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弊端和對策
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弊端和對策
【摘 要】公民教育,是培養(yǎng)合格公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本文從基礎教育的發(fā)展體制、教材內容和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中小學公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公民教育 基礎教育 綜合課程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這既為加強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內涵。歸根結底,公民教育也就是如何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的問題,而培養(yǎng)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中小學校進行公民教育。
但是,中國的中小學公民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阻力,目前還未能形成一個成熟完善的模式。因此,事實求實地分析中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尋找對策,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公民教育發(fā)展的弊端
近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理論界,都已經認識到在中小學進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中國畢竟有著數(shù)千年的“臣民教育”傳統(tǒng),真正的公民教育還剛剛起步,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
1.基礎教育發(fā)展畸形,公民教育帶有明顯的形式化傾向
雖然《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明確規(guī)定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應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但大部分地區(qū)教育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還缺乏認識,腦子里“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把“應試”作為衡量中小學校管理水平、教學質量的尺子。正是在這個尺子的影響下,各個中小學校都片面強調諸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這些自然科學學科,把公民教育的相關課程作為“副科”擱置起來,相關課程形同虛設,公民教育自然也就流于形式。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順理成章地把提高公民素質的艱巨任務放在學生自己的頭上,認為中小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具備一個合格公民所必須的道德、法律、政治素質,完全忽略了青少年自覺性差的客觀事實,把提高公民素質和強化公民意識的希望寄托在中小學生的自身的道德內省上,這是一個極大的失誤。
2.公民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
中國的中小學教育體制中,傾向于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從而把公民教育的側重點放在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問題上來,認為教育青少年遵守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就是完成了公民教育的任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忽視公民教育的其他方面,片面地用道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權利義務教育以及政治教育被嚴重忽視,這樣的混同導致了中國的青少年一代,雖然有著很高的智商,但是卻缺乏一個合格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質,法律知識欠缺,沒有權利義務意識。
3.教材內容偏重理論,枯燥無味
中國的中小學公民教育的相關課程所用的教材,大多偏重理論,內容枯燥無味。以歷史課為例,其教材本應包含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也應該包含有很多色彩鮮明的圖畫以及歷史文化資料,可現(xiàn)行的歷史教材主干內容卻是史實加結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經過了專家嚴密分析和論證的帶有定論性質的歷史理論。這些理論的主要特征就是概念化、教條化、抽象化,這些理論對頭腦還過于簡單的中小學生來講,無疑是“天書”,他們小小的腦瓜根本理解不了這些高深的理論,歷史課也就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公民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就很難達到。
二、公民教育的對策
在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弊端。學校要高度重視,加強有關中小學公民教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提高中小學公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工作。
1.教育目標由道德人向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人轉變
長期以來,中小學校在實踐中都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標偏向于培養(yǎng)道道德人。根據(jù)桑希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人塑造淺論》一文中的解釋,所謂道德人是以追求道德完美為主要價值取向,按照道德法則行事的人。中國的中小學公民教育,把教育的目標定位為道德人,試圖培養(yǎng)出一個個品格高尚、道德上絕對純潔的人,這是一個極大的失誤,不僅不符合人性,而且在實踐中多歸于形式,最終陷于虛無境地。在公民教育的目標由道德人向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人轉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人是經濟人和道德人的統(tǒng)一,是既遵守道德規(guī)范又:知識淵博、既有政治敏銳性又有經濟頭腦、既有深厚的自然科學功底又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既與時俱進又腳踏實地、既尊重集體又極具個性、既追求物質利益又具人道主義的人,是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均衡發(fā)展,各種潛能都最大限度發(fā)揮的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人具備了一個合格公民所必備的各種基本素質,是公民教育目標的最終闡釋。
2.課程設置由分科向綜合化、系統(tǒng)化轉變
以往的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程設置采取分科型,通過歷史、政治、地理等課程進行。分科型課程設置有其優(yōu)越性,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可以保證教學的完整性,因而也就可以保證國家精英人才的培養(yǎng)和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但是分科型課程設置因其各自獨立的內容體系又使得各學科之間嚴格分開,將本來系統(tǒng)的知識分裂開來,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必須對分科型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由分科型向綜合型課程設置轉變。綜合型課程設置是針對分科課程的課程劃分過于精細,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缺陷提出來的,它能夠摒棄原分科課程設置中陳舊的知識,對其進行更新,并且減少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學科的數(shù)量,便于減輕學生的負擔,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改革,教育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進行課程設置方面的轉變,1991年,上海開始在楊浦區(qū)10所中學進行《社會》綜合課的實驗,這無疑標志著我國開設綜合課程的趨勢正在日益增強。
總之,中國中小學公民教育正處在起步階段,在實施過程中尚且存在很多的問題,這無疑會造成中國公民整體素質的偏低和公民意識的弱化,中小學生更是深受其害。政府和教育界若不及時采取措施,還會有更多的危害出現(xiàn),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弊端和對策】相關文章:
農村教育環(huán)境的弊端及對策08-15
我國外語教育的驚天耗費之反思和對策08-17
我國農村融資困境與對策08-20
論我國企業(yè)發(fā)展綠色物流的意義和對策08-15
試論我國教育經費問題的癥結與對策08-17
當前我國失業(yè)保險的問題與對策08-08
我國農業(yè)創(chuàng)名牌的難點與對策08-08
我國保險業(yè)應對的思考與對策08-15
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