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婷婷网,黄色av网站裸体无码www,亚洲午夜无码精品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檔下載>心得體會>教育理論讀書心得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

時間:2022-02-07 09:35:4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心得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理論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著許多精辟的教育思想,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在陶行知看來,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他說:“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所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敝饕齻基本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對于先生的教育理念,我有幾點啟示:

  一、教育要來源于生活,更要回歸于生活。要與生活緊密結合。

  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保鸦\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我們也更應該明白我們所要教育出來的學生不是只會背書只會知識的學生,而應該是會學習,會思考,會生活的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質。

  二、教育方式多樣化,要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求知欲

  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大教育家,他的教學方法論十分明白。首先,教育教學方法是靈活的,根據“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做”的內容特點及教的規(guī)律、學的規(guī)律來決定。

  陶行知極其重視實踐,他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號而改“知行”之名為“行知”。在教育方法論上,他特別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解決了長期糾纏于中國教育史的“勞心”和“勞力”的問題。他說:“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fā)明之母。事事在勞力勞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辈⒂纱说贸鰧W習方法的論斷:運用知識,“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這件事做好,如何運用書本,如何運用別人的經驗,如何改造用得著的一切工具,使這件事和別事相互影響!绷笸菊f:“只有讓學生主動發(fā)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fā)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碧岢氖莻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稱為“裹頭巾”,提出“創(chuàng)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繼續(xù)創(chuàng)造!碧栒偃藗儭疤幪幨莿(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痹诰唧w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彼刭|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chuàng)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

  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首先要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徑,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陶行知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復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fā)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的問題。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陶行知說:“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又說“治學以興趣為主,興趣愈多,則從事彌力,從事彌力則成效愈著!迸d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各科教學都必須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2

  最近,我閱讀了鄭毓信著的《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這本書包括數學教育哲學概論,多元的、辯證的數學觀,數學教育目標的現代發(fā)展,數學教育的文化相關性,學習理論的現代發(fā)展,數學教學的現代研究,關于課程改革的若干深層次思考等內容。本書集中反映了作者在數學教育哲學領域內的最新工作,一方面從理論高度對數學教育的一些重大問題 (如數學課程改革、數學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和中國數學教育的界定與建設等)作出具體分析,從而充分發(fā)揮數學教育哲學的實踐功能;另一方面,又以相關實踐為背景對數學教育哲學的各個基本問題作出更為深入的思考,從而進一步促進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是這一著作的主要特點,也可被看成是中國數學教育哲學未來發(fā)展的必然途徑。

  讀了《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一、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數學。長期以來我國的數學教育是一種典型的精英教育,F代社會的發(fā)展又需要精英,需要有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精神的人,全盤否定精英教育的價值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大眾數學教育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就有解決大眾數學教育和精英數學教育的矛盾沖突的意思,認為大眾數學與精英教育并不對立!扒∏∠喾矗蟊姅祵W意義下的數學課程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現代數學分支的原始生長點,它為對數學有特殊才能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睆木⒔逃酱蟊姅祵W:如果新的改革是以降低要求、放慢進度來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那么,無論對此作出怎樣的辯護,我們都不應回避必然會對我國的未來發(fā)展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這樣的事實。顯然,大眾數學教育和精英數學教育之間的矛盾并沒有那么容易解決。稍有一點專業(yè)知識的人都明白,一個人如果沒有精深的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是不可能領略數學之美、透徹領會數學內蘊之深厚的。大眾數學教育所倡導的數學教育思想必須依托于數學學科的成熟發(fā)展。

  二、奧賽難題要不要做,F在那么多數學家反對奧賽,認為目前奧數教育的泛濫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不僅損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更讓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是完全違反教育規(guī)律的。而我們的社會、家長和一部分教師卻樂此不疲,一個班級只要有一位學生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去校外學習,保證其他孩子的家長里就坐不住了。奧數的培訓與競賽屬于面向少數有天分學生的精英教育,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出現是人才選拔機制的優(yōu)化,如果以這兩個沒有懸疑的概念本身為基點,把話題糾結在哪個年齡段涉足奧數為宜、奧數摧殘中小學生的表現有哪些,如此就“奧數”說“奧數”,那么爭論就會沿著這些枝蔓“跑偏”以至無解。孩子千辛萬苦換來的奧賽成績,只要能在小升初、中高考的競爭中起到百分之一的作用,家長就愿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又有什么必要加以阻止呢。雖然數學強調聯系生活,但當今中國的教育又有多少東西能聯系生活,聯系孩子呢。

  三、數學計算還重要嗎。數學史告訴我們數值計算是數學的起點之一,雖然今天這個任務已經交給計算器和計算機了,今天的孩子能掌握初步的數值計算就足夠了,但計算中蘊含的邏輯思維算理、法則及它在為今后對符號、式子的推理性“運算”打基礎。數學的根本特質其實是一種對人類操作方式、尤其是思維的的反思、提煉與優(yōu)化活動。所以本人認為在小學階段計算的教學不能放松、反而需要加強。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3

  假期里,我過得充實而快樂,因為我利用休息時間拜讀了好多教育專著為我新學期的工作充電。我讀的書有:《新教育之夢》、《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的55個細節(jié)》、《愛的教育》等。現在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yǎng)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同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觀選擇。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yè)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內容轉化積淀為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

  許多專家也給我們提供了經驗和指導意見。

  李海林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通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嘗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鑒。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彼偨Y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

  1、由數量上的積累進而形成質量上的積淀;

  2、將資源轉化為能量。即將所讀內容有效轉化,為己所用,變成自己的專業(yè)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薄墩撜Z》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yè)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yōu)先;

  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圣陶文集》這類著作應該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獲。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_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么》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

  愿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4

  開學初學校給我們每位課改班的老師發(fā)了《讓教師愛上教學》這本書,利用工作之余我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我的感想。

  這本書從書名看起來應該是如何讓老師愛上教學,但實際上講的更多的是如何上課,教我們如何進行課前準備,如何進行課堂講授,課堂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教學點撥、方法指導和調控管理等,認真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方法。

  反思這一節(jié)我覺得講得非常好,“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這句話說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但是作為老師也許是工作的繁忙,更多的是自己懶惰導致很少寫反思,每次學校組織要求寫的時候才逼迫自己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一點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光多寫課后反思,更多的要寫課前反思,只有“三思而后行”方能提升教學效果。要反思課前目標是否明確,內容是否恰當,情境是否適用,反思學生的認知水平。更多的是反思課件的使用是否得當,利用課件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等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利用課件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該用則用,但是在現實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圖省事,每次上課直接打開課件一步步給學生看,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還是空空,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利用現代技術突破陳舊的傳遞式教學設計,削弱了教師的主體作用,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失去了應用課件的本意,重要的定理定義共識還是需要在黑板上進行書寫,因為課件一閃而逝的效果很難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了教學效果。更有甚者,完全依賴課件,電腦壞了,課件用不起來就不知道怎樣上課了,我覺得在以后的教學中該板書的還是要板書。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講、精講,講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的”,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講的是作者自己上歷史課上總喜歡在講臺上講個沒完,而忽視了學生們的感受。我覺得這一節(jié)我和作者很類似,也有同樣的毛病,同樣的感受,課堂上自己是激情澎湃,滔滔不絕,學生卻是苦悶難耐,望天發(fā)呆,一節(jié)課講完,累得疲憊不堪,可謂口干舌燥,效果卻是不怎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自己卻不明白,讀了這一節(jié)我找到了答案,我應當選擇嘗試提問,討論式,并配合多媒體教學,應盡量做到少說少講,用材料或者問題去誘導和啟發(fā)學生思考。當然材料和提問一定要緊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這一目的,在具體的操作上,特別是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要注意恰如其分,還要設計出能激發(fā)學生求知興趣的問題,并且要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能進一步的探究和思考,我按照作者的方法,自己試探性地上了一節(jié)課,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整節(jié)課中我真正做到了少講和精講,所以只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就會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

  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令我們特別頭疼的學生。本書中最后一章是調控管理篇。在課堂中,我們需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調控,需要排除學生的打斷和干擾,在需要的時候還得對付破壞活動。那種傳統教學中令教師“頭疼”的學生行為背后,往往蘊藏著豐富煩人教學資源和良好的教學價值。在教學中,善于課堂調控的教師不但可以有效的落實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還能大大地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歐冠,教學過程有條不紊,教學任務高效完成,不僅是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智力得到啟迪和開發(fā),道德、情感得到升華,而且教師本人也從中樹立了威信,獲得了尊重,課堂氣氛融洽。

  趙國忠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方法,讓我們每個教師在教學中只要愛上教學并持之以恒,一定能成為一個好老師,為我們每位青年教師成為名師指明了方向,確實是一本很不錯的教育著作,值得大家去讀。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5

  我認真讀了趙國忠的《讓教師愛上教學》這本書。我們是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生活主旋律。可是,日復一日,你感覺到單調了嗎?物價上漲,你感覺到貧窮了嗎?壓力不斷,你感覺到疲憊了嗎?……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如何輕松快樂的去工作,如何去熱愛,去更熱愛我們的職業(yè)呢?這不正是我內心的疑問嗎?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賞了兩邊的風景,低頭前行的那份茫然讓我的內心格外苦悶。順著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讀下去,一切都讓我豁然開朗。《讓教師愛上教學》本書針對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為我們提供了高效教學的45個技巧,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并針對各種教學問題和狀況,提供給教師日常用的`“錦囊妙計”。我感受到書中字里行間流露著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fā)著教師智慧的光芒。細細品味它,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第一、教師要為了課堂更精彩而教。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輸出和傳遞上,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老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職業(yè)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乏味、簡單重復的機械“操作”,日復一日的按部就班地工作,循環(huán)往復的課堂教學使廣大教師身心疲憊,產生了“職業(yè)倦怠”,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機械運行、毫無思想、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乏味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視為一種義務和奉獻,體會不到自己職業(yè)生活的快樂、幸福,感受不到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實現。

  理想的課堂教學是既有助于學生成長,又有益于教師提升教學生命的課堂教學。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教師自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課堂教學成了一種自己參與社會生活,實現自我理想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它是教師個人的幸福生活和不斷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

  也就是說,在理想的課堂上,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得到了巨大的收獲——向學生所付出的情感不僅使學生體驗到了愉快,而且學生給予我們的回報也是我們加倍的快樂;我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享受著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帶給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活中感受著自我發(fā)展帶來的幸福。

  所以說,“當你將一個一時糊涂而做錯事的學生說服,師生彼此之間意見溝通的喜悅是多么甜美啊!又當你將一個聰明的學生培育成更聰明,往更高的理想邁進,又是多么的喜悅呀!我們都為著培育我們的美好世界而快樂無比的努力,更在享受著這神圣職業(yè)的芳馨。”

  第二,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成長。

  當我們把教學視為自己的生命活動時,我們所面對的文字就充滿了靈性和活力,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就充滿了智慧和激情,課堂就成了不斷凈化自己靈魂、挑戰(zhàn)自身能力、激發(fā)自身智慧,不斷促進自身成長變化的場所。

  作為教師,要邊教邊學,需要把學到的東西投放課堂,改造課堂,促進教學變化。感悟“教”的變化,有利于增強“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梢哉f,教師的幸福就蘊含在這良性互動過程和結果中。

  第三教師要在創(chuàng)造中享受喜悅

  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把教師的講課分成兩種講法:一種是照著講,一種是接著講。所謂照著講,就是書上有什么,我就教什么,這叫照本宣科照著講;老師怎么說,我就怎么講,這是依樣畫瓢照著講;過去怎樣講,今天還是那樣講,這叫固步自封照著講。照著講離不開書本,離不開定論,舍不得過去。所謂接著講,就是對書本要批判性的講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講完現有結論,接著有自己的看法和質疑,這是超越定論接著講;對自己受教育時的老師的教學方法、對聽到和學到的其他歷史的教學方法,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鑒中批判,在借鑒中創(chuàng)新,這是超越前人接著講:對自己的教學始終抱著批判的態(tài)度,始終“不滿意”并致力于改進使自己“滿意”,這是超越昨天接著講。

  照著講天天如此,始終如此,盡管可以輕松一點,但卻難免枯燥和痛苦。接著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它將使我們對教學充滿期望,并享受實現希望的幸福。

  原來,“教師”也可以精彩。感謝工作,讓我們生存,也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在浮躁的生活中靜下心來思考,覺得充實而有意義。愛上工作,也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6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其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

  教學媒體能使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現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fā)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很清楚的呈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老師講授的知識,剛開始會忘記,而好的板書可以讓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對于有些稍難一點的知識,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識,我們教師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作為出發(fā)點,用較通俗的語言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有關教與學的理念部分是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對指導我們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通過閱讀本書,可以站在社會發(fā)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為背景,以現有教育教學理念為起點,以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借鑒,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一、終身學習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不斷實踐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

  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別是對一些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在課后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7

  這個暑期我閱讀了《現代教育理論》這本書,通過這次閱讀,讓我受益匪淺,也有了一些自已的心得體會,我認為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給孩子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給孩子一個沖突,讓他自己去討論;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

  作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相信他們!敖虒W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睂τ谝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出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個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只有引導學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將不斷更新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過認真學習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認識到: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我認識到: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打開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體系,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習;實行“六大解放”,煥發(fā)學生活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課堂教學,我曾經有過那么多無奈:當我把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有條不紊地實施,以期達到云行流水的效果時,我的孩子偏偏喜歡節(jié)外生枝;當我給孩子們出了我費盡心機做出來的`課件,欲贏得孩子們驚奇和喝彩時,卻見孩子們一臉漠然,沒有興趣……我雖然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用心良苦,然我卻失望地發(fā)現,我的“投入”,我的“癡迷”,我的“煞費苦心”,從來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和孤芳自賞,孩子們并不領情。

  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覺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處于主宰課堂的地位。我們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過是兒童主動發(fā)展的服務者和仆人。

  正像蕭伯納說過:“我不是你的老師,只是一個伴侶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方向”。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8

  ”教育終究是基于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里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簽。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雖然每次考前動員,我都費盡心思,總要講一些他們之前沒聽過的故事。因為,我擔心老生常談最后會變成空談。比如這次期末考前,我講了一個留學生到德國去的時候所經歷的一件事。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可以順利通過檢查,唯獨來自中國的學生要被留下來詳細檢查,他們不大相信文憑上的鋼印,不大相信身份證是真實的,因為中國假的東西太多了,以至于他們覺得這個民族他們不敢隨意相信。你在國內,覺得處處防假,經常打假,都習以為常了。然而,走出國門,你才會發(fā)現,原來,民族的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了。國有國格,人有人格。面對這樣的誠信危機,我們能做些什么?每一次考試,希望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責任。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我們得不厭其煩地去尋找新鮮的教育故事,因為我們一直希望孩子們的生命會很美麗,能盡量少沾染一些市儈的污濁氣。

  孩子們今后走上社會,會看到很多陰暗面,會遇到很多挫折,會遇到很多與學校所教育的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然后,我想,只要每個生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么,他會知道該怎么去面對陰暗面,該怎么去陽光地、積極地對待挫折。

  要”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這么一個工作。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獲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非常疲憊之后,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后,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fā)現自己沒法不投入。于是就難免很累,F在慢慢的也接受這么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么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著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9

  我有幸拜讀了由美國加里·d·鮑里奇著,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感慨頗多,讀教育理論書的讀后感。本書共有13章,每一章談一個教學中的重大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或統計數據作為根據,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主要闡述了如何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

  本書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教學水平。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作為教師,我們知道,教學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時空場所,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舞臺。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關涉到教師生命價值的展現,對教師自身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影響。有效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師生能夠平等交往、高質互動的真實的課堂,是師生能夠充分展現個性魅力與智慧、演繹生命價值并最終實現共同發(fā)展的課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師生能夠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滿詩意,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的課堂。

  作者在書中闡述了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我認為書中的精髓就是要牢牢記住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

  1、清晰授課: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使要點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

  2、多樣化教學: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

  3、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于教授教學任務規(guī)定的學術性學科。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是指致力于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本書秉承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為宗旨,緊緊圍繞“有效課堂教學”這一主題,充分體現課堂教學要“優(yōu)化課堂環(huán)節(jié),活化教學資源,綻放師生智慧”的特點。書中滲透了教學實踐、部分課型實施流程、實施的關鍵等內容,對課堂教學中涉及的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加以詳盡闡述,以求實現將現代教育理念融于有效課堂教學中的旨意,解決課堂教學瓶頸。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勤于動筆,寫讀書筆記。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0

  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導讀》一書后感觸頗多,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學,為什么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類老的話題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領悟。教育就是增長人的智慧,開發(fā)人的潛能的活動,F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下教育主體的一種創(chuàng)新活動。每個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都是動態(tài)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別也是很大的,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學生是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發(fā)揮出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每位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增強和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方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教育的新理論。

  1、 "以人為本"這種思想反映到教育領域表現為師生平等,生生平等,因此,教師必須用平等的.原則尊重善待學生,不偏愛某些學生,嫌棄另一些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使每個人的發(fā)展可能性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現實。這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無疑是素質教育中整個師生關系系統內最為堅實,最必不可少的基礎。

  2、書中提到的幾位代表現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學說的教育家,雖然在理論基礎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在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上卻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無不是把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教育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和個性化放在中心地位。這種強調喚醒與弘揚人的主體意識的趨勢反映到素質教育中來,便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我們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推行民主的工作方式,以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實踐證明,在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中,學生才有可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勇于各抒己見,積極表現其個性,展示其才華。

  3、在傳統教育中,對學生情感的刻意教育與培養(yǎng)一直是處于一種被遺忘與冷落的荒蕪境地。這十分不利于培養(yǎng)健康成長的一代新人。因此,今日素質教育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調與推行情感教育。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對教師天生有一種信賴與依戀心理的學生,會像花草樹木趨向陽光那樣趨向教師。當他們得到老師真摯的愛與關懷,得到理解與重視的時候,心里就會感到快慰與滿足,同時產生樂于學習,愿意聽從教誨的傾向,就會把對老師的愛移情至老師所教學科目。與此同時,學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也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強化與升華。當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起主導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須在'情'字上狠下功夫。我認為,教師應該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愛護,了解學生,建立情感溝通的橋梁;其次應信任學生,對其充滿"愛的期待";最后應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嚴中見情,嚴中見愛。

  4、二十一世紀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世紀",這一點已為國際教育界所公認。在某種意義上說,培養(yǎng)出擁有創(chuàng)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終極目的。這是因為創(chuàng)造性素質是現代和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中具有統御作用和最大時代適應性的一種素質。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教學的重頭戲,我國的素質教育也不應例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最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條件就是民主。在民主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敢于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當自己的新穎創(chuàng)見被人接受,贊賞時,會感到無比自豪。我們做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進行扶植和幫助,而且要積極鼓勵學生勇于挑戰(zhàn)前人,超越前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綜上所述,我認識到: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成功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中應力爭盡早建立這種師生關系,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1

  《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是一本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美術教學理論教材,全書分三編。第一編美術教學理論基礎,主要介紹了美術教學的前提、理論的基礎、理論與方法的演變及中國學校美術教學的歷史。第二編美術教學方法,主要論述了美術教學設計、內容及方法、評價和研究;第三編美術教學研究,主要闡述了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教學研究及美術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等。

  該書的第二編第七章美術教育評價中,主要描述了美術教育評價是教育評價的組成部分。教育評價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改進教師的教學,并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fā)展。課程與評價之間的界限并未刻意劃分,評價存在并貫穿于課程與每天的教學之中。鑒于美術學科的獨特性,在美術教學中提倡采用多樣化評價模式、表現性評價模式、檔案袋性評價模式。其中檔案袋評價最具有實用性。檔案袋評價的功能在于真實描繪出學生美術學習的完整圖像,并促進學習者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此外它還可以把家庭也帶入美術教學評價中,讓學校和家庭共同為學生建立起成長的.橋梁。通過本章節(jié)的閱讀使我思考了很多。作為一個美術老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對所教的學科,所教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有一個科學的、有效的評價。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作業(yè)的評價是每一節(jié)都要做到的,時刻提醒自己:每一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歡夸獎,做老師的更有理由去夸贊他們。上美術課的時候,有的同學會邊畫邊問我:“老師,你看我畫的漂亮嗎”“我畫的好看嗎”,針對這種情況我從不敢敷衍了事,比如“差不多”“還可以”“畫得像什么,亂七八糟的!”這類詞我從來不用;蛟S這位同學畫得的確不好,但作為老師,我都要充滿贊賞地對他對豎起大拇指,用鼓勵的語氣告訴他:“畫得不錯,你比起以前有了進步”,并且告訴他該如何改進,耐心的給他提建議,或者給他作個師范,告訴他如果你稍稍地認真改動一下,顏色涂勻一些就會好看得多。在進行作業(yè)展評的時候,我也不千篇一律地說同學們的作業(yè)做得都很好,尤其是某某同學的,總是針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細致、具體的評價,評到優(yōu)秀的作品時,我這樣說:老師特別喜歡你這次畫的人物,很生動活潑顏色涂得也很漂亮,比以前畫得更好。不那么令人滿意的作品,即使是找不到表揚的地方,我也要用鼓勵的聲音說:你看你這根線畫得多好啊,這塊顏色涂得多漂亮啊,如果其它的地方也這樣畫,老師就會更喜歡。同時,在學生評價自己或者他人的作品時,我也要求他們多采用鼓勵的語言去進行評價。

  即便如此,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比如,有的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喜歡做作業(yè),不喜歡畫畫,如果是這樣的學生應用檔案袋評價,我想會有比較顯著的效果。因為檔案袋評價可以彌補在一般性作業(yè)評價中的不足,更有利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還可以把家庭也參與進來。它的作用相當于學生成長袋,在檔案袋中,作者自己可以把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和入選說明寫進去,包括自己對作品的分析與評價。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可以收錄進去其它同學對作品的評價,以及家長對作品的看法與建議,檔案袋里的作品定期進行公開展示,小學生都喜歡別人的夸贊,都希望自己的作業(yè)得到好評,這種評價方法本身對他就是一種促進的方式,檔案袋評價還有一個更為充足的理由,那就是自己對作品進行保存。這真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評價方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有選擇地利用。

  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是打開了一扇啟迪智慧的大門。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2

  教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極為重要的基礎工程。它對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對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我們必須加強教育工作,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現代教育的急速發(fā)展。有時還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想想我剛從師范畢業(yè)、踏進小學大門時,學校采用的還是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

  整堂課中,教師是課堂提問的壟斷者。長期以往,學生的創(chuàng)造、好奇、探究的內在動力就減退了。近年來,許多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地學習。我也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文章,利用暑期我認真地閱讀了《現代教育理論》一書感觸頗深:作為21世紀的教師,應做一名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組織者、共同學習者;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過去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那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過去,一名教師只要他工作踏踏實實,具有奉獻精神。人們便會給予他"優(yōu)秀教師"的稱號。而新型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必備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F在,社會對于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的進行反思、不斷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

  過去,我總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考試成績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F在想想:我完全錯了。其實,課堂是學生的。教師只是誘發(fā)者、組織者、輔導者、參與者,教師的教是服務學生的學。我們時常埋怨學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創(chuàng)造力哪去了?其實,這完全是被我們的傳統教學一步步的抹殺了。正是因為教師的一味"包辦",學生成了旁聽者。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學會質疑、學會評價、學會爭論、學會學習。課堂上的問題應讓學生自己設計,與同學合作解決,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學習。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現代教育技術正逐漸廣泛深入的被應用到各科教學中,現在我們學校已經擁有兩間電腦房,建成了校園教學網絡,教師的控制電腦不僅可以控制學生使用的電腦,還可以解除對學生的控制,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出的不同層次問題或CAI教學軟件放入網上,讓學生共同研討。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給予我們的硬件設備,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教學模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新型教師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斷進取,不斷反思,爭取做一名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型教師。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3

  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激揚生命》,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對象,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tài)教育,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

  從教十多年來,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4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根據考古研究,《九章算術》具體作者無法查證,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最后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但是其基本內容在西漢后期已經基本定型,F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chuàng)造;“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在代數方面,《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注重實際應用是《九章算術》的一個顯著特點。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九章算術》將書中的所有數學問題分為九大章。它們的主要內容分別是:

  第一章“方田”:主要講述了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包括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圓形、扇形、弓形、圓環(huán)這八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另外還系統地講述了分數的四則運算法則,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約數等方法。

  第二章“粟米”:谷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提出比例算法,稱為今有術;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則,稱為衰分術;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問題。

  第四章“少廣”:已知面積、體積,反求其一邊長和徑長等;介紹了開平方、開立方的方法。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除給出了各種立體體積公式外,還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輸”:合理攤派賦稅;用衰分術解決賦役的合理負擔問題。今有術、衰分術及其應用方法,構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復比例、連鎖比例在內的整套比例理論。西方直到15世紀末以后才形成類似的全套方法。

  第七章“盈不足”:即雙設法問題;提出了盈不足、盈適足和不足適足、兩盈和兩不足三種類型的盈虧問題,以及若干可以通過兩次假設化為盈不足問題的一般問題的解法。這也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成果,傳到西方后,影響極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組問題;采用分離系數的方法表示線性方程組,相當于現在的矩陣;解線性方程組時使用的直除法,與矩陣的初等變換一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紀才由萊布尼茲提出完整的線性方程的解法法則。這一章還引進和使用了負數,并提出了正負術——正負數的加減法則,與現今代數中法則完全相同;解線性方程組時實際還施行了正負數的乘除法。這是世界數學史上一項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數的范圍,擴展了數系。外國則到7世紀印度的婆羅摩及多才認識負數。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種問題。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是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提出了勾股數問題的通解公式:若a、b、c分別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則,m>n。在西方,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等僅得到了這個公式的幾種特殊情況,直到3世紀的丟番圖才取得相近的結果,這已比《九章算術》晚約3個世紀了。勾股章還有些內容,在西方卻還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題給出的一組公式,在國外到19世紀末才由美國的數論學家迪克森得出。

  《九章算術》可以說確定了中國古代數學的框架,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密切聯系實際,以解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目的的風格。其影響之深,以致以后中國數學著作大體采取兩種形式:或為之作注,或仿其體例著書;甚至西算傳入中國之后,人們著書立說時還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內的數學知識納入九章的框架。然而,《九章算術》亦有其不容忽視的缺點:沒有任何數學概念的定義,也沒有給出任何推導和證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給《九章算術》作注,才大大彌補了這個缺陷。

  在《九章算術》中有許多數學問題都是世界上記載最早的。該書的一些知識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經過這些地區(qū)遠至歐洲。例如,關于比例算法的問題,它和后來在16世紀西歐出現的三分律的算法一樣。關于雙設法的問題,在阿拉伯曾稱為契丹算法,13世紀以后的歐洲數學著作中也有如此稱呼的,這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知識向西方傳播的一個證據。

  《九章算術》是幾代人共同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后世的數學家,大都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的。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規(guī)定為教科書。1084年由當時的北宋朝廷進行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可以說,《九章算術》是中國為數學發(fā)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貢獻。

  作為一部世界數學名著,《九章算術》早在隋唐時期即已傳入日本等相鄰國家。它已被譯成日、俄、德、法等多種文字版本。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5

  今年暑假我認真學習了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認識到: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我認識到: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是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打開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習操練;實行“六大解放”,煥發(fā)學生活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yǎng)。有了適當的營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人在中學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以及家長的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在這樣的認識下,我在教學上,把愛生放在了首位。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

  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禁絕粗話俗話,推行愛心用語,保護學生的心靈不受傷害,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差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在愛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傳統教育的致命弱點是只教人讀書。陶行知批評舊教育是“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是摧殘人才。過去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更是強化了“三中心”(即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用灌輸的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上的知識,使學生遠離社會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師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著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盡可能好的實效。

  同時,讓學生在文明宣傳、公益勞動、社會調查及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

  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會學習才能創(chuàng)造。學習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調自己的感官,發(fā)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墒窃谖覀兊膫鹘y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聽、記、背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chuàng)造力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

  我認為教師學習并實踐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薄跋壬痰姆ㄗ颖仨毟鶕䦟W生學的法子!卑褜W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樹立了新的教學思想,才能提高教學能力。教學固然要發(fā)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

  四、煥發(fā)學生活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的操作要求。

  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須有活力,但我國的傳統教育恰恰就有扼殺人的活力之弊端。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與肢體的活動連在一起的,它猶如活潑稚嫩的觸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愛、保護,并給以廣闊的空間和自由。但傳統教育往往以“塑造靈魂”“培養(yǎng)人才”的急切情緒,加以不適當的干預,或限制時空自由,或束縛手腳行為,或惡語直傷心靈,使其壓抑、萎縮、扭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觀念中,在我們的教育操作中,去檢索并革除壓抑、束縛學生個性的一切舊觀念和舊做法。

  陶行知先生曾對我國當時的舊教育進行過全面、猛烈的批評,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頭腦、解放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可以說是他找準了舊教育操作中的問題,從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認真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閑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說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解放學生的時間——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yè)余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把課間十分鐘和午飯后的時間還給他們。

  創(chuàng)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chuàng)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yè)愛崗、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創(chuàng)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二)我的收獲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于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yè)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jié)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fā)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生活教育理論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論,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也是中國現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說:“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說明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fā)揮作用。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陶行知教育理論讀書心得10-25

教育理論讀書心得體會01-08

教育理論專著讀書心得體會01-09

《現代教育理論》的讀書心得體會01-13

教育理論專著讀書心得體會4篇03-23

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心得10-17

教育教學理論心得體會08-02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03-31

教育理論專著學習心得體會03-31