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教學反思
篇一:古箏教學反思古箏已成為繼鋼琴之后,學習人數(shù)最多的一門樂器。但在其教學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基礎教學中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方面略顯不足。筆者擬從古箏教學和考級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方法。
一、功利心理的影響
由于普遍存在的功利心理的影響,許多音樂培訓機構、音樂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長和考生大都為了考級而考級,只關心考級的成績,不注重學習過程,采取“大躍進”學習方式,盲目跳級,違背了音樂學習的科學規(guī)律。培訓機構以學員參加考級的通過率作為一種營銷手段,鼓勵學生跳級等;音樂教師也把學生考級的成績作為宣傳自己教學能力和效果的道具;家長及孩子更是把考級作為炫耀和互相攀比的砝碼,有的孩子一年考三級,兩年考六級,三年就可以考九級了,教與學一拍即合,成就了考級熱的同時,也為我們的古箏教育埋下了一大隱患。每年在考進高校的學生中,號稱八級、九級水平的同學,很多四、五級的曲目彈不下來,甚至沒彈過,因此有的高校古箏老師寧可要沒基礎的學生,也不愿意教有基礎的卻又一知半解的學生。
二、基本功不扎實
為了順利快速通過考級,有的古箏教師只教學生考級教材中的曲目,更有甚者,每一級就只學考級規(guī)定曲目,其它的一概不練,這樣長期以來,學生所掌握的也就是每一級教材中的幾首樂曲,很多技法都沒有掌握好,甚至許多考生在彈奏時手型不準確、坐姿不端正。右手觸弦位置不準確,左手不帶指甲等,再如古箏演奏中勾、托、抹、撮、吟、滑、揉、按等手法達數(shù)十種之多,更不用說快速指序技法和搖指技術;由于演奏技術不過關致使音準、節(jié)奏出現(xiàn)較多問題,尤為嚴重的是因按滑音的技法不準確導致的音準問題,這不但使學生聽覺的誤差、視唱練耳的水平不足,且更主要是對古箏演奏技術上的影響。比如學生對很多作品的速度把握不準確就是技術能力造成的,慢板的部分好彈一些速度就偏快,快板的部分難彈一些速度卻上不去,使整首曲子速度不統(tǒng)一,段落之間的速度變化不符合原作品的要求。
三、缺乏音樂表現(xiàn)力
很多學生在考級中,只會把譜面上的音符彈下來而已,雖然音符彈對了但音樂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例如《高山流水》沒有覓知音的情感,《彝族舞曲》沒有舞蹈的律動感;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學生不了解樂曲的文化背景及樂曲中所表達的音樂情境。每個樂曲都有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及作曲家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很多作品都有故事情節(jié)或情景畫面,要想真正演奏好一首作品就要深入了解每個曲子背后的故事,因為每一首的音樂作品都凝聚著作曲家的智慧與情感,近幾年很多的大賽都強調(diào)要遵循作曲家的原作,當然演奏者可以有二度創(chuàng)作,那也要在符合原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發(fā)展,所有的技術手段最終都是為音樂服務。然而很多的學生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技術訓練上,期望通過練習提高演奏技巧。但是,他們即使做到了演奏音樂的技術要求,而對所演奏作品的音樂內(nèi)涵卻知之甚少,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的風格和特征,那只能是一種音色彈遍所有的樂曲。
四、考級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
目前學生常用的古箏考級教材主要是以幾家音樂學院編訂的考級教程為主。由于編寫教材人的思想認識、藝術審美或所處角度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再之又缺乏交流,造成教材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北京地區(qū)出版的教材在曲目的編配上側重北派箏曲,而上海地區(qū)出版的教材則較多南派箏曲。對古箏傳統(tǒng)樂曲的學習,各大流派缺乏統(tǒng)一的衡量標準,這也是造成學生忽視傳統(tǒng)箏曲學習的很大原因。
五、古箏演奏的記譜法不統(tǒng)一
目前的古箏演奏符號在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種技法被多種符號表示”或“一種符號指代多種技法”的現(xiàn)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間接造成習箏者對演奏技法符號的認知困難。
譬如“×”原在《幸福渠》中表示在雁柱左側琴弦刮揍模仿流水聲,后又被表示拳擊琴板,再又表示彈無調(diào)音后止音。《幻想曲》中 一般表示為拳擊琴蓋,但在一些樂曲中被表示為煞弦或柱音。出現(xiàn)這種演奏技法符號與演奏技法不能相互對應的問題,容易造成某些符號示意不清,使習箏者產(chǎn)生歧義。
六、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及民間音樂的了解
由于古箏這門樂器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傳承過程中所形成的南北流派——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浙江箏等各大流派的傳統(tǒng)樂曲,無一不滲透著當?shù)匚幕、語言、戲曲等民族元素。古箏的傳統(tǒng)樂曲大多是從這些不同地域民間文化的土壤中產(chǎn)生,不同地方風格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比如河南箏曲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河南曲子”為當?shù)氐拿耖g說唱音樂。由于在“大調(diào)曲子”的演唱中強調(diào)了字頭的咬實,從而形成了演奏河南箏曲在搖指的音頭上要有較強勁的力度與傾向性,因此河南箏曲演奏時,搖指的運用是以手腕關節(jié)、拇指大關節(jié)為活動關節(jié),這樣的演奏法才符合原曲的風格并能增加樂曲的起伏感。又如潮州箏曲是由各種不同調(diào)式的樂曲組成,因此必須掌握各調(diào)式的特點。輕六調(diào)通常表現(xiàn)輕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重六調(diào)則擅長表現(xiàn)莊重典雅的情調(diào),活五調(diào)曲調(diào)哀怨婉轉、如泣如訴,反線調(diào)則通常表現(xiàn)詼諧、譏諷的內(nèi)容等等。
傳統(tǒng)箏曲對演奏技法有特定的訓練方式,對于不同流派的作品應該從初學起就要能了解并掌握他們不同的演奏特征及音樂風格。這不僅要求習箏者除了要細膩的琢磨、推敲,更需要通過大量相關的技術訓練來達到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要想解決存在的問題關鍵還在于老師,教師不僅教技術還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和家長認識考級的問題,只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循序漸進的學習道理才能培養(yǎng)好一個學生,教師不能迎合學生及家長的功利思想,要具備作為一名教師的良好品德而堅持自己的崇高理想;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教學方法,通過經(jīng)常性的交流和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篇二:古箏教學反思
古箏,這一古雅的樂器,因其音色優(yōu)美,容易上手,有獨具名族特色深受學生及老師的青睞。那么怎么通過合理的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素質(zhì),而且還能使學生能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愉悅的學習古箏?
在這一學期的工作學習教學中,遇到這樣的情況:個別學生開始學古箏的時候很高興,但是后來漸漸下降,甚至坐在古箏前面愁眉苦臉,我發(fā)現(xiàn)雖然喜歡古箏,但是花費的時間不夠,自己沒定心,興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養(yǎng),更不能代替才能,但是有了興趣,就可以使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摸索,教這樣的學生,我先請程度深的學生表演,這是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聽著、羨慕不得了。下課時,拉著我問:“老師,什么時候叫我彈琴。俊,可見,學生對彈琴產(chǎn)生了興趣,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琴,學生即高興主動積極學生,效果也比較好。
看到他們每天積極努力的練習,心里真的很高興。
篇三:古箏教學反思
今天翻看寶貝們的學琴記錄,部分寶貝跟著培訓部一起成長,從零基礎學起到現(xiàn)在也有將近一年半快兩年時間了。然而讓我擔憂的是學生的曲子練得是不少,可在基本功上卻有些薄弱,所以在部分樂曲中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不出。一路習箏的過程中,我是深有體會的,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枯燥乏味。所以寶貝們一上琴就開始彈奏樂曲,沒有單獨訓練過手指的分解練習。經(jīng)過反復琢磨,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原來有著誤區(qū),把之前在北京的教學法和幼兒教學分開,原來一直認為,北京那邊的學生多數(shù)以古箏專業(yè)為主,平均訓練在8小時左右,而當?shù)貙W生以古箏為輔,平均訓練都在一個小時。擔心在教學上太高要求會導致寶貝們的厭學心理,所以一直反復從樂曲,技巧上分開教學。從而讓她們有了選擇性自由練習的習慣,而對難點逃避不練。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在培養(yǎng)習慣”,幼兒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是循序漸進的,要求得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今天跟導師請教探討了幼兒,少年習箏的心理階段。目前大多寶貝都是一種依賴性太強的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過程和練琴中對老師、對家長有著強烈的依賴性。這表現(xiàn)在:從調(diào)弦到視譜,從手指的用力到每一個指法,事事都要老師指點,都由教師包辦,而學生自己根本不動腦筋,只有被動地、囫圇吞棗地、機械地接收。第一,是兒童本身的天性,即兒童天生的對成人有一種依賴,第二,是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忽視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只灌輸不啟發(fā),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善于動腦。在這種不良的教育影響下,學生容易產(chǎn)生依賴心理。所以在教學上避免對學生“過分指點及幫助”,要逐步培養(yǎng)少兒能獨立地、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彈琴。還有就是逃避,孩子會用很多小花招逃避自己害怕的事情。我聽過無數(shù)家長反映比如讓孩子練習時會說“我先吃點東西,喝點水”“上個洗手間”再戴上指甲纏個膠布二十分鐘,等等。其實,這是孩子在故意拖延時間。等到孩子坐上琴凳后,也不時會找各種借口開小差。呵呵,這些不妨在練琴前設定時間給她們空間去完成,但是不能算在練琴的時間內(nèi)。
在目前看來,需要大膽創(chuàng)新轉換教學觀念,積極戶外訓練活動,定期考核基本功水平,重新制定教學方案,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當然這些也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持及配合。在課堂上我能做到的是的教學及引導,而學生們回家多數(shù)接觸的跟自己的父母或爺爺奶奶。所以陪練的家長們,多鼓勵孩子們,用快樂的心態(tài)去感染她們!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看到寶貝們健康成長!
【古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古箏教學計劃06-14
古箏的作文05-23
古箏考級作文05-27
古箏比賽作文05-31
古箏考級作文04-23
關于古箏作文03-12
關于古箏的作文11-05
我與古箏作文04-09
彈古箏作文05-05
我的古箏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