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4-06 13:19:07 振濠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1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16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第二個因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簡便算法,并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第二個因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簡便算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口算。

  35×243×892×4125×842×5

  82×673×862×725×850×2

  (1)學生口算。

  (2)觀察計算過程,說說哪幾個算式的`結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兩因數(shù)數(shù)字的特點。

  2.在(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使計算結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125×( )=( )45×( )=( )

  35×( )=( )55×( )=( )75×( )=( )

 。1)學生自由說。

  (2)討論哪種填法算起來最簡便,最合理?

  3.看橫式,直接說出得數(shù)。

  35×2×725×4×7125×8×3

  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知。

  1.出示例9求125與56相乘的積。

  2.小組討論:可以怎樣算?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3.反饋。

  4.試一試。

  25×2445×18

 。1)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來。

  (2)引導學生討論。

  (3)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鞏固練習。

  1.把乘兩位數(shù)改成連續(xù)乘兩個一位數(shù)。

  15×1225×32125×48

  15×2×( )25×4×( )125×8×( )

  引導學生說說每組的兩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用簡便方法計算。

  45×1625×16125×1635×12

  25×2825×18125×48125×72

  3.課本中練習。

  四、課堂。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p15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例2、及課堂活動,練習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學習統(tǒng)計方法。

  2.讓學生經歷數(shù)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3.能正確地填寫統(tǒng)計表,滲透統(tǒng)計思想及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腦的習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教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jié)即將來臨,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的到來,我們二年級(1)班要在這一天舉行聯(lián)歡會,大家準備什么節(jié)目來慶祝呢?

  學生答:唱歌、跳舞……

  教師:參加哪個節(jié)目的人數(shù)最多?

  學生可能說,參加唱歌的人數(shù)最多,也可能說參加跳舞的人數(shù)最多……

  教師:誰說得對呢?(學生無法回答)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知道我們班上參加哪個節(jié)目的同學人數(shù)最多?參加哪個節(jié)目的同學人數(shù)最少呢?

  引導學生說出統(tǒng)計,從而板書課題:統(tǒng)計。

  二、自主探索,經歷統(tǒng)計過程

  1.學生經歷數(shù)據收集整理的過程

  教師:我們班的.同學參加了哪些節(jié)目?

  (學生說,教師板書:唱歌、跳舞、講故事、彈琴)

  教師:用什么辦法統(tǒng)計參加每個節(jié)目的人數(shù)呢?

  學生1:用畫“?”的方法。

  學生2:用畫“正”字的方法。

  學生3:我們班的人數(shù)比較多,用畫“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學生一一報自己參加的節(jié)目,4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

  2.填表、分析

  教師:現(xiàn)在(指黑板)對班上同學參加節(jié)目的人數(shù)了解清楚了嗎?

  學生可能會說不太清楚,因為從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還應算出參加每個節(jié)目的同學具體有多少人。接下來讓學生算一算,并填在書上的表格里。學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師:從統(tǒng)計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還想到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1:我們班上參加唱歌的人數(shù)最多,彈琴的人數(shù)最少。

  學生2:參加跳舞的同學比參加唱歌的同學少幾人?

  教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

  教師:對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畫“正”字能較清楚地收集、整理數(shù)據。

  學生2:我覺得數(shù)據較多時更簡便些。

  教師:對,在統(tǒng)計過程中,畫“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會經常用到。

  三、嘗試運用,深化對統(tǒng)計的理解

  教師:剛才我們統(tǒng)計了班上參加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節(jié)目的人數(shù),大家表現(xiàn)得真棒!現(xiàn)在,森林里的兔媽媽想了解它的孩子們誰采集的蘑菇的朵數(shù)最多,同學們能幫兔媽媽解決這個問題嗎?(多媒體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師:要知道它們1天分別采了多少應怎么辦?

  學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數(shù)加起來。

  教師:好!你們根據圖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學生獨立計算并填寫統(tǒng)計表。學生填完后交流,重點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著重強調統(tǒng)計表中的“合計”是什么意思。

  四、獨立運用,發(fā)展統(tǒng)計能力

  組織學生完成122頁課堂活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4題,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想法?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35-37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小數(shù)乘法》的第二課時。主要幫助學生掌握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小數(shù)點搬家的規(guī)律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觸過小數(shù),已經對小數(shù)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學習小數(shù)點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沒有太大的難度;趯W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設置“小數(shù)點搬家”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設疑引趣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索、歸納發(fā)現(xiàn)、形成知識、實踐應用。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歸納出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并應用這個規(guī)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親歷小數(shù)點向左、向右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過程,體驗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提高學生數(shù)學的綜合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探索概括出小數(shù)點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預習卡,數(shù)字卡片,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小數(shù)點搬家”。

  師:在美麗的大森林里,螞蟻開了一家快餐店。你看,它的快餐一份賣0.01元。開張之后,生意非;鸨?墒沁^幾天螞蟻一算賬就郁悶了:不但沒有賺錢,反而是虧了很多錢。小數(shù)點也很不高興,心想:我辦搬搬家吧!于是,它向右輕輕一跳,快餐一份就變成了0.10元。

  客人雖然少了很多,可是螞蟻一算賬很開心,因為賺了一些錢。小數(shù)點也很高興,心想:這肯定是我搬家的功勞,我再搬搬家吧,讓你發(fā)大財。于是,它又向右輕輕跳了一下,這時候快餐的價格就變成了0.01元。這下可糟糕了,一個客人也沒有了。

  【設計意圖:借助教材中“螞蟻快餐店”的情境講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強烈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

  1.師:同學們,在這個故事中,為什么客人會越來越少呢?

  生:因為快餐價格越來越貴。

  師:為什么價格會越來越貴?

  生:因為小數(shù)點在向右搬家。

  師:小數(shù)點向右搬家,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叫做“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

  2.(ppt出示快餐的三個價格:0.01元→0.10元→1.00元)

  師:這是快餐的三個價格。同學們觀察這三個數(shù),小數(shù)點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0.01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0.10,0.10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1.00,從0.01到1.00小數(shù)點一共向右移動了兩位。

  【設計意圖:由“快餐價格”的變化的觀察來理清圖意,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師:小數(shù)點移動一位、兩位,數(shù)的大小就會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呢?昨天已經讓同學們預習了,通過預習,你得到什么結論?

  生:從0.01到0.10,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數(shù)的10倍;從0.01到1.00,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數(shù)的100倍。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驗證的呢?請你拿出預習卡,把你的方法與小組同學交流分享。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匯報驗證結論的方法

  預設:

  (1)改寫為以元角分為單位

  因為0.01元=1分,0.10元=1角=10分,1.00元=10角=100分,所以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驗證了結論。

 。2)利用數(shù)位順序表。

  0.01、0.10、1.00,這三個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都是0.01,所以0.10中有10,個0.01,1.00中有100個0.01,所以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

 。3)利用面積模型進行說明

  0.01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1是0.01的100倍;0.1是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

 。4)其他方法(如有學生改寫為以米、分米、厘米為單位進行說明)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體驗、創(chuàng)造,最終獲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師:同學們,我們剛才用這么多的方法,說明了0.10是0.01的10倍,1.00是0.01的100倍,其實就是說明了這兩個規(guī)律。

 。╬pt出示: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數(shù)的10倍;

  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數(shù)的100倍。)

  學生讀一讀這兩個規(guī)律。

  師:要是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三位呢?

  生: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

  (ppt出示:......)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用了省略號,我省略了什么?

  生:按照這個規(guī)律往下推導還有很多。

  師:同學們,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就擴大到原數(shù)的10倍;要是我想把一個數(shù)擴大到原數(shù)的10倍,這時候要怎么辦?

  生:把這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

  師:比如0.01×10,這時候,只要把0.01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0.1就是0.01×10的積。

  類似方法教學0.01×100=,0.01×1000=(強調數(shù)位不夠,添0補位)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歸納,學生對知識更加清晰;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會按照規(guī)律類推出新知識!

  5.及時練習:

  口答:

 。1)把0.04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1位,得到的數(shù)擴大到原數(shù)的( )倍。

 。2)把1.045的小數(shù)點向( )移動( )位,得到104.5,擴大到原數(shù)的( )倍。

  你會算嗎?

  0.78×10=0.35×100=0.82×1000=

  【設計意圖:及時練習讓學生所學即刻得到鞏固!

  (二)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

  1.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是比原數(shù)擴大了;要是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可能是?

  生:縮小了。

  2.師:同學們來看,這是1,1的小數(shù)點在哪里?

  生:1的右下角。

  (ppt出示:《小數(shù)點搬家》教學設計(李莉))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數(shù),1是怎么得到0.1和0.01的。

  生:1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0.1,1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得到0.01。

  師: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我們得到重要的規(guī)律,那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呢?把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和同桌說一說。

  3.生說說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預設1: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10;

  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100。

  預設2: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0倍;

  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00倍;

  (此時師糾正:縮小10倍、100倍的說法缺乏科學性,我們應該說縮小到1/10,1/100)

  4.小老師上臺解釋:為什么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10。

  結合面積模型大致做如下解釋:

  《小數(shù)點搬家》教學設計(李莉)

  師補充:把1平均分成10份列式應該是:1÷10?s小到原數(shù)的1/10,其實就是1÷10.

  師:如果想把一個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10,比如1÷10=,應該怎樣才能得到商?

  生:把1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

  師:(結合ppt演示講解)把1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整數(shù)部分空著怎么辦?

  生:添0補齊數(shù)位。

  5.類似講解: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得到的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1/100。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正確的表象,并利用數(shù)學中最重要的方法——比較法,探索、歸納出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6.及時練習:

  口答:

 。1)把54.2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 ),這個數(shù)縮小到原數(shù)的( )

 。2)把54.2縮小到原來的1/1000是( )

  你會算嗎?

  12.6÷10=40.1÷100=70.5÷1000=

  【設計意圖:及時練習讓學生所學即刻得到鞏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上下(位置)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動物分房圖若干;四只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yǎng)想象能力

  1、看看我們的教室,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繼續(xù)往下想,你的下面還會有什么呢?

  5、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感受“上、下“

  二、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

  1、創(chuàng)設情境(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A:深秋,大地豐收了,小兔子忙著收蘿卜,準備回家過冬呢!(CAI)顯示:可愛的小鳥正忙著摘果子呢!(CAI)顯示

  B:看它們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創(chuàng)設情境(2),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說得好,小松鼠也想來聽一聽(CAI)顯示

  B:觀察:你還能用“上”或者“下”來說說它們現(xiàn)在的位置嗎?先跟你的同伴說說看

  C:再觀察小松鼠的位置:說“小松鼠在上面”對嗎?

  “小松鼠在下面“對嗎?,那怎樣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來說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創(chuàng)設情境(3),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都說對了,小松鼠和小鳥高興得在樹枝了蹦上蹦下(CAI)顯示,松鼠和小鳥交換了位置

  B:現(xiàn)在,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

  小結:看來,位置變,上下關系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

  三、創(chuàng)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聽口令擺一擺

  先擺數(shù)學書,再把數(shù)學本放在數(shù)學書的下面,最后把筆盒放的數(shù)學書的上面,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2、找一找。在生活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

  四、分層活動,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

  確定位置,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

  小紅住在小英樓上,

  小英住在小蘭的樓上。

  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課本第37~39頁。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實場景認識銳角和鈍角,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會區(qū)分并在實物中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相關工具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學生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光盤。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小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大家想見見她嗎?

  2.新老師帶我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盤(游樂場),00:50暫停。讓學生先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秘密。

  然后點名讓學生說說。

  3.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把這些角請出來02:00播放光盤,02:20暫停,

  你認識哪些角?學生回答。

  他說得對嗎?你有什么辦法驗證?請學生用三角板驗證。

  4.生活中還有很多角。我們再到橋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盤,06:10暫停,你從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電視機里的小朋友還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盤。

  5.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09:35播放光盤,10:25暫停。小組合作,先分清每個人干什么。分類時可以請三角板來幫忙。

  學生小組討論分類。

  6.小組匯報分類情況。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盤10:53,展示機內學生分類情況。

  7.小結分類情況。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我們剛才把這些角分成三類,直角已經有了名稱,你能給這些角取個名字嗎?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們來聽聽電視機里的同學取了什么樣的名字。14:08播放光盤。

  小朋友說得真形象!數(shù)學上我們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

  2.誰能再說說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

  3.閉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銳角和鈍角。

  4.生活中還有很多銳角和鈍角,你能找出來嗎?

  16:03播放光盤

  課前游樂場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盤,19:15暫停。讓學生說一說。

  你在生活中見過銳角和鈍角嗎?讓學生指一指。

  5.你會做一個角嗎?請你動手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選擇紙張、小棒、剪刀等材料)。

  說說你做的.是什么角。

  學生匯報展示。

  還有不同的嗎?

  6.你能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學生匯報。

  同桌互相欣賞一下畫的是什么角。

  7.接下來新老師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好嗎?24:05播放光盤,猜角,比比誰猜得又快又準。機內外互動。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和電視機里的同學都收獲不少,下課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說給家長聽。

  機動活動: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別是什么角?

  小組合作。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畫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正確地敘述圖意,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解答圖畫應用題.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圖中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開火車口算:8以內的加減法.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投影出示下面兩題:

  師: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1(花圖).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問:圖上哪一部分不容易看出來?(花瓶里的花的朵數(shù))

  說明:當圖上的物體數(shù)量比較多或者物體間相互遮蓋的時候不容易數(shù)出它的個數(shù),這時候題中會給我們標明是多少或者能夠讓我們根據題中給的條件算出來,這道題就給我們標明了數(shù)據(板書:5朵).

  師:下面就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集體說圖意.

  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ㄒ笠还灿卸嗌俣洌鸵鸦ㄆ坷锏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誰會列算式?

  板書:5+3=8

  問: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題圖2(小貓圖).

  師: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在學生獨立說的基礎上指名說圖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還剩幾只?)

  問:還剩幾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數(shù)的)

  師:當數(shù)量比較多或者數(shù)不出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用計算的方法來解答.

  問:誰來說說這道題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8-2=6

  問: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學做一做

 。1)投影出示蝸牛圖

  指名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6+2=8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豬吹泡圖

  學生試著自己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8-3=5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8表示什么?

  3.總結質疑:

  師: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圖畫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46頁的第14題,然后投影訂正.

  2.擺一擺、說一說

  兩人一組,一人擺學具,一人說題意列算式.

  3.看算式編題

  出示:3+5=8-2=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編題,指名回答,大家當裁判.

  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內容包括直線、線段、射線和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幾何形體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認識三角形等圖形的知識以及進一步學習幾何形體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時,已會直觀描述它們的特點。本課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有限到無限,引導學生認識直線和射線,掌握角的概念。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數(shù)教材第七冊P109—110線段、射線、直線和角。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認識射線;知道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認識角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比較角的大小。

 。病⒛芰δ繕耍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對比、綜合、記憶及動手協(xié)作能力。

 。、情感目標:

  教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薄⒅攸c:認識射線,知道射線與直線、線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在射線概念的基礎上說明角的概念,滲透運動的觀點。

 。病㈦y點:角的形成。

  學生準備:每人準備:兩根吸管、一個圖釘、一副三角尺。

  四、教學過程:

 。ㄒ唬┚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

  1、出示一條線段:

  問:a、這是什么?(板書:線段)

  b、你覺得線段有什么特點?(有兩個端點)板書,又問:有兩個端點的線就是線段?(畫曲線)引導:直的(板書)

  c、你也畫一條線段吧?(用一句話向大家介紹)(用尺量)誰來重新認識老師的線段?和老師的比比看?(小結:能量出長度————數(shù)學專用語—有限長)

  d、你周圍有線段嗎?找一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復習關于表內乘、除法、角、方向與位置,統(tǒng)計與分類等內容。

  2、讓學生學會整理知識點。

  3、熱鬧、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從圖中讀取信息,發(fā)現(xiàn)知識點。

  教學難點:

  靈活利用情景圖結合所學內容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電教設備或掛圖、多媒體課件、正方體等李具。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本學期的數(shù)學知識已經學完了。上節(jié)課我們對照所學內容從情景圖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數(shù)學信息,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或故這些知識點。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方位知識進行整理。

  (1)師:今天刮的是西風,那么明天刮什么風呢?對于明天刮什么風我們不能確定,只能猜測,這就是我們前面學到的關于可能性的問題。

 。2)師:房子的東面有條河,從真?zhèn)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車,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深刻體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著的位置。

  2、出示課本102頁的圖。

  (1)讓學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讓學生說一說師怎樣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個)

  用乘法算:8×5=40(個)

 。2)讓學生算一算“樹上有多少只小鳥”,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

 。3)讓學生算一算鴨和鵝的只數(shù),發(fā)現(xiàn)它們的.倍數(shù)關系

  3、復習“角的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

 。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角分為直角、銳角、鈍角

 。3)簡單畫一些角,讓學生比一比大小。

  4、復習統(tǒng)計的有關知識。

  再次出示課本108-109頁的情境圖引入學生對統(tǒng)計知識的整理

  三、回顧整理,拓展應用

  自主練習

  計算。

  20—3×66×5+2080—5×67×5—2090—4×942—3×87×5—2090—4x942—3×8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1~52頁和練習十二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準確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認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電腦,自制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小棒;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作好鋪墊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把小白兔請到我們課堂上,它有幾句話要和同學們講,請同學們注意聽.

  2.(電腦演示)小白兔講話:小棒,是我們數(shù)學課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據要求迅速拿出相應數(shù)目的小棒嗎?(要求學生操作.)

 。1)34,請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幾根?學生擺完后出示填空:34=30+( ).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學生擺完后出示:57=7+( ).

  (3)小白兔:下面這兩道題你們會做嗎?請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3+40=20+70+6=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例1:34+2=

 。1)通過擺小棒,理解算理.

 、偻纼扇艘贿吷塘恳贿厰[,并說說先擺多少根小棒,接下來再擺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趯W生討論后回答(電腦演示擺小棒的過程).

 。2)如果不擺小棒,怎樣想34+2得多少呢?

 、僬n件演示計算的過程,讓學生邊看邊口述計算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與同桌講講“悄悄話”.

  ②學生口述計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

  ③師小結:計算34+2,應先算4+2,也就是個位上的數(shù)和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邊講邊用紅粉筆把4和2連起來,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3)想一想,練一練.

  2+34=_____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數(shù)是多少?

  練習:

  43+6=□3+55=□

 。堠Γ

  40□─┘□□□

  2.教學34+20.

  (1)讓學生自己先用小棒擺一擺.

 、傧胍幌耄哼@回擺小棒的方法跟剛才一樣嗎?

 、谥该麑W生上臺擺一擺,說一說,為什么不加2根呢?(因為要加2個十,而不是2個一.)

 。2)不擺小棒,你會算嗎?

 、僬埻瑢W們打開書第51頁,完成34+20=,并給同桌講講“悄悄話”,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谥该f說這道題的計算方法.

 、鄹鶕䦟W生回答,教師在式子下面用線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個十,然后再加上個位上的數(shù)4,得54,教師強調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數(shù)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然后再加上個位上的數(shù).

 。3)想一想,練一練.

  20+34=,想一想應該怎樣算?提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4+40=□70+27=□

 。埽

  40□□□

  3.分析比較,揭示課題.

  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34+2和34+20,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點:第一個加數(shù)都是34,不同點:一個是加2,一個是加20.)誰來給今天學的內容起個題目,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比較34+2和34+20,兩道題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請同桌討論一下.(加2,從個位加;加20,從十位加).教師指出:計算時要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單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

  三、鞏固練習

  1.小白兔:看到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那么認真,我真高興,下面我們放松一下,一起來玩一個打靶游戲,(電腦演示)你們看,每個氣球上都有一道題,如果你能做對的.話,就會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加油吧!

  2.完成教科書第52頁“做一做”第1、2題,做后集體訂正.

  3.完成第52頁“做一做”第3題.

 。1)審題,圖中畫的是什么?左邊多少?右邊多少?

 。2)分析題意,列出算式.

 。3)算出得數(shù),說說第(1)小題是怎樣算的.

  4.改錯.

  小白兔:小朋友們,下面我?guī)銈內游镝t(yī)院去看一看,動物醫(yī)院里住著小豬,小狗和小猴,他們每個做的題都出了問題,要請小朋友們當醫(yī)生給他們看看病,看誰治得好!

  43+3=72

  50+32=37

  71+20=90

  5.奪紅旗游戲.

  完成練習十二第1、2題,(限時3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做后集體訂正,獎勵前5名一人一面小紅旗.

  四、課堂小結

  小白兔: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這節(jié)課有許多知識是通過同學們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學會的,希望同學們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學好數(shù)學.

  五、發(fā)展性訓練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你能自己編一道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題嗎?(28+30=)誰能很快說出得數(shù),誰還能編一道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23+6、44+5)當出現(xiàn)55+6時,問:你能很快說出得多少嗎?小結:當個位相加不滿10時,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不進位加.(板書:不進位),當個位相加滿10時,就是下節(jié)課所要學的進位加.你們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

  教學設計說明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是學生在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溝通情感,激發(fā)動力

  創(chuàng)設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是溝通師生情感的一種手段,是學生情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上課,教師通過親切的語言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白兔來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拉近學生與老師的情感距離,起到“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本節(jié)課學習的積極性.整堂課小白兔都伴隨著同學們,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學生進入到樂學的狀態(tài).

  二、鞏固運用,承前啟后

  鞏固有助于由知識轉化為能力,而運用則是對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檢驗和深化.通過鞏固、運用,力求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融匯貫通.在這一階段,依據大綱,憑借教材,針對學生實際,設計了多樣化訓練:安排了“打靶”游戲,改錯和“奪紅旗”游戲,以鞏固“雙基”,訓練思維的靈活性,達到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智能的目標要求.在課的最后,根據教材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設計了學生自編題練習,在編題中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個位相加滿十的情況,興趣很高,順水推舟布置學生自己試著做的家庭作業(yè),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的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數(shù)學實踐活動,改善同學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2、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分數(shù)的意義并體會分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通過自我評價,引起同學對本單元學習的反思,激勵同學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同時也為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供依據。

  教學重點: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分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今年的年歷;同學準備今年的年歷和一個小正方體、課前收集一些用分數(shù)表達的信息。

  教學預設:

  一、揭示課題:

  分數(shù)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這幾天,同學們已經從報紙、雜志或網絡上收集了一些用分數(shù)表達的信息。這節(jié)課上,讓我們一起來交流、研討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

  二、探索與實踐

  1、出示第54頁第14題。

  談話:還有兩個多星期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了。請同學們打開今年的年歷,觀察五月份的月歷,考慮以下問題:

 。1)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這個月天數(shù)的( )/( )。

 。2)五月份上學的天數(shù)占這個月天數(shù)的( )/( )。

  教師向同學解釋一下: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是3天,假如這3天與雙休日重疊,應把本次雙休日順延。

  同學觀察年歷卡并獨立考慮,然后解決這兩個問題。

  組織同學交流,重點交流第2小題,指導同學弄清楚五月份去掉勞動節(jié)的休息日和其他雙休日后剩下多少天,那就是同學上學的天數(shù)。

  提問:觀察年歷卡,你還能提出用分數(shù)表示的問題嗎?

  教師鼓勵同學仔細觀察年歷卡并試著用分數(shù)來表達其他信息,如:4月12日和4月13日兩天我們學校召開運動會,開運動會的日子占了整個四月份的幾分之幾?今年暑假從7月1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暑假占了今年天數(shù)的幾分之幾?等。

  同學積極交流自身分析得出的有關信息,教師和時評價同學交流情況。

  2、出示第54頁第15題。

  (1)談話: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每人做了一個小正方體。男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紅色,四面涂了綠色;女生的小正方體上兩面涂了綠色,四面涂了紅色。假如分別把這兩個正方體任意向上拋30次,落下后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shù)誰會多一些呢?(先請同學根據以前學到的知識進行分析。)

 。2)談話:剛才幾位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呢?請男生、女生們一起動手拋一拋并作好記錄,最后算一算這兩種顏色朝上的次數(shù)分別占總次數(shù)的幾分之幾?

  (3)同學互相合作,一人拋,另一人記錄,再用分數(shù)表示活動的結果。

 。4)組織同學交流活動情況和記錄的結果并適當解釋。

  3、出示第54頁第16題。

  組織同學交流課前收集的一些用分數(shù)表達的信息,交流時讓同學聯(lián)系分數(shù)所表達的具體信息解釋分數(shù)的意義。如:據國際勞工部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現(xiàn)在有5到14歲之間的童工1260萬人,在采石場的工人中,兒童占1/5。

  這里的分數(shù)“1/5”是指把采石場的工人總數(shù)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童工人數(shù)占了其中1份,用分數(shù)表示是1/5。

  先讓同學四人一組進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同學課前收集信息的情況(可了解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再請幾位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和時評價。

  三、評價與反思

 。1)出示評價指標,教師適當解釋每項評價指標的含義。

 。2)同學圍繞評價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再給自身評價。

  授后小記:

  這局部練習主要是讓同學將分數(shù)的意義有關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練習起來,在讓同學鞏固這局部知識的基礎上,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shù)產生及發(fā)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進行一次綜合訓練。(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二、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ㄒ唬┗揪毩

  1.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1題。

 。1)出示圖,學生獨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點說說是怎么想的。

 。3)師生共同歸納:先看平均分成了幾份,再看涂了幾份。

  2.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2題。

 。1)獨立在課本上填寫合適的小數(shù)。

 。2)集體反饋,重點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3題。

 。1)出示題目,請學生口頭說說每人儲蓄的錢各是幾元幾角?

  (2)比較,集體反饋,重點說說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106頁練習十第4題。

 。1)引導看懂數(shù)軸,理解題意。新課標第??

  (2)獨立完成,思考哪個數(shù)最接近0.5,哪個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饋。

 。ǘ┚C合練習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寫成小數(shù)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寫成小數(shù)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點八(),2.6讀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4.在跳遠比賽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軍跳了4米,()跳得遠。在100米比賽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軍跑了16.9秒,()跑得快。

  獨立在作業(yè)紙上完成。

  小組校對、交流。

  全班交流,重點說說有疑問的題目。

  5.作業(yè):練習十第5題(前四個)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比較每組中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反饋升華

  你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shù)學趣題,最早出現(xiàn)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shù)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shù),三十六頭籠中露,數(shù)數(shù)腳有一百只,幾只雞來幾只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shù)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xiàn)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的數(shù)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只?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這道題里還有隱藏的數(shù)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后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shù),增加誰的只數(shù)?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游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么特點?

  生:雞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fā)現(xiàn)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shù)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么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shù),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shù)。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shù),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shù)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shù)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shù)字大時使用,數(shù)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shù)為ⅹ,兔子的只數(shù)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shù)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匯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shù)(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后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三、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于“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經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發(fā)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相機教學“對邊”。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

  4、歸納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的習題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知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并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角的度數(shù)。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決定的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擺”,“量”,“畫”,加深對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究量角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實踐中產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方式:

  觀察、比較、練習、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評價方式:

  1.通過自評、集體評議及課堂展示評價等表現(xiàn)性評價手段,檢測目標一、二的達成情況。

  2.通過基本評價題目和課中學生的回答和做題情況,檢測學生對“角的度量”的掌握情況,從而檢測目標三的完成情況。

  教學準備:

  量角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學生進行畫角活動,教師任意的選兩個角進行比較,提出問題:角1和角2比,哪個大?大多少?有誰知道?

  2、揭示課題:看來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們是看不出來大多少,這就需要我們去進行測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

  二、目標導學,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過渡語:我們在以前學習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是需要有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今天我們需要測量角的大小,同樣也要有自己的計量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課件演示:將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對應的角就是1度角,將1度角用藍色顯示并出來,讓學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學生觀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發(fā)言時教師抓關鍵詞:中心點、0刻度線、內圈讀數(shù)、外圈讀數(shù)、90°刻度線。(課件演示)

  三、嘗試用量角器讀角,為量角做鋪墊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學習,我們了解了角的計量單位和測量工具,現(xiàn)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嗎?

  1、出示30°角,學生嘗試讀角,并說明自己讀角的方法。教師引導讓學生明白讀角時要看角的兩條邊:一條邊要和0°刻度線重合,這樣才能從0開始讀起,另一條邊對著的刻度選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別出示60°、90°、120°這些角讓學生讀,并說方法。

  四、學法指導,合作質疑——在活動中探究量角方法

  1、嘗試量角:出示兩個角(P37的角),學生先估一估,(結合直角、銳角、鈍角的知識進行估計),到底有多少度,學生自己用量角器進行測量

  2、交流方法,從而得出量角的方法。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3、教師小結:兩重合,一讀數(shù)。分別用課件演示

  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讀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4、出示兩個角(角的開口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學生上臺操作,教師再次強調兩重合再讀數(shù)。

  5、練一練

  (1)做一做第二題

  (2)判斷題。學生判斷后說明理由。

  6、出示一個邊很短的角,量角器放上去無法清楚地看準讀數(shù),學生想辦法。方法:利用直尺或將角的邊延長

  五、目標檢測

  1、填空

  量角的大小要用 ,角的計量單位是 ,用符號 表示,表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度,記作 。

  量角時,量角器的中心與 重合,0刻度線與 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 。

  2、判斷

  角越大,角的兩邊越長。

  用一個5倍的放大鏡看角,這個角也擴大5倍。

  畫在黑板上的40度的角比畫在紙上的40度角大。

  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六、全課小結

  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角1 計量單位:度“°”

  角2 測量工具:量角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點:

  能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數(shù)。

  教學難點:

  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

  微視頻、微練習。

  課前準備:

  1、將《平移與旋轉》微視屏發(fā)布到班級QQ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

  2、根據微視頻內容進行學習,并完成微視頻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復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導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頻,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xiàn)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fā)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后,物體的什么有變化嗎?什么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紐扣。小組合作,設計紐扣的運動方式。

  四、課堂作業(yè)

  通過學習,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平移與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方向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fā)生改變時,這種運動現(xiàn)象就是平移。

  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這種運動現(xiàn)象是旋轉。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

  3、逐步發(fā)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fā)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xù)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2)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xiàn)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shù)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王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 8

  (4)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xiàn)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xiàn)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xiàn)在是幾時?

  (4)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shù)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較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xiàn)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

  (2)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