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dá)思想感情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歡迎閱讀與收藏。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1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蕩漾著無限溫柔:
善笑的藤娘,袒酥懷任團(tuán)團(tuán)的柿掌綢繆,
百尺的槐翁,在微風(fēng)中俯身將棠姑抱摟,
黃狗在籬邊,守候睡熟的珀兒,它的小友,
小雀兒新制求婚的艷曲,在媚唱無休——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蕩漾著無限溫柔。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淡描著依稀的夢景;
雨過的蒼茫與滿庭蔭綠,織成無聲幽冥,
小蛙獨坐在殘?zhí)m的'胸前,聽隔院蚓鳴,
一片化不盡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樹頂,
掠檐前作圓形的舞旋,是蝙蝠,還是蜻蜓?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淡描著依稀的夢景。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輕喟著一聲奈何;
奈何在暴雨時,雨槌下?lián)v爛鮮紅無數(shù),
奈何在新秋時,未凋的青葉惆悵地辭樹,
奈何在深夜里,月兒乘云艇歸去,西墻已度,
遠(yuǎn)巷薤露的樂音,一陣陣被冷風(fēng)吹過——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輕喟著一聲奈何。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沈浸在快樂之中;
雨后的黃昏,滿院只美蔭,清香與涼風(fēng),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兩斤,杯底喝盡,滿懷酒歡,滿面酒紅,
連珠的笑響中,浮沈著神仙似的酒翁——
我們的小園庭,有時沈浸在快樂之中。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2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3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記著我,就記著我,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時空著惱,只當(dāng)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只當(dāng)是前天我們見的殘紅,怯憐憐的在風(fēng)前抖擻,一瓣,兩瓣,落地,叫人踩,變泥……
唉,叫人踩,變泥——變了泥倒干凈,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看著寒傖,累贅,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來,你何苦來……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來,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見了光彩,你是我的先生,我愛,我的恩人,你教給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愛,你驚醒我的昏迷,償還我的天真。
沒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臉,燒得多焦,虧這夜黑
看不見;愛,我氣都喘不過來了,別親我了;我受不住這烈火似的活,這陣子我的靈魂就象是火磚上的
熟鐵,在愛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的飛灑……我暈了,抱著我,愛,就讓我在這兒清靜的園內(nèi),閉著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頭頂白樹上的風(fēng)聲,沙沙的.,算是我的喪歌,這一陣清風(fēng),橄欖林里吹來的,帶著石榴花香,就帶了我的靈魂走,還有那螢火,多情的殷勤的螢火,有他們照路,我到了那三環(huán)洞的橋上再停步,聽你在這兒抱著我半暖的身體,悲聲的叫我,親我,搖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著清風(fēng)走,隨他領(lǐng)著我,天堂,地獄,哪兒都成,反正丟了這可厭的人生,實現(xiàn)這死
在愛里,這愛中心的死,不強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可我也管不著……你伴著我死?
什么,不成雙就不是完全的“愛死”,要飛升也得兩對翅膀兒打伙,進(jìn)了天堂還不一樣的要照顧,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沒有我;
要是地獄,我單身去你更不放心,你說地獄不定比這世界文明
(雖則我不信,)象我這嬌嫩的花朵,難保不再遭風(fēng)暴,不叫雨打,那時候我喊你,你也聽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脫反投進(jìn)了泥坑,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笑我的命運,笑你懦怯的粗心?
這話也有理,那叫我怎么辦呢?
活著難,太難就死也不得自由,我又不愿你為我犧牲你的前程……
唉!你說還是活著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嗎?——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丟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這是命;
但這花,沒陽光曬,沒甘露浸,不死也不免瓣尖兒焦萎,多可憐!
你不能忘我,愛,除了在你的心里,我再沒有命;是,我聽你的話,我等,等鐵樹兒開花我也得耐心等;
愛,你永遠(yuǎn)是我頭頂?shù)囊活w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變一個螢火,在這園里,挨著草根,暗沉沉的飛,黃昏飛到半夜,半夜飛到天明,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見天
天上那顆不變的大星,那是你,但愿你為我多放光明,隔著夜,隔著天,通著戀愛的靈犀一點……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4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滿天稠密的黑云與白云;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頂,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團(tuán)團(tuán)的月彩,纖纖的波鱗——
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創(chuàng)一個完全的`夢境!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5
【原文】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只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艷異照亮了濃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
、賹懽鲿r間不詳,初載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號,屬名徐志摩。
【賞析】
《黃鸝》這首詩最初刊載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號上,后收入《猛虎集》。詩很簡單:寫一只黃鸝鳥不知從哪里飛來,掠上樹稍,默不作聲地佇立在那里,華麗的羽毛在枝椏間閃爍,“艷異照亮了濃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熱情!庇谑钦衼砹宋覀冞@些觀望的人(詩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論者?),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樹下,期待著這只美麗的鳥引吭高歌?墒撬鼌s“一展翅”飛走了: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于是帶走了春天,帶走了火焰,也帶走了熱情。這首詩意不盡于言終。如果我們鑒品的觸角僅僅滿足于詩的表象,那我們將一無所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尋找這首詩的深層結(jié)構(gòu),或如黑格爾所言,尋找它的“暗寓意”(《美學(xué)》第二卷,13頁)。在這個意義上說,《黃鸝》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一篇類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詩。指出徐志摩詩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對于我們理解他的詩藝不無裨益。因為詩人對于各種“主義” 腹 誹甚多。早在1922年的《藝術(shù)與人生》一文中,他就批評中國新詩表面上是現(xiàn)實主義,骨子里卻是根本的非現(xiàn)實性;此外還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義,以及成功地發(fā)明了沒有意義的象征的象征主義。其結(jié)果是雖然達(dá)到了什么主義,卻沒有人再敢稱它為詩了。在后來寫就的《“新月”的態(tài)度》(1928)中,他又對當(dāng)時文壇上的13個派別大舉討伐之師。然而 腹 誹歸 腹 誹 ,在具體的藝術(shù)實踐中,他還是兼收并蓄,廣征博引,真正“把創(chuàng)格的新詩當(dāng)一件認(rèn)真事做”(《詩刊弁言》)。所以他的詩并非千人一面,一律采取單調(diào)的直線抒情法,而是盡可能地運用各種風(fēng)格和手法,以達(dá)到最完美的藝術(shù)效果。《黃鸝》中象征的運用,便是一個明證。
指出《黃鸝》是一首象征的詩,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指出“黃鸝”形象具體的所指。作者最初的創(chuàng)作意圖已經(jīng)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無跡可尋,甚至在詩中我們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寶貴的啟示。首先應(yīng)該注意到,在這首詩中詩人并沒有選擇“我”這一更為強烈的主體抒情意象作為這首詩的主詞,而是采用了“我們”這種集體性的稱謂。作為一群觀望者,“我們”始終緘默無言(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流露出一種“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情緒。不過“我們”作為群體性的存在,至少明確了一件事,即:“黃鸝”的象征意義不只是對“我”而言的。其次,詩中兩次出現(xiàn)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的比喻,也給我們重要的提示。因為無論是春光,火焰,還是熱情,都寓指了一種美好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已經(jīng)“不見了”。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愛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確定“黃鸝”形象具體的意指,還必須聯(lián)系到徐志摩當(dāng)時的思想狀況來分析。
我們知道,詩人剛回國時躊躇滿志,意氣風(fēng)發(fā)。他聯(lián)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準(zhǔn)備在社會上“露棱角”。他將自己的高世之志稱為“單純信仰”,胡適則洗煉地將其概括為“愛、自由、美”三個大字。正因了這“單純信仰”,他拒絕一切現(xiàn)實的東西,追求一種更完滿、更超脫的結(jié)局。在政治上則左右開弓,以至于有人認(rèn)為“新月”派是當(dāng)時中國的第三種政治力量。然而在現(xiàn)實面前,任何這類的“單純信仰”都是要破滅的。世易時移,再加上家庭罹變,詩人逐漸變得消極而頹廢。他感染上哈代的悲觀主義情緒,“托著一肩思想的.重負(fù),/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時心情的寫照。人們總以為徐志摩活得瀟灑,死得超脫,蔡元培的挽聯(lián)上就寫著: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逕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東土;
乘船可死,驅(qū)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可又有誰知道詩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觀,我認(rèn)為“黃鸝”的形象正象征他那遠(yuǎn)去的“愛、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們也只能無奈地觀望,年青時的熱情被那只遠(yuǎn)去的黃鸝鳥帶得杳無蹤跡了。有人認(rèn)為“黃鸝”的形象是雪萊的“云雀”形象的再現(xiàn)。若果此說成立,那么我想也是反其意而用之!对迫浮分心欠N張揚挺拔的熱情在《黃鸝》中已經(jīng)欲覓無痕了。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6
問誰?呵,這光陰的播弄
問誰去聲訴,
在這凍沈沈的深夜,凄風(fēng)
吹拂她的新墓?
「看守,你須用心的看守,
這活潑的流溪,
莫錯過,在這清波里優(yōu)游;
青臍與紅鰭!」
那無聲的私語在我的耳邊
似曾幽幽的吹噓,
像秋霧里的遠(yuǎn)山,半化煙,
在曉風(fēng)前卷舒。
因此我緊攬著我生命的繩網(wǎng),
像一個守夜的漁翁,
兢兢的,注視著那無盡流的時光
私冀有彩鱗掀涌。
但如今,如今只余這破爛的`漁網(wǎng)
嘲諷我的希冀,
我喘息的悵望著不復(fù)返的時光:
淚依依的憔悴!
又何況在這黑夜里徘徊:
黑夜似的痛楚:
一個星芒下的黑影凄迷
留連著一個新墓!
問誰……我不敢愴呼,怕驚擾
這墓底的清淳;
我俯身,我伸手向她摟抱
啊,這半潮潤的新墳!
這慘人的曠野無有邊沿,
遠(yuǎn)處有村火星星,
叢林中有鴟鴞在悍辯
此地有傷心,只影!
這黑夜,深沈的,環(huán)包著大地;
籠罩著你與我
你,靜凄凄的安眠在墓底;
我,在迷醉里摩挲!
正愿天光更不從東方
按時的泛濫:
我便永遠(yuǎn)依偎著這墓旁
在沈寂里的消幻
但表曦已在那天邊吐露,
蘇醒的林鳥,
已在遠(yuǎn)近間相應(yīng)喧呼一
又是一度清曉。
不久,這嚴(yán)冬過去,東風(fēng)
又來催促青條:
便妝綴這冷落的墓宮,
亦不無花草飄搖揚。
但為你,我愛,如今永遠(yuǎn)封禁
在這無情的地下
我更不盼天光,更無有春信:
我的是無邊的黑夜!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7
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沒有堅實的愛情作基礎(chǔ)。留英期間,徐志摩瘋狂地愛上了淑女林徽因,他在一封給林的長長情書中傾訴道:“……拋開所有的猶豫和彷徨,走進(jìn)那已經(jīng)為你打開的門,管它里面迎候你的是天堂還是地獄。是地獄又怎么樣?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況且,縱然是地獄,只要有彼雅特莉齊的提攜引導(dǎo),還愁不升上凈界和天堂?”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基督教文化對徐志摩的影響。
徐志摩的人生理想是愛、自由和美。為了愛,為了美,為了自由,他可以不顧一切,甚至獻(xiàn)出生命,去撞地獄之門。
在徐志摩,如果是為了獲取生命存在的自由和生命的本義,生命終極就不是陰森恐怖,而是披著絢麗光華;就不是退縮與消逝,而是進(jìn)取與升華的象征!斑@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口牲口/黑夜里躺著一具尸首/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為要尋一個明星》)。與其容忍真情貧缺、怯懦茍且的生活,倒不若出離了這狹窄的人間世,只要有夸父逐日的堅執(zhí),就必然能走向“戀愛、歡欣、自由”的“理想天庭”,這樣的死是美麗的。
在徐志摩的詩歌中,還出現(xiàn)了行多飛物意象:生命終極出脫、化解為美麗的飛物意象。徐志摩認(rèn)為,為自由而死,是非常美麗的。而后來徐志摩是飛著駕臨西土,實現(xiàn)了他追求自由的夢想。
歌頌美麗死亡在徐志摩詩中頻頻出現(xiàn),可以說,詩人受波德萊爾的影響是很大的。徐志摩曾盛贊泛稱波德萊爾,并且親自動手譯介波氏的《死尸》一詩,還直接將“以死亡美麗、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shù)思想引入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不斷涉入死亡,污穢、恐怖等傳統(tǒng)詩學(xué)的禁地,大膽探索生命終極,直面死亡,表現(xiàn)了生命的真誠超越和人格的自由追求。徐志摩還受過拜倫、雪萊、濟(jì)慈、華茲華斯、泰戈爾等異域詩人的影響。下面讓我們看看華茲華斯、濟(jì)慈等詩人是怎樣對待死亡的。華茲華斯寫過一首十四行詩,追憶他的4歲時夭折的小女兒凱瑟琳。詩以驟然而起的'喜悅開始:“一陣驚喜,有如躁動的疾風(fēng)/我急忙趨身,去把喜悅分享!卑凑罩袊鴤鹘y(tǒng)文化的視角來評判,詩人這首詩的“驚喜”肯定不符合我們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為什么“我”會“驚喜”呢?是因為詩人和寂寞地睡在墳冢里的小女兒分享了死亡后寂靜的愉悅!濟(jì)慈在《夜鶯頌》里也表達(dá)了自己對“靜謐的死亡”的喜愛。這些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徐志摩。
豐華瞻曾經(jīng)指出:“基督教對西洋人影響很大;秸J(rèn)為死后有天堂,人入天堂,可以不朽。這使西方人得到一種安慰!覀儼l(fā)現(xiàn),舊時一般的西洋詩雖然對死亡有所哀傷,但有一種安慰和寧靜,甚至希望,因為他們相信死者在天國將有永久的生命。詩中常稱死去為看到了‘天國的光輝’,看到‘黎明’等!蔽艺J(rèn)為,西方人在上帝死了之前的那漫長的歲月里宗教意識是較強的,西方十九世紀(jì)諸多浪漫主義詩人在他們的詩作中頻頻出現(xiàn)了對死亡的歌頌,對死神的歡迎。徐志摩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因此,徐志摩詩歌中對美麗死亡的描寫,除波氏的影響外,還有濟(jì)慈等人影響的痕跡。
徐志摩詩歌中頻頻出現(xiàn)的美麗生命終極意象,已經(jīng)偏離中國傳統(tǒng)審美的軌跡。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大地上,雖然有儒、道、釋三教存在的事實,但是中國是個宗教意識較為淡薄的國度,儒家思想的影響十分巨大。而儒家先師孔子面對子路的“敢問死”,只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引導(dǎo)人們要關(guān)注今生今世,執(zhí)著今生今世,大談特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保ā洞髮W(xué)》)當(dāng)然,中國人中也有一部分信仰佛教、道教或基督教,但那所占的人數(shù)比例不大,大多數(shù)人在生與死的看法上追隨孔子。由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不信死后有歸宿,不信“來世”,因此,哀嘆人生無常、青春短暫、慨嘆光陰易逝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隨處可見,而談死亡的美麗、對死亡的艷羨,幾乎很難找到。所以說,徐志摩在詩歌中頻頻出現(xiàn)的美麗生命終極意象,已經(jīng)偏離了中國傳統(tǒng)審美的軌跡。
徐志摩詩歌中的死亡意識,還表現(xiàn)在詩人對制造死亡的非正義戰(zhàn)爭的抨擊,對無辜死難者的同情、對死亡的恐懼等。盡管這方面的詩作寥寥無幾,但也為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徐志摩詩歌中的死亡意識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從《大帥》和《人變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8
《殘詩》
怨誰?怨誰?這是青天里打雷?
關(guān)著,鎖上;
趕明兒瓷花磚上堆灰!
別瞧這白石臺階兒光潤,趕明兒,唉,石縫里長草,石上松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里養(yǎng)著魚,真鳳尾,可還有誰給換水,誰給撈草,誰給喂?
要不了三五天準(zhǔn)翻著白肚鼓著眼,不浮著死,也就讓冰分兒壓一個扁!
頂可憐是那幾個紅嘴綠毛的.鸚哥,讓娘娘教得頂乖,會跟著洞簫唱歌,真嬌養(yǎng)慣,喂食一遲,就叫人名兒罵,現(xiàn)在,您叫去!
就?赵鹤咏o您答話!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9
一、詩人的生活背景與個人經(jīng)歷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zhèn),自小過著富裕的生活,生活條件優(yōu)越,是家里的長子。其父親寄予他很好的期望。希望他長大后能從事金融事業(yè),學(xué)習(xí)財經(jīng),走上經(jīng)商之路。在他19歲時,由家庭包辦,與寶山縣巨門望族的女兒張幼儀結(jié)婚。想借這一婚姻成就徐志摩順利進(jìn)入金融行列。但事與愿違,徐志摩并不愿意屈服于家庭的束縛,對這樣的婚姻更是充滿了不滿。他想要逃開被設(shè)計好的歸宿尋找自己的新天地。于是,徐志摩毅然離開自己的家庭,走向了求學(xué)之路。他起先在北大攻讀了法學(xué),后赴美留學(xué),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xué)經(jīng)濟(jì)學(xué)博士。但骨子里有著倔強,追求自由、美的詩人并不甘于此,他似乎想要找到屬于自己真正的方向。于是他堅決地放棄了經(jīng)商之路,來到了充滿夢幻般美麗的劍橋大學(xué)。在那里,他結(jié)識了偉大的詩人泰戈爾,在那里, 他遇見了為之傾心一生的才女林徽因。詩人在這所大學(xué)不僅學(xué)到了知識還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愛、美的思想。這對他后期詩歌質(zhì)的飛躍定下了基礎(chǔ)?梢哉f,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美,追求愛。而他的創(chuàng)作更是離不開這樣的.主題,這也是為什么他詩歌有一種空靈之美的根本所在。
二、詩人詩歌意境的繪畫美
徐志摩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善于創(chuàng)造意象的詩人,他詩歌中的意象陌生而熟悉,善于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靈活的運用到其詩歌作品中,使平凡的事物帶有詩意般朦朧的色彩,并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意境,使得詩人詩歌意境具有繪畫美、輕柔美、朦朧美。
詩人善于在詩歌中運用云彩、楊柳、夕陽等意象,構(gòu)造出具有繽紛色彩的意境,讓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又一副的畫面。如《呻吟語》“我亦愿贊美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卻了人間的憂愁,像一只沒有掛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黃昏時跳躍。假如她清風(fēng)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詩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魚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問我閑暇的詩情――上帝!你一天不還她生命與自由!”在這首詩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清晨、在午后、在黃昏時歡快地歌唱。游戲于樹梢間,有清風(fēng)拂過,有魚兒游弋。畫面優(yōu)美,人在其中悠閑自在。
三、詩人詩歌意境的輕柔美
徐志摩的詩歌有一種輕柔之美。由雪花、柳絮等意象構(gòu)成的意境往往使詩輕盈而優(yōu)美。在詩歌《再別康橋》中,整首詩都縈繞著一種淡淡的離愁,細(xì)細(xì)品讀,即能感受到輕柔之美。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邊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在詩句中,我們仿佛看見一位青年學(xué)者踮著腳尖輕輕的來,又輕輕的離開,河畔的楊柳猶如穿上新裝的新娘,河水在蕩漾,水草在招搖,詩人的心也隨之波動,一切都那么的輕盈,害怕去打擾這樣的美景。詩人要將這里的美景永遠(yuǎn)地留在康橋,只愿不打擾一切的悄然離開。
四、詩人詩歌意境的朦朧美
徐志摩的詩不需要你動腦筋去思考他到底要表達(dá)什么。我們要欣賞的就是詩歌所蘊含的多種詩意。夢幻般的朦朧美,猶如輕紗,猶如薄霧,似濃似淡。如徐志摩的詩《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短短幾行字把“偶然”這樣一個極為抽象的時間副詞,使之形象化,全詩整體讀來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畫面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讓人流連,讓人深思。“云――水”,“你――我”、“黑夜的!薄ⅰ盎シ诺墓饬痢钡纫庀笙嗷ソ豢。我們很難分辨清楚,但欣賞者卻可以感受到一股朦朧的美感透徹心肺,感受人生路途中的交錯。人生,必然會有這樣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會”。而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必將成為永難忘懷的記憶而長伴人生。這首詩簡單,但也美麗,其美麗正因為其朦朧。那萍水相逢,不小心又錯過的朦朧詩意被徐志摩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他的很多詩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的形式創(chuàng)造意象并抒發(fā)情感的。
所以,我們說徐志摩的詩有一種空靈美,朦朧中透著清晰,輕描淡寫中卻有著濃郁而深厚的情感。他在詩歌中構(gòu)筑的富麗多彩的藝術(shù)世界,具有繪畫美,輕柔美,朦朧美,推動了現(xiàn)代詩歌的發(fā)展。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10
你我千萬不可褻瀆那一個字,別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僅要你最柔軟的柔情,蕉衣似的永遠(yuǎn)裹著我的心;
我要你的愛有純鋼似的.強,在這流動的生里起造一座墻;
任憑秋風(fēng)吹盡滿園的黃葉,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的畫壁;
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愛墻”內(nèi)的自由!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11
生活
陰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條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捫索著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臟腑內(nèi)掙扎,
頭頂不見一線的天光
這魂魄,在恐怖的壓迫下,
除了消滅更有什么愿望?
戀愛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戀愛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他來的時候我還不曾出世;
太陽為我照上了二十幾個年頭,
我只是個孩子,認(rèn)不識半點愁;
忽然有一天——我又愛又恨那一天
我心坎里癢齊齊的有些不連牽,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的上當(dāng),
有人說是受傷——你摸摸我的胸膛
他來的時候我還不曾出世,
戀愛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這來我變了,一只沒籠頭的馬
跑遍了荒涼的人生的曠野:
又像那古時間獻(xiàn)璞玉的楚人,
手指著心窩,說這里面有真有真,
你不信時一刀拉破我的心頭肉,
看那血淋淋的一掬是玉不是玉;
血!那無情的宰割,我的靈魂!
是誰逼迫我發(fā)最后的疑問?
疑問!這回我自己幸喜我的夢醒,
上帝,我沒有病,再不來對你呻吟!
我再不想成仙,蓬萊不是我的分;
我只要這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
從此再不問戀愛是什么一回事,
反正他來的時候我還不曾出世!
梅雪爭春
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靈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殘落的梅萼瓣瓣在雪里掩
我笑說這顏色還欠三分艷
運命說你趕花朝節(jié)前回京
我替你備下真鮮艷的春景
白的還是那冷翩翩的飛雪
但梅花是十三齡童的熱血
我不知道風(fēng)——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輕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甜美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負(fù)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fēng)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闊的海
闊的?盏奶煳也恍枰,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紙鷂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風(fēng);
我只要一分鐘
我只要一點光
我只要一條縫,
象一個小孩爬伏
在一間暗屋的窗前
望著西天邊不死的一條
縫,一點
光,一分
鐘。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 篇12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驚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賞析1:
徐志摩這首《偶然》,很可能僅僅是一首情詩,是寫給一位偶然相愛一場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過,這首詩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們完全可以把此詩看作是人生的感嘆曲。人生的路途上,有著多少偶然的交會,又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僅僅是偶然的交會,永不重復(fù)。無論是纏綿的親情,還是動人的友誼,無論是偉大的母愛,還是純真的童心,無論是大街上會心的一笑,還是旅途中傾心的三言兩語,都往往是曇花一現(xiàn),了無蹤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愛,又有多少能夠重新降臨。時間的魔鬼帶走了一切。對于天空中的云影偶爾閃現(xiàn)在波心,實在是“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备螞r在人生茫茫無邊的大海上,心與心之間有時即使跋涉無窮的時日,也無法到達(dá)彼岸。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方向,我們偶然地相遇,又將匆匆地分別,永無再見的希望。那些相遇時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時互相傾注的情意,“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在這樣短短的小詩中,用了那么單純的意境,那么謹(jǐn)嚴(yán)的格式,那么簡明的旋律,點化出一個朦朧而晶瑩,小巧而無垠的世界。我們漫步在這個世界之中,生發(fā)出多少人生的慨嘆,多少往事的追懷,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訴,更不呼天搶地。我們只是緩緩而有點沉重地漫步,偶爾抬頭仰望,透過葡萄架或深藍(lán)的云彩,恰有一朵流星飛逝而過,我們心中,升起了縷縷淡淡的哀傷。但仍然漫步,那緩緩而又有點沉重的足音,如一個“永恒”,駐留在夜的天空。
不失輕盈,不失飄逸,卻總是掩飾不住現(xiàn)實的悲傷,情感深處隱伏著一絲淡淡的失落。詩人對于美,對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無的,而是懷著深深的眷戀,執(zhí)著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間都無影無蹤。他有憧憬,同時又無法擺脫一絲淡淡的哀傷!澳阌浀靡埠茫詈媚阃簟彼坪踹_(dá)觀,超脫。但在審美心理上,卻并非如此,“最好你忘掉”,其實是最不能忘掉。沒有一點超脫,沒有一點可有可無。有的是現(xiàn)實的哀傷,是一個真實的人,執(zhí)著于生活的人,執(zhí)著于理想的人,在屢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與絕望,悲哀與瀟灑,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是一個純詩人的哀感。他的瀟灑與飄逸,也多半是他為了追求典雅的美,節(jié)制自己的感情而來的。
徐志摩處在一個貧困的國度最黑暗的年代,他滿懷著“美”的希望,在時代的夾縫中苦苦追尋著理想的光芒,但都如海灘上的鮮花,一朵朵在瞬間枯萎。他的歌喉,在“生活的陰影”逼迫下,最后變得暗啞、干澀。即使早期一些詩,如“我不知道風(fēng)在哪一個方向吹”等,雖然那么輕柔,那么飄逸,但仔細(xì)體味,也無不讓人感傷。寫于1926年的《偶然》,也是一樣,詩的深層信息中蕩漾著淡淡的哀傷。詩人無意投身時代火熱的斗爭,也無意于表現(xiàn)所謂的.“時代本質(zhì)”,但時代的苦難,也同樣曲曲折折地映射在一個真純詩人的心靈深處。
有的研究者認(rèn)為,《偶然》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看得很飄忽、了無痕跡”,“把什么都看得很淡,都看成無足輕重,無可無不可,把火熱情懷與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輕煙”。這樣的結(jié)論,不能說全錯,但也不能說全對,因為這個結(jié)論是建立在研究者對《偶然》這首詩的表層信息的領(lǐng)會上的。而一首詩永久的魅力卻來自它的深層信息,《偶然》的深層信息傳達(dá)了一種人生的失落感——是飄逸的也是輕淡的!窃娙顺湟缰`氣的靈魂在瞬間彈出的心音,單純的音符中回蕩著悠長,典雅的美感中起伏著騷動,飄逸的情調(diào)中蘊藏著深邃……
賞析2:
注:寫于1926年5月,初載同年5月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這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合寫劇本《卞昆岡》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詞。
能把“偶然”這樣一個極為抽象的時間副詞,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結(jié)構(gòu),充滿情趣哲理,不但珠潤玉圓,朗朗上口而且余味無窮,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這首《偶然》小詩,對我來說,用上“情有獨鐘”之語而不為過。
詩史上,一部洋洋灑灑上千行長詩可以隨似水流年埋沒于無情的歷史沉積中,而某些玲瓏之短詩,卻能夠經(jīng)歷史年代之久而獨放異彩。這首兩段十行的小詩,在現(xiàn)代詩歌長廊中,應(yīng)堪稱別備一格之作。
這首《偶然》小詩,在徐志摩詩美追求的歷程中,還具有一些獨特的“轉(zhuǎn)折”性意義。按徐志摩的學(xué)生,著名詩人卡之琳的說法:“這首詩在作者詩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保ǹㄖ站帯缎熘灸υ娂返94頁)新月詩人陳夢家也認(rèn)為:“《偶然》以及《丁當(dāng)-清新》等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后兩期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那微妙的靈魂的秘密!保ā都o(jì)念徐志摩》)。的確,此詩在格律上是頗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與匠意的。全詩兩節(jié),上下節(jié)格律對稱。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個音步組成。如:“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殼,”每節(jié)的第三、第四句則都是兩音步構(gòu)成,如:“你不必訝異,”“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痹谝舨降陌才盘幚砩巷@然嚴(yán)謹(jǐn)中不乏灑脫,較長的音步與較短的音步相間,讀起來紆徐從容、委婉頓挫而朗朗上口。
【徐志摩經(jīng)典的詩歌】相關(guān)文章:
徐志摩的經(jīng)典詩歌09-08
徐志摩詩歌04-22
徐志摩的詩歌06-06
徐志摩詩歌《偶然》09-30
(優(yōu))徐志摩詩歌04-19
徐志摩的詩歌【熱】07-21
徐志摩的詩歌(合集)07-21
徐志摩的優(yōu)美詩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