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協(xié)調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7+( )=11 7+( )=13
7+( )=15 7+( )=16
1.教學例1.
(1)【繼續(xù)演示課件“”】,出示例1圖.
。2)啟發(fā)學生說明圖意.
使學生明確:從12個圓片中,去掉7個,還剩幾個?
。3)啟發(fā)學生回憶:十幾減9、十幾減8是怎樣計算的?
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十幾減9、十幾減8都是想加算減的'.
。4)例1應該怎樣想?
分組交流,并填書;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明確:像十幾減9、十幾減8那樣,可先想7加幾得十幾.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讀算式: 12-7=5.
2.【繼續(xù)演示課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組交流.
(2)指導學生獨立填寫.
。3)訂正時,讀算式11-7=4, 15-7=8.
3.【繼續(xù)演示課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獨立填寫.
。2)訂正時,讀算式14-7=7,16-7=9,13-7=6.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的口算.
隨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組一組地出示,做減法時說一說都是怎樣想的.
2.“做一做”第2題.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學生無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布置作業(yè)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書設計
課題: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2.使學生知道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步驟.理解“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3.通過比較例4和例5兩種應用題的異同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求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根據數量關系靈活地選擇解答方法.
教學步驟
1.口算:
14-8= 15-9= 12-7=15-7=
7+5= 13-8= 7+8= 11-8=
13-7= 17-9= 16-7= 12-9=
2.
3.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由復習題3(1)引出例4.可以設計情境:草地上跑來7只白兔,又跑來5只黑兔.
。1)引導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繼續(xù)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出示例4.
。2)正確讀題.
。3)指名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教師在原題上畫批.
。4)根據條件和問題出示兔圖.結合圖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并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出結果.請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5)列式計算 7+5=12(只).
(6)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體訂正后師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解答?(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解答)
2.教學例5.【繼續(xù)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由復習題3(2)引出例5.
。1)學生讀題.
(2)指名敘述題意,說出已知條件的問題.
同時教師出示:
(3)比較例4和例5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教師引導學生把兩幅圖聯(lián)系起來說明:白兔的只數加上黑兔的只數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
提問:求黑兔有幾只,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聯(lián)系減法的含義: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算式為12-7=5(只).
3.比較.
師:這兩道應用題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結果:
相同的`地方是:學校養(yǎng)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兩個已知條件中的一個不同,問題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師:什么時候用加法解答?什么時候用減法解答?(求兩數和,用加法.已知和與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請同學們匯報這節(jié)課你又學會了什么知識?
隨堂練習
1.小明家有7條白金魚,8條紅金魚,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2.小明家有白金魚和紅金魚一共15條.白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訂正,請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10、1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游戲: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復習20以內的減法.
游戲準備
教師制作如下的數字卡和算式卡:
游戲過程
1.教師發(fā)下數字卡和算式卡.
2.游戲過程舉例:拿著 的同學說:“我的朋友在哪里?”,拿著 卡片的同學就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并立刻走到拿 的同學身邊.其它的同學一起讀:10減3等于7,對對對,請上位.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8的乘法口訣。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14-15頁)8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動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讓學生經歷8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培養(yǎng)歸納、總結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尋找8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能熟練用8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并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算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合作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態(tài)度。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卡片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自主討論交流、探究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交流空間
情
境
創(chuàng)
設出示情景圖
小朋友,春風吹,螃蟹肥。你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市場什么水產品賣得最快嗎?(螃蟹)
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
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情景下學習。
探
究
與
體
驗那請小朋友們來數一數看,一只螃蟹有幾條腿呢?
那2只呢?你是怎么算出來?
3只呢?4只呢?5只呢?6只呢?7只呢?8只呢?
請小朋友一一說出得數、算式和乘法口訣
全班交流、達成共識。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出積的,以及怎樣記憶八的乘法口訣8×1=8
口訣是一八得八
8×2=16
口訣是二八十六
小組合作交流,達成共識,把有關8的乘法算式列出來,總結八的.乘法口訣寫在書上
同學各抒己見因為前面已經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所以此處教學時大膽放手,讓學生小組內交流,自己總結乘法口訣
實
踐
與
應
用一、記憶口訣
1、對口令練習
一生說前半句,一生說后半句
2、手指游戲
在學生會用手指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
3、教師組織引導口訣搶答游戲
二、練一練
1、算式卡片找朋友游戲
2、口算同桌互對
首先師生對,為學生做示范,然后同桌對,進行練習
課本15頁,第二題,學生找到后,說說自己怎樣想的
課本15頁,第三題對口令是比較活潑的記憶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此項練習,手腦協(xié)調訓練,寓教于樂
使學生能運用乘法口訣,熟練的進行計算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5頁例1,練習十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義,感受方程思想。
2.經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4.體會方程在數學史和人類發(fā)展史上的意義,進一步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哪些是等式?
23+10=33 100÷4=25 14-x 2m÷6=20 32+x 5y=40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不是等式的擦去,留下等式備用。
2.根據下面信息,寫出等量或等式。
(1)四(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45人。
(2)天平左端放300g砝碼,右端放兩袋藥丸,每袋xg,天平平衡。
(3)一輛汽車3h行了195km,平均每時行ykm。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等式寫在黑板上備用。
二、走進新課
1.根據主題圖寫等式
師:王大伯家今年水果豐收了。今天,他挑的梨又賣了個好價錢,換回了一大擔物品,高高興
興回來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說出哪些等量關系?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2袋化肥的質量=1臺電視機的質量
1臺電視機的質量+1臺風扇的質量=3袋化肥的質量
3袋化肥的質量-1臺風扇的質量=1臺電視機的質量
師:根據這些等量關系寫出等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0×2=20 20+n=30 30-n=20 2.建立方程概念
師:請看黑板:
23+10=33 m÷6=20 100÷4=25 5y=40 25+20=45 2x=300 3×4=12 y÷195=3 10×2=20 20+n=30 30-n=20
師:這些都是等式,這樣的等式寫得完嗎?仔細觀察,你能將它們分類嗎?說明分類的理由。
學生分類。
師:右面這些都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板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誰來說
說什么是方程?哪些詞是關鍵?(強調"未知數"、"等式"。)
3.介紹有關方程的文化
課件出示:我國的'算術中很早就在使用方程這個詞語了,最早見于我國古代的《九章算術》。《九
章算術》是我國東漢初年編寫的一部最古老的中國數學經典著作。書中收集了246個應用問題和其他問題的解法,分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數《九章算術》中出現(xiàn)得最早。這一成就進一步證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才干的偉大民族。我們?yōu)榇硕械津湴梁妥院馈?/p>
4.方程的'解
(1)師:在20+n=30中,當n=10時,左邊20+10=30,右邊=30,左邊=右邊,我們就說n=10
是方程20+n=30的解。
(2)試一試:
、2是4x+2=10的解嗎?為什么?
②5是y÷12=10的解嗎?為什么?
、鄯匠5y=15的解是多少?
(3)概括小結:什么是方程的解?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鞏固應用
1.判斷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100-x=20 16÷4=40?6n=18 32+2a 48-x>24 m÷2=20 x=255y 98-3x=80 2.你能舉出一個方程嗎?請和同桌交流。
3.判斷:
(1)x=5是方程2x-8=2的解。()
(2)m=4是方程m÷4=m的解。()
學生先自己獨立解答,再交流匯報。
四、總結評價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你今天表現(xiàn)怎樣?
師:我們班有59個同學,老師發(fā)現(xiàn)今天有56個同學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
見,有x人暫時還不夠積極。你能根據老師剛才的評價說出方程嗎?
師:這個方程的解是多少呢?
五、作業(yè)
獨立完成練習十九相關練習。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西師版xx年級上(下)冊xx頁
執(zhí)教者:x
教學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xx,掌握xx。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x方法,體驗xx。情感態(tài)度:通過感受xx,培養(yǎng)xx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找出重要的知識點)
2、難點:(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哪些知識學生比較難掌握)
3、關鍵:(結合實際,找出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等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實物、多媒體、一些數學圖形
2、學具準備:實物、數學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復習引入或談話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x內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說后引入新課)
2、老師昨天遇到一個難題,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決,今天我想叫大家?guī)屠蠋熞粋忙,你們愿意嗎?(愿意)生說后老師引入新課。
3、出示主題情景圖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小組交流。
(3)、反饋信息:
生1:我覺得xxxx。
生2:我認為xxxx。
生3:我是這樣想的xxx。
(4)、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同學們表現(xiàn)的太好了。剛才我們通過xx方法,了解到xxxx,那老師覺得x—樣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認真想認真做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一道練習題。
。1)、學生讀題,了解題目意思。
(2)、指明學生答(學生舉手回答)。
。3)、師生共同討論。
。4)、完成練習題。
2、出示第二道練習題。
。1)、學生齊讀題目。
。2)、學生獨立完成。
(3)、個別展示。
(4)、集體訂正。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一、知識目標:
理解整式的加減實質就是去括號,合并同類項,其結果仍然是整式;掌握學生在掌握合并同類項、去括號與添括號的基礎上,掌握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二、能力目標:
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發(fā)展符號感;培養(yǎng)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滲透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要為生活而服務的辯證觀點;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號,合并同類項,結果總是比原來簡潔,體現(xiàn)了數學的簡潔美。
教學重難點:利用去括號、合并同類項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結果;
教材處理與數學方法
1、調動學生自覺性與積極性,由淺入深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自行歸納出整式的加減的步驟。
3、利用不同記號標出各同類項,有助學生合并同類項。
4、讓學生在實際解題過程中,體會到整式的加減實際上就是已經學過的去括號法則與合并同類項這兩個知識的綜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會將新知轉化為舊知,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5、充分利用教學時間,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輔導,把共性問題與典型題目展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與糾錯能力。
四、(一)復習舊知識
1、合并同類項定義、法則;
2、去括號法則。
3、基礎訓練
計算
。1)(2x—3y)—(5x+4y)
。2)—3ab—4a2+3 a2 —(—2ab)
。3)(3 a2 —ab+7)—(—4 a2+2ab+7)
(4)(—x+2x2+5)+(4x2—3—6x)
4、列式計算
。1)2x2—3x+1與—3x2+5x—7的和;
(2)—x2+3xy—2y2與—2x2+4xy—y2的差;
(3)一個多項式加上5x2+4x—1得—8x2+6x+2,求這個多項式;
5、求值:2a2—b2+(2b2—a2)—(a2+2b2),其中a=1/3,b=3。
五、歸納小結
1、整式的加減實際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式的加減的步驟,一般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減的.結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單項式或多項式)。結果更簡單,體現(xiàn)我們數學中的簡潔美。
整式的加減是承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續(xù)整式方程的一系列運算,是學生從小進入初中含有字母運算的變化,認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過渡中,有其奧妙學法教法值得反思。
六、隨堂練習:
課本70頁練習
七、布置作業(yè):
課本71頁5,6題。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理解計數單位。
課件 ,小棒。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fā)數數興趣
1、師:藍藍的天,綠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興。 看,山坡上下來一群羊,有幾只? 又來了一群,幾只?這兩群羊共幾只?20是幾個十?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又下來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師,羊真多啊!有多少只?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xiàn)在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我們的估計對嗎?可以數。你會數嗎? 今天學習數100以內各數。(揭示課題)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讓你們沒人帶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數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學生自由數 匯報,你是怎么數的?(有多種數法,可以指名進行實際操作。)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根捆成一捆。 誰愿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試著用剛才同學們提出的辦法來數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數10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師: 一根一根地數,10個一是幾?那十根十根地數,10個十是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如果讓你十個十個地數,你能從10數到100嗎?100—10呢?
學生數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數百羊圖。一只一只地數,再十只十只地數。(同桌一個人數另一個人檢查)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后面是 (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師:誰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么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繼續(xù)往下數,你能數到四十二嗎?試一下。
出示例2: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學生邊添小棒邊數。
交流:三十九后面的數是多少?為什么是40?
學生將10個單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著數到四十二。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滲透組成知識,注意是否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幾?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35是( )個十和 ( )個一組成的。
2、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3、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說組成。
4、游戲: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 )個十( )個一七十六 ( )個十( )個一
九十四 ( )個十( )個一六十 里面有( )個十 一百 里面有( )個十
想一想:其實生活中用到數數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里遇到過?自由匯報。
如果這堂課的表現(xiàn)是100分的話,你覺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說說你得分的理由。
五、小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六、練習活動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球,再數一數,有多少個球。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切割線定理和割線定理。這些定理和推論不但是本節(jié)的重點、本章的重點,而且還是中考試題的熱點;這些定理和推論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識,主要應用與圓有關的計算和證明。
難點:正確地寫出定理中的等積式。因為圖形中的線段較多,學生容易混淆。
2、教學建議
本節(jié)內容需要三個課時。第1課時介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做例1和例2.第2課時介紹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做例3.第3課時是習題課,講例4并做有關的練3.
(1)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猜想——證明——應用”等學習,教師組織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第1課時:相交弦定理
教學目標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會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簡單證明和計算;
2.學會作兩條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
3.通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過推論的推導,向學生滲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
在定理的敘述和應用時,學生往往將半徑、直徑跟定理中的線段搞混,從而導致證明中發(fā)生錯誤,因此務必使學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證明過程,了解是哪兩個三角形相似,從而就可以用對應邊成比例的結論直接寫出定理。
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學習情境
1、圖形變換:(利用電腦使AB與CD弦變動)
、僖龑W生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A=∠D,∠C=∠B.
、谶M一步得出:△APC∽△DPB.
.
、廴绻麑D形做些變換,去掉AC和BD,圖中線段 PA,PB,PC,PO之間的關系會發(fā)生變化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觀察,并回答。
2、證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內一點P.
求證:PA·PB=PC·PD.
(A層學生要訓練學生寫出已知、求證、證明;B、C層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完成)
(證明略)
(二)定理及推論
1、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結合圖形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點P,那么PA·PB=PC·PD.
2、從一般到特殊,發(fā)現(xiàn)結論。
對兩條相交弦的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中一條是直徑,并且它們互 相垂直如圖,AB是直徑,并且AB⊥CD于P.
提問:根據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結論?
指出:PC2=PA·PB.
請學生用文字語言將這一結論敘述出來,如果敘述不完全、不準確。教師糾正,并板書。
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3、深刻理解推論:由于圓是軸對稱圖形,上述結論又可敘述為:半圓上一點C向直徑AB作垂線,垂足是P,則PC2=PA·PB.
若再連結AC,BC,則在圖中又出現(xiàn)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圖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應用、反思
例1 已知圓中兩條弦相交,第一條弦被交點分為12厘米和16厘米兩段,第二條弦的長為32厘米,求第二條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的長。
引導學生根據題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應的解。
例2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c,使c2=ab.
分析:這個作圖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論的形式,因此可引導學生作出以線段a十b為直徑的半圓,仿照推論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線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這個作圖是作兩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的問題,可以當作基本作圖加以應用。同時可啟發(fā)學生考慮通過其它途徑完成作圖。
練習1 如圖,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變式練習: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長度皆為整數。那么CD的長度是 多少?
將條件隱化,增加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練習2 如圖,CD是⊙O的直徑,AB⊥CD,垂足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長。
練習3 如圖:在⊙O中,P是弦AB上一點,OP⊥PC,PC 交⊙O于C. 求證:PC2=PA·PB
引導學生分析:由AP·PB,聯(lián)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長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據條件OP⊥PC.易 證得PC=PD問題得證。
(四)小結
知識: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能力:作圖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方法:學習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論的過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組4(1).
第2課時 切割線定理
教學目標 :
1.掌握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學會運用它們進行計算和證明;
2.掌握構造相似三角形證明切割線定理的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從幾何圖形歸納出幾何性質的'能力
3.能夠用運動的觀點學習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它是以后學習中經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學難點 :
定理的靈活運用以及定理與推論問的內在聯(lián)系是難點。
教學活動設計
(一)提出問題
1、引出問題:相交弦定理是兩弦相交于圓內一點。如果兩弦延長交于圓外一點P,那么該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四條線段PA,PB,PC,PD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如圖1)
當其中一條割線繞交點旋轉到與圓的兩交點重合為一點(如圖2)時,由圓外這點到割線與圓的兩交點的兩條線段長和該點的切線長PA,PB,PT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2、猜想:引導學生猜想出圖中三條線段PT,PA,PB間的關系為PT2=PA·PB.
3、證明:
讓學生根據圖2寫出已知、求證,并進行分析、證明猜想。
分析:要證PT2=PA·PB, 可以證明,為此可證以 PA·PT為邊的三角形與以PT,BP為邊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慮作輔助線TP,PB.(圖3).容易證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問題可證。
4、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上述結論。
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二)切割線定理的推論
1、再提出問題:當PB、PD為兩條割線時,線段PA,PB,PC,PD之間有什么關系?
觀察圖4,提出猜想:PA·PB=PC·PD.
2、組織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
方法一:要證PA·PB=PC·PD,可證此可證以PA,PC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D,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C,BD,容易證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圖4)
方法二:要證,還可考慮證明以PA,PD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C、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D、CB.容易證明∠B=∠D,又∠P=∠P. 因此△PAD∽△PCB.(如圖5)
方法三:引導學生再次觀察圖2,立即會發(fā)現(xiàn)。PT2=PA·PB,同時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論: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也叫做割線定理)
(三)初步應用
例1 已知:如圖6,⊙O的割線PAB交⊙O于點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徑。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線也不是割線,故須將PO延長交⊙O于D,構成了圓的一條割線,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徑,于是運用切割線定理的推論,問題得解。
(解略)教師示范解題。
例2 已知如圖7,線段AB和⊙O交于點C,D,AC=BD,AE,BF分別切⊙O于點E,F(xiàn),求證:AE=BF.
分析:要證明的兩條線段AE,BF均與⊙O相切,且從A、B 兩點出發(fā)引的割線ACD和BDC在同一直線上,且AC=BD,AD=BC. 因此它們的積相等,問題得證。
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隨時糾正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如AE2=AC·CD和BF2=BD·DC等。
鞏固練習:P128練習1、2題
(四)小結
知識:切割線定理及推論;
能力:結合具體圖形時,應能寫出正確的等積式;
方法:在證明切割線定理和推論時,所用的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應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業(yè) 教材P132中,11、12題。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河北版教材18、19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推想、交流的學習活動過程。
2、會用8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相應的除法試題。
3、指導學生把數學活動經驗與數學計算聯(lián)系起來,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小棒、卡片、電腦電視、小黑板。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與交流。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交流空間。
談話激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學得特別的棒,相信這節(jié)課表現(xiàn)的會更棒。
復習8的乘法口訣。學生們表現(xiàn)積極。
指生背8的乘法口訣。老師這樣相信鼓勵他們,學生自然學習積極性就會高
探究與體驗
1、老師這里有48根小棒,你能用這些小棒擺成什么圖形。
教師適時抓住由6根小棒組成的圖形來講解?梢栽鯓恿惺?由8根小棒擺圖形方法同上。
2、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用8的乘法口訣計算的數學的問題?學生動手擺圖形,互相交流全班匯報。
學生的擺法可能有很多種。
你是怎樣想的?
舉例說明。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自主動腦、動手參與知識的整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鞏固8的`乘法口訣,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實踐與應用
1、爭奪小紅旗,教材18頁(同桌為單位)
2、找朋友;(卡片)
你能把這些信準確、快速的投到信箱里嗎?
3、電腦出示教材練一練2
問題討論:小黑板出示:獨立完成后,同桌訂正全對組獲得小紅旗。(前5組)
學生獨立連線。
集體訂正。
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怎樣想的?
匯報。
匯報你是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利用多種形式和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永保旺盛的學習精力。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ㄒ唬┏鍪菊n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這節(jié)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ǘ)教學例7(課件演示:正反比例的比較)
例7.觀察下面的兩個表,根據表分別填空。
表1
路程(千米)
5
10
25
50
100
時間(時)
1
2
5
10
20
在表1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路程成( )關系。
表2
速度(千米/時)
100
50
20
10
5
時間(時)1
2
5
10
20
在表2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速度成( )關系。
1、分組討論、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1)從表1中,怎樣知道速度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正比例?
。2)從表2中,怎樣知道路程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3、引導學生總結路程、速度、時間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4、練習:判斷下面兩個量成什么比例。
。1)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
。2)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
(3)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
。ㄈ)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繼續(xù)演示課件:正反比例的比較)
討論填表:正、反比例異同點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小),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擴大)。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積是一定的。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鞏固練習
。ㄒ唬┡袛鄦蝺r、數量和總價中一種量一定,另外兩種量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成( )。
2、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 )。
3、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 )。
(二)從汽車每次運貨噸數、運貨的次數和運貨的總噸數這三種量中,你能找出哪幾種比例關系?
五、課后作業(yè)
一個單位食堂每天用大米的數量、用的天數和大米的總量如下表。
表1
在表1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大米的總量和用的天數成( )關系。
表2
在表2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 )和( ),( )隨著( )變化,( )是一定的。因此,每天用的數量和用的天數成( )關系。
六、板書設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
1、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另一種量反而縮。〝U大)。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積是一定的。
探究活動
靈活判斷
活動目的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思考題目:
。1)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是否成比例?
。2)圓的面積和半徑是否成比例?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分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4、師生共同小結并總結規(guī)律。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16-17頁)簡單的求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操作和計算的活動中,經歷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過程,初步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道理,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做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擺花片,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合作意識,愿意與他人交流
教學準備:
學習方式:合作、交流、討論、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交流空間
情
境
創(chuàng)
設同學們咱們一起做擺花片游戲好嗎
我們要想玩得好,必須記好游戲規(guī)則
學生仔細傾聽
興趣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玩中學
探究與體驗
1、教師提出擺花片的要求,學生獨立操作
擺完后,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師巡視擺的過程和結果
2、提出第二題的操作要求
3、教師提問你們怎么知道一共要擺12個,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用乘法算
4、出示老山羊、小山羊運白菜的情境圖,學生動手擺,擺完后交流擺幾個,為什么這樣擺
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擺,并交流各自做法
學生討論
全班交流讓學生初步理解求3的4倍是多少,就是求4個3是多少,用乘法算
讓學生觀察理解圖意,讓學生知道老山羊的白菜數是小山羊的8倍這一信息,要求老山羊拔多少棵白菜,就是求2的8倍(8個2)是多少
計算交流讓學生理解倍的含義,使學生知道擺黃色花片的個數是紅色花片的'2倍,就是黃色花片要擺兩組,每組三個
此處是重點,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與應
用練一練
1、17頁第一題
2、17頁第二題
引導學生討論,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解決什么問題
3、17頁第三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學生自己動手擺、做
討論
交流
解答鞏固加深倍的含義的理解
用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的:通過混合練習,加深學生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提高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上節(jié)課我們又把它們進行了比較,你們會根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比較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嗎?
二、課堂練習
1、分析、研究第3題。
讓學生先說出長方形的長、寬、面積三個量中。其中一個量與另外兩個量的關系,教師板書出來:長寬=面積
= 長 =寬
提問:
當面積一定時,長和寬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長一定時,面積和寬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寬一定時,面積和長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要判斷三種相關聯(lián)的量在什么條件下組成哪種比例關系,我們可以先寫出它們中的一種量與另外兩種量的關系,再進行分析。
2、第4題,讓學生仿照第3題的方法做。訂正后,教師板書如下:
每次運貨噸數運貨次數=運貨的總噸數(一定) 每次運貨噸數 與運貨次數 =運貨次數(一定) 成反比例關 系。
運貨的總噸 =每次運貨噸數(一定) 數與運貨次 數成正比例 關系
3、第5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個別輔導。
4、第6題,先讓學生自己判斷,然后指名回答,第(1)小題成反比例,第(2)、(4)、(6)小題成正比例,第(3)、(5)小題不成比例。
5、第7題,學生獨立解答后,選一題說說是怎樣解的。
6、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第8題。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一、教學內容:
加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驗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并且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使學生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下限: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
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上限:認識“+”和“=”,讀出算式,能流利口算出5以內的數的加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知道加法的含義,體驗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的道理。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5個圓片、
三、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意圖體會加法含義
1、先請學生看2副圖,1個學生,又來了2個學生;1個紅紙鶴,又有2個藍紙鶴。看圖,你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個別交流,全班交流。
3、1名同學與2名同學走到一起1只紅紙鶴和2只藍紙鶴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畫上集合圈)可以參考《一課四練》P14 1
學習加法算式
1、要求一共有幾個人,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嗎?師:把1和2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加號”。
2、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等號”,并在等號后面寫上3。
3、教師進一步說明:把1和2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4、讀加法算式。1+2=3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5、這幅圖還可以用怎樣的加法算式表示?2+1=3
6、動手操作。教師提出要求,學生操作。
。1)先擺一個圓片,再擺一個圓片。問:如果要求一共有幾個圓片可以列什么算式?1+1=2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意圖延伸鞏固
。2)先擺2個圓片,再擺2個圓片。問:如果要求一共有幾個圓片可以列什么算式?2+2=4
(3)獨立操作,邊擺邊說。教師說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4+1、1+4、3+2、2+3、1+3、3+1……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板書:加法1+2=3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1、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通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后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么?
你們愿意幫幫他嗎?那么你們認為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匯報
你能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嗎?(強調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3)整理后的房間會給人什么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導入。大家?guī)土亮琳砹朔块g,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xiàn)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為兩類,會飛的分為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茨奈煌瑢W涂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yè)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涂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貿市場
。1)導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貿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匯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yǎng),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導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去看看她進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么整理?指名匯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么分?(同桌討論)
指名匯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 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真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引導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后說給家長聽,并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了寬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整節(jié)課的教學都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并能結合情境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直接經驗,把每個學生潛在的熱情調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用遷移,積極探究。
學生已經認識了加法,通過加法來遷移,增進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動口、動手、動腦,利用舊知獲取新知。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最直接方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了減法的形成過程。同時,通過動手擺一擺,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減法的含義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數一數5以內的數。
(1)從1數到5。
(2)從5數到1。
2.引入:有幾支彩筆?(5支)送給小朋友2支,還剩幾支?你們會算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
設計意圖:利用“送彩筆”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
探究新知
(一)故事導入,揭示內容。
1.智慧爺爺看見大家很會計算,想請大家?guī)蛶兔,他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智慧果?(教師戴上智慧爺爺的頭飾,左手拿2個智慧果,右手拿1個智慧果)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智慧爺爺謝謝你!(把右手拿的1個智慧果送給回答問題的孩子)
師:智慧爺爺送給小朋友1個智慧果,他還剩下幾個?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對你的同桌說說,也可以用學具擺擺看。
2.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學生匯報:原來有3個智慧果,拿走1個,還剩2個。
3.認識減法算式。
師:像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式來表示。(板書:3-1=2)中間這個運算符號“-”叫減號。(板書)這道算式是一道減法算式,讀作:3減1等于2。(板書)
(1)帶領全班學生讀兩遍算式。
師:減號前面的3表示什么?減號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號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間交流、匯報。
(3)小結:減號前面的3表示原來有3個,減號后面的1表示拿走1個,等號后面的2表示還剩2個。以后我們遇到這種“去掉”或“減少”的情況都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一年級上冊數學20xx最新減法教案2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
(二)培養(yǎng)學生推理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40000簡寫成( );70000簡寫成( )。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70+80= 520+400= 64-38=
530-400= 730-300= 80-54= 430+70=
540-200= 35+16= 360-8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過去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兩位數加、減整百數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板書課題:)今天學習的與過去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復習中最后一道口算題改為250+470,即課本題中的例1,也就是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
1.教學例1。
口算:250+470。
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
有250+400的基礎,同學們可能會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
教師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確的,然后提出:還可以怎樣想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赡軙霈F(xiàn)下面幾種想法:
(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
(2)25+47=72,推出250+470=720。
教師肯定以上幾種想法都是正確的。
2.教學例2。
口算:540-370。
啟發(fā)性提問:同學們會口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那么怎樣口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1)540-300=240,240-70=170;
(2)54-37=17,推出540-370=170;
(3)140-70=70,500-100-300=100,100+70=170。
教師肯定以上想法都是正確的。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你認為哪種方法容易就用那種方法。)
360+180= 520-150=
410-240= 370+580=
(2)列出算式,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390,另一個數比它多150。另一個數是多少?
3.教學例3。
口算:
(1)17萬+8萬=________萬
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
學生可能會說出: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 24萬+19萬=________萬
因為24+19=43,所以24萬+19萬=43萬。
(3)27萬-4萬=________萬
因為27-4=23,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萬
因為35-28=7,所以35萬-28萬=7萬。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列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820萬,另一個數比它少150萬,這個數是多少?
(三)鞏固反饋
1.全體同學筆答。
(1)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與橫行的每個數相加)
(2)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作被減數,分別去減橫行中的每個數)
訂正時,個別的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提問:
(1)觀察表(1), 在加法中,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變了,引起和有什么變化?
(2)觀察表(2),在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化了,引起差有什么變化?
2.全體同學試做練習四的第5題。
溫泉鄉(xiāng)今年修了4條水渠,總長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在試作的基礎上,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說一說解題思路。從問題出發(fā)來想:
要想求“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必須知道今年修多少米,去年修多少米。已知今年修的水渠總長是1608米,去年修多少米沒有直接告訴,但告訴我們今年修的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去年修的米數。
根據學生的講述,教師畫出下面的解題思路圖。
由學生獨立列出等式,并解答出來。
答:今年比去年多修1072米。
提問:題目中“今年修了4條水渠”這個條件怎么在列式中沒有用上?
(這個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沒有關系。)
3.課后練習:
練習四第1,4題。
【最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01-07
一年級上冊數學最新公開課教案01-02
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0
數學上冊教案01-15
一年級語文上冊最新指導教案01-06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20
一年級上冊數學《10》教案08-26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