與技術(shù),各種鼓勵政策,只為我們年輕人能成長,能擔(dān)當(dāng)。放眼那些處在戰(zhàn)火不斷的國家和地區(qū),相比那些和我們同齡的人,我們是多么幸運,多么幸福。因此,我們有理由不抓緊時間努力學(xué)習(xí)嗎?沒有!所以,我們要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刻苦向上,才不愧對國家的恩情。社會大眾不辭辛苦地為我們提供各種生活物品與學(xué)習(xí)物品,并且還捐助我們的學(xué)業(yè),只希望我們后輩早日成才。這份恩情不能忘。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要心懷感恩地學(xué)習(xí),生活。這樣,我們才能化挑戰(zhàn)為機遇,化虛度為價值。
《了凡四訓(xùn)》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就不一一細說了。老師的吶喊,現(xiàn)在自己漸漸明白———不能不讀書,尤其是經(jīng)典!愿此篇鄙陋之作能讓我們一起改變,成長與提升。感恩!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2
初看《了凡四訓(xùn)》不知其中的趣味和含義,但是隨著深入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了凡四訓(xùn)》其中蘊含著修身、齊家、養(yǎng)性等很多值得我去學(xué)習(xí)和借鑒的地方。人生的迷茫在此刻瞬間覺得明朗了很多,解開了我心中很多年的迷惑。
《了凡四訓(xùn)》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訓(xùn)子孫后代而寫的一部家訓(xùn),原名《戒子文》,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書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書中描繪的是了凡先生一生的親身所聞和自己終極一生得到的各種做人、處事的經(jīng)驗,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闡述人生的真諦。
作為影視作品的《了凡四訓(xùn)》更加直觀而生動的描繪出其中蘊含的道理。了凡先生講述的是自己人生最為寶貴的人生經(jīng)歷,了凡先生通過自己的人生回憶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人生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手中,不要去相信所謂的運數(shù)、未來、命運。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出來的,任何想通過捷徑獲得巨大成功都是幾乎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才會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
佛家曾經(jīng)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睂τ谶@個觀點其實我并不有太多的茍同,但是看了《了凡四訓(xùn)》以后,我心里清楚認識到了這一句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頭上都有一把天犁,我們看不見更摸不著,但是我們必須時刻警惕這把我們看不見的天犁,因為它是我們?nèi)松囊环N警示,它在時刻告訴我們?nèi)プ裱闹械哪且环菡x。
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云谷禪師的時候,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命運已經(jīng)被別人安排好了,自己已經(jīng)沒有任何能力去改變這一切。在經(jīng)過云谷禪師的教導(dǎo)后了凡先生頓時恍然大悟,從那以后了凡先生奮發(fā)圖強。如果了凡先生沒有自己后天的
努力,那么他的人生真的還會像現(xiàn)在這一般嗎?我想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評判的標尺。
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過,但是我們可能有時候犯的是小錯,我們不以為然,也有可能我們犯的是無法原諒的過錯。無論我們曾經(jīng)有哪一種錯,我們的錯就是錯,我們沒有理由去狡辯,更沒有理由去推脫我們應(yīng)該為自己犯的錯誤去承擔(dān)的責(zé)任。錯并不可怕,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并且找到正確的道路去改正自己的錯,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愈來愈遠。錯不是我們最應(yīng)該去擔(dān)心的事情,我們擔(dān)心的事情應(yīng)該是我們錯了以后如何去改正?如何去彌補?如何不讓我們的錯誤再一次發(fā)生?改過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我認為最好的改錯之法是心。我們必須問自己的內(nèi)心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錯?是否會從自己的內(nèi)心深刻的去改正?這也許才是我們改過的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的錯依然是錯,依然是不可原諒的錯,不論它是大是小。
人生有時候需要我們懂得很多,行善積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去做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這些。了凡先生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有行善積德我們才會得到福報。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做善事,積善因,“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這就告訴我們無論犯下什么樣的過錯,只要我們真心改過,我們就能得到他人的原諒。多做善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人生的一個肯定。我們有時候可能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舉動就有可能會幫助一個人走出人生的困境和迷茫,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做善事。
謙卑的態(tài)度是我們?nèi)松晒Φ囊粋巨大的基石,無論我們什么時候我們都必須記得我們思想中最為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謙卑。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我
們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沒有能力去涉足那么多的事情,我們能過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古以來,謙遜的態(tài)度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向往的?鬃幼鳛槲覀儑业膫ゴ笏枷爰遥苍(jīng)很恭敬的向老子請教!叭诵斜赜形?guī)煛蔽覀儽仨殢纳磉吤恳粋人的身上去發(fā)現(xiàn)屬于每一個人的美,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那些離我們很近的人,他們身上的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發(fā)掘和去體諒。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我們沒有辦法去考慮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度過我們?nèi)松械拿恳环昼。做好我們?yīng)該做的每一件事情,這就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人不應(yīng)該只為我們自己活著,我們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別人更好的活著,自私自利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所憎惡的!昂<{百川,有容乃大”這是怎樣的胸懷?只有做到這樣的胸懷,我們才會感覺到我們的人生是需要我們好好去經(jīng)營的。
了凡先生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作為人應(yīng)該去做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世界對我們是不公平的,沒有給我們足夠的金錢、名譽、功名。熟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付出努力應(yīng)該得到的,天上沒有掉元寶的事情,我們做的更多的就是努力。愛因斯坦曾經(jīng)有一條至理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聰慧!本瓦B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xué)家都這么認為,那么我們就更沒有理由去怨天尤人了,只有努力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在現(xiàn)在這個物質(zhì)充裕的社會,各種誘惑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我們可能不經(jīng)意間機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保持我們內(nèi)心的寧靜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做到的。作為21世紀的人們,我們做的更多的不是去追求那些所謂的物質(zhì)生活,我們更多的是保持我們心靈的寧靜。道德觀日益缺失,這不是我們某些人的過錯,更多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病態(tài)所現(xiàn)!读朔菜挠(xùn)》上告訴我們?nèi)绾卧撊Υ裉?/p>
出現(xiàn)的情況。
社會教會我們太多我們不應(yīng)該接觸到的東西,我們有時候不能免俗,因為我們都只是凡夫俗子而已。道德的底線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當(dāng)我們迷茫的時候,我們可以靜下自己的心,靜靜的聆聽一下我們心的聲音,仔細想想自己的心告訴我們些什么。不要違背我們心里真實的想法,一旦我們違背我么心里那殘存的道德底線,那么我們的人生可能就會陷入到不可自拔的境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樣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人?在今天這個社會,什么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想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不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為了別人更好的活著,我們做的事情有時候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是為了我們的朋友,家人,同學(xué)。我們沒有必要每一件事情都要去問一句為什么。
當(dāng)我們迷茫的時候,我們就會像是一葉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的扁舟,沒有目的,沒有想法,只是隨著海水的怒吼麻木的漂泊。了凡先生告訴我們怎么去做,我們這個時候應(yīng)該重新拾起我們早已經(jīng)丟失許久的理想,認真的思考我們到底想去要什么?不要再去隨波逐流,我們要為我們那早已經(jīng)麻木不堪的人生尋找一個燈塔,讓它指引著我們努力前行。不要害怕那些所謂的狂風(fēng)巨浪,我們要堅定我們心中的信念,勇往之前,不拋棄,不放棄,永遠的做好應(yīng)對人生的挫敗。 “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庇辛诉@樣一種宏偉的理想,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在失去骨感,豐滿的感覺將會慢慢的回到我們的身邊。有時候我們回頭看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腳印,我們會不禁啞然而笑。
人生其實很簡單,要的是我們要有偉大的理想,不懈的努力,寬宏的胸襟,堅韌的毅力··如此下去,我們的人生會有一個新的篇章!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3
讀罷《了凡四訓(xùn)》,我認為這本書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人的命運是否可以通過主觀的努力而改變,第二個則是如果可以改變的話則應(yīng)該采用怎樣的方式去改變他。
第一個問題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我初二的時候讀的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名叫做《命運之路》,牧羊人翁大位為了追求詩人的夢想與心儀的姑娘而來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有三條道路可以供他選擇,他可以乖乖的回家,也可以去一個成就了無數(shù)詩人也毀滅了無數(shù)詩人的城市,還可以選擇左邊一條泥濘而未知的道路。他選擇了三條不同的道路,然而每次的道路走下去結(jié)果都是相同的命運:同一把刻著一個伯爵名字的槍殺死了他。小時候只知道這是歐亨利慣常的調(diào)侃與幽默,可是讀了了凡先生的書,回想起這個略帶無厘頭的故事,我卻多體悟出一番況味。
了凡先生的生活何嘗不與翁大位的命運相似呢,他們的命運似乎早早的就被什么算定,以至于一切的選擇與改變好像都成為了徒勞的掙扎,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成為了傀儡,失去了自由,難免就會甘于沉淪。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學(xué)中就直指了一個問題,那便是人的命運真的是被注定的嗎,人的命運可能通過人的行為去改變嗎?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命運也就是被決定了的,而一個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命運,而且那種行為的意愿來自自己而非其他,那么他的命運便決定于自己而非其他了。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忽間會發(fā)現(xiàn)佛教它也是貫穿了凡先生思想的宗教與其他很多宗教或者哲學(xué)觀點相比較,有一些不同之處,那便是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的界限貌似變得模糊不清,更接近一種相容論的主張了。
在其他人的哲學(xué)觀點中,比如斯賓諾莎,他雖然不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人們認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實際上卻是被無數(shù)的條件一環(huán)一環(huán)所決定了的,但是實際上,他的唯理論在擺脫外在權(quán)威的意義上仍然是自由意志,人的意志、人的理性決定了道德,也決定了人的行為,外在的決定力量被大大的弱化。
康德則把自然的規(guī)律與自由的規(guī)律加以區(qū)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人的行為雖然受到了自然規(guī)律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他有能力為自己建立一個自由的規(guī)律并且依照自由的規(guī)律去行動。
至于一些基督教的觀點,他們則認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么上帝當(dāng)然可以全權(quán)的支配人的命運。人的活動,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是被控制的,雖然這樣的觀點并不受到所有神學(xué)家的認同。
佛教則另辟蹊徑,他沒有執(zhí)著與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爭辯上,普遍的因果論讓我們看到了決定論的影子,但是作惡與行善則完全是出于人自己的選擇,人做善事與種惡因斷然不會是被決定了的,這當(dāng)然是一種自由的意志,而且這種自由意志所觸發(fā)出的行為將作為一種"因"起到改變命運的作用,我們看到,佛教實際上是提倡通過自由的意志來影響自身的命運,而反對那種完全的決定論。
因此,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看到,多做善事,種善因,可以改變命運,而且,"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一念猛厲,可以滌百年之惡",了凡先生勸世行善,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可以說是佛教智慧的體現(xiàn)。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則是了凡先生開出的改變命運的三劑良藥。
改過之法首先要端正改過的態(tài)度,所謂發(fā)恥心、發(fā)畏心、發(fā)勇心,然后要明白改過的方法,便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恥心、畏心、勇心給我的觸動很大。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恥心,才能夠主動的.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然而曾幾何時我已經(jīng)將反省漸漸淡忘,以至于自己做了很多錯事,要別人的提醒才能夠自知,別人指出的錯誤畢竟有限,那些我茫然不自知的錯誤又何止千萬,對錯誤不自知,以為自己做的問心無愧,實際上卻是一點一點的墮落,這些錯誤,可能就是我煩惱的根源,可能就是我為人處世上的缺陷,任由這些錯誤存在,最后只會貽害自己。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別人的處理方法或者一些行為我看不慣,然而我卻沒有認真想過,我的做法難道真的是合適的嗎,別人那么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是不是更合乎人情,沒有思考這些,卻武斷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想想這些,感覺自己有時候真的很鄙陋。
發(fā)畏心則是告訴我要有一顆虔敬之心,敬畏之心,也就是小時候父母經(jīng)常教導(dǎo)我的慎獨。的確,很多時候雖然并沒有人去監(jiān)督我,但是這不代表我可以為所欲為,了凡先生說,我們雖然"過在隱微",但是"天地實鑒",被人看破就會一文不值,我覺得倘若排除了鬼神的監(jiān)督,排除了別人發(fā)現(xiàn)的可能,這種畏心依然是必要的,因為如果在暗中做了那些錯事、惡事,即使不被發(fā)現(xiàn)、不會損及自己的陰德,但是必然會導(dǎo)致人的放縱與墮落,而這種放縱與墮落實際上更為可怕,很有可能有一日人會公然做那些他們習(xí)以為常的錯事,或者他的道德品質(zhì)會明顯下降,這樣,即使人們不知道你背后真的做了什么,從人的改變中我們一樣可以窺覷人的素養(yǎng)與品德的高下了。
發(fā)勇心則是教導(dǎo)我要當(dāng)機立斷,改變以前的種種不端,從現(xiàn)在開始,反省自己,用道德約束自己,不給錯誤以任何可乘之機,勇猛精進,過則無憚改。
至于改過的方法,我覺得我能夠從事理上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可是卻很難從心中抹去做錯事、做惡事的想法,明白了錯誤的根源,就會在做事之前用這些標準來評判這件事是否應(yīng)該去做,但是只有從心上改正,不起心動念,才能夠避免種下惡因。的確,當(dāng)人的想法專心于善時,就不會有惡的念頭涌入,正如我們專心于學(xué)習(xí),就不會有怠惰享樂的想法一樣,從心上去改過,應(yīng)該是我勇猛精進的方向。
第三篇積善之方,則用十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積善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強調(diào)的兩點就是積善要出于至誠之心出于利他之心,否則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滿皆源于存心的不同。"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我覺得這十點綱要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愛敬存心",心中不存愛敬,其他的行為則非出于真誠,自然將是一文不值的。"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我們都應(yīng)該心存愛敬,了凡先生說"愛敬眾人,即是愛敬圣賢,能通眾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的確,圣人、先賢可能已經(jīng)不在世上,不可能通過圣人先賢本身去愛敬當(dāng)今世人,但是我們應(yīng)該代圣人立言,踐行圣人之志,來幫助、愛敬萬物,通過自己的行動把圣人的愛傳播給世人,這樣既是我們愛敬了世人,同樣也是圣人愛敬了世人,這樣才是"為圣人而安之矣"的真諦。
第四篇謙德之效的內(nèi)涵則顯得更為明了了,"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太滿,我們的欲望太滿,我們的態(tài)度太滿,我們的心太滿,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結(jié)果。資本的本性便是去創(chuàng)造新的資本,便是去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所以說建立在資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種滿的文化,而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但是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學(xué)問上要虛懷若谷,認識到自己的鄙;處世上要禮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精神上也要保持一種永不滿足的精進之心,不斷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謙,是虧,但也是得,關(guān)鍵看自己的態(tài)度與努力。
了凡先生用一本《了凡四訓(xùn)》告訴世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多積善行,多培養(yǎng)善德。真的很感謝老師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了凡先生的每句話都是在鞭策我,提醒我要時刻的反思自己,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在無時思有時,發(fā)恥心、畏心、勇心,多行善事,多積德行,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凡先生的每句話,放在今天來看,也無不是對于浮躁的現(xiàn)代人的諷刺與警戒,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到了凡先生的諄諄教誨,戒驕戒躁,多行善事,砥礪德行,讓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友愛,更和諧。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4
研讀過《了凡四訓(xùn)》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xùn),以此來訓(xùn)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據(jù)史料記載,袁了凡先生與佛教淵源甚深,且與當(dāng)時著名高僧云谷禪師交情頗深。他在沒有遇到云谷禪師前,只明白認命,任憑命運的安排,十分消極被動。之后,在與云谷禪師的交往中,他逐漸意識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道理,并根據(jù)“立命之學(xué)”自強不息,改造命運,并教導(dǎo)后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積善積德,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了凡四訓(xùn)》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內(nèi)涵豐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體現(xiàn)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與渾厚。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jīng),但很多高僧大德卻把它當(dāng)作佛經(jīng)一樣尊重。如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對這本書極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這本書達百萬冊以上。細細品讀《了凡四訓(xùn)》,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chuàng)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边@是《了凡四訓(xùn)》中關(guān)于“立命之學(xué)”的直接詮釋。何謂“立命”?即是指創(chuàng)造命運、改變命運,不為其所束縛、禁錮。我們的命運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命運是能夠創(chuàng)造和改變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dāng)官的話能夠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之后,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先你還是個凡夫。”隨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dǎo),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此刻呢,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夠成為政府高官,貧困戶能成為百萬富翁……這正如《了凡四訓(xùn)》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fā)心去改,善莫大焉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再偉大的人,再有聲譽的人,也難免會犯錯誤。有些人,因為一點小錯誤,斷送了性命;有的人,因為犯下錯誤,成為千古罪人。當(dāng)然,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致命的,絕大多的'過錯是能夠避免或是改過的。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訓(xùn)》中提到“改過之法”,即:第一,要發(fā)恥心;第二,要發(fā)畏心;第三,須發(fā)勇心。“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奔词钦f,如果能發(fā)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xué)者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dāng)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dāng)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zhèn)饕。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了凡四訓(xùn)》與佛經(jīng)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yīng)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fā)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此刻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fā)心發(fā)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xùn)誡一向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xùn)》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绊毷刮掖嫘闹菩校敛坏米镉谔斓毓砩,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這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如果說積善是自我的修行,專注于自身的話,那么,謙虛則是在人際關(guān)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態(tài)度。試想,一個不明白謙虛的人,是多么魯莽和無知!“無知者無畏”,不知謙虛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兑捉(jīng)》謙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jīng)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由此來看,不論是天、地、鬼、神,還是人,都就應(yīng)注重謙虛的效用,不能熟視無睹,一味自滿。因為謙虛,我們能放開心胸,接納他人,贏得更多的機遇;因為謙虛,我們能反躬內(nèi)省,及時發(fā)現(xiàn)弊病,極力改過,贏得新的生命;因為謙虛,我們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氛圍,獲得更多的青睞和賞識,助力于成功……
縱覽《了凡四訓(xùn)》一書,才發(fā)覺它不僅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yīng)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復(fù)品讀《了凡四訓(xùn)》一書之后,定能走出生活與情感中的種種陰霾,并能發(fā)無上慈悲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當(dāng)一個通情達理的智者。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5
《了凡四訓(xùn)》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jié)合了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畢生學(xué)問與修養(yǎng),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xùn)。了凡先生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袁了凡先生精通星象、法律、水利、理數(shù)、兵備、政治、堪輿(風(fēng)水)等等。他在早期驗證了命數(shù)的準確性,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shù)的由來,知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驗證了人們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準確性。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凡先生在未遇到云谷禪師之前,光是知命、安命、聽?wèi){命運安排,那是消極無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運的"立命之學(xué)"則是積極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教導(dǎo)子孫后人以正確的做人處世之道,照此實踐,也即是自利利他,有利于社會國家之道。這本書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zhuǎn)移社會風(fēng)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總共分為四篇:
第一篇講的是命運的創(chuàng)立。"命由天做,福自己求",就是說要自己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自己。命運的創(chuàng)立,是討論立命的學(xué)問,講解立命的道理。要做到反躬自省。
第二篇講的是錯誤的改正。我們要想得福而遠禍,先不說行善,先要決心改過自己的錯誤。了凡先生告訴我們改過第一要有:"知恥心"當(dāng)一個人有了知恥心,改過就不難了;第二要發(fā)"畏懼心",過錯無論久近,只是以改為貴,但要"不貳過";第三要發(fā)"勇猛心"就是說要像周易卦上所說的"風(fēng)雷益"那樣,雷厲風(fēng)行,直捷痛快地去做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過錯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陽光一樣,還怕不融化嗎?但要改過,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
第三篇講的是善業(yè)的積累!兑捉(jīng)》上開篇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必定有福),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必定有禍)。"孔子的爺爺因為知道孔子的`父親祖上世代都是"積善之家"便預(yù)料這家人的后代,必定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現(xiàn),于是把女兒嫁與了孔子的父親,讀后感《《了凡四訓(xùn)》改造命運的方法讀后感》。后來事實證明,他的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后,生下了圣賢——孔子。
書中生動詳細地列舉了十個小故事,告訴后人怎樣行善積德,發(fā)慈悲心,廣積陰德。善一定要積很多,才能發(fā)生大作用。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zhuǎn)命運。然而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愛的胸懷,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
第四篇講的是謙和的效益!兑捉(jīng)》里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會遭受到損害,謙虛則能夠得益。謙跟驕是禍福的關(guān)鍵,不可不小心謹慎!我們?nèi)嗽谏鐣希荒懿缓退藖硗,所以必須要知道做人的方法,而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學(xué)問也會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會進步。如此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為謙德。
看了此書后使我感受到我們不能只享受眼前的福報,關(guān)鍵是要為子孫后代積公德,讓優(yōu)良家風(fēng)世代相傳。雖然每個人都有命數(shù),但是只要能身體力行,斷惡修善,那么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個人的學(xué)業(yè)、事業(yè)、家庭也均能圓滿,同時還能凈化社會人心。
在中國千年未有之變局,社會劇烈轉(zhuǎn)型之際,現(xiàn)代人都顯得很浮躁,只想到今世享受到一切福報,而沒有考慮到為自己子孫后代積福德!讓優(yōu)良家風(fēng)代代相傳!有些人覺得遵守道德(自然規(guī)律),并不能得到什么真正的好處。相反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人并沒有吃虧、甚至于得到了很多實在的利益。實際上這是一個長期、短期利益、身體和心理統(tǒng)一的問題。人應(yīng)當(dāng)知道,一個人的平安,身體的健康,美滿的生活,事業(yè)的成功…。這許多好事,都可以說是一種福。當(dāng)他遵守道德的時候,心境坦蕩,在做善事的時候,因為幫助別人得到了很多快樂。許多身體上災(zāi)禍沒有降臨,這些是很大的福分其實福和禍包含的范圍很廣。中國古人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告訴我們怎樣成為一個高尚的生命。
這本書里面列舉的很多故事告訴我們,要積功累行!一定要學(xué)會寬恕人、原諒人、要有容人之量!不要打壓諷刺捉弄別人,來抬高自己!不要常妄言妄語!人,一定要謙和友愛,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精神(不熬夜損壞身體)!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當(dāng)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做的事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這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用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用真誠的心去改過,一定會像了凡先生一樣,一點點改掉身上的過錯,成為一個真正具有仁義道德之人。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6
了凡四訓(xùn)至此已通讀一遍,文雖讀完,卻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剛開始。人們常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又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數(shù)千年以來,人人皆知有命運的存在,也都感慨命運的不可捉摸,反復(fù)無常,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了凡四訓(xùn)里面則把此謎底揭開了: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人因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數(shù),才有天命,才會為陰陽所縛,不得轉(zhuǎn)動分毫。如果人無心,也便無數(shù)可講,又怎能為陰陽所縛?
看相算命,數(shù)千年來不絕,之所以能算準,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數(shù),所以用數(shù)學(xué)可以推算出來。但得無心,即是無數(shù),數(shù)學(xué)又如何能算定?數(shù)是如何來的呢?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報也好,惡報也好,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意識決定。人的七尺之軀,其實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惡事?有的人得善報,有的人得惡報?是身軀的關(guān)系嗎?不是的。關(guān)鍵在于心。身軀是受心的支配,要它東就東,要它西就西,很聽話的。有時做好事,有時也做壞事,全在于一念之間。肉身只不過是一個附庸而已,沒有絲毫自主權(quán)。由此可知,這三尺臭皮囊,實在沒有必要太珍惜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xùn)。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沒有仔細想想,我們應(yīng)該擁有這些東西嗎?我們有福嗎?我們積功累行了嗎?我們有容人之量嗎?我們是不是喜歡捉弄
別人,來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語呢?很慚愧,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經(jīng)常打壓諷刺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言妄語數(shù)也數(shù)不清。既然如此,我們還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祿呢?從前我總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公,自己懷才不遇,文章讀到此,捫心自問,不由得羞愧萬分。至于讀到無子的種種因由,自己更是無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種種,自己哪一樣沒有呢?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了凡無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雖走得不太順利,可是相比之下,還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氣叢生,真是罪業(yè)深重了。
易經(jīng)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jīng)的第一要旨,否則,兇何可避,吉何可趨?上Ш芏嘌幸字耍]有重視這點。千方百計騙取他人錢財,易德敗壞者時有聽聞,真是愧對易經(jīng),愧對老祖宗。此種人,不惟難逃數(shù)之所拘,而且會自減福報。 讀這篇文章,對我震撼很大。從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過分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刻地反省過自己。從今之后,立志必須改過,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即命當(dāng)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dāng)順利,當(dāng)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xué)問頗優(yōu),常作淺陋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nèi)思閑己之邪。日日如上述準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增進不少。世間聰明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念頭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就的卻非常少,為什么?因為茍且偷安。自己起這些改過的念頭也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大動作,當(dāng)然也沒有大福報,就是因了“茍且”二字啊。
讀完此文,自己便長存了知恥心與畏懼心,勇猛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相信在同盟諸位老師的教誨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進,同時也更明白了同盟設(shè)立易德學(xué)習(xí)的良苦用心。在此,感謝同盟,感謝眾師。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7
《了凡四訓(xùn)》揭示了改造命運的秘訣。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寫給兒子的家訓(xùn),以此來教戒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并且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全書共四個章節(jié),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xué)說,數(shù)百年來影響無數(shù)人的勵志寶典,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
日本經(jīng)營之圣、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yè)家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xùn)》并將其作為人生指導(dǎo)。
他后來在其著作中說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xùn)》,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
曾國藩讀《了凡四訓(xùn)》后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睂⑵淞袨樽又侗刈x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袁了凡原名袁黃,易學(xué)大師孔先生算他只能活53歲,膝下無子,后來經(jīng)過云谷禪師指點幡然醒悟,改名“了凡”,意思是從凡夫之中得到了脫,得大自在。從此他斷惡修善改變自己的命運,活到七十多歲。
《了凡四訓(xùn)》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應(yīng)篇”的精華所得。全文分四個部分,分別是:“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袁了凡認為可以通過四個方面改變自己的命運,求得福報。
第一訓(xùn):立命之學(xué)
所謂‘立命’,就是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被命運來束縛。
袁了凡早年遇到過一個算命先生,這個先生給他算了一卦,說他將來在縣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學(xué)能考到第9名。結(jié)果第二年的考試中,果然如這位先生所料,考試的名次分毫不差。后來,這位先生又接連給他卜了幾卦,每次都算對了。
于是了凡請教此生的命運,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無子,半生無福。
因為算命先生的話屢屢應(yīng)驗,所以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聽天由命,不思進取。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云谷禪師點化后,了凡決定自己改變命運,最后在69歲時,給兒孫留下這段話: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袁了凡先生將自己所經(jīng)歷,所見到改造命運種種的考驗,告訴他的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住,并且應(yīng)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也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此,則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所謂“斷惡修善”,“災(zāi)消福來”,這是改造命運的原理。
第二訓(xùn):改過之法
要改命運,先改自身:清除內(nèi)心的一些妄念,改正過去的不足。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錯在哪里,這樣才能保證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fā)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xué)說是“致良知”之學(xué),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fā)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后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xiàn)出來,要勇于改正錯誤。
第三訓(xùn):積善之方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書中主張行善積德。它可貴之處,是教會我們辨別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偽善。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乃知人為善,不論現(xiàn)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
為大眾謀利的是真善;謀取私利的是偽善;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真善;跟風(fēng)、為賺名聲的是偽善。一時好心卻造成長久惡劣影響的,也是偽善。
第四訓(xùn):謙德之效
最后,要做到為人謙和。唯有“謙”,方能保住所積累的善果。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了凡對朋友說,如果上天真要賜福給一個人,那么首先就會賜予他智慧。
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萬物的廣度,有著謙卑處下的胸懷,狂妄自大的是浮夸的,也是無知的。
一個人只有懂得謙遜的道理,才能踏踏實實的積累些東西,才能獲得上天的青睞,獲得福報。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做到“立命、改過、積善、謙德”這四點,那么福氣、運氣,自然會降臨。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8
四個方面來講人的一生如何能過得好些,不至總囿于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四個方面是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認真讀后認為了凡有了很系統(tǒng)的生活方法,雖舉了一些虛妄的例子,但道理是實質(zhì)有效的,很值得借鑒。
一,立命之學(xué),人生之根本。
這里的立命可以分兩部分看,一是立目標,二是立標準。而標準就是現(xiàn)今的價值觀,什么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的,就是你要確立一套標準來衡量及運用到處理你與周圍的人、事、社會及至世界與宇宙的關(guān)系。就如錢幣幾乎可以衡量一切并處理一切,沒有它就只能以物易物,會造成整個關(guān)系網(wǎng)的不方便,并復(fù)雜化困難化交易進程。所以沒有也可以,但有了之后就絕不想再失去。
了凡曾被算命先生算定命運,近半生框于其中。后經(jīng)指點了悟,命由天,福由己,自此脫框。
《易經(jīng)》所講,都是為君子的生命成長所謀劃,并具體教導(dǎo)如何趨吉避兇。如果天命是不變的,怎么能趨吉避兇呢?
孟子說過,那些仁啊義啊禮啊智啊,是人本性中本來就具有的,只要想要,就可以得到。所以,仁義道德,是我們想求就可以求得的。但是,功名富貴怎么可能我們想求就能求得呢?
人的`命運好壞,離不開人的心。假如從心這個層面上去尋找,那就沒有不感應(yīng)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義我們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貴其實也是我們想求就能求得。我們既可以向內(nèi)求得道德仁義,同時也可以向外求得功名富貴,內(nèi)外都有所得,這才是正確的追求。
二,改過之法,走上叉路的抉擇。
人生一世錯漏不可避免,但如何面對卻是人生考驗,不得法誤終身。一般而言,最好的方法是從心靈上徹底根治,一旦心念上清凈了,你的每一個當(dāng)下也就清凈了。不好的念頭,在還沒有冒出來的片刻,你就能覺知到,而一旦覺知到,就不會再冒出來了。如果做不到從心靈深處徹底解決,也要想清楚道理之后再去改正錯誤。如果連想清楚道理都做不到,就應(yīng)該針對具體的事情加以改正。既著眼于根治心靈,又兼顧具體事務(wù)的話,也不算失策。但若眼里只有具體的事務(wù)而忽略了心神的修煉,那就很愚昧了。
事實上,那些罪業(yè)深重的人,在平時生活里也有反映:有的會心神閉塞、頭昏健忘,有的會無緣無故就心煩意亂,有的見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會消沉沮喪,有的聽到正確的言論就會悶悶不樂,有的幫助了別人卻招來怨恨,有的甚至?xí)诔隹裱、失去理智。這些都是錯亂應(yīng)對失矩累積之怪相。一旦出現(xiàn)這類狀況,就必須奮發(fā)圖強,痛改前非,千萬不要耽誤了自己。
凡是說禍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乃是圣賢之論;凡是說禍福都是天注定的,都是世俗之論。
幽閉了一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燈光照進來,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
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三,積善之方,人間正道是滄桑。
善從正,正念積,則善養(yǎng)浩然之氣,身心俱上佳。
要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得還不夠純粹:要么想做善事而行動卻不夠勇敢,要么幫助了別人但心中其實有遲疑,要么雖然勉力做了好事卻言語失當(dāng),要么醒的時候能夠自律,而醉的時候就放縱自己。自己認真反省,覺得所做好事與所犯之過相比較,過要大于功,實在是虛度了很多光陰。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四,謙德之效,君子以厚德載物。
滿招損,謙受益,上善若水。吉兇的預(yù)兆,一般是先萌動于內(nèi)心,而后在言語行動里體現(xiàn)出來。一個人如果心地淳厚,就常常會有福氣;一個人如果待人刻薄,那就常常會有禍害。大都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做得不夠好,或是因為自己的德行、能力不夠,感應(yīng)還沒有到來。我們需要的是自我反省,即使別人毀謗我們,也把它當(dāng)作是自我的磨煉和考驗,欣然接受,有什么好憤怒的呢?
如不愿意做過于繁瑣的事情,不能包容別人,心胸狹窄,經(jīng)常恃才傲物,說話輕率,隨意議論,這些都是福德淺薄的表現(xiàn)。
總體說來人要先有目標及價值觀,然后持之以恒的前行中不斷修正,逐漸積累正念正覺并謙恭有德,自然有志者事竟成。但今之所謂有志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故無恒不謂志。
作者“了凡”,意思是證悟了關(guān)于創(chuàng)造自己命運的深刻道理,不想像凡夫那樣被命運束縛,覺今是而昨非。了凡名字本身就是從宿命開始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一次領(lǐng)悟,先了解平凡再了結(jié)平凡。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9
《了凡四訓(xùn)》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與畢生學(xué)問和修養(yǎng),為教戒子孫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而做的家訓(xùn)。
可以說《弟子規(guī)》是一本告誡我們生于當(dāng)世,如何做人? 而《了凡四訓(xùn)》是告訴我們?yōu)楹我绱颂幨?
了凡先生,原名黃,字坤儀,江南吳江人。
童年喪父,聽從母親意愿,放棄考試做官,改學(xué)醫(yī)術(shù)。一來一技在手可以養(yǎng)活自己,二來可以濟世救人,三來了卻父親心愿。
偶在慈云寺遇見孔老人,孔老人的命學(xué)理數(shù),無論巨細非常靈驗準確。
某年會考上第幾名,某年補上廩生缺,某年當(dāng)貢,而后某年入選四川知縣,在任三年半離職歸鄉(xiāng),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一生無子。這就是孔老人算出的袁先生的命理命數(shù)。
一次一次的'應(yīng)驗,讓袁先生相信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從此對人生心灰意冷,淡然無求。
真是“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西霞山又遇云谷禪師。
見了凡三日靜坐,不起雜念,不胡思亂想。聽卻說:“被孔老人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shù),妄想沒用!”
云谷說:“只有凡夫俗子會被陰陽氣運所控制,才有定數(shù)。極善之人命運約束不了他,極惡之人命運也約束不了他”。
云谷說:“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云谷禪師因果解心疑, 有因必有果,要讓果改,必要改因。這是知命改命之真理。
了凡猛然頓悟,即刻領(lǐng)教,將往日之過失,在佛前盡情表達懺悔,先求登科,誓作三千善事,以報天地祖宗養(yǎng)育之恩德。
云谷還指點,每日所行善事,記在功過薄上,如有過失,須將功過相抵。
至此以后,袁先生終日小心行事。即使處于暗室,也以不獲罪于天而時加警惕。
結(jié)果,孔老人的預(yù)言開始一件一件的失靈了。
繼續(xù)修養(yǎng),靜心檢討,比如行善而不徹底,救人而心存疑慮,或身行善而口不擇言,或平時操持守節(jié),而酒后放蕩不羈,將功抵過,形同虛設(shè)!
因此歷時十年,才行三千善事,才回鄉(xiāng)到佛堂還愿。
再發(fā)求子之愿,許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贖此生之過,僅過一年,就生一子。
自己每行一善,就筆記于書,內(nèi)人每行一善,就在日歷上畫一圓圈。施舍物品救濟窮人,助人急難,放生…
兩年時間,三千善事圓滿完成,即刻佛堂還愿,并再求中進士之愿,并許下一萬件善事之愿。
至此深知:“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說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圣賢豪杰!
改過之法有三。
第一,知恥近勇。
人若想得福而避禍,可以先不論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過,自然就能向善。
第二,敬畏心。
天地鬼神是騙不了的。即使生活在暗室,也無法掩飾善惡心思所產(chǎn)生的意念!耙饽睢本头路鹨坏馈半姴ā保砩袂∷茻o形的導(dǎo)體,也就是鬼神無處不在,人必須有敬畏心。
第三,勇氣和決心。
當(dāng)機立斷,碰到小過像竹刺傷肉一般,迅速拔除。犯上大過,如毒蛇咬指一般,速予斷指,不猶豫,不等待。
改過可以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
過從心生,也當(dāng)從心修,如斬毒樹先斬其根,則必枝葉盡落。
治心在于,妄念一動即覺察,并加以克制,則過不生。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福及子孫。
積善有真善,假善,利人之善才為真善,利己之善則是假善。
積善有端正之善,歪曲之善;一心只為濟世,不媚俗世上,純?yōu)閻廴酥,則為端正之善。
積善有陰善,陽善;為善而為人知時陽善,行善而不為人知就是陰德。陰德天必賜以厚福。
積善有是善、非善論影響。若現(xiàn)行是善,而其結(jié)果足以害人,則是善而是非善。若現(xiàn)行雖然不善,而其結(jié)果有益大眾,則非善而是善。
積善有偏善,正善看結(jié)果 ;若行善而使事成惡,則是偏。若行惡心而使事成善,則是正。
積善有半善,滿善憑一心;修煉豁達之心,為善發(fā)乎真誠自然,事后不記心里,則雖小善也能達成功果,是滿善。若施人而心不忘,施恩而望報,舍財物而心痛,則就是黃金萬兩,也是半善而已。
孔老人算的準,算的是因果,命理。云谷禪師也說的準,道出因果關(guān)系,改因即能改果的秘密。
一切由命,是因果!
命由已作,是因果,改因就能改果。
唯有積德行善做好事。
善惡區(qū)分看為誰。
方向?qū)α,不怕路遠,修行吧,一切在路上~~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10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奮斗之間的關(guān)系,我并不是完全不相信命運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xùn),終于找到了一種說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雖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總是有那么一點不可知的意味才能過得興致盎然,回味悠長,直到遇到了云谷禪師改變了他的一生,說來簡單,“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但惟凡人有數(shù)。極善之人。數(shù)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shù)亦拘他不定!闭f得多好,人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長,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過去生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余福。俗話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yīng)的時間未必在當(dāng)世,可能禍及后代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聽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踐說明了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證了古圣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钡拿。我不僅懂得了命運可以改變及改變命運的方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是一種至善圓滿的教育。不管過去了多少年,我還是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努力實行!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并按照古圣賢的教育理論來教育子孫后代,那我們的.國家一定沒有現(xiàn)在這么亂,一定會比現(xiàn)在更繁榮富強。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明訓(xùn)。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沒有仔細想想,我們應(yīng)該擁有這些東西嗎?我們有福嗎?我們積功累行了嗎?我們有容人之量嗎?我們是不是喜歡捉弄別人,來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語呢?很慚愧,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經(jīng)常打壓諷刺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言妄語數(shù)也數(shù)不清。既然如此,我們還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祿呢?
易經(jīng)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jīng)的第一要旨,否則,兇何可避,吉何可趨。
讀這篇文章,對我震撼很大。從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立志必須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即命當(dāng)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dāng)順利,當(dāng)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xué)問頗優(yōu),常作淺陋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nèi)思閑己之邪。日日如上述準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增進不少。世間聰明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念頭的人,也很不少?墒怯谐删偷膮s非常少。讀完此文,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相信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進,同時。在此,感謝眾師。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相關(guān)文章: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04-01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07-01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6篇)05-18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7篇)05-20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1000字07-19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通用10篇)06-15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集合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