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享受生活 珍惜光陰
享受生活 珍惜光陰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張佳麗
近日,我讀了一本好書,是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一百多年前,有位叫海倫的美國小姑娘,她一歲半時因為一場疾病,一下子墜入了黑暗的深淵,變得又盲又啞,而且會經(jīng)常大發(fā)脾氣。在父母和沙莉文老師精心的照顧和教育下,經(jīng)過自己鍥而不舍的努力,她戰(zhàn)勝了病魔,學會了說話和寫字,最終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還把自己的一生精力奉獻給了殘疾事業(yè)。
生活對于海倫來說,一開始就是殘酷的。所有的不幸都毫無征兆,一場疾病竟是災難的開始。就只有眨眼工夫,她成了又聾、又啞 、又瞎的殘疾兒,沒有了光明和聲音。一個初涉人間的小生命,轉眼間落入了蒙昧混沌的泥潭。面對苦難,人們倍感生命的渺小和脆弱,更何況是一個年僅一歲的幼童。然而,就是她,一個孤獨無語的女子,一個羸弱的生命,以她獨特的方式頑強地度過了88個春秋,成為20世紀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給人類帶來溫暖和光明的文學家、教育家、慈善家,備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我讀完了這本書以后掩卷深思。一個盲人可以堅持不懈一直讀完大學,且掌握了五種語言,真是令人敬佩!海倫面對厄運,沒有氣餒,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憑著對世界的感恩之心、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以超人的毅力和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克服了重重困難,創(chuàng)造出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奇跡!為了學習盲文,她反復練習,手指磨破,流著血,一滴滴,連成片。為了學會說話,她高聲朗讀,連續(xù)幾個小時,喉嚨冒煙,嘴唇干裂,她堅持,堅持,再堅持,直至奇跡出現(xiàn)。就這樣,她成了歷史上第一個靠觸覺學會說話的人,第一個以盲聾之身考取哈佛大學并且學會不同語言的人。健全人難以做到的事,她做到了。被厄運拋進幽暗深淵的生命又重獲尊嚴,爭得了在生活頂峰眺望的機會,靠的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生命自身的信心、意志和頑強不屈的努力。
我深刻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于條件的好壞,而在于有沒有藐視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平時,有的人總說條件差呀,困難多,作為不能成功的理由。但是,與海倫相比,玩嗎所遇到的困難是多么微不足道。∫粋人只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束縛,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不就是這樣嗎?
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的確,海倫以她弱小的生命閃耀著永恒的光輝,顯示出偉大的人格,海一般的智慧,感動著世界,溫暖著人心。在苦難和不幸中掙扎的人們送去信心和光明,給幸福和安樂中下沉的人們送去力量和希望。我想,我之所以會為這本巨著感極而泣,正是因為這些原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享受生活 珍惜光陰】相關文章:
假期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心得05-07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6-27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07-0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08-30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4-2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閱讀心得05-29
(薦)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8-3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詞好句摘抄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