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課改之翅 游創(chuàng)新之境
----課改實驗小結 當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我國教育進入了新的一輪改革。特別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海口作為新一輪國家中小學課程改革實驗區(qū),于2001年秋開始試用新教材。而我們也有幸作為新一輪課改的實驗教師,參與了開學前的關于新教材的培訓。 應該說,我們這一批實驗教師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正好搭上了改革的頭班車。經過深入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我們轉變了舊的教學觀念,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認識。通過認真地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我深刻地認識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對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未來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以創(chuàng)新為動力的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旨之一。學生要創(chuàng)新學習,就是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拘泥于書本,不墨守成規(guī),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結合學習的實踐和對未來的設想,獨立思考,標新立異,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 我時刻以這些學習心得體會指導著自己的教學行為,一個學期的實驗下來,感覺自己的確獲益匪淺。 一、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習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兩種。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fā)現(xiàn)與探究,從而使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無法得到提高,而沒有興趣的指引,語文教學也只能成為一汪不為春風所動的死水!那就注定了教者只能勞而無功,而學者亦愁苦終日不為所動! 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如在教學中,我極力推行以讀明意、以讀促思、以讀激情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通過初讀來領會課文所講述的內容,來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在發(fā)現(xiàn)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其次,老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范讀,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意境,使學生陶醉在那課文所帶來的美好之中。學生既對文學產生興趣,又會對傳遞出這一切美好的朗讀產生興趣,可謂一舉兩得。第三,通過學生的再次朗讀,使學生在加深整體感知的同時,又進一步思考:“課文除了這美好的、能令人陶醉的語言文字外,更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就這樣,通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我的課堂上既書聲朗朗,又達到了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 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是主宰。上課時教師滿堂灌,學生埋頭記,課后死命背----可結果,老師口干舌燥滿頭汗,學生滿肚苦水,不勝其勞,收效甚微! 事實上,學生應當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語文學習應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疑、問難中學,應當是語文教師的首要職責。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一直致力于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 1、通過閱讀、思考,懂得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 2、針對同學提出的問題,全班齊思考,齊討論,共同來解決問題; 3、通過個人的思索,能對課文內容提出與眾不同的、新穎的、科學的見解。 例如,我教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課時,就大膽摒棄前人常用的“講述法”去分析文句的優(yōu)美,而是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法”。在講課之前,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靜心地聆聽那音樂中的山泉叮咚聲,那翠竹搖擺聲,那山鳥清脆的鳴叫聲。。。。。。并讓學生描述他通過音樂捕捉到的畫面。學生很快便能從他們捕捉到的畫面中總結出這是一派春之景。我乘著學生正興致盎然的時候,讓他們說出自己眼中的春天。這時,學生們經過美妙音樂的熏陶、感染之后,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說春就是小草萌發(fā)、百花齊綻;有的說春就是細雨蒙蒙、萬物復蘇;有的說春就是山泉消融、群鳥爭鳴、山花爭艷;更有的說,春就是村口那條由坑洼小徑變成的柏油大馬路,就是那座由一踩三搖的獨木橋變成的氣派圓拱橋……由于這開放的教學氛圍的營造,學生敢于去想,去發(fā)現(xiàn),去表達出與眾不同的感受。事實上,在這節(jié)課里,我也被學生活躍的思維所感染,在這教與學之中,我們師、生雙方互相影響著、感染著、促動著,所以在進入正文講授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們很快就領悟了朱自清先生這一篇美文所傳遞出來的情感,并且對于“春”,學生們也有了一番自己深刻的體會與感受! 又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體裁的課文時,若按老套,先跟學生講什么是童話,后分段,再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最后概括本文的創(chuàng)作意圖,那將是非常空洞乏味,而且與課改精神背道而馳的教法。所以,我大膽地采用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方式,在課前安排學生仔細認真閱讀課文,并提出以下要求:1。將這篇童話故事改變成適合表演的劇本。2。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對課文進行大膽的改變,可在不違背原意的基礎上增加或刪除部分內容。3。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并將人物性格特點盡情展現(xiàn)出來。4。充分考慮人物的特點,設計表演時的表情、語態(tài)、動作。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創(chuàng)新、競爭、合作、成功的樂趣,我還采取了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形式,即每個小組派出一隊人馬來表演,最后評比出優(yōu)勝的一組,進行獎勵。 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們先是開會商量,選定、分配好要扮演的角色,討論應當怎樣對課文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改編。商量好后,又著手練習表演。 為了能夠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們反復閱讀課文,討論有爭議的內容,并找老師求證,高質量地達到了設定的教學目的;為了使自己的小組能夠獲勝,不參與表演的同學也主動、熱心地參與討論、改編、排練,并給伙伴們提出意見,收到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21世紀是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人們都想在競爭中獲勝,因此都明白掌握扎實的知識至關重要?墒,在競爭中學會相互協(xié)作,相互幫助,相互關心更可貴。所以,在給學生定下比賽規(guī)則之后,我便向學生講述這些道理,學生們在后面的練習中亦注意到了這一點,小組之間互相指出對方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互相幫忙制作表演用的道具,如皇冠、金元寶等等,還在競爭中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達到了以“教學促進德育”的目的。 總之,通過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學語文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競爭后成功的喜悅,更懂得了怎樣去“生活”。學生們在日后的作文中都感慨萬千,別開生面的話劇表演課,讓他們真正認識了語文,真正認識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確面對競爭! 三、針對學情,將“如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寫作興趣”作為教學的突破口 “聽、說、讀、寫”本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當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階段的學生,應當才能夠運用標準的普通話,能夠注意對象、場合,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應當能夠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與人交流中,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jù)、有針對性地完整明確、突出中心地發(fā)表意見。同時,要在寫作中注入自己真摯的感情,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能根據(jù)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應該說,以上這些要求,是語文學習中應當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對于一些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當是不在話下?墒,我所任教的豐南中學地處偏僻的海口市郊,屬于閉塞落后的鄉(xiāng)村中學,學生較少接觸外界的新事物,閱讀量少,知識面狹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另外羞怯心理也阻礙了他們發(fā)展與人交往的能力。由于學生長期生活在較少使用普通話的環(huán)境中,導致了幾乎90%的學生普通話不標準,有的學生還不懂得用普通話來進行交流。閱讀面的狹窄造成了寫作能力低迷不前,方言的存在造成了口語焦急能力的極度薄弱,而這一切若不先行解決,則勢必會給語文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針對這特殊的學情,我選擇了將“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寫作興趣”作為自己教學的突破口。 學生不敢開口“說”,我就想方設法讓他們開口去“說”。開學伊始,在每天上課前十分鐘,我都請兩位學生上講臺來做口頭說話訓練,并形成了一種制度,在班內輪流著執(zhí)行了一個學期。在說話訓練中,我分別就學生的“說”與“說的內容”定了幾個有層次的目標。 (1)在“說”這方面,目標只在于讓學生練膽、壯膽,擺脫羞怯的心理。只要學生上臺來講,不論好壞,我都適度給予表揚,給予激勵,讓他們有“說話”的信心與勇氣。當學生基本去除“不好意思”的羞怯心理,敢于在大眾面前開口之后,我把目標定在能夠在有底稿的情況下,把故事流暢地表述完整。在這一階段,我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普通話發(fā)音、語速、語調、感情、肢體語言等方面進行點評,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與鼓勵,讓全體學生在點評之后都有所收獲。在第一、第二階段目標已完成之后,我將目標定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即能夠脫離稿件,完全自然地把故事“講”出來,并注意根據(jù)情節(jié)改變自己的語調與表情。一個學期堅持下來,我班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改觀。 (2)在“說的內容”方面,我亦循序漸進地定了幾個層次。首先,可以讀報紙上的一則消息,讀一則故事(旨在鼓勵學生參與)。其次,講一則笑話、故事(“講”這就比“讀”上了一個檔次)。再次,講一則成語故事或談讀后感(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的能力,并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最后,針對社會上某一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旨在訓練學生懂得有針對性、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jù),準確、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學生不敢“寫”,不想“寫”,我就引導他們從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事物寫起。這樣一來,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自然也就不會筆下無話了。 例如,學習《為你打開一扇門》后,我讓學生寫一篇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作品的大概內容及自己的感受;學習《十三歲的際遇》后,針對小主人公對未來充滿理想的現(xiàn)狀,我讓學生寫一篇想象作文《三十年后的我》;學習《皇帝的新裝》后,我讓學生給課文續(xù)寫一個結尾,想象國王游行后的情況會如何……事實上,由于
[1] [2] 下一頁
學生帶著興趣去學語文,帶著興趣去寫作文,都能夠寫出較令人滿意的作文。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我讓學生每周寫三篇日記,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1、內容不限,但必須有中心,不能記流水帳,泛泛而談。 2、要有真情實感,要寫真事,抒真情。 3、書寫要工整,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對學生每周的日記,我都做了認真的批閱,有時還針對學生的困惑在日記上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的煩惱。我不僅成為學生的“良師”,更成為學生的“益友”。 回顧這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實驗,本人感覺是收獲良多。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一定會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上一頁 [1] [2]
【張課改之翅 游創(chuàng)新之境】相關文章:
淺析初中數(shù)學之課改08-20
神往之境征文04-29
云南之游08-20
頤和園之游作文04-23
黃山之游作文06-20
海邊之游作文07-20
泰山之游作文04-12
鼓浪嶼之游作文04-20
天河之游作文05-15
安吉之游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