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武傳》中的一處疑點辨析
《蘇武傳》中的一處疑點辨析江蘇常州戚墅堰實驗中學 宋桂奇
自去年5月在新浪網(wǎng)開博以來,我陸續(xù)貼出了一些有關(guān)課文細節(jié)探討的已發(fā)文章:有博友讀后,便高看于我,甚而還有“討教”者在。今年7月,就曾收到這樣一張紙條:“《蘇武傳》中,蘇武引刀自刺,眾人這樣救他: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請問宋老師,這是什么原理?”由于蘇教版教材沒有《蘇武傳》一文,我對這個問題自是相當陌生:考慮到博友的信任似不可輕易辜負,再加上這個問題確實很有探討價值,于是,我便翻開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課本,見相關(guān)文字是:“(蘇武)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媼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課本注釋(75頁,2004年版)則為:
[坎]坑。[煴(yun)火)無焰的火。 [覆武其上)使蘇武背朝上臥在燃火的坑上。[蹈]踩。
讀罷,多有困惑:第一,為何要在坑中放進無焰之火?第二,蘇武當時應該是奄奄一息,他能有力氣“背朝上臥在燃火的坑上”嗎?如果火坑稍大,豈不是有掉進坑里的可能?第三,對于胸部受嚴重刺傷而臥在火坑上的蘇武,若再“踩”其背,會不會將其“踩”進火坑?會不會因“踩”之重力致其傷口出血進而促其死亡?
不得已,只好再去翻閱書刊——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蹈,通“招”,輕輕拍打。(簡編本17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徐中玉《古文鑒賞大辭典》:蹈,同“掏”,敲擊。(381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陸精康《{蘇武傳)備課參考》:蹈其背以出血:顏師古《漢書》注:“煴,謂聚火無焰者也!眿嫽穑赋跞嘉赐袩煙o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蘇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橫木上。楊樹達《漢書窺管》:“背不可蹈,況在刺傷時耶!‘蹈’當讀為‘搯’……搯背者,輕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滯體中為害也!钡钙浔常傅酒浔,即輕輕敲打其背。楊說是。(30頁,《語文學習》2005年第9期)
或許是由于“搯”乃“‘掏’的異體字”(《辭!房s印本709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古文鑒賞大辭典》方有“蹈,同‘掏’”之說;事實上,《辭海》、《漢語大詞典》(縮印本3725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均收有“招”之“叩,輕擊”這一義項,故朱東潤、楊樹達二位先生對“蹈”的疏解似更為可取。
明確了“覆武其上”是“覆其身于坑之橫木上”,“蹈其背”即“搯其背”亦即“輕擊其背”,上述二、三之疑自可隨之而冰釋。(語文教學論文 m.panasonaic.com)但“置媼火”究竟為何?遍翻藏書之后,終于在《古代禮制風俗漫談》(二集356 -359頁,中華書局1986年版)中找到了答案——此中所收孫紅昺先生大作《蘇武“自刺”后是如何急救的》,不僅引證極為有力,而且解說非常合理,故在此不避“文抄公”之嫌,撮其要者轉(zhuǎn)述如下: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的東漢墓出土的《武威漢代醫(yī)簡》第48、49簡中有云:“去中冷病后不復發(fā)口口方:‘穿地長與人等,深七尺,橫五尺,用白羊屎干之十余石,置其坑中,縱火其上,羊屎盡索(燃);橫木坑上,取其臥人;臥其坑上,熱氣盡乃止,其病者慎勿得出見!保ㄔ幷咦ⅲ骸白院單目聪涤醚蚴恨狗ㄈブ欣洳。⑹怪粡桶l(fā),《漢書·蘇武傳》‘(蘇武)引佩刀自刺……武氣絕,半日復息,也是用熱薰方法醫(yī)治。這種醫(yī)術(shù)具有西北地方的色彩。”)煴火的燃料之所以是干白羊屎十余石,是因為羊屎乃醫(yī)治刀傷的良藥:秦漢醫(yī)書中就有這樣的醫(yī)方,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治諸傷方”即云:“以刃傷,燔(燒)羊矢(屎),傅(敷)之。”當不難想象,燒十余石干羊屎熱熏,其功效要比燒羊屎敷傷口更好。
據(jù)此,我們也就可以還原當時搶救蘇武的具體過程:先在地上挖個大坑,長與人體相等,深七尺,橫五尺;再于坑中放上千白羊屎十余石,燃燒時保持有煙無焰的媼火:接著在坑上橫放若干木料,以免病人墮入坑內(nèi):而后將蘇武面向下置于橫木上,使煙能熏到受傷處,同時又在他背上輕輕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其不致淤積于胸腔之內(nèi);如此這般,雖已氣絕的蘇武終又漸漸恢復了呼吸。這種急救之法,若以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來看,亦有一定道理:第一,在嚴寒中使用熱熏療法,可以讓這個因外傷而大量失血昏迷的病人迅速恢復和保持體溫:這對防止循環(huán)衰竭以及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都是十分有利的。第二,燒白羊屎有止血愈傷之功效,用大量羊屎燒煙熱熏,能及時防止繼續(xù)大出血。第三,由于胸部受傷,令病人采取俯臥并在背部進行按摩(或輕叩),可以讓淤血慢慢從胸部流出,不致引起致命的內(nèi)窒息;而按摩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心臟功能恢復,從而使病人得以恢復呼吸。
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我和博友都非常高興。高興之余,又生發(fā)出兩點感想:其一,助人即是助己。如沒有博友之間,便不會有以上查考,更不會有這篇小文,也就是說,我在幫助博友解決問題的同時,甚至比博友收獲更多;有此雙贏,何樂而不為?其二,教材編者似有必要開闊視野,以吸收前賢時彥的研究成果。注“蹈”為“踩”之有違常理,可謂顯而易見;“媼火”之注的有等于無,似亦可憑想象得之;但它們均赫然出現(xiàn)在教材之中,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頗令人遺憾的事!
【《蘇武傳》中的一處疑點辨析】相關(guān)文章:
《蘇武傳》教學反思08-21
《蘇武傳》語文教案08-24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08-16
蘇武牧羊08-16
詞語辨析08-17
永遠的蘇武作文05-05
永遠的蘇武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